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事實反駁「沒有大陸的支持,港台就得破產餓死」的言論?
經濟統戰的尷尬在於,效果非常有限,又不能不做。做了,失去大部分人;不做,全失去了。
大部分大陸人對於台灣的認識只能用無知來形容。表面上看貿易順差是巨大的,但是拿到這些實惠的大部分是藍營統派。他們的做法是,把產業向大陸轉移,把家小向美國轉移,這樣做法的結果就是,台灣產業迅速空心化,年輕人就業極度困難。馬英九自己都承認,執政這些年人民的荷包確實沒有鼓。但他沒有說的是,藍營大佬們的荷包是越來越鼓了。為了台灣人民長遠計,經濟南進是沒有錯的,時間長了經濟只能被拖垮,長痛不如短痛。至於台獨思想,還是要恫嚇一下,打破既有的戰略格局對誰都沒好處,大家一起悶聲發大財挺好的。
再跟大家分享一點人生經驗:
我是搞過對台灣青年的統戰工作的,因而覺得這種做法很無力。你們根本不知道人家的真實想法。北大這麼多台灣學生,能來大陸的綠不了,但我真沒見過幾個支持統一的,最激進的也就是一國兩制了。
我來講講原因吧。改革開放之後黨國確實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成就不只是中國人在受益。美國人一樣享用著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的工業品,歐洲也在享受著中國新貴暴發戶對於奢侈品的追逐。不要以為所有老外都真心希望中國完,五角大樓之流當然希望搞死你,但大部分還是希望悶聲發大財好好做生意。前幾天和劍橋的幾個學者聊天,他們都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極度擔憂,畢竟中國的問題已經早就不是只關乎中國人的問題了。製造業往東南亞撤,他們的成本也很高。講這些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中國不只是你們的舞台,也是他們的舞台,中國的巨大市場不只是中國人的,也是他們的。你在中國賺錢,他們一樣也在中國賺錢。無論是老外還是台灣人,最吸引他們的是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而這一切,他們無論是不是中國人都能享受到。但是除了經濟領域外,他們並不希望被黨國的某些政策照耀。一個土生土長說京腔但是拿台胞證的同學曾跟我說過:真不能換大陸護照,要不出個國都那麼麻煩。這個人可是北京市統戰部眼中的模範青年。你們可能不能理解這種軟環境的差距,但是他們的體會是很深的。也就是說,真統一了,換成你的護照,對他們實質上沒有任何好處。
現在台灣青年主要就這幾種想法吧:第一,一國兩制。這些人的父母一般都是成功台商,跟我黨關係比較好,參考香港經驗,如果一國兩制他們將是受益最大的一撥人。第二,維持現狀。他們的父母在大陸並沒有深厚的人脈,一國兩制無疑是損害他們利益的,但也不想失去大陸這塊機會之地。這一撥人是主流。第三,支持台獨。以屌絲為主,不需要大陸這塊機會之地,同時因為之前奇葩的對台政策實際上經濟利益受到損失的人。總之,哪一撥人都不想適應大陸當前的政治制度。也有很多中國人都想擺脫這種軟環境的束縛而只享受中國市場帶來的好處,因而他們選擇了移民換國籍但是仍在中國發展,你們身邊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吧。
雖然貌似我們的制度在一些軟性問題上並不盡如人意,而且明顯不如人家,但是作為一名理性的政治學神棍,我深知與中國當前的社會結構最相匹配的制度就是我們當前的制度。大boss這幾年力圖改革,但是也已經有點傷筋動骨了。在大部分廳級幹部還不是80後之前,當前的改革很難看到大效果,但如果真的不從現在開始改,制度慣性更大的時候改起來代價也就更大了。光是想對現在這條船修修補補就已經付出這麼大代價,如果換條船不知道要有多少翻下去。
至於小老百姓該怎麼做,其實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愛去fb戰一下就戰一下,不愛戰就不戰,全憑好惡。因為你們的行為不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兩邊都是成熟的政治家,國台辦也不是啥都不幹。不過這麼做團中央是很高興的,你們這麼干他們馬上就會上一個表功的文件說最近的思想引領工作又取得了重大進展。
我判斷一些軟性條件的進步還需要20年吧。感受不到的無所謂了,感受得到的就多發點有益的牢騷,要不然宣傳部網信辦就沒事幹了,同時輿論也是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文明到一定程度,真心沒有理由不統一。台海的事不是美國人一定要插手,是台灣人無論藍綠真心抱著美國人的大腿不鬆手啊。
哎呀,好多人贊呀。真是謝謝各位了,看來大部分人還是三觀正的!我先說明幾個問題:
- 首先承認一個錯誤,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不是一個概念,我自己理解錯了。人均GDP指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經濟在一定核算期內所有單位生產(服務)的最終產品的總量的人均數。 人均收入指的是在一定核算期內一個國家(地區)居民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餘下實際收入的人均數。 文中說人均收入會好些
- 大家對我最後一段話有些誤解,我從來沒有說不讓某人發表意見,搞一言堂。我只是反對這種看起來是發表意見,實際上是營銷的做法。如果是表達自己意見,為什麼不能讓我們隨意評論?他的所有回復都必須要是關注了才能評論,而且最後還留個二維碼,生怕別人不成為他的粉絲,這難道不是一種惡性營銷么?
