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騎行最初是受什麼影響或啟發而開始的,騎行給你帶來了什麼樂趣或感受?
我真正的騎行是從今年四月份開始的,從一開始的天津和北京之間往返的300公里短途,到五一時自己獨自騎行700公里的天津至徐州的返鄉長途,再到八月初剛結束的自己獨自從天津騎行到青海湖的2600公里長途,短短的四個月,接近4000公里的路程,帶給我的,是身體的強健、精神的堅韌、信仰的再次追尋、眼界的開闊,這些都是在大學和城市社會中絕對無法看到、學到、感觸到的經驗。
騎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從高二開始我就很崇拜切格瓦拉青年時期的摩托之旅了,只不過形式有所差異罷了。
我忘不了的,是在太行山礦區中帶著口罩一天不敢摘下來的那份無奈、在秦嶺中為了挑戰一天200公里山路時接近瘋狂的加速、在青海湖邊情不自禁跪倒,朝著湖磕下頭時那耳邊只有潮水聲的無限的寂靜、在西安火車站因為連續奔波體力不支暈倒時的意識模糊卻仍握著車把想走向檢票口時的支離破碎的畫面。。。。。
有了這些,我覺得騎行對我的價值已經不用描述太多了,這就是一種人生吧
今年倫敦奧運開幕式記得有一個表演是帶翅膀的自行車表演,解說有提到一句話大致是
「騎上自行車就像是裝上了翅膀,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一時間我覺得再沒有任何句子比它更形象了。
本來就喜歡行走的感覺。騎行時,你會不自覺的思考,路邊的景色飛馳而過,你的內心越來越平靜,這些就是騎行帶來的。路上的感覺好像會上癮,這種新鮮的感覺會在你的生活持續好久好久,於是會一次又一次地上路。
一直想去青海湖,也想過騎自行車,但一直覺得自己騎不下來。
後來有朋友提議自行車環湖,一拍即合,然後就去了。
不過從青海湖回來以後唯一持續能稱得上騎行活動的就只剩一天來回32公里的通勤了。。。。。
慚愧
07年第一次進藏時候,在波密碰到一個驢友,他是杭州人,一路騎行,千辛萬苦到了西藏,和他還有另外幾個路上偶遇的人一起從川藏線下來,路上聽了不少關於騎行的事,於是也動了騎車去西藏的念頭
然後就簡單了,08年買車,09年走了青藏線,去年和朋友環了圈青海湖,一直想去台灣環個島,但一直沒能成行
原本計劃今年再走一次川藏,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成行,估計以後騎長途的機會很渺茫了
~~~~~~~~~~~~~~~~~~~~~~~~~~~~~~~~~~~~~~~~~~~~~~~~~~~~~~~~~~~~~~~~~~~~~~
騎行能帶給人什麼呢?
短途騎行的話,基本上是為了鍛煉健身吧
長途騎行的話,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吧。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目的是看風景,騎行肯定不是最好的選擇,自駕或者包車肯定要好過騎行。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那些不願意坐著不動,而願意傻了吧唧的蹬車的人存在,對於一個不喜歡騎車的人,恐怕很難理解這種體會吧。就像不喜歡吃榴槤的人無法接受那個味道一樣。
我喜歡騎長途,不是因為它能給我什麼,而只是因為我喜歡。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喜歡騎車需要理由嗎?
