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貴貴在哪裡,未來是否能成為十分廉價的商品?
由最近的莫向松難題而產生的一個問題
人家投在前期研發上的成本大的要死,有些人偏要拿物料成本說事,我真懷疑這些人腦子被驢踢了
-
前言:本人非醫藥行業從業人士,以下僅為個人對財務的了解和醫藥行業的資訊的學習來解答。
首先,從醫藥行業本身的利益角度來分析。
很多人甚至說大多數人對「成本」這個概念的理解過於粗暴,粗暴到以為一個產品就是簡單地由原材料通過一系列工藝的加工得到的。這樣理解成本是完全錯誤的。
以下為我對醫藥行業運營的理解。
- 一家醫藥公司,在生產一種藥品之前要進行科研。每家大型的、前沿的醫藥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所,研究所的科研投入比你想像的要多,科研的時間也極漫長,以我的了解是多於三年的,多少為3-7年,投入都是上億的。
- 科研的結果有兩種——成功和失敗。假若失敗,那麼龐大的科研費用就完全成為了公司的成本,也就是說做了一樁凈虧的買賣。假若成功,還要經過葯監局的許可、專利的申報,其中的政府公關和專利維護費用不菲,而且,這個環節依然會花費幾年的時間,這些都要算在公司的管理費用里。
- 拿到許可證,可以開始投入生產了。這時候你去翻一下工廠生產線里每台機器的價錢,比你聽到湯唯嫁給韓國人的時候還要吃驚。土地費和生產線,都是大量的固定資產。
- 產品終於生產出來,但是不可能馬上賣光。公司現在投入了很多在廠房、機器、人工上,不可能都不幹活了等著收錢,要維持繼續運營就必須進行融資活動,籌得現金繼續運營。而融資來的錢,來自銀行的要還本付息,來自股東的要粉紅,這些又會產生額外的財務開支。
- 當公司運營得好了,管理層或董事會就會想賺更多的錢——他們會去投資,兼并其他小公司、和其他大公司聯合生產、入股其他公司,這些投資活動也會抽走公司的現金流。
- 至此,立項——研發——申報——生產——銷售(經營活動),攜公司運營環節里任意時段都可能產生的融資和投資活動,形成了企業的三大要素——經營、投資、融資
我以粗劣的文筆和淺顯的理解向你講解了醫藥行業自身的運營方法,那你就應該知道葯是不可能按照原材料加點加工費賣這麼簡單了,對嗎?
其次,拋開廠商和經銷商的利益,葯到底貴嗎?
我的想法是——不貴。
常見的葯,經過很多年大規模的生產、實驗改進,成本已經越來越低,我想感冒藥發燒葯消炎藥的價格是沒有人嫌高的。
不常見的葯,意味著前人較少的研究、沒有規模化生產,成本會相應較高,這樣的葯價格高也情有可原,物以稀為貴不是嗎?
救命的葯,都救命了您還嫌貴?
- 覺得這個錢買這個療效不值
- 覺得自己不花這個錢也能好,有這點錢不如花在別的地方
對於第一點,就和前文提到的「粗暴地以為價格就該是原材料和加工費相加」一樣,是人過於自以為是和先入為主造成的。他們心裡就粗略地寫著——一粒阿莫西林應該是五毛錢,一天三次,一次兩粒,吃兩天就病除,否則就是這葯垃圾,生產商是黑心的。
對於第二點,我個人認為是國人的消費觀問題,這個比較複雜就不進行深入討論了。
總結:
- 我個人認為葯不貴,消費者身為市場經濟的終端客戶有為產品付費的義務,但同時消費者也在影響著市場,那些價格和效果有優勢的產品會生存下去,那些不被消費者選擇的產品會退出市場。所以消費者不能只看到自己「受欺負」的一面,也要看到自己掌握別人生殺大權的一面。
- 藥物價格會隨著產業的發展、科研的進步而帶來成本的減少,但不能粗暴地就以為價格一定會下降,因為生產成本(工人工資、機器購置與維護)是大環境決定的。不過可以預見的是——越常見的藥物由於行業競爭的加劇和技術水平的提升會降價,越少見的藥物由於市場競爭小、行業巨頭擁有定價權而抬升。
===========================================================================
人微言輕,肚子里乾貨不多,如果有說錯的地方萬望海涵,歡迎交流!