- 居然還有人質疑那張世界GDP圖,這就是歷史啊,難道我還有本事改變歷史不成?
4.有人評論中美還有那麼多逆差呢,所以大陸台灣順差也是正常的。 2016美國對中國巨額貿易逆差的根源及啟示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篇中美貿易逆差的原因。可以看出,逆差實際是雙方選擇的結果,絕對不是美國單方面讓利,而且美國的貿易壁壘也是很厚實的。 當然,中國對美國也有貿易壁壘。
淺談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壁壘
中國商務部:美國對中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影響了雙邊貿易發展http://news.cntv.cn/20110420/102404.shtml
但是對於台灣,大陸是敞開胸懷,台灣確實壁壘高聳。商務部:台灣仍有2千多項產品對大陸實施進口限制。我怕有些人懶,不想點開鏈接,我在下面寫出摘要。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今天表示,兩岸貿易中大陸方面的逆差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台灣方面實施限制性政策,目前仍有2000多項產品未對大陸實施開放措施,導致大陸對台出口未能正常增長。
下面是原文
--------------------------------------------------------------------------------------------------------------------------------------------------------------------------------------------分割線----------------------------------------------------------------------------------
我是真煩這個叫王威的人在這裡bb @王威,怎麼不管什麼情況,只要是和中國有關的,你就要來插一腿啊?你有真本事我不說,但是你看看你自己寫的東西,沒憑沒據,全靠一張嘴,別人也不信啊!最噁心的是,明明文章漏洞百出,卻偏偏還不讓人評論,說是關注了才能評論,末了,還要再加一個公眾號,大哥,騙粉有點技術含量,行么!?咱含蓄點,可以嗎!?
我們一條一條的來說。
現在兩岸三地的經濟融合這叫互益,大家都是遵循規矩,99%的情況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記住了,雙方之間並沒有偷,也沒有搶,更不是騙,也絕不是坑。
港台到大陸投資,帶來的是真金白銀。大陸去港台的投資,帶去的依舊是真金白銀。
而即便是1%的大陸奇葩的讓利優惠政策除外,大陸也不是一無所得的,至少也得運一大堆農產品回來啊。
知道為什麼民間說國台辦是「跪台辦」么?互益是大家都有錢賺,現在大陸是完全單方面讓利,您知道么?對比個例子,國企裡面有員工食堂,吃飯象徵性收一塊錢,按您的意思,我出了這一塊錢啊,吃多少都是我應該的,公司不也收我錢了么,咱這叫互益。您真是生意人,真精明!
下面看看大陸對台灣的農產品的優惠政策。
1、為擴大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自今年5月1日起,對台灣水果檢驗檢疫准入品種由18種擴大到22種,新增柳橙、檸檬、火龍果和哈密瓜4種水果准入。
2、為幫助解決台灣產蔬菜豐產季節出現的銷售困難,開放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等11種台灣主要蔬菜品種檢驗檢疫准入,並實行零關稅。3、為擴大台灣捕撈和養殖的水產品在大陸銷售,對台灣部分鮮、冷、凍水產品實行零關稅優惠措施和檢驗檢疫便利。對台灣籍漁船打撈的部分遠洋、近海水產品和在台灣地區養殖的部分水產品進口,實行零關稅措施;
4、為幫助台灣農民解決水果、蔬菜豐產時出現的銷售困難,供銷總社等將根據台灣農民和農民組織反映的情況與要求,適時組織由有實力的農產品供銷企業和行業組織組成的台灣農產品採購團,赴台採購。
5、為方便原產於台灣的水果進入大陸,降低台灣果農和台商的經營成本,福建省廈門市建立台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對入駐集散中心的進口台灣水果經銷商,給予免交保鮮冷庫儲存使用費以及經銷場地免一年租金的優惠。
6、為降低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運輸成本,交通部決定,開放台灣農產品運輸"綠色信道"。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運輸,享受部分地區過路、過橋費減免的優惠政策。
說的很清楚了吧,免關稅 免路費 還送一年倉庫費。哎呀,多少海南蕉農哭暈在廁所。
大陸是完全可以關閉對港台的貿易的。
實際上,這事情,大陸在建國之後,就對台灣這麼干過,而且持續幹了將近五十年。
我真是長嘆一口氣,這是有多沒有常識,才會說出這種話。
這是中國曆年來的GDP比重,在上個世界五十到八十年代,中國GDP僅佔世界的3%,相對於人口,國土面積,真的很少。再來看看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中國曆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統計(1950--2004)_百度文庫。文檔很長,我就大致說一下,在50到70年代,中國出口額只是100以下,真的很少,幾乎就是個自給自足的狀態,所以能封閉起來。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全球化的概念,沒來往,兩國也死不了。
王國師還說了大陸的經濟援助對於台灣根本不算什麼,請看看下圖。
台灣GDP大陸佔比
- 1980年台灣GDP為414 億美元,大陸為3015 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13.7%
- 1990年台灣GDP為1700億美元,大陸為3878 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43.8%
- 1993年台灣GDP為2226億美元,大陸為6132 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36.3%
- 1995年台灣GDP為2650億美元,大陸為7413 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35.7%
