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政權為何能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得以保留?
薩達姆是中東的獨裁者,一直很有政治野心。世界歷史上曾經有一個阿拉伯帝國,疆域非常的廣大,實力也非常的強,和波斯帝國,大唐帝國齊名。阿拉伯帝國後來衰亡了,分裂為很多個小國家,而薩達姆的野心就是要把這些小國家重新聚合起來,成立一個新的大一統的阿拉伯帝國。不得不說,薩達姆這種想法是逆歷史潮流的。國家是利益集合體,有利益才能聚合,不是依靠武力也可以強行聚合為一個國家的。薩達姆就是過於迷信用武力解決問題。他為了實現個人的野心,第一步就是要在所有阿拉伯國家面前長長臉,通過打擊阿拉伯世界的宿敵伊朗來證明他是一個霸主。結果,伊拉克在薩達姆窮兵黷武的政策下,和伊朗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的結局是薩達姆被伊朗頂了回去,薩達姆灰頭土臉的撤軍,越想越惱火,就要求科威特出錢犒勞一下他,理由是這個仗是我替阿拉伯世界打的,你也是阿拉伯國家,也得出點血,要不然我一個人單幹就損失太大了。結果,科威特根本不鳥薩達姆,薩達姆就火了,指揮軍隊撲向科威特,在科威特燒殺搶劫,幹了很多壞事。薩達姆這樣的胡亂的搞,美國坐不住了,立即發起了一場海灣戰爭,把伊拉克軍隊打得屁滾尿流。薩達姆政權之所以沒有立即垮掉,還能維繫若干年,是因為薩達姆投靠了俄國人,俄國人積極介入,才勉強保住了薩達姆政權。後來,第二次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的勢力終於被徹底殲滅,這是因為俄國人此時早已經是自顧不暇,自然顧不得這個小弟了。
中東地區在20世紀90年代,爆發了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現代戰爭—海灣戰爭。這場戰爭在發生後,雖然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最終取得了勝利,但薩達姆還是憑藉一系列的手段,最終得以保全自己政權的存在、保持了伊拉克國家的獨立。
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後,薩達姆沒有料到國際社會的反映會如此強烈,會對伊拉克實行特別嚴厲的經濟制裁,更沒有料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會糾集軍隊對伊拉克軍隊進行武裝驅離。
其實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才剛剛結束長達8年多的兩伊戰爭。雖然同伊朗已經結束戰爭2年多,但兩國關係還是十分緊張,許多遺留問題在戰後這兩年都還沒有解決,如果伊朗乘著多國部隊從西面、南面打擊伊拉克的同時,再從東面、北面對伊拉克進行打擊報復,那麼伊拉克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會有滅頂之災。
在如此嚴峻是形勢下,薩達姆不愧是權謀高手,主動與伊朗和解,甚至在犧牲部分伊拉克國家利益的情況下,完全同意伊朗提出的一切要求:同意伊朗關於停戰後雙方邊界的劃分、同意無條件從伊拉克所佔領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伊朗土地上撤軍、同意無條件交換戰俘等。在做出了這些實際行動後,伊朗也投桃報李,答應薩達姆不在伊拉克與多國部隊交戰時襲擊伊拉克,不阻止經伊朗地區為伊拉克輸送食品,甚至還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的所作所為。伊朗的中立甚至支持,避免了伊拉克處於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解除了薩達姆的後顧之憂,使得薩達姆可以集中主要兵力應對多國部隊,最終伊拉克雖因為力量懸殊失敗了戰爭,但卻沒有使得伊拉克國滅政亡。
謝邀。看了許多回復,薩達姆政權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得以保留,是各方面妥協的結果。一是美國也不願意貿然推翻一個政權,因為那勢必會在一個國家長期駐軍,維持一個親美政權,這樣代價巨大。二是蘇聯反對,沒錯就是蘇聯,雖然第二年蘇聯就解散了,但當時還是大國,蘇聯一直協調要求伊拉克撤軍然後確保伊拉克安全。所以雖然伊拉克撤軍途中損失慘重,雖然國內庫爾德人和什葉派趁機反抗,雖然南北都設了禁飛區,薩達姆政權還是維持了下去。
一個政權被推翻相對容易,但重建很難,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形成權利真空,各種歷史問題糾纏不清,各種勢力沉渣泛起,反而更不如意。例如在索馬利亞,打擊獨裁者反而激起當地民族主義情緒,形成更複雜的軍閥割據。例如敘利亞,美國認為阿薩德很壞,也沒有動手推翻它,許多反對派求援,美國也沒有提供致命武器,因為反對派太分散,看不准誰行。
美國在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一是小布希急於報仇,二是由北方聯盟現成的班底配合,就是這樣還造成塔利班打而不死,美軍需要長期維持治安,至今無法撤軍,塔利班還佔據廣大農村,時不時搞破壞。小布希出兵輕易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隨後更加困難,費盧傑等地反抗不斷,中間還造成伊斯蘭國這樣的反人類組織崛起,到今年才逐漸消停。
說說伊拉克的遜尼派吧,在薩達姆時代佔據不到30%的遜尼派掌權,攫取了大量利益和財富,結果薩達姆倒台後,以舊軍官為代表的遜尼派不甘心處於少數地位。結果到處爆炸,到處挑事兒,甚至與伊斯蘭國合流,這幾年的戰爭幾乎都是在遜尼派的區域打的。伊斯蘭國的殘暴讓遜尼派民眾認識到必須配合政府軍才有安定的日子,這才消停。
