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從《小時代》到《中國合伙人》一段時間內影評中集中性的對於「價值觀」這個概念的關注?

先說下自己的淺見。提這個問題主要是看了一期《鏘鏘三人行》,是對於《合伙人》的,三個人從一開始就紛紛承認沒有看過電影只看過影評,然後開始對電影的價值觀大加批判,雖說節目性質本來就不是影評,但還是有點火大。對比一下,本人還是難得地更喜歡黨報的觀點:「這就像企業家做慈善,做了自然是功德,不做也不算是十惡不赦。有識之士可以口誅筆伐,但一味畫框,畫不出經濟文化強國。」


私以為 所謂的價值觀或良心是影片價值的一部分,它們是分不開的、不可能分開的。如果故事本身就隱含著有爭議的價值觀預設,被討論是合理的。關於《鏘鏘三人行》和影評人來說,敏銳地發現影片中的有爭議的價值觀是媒體人的優良意識,無視它就是做為媒體人卻沒有意識的不佳表現。


竊以為,「價值觀」這個事兒討論了很久了。
從張藝謀的《英雄》(忽然發現半天想不起來這電影名字了,只記得「天下」二字)開始,討論怎麼才是對天下更有利的——反抗還是服從;從《色戒》開始,討論愛情和愛國哪個更重要,順帶討論愛情這件事兒到底有沒有;《金陵十三釵》討論女學生還是假學生更有價值……感覺《合伙人》和《小時代》裡頭的價值觀衝突並不如上面這些作品裡面的嚴重,充其量只是表現了一些人和事兒,然後大家覺得故事、場景表現出來的價值觀有點問題。事實上真的有問題么?

追求金錢所代表的成功,電影只是說了這個時代無可奈何的現實情況而已。社會學講「大轉型」,最近一次正在進行的轉型正是「商品化」——以往不能被標價的東西,慢慢都有了價錢。比如黃曉鳴用錢讓鄧超高興,比如顧女王買下大房子讓畢業後的好朋友們住在一起。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出於樸素的願望,然而這些樸素願望只能用奢侈的手段實現,否則簡單的夢想只是空想而已。這是時代價值度量方式的改變,電影只負責呈現這麼一回事兒。

然而危險的是,這樣富麗堂皇的故事一旦更多,一方面可能激勵更多的成冬青站起來,一方面也可能讓更多非「富二代」們自怨自艾。後者看到了太多上層的幻夢,然而現實中找不到實現夢想的路徑,那才是宣揚「成功價值」的巨大風險。


中國合伙人:其他部分都還好。 但是到了「傻逼外國人羞愧地低下了頭」這一高潮段落,格調基本上就拉低到《東京審判》一流上了。屬於沒追求,低端擼。至於成功學,人生觀,親情友情愛情什麼的,倒也沒什麼可多說的,比大多數國產電影強就是了。

小時代:拍得不錯啊,2比1好看一些。但總感覺還不夠奢華。。。預算有限吧——那兩把傘用了好幾遍啊,好像沒有第三把,有點節約了不是?價值觀沒覺得有太大問題(愛情觀:反封建反禮教,自由戀愛;財富觀:有錢人都好痛苦啊,你看小弟年紀輕輕得了胃癌,大哥披著愛馬仕毯子睡覺的時候又是那麼地孤獨,小千金生日當天老爹撞死,說到底不都是悲劇?已經很政治正確了好不好。人生觀:屌絲Hold住姐活得嗨森自在積極向上活潑爛漫,有木有?大哥點名表揚楊冪不穿高跟鞋的質樸可愛了,屌絲逆襲了有木有?很撫慰人心有木有?)。就是個別情節比較弱智,故事說的比較一般。

引發爭議是因為兩部片題材上都有突破吧。這是好事啊。


唉,看到網上糾結《中國合伙人》的價值觀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還是說兩句吧。也許有點跑題,題主見諒了。

我個人完全不覺得這個電影的價值觀有任何問題,我不知道大家在反對什麼。

反對成冬青對孟曉駿上市要求的抵制?他是大股東,有一票否決權,出於對公司發展理念的不同而否決其他股東的觀點,合乎決策程序也不違反公司章程,有錯嗎?就因為我們是兄弟,在一起開公司,所以孟說什麼成都必須點頭?有那樣的決策者才真是所有股東的悲哀。