開始騎自行車是源於一次朋友發的朋友圈,新校區到老校區,七十公里的樣子,當時感覺強到爆炸,然後就求老司機帶路。沒過一個月,換了輛新車,之後就再也沒人和我一起騎車哭哭。
接下來就是停不下來的獨自騎行,東西南北六環都走過一些地方,最大的感受就是北京的社會斷層,這種斷層嚴重到什麼地步,小小的帝都,方圓70公里,從天安門一直到西北部的山裡,基本上就能體會到中國各個社會階層,未開發的郊區都還好了,記得有一次騎進了西北山區里,村子真是窮啊,為了買瓶水我走了七公里,找了四五個村子才找到一家私人開的小賣部,山裡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孤寡老人留守兒童。
之後一年在東京也騎行了十個月的樣子,23區附近的6個縣基本上都走過了,和在北京感受完全相反,即使是在東京最偏僻的地方,照樣可以看得到日本的大媽們在精緻的蛋糕房挑選甜點,優雅的喝著咖啡,地方的農民和城裡人的生活品質並沒有太大區別。
從初中到大學丟了十來輛車,就在這種很糾結的狀態下慢慢地喜歡騎車。騎行對我而言是另一種生活吧,也是一直執意要踐行的一部分。騎車去過北京去過內蒙古,一路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雖然一直笑稱在路上就是花錢買罪受,但我知道我們都熱愛它。有趣的事有很多,去北京的路上到了高郵去買西瓜因為行為舉止誇張被賣瓜大媽罵流氓(雖然我只是個女生),去連雲港的路上遭遇爛路結果11公里夜騎了3個小時,還爆了3次胎,感謝路邊的小店快要關門了卻還為我們留一盞燈,在路上會遇到熱心市民搭訕從而會有空調蹭,會送幾瓶水,遇到同樣騎行在路上的車友也會熱心地打打招呼聊聊天拍拍照。這樣的日子真的很好,雖然每天會很累,累到到目的地不洗漱就可以睡著,可是還是期待著重新上路的日子。
1、因為川藏,因為想辭職去旅行,後來果真去了川藏,果真見了大江大河崇山峻岭,但沒有想到的是,騎完之後沒有丁點豪情,倒是學會了爬坡。
2、剛開始那幾天總是拚命的蹬啊,總幻想拐過前面的彎就是埡口了,總幻想拚命蹬幾腳就到頂了,後來發現給自己越到的希望,越多的失望;一腳快一腳慢亂蹬的後果是體力消耗的越快。
3、後來知道了,平和好呼吸、控制好踏頻、不要去瞎想、用坐禪的境界去騎每一個上坡,總有美好的驚喜
4、我的車跟我走過了新疆、內蒙、山西、成都、西藏,或者說我跟著我的車,騎行本身真的很苦、沒什麼樂趣,沿途的風景,那是上天額外的賞賜。
5、什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是因為古人已經讀了萬卷書才去行的萬里路。在川藏上,我越到後面我越覺得書里有比騎行更大更自由的一個世界,因為站在千年的寺廟面前,我的靈魂冰涼,我的車也冰涼
《練習曲》、《轉山》,都是台灣電影,台灣獨特的小清新味道和理想主義氣息,直接讓我把第一次長途騎行獻給了台灣。
坐車太快,徒步太慢,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地方,想深入了解當地人們的生活,想慢慢欣賞當地的獨特風景,騎行是最適合的方式,在時速二十公里的狀態下,所看到的風景是最美的。
在台灣環島的十多天里,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種可愛的台灣人,7-11里禮貌周到聲音嗲嗲的店員,一路上向你豎著大拇指喊加油的路人,美麗熱情的卑南族姑娘,請我吃海鮮給我講故事的阿美族雕刻藝術家,環遊世界做畢業旅行的荷蘭小伙……騎著騎著,你會發現你也變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拋去所有的偽裝與防備,成為一個快樂而純粹的人。因此,雖然台灣東海岸海景無敵,但是環島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學會和生活在這篇土地上的人們做朋友,學習在旅行中融入當地的生活,成為他們的一員,而不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看風景,拍照片。
我自己的感受是,最好不要抱著逃避的心態,企圖在一次長途跋涉後讓自己頓悟出人生大道理,甚至重獲新生的,那些你在日常生活中解答不出的困惑,騎行中基本也是很難有答案的,有這樣心態反而可能走極端。
不過騎行途中比較純粹,略去了日常環境中很多枝節,反而容易真實的暴露出自己性格上或者其他方面的缺點,更容易了解自己和別人。
當然騎行太久容易騎出野性,要重回以前的軌跡會有深深的壓郁感。
每個人的感受各有千秋。
說說我感受最深,感覺最難忘的一次騎行。
