如何正確入門營養學?
大家好,我是一名大二學生。在這裡我想向大家請教一些問題關於營養學與健康管理。 問題背景是:我的父親母親五十多歲了,其中父親是典型的三高人群。由於工作性質,經常熬夜,以及多應酬,我非常擔憂他後期的身體情況。所以在業餘時間我想了解一些正確的養生知識與營養研究,掌握一些養生學的知識(能夠通過其基本常識盡量排除市面上一些錯誤的傳言),同時具備一定醫學判斷能力。 PS:由於我的專業與醫學無關,所以這是我業餘學習精力有限,我主要是想知友為我推薦一些書籍,希望大家能提供一些相對系統,知識性進階的書單。
提問的最終目的是:面對父母老去的事實情況下,如何在努力賺錢保證物質基礎的條件下,具備一些能力幫助他們一起面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主要是疾病) 最後,謝謝大家,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問題二次編輯與補充: 一開始我把定位確立在中醫養生以及了解人體身體和藥理基礎上。尋求知友推薦書單以達到中醫入門,但經過反思發現我追求的適用性和實用性都有偏頗。醫學之大並非我一個業餘學習可以入門的。如果生病還是要尋求醫生幫助,所以我是需要的是了解如何預防疾病並了解先兆,以及建立合理生活方案,了解中國人營養需求,在生活中如何平衡膳食等。
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提供一些書籍或者意見
這個問題的目的性不強(最終目的見上,是希望為父母晚年的身體健康出一份力),希望各位知友能夠在自己的領域給我一些意見。
1. 每年至少一次全面體檢。
2. 身體有問題去醫院,醫生用了那麼長時間積累的經驗和學習的知識不是你能比擬的。
3. 不要信任何聲稱某種食物可以達到藥物的功效,有這功效早就是葯了。
4. 微信說的都別信就行了。
5. 保證營養和休息,這是老生常談了。
6. 不要試圖通過吃補藥進補,否則完蛋的是腎臟和肝臟。
不得不提中國科協評定的最新最具影響力的科普工作者之一—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食品科學和營養學博士 范志紅
網路書店搜索范志紅的書。
微博微信搜狐博客關注「范志紅原創營養信息
臨床營養學(疾病飲食干預)首推北京協和醫院 於康 教授。
感謝邀請。營養學方面入門書,我推薦這本,好處是相對全面,相對權威,相對好買。
這本書很好讀,沒有基礎也很容易看懂,對營養素的介紹,從宏量到微量營養素,包括一些植物營養素,都有涉及到。而且這畢竟也屬於專業著作,所以立場相對還是比較客觀的。
另外這本書也不錯,網上應該還能買到。
好處也是全面,客觀,並且跟實際生活貼的比較近,語言通俗,非常好懂。缺點是這本書稍微有點老,本世紀初的東西。有些人可能覺得,營養學研究進展很迅速,是不是稍微陳舊的東西就沒價值了?實際上倒不一定是這樣。
營養學研究雖然進展迅速,但是,因為營養學的極度複雜性,營養學研究成功,想要在十幾年之內來個新舊更迭,還是遠遠做不到。現代營養學本身是很年輕的學科,學術界現在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在趟路子。很多基本的爭論,翻來覆去二十幾年,常常也沒有太實質性的進展。現在營養學的很多基本觀點,還是上世紀的東西。
所以,營養學的書,不是太怕舊。只要不是老古董,稍微舊一點問題不大,該有價值還是有價值。太新的研究進展,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意義也不大。現在營養學屆不乏新觀點,問題是誰敢輕易實踐?很多新觀點,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實驗驗證和臨床摸索,才能最後被學術界認可,放心的推薦給老百姓。這個過程,短則幾年,長的也要十幾年。
日常防病保健方面,可以看這套書。
好處還是全面,從頭到腳,常見問題都有介紹。配合很多圖片,內容通俗易懂。另外裡面還有很多保健方面的方案和建議。因為我畢竟不是學醫的,所以對內容不敢做過多評價。但我個人的感覺,雖然裡面的醫學知識都是點到即止,但對老百姓來說是足夠用了。
說點題外話。對於營養和保健,現在市面上各種偽科學鋪天蓋地,對於老百姓來說,尤其是上了些年紀的人,對偽科學的甄別能力也非常重要。這是一個「營養保健哲學」的問題,這方面,我推薦的第二本書比較好,裡面針對很多話題做了爭論,傳遞了一種鑒別偽科學流言的態度。
這方面,也推薦題主看一下我這篇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yunjianshen/20374939 說的就是怎麼鑒別偽科學流言的問題,裡面也提到了應該怎麼閱讀,挑些什麼書。關於營養學,個人有一點體會,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關於宏量營養元素,營養學教材里,提供的信息應該是比較科學比較完備的。一般比較爭議的是各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的作用和危害。
我的看法是,對於人體這個未來幾十年內可能都無法深入了解其運作機理的複雜體系,攝入了在實驗室研究中都可以忽略不計的微量元素來評價其作用、機理和結果,是當前科學還未能解決的一大難題。雖然相關的研究有很多,相關結論也不少。但真正要得到確認,可能還需要長時間的大範圍的流行病學研究。這個時間可能是幾十上百年,才會有一些比較確定的結論。
現階段,我就說一點: 什麼都吃一點,什麼都不要多吃。用這個來指導日常的營養學應用,足矣。為樓主孝心點贊!
