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余秋雨?


答案中不少人在黑。表明一下個人態度:

(一)反對拿模糊的個人經歷去黑。比如參加文革小組、詐捐之類。這些事件里,正反兩方都舉出證據,且不能互相壓服,於是都變得有點情緒化。那麼,在現階段,就「疑罪從無」吧,如果將來有新的證據,那會有「歷史的判斷」。很多人莫名的道德優越感真叫人奇怪,道德評價是最方便,也是最廉價的評價。


這一點不是本答案討論的重點。

(二)贊同拿個人作品去「黑」,這個「黑」應該是正常的藝術批評或學術批評。


我個人閱讀余秋雨的感受是這樣的:

1)中學時代。閱讀《文化苦旅》,以及後來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和《千年一嘆》等。非常喜歡這種「歷史大散文」的感覺,可以說,看到了教科書之外的另一種歷史,或者說是歷史觀。但到後來,閱讀視界打開之後,像很多讀者一樣,先前覺得清麗動人的文筆,開始感到黏稠滑膩。

我可以舉一些對比的例子,比如紮實的歷史學術著作,像《天朝的崩潰》、《東晉門閥政治》、《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比如較為流行的准學術著作,像《萬曆十五年》、《潛規則》、《劍橋中國史》等;比如近年流行的歷史書籍,像《品三國》、《明朝那些事兒》以及個人很喜歡的張宏傑(他也受到余秋雨很大的影響)等。

當然了,拿散文和學術作對比,畢竟不太恰當。但是有了這些閱讀經驗,特別是接觸到一些原始的歷史典籍後,反觀余秋雨,就像成年人不願意再吃別人嚼過的食物一樣,的確會有讀不下去的感覺,覺得不夠味,硬度也不夠。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余秋雨開創了一個時代,對後來的百家雜說有很重要的意義。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時代的意義也在這裡,他的文化敏銳性也在這裡。


遺憾的是,在今天這種戲謔、調侃、自黑甚至有些漂浮的表達「範式」下,余式抒情似已不合時宜,且不能倖免於調侃。余秋雨或許出於自愛,不自覺陷入到一種與時代風潮的對抗中。年輕人最是無情,他們調戲一番後早已去做自己愛做的事了,余還在喋喋自辯,這就顯得有點自矜、自誇。他的文化敏銳性,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似乎也消失了。

2)大學畢業到現在。讀了余秋雨所有的學術著作,《世界戲劇史》、《中國戲劇史》、《藝術創造論》和《觀眾心理學》。《世界戲劇史》不作推薦,畢竟太厚了,非專業的人士沒有必要去讀,當然我也不是專業的。後三本,就我目力所及,仍是相關領域最能讓人讀下去的著作。

閱讀這三本書的感覺,跟閱讀李澤厚《美的歷程》的感覺類似,就是「從內容到語言的精美」。我懷疑,特別是《中國戲劇史》,是不是受到《美的歷程》很大的影響。這幾本書,讀起來就是一個字:爽。當然,李澤厚的感覺更爽利一點,余秋雨的感覺更深入一些。

必須要說,余前期的學術著作含金量很高,高於後來的那些歷史大散文。散文面對的讀者更大眾一些,學術面對的讀者更專業。後者顯然不適合抒情,但余氏抒情仍然星星點點地分布其中,這時候的抒情與枯燥的理論結合在一起,反倒讓人覺得很舒服。余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概括和辨析能力,曉暢明白,乾淨利落,入木三分,絕不拖沓。別人的說理可能枯燥,余氏說理讓人有潤澤之感。

若是欣賞戲曲、話劇、電影等,看了余秋雨的這幾本書,你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說不定會更新自己對戲劇的認識,重構自己的欣賞坐標。在公共空間里,戲曲、話劇、電影是影響最大的藝術形式了。所以,這幾本書里能夠讀到余秋雨從戲劇出發,對心理學、美學的用功之深。

余秋雨個人認為自己對崑曲、書法和普洱茶都有很深的研究。這個自有行家評價。

最後說結論:

八十年代,學術根底始終是余秋雨最大的知識源泉。在學術時期,余式抒情已經有所體現,但因為學術的性質,並未泛濫,恰恰潤澤了學術的枯燥,並使其幾本學術著作顯得靈動活潑,文采和哲思兼備。九十年代,帶著學術的積累,余秋雨走出書齋,將余式抒情與歷史感覺貫穿起來,開了一代文風。來到新世紀,隨著時代的變化,隨著人們閱讀口味的變化,余式抒情遭遇譏諷。因為他本人的矜持和不肯自黑,成功贏得了更多「余黑」。如今的余秋雨,醉心於中華文化深層密碼的挖掘,這種挖掘他本人極其鄭重其事,但卻逐漸遠離了公眾的口味。(完)

············································································································································
好多評論,那我選幾個回答一下。

一、網友「顧風」說「從一個有著深深的人文情懷並且還未入世的學生來說,從不覺得他的文章是矯情,而是初心,各位想想自己曾經年輕的時光,會不會覺得矯情呢?我覺得他的文學感受力很強,表達能力更是一流,至於他寫的內容可能說是側重於文學一些,所以觀點的確帶有主觀感情色彩,不過這難道能說明他的水平不高嗎?我倒覺得更是性情中人,難道要為了迎合大眾而降低自己的文學品味嗎?

答:審美是主觀的,從自己當下的審美出發,愛我所愛,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審美是有個體差異的;就個體而言,一生中也多有變化。更不用說,人還會被時代的審美所裹卷,身不由己陷入某種「偏見」之中。歷史地看,每一種意見都是偏見。

余秋雨爆紅的時代背景是什麼呢?我們整個民族都剛從文化禁錮中走出,還沒有走多遠,公共空間里的語言表達還保留著很多僵化的東西。歷史、文化、美學……這樣的大字眼,我們實在是久違了。

這個時候,余秋雨出現了,以他優美的文筆、深沉的哲思為斷層的文化搭建了一座橋樑。這種搭建,現在來看是建立在通俗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不是學術上的搭建,而是在公共空間的搭建。大家很少見到這種文風,所以一下子喜歡上了。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現在會覺得矯情和膩味呢?很簡單,時代又變了。

這麼說吧,如果一個孩童很純真,這是一種自然美;但一個中年男人很純真,就很嚇人了。同樣的,一個成熟的中年男人很有魅力,一個早熟的孩童卻讓人生厭。皺紋在少女的臉上是很醜的,但在老奶奶的臉上就是一種美,滄桑美。

從時代的審美來看,當時的人們喜歡余秋雨,是喜歡他的優美和良好的歷史感受力。現在的人們已經接觸了太多信息,聽過了百家雜談。如今的人們更喜歡調侃、戲說、自黑、段子,味蕾變得粗糙,不容易花費很長的閱讀沉浸於滿是形容詞的長句中。對於這部分人而言,現在去看余秋雨,就好像看到一個動不動就喜歡抒情的中年男人……。

當然,如你所說,每個人都年輕過、青春過,喜歡詩歌和大海,這當然沒有錯。我也喜歡余秋雨,但是已經很少讀他的散文。只不過,我一直的觀點是,曾經喜歡過,不管現在的觀點如何,談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敬重和溫情。

也許有一天,你也發現自己沒那麼喜歡年輕時的偶像了,這很正常。但是,真的要感謝他們的陪伴。(完)

/
/
/
/
/
【也留一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九號花匠(jiuhaohj),撰寫日常隨感,願者上鉤 】


看了這麼多回答,無非是集中於作品和人品兩塊。
先說作品。
我完整地看看過余秋雨出版的所有文字,包括文學作品和學術作品。老實說,我更傾心於他的學術作品。《中國戲劇史》、《世界戲劇史》《藝術創造學》《觀眾心理學》(他的學術著作近年再版後都換了新名字),裡面提出的很多觀點很有啟發性。作為一個讀者,我覺得余秋雨在學術上精神思想史這一塊的研究很有天賦,並且眼光很獨到、宏大,當然,他的本專業是戲劇學。他對於觀眾心理,藝術創造的論述,我沒看到過學術同行的評價,但是,相信很多業餘愛好者讀起來會非常過癮。
再說文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來說吧。處女作《文化苦旅》寫的不錯,放在同代散文家中比的話,我認為算上乘的,缺點是文辭雕飾過多,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過,說那時以40多歲的年紀作為散文新秀,有時用力過猛,不夠自然。然後是1992年在港中文居住期間寫的的《山居筆記》。我對《山居筆記》評價很高,余秋雨在這本書里展現的語言功力可以一見。當然了,很多人詬病(包括龍應台也說過),有的地方煽情造作了,比如《蘇東坡突圍》一文中的句子「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煽情,或者說過度抒情,這是余秋雨一貫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成因,我認為與人品無關,可能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是他的戲劇專業背景,第二個是精神成長史,這裡不做展開。接著是《霜冷長河》、《千年一嘆》,前者不好看,說教意味太重,後者算是歷險筆記,由於是現場寫作,文筆粗糙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有紀念意義,這裡不論。後來,出了《借我一生》,這本書算是重回正常水準,2010年時又出了一本補充本子《我等不到了》,不好看。2007年,《問學余秋雨》,是一本很能看出學術觀點的文學作品。