- 2000年台灣GDP為3212億美元,大陸為10808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29.7%
- 2001年台灣GDP為2917億美元,大陸為11592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25.2%
- 2002年台灣GDP為2948億美元,大陸為12371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23.8%
- 2003年台灣GDP為2998億美元,大陸為14099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21.3%
- 2004年台灣GDP為3223億美元,大陸為19316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16.7%
- 2005年台灣GDP為3461億美元,大陸為22257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15.6%
- 2006年台灣GDP為3660億美元,大陸為26847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13.6%
- 2007年台灣GDP為3980億美元,大陸為32508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12.2%
- 2008年台灣GDP為3929億美元,大陸為43274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 9.1%
- 2009年台灣GDP為3789億美元,大陸為49847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 7.6%
- 2010年台灣GDP為4305億美元,大陸為60094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 7.2%
- 2011年台灣GDP為4669億美元,大陸為73011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 6.4%
- 2012年台灣GDP為4740億美元,大陸為82622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 5.7%
- 2013年台灣GDP為4822億美元,大陸為92867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 5.2%
大陸台灣貿易額
2009年,兩岸貿易總額1062.3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857.2億美元。
2010年,兩岸貿易總額1453.7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860.1億美元。
2011年,兩岸貿易總額1600.3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898.1億美元。
2012年,兩岸貿易總額1689.6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954億美元。
2013年,兩岸貿易總額1972.8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1160億美元。
要說前幾年,台灣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脫離大陸還能活下去,但是現在,看到順差了么?以2013年為例,台灣有2306萬人,順差是1160億美元,相當於給了台灣每人5030美元,對應的台灣人均GDP是21141美元,佔了接近四分之一。其實也不多,就也是少你三個月工資而已么。
最後,我想給知乎一點小小建議 @知乎小管家,知乎確實是一個知識碰撞的舞台沒錯,但是有些人總是發些駭人聽聞 嘩眾取寵的回答,然後以丑為美,騙取一些粉絲的關注,這算不算一種作弊競爭?我不是反對與自己意見向左的答案,但是確實有些人本著出名的目的,引起眾人憤慨,這種人是不是應該封號?
提問的秀立場,我只好來補數據:大陸對台灣幾乎是單方面最惠待遇,台灣卻對大陸設置單方面貿易壁壘。結果是每年逆差1100億美元。平均每個台灣人5千$。但台灣總順差只有約二百億美元。換句話說,沒了大陸。台灣每年會逆差900億美元,平均每個台灣人三四千$。台灣現在人均GDP2萬美元,人均收入1萬美元出頭,你說沒有大陸會怎樣?真要是人均逆差4000美元,世界上只有美國可能撐得住——因為美鈔印出來就是世界貨幣,別國不認也得認。台幣行嗎?馬英九有10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和幾百個海外基地嗎?
2014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逾千億美元
2013年台灣對大陸順差大增21% 達1160億美元
你告訴我,沒有和大陸的不平等貿易,沒有赤裸裸的單方面貿易壁壘,沒有北京方面難以想像的「統戰」決心,台灣到哪裡去賺這1000億美元的營業額?
至於會不會餓死,我可以肯定地說,不會。台灣在日佔時代就已經完成了一半工業化,,從西方學者編的劍橋中國史來看,台灣30年代年600萬人的發電量就和整個大陸5億多人口打平,工業水平近乎超出中國平均水平100倍——請不要無視這個100倍,胡說什麼台灣和大陸基礎差不多。再加上蔣介石裹挾上百萬的受教育人口去台灣,用金圓券把大陸的民間貴金屬也卷了一半,台灣到80年代就已經勉強是個發達工業地區了。能打工怎麼會餓死?大不了開幾個血汗工廠,富士康搬回幾條生產線,工人加加班,每月四五千工資也不是拿不到,換算成台幣也2萬呢,不比現在台灣的大學生起薪差。台灣省政府應該也不會因此破產,但是,有多少企業破產,多少人失業,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現在每年有這1000多億美元訂單供養著,台灣的高鐵還是馬上要破產……
台灣新任「交通部長」陳建宇:台灣高鐵可能4月破產
當然,我也不認為這種單方面的「善意」有利於統一或是解放台灣。前幾年南方普遍颱風,國台辦給台灣水果爭取了免稅便利待遇,鼓勵大家買台灣水果。海南省香蕉爛在地里,沒有哪個中央機構去干預。這給台灣朝野、勞資各方上了深刻的一課——————千萬千萬不能統一,否則就沒這待遇了啊!