疾病是先天基因和後天的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環境因素包括生活化境(空氣,水等等能接觸到的一切),飲食,運動,作息時間等生活形態。
先天基因無法改變,生活環境也很難改變(比如北京的霧霾),那麼個人能改變的就只有飲食,運動,和作息時間了。作息時間不用多說,按時上床睡覺,按時起床,保證7-8小時睡眠。運動不是我的專業範疇。
飲食方面:適合非專業人士閱讀的書籍我推薦兩本自己看過覺得寫的很實用的:
《讓家人吃出健康》范志紅 可以幫助發現飲食誤區,對健康飲食有初步認識
《上班族每日健康+》王春玲 這個不僅僅涉及到飲食,也包括一些對抗壓力,提升睡眠質量的小竅門
王濤教授的《失傳的營養學》其實營養不重要 飲食生活習慣才重要 不用好習慣去替換壞習慣 怎麼都是白搭 對了 父母要極力配合才好 要知道 改變父母幾十年的習慣不是容易的哦 不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要戒掉 戒斷反應都是痛苦的 所以首先你自己要堅持下去 加油
瀉藥,其實我不是這方面專業的,這方面的知識在高中學理科的時候看過一些:
1.煙酒能不碰就別碰
2.每天堅持跑步,最好是每天5km以上的長跑(這對人體質的改變十分顯著)
3.早睡早起
4.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加工食品
5.別相信保健品廣告,也別相信市面上大多數養生書籍
6.保持心情愉快,可以多讓父母看一些相聲小品、搞笑段子之類的
7.身體有不適立即就醫,不要靠熬
書籍硬要看的話推薦方舟子的《科舟求健》,TB有,雖然這作者性格有些問題,但是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還是比較客觀的,總之不要盲目相信養生學云云。
營養學比較複雜,你可能需要看一些營養師的教材,簡單的根據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的推薦即可,推薦下載「薄荷」APP,可以比較一些食物的營養成分,管理飲食去新華書店,買營養學的大學教材,讀
首先糾正一個誤區吧。
題主把健康管理與疾病防治用「營養學「就概括了不覺得有點想當然了嗎。
還有不管多熱們」養生學「都是偽科學。是國人為了賺錢搞的噱頭。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個外國人說什麼養生學。
那還是講三點吧,合理膳食(多蔬菜水果少鹽少油),堅持體育鍛煉,規律作息,不抽煙少喝酒。
總結一下就是:就看你能不能堅持。
就這麼簡單,你又要跟我說應酬多工作忙還年輕。
書籍的話,不建議看什麼醫學專業的教科書。一是沒用,二是沒時間。
找點科普性質的,通俗易懂的看看就行。
推薦閱讀:
※哪些常見食物具有極強的致癌性,但一般人都不大知道?
※核桃有什麼特性?
※「低鹽食物可能有害健康,攝入超量食鹽並不會增加健康風險」是否正成為業界主流意見?
※燉肉煮出的沫是什麼東西?
※人蔘不如胡蘿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