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馮小剛的《芳華》與嚴歌苓原著之間的出入?
電影《芳華》與嚴歌苓原著的不同蠻多的。
1
比如小說里劉峰在海口時曾與妓女同居,後來投靠侄子到了北京,最終因癌症死去。在電影里他歸於平靜,跟何小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其它一些配角也都蠻坎坷的,林丁丁先是嫁到軍長家當兒媳,結果被婆家全家人瞧不起,被迫離了婚又嫁給澳洲一位開餐館的華人,也是吃盡苦頭,最終也還是離了。她的性格倒是讓生活磨練得變得很潑辣。
2
再比如人物塑造上也變得相對扁平。
在小說里,劉峰向林丁丁求愛時,衝動之中把手伸進了她的襯衫里。而在電影里,劉峰更加純潔,只是緊緊地擁抱了林丁丁;
而何小萍在小說里叫何小嫚,因為從小寄人籬下,性格非常扭曲。在電影里,她性格中那些令人不快的擰巴部分都去掉了。
3
這些改動就像給照片加了濾鏡,嚴歌苓喜歡一點點翻開人性的里子,細細摹寫那些不堪。而馮小剛把里子又掩了回去,給回憶打上柔光。
這種處理一方面當然可以解釋為「情懷」,但其實也是通俗劇常見的處理方法。
劉峰和何小萍是電影里承擔悲情任務最重要的角色,他們要單純地美好,他們的悲劇才能更惹人同情。
4
當年有個電視劇《愛你沒商量》可以作為一個反例。
劇中宋丹丹飾演一位身患重病雙目失明的話劇演員,受到病痛的打擊,她變得自憐、多疑。這個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也讓這部電視劇在當時顯得卓而不凡。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劇卻也不太受歡迎。
5
《芳華》雖然標榜為文藝片,但這種人物塑造的路數是典型的通俗劇的手法。
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劉峰、何小萍等幾個部隊文工團員的成長經歷和人生命運。
什麼是《芳華?》,用馮小剛的話說,芳華就是「理想」,有理想就會使你的青春變得特別璀璨、壯麗。芳華易逝,青春難留。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芬芳年華。《芳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該片於2017年12月15日在中國、北美地區同步上映。
故事創作背景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因為兩人都曾在文工團服役,成長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約好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書名叫《你觸摸了我》,5月馮小剛按照小說來挑選演員。嚴歌苓提供了幾個影片名稱,最終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關干影片與原著之間的出入問題,我是這樣認識的:首先本部作品最大的意義在於是用心呈現的電影和故事,觀眾需要這樣的作品,也必然歡迎這樣的作品。影片濃縮了原著故事,但其基本意義沒有改變;其次故事的創作源於倆個人的商定,影片與原著之間的出入也只能是影片源於原著但又忠實於原著。
多謝梅子好友邀請!
電影屬於快餐文化,時間是有限的。一般在90-120分鐘之間,符合人的欣賞習慣和生理特點。尤其劇情片,太長了容易使人產生觀賞疲勞。所以導演不可能把原著中所有情節全部照搬到銀幕上。
嚴歌苓的小說,多以女性視角出發,展現女性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和抗爭,對社會意識和思維進行有意識的顛覆。而導演為迎合整個社會的審美方式和思維模式,需要對原著進行情節、表現方式的調整,使影片更適應市場,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打開原著參照電影,不難發現原著中種種關於女性主義的理性思考,被淹沒在大眾審美的眼光中。電影故事中某些情節與原著相去甚遠,小說中最基本的女性主義要素悄悄蛻變為大眾審美眼中精彩的情節。
嚴歌苓以六七十年代這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為背景,保留了時代翻天覆地的變革。電影作為展現給世人的藝術,說到底還要依託大眾審美的認可和讚美,不可避免的陷入整個社會審美的意識層面。
電影過審,內容太犀利、視角太獨特很可能不符合。《芳華》本身也是先被撤檔,現在又重新獲批上映。電影《天浴》獲獎多多至今卻無緣院線。
