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為什麼東方六國明知道秦國才是最大的禍患,但卻相互攻伐?
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總有人替別人「明知」一件事?
在悟空問答,我見過這樣一些問題:
1,朱元璋明知朱棣有野心,卻不防範?
2,慈禧明知袁世凱有野心,卻不殺他?
……
歷史人物都不是超人,不可能向我們這樣看到他們的未來。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總是覺得歷史人物很多決策很腦殘。
事實上,遠非如此!
並不是整個戰國時期秦國都是國力第一的大咖。
如果非要劃分,可以把戰國劃分為四個時期。
1,第一時期,魏國率先稱王,獨霸天下。
戰國初期,三家分晉,趙魏韓成為新興諸侯。魏文侯網羅大量人才,比如李悝,子夏,西門豹等,把魏國建設成一個超級大國。
魏國最喜歡欺負秦國,河西搶來,函谷關搶來。在魏國的打擊下,秦國成了戰國七雄最弱的菜鳥。
魏惠王率先稱王,傳到魏安厘王手上時,魏國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魏國開局出王炸,後來牌越打越爛原因又三
一,身處四戰之地,先天不足。
二,戰略轉向,最好的同盟是趙和韓,攻打趙和韓,讓齊國搶了先。
三,魏安厘王的弟弟魏無忌如果做國君,有可能翻盤。
2,第二階段,齊秦互帝,齊國被坑。
打敗魏國的是齊國,馬陵桂陵兩次大戰,孫臏對龐涓,齊國打敗魏國,成為東方霸主。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六國對秦的態度發生轉變,原先是「六國卑秦」現在是「六國拒秦」。
最搞笑的是齊國,為了提高國際地位居然和秦國互相稱帝。
秦國很快取消帝號,然後開始了遠交近攻五國攻齊的戰略。
公元前284,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
從此後,齊國喪失了大國地位,再也沒有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什麼大作用。
3,第三階段,秦國不斷削弱東方六國
如《六國論》所言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秦國猛攻韓魏,捎帶打趙國,齊國實施「綏靖政策」,楚國被蠅頭小利哄住。六國始終不能齊心,最終必定被滅亡。
當然,秦國滅義渠,是秦國出關滅六國的先決條件。
第四階段,秦國不再滿足讓韓魏割地賠款,直接-出兵滅國。
這一段時期,秦國做了這些事
一,穩定後方,剷除有異心的外戚,繼續重用客卿。
二,先後滅東周國和西周國,獲得天命。
三,出兵滅六國,一統天下。
四,北擊匈奴,南收百越,建立秦朝。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秦帝國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他經歷了從秦孝公到秦始皇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
這一百多年中,六國不斷被削弱,六國卻總還抱有幻想秦國不敢滅國。因此,他們不會團結起來對抗秦國。
當然,六國不團結一直對秦的原因是,文化差距太大!趙魏韓能抱團,而楚國肯定不服,燕和齊是死敵。
秦國先取得宗周,收收取成周,代周而擁有天下,是天命所歸,更是實力使然!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有這樣一句話,「聽過很多大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意思是大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不一定都能做到,東方六國何嘗不知道秦之威脅,問題是數百年的混戰中,各國彼此提防,互有恩怨,根本不可能同心協力的對付秦國,諸國間因為新仇舊恨也是經常互相征戰,而秦國採取的遠交近攻的手段也頗為高明,後用連橫之術破了合縱之術,沒有徹底將六國逼成同一戰線,最多拖延了秦國壯大時間,最後六國只能眼睜睜看著秦國各個擊破統一六國。