為幫助台灣果農解決水果豐產滯銷的問題,去年12月,大陸第四次緊急啟動了台灣豐產滯銷水果緊急採購機制……簽訂了緊急採購1200噸台灣柳橙的協議
台灣15種水果今起進口零關稅系大陸單方優惠-
海南樂東:香蕉無價也無市
補充1:認為單方面貿易壁壘對台灣沒什麼好處的人,請去勸說腦殘到不懂你們高深理論的台灣當局。有理有利有節的理論,為啥不去兜售呢?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也謝謝有不同意見者能在評論中心平氣和的交流。看到大家如此捧場,我決定在原答案下再補充一些內容。——2016/5/25
————————————原答案————————————————————————
實名反對 @王威
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和自治地區,只要恪守國際貿易法則,只要自身法治體系沒有出太大的問題,政治制度優良,都會活的自由自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看到的是經濟一旦不景氣各種社會矛盾突顯,即經濟不行了,法治和政治也都開始鬆動。
能靠政治手段扭轉經濟形勢的只有那些家底殷實的國家。
大陸完全可以不和台灣和香港做生意。
是啊是啊,我也希望國台辦取消算了
現在兩岸三地的經濟融合這叫互益,大家都是遵循規矩,99%的情況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記住了,雙方之間並沒有偷,也沒有搶,更不是騙,也絕不是坑。
港台到大陸投資,帶來的是真金白銀。大陸去港台的投資,帶去的依舊是真金白銀
這個……話是沒錯,但是有必要把大陸說得好像只進不出一樣吧,台商賺不到真金白銀的話還能在大陸投資嗎?
而即便是1%的大陸奇葩的讓利優惠政策除外,大陸也不是一無所得的,至少也得運一大堆農產品回來啊。
雖說不是一無所得,但是大陸自家果農表示很蛋疼啊,各種滯銷有木有!這是犧牲本土產業給台灣送錢啊。大陸雖說不是一無所得,但是排除政治因素,怎麼看都不值當。
在一個美帝維持的全球化的開放市場,無非是這裡做不了生意,大家就去別的地方做生意罷了。
當然,大陸之所以成為港台的首選,是因為語言、文化、地理上優勢。
大陸是完全可以關閉對港台的貿易的。
實際上,這事情,大陸在建國之後,就對台灣這麼干過,而且持續幹了將近五十年。
結果如何呢?完全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混的挺好的。
額……大陸關閉港台貿易的將近50年,雙方跟市場全球化還什麼關係吧。
大陸01年加入WTO,台灣02年加入。而經濟全球化是在85年提出的概念,90年代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開始實現。
也就是說——市場全球化和陸台貿易關閉在時間上根本不重合。
我想,舉這個例子就夠了。
在全球化貿易的時代,只有美帝的制裁,才是真制裁。
至於大陸對台灣的制裁,完全是搞笑。
這個例子真心不夠啊……剛才我也說了,時間上不重合啊。
另外,美帝的制裁確實給力,但是別人的制裁就不是制裁?其他四個大流氓笑而不語~~
給大家上一張圖,1989年美帝制裁中國六年之後的情形,再到美帝解除制裁之後的中國曆年進出口圖標。
圖沒錯,但是這說明的是中國自01年加入WTO後,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用的吧,用來說明美帝制裁似乎不是很合適啊。真要說明美國制裁的影響,應該指出制裁停止後,有哪些要素促成了97年的增長,並且證明解除制裁是最主要因素
全球化的國際貿易體系裡頭,大陸完全就沒有說話的份兒。
你說的是哪年的事?根據WTO的統計,大陸獲得世界貿易額年度第一已經不止一次了,如果這個叫沒有說話的份兒,你讓沒拿到第一的美國怎麼想。
強如俄羅斯,手握決定歐美髮展的石油、天然氣的硬通貨資源,現在都被歐美製裁的苦哈哈。
真有一天,大陸被制裁,被國際貿易體系所擯棄,那才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因為中國製造的東西,都是加工品,但凡加工國的,而非原料國,都是很容易找到替代的。
原料不可一日或缺,而加工產業卻很方便轉移,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樂意接受這個產業轉移的任務,畢竟這能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啊。
首先,賣資源為主的才容易被制裁,因為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俄羅斯賣資源,天然氣價格被搞一下很難受;澳大利亞賣資源,鐵礦石價格被搞一下很難受;中東各國,石油價格有波動,國內動亂分分鐘的事。08金融危機,歐洲各國都很難受,德國相比好很多,因為人家製造業過硬。
然後,產業轉移並不是很方便轉移,應該說低端產業容易轉移。你覺得非洲黑蜀黍能玩轉高精尖流水線?剛才的例子雖然比較極端,但是產業轉移對於目的地的工業基礎和工人素質是有要求的,有些產業就算中國不搶,別的國家也接不住。
實際上,港台如果大陸長期做生意,最終是害了自己而已。
因為大陸目前的人民幣不可兌換,真有一天大陸發生原生性的經濟危機——
只要是市場經濟,這一天遲早會來,美帝這麼強大都發生好多次了,大陸也不可能例外。
人民幣不可兌換,嚴格說法是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主要是為了抑制國內的通脹,就這一點而言,美國已經不爽很久了(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毛澤東),因為這意味著國際市場上的人民幣跟大陸市場上的人民幣幾乎不是一個東西。
總的來說,對我們是有益的。
到了那一天,港台地區手握的一大堆人民幣即便不是一堆廢紙,也會大大縮水。
看看今天俄羅斯盧布的暴跌,就可以想像一下日後人民幣暴跌的場景了。
現在想起俄羅斯了,盧布暴跌是結果,美國制裁是起因,那麼手段是什麼呢?