葯價問題我不好回答。抖機靈就是特么一張光碟才5塊,windows系統幹嘛賣那麼貴
也不見買iPhone的人說手機貴。
廉價葯必須還有,但不能保證大部分的的葯都是廉價的。
藥品的開發周期長,即使是仿製葯,在中國物料成本和時間成本也是百萬級別,不算研發人員工資成本。
比如說,偉哥,不進行葯監局認證,不算人員工資,物料成本(物料也不需要認證()也就1毛錢一粒。
沒錯,記者媒體就是這麼計算的。
做葯都是暴利,好像就是這個結論。
題外話,現在低價葯(患者每天用藥費用4塊以內)有500多種,加上基葯,醫保目錄,大約3000種,只要老闆厚道給支付基本的醫保,一般疾病都能以很小的負擔解決。
沒有工資的農村,有農保,一人一年百來塊,也就預防住了。
遺憾的是,還是好多人不懂,或者老闆,或者基層機構,沒及時給人買。於是看病貴看病難。都成了熱點話題。
不謝邀。
利益相關,我所在企業的好多葯都是高價,抗腫瘤,罕見病,有幾個葯目測5年都收不回成本。另外在臨床試驗的產品,投資過億了,二期臨床試驗才進行一半,預估5年後樂觀上市,還要花2-4億,物料成本百來萬。
至於收回成本的時間,那時候我還在這家公司么?我不知道
利益相關:製藥研發
個人理解,這個問題可以拆分成兩個:為什麼哪兒的葯價都貴?為什麼中國的葯價都貴?
為什麼哪兒的葯價都貴?
最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人太複雜!
現代醫學發展了這麼多年,對人體也只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想像一下,我們從發現一個疾病開始,要怎麼來治病呢?
先要進行病理學研究吧,找到病因及致病機理。然後就要去世間千萬種化合物中,如大海撈針般找到幾十種可能對病情有積極影響的化合物。這找到還不算完,要一個個去做藥理學研究:在動物身上持續追蹤檢測該化合物,研究它是怎麼代謝的,有哪些器官和組織受到了影響。
動物試驗做完,就是至少三期耗時動輒數年的臨床試驗了,先不說上億的花費,這其中就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可能的失敗:我知道有一個,葯在國外上市很久了,要進國內的時候需要被告知另外做臨床,然後找的實驗人群不合適:對照組出現的病例太少,直到今天它這個臨床還沒做完。
臨床好不容易做完了,我可以開始生產了吧?別介您內,製藥是受政府嚴格監管的行業,「人民健康的守護神」FDA不僅需要你提交完整的臨床數據來證明藥品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還需要你取得藥品生產的資質。
取得這個資質可不容易,不僅需要大量的工作,還需要證明這些工作的效用達到要求。洗一個杯子簡單,要證明一個杯子洗乾淨了可難啦。最後的結果是,建立一整套的標準,最終形成體系,這一晃,又是好幾年時光。
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資質,我總算可以上市賣錢了吧?或許還不行,在部分國家,剛上市的新葯要進過為期大約半年的監測器,期間每批產品要先提交給類似FDA這樣的機構檢測,每批都要喲親!檢測通過了才能上市賣。那要是沒通過呢,對不起回去再練練吧,過程您得再走一遭!
一旦通過,要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物流配送。有些葯對儲存的溫度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全程用溫度嚴格監控並記錄的冷鏈轉運。這裡順便說個國內近幾年出現的一個案例:護士把脊髓灰質炎的疫苗(減毒苗還是滅活苗我記不清楚了)從低溫拿到室溫放置了一段時間才給小兒接種,疫苗毒力回復相當於接種了個病毒進去,最後結果好像也很慘。
上市了還賣這麼貴,這豈不是躺在家數鈔票的節奏?想~多~啦·人的體質各異,部分消費者使用了藥品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輕的如紅腫瘙癢頭疼腦熱,重的要命的都有!不同葯的不良反應概率不同,但是:再好的葯也不能百分百避免不良反應!這就意味著一定數額的賠償是免不了的。
以上種種,構成一個新葯的成本的大部分。物料成本確實不高,對於很多原創新葯來說,最大的物料成本可能來自於包裝材料。但是,想想一個葯平均15年的開發周期,和前中後期動輒十億的持續投入,你還覺得葯價貴么?