三家分晉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也是現在部分學者認為禮制徹底崩壞的標誌之一,差不多同一時期的田氏代齊與三家分晉可以說是代表著春秋時期尚有的信義徹底毀壞,從此諸侯之間再也沒有誠信可言,在春秋時,基本上各個國家言出必行,尊禮制守信義,戰國之後,詭計層出不窮,再也沒有春秋時的言出必行,個人認為這個觀點雖然不是全對,但也有一定道理,也在側面反應了六國為什麼沒有同心協力。
以後世眼光來看,秦國是戰國時期的NO.1,其實不然,戰國後老牌四大強國之一晉國被肢解,秦國只是剩下三大強國之一,而且戰國初,魏國直接把秦國的河西之地奪取,秦國當時只能算是一般,齊楚二國也是其他國家的潛在威脅,秦國真正的一家獨大是在商鞅變法後也就是戰國中後期了,其餘六國又沒有信任基礎,合縱之術被輕易破了,而幾百年的混戰,七國都有數不盡的恩怨情仇,不可能只針對秦國,互相征戰也是少不了的,最後被秦國一個一個的收拾了,成就了第一個大一統朝代。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前246年,秦王政繼位,呂不韋掌權,繼續執行遠交近攻,五年時間攻魏四次,攻韓三次,攻趙一次。黃河以北,全部佔領韓上黨郡,並重建太原郡,切斷了燕、趙與魏、韓間聯繫,在戰略上造成對趙、魏、韓三國側翼包圍態勢。六國合縱破產,敗局已定。(今日頭條南方鵬5月首發)
為什麼在此期間六國無法有效遏制秦國呢?竊認為,無論古今,只要擁有一定時間緩衝,幾乎所有的合縱必被連橫所敗。不在其它,關鍵在人心,需要合縱對抗的對象必定強大,各國無法以一敵一,實力差距自不用說。
多國聯手,各國利益不能統一,取得的利益不均,都會成為致命的破局,得利少或不得利的國家提不起精神不出全力,畢竟無私助人只在特定條件下,國與人一樣,國策也需要人制定,合縱只能以短快狠取勝,因時間站在強國那一邊,統一步調既需要指揮官的高超藝術,更需要國家利益的高度統一。(今日頭條南方鵬5月首發)
時間一長,被合縱而攻的國家若採取連橫遠交近攻之類,可以對對手慢慢分化打擊,進而蠶食或團滅,此消彼長,強國更強,弱國更弱。
首先東方六國明知秦國才是最大的禍患本就屬於偽命題:六國的君主、謀臣、將領又不是穿越者,怎麼可能預料得到秦國會一統天下呢?
事實上在戰國初期稱霸天下的是魏國:魏國名將吳起以五萬魏武卒破五十萬秦軍,佔領河西之地,又聯合趙、韓兩國擊敗秦、楚、齊三國聯盟。然魏國身處四戰之地,地緣結構天然惡劣,加之魏國後期人才流失嚴重:吳起投楚、商鞅奔秦、孫臏去齊,最終在東方的齊國和西方的秦國共同打壓下走向衰落。然而此時秦國並沒成為天下唯一的大國,事實上這時是秦、齊雙雄並立,南方的楚國雖實力稍遜,但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也不可等閑視之。事實上最早的合縱之策並不是六國合縱以抗強秦,而是五國合縱對抗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秦則使用連橫之策拉攏齊國以制衡合縱——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其實暗地裡秦國卻在積極推動五國合縱伐齊,後來五國聯軍在燕國名叫樂毅率領下攻破齊國,雖然後來齊國復國成功,但也喪失了和秦國爭天下的資格。可按下了齊國,趙國卻又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崛起——趙國實力之強甚至使趙武靈王制訂了滅秦計劃,直到長平之戰秦國徹底打垮趙國之前其實秦都不具備真正一統天下的實力,也談不上是六國最大的威脅,那時六國的君主、謀臣、將領如何能料到秦國會一統天下呢?