答:世界能源市場價格持續走低,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商品不值錢了,盧布自然暴跌了。剛才也說了,賣資源的才容易被人整。
所以,港台經濟為了自身經濟安全計,和大陸經濟脫鉤,才是上上之策。
因為,人民幣暴跌,全球列國沒有一個國家會出來接盤的。
而美元如果暴跌,沒有一個國家不敢不救的。
台灣和大陸經濟脫鉤,可以啊,台灣自己就提出過「南向政策」,現在蔡英文也提出了「新南向政策」,目標是東南亞市場。但是賣什麼呢?賣水果?這不是搞笑嘛;賣電子產品?干不過歐美日韓。好尷尬呀~
人民幣已經加入貨幣籃子,亞洲成立投資銀行,建立歐洲央行。雖然現在還不夠,但是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正式開始並逐步推進,有人給中國接盤只是個時間問題。
美元暴跌要全球給美國擦屁股,這麼多年大家心裡不爽,都在搞美元外的貨幣結算體系,美元的地位正在被削弱。
考慮到自身經濟安全,世界各國都應該和大陸經濟脫鉤,才是他們的上上之策。但是實際上看來,世界各國沒掛鉤的想掛鉤,掛了鉤的想多掛幾個,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目前國際貿易的現實,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必須看清楚了,而不是在知乎這個小小的論壇妄自尊大。
你上文說的大部分都不是國際貿易的現實,至少不是國際貿易現在的事實。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正在努力看得更清楚,而不是在知乎這個有趣的論壇里妄自菲薄。
——————————5/25新增——————————————————————————
@chenqin,非常喜歡您的專欄文章如何進行姿勢正確的討論 - Clean Data - 知乎專欄,不愧是數據帝,數據的歸納和引用十分精彩,價格的比對和解讀都很專業。
當然,我們還能繼續往下深入研究,比如雖然價格相同,但商品質量會不會不一樣?台灣向大陸出口的商品雖然便宜52%,但會不會實際上質量在同等商品中比較差,而大陸向台灣的出口儘管只便宜了12%,可會不會實際上是高質量商品呢?等等,還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來研究大陸和台灣的相互「支持」,其實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
作者:chenqin
鏈接:如何進行姿勢正確的討論 - Clean Data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個人認為,以價格的角度切入的話,還可以加入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比如影響價格的成本構成,和單向貿易壁壘的存在。
首先看一下大陸對台農產品的部分優惠政策:
免交保鮮冷庫儲存使用費以及經銷場地免一年租金
享受部分地區過路、過橋費減免
作為農產品成本一大部分的運輸、倉儲、店租都得到了減免,因此農產品的價格也可以相應降低,以獲得在大陸市場更強的競爭力。
也就是說,台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低廉價格的存在,應該可以成為大陸「支持」的佐證。如果用數據來說明的話,大概需要將大陸進口的台灣農產品價格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農產品價格做對比,看一看台灣在同類型的出口貿易中,價格是否存在優勢。
(是不是直接對比台灣農產品和其它進口農產品在終端銷售的價格更好?不是很確定)
再以茶葉貿易為例,台灣設置單方向的壁壘,除普洱茶外,禁止大陸茶商進入台灣市場;反過來,大陸對台灣茶業全面放開。
作為保護,台灣的電子產品等市場同樣對大陸存在限制,如果從價格入手進行論證的話,需要對比台灣向大陸出口價格、台灣內部自銷價格、台灣向無限制的第三國出口價格
進出口貿易中,運輸和關稅對價格的影響,再加上一些政治因素,可能會導致預期情況與實際數據差異較大。如何進一步挖掘數據中的信息,還請chenqin不吝賜教。
ps:本人對英語由心理陰影,Download trade data實在是用不來……沒有自己帖數據還請大家原諒等過兩年「台DU」炒得更熱些,大陸對其經濟制裁,大家就看得到「事實」了。現在哪找「事實」去?都是猜。
————————————————————
很多人回答得信誓旦旦呢,。雖然我也不認為大陸對港台是所謂「供養」關係,但是「支持」的成分誰敢否認?有些人就愛睜著眼說瞎話。
當然,你說沒有大陸的「支持」港台會不會餓死?當然不會「餓」死,但你敢說影響不大?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中國斷交或斷絕經濟往來,都難全身而退。這不是什麼「強國」思想,這是經濟體量擺在那。
那些說貿易是平等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沒錯,但等價的交易對雙方的意義完全可以是不同的。你向騰訊買 Q 幣也是等價交易,可騰訊可以沒你這一個用戶,但你沒了騰訊生活就會變得不一樣。
現在老毛子受到的經濟制裁大家也看到了。
不要滿腦子都是自由經濟,看不到政治博弈。你即使不是大棋黨,好歹也得知道國際上大國之間的基本關係和一些小地方處於誰的勢力範圍和利益範圍吧?把身處的國際環境當做理所當然,就是典型的小國寡民思維。
真以為那些彈丸之地離了中美這種大國有好果子吃?圖樣!
用事實證明比較難。
不過你可以多看看台灣的自由時報,還有知乎大國師等人的答案,這樣心裡會好過一些。如果港台真和大陸關係僵得老死不相往來的話,西方會很高興,然後把港台打造成東方賭城(搶澳門的生意)、避稅港
不必反駁窮台論,因為根本沒用。
你窮台也達不到團結台灣老百姓的目的,越是把目光放在政府間的對峙,離「讓被洗腦的老百姓在統一前清醒,進一步達到大陸長年寄望的『由老百姓自發推進統一』」越遠,根本毫無操作性。
但又如同其他人說的,大陸地區事實上是中華正統,心裡把台灣當同胞,那麼你敵視的就該是政府、團結的就該是人民,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去寄希望於選票社會的各種政黨跟團體,他們都有各自利益好伐?