今天我懷著對馮導《芳華》的崇敬和自己也曾熟悉的那個年代的追憶和致敬的心情去觀看了這個電影,去的路上想想有些激動。 看完了。從開始到結束一路失望,準備好的面巾紙一張也沒用上。電影從故事脈絡,人物性格、邏輯關係都有問題,情緒進不了情節,疑問從始到終。 首先,壞在了馮導的情懷上了,他把一個個他認為那個年代曾經出現的,給人們帶來深刻影響的事件,一股腦全塞進了文工團,以為觀眾會通過這些事件對那個年代了解而帶入,進而產生共鳴。但這些事件沒有相互關聯的鋪墊,使故事的脈絡出現斷裂,情節支離破碎,觀眾情緒遊離,我相信演員雖然賣力,心也沒有完全進去,只有馮導深陷其中。 人物性格和邏輯關係沒有穩定的貫穿其中,劉小萍沒必要偷偷拿別人的衣服去照相而被發現了之後說謊,還有之後的胸罩事件,這是品格問題,這些都不應該是劉小萍能做出來的。政委對於劉峰讓出上學的機會給別人苦苦相勸,讓人感覺到這是個正直的人(其實劉峰沒有權力把名額讓給別人,即便他不去也應該組織重新分配人選),可在劉小萍的事上表現得陰險毒辣,人物性格分裂,劉峰做的每一件好事都很突然,不是故事情節發展到那自然發生的是,而像是羅列,豬是從什麼地方跑的,就為抓豬到食堂去找他?諸如此類,不一一列舉。 總之對影片極度失望,我想過段時間馮導從情懷裡走出來,再看自己的這個作品,他會抽自己耳光,起碼也會拍大腿。
電影和小說我都看了。
小說要按小說的規律進行創作。小說是通過文字來講述故事。
而改編成電影就必須遵守電影藝術規則,進行必要的改編。電影是通過畫面來講述故事。
兩者差別很大。對小說的消化和重組,也是對導演的考驗。
這也是許多知名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並不成功的原因。也是電影不能照搬小說的原因。
比如《芳華》原著時間跨度很大,一直寫到劉峰病逝。戰爭前後的故事大約各一半。但影片卻主要聚焦在戰爭前和戰爭。之後劇情急轉,很快收尾。顯得較為緊湊。
如果像小說一樣拍下去,恐怕就拉雜了。畢竟只有二個小時。
若拍成電視劇,就可以照小說的節奏拍下去。
小說與電影之間有出入是正常現象,凡是小說改編的電影基本已經支離破碎了,受時間的限制電影不可能完美刨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要靠演員的演技和肢體語言表達出來,難度係數很大。芳華拍出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把那個年代那個群體的喜怒哀樂及人性的善惡美醜展現給觀眾,引起了共鳴,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馮小剛是過來人他看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芳華有很強的時代烙印。
電影是綜合藝術,具有文學的屬性,小說主要通過文字的表達,而電影要通過,攝影、音樂、表演加上故事情節。
像劉震雲和嚴歌苓這樣的小說家。他們本身的小說作品很具畫面感,所以特別受到電影藝術家的青睞,但是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話,一定要把它視覺化。這個過程,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的過程,就是一個視覺化的過程,而音樂家又要用音樂語言來表述電影的,整體的故事。說起來是一個綜合藝術原因就是,大兵團各兵種集體作戰,一起來完成一部電影。
所以說拿掉一些小說的情節,添加一些電影的也具有畫面感的情節是非常正常的。張藝謀拍的《歸來》實際上只取了,張嚴歌苓小說其中的一段,同時它是一個在創作的過程。
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芳華》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出來的。首先是馮導知道嚴歌苓在文工團待過,讓嚴歌苓寫一部反映部隊文工團的小說。嚴歌苓不理解文工團女戰士是男兵的偶像,即使30年不見依然芳華。所以寫了一部與馮導主觀願望相左的小說。馮導在改編為電影腳本時做了大量修改,加入了自己對部隊文工團的美好回憶,才有了現在《芳華》的口碑。
我也說不好,大體揣摩下,馮小剛更多就是利用小說做個載體吧,自己寫不出來,用別人的做個軀殼和框架,完成自己的意淫,其實七十年代那有那麼好啊,但那是馮的小時候,有他的青春歲月。和小說表達的完全不一樣,主題思想都變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作家嚴歌苓?
※電影《芳華》蕭穗子的原型是嚴歌苓嗎?
※現在這批言情小說寫手,百年之後,誰最有潛質能成為張愛玲、嚴歌苓、李碧華那樣的作家?
※如何評價嚴歌苓的新作《老師好美》?
※馮小剛和張藝謀為什麼都選擇了改編嚴歌苓的作品來創作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