那麼在長平之戰後秦國的威脅是否顯著出來了呢?這個的確是顯露出來了,所以這時的合縱策略已演變成六國共同抗秦,但在合縱抗秦的過程中六國互相之間也不乏彼此拆台的現象:甚至就在長平之戰剛結束之際燕國就大舉伐趙,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只有一點:六國畢竟是六國,而不是一國,大家彼此之間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在當時的農業社會戰爭的目的是掠奪對方的土地、人口,如果六國合縱抗秦成功六國所能獲得的好處就是瓜分秦國,然而這對遠離秦國的齊、燕等國而言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他們難以跨越別國的領土去參與瓜分秦國的行動。更可怕的是對他們而言:自己不僅不能分得秦國的土地,反而會因為別國獲得了秦國的土地,而導致自己與其實力對比的消長變化——弄不好滅了一個秦國,又崛起一個新的威脅。同樣由於地緣距離的限制他們也很難參與到伐秦的行動中——就以燕國伐趙為例:燕國當時其實十分清楚秦國才是最大的威脅,事實上燕國伐趙的目的正在秦國。這麼說或許令人費解,但燕國有自己的行為邏輯:長平之戰後如果任由趙國被秦所滅,那麼秦國將直接和燕國接壤,這對燕國的國防安全而言將是極大的威脅,那麼與其坐等這樣的局面發生,不如自己搶先下手滅趙,這樣就可以將原屬趙國的土地作為自己對抗強秦的戰略縱深。秦國也看出了這點,所以一直堅持遠交近攻之策:拉攏遠方的齊、燕,讓其保持中立,甚至在趙、魏、韓、楚身後搗亂,自己集中優勢兵力對近處的韓、趙、魏各個擊破。
在長平之戰之前,秦國只是一個普通強國好吧,其他國家完全沒有必要專門防範秦國。
我們的歷史書給了我們一個錯覺,好像是商鞅橫空出世之後,秦國馬上成了頂級強國。哪裡是這個樣子呢!
戰國時期,第一個頂級強國是魏國。通過吳起的軍事改革,魏國一時橫掃天下,當時如果把秦國當回事,根本就不用費勁就可以把秦國滅掉。秦國一直到秦始皇時期,依然靠著魏國人治理秦國,足以說明,魏國遠比秦國先進。魏國其實很像當年的德國。本身位於四戰之地,縱使本國再先進,也無法扭轉不利局面。
楚國也不得了。戰國原本是八雄。因為還有一個強大的越國。結果楚宣王和楚威王時期,楚國一發力,居然把越國滅了。越國殘餘勢力先後建立了許多小的政權,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徹底歸化於中原王朝。然後楚國同時向四國發兵,秦國被迫用張儀使了一些下三濫的手段才解除了眼前的危機。
齊國就不用說了,靠著沿海的優勢,一直是最富裕的國家。要不是齊閔王的昏庸,秦國根本不敢和齊國爭鋒。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打下了秦國的大後方義渠,嚇得宣太后割地求和,只是他的兒子能力不夠強,沒有能夠繼續維持趙國的強大。
就連最不濟的燕國,也因為差點滅齊,火了一把。
長平之戰的時候,秦趙兩國國力不算懸殊。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兩個國家兩敗俱傷最好。最不濟,一個打了敗仗,一個被削弱也是不錯的。但是最終的結局完全出乎意料,趙軍居然被全殲。突然之間,其他國家發現,沒有能夠制衡秦國的力量了。於是大家趕緊聯合起來,保衛邯鄲。一起之間也打退了秦軍。但是,整個形式已經無法逆轉。
秦國的勝利,有些偶然性,因為當時誰都沒有預料到長平之戰會是這樣一種結局。但是現在想起來,卻是一種必然。因為秦國每次失敗,都可以閉關修養,其他國家卻做不到。這就好比一場賭局,莊家的錢無限多,你的錢有限多。如果大家的勝率一樣,必然是莊家嬴!