所以明顯兩難。
如果今天直接就是放棄團結台灣老百姓,那反而窮台論起得到作用,因為等於就是把台灣整體迫到邊緣,看台灣要否攤牌罷了。
這種窮台事實上的最終目標就是武統。
(這也是一條路)
至少就我所知,總感覺大陸時常忘記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在台灣當局真正被推翻前,台灣的台獨仇中宣傳機器洗腦,是不會因為你大陸怎樣改變政策作為而停止的」。
忘記了這個事實,當然會樂觀地誤以為搞窮台,台灣百姓就會起義造反,以為台灣當局幾十年來不是有意識地往「讓台灣人民不造反不起義、永遠仇恨外部來轉移內部矛盾」來做宣傳核心的。
另外也須知道,台灣的老百姓歸根結底也就十中取一去了大陸,十中居九都在台灣,去了大陸的階級躍升了,你的利益就跟台灣老百姓矛盾了,最緩和也不過跟台灣老百姓根本無關了。
更大的悲劇其實是現在台灣自己把路走死了,而且走死的是一個個個體的台灣人,在陸台灣人也好不到哪去,離辦到統一越來越遠,大家又都活得不快活,總有部分尷尬,更多是 @隆曉斐 答案舉例的態度。
根本就生長在大陸的台商子女,死活不拿護照,只拿臺胞證,很菁英主義(可笑的是小資青年自己思想上也傾向於那套,反向給統戰過去成了果粉甚至台獨支持者了,就跟北京青年跑香港喊中國人是支那,一線之隔罷了),結果就是根本統戰不了。
你說他們現實吧是現實,但拖延下去遭殃的也是台灣人,那幫在陸台灣人一方面不想做完全的中國人;
最重要,實際上他們也不再算是「台灣人」,心裡是沒有考慮他們自己同鄉的經濟利益的,(而是捏造出一個與現實無關的「獨立台灣會更好」的想當然),否則怎麼不見他們設身處地的考慮台灣整體的未來,或者一馬當先地推動兩岸交流?
那其實就不該花精力統戰這些人,因為他們老早就不需統戰了,他們看的就是錢,自己也懂得過去大陸討生活,還用你統戰?
更何況大部分這類全數產業、全副身家都過去的台商世家,根本就不能反饋什麼有利於兩岸的宣傳與影響到台灣「老百姓」身上。
真以為那些大資本家跟中小型企業家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幫助了?
更別提郭台銘之類的嘴臉,本質上就是高等華人買辦,要當反華急先鋒還不難?
他們推動兩岸民心交流了麼?這種對大陸人的嘴臉你說能讓台灣人不覺得大陸人就是劣等?台灣人可是比今天的大陸人更拜金、更崇拜資本主義、剝削「有理」的。
講這些人搞的兩岸民心交流活動,比如高校搞各種講座之類,實際上就是作秀,作的秀說白了出了台大(往好了說也就北部四大)校園,根本也沒其他學校的學生能接觸到。
台灣的高校是強制學生去睜開眼睛、張大耳朵參加兩岸交流活動了麼?
沒有強制,那會去交流活動的本來就已經不反對大陸了,你統戰有多少意義?
事實就是留在島內的大部分都是台獨。
更別提台灣島內社會整體仇恨大陸了,現在最仇恨大陸的不是別人,就是那些待在台灣的中年人,而他們的子女有極少部份想過去大陸而不得,這類人反而立場上日漸支持完全的一國一制,因為他們在台灣內部的不寬容中懂得了寬容,台灣內部的反智中懂得了親自調研再發言。
而這些中年人往往就跟自己的子女說「別妄想統一能分到杯羹」,腦子清醒有自知之明的青年心裡想的是「你以為你算老幾,十幾億分之一而已,過去討生活大陸還跟你計較了?」,實際上這些中年人的意思就是 @李小粥 遇到的那個台大高材生的想法,你得分給我一半中央政治局常委席位我才統一。
李小粥:台灣人對大陸(人)有哪些誤會或偏見?
人家的意思是「不分給我跟全大陸平起平坐的地位,就不算是『分到杯羹』」。
為什麼這麼自信?
根本原因就是洗腦了,深深相信今天兩岸實力對比還是二十年前那般,可以平分天下。
這類人腦子裡想的甚至已經不是在陸台商台人那套正常人應該優先考慮的「自己切身的收益」,而是一個務虛意義上的「台灣的地位」帶來的自我定位。
「現在我鬧民粹夠了,談判台灣能跟全大陸平起平坐,那我窮不窮未必有大關係,因為「一等台灣人、二等大陸人」,何況我本就認定大陸仍然是二十年前般」落後「,未算吃虧;如果台灣在大陸人(以及正常人)眼中根本也不配平起平坐,那你就該讓我統一後越過越好,否則我就反對統一、反對統戰。」
我幾乎可以很明確的說,這就是藍統一中同表的心思,也是老國民黨的想法,所以洪秀柱才說得出來「沒了國民黨台灣要完蛋」這種話。(新黨在轉型,不予置評)
最重要這些被洗腦的中年人不乏台大(甚至是醫科等等高地位的職業)在內的」島內自產菁英「,不如說反而盛產自這些讀書一等一,腦子沒東西的家庭(而他們又往往世代都是這等學歷)。
看吧,最近台大的獨派不就在一個校方甚至沒有強制參加的兩岸交流活動上,強行破壞搞了個大新聞?