其實是一步棋。第一次沙漠風暴是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對伊拉克百姓來說薩達姆是為他們利益。之後經濟封鎖十幾年,讓伊拉克經濟崩潰(同時控制油價),讓薩達姆成為伊拉克百姓討厭之人(當然薩達姆也中計了,他和他的團隊沒變太差)。之後第二次沙漠風暴就搞掉薩達姆成立所謂民選政府,自己拿了油田開發權,不顧伊拉克百姓。那後來的最近幾年伊拉克百姓又覺得自己不過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而爾。而且還不安全了。
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以正義之師成功驅離了伊拉克入侵者,解放了科威特。獲得國際社會及中東國家的廣泛好評,同時也為美國戰略性介入中東地區打下了堅實基礎。第一次海灣戰爭,開啟了美國以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的先例。第一次海灣戰爭展示了美國高科技狀態下現代化戰爭的新模式,進一步鞏固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從以上幾點可明白,推翻薩達姆政權顯然價值不大,而且容易暴露美國的動機不純,加上安理會大國之間對推翻薩達姆政權沒有共識,這才使薩達姆政權得以苟延殘喘存在了幾年。但美國己經救世主的身份卻得到中東國家的認同。
薩達姆政權為何能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得以保留?不是因為薩達姆多厲害,而是因為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大國一起施壓的結果。
1、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蘇聯還沒死呢,美國並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帶領聯合國軍打敗薩達姆蘇聯沒反對,但是要滅亡伊拉克政權、掌控中東地區,誰都不知道蘇聯會做什麼?特別是當時蘇聯軍方已經有些脫離蘇聯高層控制,很多軍方強硬派一直在找開戰的借口好轉移蘇聯國內矛盾。
2、美國的西歐盟友們一起拖後腿。歐洲一直缺少石油要靠從中東進口,一旦美國顛覆薩達姆政權控制伊拉克,再加上美國駐軍的沙特、科威特,美國就控制住了世界主要產油區、控制了世界油價。這樣一來美國就控制住了西歐的經濟命脈,這些西歐國家本身就一直在反抗美國的控制,又怎麼可能讓美國如願。
3、阿拉伯世界的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雖然大大得罪了阿拉伯各國,但畢竟是自己人,美國始終是外人。而且當時阿拉伯幾大強國埃及、敘利亞等還沒衰弱到不能反抗美國的地步,美國也要顧及影響。
海灣戰爭後期,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勢如破竹推進到伊拉克境內,所有人都認為薩達姆政權的倒台是註定的,但是多國部隊在消滅大量伊軍之後按兵不動最後撤兵大出世人意料之外,其實當時的布希政府確實打算一舉解決薩達姆政權,但是形勢變化太快,伊境內庫爾德勢力,什葉派穆斯林,以及境外伊朗勢力,以色列,中東鄰國各有各的打算,如果薩達姆政權垮台,引發的一系列後果相當於中東版圖重新洗牌,不符合美國利益,所以布希政府默許薩達姆出兵鎮壓庫爾德人起義,坐視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對庫爾德人的大屠殺,也就等於向相關勢力發出了明確的信號,伊拉克現政府依然會維持下去,美國並沒有謀求改變伊拉克現狀。而薩達姆也藉機對國內反對勢力進行了清洗,重新鞏固了執政基礎,繼續維持獨裁統治
提一個比較偏的解釋,非決定性因素。
大家請看,薩達姆大軍的裝備,主力步槍是AK,主戰坦克是T-72,放空導彈是薩姆,精銳戰機是米格,可見薩達姆和蘇聯關係匪淺。
海灣戰爭期間,蘇聯雖然已接近解體,但依然竭力斡旋,不希望親蘇的薩達姆政權覆滅。而當時正值美蘇和解,布希政府既然已經解除了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威脅,完全可能留薩達姆政權一命,賣戈爾巴喬夫一個面子。
不要找出太多的故弄玄虛,其實很簡單:美國早想滅了老薩政權,但因老薩太強硬,貌似實力不小。而老美做任何壞事都不想花太大的風險,所以採取一刀再一刀的割法,便來了個有空制的戰爭――第一次海彎戰爭。幾年後,看看老薩被打也沒啥大不了,就想再害第二刀,所以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發動第二次海彎戰爭。
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把老薩的軍隊打的一敗塗地,完全有能力快速向巴格達推進,進而推翻薩達姆政權。許多國家都鼓動滅了薩達姆,但美國經過政治方面權衡,最後停止進攻撤軍,這樣才使老薩的政權得以保留,又苟延殘喘了很長時間。當時老布希的目地是保衛科威特而不是滅老薩。
推薦閱讀:
※世界上像埃及、泰國那樣軍方在政治中有特殊地位的國家有哪些?
※如何評價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分侍三國呢?
※枸杞作為中醫藥歷史上如此重要的藥材,為什麼詩詞裡面描述枸杞的這麼少,如果有,有哪些?
※如何評價宮崎駿敦促安倍晉三承認侵華戰爭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