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夢想開一家咖啡店或蛋糕店,這反映了怎樣的心理訴求?
開一個小店,有OK的收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著相對自由的生活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然而現實中因為資金、技術、經驗、勇氣等種種限制,很多人無法或在短期內難以實現這個夢想(或者說是想法),在夢想和現實的矛盾中苦苦掙扎,不知所措。如果知道這類想法的內在心理訴求,是否能夠通過其它方式來平衡?謝謝
本人剛開了一家咖啡館,經營五個月時間,還好沒有倒閉,生意成正增長趨勢。認識了一幫開咖啡館的朋友,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一種是有錢沒地方花,又有點小資偽文藝的20-35歲的青年,說干就幹起來,有的甚至在開了咖啡館後連咖啡種類都分辨不出來。還有一種是以前就從事咖啡師或者吧師行業,多年經驗累積下來,回到家鄉想自己干點事情,不想再打工了,發現自己除了會做咖啡其餘的都不在行,於是開個小小獨立咖啡館,位置不好,租金不高,收入馬馬虎虎,不死不活。還有一類就是所謂的追求自由生活,有些許文藝理想什麼的之類,看了一些關於咖啡館的書(比如王森的就想開家小小咖啡館),受到了觸動,感覺這輩子想要的生活就是在咖啡館裡的那種無拘束,任時間流走,我只顧看書寫生,不在乎錢多錢少,等等巴拉巴拉。
但是最後我想說,這幾種人開咖啡館的下場無一例外會落入沒生意頭大的痛苦,壕請自動屏蔽,因為咖啡館終究是一個盈利場所,除非你開在自己家,不然每天你一個人守在裡面也就跟個傻帽似的,如同坐牢一般,中國人對咖啡館的概念太停留在「情懷」上面了 ,其實就是一個談情說愛,看書摳腳,相親約炮,休息發獃的場所而已。
對於開咖啡館這件事情,把自己逼格擺得太高,你就輸了。
第一次寫,還是先匿了吧。
對那些有興趣開咖啡館的朋友說。
如果想開咖啡館,一定要自己熟悉咖啡喜歡咖啡最好是能夠一天喝兩三杯不怕睡不著,兩天不喝就按捺不住的那種。只有這樣你才會對這種飲料有自己的認識和見地,開店後才會有持續改進和創新的想法,咖啡製作雖然簡單,但是做出獨特口味或者被大眾喜愛和接受的咖啡卻不那麼容易。同時,有這樣想法的同學最好是不要採取加盟品牌的方式,除非是錢多花個幾百萬搞一家如星巴克、Costa、咖啡陪你類似國際知名的連鎖,那是純商業的動機了,也就跟dream和zhuangbility無關。不然,還是自己老老實實去打半年工,先學好基本的製作和開店需要掌握的基本本領再說。
第二,開純粹的咖啡館不要選在租金過高的地方,面積不要過大,(我所指的純粹咖啡館就是不做飯,不賣酒,不做那些與逼格相悖的產品的咖啡館,市面上一些西餐類,中餐類,茶館類,網咖類都是偽咖啡館的表現形式)同時,一定要有一個主題可以訴說,最好是從店名的選擇上就要花心思。(不要覺得技術是難題,很多賣設備原材料的地方都會免費培訓技術。。。不入行的人一般不知道)
第三,開咖啡館不要呼朋喚友,最好是一人出資為好。這樣的例子不用我說在網上有一大堆,我認識的幾個開館比較成功,做了五年以上的老闆都是自己單幹的,那些什麼眾籌模式,什麼很多人的咖啡館,或者幾個朋友一起搞的店都活得不久(雖然我的店現在也是合夥的,不過主要是我在管理)相信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合夥做生意有哪些弊端,多說也無益。
第四,一家咖啡館的成功與否最要命的不是產品,不是地段,不是裝修風格,更不是資金問題。一家咖啡館能不能夠做得長久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素,一是你能不能把陌生人吸引過來,二是你如何把熟悉的客人留在這裡。講得太複雜也沒必要,個人覺得一家店能夠在做任何決策和活動前都以這兩個因素為導向必然能夠成功,不說一直成功,至少獲得些許成就感的時候一定會有的。
好吧,今天就不寫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