所以根本上路子就錯了,當然要動輒得咎。
圍困台灣起不到大作用,是因為台灣民意,至少已經確保有一半的人,越是過不好越責怪大陸。
(最牛逼之處在於,他們這類「人民」同時還積極地設計出數據來論證台灣越是被圍困過得越好,這兩個矛盾的邏輯交替使用,一個對島外大陸,一個對島內)
要證據?民進黨全面執政就是證據。
而只有最理想也要少於一半的人,會認真理解「因為經濟、外交困台可能可以讓台獨回頭,所以大陸開始經濟、外交困台」,最可悲莫過於這類人還得上央視的海峽兩岸節目等的觀眾發言表達只代表他們個人的觀點,而在台灣的「立法院」一席之地都無。
你說怎麼辦?
如果沒有大陸支持,港台就會崩潰餓死,那麼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要統一台灣,根本無需武力,只要經濟制裁,來個封鎖,等他要餓死了,自然就乖乖歸順了。這樣做,美國等國家也不可能干涉,因為台灣都要餓死了,他想歸順大陸,美國攔得住嗎?(當然,經貿斷絕大陸也會有一定的損失)
既然存在這麼輕鬆的統一手段,那麼只要大陸領導人不是傻子,就必定會執行。
但現在這件事,還遠遠沒開始實行。而我們知道,中國大陸的領導人是英明的、智力超群的,做出的決斷是毫無疑問完全正確的。那這說明什麼?
我看有兩種可能性:1. 搞封鎖造成的經貿損失,不足以彌補統一的利益。
2. 【沒有大陸支持,港台就會崩潰餓死】這件事不成立,台灣可以另找貿易對象生存發展。
逃港_百度百科
中國改革開放時,外資超過90%是香港資本。
當時的情況是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根本不投資你大陸。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幾十年前,沒改革開放的時候,港台餓死了嗎?
但如今陸港台經濟已經嚴重捆綁,港台對內地高度依賴,這是沒錯的。
這個說法毫無意義,沒有什麼值得反駁的,因為他首先就缺乏良好的定義。
比如,「支持」是什麼意思?有答案說「支持」就是大陸大量進口導致貿易逆差,讓他們不會「破產」;又有答案說,「支持」就是大陸大量出口淡水和食物,讓他們不會「餓死」。
我實在搞不懂,這貿易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進口和出口,要麼給錢,要麼給貨,合著不管你把貨給別人還是把錢給別人都算是對別人的「支持」,那大陸「支持」了他的所有貿易夥伴,還有什麼可說的?
換種立場相反的說法好了,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有錢花了,結果美元貶值中國外匯儲備縮水——中國必成最大輸家;中國大量向美國出口,美國人民享受了低價產品,污染留在了大陸——中國必成最大輸家。中國不管幹啥都是大輸家嘛。
這種「中國不支持,你國要完蛋」或是「中國沒選擇,已成大輸家」的論調,其實是一塊硬幣的兩面。無非是看一樁事情時,只提取其狹窄視野中的一小部分因素而已。
然後各種論壇上「中國必輸派」碰上「中國很吊派」,兩派兵戎相見,引經據典,口誅筆伐,唇槍舌劍,雞同鴨講,進行了一番毫無意義的對話。
希望我們都能討論一些有意義的問題,起碼,得是一個有良好定義的問題。
本答案純屬吐槽,實名48小時。其實.....
台灣地區對於大陸種種優惠政策和大量讓利是完全可以視而不見的,台灣的工業基礎極為發達,國際地位也很高不愁找不到戰略合作夥伴,台灣人民有熱血 有衝勁,台灣有最美的民主最美的人。有理由相信在完全脫離大陸的優惠經貿往來以後,台灣的經濟會有一個極大的飛躍!..........
所以台灣還是趕緊主動把大陸過給的所有優惠政策和讓利都退回去吧,時間會去證明你們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
然而台灣香港經濟騰飛的時候,我們還在文革。沒有大陸人家也發財致富了,當然了,有大陸更好,但沒有也死不了。要是沒有大陸就會餓死,台灣香港早就下跪了。
這話也許是對的,但是總感覺這麼負能量(連我這樣渾身負能量的都說你負能量,可見你特娘的有多麼負能量了)。
我們換個說法,要是全國人民不用微信QQ,馬化騰就得去吃SHI。全國人民(當初)都不買房,王健林就得去吃SHI。
對吧?
還有好多類似說法,比如全國人民都不賣日貨(包括含有日本核心零部件的國貨),小日本就要去吃SHI。
可是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全國人民,都在忙著搞發展,提高生活水平。
這就意味著,大家還是要走出去,跟中國大陸周邊乃至全世界做有益的交流,交換,溝通,貿易。
全中國大陸人民的利益,是用來給幾個綠豆大腦子的小粉紅懟人用的嗎?