余秋雨開創了「大散文」的模式。他從宏觀的歷史中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化的視角去進行情感解讀。《文化苦旅》開篇的《道士塔》,便是最好的例子。這種視角一方面非常容易打動人,另一方面卻失去了歷史本身的厚重和殘酷。簡單說,就是他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和煽情化。

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國人正在經歷改革開放的價值觀衝擊和重建,一方面國人意識到對於利益的追逐,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夠在精神上有所追求。余秋雨的恰逢其時地出現,滿足了這種需求,極大地降低了中國人談論文化的門檻。因此他紅極一時。

當時有一個著名笑話,上海掃黃,小姐的包里有避孕套和《文化苦旅》。《文化苦旅》因此被譏諷為「文化避孕套」。

客觀地說,余秋雨推動了中國最後一波的文化熱潮。同時,他也傳達了一種簡單濫情的文化視角,迴避了歷史本身的苦難,這種歷史回顧方式是有害的,但在彼時彼刻,卻又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


不論人品及黑歷史,忽視極高的上限和極低的下限,單從作品而言吧。
作為曾經的雨滴(其實現在無聊時仍會拿起一本他的文化雞湯文,回憶一下當初的感悟),無視一切負面言論而將余秋雨的所有作品一一讀完,並且清楚地記得《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和《文化苦旅》每本反覆看過不下4次,《山居筆記》會少一些,大概2-3次吧。曾經也不知道哪裡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反覆閱讀《文化苦旅》裡面的每一篇文章,並且為其寫讀後感,碰巧中學語文老師也酷愛余秋雨,於是每次的讀後感定為全班誦讀之作,於是也增加了周圍許多同學的興趣,可是厭惡居多。
還記得《道士塔》的堅持,《莫高窟》的廣闊,《陽關雪》的動容,《都江堰》的嘆惋,《三峽》的高凌,《風雨天一閣》的唏噓,《牌坊》的歷史,《廢墟》的孤寂,《筆墨祭》的無奈,《漂泊者們》的思鄉,《這裡真安靜》的結語......
那些應該都是中學的美好回憶了,驀然發現,原來我的青春都花在了各種散文之中......不過讀那些也對我的行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連現在寫篇論文也會夾雜著散文的形式,更不說一些自己的隨筆和雜文,清一色的散文風......
貌似答題也形散了,好的,總結上文,意在說明,從文學角度出發,余的散文還是有一定的學習價值的,特別是對於中學生,其行文,構成,思想,還是特別迎合應試教育的要求和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的,因此,對於中學生的閱讀,可以說是有利而無害,因為中國的中學生,知道的還是太少了,還是在中學時代好好讀書,學習,寫作文,爭取高考多得幾分,進個好學校,交三觀相同的朋友,享受更好的資源比較重要。因此,自認為,中學生,學好數理化,英語,看看余秋雨,是十分有必要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當自己的見解越來越多的時候,我也會對余先生寫的文章進行懷疑和對於一些史實進行證實,以我之見,這也就是很多人在文學上批駁余秋雨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一個作者大打文化旗幟,一口一個心痛,一聲一個嘆息,一眼一個無奈的時候,我真的開始反思其作品中真正情感到底有多少?反覆思考,發現,其實,他的作品有很多情況下都是在呻吟一些不太真實的情感,也會發現很多單純為了碼字的情況,這時曾經特別接受不了的「掛羊頭,賣狗肉」的指責聲其實也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還是不討厭余秋雨,因為他只是單純的告訴人們一些歷史,一些現實,一些自己的無奈和嘆惋,他並沒有綁架讀者,沒有操控他人的思維,左右大眾的想法,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他做不到,不是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學者最起碼的底線和遵守,不像某丹的一些心得,在宣傳國學的時候,總是不忘諷刺一下現在,寄予一下未來,就好像現在的人都壞了,需要《論語》《孟子》等的救贖,而她願意奉獻自己當那個傳道士,拯救全人類,總是高高的站在道德之上,以無形的桎梏控制了人們的思想,並且企圖指引人們走向她所指向的康庄大道。
所以,我認為,余秋雨的文學功底,不容置疑,歷史知識上的一些錯誤是可以原諒的,畢竟不是史學家,寫作時的旁證左引出現一些紕漏是完全可以理解和修復的,而對於文化的傳播,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起碼,我是讀他的書長大的,並且知道了一些文化和歷史,至於一些「掛羊頭,賣狗肉」「文化騙子」「利益優先」的言論,聽聽也就算了,畢竟,在當今這樣的社會,大舉文化之旗,干各種庸俗勾當的事情不勝累舉,何必抓住他不放呢?
對於中學生,余式散文無論是從寬度,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是足夠學習的了,而對於成年人來說,自己的觀念已經形成,讀書不過是各取所需而已,還是多關注一些美好吧......
但願此答案,形散而神未散......