反對電影傳達的友情觀?我覺得這樣的友情觀很好啊!年少時三個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勵(離別時孟曉駿轉身的淚水真的讓我忍不住哭了);事業起步了大家一起奮鬥,白天拚命幹活,晚上拚命瀟洒,倒頭睡一覺起來再繼續拚命(這曾是我無數次幻想的生活);略有成績了,大家意見發生分歧,各自堅持各自的道理,實在商量不好了那就打一架,然後呢?說要散夥,但還是在成最無助時,兩個兄弟站了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嗎?《紫川》里有個類似的橋段,大概是紫川秀說的:即使帝林做了什麼,那也只有我們兄弟才能罵他打他,別人碰他一根手指頭都不行。(原話記不清了)

反對成冬青振振有詞的盜版,還要藉助盜版來上市?這邏輯更不對了。什麼叫利用規則?不是守在規則之內叫利用規則,而是敢於在特定條件下勇敢的犯規,然後承擔犯規的後果。最後成冬青不是同意高額賠償了嗎?既然賠了,那說明他犯了規但願意承擔處罰,這就是尊重規則的行為,於商業道德無損。否則NBA所有的犯規戰術全是價值觀有問題的。道德這桿大旗需要舉起,但上位者決不可被道德所束縛(這句算是私貨)。看看《浪潮之巔》里那些IT巨鱷們,很多企業都是靠不按常理出牌才發家的,怎麼到了中國就成了要被批判的價值觀了呢?要我說,成冬青很好的利用的機會和大勢,化不利為有利,手段實在高明得緊,應該欽佩才是。

反對成冬青的愛情觀,有錢以後跟前女友顯擺?電影里恐怕沒有任何地方顯示成冬青對愛情和前女友不尊重了吧?相反,他最終不也沒得到前女友的愛嗎?這與很多人愛好的《社交網路》的結尾不是一致的嗎?非要像《社交網路》結尾那樣一遍遍刷新前女友頁面才叫有什麼狗屁情懷嗎?其實成和蘇梅的愛情註定是失敗的,兩個人實在太不合襯,但成自始至終對蘇梅是尊重的,無論是行為上還是心理上。

反對成冬青花錢買尊嚴,用錢來給孟曉駿報仇?這個橋段恐怕是詬病最多的,OK,首先我要呵呵一下。電影里從始至終沒說成冬青的出發點是想用錢買尊嚴,他僅僅只是想讓自己的兄弟高興而已。冠名實驗室和給孟曉駿買房子一樣,都只是想讓孟高興而已。其次,就算成的出發點是要給孟買尊嚴,也沒什麼問題。什麼是尊嚴?簡單來講就是一種威懾力:我不招你,但是別以為老子不能辦你,就這麼直接。孟曉駿被三番四次的折辱,身為朋友怎麼辦?誰欺負你我抽誰,搞定!這特么的多有情懷啊!所以,不是買尊嚴,是錢扔出去本身就是一種威懾力!

最後,關於價值觀,引用一下豆瓣的影評,個人偏見 (中國合伙人 影評)

就說說金錢至上這件事吧。   
  首先,用個人財富和社會影響力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這幾乎是目前最公平的方式了。成功是實現夢想?是實現自我價值?那請問怎樣才算實現夢想,才算自我價值實現?有沒有一個數量單位?你不如跟我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算了。

  現在,金錢和社會影響力,就是人們目前總結出的可以計算的衡量標準,就像高考用分數,衡量你的耐心,學習能力和自控力。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於是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人們明明前腳還在對著財富榜津津樂道,後腳進電影院,就要端起架子,批判什麼金錢不等於成功。

  這就和對待性一樣,明明都右手殘廢了,卻還要正色道,自瀆是骯髒的。

  錢沒有錯,性沒有錯,無法坦然面對,才會導致扭曲陰暗。

  不過,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這也不是新鮮事了。

  用道德綁架法律,用正義綁架平等,用「正確價值觀」綁架個人奮鬥主義,用一廂情願的婦人之仁綁架商業世界的遊戲規則,向來是特色。

  看到這些道貌岸然的評論,我真是特別為祖國高興,傳統特色後繼有人,再接再厲再窮三代。

  而在我歪斜側漏的三觀里,有一個重點,那就是:

  沒有富過,真的沒有資格說愛清貧。

  就像沒有好看過,就沒有資格說外表不重要。


我說的是,中國合伙人一片拍的不僅僅是三個人,導演在最後的影響了改革開放中後期的大鱷們的群像就顯示了他的野心,導演要拍的是歷史,是帶著原罪和艱辛血淚的奮鬥史。

小時代沒看過,不打算評價。


《中國合伙人》就是在放屁,這和做不做慈善完全是兩回事,它是在傳播反動反人類反友誼的價值觀。

關於《小時代》,請看如何看待影評人周黎明對於《小時代》的批評?中我的回答。原文如下: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要我說,大家把作品表達的價值觀和為了賺錢而有針對性地向受眾群體進行營銷洗腦之間的差異給搞混淆了。也就是說,周黎明其實想要表達的、或者說他可能想要表達但詞不達意的,批判的方向,和郭小四的「作品」傳遞或者起碼暗示出的價值觀本身並沒多大關係,而和為了賺錢而無視起碼的商業道德底線,將包含這樣的價值觀的產品(我不想用作品來定義郭小四包括陸琪、於正這些人的那些東西),通過外在形式的膚淺的美好和美貌的肉體的組合,包裝成「童話故事」,銷售給心智尚未成型、正處在三觀塑造階段的未成年群體有直接關係。這也是周黎明後半段中反覆用好萊塢的同類電影進行舉例類比的原因。

具體問題就要具體分析,為什麼沒人說《毒戰》是在教唆販毒?因為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哪怕創作的目的就是賺錢,那也是創作),是能看到導演作為作者對自己作品描述的事物的看法的,最起碼杜琪峰和韋家輝的導演、編劇視角是有善惡觀在的。而陳可辛是和冷哲一樣的,郭敬明是和知乎官方一樣的。


首先談談《中國合伙人》,作為一部敘事電影,故事邏輯清晰,劇情緊湊,電影拍攝技巧沒有硬傷,值得一看。但是我卻對其中的一些東西表示反感。整部電影非要輸出一個叫夢想的東西。主人公們的夢想是什麼?開公司,賺大錢,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我心中夢想是一個高尚純潔神聖的東西,我們談到它的時候心中應該是溫暖的,至少有區別於慾望。慾望是很正常的一種東西,是人們前進的動力。但是當慾望和夢想被綁架在一起,成為一種商家的營銷手段,玷污了我心中的那一絲溫暖,我不得不感到噁心。如何區分夢想和慾望,我自己也不能給出一個完美的解釋。但是那些自私的功利的慾望,請不要把它分類到夢想。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別人的幸福生活奮鬥終身,為了社會的穩定,自然的和諧,甚至獻出了生命,他們想得到的,我會認為是夢想,能讓我心中溫暖的東西。就不展開說了,點到為止。
《小時代》,我只能說是一坨狗屎。被人硬拉到電影院觀看了第二部,除了上次在電影院看超人鋼鐵之軀IMAX版以外,第二部讓我在電影院想嘔吐的電影。鋼鐵之軀是因為IMAX的巨屏加上混亂的敘事方式。小時代,是因為整體拍攝手法,畫面,音樂都想達到極致的浮華,以至於過度浮誇。電影的價值觀已經沒必要議論了,作者目的就是赤裸裸的表達一切的浮誇,不喜歡的終究不喜歡,喜歡的你和他說什麼都是廢話。
說了這麼多,其實一直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大規模在談論價值觀?滿足自己的存在感和內心的虛榮心。物質生活已經滿足,就開始需要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批評別人不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認同嗎。


答不對題,吐槽向

《中國合伙人》初上映,對於該片是宣傳成功學的攻擊漫起

合著成功的概念在美國就是受人追捧的美國夢,《當幸福在敲門》《叫我第一名》《點球成金》等等等「成功學」的片子長期佔據豆瓣250;

換到了中國影片就成了虛假誇張的成功學?這就是很多影評人的價值觀?


推薦閱讀:

大魚海棠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細節?
吳京現在片酬大概是多少?
怎样评价漫画《古惑仔(Teddyboy)》?
《尋找小糖人》這部紀錄片好在哪裡?
怎麼評價周星馳的演技?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