經營第九個月,營業額一直在1000至2000徘徊,很難突破兩千,這段時間裡店裡主要負責吧台的男生走了,來了一個女孩子,團隊管理也是店子的重要部分,我發現咖啡館單純只做飲品是真的很難生存,於是沒有辦法做起了各種小吃,近期還準備做披薩,但是因為所在商業廣場整體情況不理想,基本上是小虧經營,當初的一些決策也是錯誤的,比如面積過大,房租過高,產品過於單一等等,眼下有兩條路,一是轉讓出去,把房子裝修費用賺回來,換個地方再開,二是死撐,把外賣做起來。因為我不會做圖,宣傳這一塊也很難跟上節奏,我們跟商場簽了三年合同,每年房租還要遞增,壓力越來越大,勸把咖啡館當興趣的人們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好好市場調研一下。算了,不想寫了,再說吧
——————
又是一個節點,時隔兩年,發現也累積了這麼多朋友的回復。現在告訴大家,本著有頭有尾,有始有終的態度繼續把這個回答寫完。
首先是我的店,在第860天的時候做出了搬遷的決定,雖然說是搬遷,但實際上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好名聲而做的一種委屈於現狀的決定。因為我們兩年來累積了一千多名會員,會員是採取充值的方式,所以未能消費完的餘額也有五萬多,而因為商場的整體環境已經差到門可羅雀的地步,導致無法再維持一個收支平衡的狀態,我沒有像很多其他無良商家一樣,直接關門走人,而是找了另外一個開店的朋友談了一個簡單的合作,就是我將設備技術以及所有會員資源全部無償贈送給她,她則負責所有未消費完的會員能夠持續消費,並且提供場地。就在一個月前,我們簡單的進行了搬遷,令人欣慰的是,依然有之前的會員不離不棄願意續充的。
其次是關於開咖啡館這件事,還是那句話,你如果足夠執著,並且非干不可,就去干吧,任何創業或者是決定都是會有結果的,而無論結果的好壞,你唯一要關注和在乎的應該是對於這個事件在做的過程中對你人生產生了多大的幫助和影響。
而我,因為開了一家咖啡館,辭去了五年的公務員生涯,當然,辭職不是為了開咖啡館,我除了喜歡喝手沖以外,對於做咖啡師這件事並不感冒,辭職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我覺得未來的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很美妙。現在,店鋪雖然已經不屬於我,但我覺得開這個店給了我創造未來和改變現狀的勇氣,同時,新的事業也在穩步進行中。
我相信我們都有過追逐自由的夢想,但我們缺少的是邁開腳步的勇氣。
推薦一篇文章(侵刪)
《 中國人的撕扯人生:一邊是上流,一邊是逐流 》
作者: 桂旭江
這是一個群體的生存寫照,一邊是入世的成功,一邊是出世的嚮往,人們在撕扯中掙扎著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描寫了一對年輕夫妻,放棄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移居在雲南的一個小鎮,種菜、做飯、騎車、在月光下讀書寫字,恬靜淡然的畫面詩一般的美麗。我相信,這樣的鏡頭會觸動無數人的心靈,他們內心深處一定或多或少嚮往這樣的生活。
但是,我更確信,沒有幾個人能夠像他們一樣把嚮往變成現實。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向上不易,放下更難。
一、人總在出世、入世的撕扯中掙扎前行
Anita,一位看上去柔弱嬌麗的女子,十幾年的職場打拚,己經實現的財富足以令她「美美容養養花,沒事去趟溫哥華」;己經獲得過的影響全國行業規則的工作業績,也足以令她此生驕傲。她曾經早早立願35歲退休,做一個雲遊四方的老太婆。
可是,她幾乎從來沒有閑過,從一條戰壕跳進另一條戰壕,基本是零時差。剛剛讀完EMBA,就再一次把自己扔進創業的煉爐,成為一家名叫麻布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創始人,這家以農業為重點的P2P公司正在加速起跑的突破期,她像個性別不明的女漢子那樣衝鋒陷陣,顧不上花容失色,忘記了我本嬌娥。己經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是盯著屏幕度過,有多少次會議控制不住地對著下屬咆哮,又有多少次在享受喜悅的五分鐘之後就開始下一輪焦慮。
豐衣足食,情懷小資,又為什麼要這樣「自找苦吃」?