你以為你是誰?
你給中國大陸每人發一套一百平住房500萬存款,我們就幫你懟港台,否則就請給我
餓死是不會餓死,畢竟吃屎也能長大。
某些人還是不要拿什麼台灣香港發達的時候中國還窮得啃樹皮來說事,那會兒中國的GDP還沒日本零頭多,這會兒都是日本兩倍多了,意義能一樣嗎?照這種邏輯美國市場對中國也不重要,畢竟唐朝的時候中美貿易額為零,也沒影響唐朝崛起嘛。
總的來說,西方市場萎縮,她的那部分份額基本都換到中國這裡了,香港和台灣想像以前一樣光靠西方市場吃飽是不可能的了,更何況西方萎縮的市場還被中國搶走了一大塊,連最近安培都扭扭捏捏寫一個親筆信想參加一帶一路呢,要說香港台灣比日本還強,我是不相信的。
當然離開中國確實不可能餓死誰,畢竟連朝鮮人不也沒餓死完嘛。
需要大力普及這麼一個經濟學的常識:如果某國(好吧,政治正確的說法是某國家或地區)對華貿易是順差,那麼沒有中國,該國缺乏外匯收入會窮得餓死。如果某國對華貿易逆差,那麼沒有中國,他們上哪裡買東西去?不餓死也會完蛋。如果某國對華貿易恰好既不順差也不逆差呢?那麼沒有中國,他們既沒有外匯收入也沒有商品可以買,最悲劇了。
比如,沒有美國支持,日本就會餓死。
沒有美國支持,韓國就會餓死。。。。
這是最好的反駁(我個人認為)
餓死不至於,但若與大陸斷絕往來,經濟受重創是一定的。
拿台灣來說。台灣民眾面臨的問題跟香港相同,一是有競爭力的產業被擠壓,經濟增長有限,民眾生活水平提升停滯;二是以前又窮又落後的大陸,現在突然闊起來了,自己有些地方還被陸續超過,心理上怎麼接受?
經濟沒搞好,民眾有怨氣,當然怪領導人。往前怪陳水扁,之前八年怪馬英九。現在蔡英文上台,這口鍋就她來背。
不出意外,蔡英文面臨的台灣經濟形勢,比馬英九更困難。一是現在國際經濟形勢整體不是太好;二是大陸企業競爭力迅速提升,已經搶佔了不少市場;三是台灣自身並沒有創新創業氛圍,原有優勢領域逐漸喪失,在新興產業如互聯網這塊已大大落後。
蔡英文本身親台獨,與大陸疏遠。但是現實的經濟利益,讓她不敢輕舉妄動。大陸經濟沒了台灣也沒大的影響,但台灣經濟很依賴大陸:
2014年1-12月大陸與台灣貿易、投資情況
2014年大陸-台灣貿易額1983億美元,佔大陸對外貿易總額4.6%;2014年大陸實際利用台資611.5億美元,佔大陸實際吸收境外投資總額4%。
台灣對大陸,佔比僅4%左右,所以影響非常小。極端點說,就算蔡英文與大陸絕交,大陸經濟也不會因此受到大的影響;反而台灣經濟將遭受重創,因為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
2014年台灣對主要貿易夥伴出口額,大陸佔台灣貿易總額超過26%,大陸+香港接近39%:
來源:2014年中國台灣省貨物外貿進出口分析 進出口總額5685.9億美元
說台灣離開了大陸,經濟將遭受重創,這是完全成立的。只要經濟依賴度在,政治上蔡英文鬧不出什麼花樣。否則經濟斷崖式下跌,選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別忘了,八年前馬英九也是以超高票當選台灣領導人的,選民和領導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這問題問的。。。。先說歷史,本來香港是因為大陸長期封閉作為整個中國海岸唯一開放港口發展起來的,假如當年沒有新中國沒有後來的封閉,他也就是英國全球無數默默無聞殖民地的其中一個補給站而已。
我無法想像沒有大陸對外交流需要,沒有大陸封閉,香港能發展成啥樣,而反過來沒有香港這個對外交流門戶,後來的台僑投資,非官方大陸台灣交流怎麼進行? 再說個比較實時的,香港因為大陸封鎖發展成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港,發展出國際化的金融市場,現在大陸政府正在進行的金融改革也在藉助香港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地位進行改革,而香港自從回歸後第一第二產業地位迅速下降,由於大陸來港消費的增加,不說全部,絕大部分香港人生活工作都要和因為大陸高稅而來港的各種消費有關。明面的購物旅遊和暗著的走私,不也正促進著香港就業和發展么?
我搞不懂明明是一個怎麼分都分不開的兩個經濟體,卻因為由地域歧視開始變成了小學生對比哪個寵物小精靈牛逼式的侃大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台灣旅遊大巴車禍致26人遇難,陸客在台旅遊出事是否太多?
※香港、新加坡、台灣、上海、ABC存在鄙視鏈嗎?
※如何評價李毅吧 2016 年 1 月 20 日「出征」Facebook?
※為什麼香港人台灣人感激英國日本殖民統治,而韓國人印度人仇恨日本英國殖民統治?
※台灣人為什麼喜歡吃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