本來已經睡了,想想還是起來說幾句再睡。首先,這一百多個回答里答案不超過10個字的那些同學你們是個什麼心理?故弄玄虛我很懂但是不想告訴你?還是這個圍著世界轉了轉寫了幾本書有點兒知名度的人在爺筆下不值十個字?嚴重倡議上知乎的人還是應該誠實點兒,不要染上刷娛樂新聞灌水的臭毛病,我認為這是網路哆嗦症,葯不要停。
還是說正事兒,幾個觀點:
1.歷史基本上能完整公正地評價一個人,但同時代的人基本不可能,多少文化巨匠在當世得不到認可(別噴我說余哪能算得上文化巨匠,都說了你不是歷史,當然我也不是),司馬遷,屈原,孔孟,李白,杜甫……有幾個人的文化和歷史地位在自身生活的時代被公正對待過,別挑我刺,沒仔細考證過,想挑刺就自己挨個考證一個,發現有一個你就輸了。所以輕易給人定性的回答要慎重,因為牛b如司馬遷,屈原等人也是被人羞辱過的,再申明不是說余的地位能比肩巨人,只是奉勸不要輕易做攻擊巨人的傻子。
2.不知道現在鋪天蓋地的網路消息有多大的可信度,餘人品如何不好斷定,要是你跟我說網上說他這個那個,那你閉嘴我不聽。說人是非請拿真憑實據,別拿網路鏈接,這東西造假簡直零成本(當然大規模的蓄意造假造謠也要金錢操作)。
3.寫的書怎麼樣?這個是乾貨,可惜我沒怎麼看過,十幾年前不太認真地看過行者無疆,前幾天買了中國文脈,比較認真的快看完了,說點自己的感受,文字拿腔捏調是真的,像我三十歲的人看起來真有點膩歪,但跳過不太喜歡的那些部分,也感覺有不少值得我這種看書不多的人看的東西,我認為是不錯的書,要學歷史,漲知識我直接去看史記(當然看不懂),但是散文,我覺得是足夠的,那些號稱書只配中學生看的,請問除了工具書你還有幾本書能從十五歲看到三十五歲?我同意余的大部分書(幾本學術作品除外)更適合作為文化啟蒙的書籍來看,因為並不艱深而且富有激情,以此為開端提升學習甚至創造文化的興趣對我等來說比較合適。但是(後面的很重要),我覺得余寫這些書的大部分目的也在於能讓青年甚至少年更多的關注和接觸文化,這些文字不是用來教你背歷史也不是教你學寫作的,它就是想讓你心裡產生那麼一點觸動,無疑是成功的,在文化傳播上的成功,能讓國人放下麻將,qq,微博,麥克風……去看一看史記離騷唐詩宋詞……(中國文脈為例),這些大散文真心不容易真心不平凡(已經超越這個階段的達人請隨意,比如你都已經通讀過二十四史,真心不必再看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真的有不少人到了青年甚至中年文化基因也沒啟蒙,跟年齡無關。
4.關於那些種種的亂七八糟。在文字里能帶給我們收穫,花費十幾年時間(沒具體研究過)全世界實地考察,對傳統文化始終投以莫大的關注,始終圍繞同一個命題寫文章,對於這樣一個人,我願意相信他的真誠,比起那些捕風捉影的網路信息,我更願意相信文字塑造出的余秋雨。
5.多數人說的不一定是對的,難保不是因為這個時代多數人都出問題了。
6.沒邀不謝。


看不下去了。所謂假大師,文化避孕套,炒作文化者,帶這些帽子可以顯示自己清流的身份是嗎?