我知道這沒有答案,這是一個群體的生存寫照,一邊是入世的成功,一邊是出世的嚮往,人們在撕扯中掙扎著前行。
撕扯他們的,一邊是馬雲、馬化騰、王健林們的創業故事,財富、夢想、活著就是要改變世界的熱血燃燒。種種成功學鋪天蓋地,如果沒有事業,人生的價值如何體現?而另一邊又是星雲大師、凈空法師們的勸世恆言,人生本修行,萬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爭?
一邊是孩子,一邊是位子。無數的文章在提醒:陪孩子一起成長吧,一生只有這一次。可是又有無數文章在提示,人生需要定位,更需要上位,想要老婆孩子熱坑頭,就騰出你的位置吧。
一邊是老人,一邊是超人。你會在夜裡夢到老人離你而去,驚醒過來,淚濕枕巾。你恨不得從此陪伴他們身邊,陪伴他們最後的旅程。可是,擦乾眼淚,對著梳妝台,你又想起今天要安排的一件件任務,你得做個超人,向上下證明你的能力。問候的電話,還是晚上再打吧。
一邊是上流,一邊是逐流。你痛恨腐敗、藐視權威、嘲諷馬屁,你心裡住著一位清高上流的你。但每當機會來臨,你立即苦思可以利用的關係、向手握權力的人表達由衷的敬意,想方設法用最安全的辦法把它「搞定」。你發現,此時上流的你,正在閉目養神,不聞不問。
一邊是同學會,一邊是追悼會。同學會的真正意義並非「拆散一對是一對」,而是人生比較和刺激。當年並排坐的小夥伴,如今己經分出了三六九等,有的春風得意,有的落寞失意。好在比賽尚未結束,趕緊迎頭趕上,下次一定要錦衣豪車,把那些錢多人賤的土豪比下去。只有到追悼會,才驚覺生命脆弱,萬貫身家終究黃土一抔。活著的意義又在心中翻騰,還要這麼拼嗎?
一邊是在路上,一邊是故鄉。中國的職場人,最喜歡的歌曲一定包括《在路上》、《愛拼才會贏》、《飛得更高》,它們總能讓「一顆不安分的心」澎湃沸騰。但下一曲,可能就是許巍的《故鄉》或者李健的《心升明月》,有些傷感,有些迷茫,有些心生倦意。
但是,故鄉在哪裡,何時能歸去?
二、比較讓人們總是停不下腳步
何生這幾年總是嚮往歸鄉,他似乎已經厭倦身為一個企業高管的無奈,總是深情描繪他的理想生活:寫歌、填曲、吟唱,了卻一生的夙願。
去年年底,公司不景氣,何生與老闆沒有談妥待遇問題,待業了。再見他時,陰雲遮不住地浮上眉眼。我說你小子光北京的房產就三四套,吃租金就比得上一家兩口小白領,這回正好圓一圓文藝夢了,祝賀你啊!
何生嘴角牽出一絲苦笑:文藝個屁,現在還不是時候。
「那什麼時候才是時候呢?」
「我不知道,反正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個多月後,何生成功應聘一家食品公司的副總。再見他時,神采奕奕,不過話說三句又開始埋怨擔子重壓力大。
我本來還想嘲笑他幾句,突然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如果我是何生,真的能快樂地開始理想生活嗎?該嘲笑的,又豈止是這個人。
我一直想,不斷刺激我們奔跑的動力到底在哪裡?成功、財富?我們並不肯全盤認領;自我價值的實現?生命的意義?實在有些宏大飄渺。
最赤裸的解剖其實是:人在擺脫溫飽困擾之後,就開始尋找自我的證明,而證明的起點和終點是——比較。
對於人這種群居動物來說,「比較」幾乎是所有的不幸和幸福的源泉。從生到死,我們永遠活在比較中,比成績,比學歷,比升遷,比車房,比誰的關係更硬,比誰的對象更靚,比誰的孩子更出息。俞敏洪就對他的同學說:如果什麼都比不過,我就爭取比你們活得久。
比較的結果之一,是我們常常對未來產生莫名的恐懼,名義上是擔心資產貶值、孩子教育、年老醫療,而本質上,是恐懼未來活得不如別人。
比較的結果之二,是我們不能接受掉隊,我們總覺得身邊的腳步隆隆,不斷有人超車而去,我們不敢停下,生怕成為吃灰的落伍者,生怕成為被嘲諷或者憐憫的弱者。