葯貴首先是因為人命貴,如果像古代那樣預期壽命四十幾歲,新生兒死亡率奇高,生活質量超級差,那樣就沒有研發更高級藥物的必要了,死就死了,受罪受罪就是了,打個不太合適的比方,你看現在獸葯貴嗎?一點都不貴,幾百到頂了,因為命不值錢。
其次,拿物料成本算到底貴不貴那是純粹耍流氓,要算也行,你看央視的春晚,每年收那麼多贊助,你怎麼不算成本?新聞聯播前後幾秒鐘廣告,收人家幾億廣告費一年,成本多少?還要B臉嗎?所以算合理價位最重要就是放開市場,讓人家自己定價,貴嗎?有人買,而且人家還能運轉下去,你管我貴不貴呢,嫌貴你自己研發自己生產去啊!別說道德,道德是吃飽穿暖以後自己約束自己的,拿道德約束別人的人都是無德無信的。
天朝的政府管製藥品價格聽著很好,其實只能逼著那些好葯自己退出市場,政府定價低,逼著人家虧本,那我不生產了總可以吧?前段時間上海氯胺酮斷貨,因為價格壓制太低,藥廠生產越多虧損越多,想漲價政府不允許,乾脆不做了,導致不需要全麻的手術都要改成全麻,大大增加醫療成本,後來沒辦法人大代表出面反映,無良ZF才略微提高價格讓人家勉強能夠維持,加上行政命令讓人生產,暫時是有葯了,估計以後還是問題。
再次,說葯貴的人基本都是不關心自己健康的,至少是覺的自己健康沒那麼值錢的。
知道生物製品做一個病毒滅活驗證多少錢么?30萬起步,如果不做呢?給你打的白蛋白裡面有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白蛋白用量很大吧,你可以想像後果是怎麼樣?知道常用的抗癌藥么?其實都是致癌的,如果不監管的話吃了有什麼後果么?比如孕婦吃了生個畸形兒,她一輩子就毀滅了,孩子也毀滅的社會如果那麼多這樣的,整個社會就毀滅了。全世界哪個國家沒有藥品准入制度呢?即使是索馬利亞也不是你想進去就進去。因為是藥品,是與生命攸關的東西。
知道嚴格意義上來講,藥品的利潤率與軟體等行業比要少多了,因為周期太長了。失敗率太高了。
按照目前的趨勢,藥品只會更貴,即使是基本藥物,因為以後生產的廠商也會降低的!沒辦法的!
重點不在於貴不貴,而在於貴在哪裡,是否虛高。流通領域的花費是算在成本里還是算在利潤里呢?自問自答:某幾類特定人的利潤,眾多付費人(含交保險)和財政的成本。 而且貴不貴是就人群的消費能力而言,不是說利潤高不高。未來也難以廉價(瞎猜),國家能力有限,畢竟一個幹活給國家交錢的要養的不止一個。藥品作為一個受監管,較高門檻的商品,確實成本擺在那,不為了高利潤還有企業去做?
研發前期費用新葯都是億級的
仿製葯稍微好點
臨床什麼的也是錢
大部分來說 物料成本著實不高
cpu就是一把沙子
狗日的英特爾一年轉了幾多錢?
央視有個報道,某藥品從出廠價(注意,是出廠價,不是成本)到患者手中翻了幾十倍。
這幾十倍怎麼來的?還不是各級領導層層剝扣來的?最後反而讓基層醫生背了黑鍋。推薦閱讀:
※蝦青素對高血壓病人有用嗎?
※疫苗事件的聯想,我想問問人類歷史上還有沒有這麼道德崩壞的時期?形成原因又是什麼?
※截止到2016年底,癌症研究有哪些激動人心的進展呢?
※靈芝孢子粉不經破壁就不能被人體吸收嗎?
※葛蘭素史克的葯會降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