作為"文人"也好,作為"學者"也好,難道憤世嫉俗才算清高?難道艱深晦澀才配流傳?
小時候很喜歡歷史,雖說是更喜歡看故事。長大後雖然在國外留學,卻幸得輔修中文系學位。家父家母都是大學教授,但是教授理工科。我所做的文學史論文,在嚴厲的教授手下可以拿到A- 但一貫寵愛我的父母讀起來完全沒有興趣,草草的鼓勵一下了事。但他們讀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嘆卻頗為感同身受 大有折服之感。這個粗淺且粗鄙的例子,諸位有什麼感想?
這個時代,不賺錢的事情,不裝逼的愛好,會有幾人青眼以待?何況歷史,何況文化?文化既要有人堅守陣地、堅守氣節,更要有人去普及。以大眾更容易接受、理解、感知的方式去呈現被淡忘或深埋的歷史,余秋雨當得功德無量四個字。另外,我覺得以上某些朋友抨擊作者人品來貶低作品的觀念不啻於說:"郎朗長的沒有李雲迪帥,所以我認為李雲迪鋼琴彈得好,難道一個胖子也有資格進入中國鋼琴界的史冊么?"

以上,完畢。謝謝!


最近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余秋雨《吾家小史》,便主動來搜索「余秋雨」的話題,開答。
中學時代(2006-2012),余秋雨因青歌賽的點評和《文化苦旅》,掀起了一陣熱潮,然後又在老師的口中聽到了「石破天驚斗秋雨」等言論,涉及文革、離婚等等。那時候我就覺得余秋雨人品不好。然而他的文字卻一直很有感染力(也有人說矯情做作)。
今天看完《吾家小史》,這本2013年8月第一次出版的書,是余秋雨側面回擊那些聲音的書,雖然他本意並不是回擊,而是梳理自己家族歷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麼多攻擊或者說是批判的聲音,余秋雨從來沒有回應過,即使在這本書里,他也沒有點出這些人的名字。這難道不是一種涵養嗎?
再看這些批判者里,有幾個能稱得上大師,很多都是在文人圈,在體制內的活躍者。而稱讚余秋雨的人,我只舉一個,夏志清先生。(中文系的人必然知道夏先生編纂的文學史,把張愛玲帶到大陸人的文學圈裡)還有一位廣西師範大學副教授楊長勛。(楊先生從余初露鋒芒時便開始研究余,後為余的各類紛爭探清根源,成書稿《守護余秋雨》,未付梓而病逝)從這些支持者和守護者來看,莫非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最後再簡說余的家族歷史,曾祖繁華,祖父敗落,祖母和母親撐起家族,父親崛起後歷經文革,一家人在時代風雨中飄搖而堅強自立,祖父吸鴉片,祖母賣屋還款不肯拖賬;外祖父不嫌女婿家貧,主動把二女兒許配給窮小子,這位上海市聞名的世家小姐甘於貧困,一生溫和有禮,有勇有謀。余秋雨曾是新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是「高官」,後毅然辭職,追逐本心,脫離體制,走入最險惡之地(伊拉克,阿富汗等),當時香港鳳凰衛視直播其文化考察之程,其妻馬蘭(卓越的藝術家)陪伴其二十餘年,伉儷情深,互相扶持。兩人曾經是體制內人,後都出走離開城堡,遭受眾多暗箭,仍不會選擇以惡報惡。
我們聽了那麼多「啃余」「斗余」的話,是時候看看余自己說說他自己。在法律上,原告被告都可以辯護;在這件事上,我們也該聽聽雙方的聲音,不要因為一方聲音大,人數多而被遮蔽,我們要自己去辨別,去思考。


老院長,每次偶爾回來講課都能讓大劇場爆滿,沒有哪一齣戲能跟他的號召力相比。在網上評價他總是容易,在現實里見他是一個平和謙遜的老人。
成名太早,時年46歲,在文化界、學術界都算年輕;
跨界創新,讓人驚異,文學還能這樣寫,引人爭議;
坐擁美人,在中國最容易被人八卦非議;
政治上明哲保身,又能引起爭議。