比較的結果之三,是我們總在試圖讓別人尊重,不斷要用成就來刷屏,向周圍提示自己的存在。我們甚至己經想不起,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謂理想,原來全是想像成為別的人。
比較的結果之四,便是這數不清的撕扯。我們越來越發現事業、工作、成就之外那些事物的美好和重要,卻又忍受不住比較帶來的刺激,於是一邊奔跑,一邊回頭,總想著彌補些什麼,總以為下一站就是終點。
真的到了下一站,往往又變成新的起點。
這也許是一個階層歷史性的階段,之前或之後,可能都不會如此大規模地體驗這種撕扯的狼狽。
三、只有「90後」也許能逃脫撕扯的煩惱
大體上,「50後」、「60後」這批人是不太糾結的,因為他們的詞典當中本來就沒有「放下」,他們像旋轉的馬達,不到斷電,決不停息。
恰恰是「70後」、「80後」的兩代——「70後」人到中年,「80後」漸成砥柱,這個群體己經成為中產階級的主體。相比「50後」、「60後」,他們更多傾向於認為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必須,奮鬥也不再是生命唯一的意義。
但另一方面,他們又註定比不上更年輕一代洒脫,他們還做不到「喜歡就好,無所謂功名」。他們一方面是上一代的反對者,一方面又對下一代心存疑慮;他們可以讚賞「浪費生命、虛度光陰」,卻很難身體力行。
這出世與入世的撕扯,大概至少可以上溯兩千年。一邊是帝王將相、建功立業,一邊是田園歸隱、竹林禪意。中國文化早已約定了讀書人不為相便學禪的路徑,光宗耀祖、名垂青史是主旋律,而相忘山水也是一條退路。
更重要的影響,其實來自西方。那些在奧斯卡或者戛納閃耀的影片,無論場景如何離奇震撼,人性、親情、愛是永遠埋藏的主題;那些在黃金海岸或者夏威夷漫步的中國人,親眼目睹了「外國人」是如何享受生活和生命。
但是,他們與上一代的告別還不徹底,更多的「覺醒」,只在微信的朋友圈裡感慨流傳,稍不留神就變成廉價的心靈雞湯。
於是,我們一面嚮往成功,一面嘲笑成功;一面追逐金錢,一面恥於談錢;一面嚮往自然與自由,一面深信自由的前提是財富;一面開導別人看開一些,一面告誡自己時不我待;一面向親人抱歉,一面提刀上馬;一面誓言早早退休,一面生怕門清庭閑……
當這樣的撕扯與糾結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困擾,所折射的,至少是這個社會大轉型的一個側影,就像沉重的列車在急轉彎處,發出巨大的摩擦聲。
吳曉波為他18歲的女兒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只要你喜歡,就堅持去做,不要為別人活著,也無所謂成名成功。這封信有一個漂亮的標題,叫做《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這算是一個「60後」對「90後」最深情的祝福吧。
也許,再過二十年,當他18歲的女兒成長為這個社會的中生代,那列車的摩擦聲會遠去,願意奮鬥的奮鬥,願意浪費的浪費;財富與唱歌一樣,並無輕重之分。
那將是一個遠離貧窮的時代,富足是常態,金錢與成功就像GDP一樣,不再是衡量生活價值的第一標杆。在這個時代里,上一代的撕扯變得陌生甚至有些可笑,他們並不太能理解,選擇為什麼那麼的艱難,工作與生活本該是統一的整體,為什麼變成難以調和的矛盾體。
我並不確信這個時代是否會來到,但至少滿懷期望。
最後補充推薦一本書,對這篇文章有共鳴的人,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理想主義者的墓志銘應該是怎樣的呢?