某年6月份的一次騎行,郊區,那時候第一茬水稻剛收割完,我騎行在鄉村小路,林蔭小道,天氣晴朗,微風,空氣里全是那種稻秸稈被水滲濕後那種清香味,就是那種感覺,吸進身體後整個人都輕透完去。太舒服了。
以後我再沒碰到那種感覺。
到現在我還記得那種酥爽的感覺。
(手機回答,太TM累了)
我每天騎車上下班。我一直在想,究竟為什麼我的路上會有那麼多的騎車和電摩,甚至我無故在路上也會被人追尾,這就是現實。我每天上班時都會不自覺地有這樣一個念頭:好在等下我可以騎下車輕鬆一下。這就是我的最大感受——能給你在焦慮的時候適當的放鬆下來。微風吹過你的額頭,路上只有單車的鏈條摩擦色還有你的呼吸聲,大概就是我最享受的一個情景了。
第一次長途騎行獻給了青海湖。第一天在雨中下坡時狠狠摔了一跤,蹭破了右臉,第二天遇到高原的逆風,比在雨中騎還虐心。越是艱辛的旅途,越是能留下閃光的記憶,我記得沿途美麗的湖泊,草原,油菜花海,我記得跟我們步調一致的三個男孩騎一路唱一路的歌聲,我記得趕一天路後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吃飯的歡樂。為什麼喜歡騎行?我享受騎行過程中向目標靠近時的專註,不知道在下一個拐彎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風景,快樂的事情總是不期而遇,還有同伴相互幫助。自行車是我心情低落時最好的夥伴,帶它出去兜兜轉轉,待一切風輕雲淡,繼續恢復正常的軌跡。
騎行中,你會不自覺地思考你自己
從一輛好車開始,享受騎行的樂趣。
2007年買了第一輛美利達公路車,極端初級的公路車。
世界著名品牌美利達公路自行車F-801,價格748元。雖然初級,但是有變速,可以騎行到時速25公里以上,其中的樂趣確實不是菜車可以滿足的。
2010年買了第二輛車,2010款美利達挑戰者300。潤度、變速、操控遠遠超出F-801,天氣晴朗的時候,騎出去溜達。
由於維護不善,2015年,挑戰者300已經有了很多問題。更新配件之後,與同事共同騎行妙峰山,他的公路車輕鬆的很。
所以買了第三輛車,騎行者 DIY海嘯鋼架公路自行車22速(Shimano5800套件/RS11輪組) 。
由於公司搬家,上班距離從8公里變成16公里,騎行這車上班沒有特別累的感覺。
騎行久了,越來越愛上這項運動。但始終是業餘、業餘,不打算參加比賽什麼的。
買車最開始的衝動的看到各種漂亮的死飛,心裡感覺太tm帥了。但是,落實到買車的環節......被無數的人教育,要買個山地車才有更大的適用性......最後,我屈服了。
第一次騎車極其的忐忑,因為從小體育都是勉強及格的狀態,而且自從上班後,除了走路完全沒有別的運動,因此,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狀態,到底是能騎5公里還是10公里。特意找了個周末,齋戒沐浴更衣後,從自己家大概用了2個小時騎到了媽媽家(20公里+),雖然累得跟shi一樣,但是發現超乎自己的想像,竟然能騎這麼遠,而且速度還不慢。然後,我就開始了每周3次騎車通勤的日子(往返60公里)。從早上5點出門,慢慢的可以6點出門,那份成就感應該就是我能一直堅持下來的動力。
最後總結一下,買車絕對是因為裝逼(當然騎行的過程中也買了各種的裝逼用具,最滿意的就是防毒面具),但是能夠一直騎下來的,就是那份突破自我的成就感。
不管開始和結束,不拘束於起點和重點。騎行在路上,屁股坐在車上,手握車把,腳蹬蹬起來的那一刻開始,整個人就莫名的釋懷,舒坦。就這麼簡單
這個我覺得你可以看看我寫在騎行吧裡面的文章,名字叫——我在拉薩送快遞的日子。
開車太快,走路太慢~
騎在路上,看前面的汽車不爽就趁堵車用力踩超過去,累了就趴在車把上胡思亂想,雖然好幾次差點撞到~
要是騎在林蔭道上,一邊還有太陽溫暖的曬下來,感覺一直騎下去也不會累啊~
最初騎行是享受那種大汗淋漓還有在風中的感覺,後來騎車去了川藏,其實長途騎行是很累的一件事,關於風景,當你累的停下就想睡覺的時候,無心觀看了,我覺得休閑騎行還可以,鍛煉身體,騎車出去長途旅行,只是一個信念么? 這個信念又有什麼用,長途騎過一次就好。想通過騎川藏頓悟人生,純屬扯淡,你為什麼走這條路,這是我在路上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大部分人都說不出來,或者說什麼挑戰自己,挑戰個鎚子!? 挑戰自己方式多了,這種假大空的話,我覺得就是相當於沒說。
推薦閱讀:
※鐵人三項如何選購自行車?
※現在才上班,預計年底會有5W塊存款,該如何分配?
※專業死飛是怎麼樣的?有沒有出名的死飛自行車?
※為什麼現在賣的山地車都不配擋泥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