但其實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江浙人。江浙人幾千年來善於在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尋找平衡,喜歡讀書追求詩意的世界,也明白現實利益抓牢了才能讓自己過得舒服精緻。


非專業,只談談自己的感受。

高中的時候從一本二手的《千年一嘆》接觸,一發不可收拾,看了有五本吧。大學後卻再也拿不起余秋雨的文集…

但是,舉個例子。

因為他的《莫高窟》《道士塔》,我才開始知道莫高窟有這樣屈辱的歷史,才知道還有王圓籙這麼一個「壞蛋」,上了大學,在圖書館裡看見關於莫高窟的書、斯坦因的傳記什麼的,才會借來看,關於歷史和人物的評價慢慢的變完整。也看了網上批評余的文章,知道了更多關於王圓籙不一樣的歷史。

但是,如果沒有最初看《文化苦旅》,對於一個四五線小城市,父母不關心課外閱讀的情況下,或許我現在還不知道斯坦因是誰,王圓籙是誰,敦煌經歷過什麼吧。給我一本《斯坦因傳》,肯定看都不看就扔一邊了╮(╯▽╰)╭

還有很多。

沒有《千年一嘆》,所有異域古文明於我而言都只是「歷史課本上曾經背過的考點」吧?沒有《行者無疆》,我對歐洲的印象也許至今也只是「地理課本上不大會考的章節」吧?怎麼會在今天腦殼爆炸地看西方哲學史(メ`[]′)/

有了啟蒙式的粗淺,才能有更深入的探索。

至今為止能提供廣範圍的文化啟蒙而又有很強可讀性的,能從手機電視電腦中突破重圍吸引中學生的,我還沒有找到其他人…【如果你知道一定要告訴我啊哈!】

所以當我姨媽問我,初三的表妹看什麼書比較好,我推薦的還是余秋雨。

文化啟蒙嘛,首先要有可讀性,這一點余秋雨做得很好啊真的。難道讓從來不看課外書的她看專業的西方哲學史?搞笑。

我覺得吧,對像我這種單純讀者(曾經的讀者QAQ),作者個人人品啊如何跟我有什麼關心呢╮(╯▽╰)╭歷史錯誤是可以後期一點點糾正觀念的,但是前提是,要有一個觀念。

看過一個知乎回答,當時截圖如下,但是沒有截回答者ID…來自@霍真布魯茲老爺

嗯我挺感謝余秋雨的啟蒙的。
就這樣(*/ω\*)


說點我個人的經驗:

高中(06 年)之前,買了五本余秋雨的書,從初二開始斷斷續續地看了許多,甚至是反復地讀。到後來高中語文課上余的『道士塔』,班裏開始看他的書,在同學中很是流行,但是當時我已經對他不怎麼著迷了,但偶爾會拿出來看一下。到了念大學之後,再拿他的書出來,發現一點也看不進去,直犯噁心。

我相信許多人都有與我相同的閱讀經驗。文化大饑荒後,打溫情牌的更容易贏得人們的好感。課本裏所謂的『思想政治課』有多少不遺餘力的謳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去懷疑那些課本。同樣的,余的這種看似溫柔,看似博大,看似智慧的文章,在我們漸漸長大的時候,會褪去他曾經的魔力,顯出原型。誇誇其談者往往一開始總比悶聲不響埋頭苦幹者容易引人注目,聲音響,動靜大。