因為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不是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豆漿。
--------------------------
理論上和咖啡館、蛋糕店性質類似的生意非常多,一個小店面,不必去承擔高額租金,不必請那麼多人,一開始自己僱傭自己就行,這種想法很常見。比如,我討厭給人打工,也沒本事讓別人為我打工,我熱愛自由,但自由不等於整天遊盪,生活無以為繼,自己開個小店就是自由的最好詮釋之一。因為小,所以可以有很多方式去自由。
這種自由感,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尤其是對看重自由的人。所以這種願望本身是中性的,無可厚非。
但為什麼大家不會把開餛飩店、乾洗店、茶葉店之類掛在嘴邊,並強調它是「夢想」?而往往是精神小資喜歡說開書店,物質小資喜歡說開咖啡店。因為在很多人心目中,這些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開淘寶店(雖然也是一個人),不是一種「生活方式」。
咖啡館主題的小說、電影,永遠只有兩個主題:小清新和小情懷。
《第三十六個故事》當中,星期一,生乳酪蛋糕;星期二,提拉米蘇;星期三,手指泡芙;星期四,布朗尼;星期五,烤布蕾;星期六,戚風蛋糕;每日果優。慢鏡頭下桂綸鎂歡快的輕舞。浮想中的小漫畫、小紙條、不實用的怪物件。以物換物。環球旅行。溫馨的親情。追求的夢想。生活的答案。愛情的小情緒。浪漫的蔓延。 一切都很搭。
為什麼很搭呢?因為從小開始就被洗腦啊~~~~他/她一個人喝咖啡,看風景,旅行,但是孤單。情景深深刻在腦海之中。試著換成——他/她一個人喝老酸奶,看風景,旅行,但是孤單。違和感立馬上線。
這是為毛呢?
因為中國文化的浪漫在骨子裡,內斂;而西方文化的浪漫在空氣中,奔放。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莎士比亞呢——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你卻比炎夏更可愛溫存;
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謝,
秀雅風姿將永遠翩翩;
死神無法逼你氣息奄奄,
你將永生於不朽詩篇。
西方的浪漫強調抓住心靈一剎那的悸動,充分調動想像力和創作情感,而」文貴含蓄」卻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審美觀點。
而加劇這種影響的是現代媒體——影視,已經替代文學起到更大的影響地位。而在這方面,我們幾乎是缺席的,沒有自己的文化符號。
《天使愛美麗》當中一句「如果沒有你,如此的良辰美景,讓我去向何人訴說。」感動眾人。卻鮮有人沉醉於「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咖啡的形象就這樣被各種「美酒加咖啡」的影視反覆熏陶——
最終,一個流行文化(如咖啡)所需的符號化就此形成。一說到咖啡,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小資的浪漫,就像一說到中秋節,肯定就能夠想起「月餅」和「團圓」。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美則美矣,但離現代的都市生活已經太遠。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文化意象,如同意境悠遠的詩詞,含蓄、高雅,回味悠長,但逐漸喪失了符號化的承載;而西方的符號文化雅緻、搖曳,或者濃烈、鮮美,現代年輕人自然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文化符號的形成很難一蹴而就,咖啡、蛋糕的情懷我們曾經擁有,但永遠失去,這不能不讓人感覺到一絲遺憾。
我覺得,很多人想開一家咖啡店或蛋糕店,只是單純的因為「開了這些店就可以什麼也不做就有錢收,而且餓了渴了隨時有好吃的好喝的」這種想法。
此外還可以提供諸如裝逼之類的光環加持。
應邀!
屬於自己有格調的舒適溫暖有美食的空間。
因為咖啡店跟蛋糕店是單單想到就能讓人感到美好,溫暖,明亮,幸福的地方呀。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並不是真的想要去實際的這麼做,而是單單想要有一個想到就覺得美好的事情來當作夢想罷了。本想逃避現實,不與世俗合流,同時又能看盡人間百態不用事事談錢,還能躺著賺錢。
但發現開店的時候,工商手續,店址地段,服務人手,招牌產品等等無一不能免俗必須迎合食客,同時事事都要談錢,已經上馬了又不能說下就下,捨不得錢打水漂,所以只能接受自己是個俗氣的生意人這個事實。
簡而言之就是本想逃避現實,而這一舉動能幫他直面現實。
我覺得隨便去定義揣測別人是很不好的,特別是負面的定義(雖然我也是這樣)。
開店的動機有很多,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很單純的,無非是想在這快節奏的都市裡,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慢節奏的生活空間。
開咖啡店,大部分都是賠本,商業和文藝之間很難平衡。身邊很多開店的朋友,我看他們都很開心,經常召集一群朋友去店裡烤烤火,讀讀書,講講旅行或者其他故事,認識下新朋友,做做菜大家分享,扯扯家常。開開心心,也很充實,並不虛度。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有點裝,那是社會病,自己樂在其中就好,別人怎麼看真的無關緊要。想做一家咖啡店,僅僅是因為孤獨的原因,經歷著身邊這麼多不靠譜的人,不靠譜的事,然後希望在那一張張陌生的微笑著的臉上,去尋找一些自欺欺人的慰藉。哪怕是轉瞬皆逝的美好,亦已足夠。
我是霍華德舒爾茨的鐵粉,舒爾茨說,我想做一個空間,就在你的身邊,你可以去那裡聊天,看書,吹牛,泡妞或者小憩一會。儘管星巴克在國內有些走樣,但是,舒爾茨的洗腦信念一直是我的嚮往。因此在2017年,我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準備做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雷·奧登伯格說,人們需要一個工作於家之外的第三空間。很早以前,我讀到了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富翁和漁夫的故事?