但貌似黃鐘大呂的響聲永遠掩飾不了思想的空洞。


為何答案的氛圍和我想像中不太一樣。高中的時候看《千年一嘆》《行者無疆》感覺都還挺不錯的。


黑他的人很多,我以為知乎上會不一樣,看來我還是想錯了。
我認為他的書很好,人也很聰明,人品也很好,學術水平也很高,他曾一度對於潑向他的髒水感到委屈、憤怒,也曾竭力辯解過。後來也不知是失望了還是看開了,我認為是後者。因為他還是陸續有作品產生,還在參加著各種活動,踐行自己的理念,他的《行者無疆》和最近出的《中國文脈》我都很喜歡看,和其他人相比,他的書里有他自己的觀點,這就足夠了。
對於黑他的人,他不再辯解,我也向他學習,不再替他辯護,有些人就像高山,離得太近就看不見全貌,余秋雨的價值在這個時代也是很少有人能夠看清楚的,留待時間來考驗吧。百年之後,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初讀余秋雨,那是高中,那是初長成的青柏首遇滔天的江海,侵世的黃沙,遮眼的風雨。年紀尚不足以驚瞥余老出世的內心,遺世的文風,入世的行走。只知他文筆細膩中藏著一絲粗獷,是潤物細雨後不顯山露水的煦風,別緻中透露出一抹隨意、隨心、隨性,明明是在青山綠水,大漠險灘間匆匆的旅人,卻一時興起潑墨揮毫,於是乎,山水畫中隱詩意,落款處又不留名。粗談來,那時對其略知皮毛,忽視了其他。如今想,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罷。

再次相遇,已至大學,青柏已由春步入夏時。浮囂蒙上心頭,寧謚退居二線。竟已靜不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幸甚幸甚,重拾余文,猛地像烈日遇陰雲,燥火撞堅冰,灼夏有涼風樹蔭。澆上一碗水,不為生長,不為清暑,只為除塵。
生活的推移前進,堆砌了眼界,墊高了內心的厚度。當再捧起厚厚的書籍,彷彿眼眸可以透過頁頁篇章,穿過黃紙墨字,看到那個正奮筆疾書,時而皺眉停頓,時而輕笑搖頭老人的身影,隔著時間與空間,讀者和筆者,偶然一刻,極恰巧的於心境上重疊與共鳴,一場靈魂深處的邂逅不期而遇。

難以置信,那是怎樣一隻手,撫過牛皮紙質古籍,擦拭篇頁上的細灰,蒼勁有力,下筆驚神泣鬼。那是怎樣一支筆,緩緩寫下,寫過歷史江河裡潮起潮落,但又不枯燥無味,反倒浸著一股詩情詞韻,清新不落俗,但又偏偏不是文學史作,因為融入了草書硯字的酣暢淋漓卷著墨香,中和了山水畫卷的瑰麗氣魄攜著亮眼的色彩,落筆生花,字字珠璣也就如此吧。那麼,握著這支筆的手的主人更是怎樣的心氣呢?心懷天下?不,不僅是局限於蔚藍之下,這顆心早已包容了九霄天外的萬物盪絕、星河幻滅,懷揣著對歷史的追尋,地理山河的考究,人文人性以及對美的探問與求知。
倘若余老先生生於古時,必定是一身薄薄青衫的書生模樣,不為功名,不問前程,只談風月,只飲清風,帶著嘆息,踉蹌幾步
,孤身上路長留影的行腳僧吧。 文化苦旅,行者無疆,致


1、逢中必反,逢D必罵,是現在中國公知圈的標準姿態,否則就會被鄙視。如果帶著個一官半職,甚至合著政府唱唱主旋律,那必然會獲得「御用文人」的惡名,很不幸,余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文化走狗」、「御用文人」之類的帽子,余就只能戴著了。2、余的學術水平和文學創作能力,我覺得是出類拔萃的。《文化苦旅》再怎麼被攻擊不過是歷史心靈雞湯,也改變不了這是一部在中國當代散文史上,無法避開的佳作的事實。3、易中天指責余秋雨詐捐,但2009年,余捐贈的三個圖書館落成開放,余出資50萬的事實擺在面前,易中天等人卻一語不發,一句歉意都沒有。除了圖書館,余還多次前往都江堰給震區孩子上課講學,余的表現,比攻擊他的人,要更磊落。4、余的情感歷史,人品等,槽點很多。余也許虛偽,但公知更陰暗。


文學方面就不說了,說說自己的經歷和看法。

高一接觸了《文化苦旅》,讀的第一篇是老師提到過的《蘇東坡突圍》,非常感動,感覺文章很漂亮,很有共鳴。此後從圖書館書店網路閱讀了很多餘秋雨的文章,感覺文化情懷很深,歷史感很濃厚,非常喜歡。

高二種種原因沒再找他的文章讀,也許是集子太多?這本書里看到的,在另一個選集里也有,像我這種個體窮學生又懶得向父母拿錢(其實是不敢……),沒有一次買全整個選集的習慣,於是擱置。但是在這一年中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許是我現在不同看待余秋雨的原因。

現在高三,前不久看見同學在看又是一編集子裡面的《中華文脈》,拿過來看,邊聽同學說這本書很不錯,書里也有一些批註,看了一會兒我想我是不再像以前那樣幼稚了。

首先,閱讀是一個人的事,在讀書時不可能隨時隨地和別人交流。而余秋雨的文章傳遞的文化情懷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拯救傳統文化,彰顯歷史記憶,很多時候甚至是將文化景觀作為人來寫的。遊記中余秋雨本人作為旅行者見證者,文化景觀作為歷史中的旅行者見證者,無法防止地透露出一種「孤獨」,拯救文化薪火相傳的任務好像都搭在了讀者一人身上,就不可避免地讓人「被中二」(實在沒詞了……)。余秋雨的文章對於整個中華文化來說是能起到一定的傳承傳播保護作用,起碼讓讀者知道了歷史的美,但是對於一個讀者來說,它如果不是被恰當地閱讀,適量地閱讀,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尤其是在思想最活躍的青年時期,筆者當時就經歷了一段相當幼稚的割離,不過也可能是自己的特殊吧。

最後,歡迎吐槽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別人就是過癮,這種事兒在網易新聞有,在知乎也有。反正我讀文化苦旅的時候很享受。欣賞的人就是被洗腦,批判的人就是人性之光。


謝 @Yiding Sun邀。話說你為什麼那麼笨?
三句話評價余秋雨:
1.在「石一歌」時期,繼承海派文人聖之時者也的優良傳統,在身患嚴重骨質疏鬆的狀況下,憑藉豐富的想像力,繪聲繪色寫出了魯迅先生當年在油燈下讀馬列的情景。
2.談文化時彷彿學者,寫文章時那一副「我手寫我心、管他李耳呂洞賓」的不管不顧勁頭又彷彿文人。真是:文人中的學者,學者里的文人。
3.對於「余學」鑽研最深、用功最勤者,乃是金文明先生。請讀其著作,即可見余秋雨文化觀之精髓。余秋雨在與金先生的學術交流中,充分顯示出虛懷若谷的大文化人胸懷和氣魄,絕非酸文人可比。
以上。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笛聲何處,從此愛上崑曲。

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行者無疆,千年一嘆,以及中國文脈里的部分文章,都讀過。

你們都說他寫得爛,可是20年了,我還沒見過第二個人能把歷史、文化用那麼抒情的文字寫得那麼精彩。

在我眼裡,余秋雨是開宗立派的人物。


我看得第一本他的書,是《霜冷長河》。
看時太過年輕,囫圇吞棗的翻完,再挑幾個自認為有趣的片段標註好,算是讀完了整本書。
後來那本書被扔在了床頭柜上,有時間就翻一翻,又逐漸看了幾遍,後來翻的次數越來越少,也就沉寂在了書櫃里。

第二本書,是《千年一嘆》。
清楚的記著,買它時,順便買了畢淑敏的《西藏,面冰十年》。
這本書讓我有了一種心胸激蕩的感覺,我看著那些文章,總透露著一種對文化的深刻感悟,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余先生的文筆,文風,不似當代文學作家那種華麗的唬人,也不似如魯迅那般的微妙的諷刺,那是一種經歷了風雨之後的寧靜,卻又不會給人寧靜的感覺。

至今仍未讀完《文化苦旅》。
那裡面對於人性的批判,對文化的審視,與自身的理念,我想,這是會影響我一生的東西。

我不認為我有足夠的閱歷去評判他,去評價他的文字,但是,我認為那種隱藏在字裡行間的他的精神,是足夠讓人景仰的。


讀完一遍他的書以後,如果你再自己去找相關的文獻和書籍深究,那麼,他也算功德無量了。
但只要你這麼做了,他的書九成九你不會再讀第二次。
《千年一嘆》《行者無疆》是他書裡面相對靠譜的,畢竟走走看看寫寫,也就沒有太多文史錯誤,筆墨也算節制。
其他書嘛……恩,好歹也算個我喜歡過的作家,我就不多黑了。


推薦閱讀:

Instagram的相機值得買么?價錢合理么?
凱常是個怎樣的人?
如何評價《大護法》中的小鳴(歐陽吉安的孫子)?
如何評價《Starting Strength》這本書?
目前德雲社鶴、九兩科演員里,你更看好誰?

TAG:人物評價 | 余秋雨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