一日富翁在海邊散步,看見一個漁夫悠閑的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於是富翁問道:「你為什麼不出海多打幾船魚呢?」
漁夫懶懶的問道:「我為什麼要多打幾船魚呢?」
富翁說:「你每天多打魚,多拿些到市場上去賣,你就能掙更多的錢啊。」
漁夫問:「我掙更多的錢幹什麼呢?」
富翁說:「你掙很多的錢,就可以在海邊蓋間大屋子,然後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了啊。」
漁夫說道:「可我現在不正在沙灘上曬太陽嗎?
後來我就想,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
我得出的結論是,工作的目的是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於是我對自己說,我們為什麼不做一件事情,讓工作本身也變得美好,於是,想到了在辦公室做一個咖啡生活空間。
然而,美好的定義是什麼呢?
是的,就是是我們定義的美好,為了致敬舒爾茨大神,我們借鑒了星巴克的很多理念:老吳:消費升級領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公司?
當然,這個故事還有很多……
以上是我做咖啡的一些心路歷程,我們希望將咖啡,工作,內容創業這些有趣的東西鏈接起來,儘管以前沒人做過,亦或者並不是一種商業模式,但是,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喜歡。
如果你也是一個咖啡,內容創業或者生活方式以及第三空間的熱愛者,探索者,或者咖啡需求者,不妨,交個朋友,一起玩兒。
…更多文章請到老吳隨筆之《新消費》-知乎專欄
老吳隨筆之《生活》-知乎專欄-[生活隨筆]
…更多回答請看老吳的主頁
反應了非常多的大學生讀了四年書就悟出個以後要走小清新不打工賺大錢的社會現實。就這樣浪費了父母四年學費以後還不夠。還要他老爸老媽虧多幾萬。圓他一個最簡單不複雜的創業夢
小時候我想做個賣西瓜的,因為特別喜歡吃西瓜
後來想開個咖啡店,因為喜歡上喝咖啡
再後來愛上了火鍋,然後就想開個火鍋店
之後又迷上了燒烤,於是覺得還應該開個燒烤店
之後的之後又發現我超級喜歡吃三文魚等刺身,於是開家日式料理也成了我的夢想
……
……
隨診年紀不斷增大,發現只能開個美食城才能解決我的心理訴求了。
……
……
如果知道這類想法的內在心理訴求,是否能夠通過其它方式來平衡?
能啊!多賺點錢,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去哪去哪!有錢在測,世界都是我的
耶!「人家的老婆總是最體貼最溫柔最賢惠」
一向認為一件事情看起來有多好,那做起來就有多難
現代化帶來的是高度的職業化,高度的職業化往往給人深深的束縛感(只是束縛感,不是說真的束縛),束縛感讓人不舒服,不舒服讓人想要舒服起來。
什麼樣的環境讓人舒服,當然是自由的環境,可以自由決策,自由安排時間,自由選擇收入或者不收入。
這種自由的感覺才是人們所期待的。
所以自由職業產生了,小生意產生了。
這是我的理解。
當你是客人,在咖啡店蛋糕店怎麼舒服怎麼來,想吃吃想喝喝想玩玩,閑適自在得很。
所以貪戀這份閑適與自在,覺得有一家自己的店豈不是更爽,就可以與這份輕鬆愉悅以正當理由捆綁在一起,平時布置布置店裡,給客人做好喝的咖啡,邀請三五好友來自己的地盤玩耍。
但是做了老闆,角色轉換,享受放到一邊,得承擔起更多責任了,不盈利就得關門。
所以最後生存下來的,很多都不是嘴上說著夢想是開店的人,而是一開始就把這件事當做事業來對待的人。但是前者里的大多數人也並沒有真的去開店。
就是偶像劇看多了,然後懶
反映了中國人始終把吃喝放在重要位置(我說的是認真的)
很多人小時候都想開個娃娃屋、想當賣糖果的人、想開漫畫書店。
長大以後,希望得到的美食變成了咖啡,希望得到的享受變成了窩在沙發里看文字。
以上
-------------------
以下
我最喜歡聞茶葉,現在還是想開茶葉鋪,但正興德招聘也挺嚴格的,算了。因為它看起來很輕鬆沒多大壓力
現代四大俗:從小有個音樂夢,辭職開間咖啡館,改變世界要創業,放下一切去旅行。問問你身邊的姑涼騷年,你以後想幹什麼,多半會聽到辭職開間咖啡館的答案。我們幻想著等我賺了足夠的錢,在阿爾卑斯雪山之下,洱海之畔,享受著加州陽光,徜徉在村上安妮菲茨傑拉德馬爾克斯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之間,你問問你身邊的上班族,多半估計都有去想搬到田園去唱田園詩的衝動。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這種短期無法實現的夢想,並不是一時多巴胺腎上腺使然,越是難得到,我們越是腦補得越完美,覺得越重要,越有價值,最後編織成了一個華麗的夢,村上春樹在他得短篇小說中&<再劫麵包店&>中講了這樣一個荒誕的故事:一天夜裡,剛結婚不久的小兩口突然醒來,兩人都餓得不得了,把家裡所剩無幾的食物掃蕩一空,那種飢餓感仍然無比兇猛。
這不是一種正常的餓,妻子說:「我從來沒有這麼餓過。」
這時,「我」不由自主地回了一句話:「我曾經去搶劫麵包店。」
「搶劫麵包店是怎麼一回事?」妻子揪住這句話問了下去。
原來,年輕時,「我」曾和一個最好的哥們去搶劫麵包店,不是為了錢,只是為了麵包。
搶劫很順利,麵包店老闆沒有反抗的意思。不過,作為交換,他想請兩位年輕人陪他一起聽一下瓦格納的音樂。兩個年輕人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答應了。畢竟,這樣一來,就不是「搶劫」麵包,而是「交換」了。
於是,在陪著老闆聽了瓦格納的音樂後,兩個年輕人「如願以償」地拿著麵包走了。
然而,「我」和夥伴非常震驚,連續幾天討論,是搶劫好,還是交換麵包更好。兩人理性上認為,交換非常好,畢竟不犯法。但是,從直覺上,「我」感受到一些重要但不清楚的心理活動發生了,「我」隱隱覺得還是不應該和店老闆交換,相反該用刀子威脅他、直接將麵包搶走就是。
這不僅是「我」的感覺,也是夥伴的感覺。後來,兩人莫名其妙地再也不聯繫了。
對妻子講述這件事時,「我」說:「可是我們一直覺得這其中存著一個很大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莫名其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非常黑暗的陰影……毫無疑問地我們是被詛咒了!」
「不僅你被詛咒,我覺得自己也詛咒了。」妻子說。
她認為,這就是這次莫名其妙而又無比兇猛的飢餓感的源頭。要化解這種飢餓感,要化解這個詛咒,就必須去完成這個沒有完成的願望——真真正正地再去搶劫一次麵包店。
最終,新婚的兩口子開著車、拿著妻子早就準備好的面具和槍,扎紮實實去搶了一次麵包店——一個麥當勞。
未被實現的願望,到底有多麼大的力量
憑什麼不可以是人家的興趣!?知乎著實有太多高逼格,博大情懷存在。
推薦閱讀:
※留學生申請心理學本科,浙大和北大哪個更好?
※心理諮詢師會怎麼面對那些「三觀不正」的人?
※「24個比利」中的比利為何在人格分裂後學會新的語言?
※為什麼學習時比玩時困? 能改變這種狀況么?
※習慣性刷知乎會喪失原本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