其實戰國時期,幾大諸侯國都是有機會一統中原的,但最終為何秦國能勝出。除了秦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之外,關鍵和秦國實施了變法有關。山東諸國,互相之間不斷戰爭,大家都是為了眼前能看到的利益在爭。至於秦國是不是能統一中國,雖然諸侯國也曾經有所警惕,但從心底里仍然是瞧不起秦國這個虎狼之國。秦國的文化,在中原諸國眼裡仍顯得落後,並非正統。
在秦以前,即便在春秋戰國這樣的時期,各諸侯國實際上實行的貴族民主制。重大的事務是要各國的公族及世族們討論商量後,由君主決策來定,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種貴族之間的協商民主制度。然而,自秦採用商鞅變法以來,實行以法治國、以法為尊、唯法是從。其主要特點是嚴刑峻法,小過重罰,所以才有儒生對秦政的抨擊,認為其是苛政猛於虎,天下萬惡之首,虎狼之國,秦君也是虎狼之君。誰也無法否認的是秦國確實自商鞅變法後,國力日益增強,從昔日弱小的偏僻小邦,成長為西方強國。
秦惠文繼續與東方諸國爭霸天下
三、如何看待秦國的成功
誰都明白,秦國之所以能在亂世中崛起,除了靠不屈不撓的戰鬥外,還得是採用商鞅變法。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幾乎都實行了不同類型的變法。然而,最終變法成功的只有秦國,因為商鞅的變法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與秦國公族的配合。這樣的機遇與條件是各國變法所不具備的,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便是看穿了人性的本質,而後對人性加以引導和利用,才會有鼓勵耕戰的二十級軍功進爵制。徹底取消了封建貴族的世襲特權,解放了奴隸。所有人都可以憑藉軍功獲得相應的榮譽、地位。財富與權力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權了,這樣的改革在任何時期都是積極的。儘管它仍然有不足,甚至不令人滿意的地方。可放在戰國所處的那個時代來講,依然是先進。開放的人才引進機制,使得秦國總能得到山東諸國的人才入秦效力,這樣的人才環境是其它各國所沒有的。
商鞅與孟子辯論,這是電視劇中虛構的,真實的與孟子辯論的是荀子
比較喜歡秦人不屈不橈的奮鬥精神,與時俱進的變法圖強的精神。死不旋踵的戰鬥精神,開拓進取一統華夏的民族精神。這應該能成為我們今天該擁有的」歷史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聯合起來需要一個各國都信任的人,這個之前是信陵君,信陵君死後六國一直沒有出現一個像信陵君這樣能引領六國抗秦的重要人物。
歐洲之所以混亂主要原因就是宗教相對統一,歐洲的宗教就是歐洲的「信陵君」,誰強到威脅周圍國家「信陵君」就會即使出手讓神聖羅馬 法國 德國 成為「齊閔王」,美國 英國和俄羅斯則都有自己的「函谷關」避免成為「齊閔王」。
歐洲由於宗教相對統一最早開始十字軍東征近代開始十字軍外交,前者搶劫相對富裕的西亞地區,後者擴張和保衛十字軍國家的利益。
第一,秦國不是任何時候都是最大的禍患,像戰國初期,最大的禍患就是魏國,齊閔王滅宋國後,齊國取代秦國成為首禍。
第二,秦國雖然實力最強,但大部分時期並沒有強大對六國任何一國實力絕對的碾壓,秦襄王末期之前,秦國都沒有足夠實力滅掉六國中任何一國的實力,舉個例子,滅韓國,韓國雖不強,但怎麼說也有人口百萬,帶甲十萬,還有有名的韓弓,秦國滅之怎麼也要二十幾萬,還得留幾乎同樣的軍力防範魏趙楚,就算差不多滅一國,六國還可以合縱對付秦國的時間。
第三,當秦國實力還強大到夠大的時候,六國應對秦國的措施,可以打敗他國,擴大自己的實力。
第四,很重要一點,溫水煮青蛙,秦國一點點擴大疆域人口,等六國反應過來,秦國實力已經可以輕鬆地滅韓魏,滅韓魏後有了滅趙燕,滅趙燕後有了滅楚的實力了。
第五,思想意識還停留在春秋霸主思想,以及封建天子思想上,以為尊秦國為霸主,秦國再強大,尊秦國為天子,以為秦國就不會在侵略,再滅國,其實秦國就是要把你們全滅了,變封建時代為帝國時代。
第六,合縱一起對付過秦國,可是五國攻秦,卻失敗了,失敗了還想再聯合?
第七,各懷鬼胎,都想著其他國家與秦國死磕,自己收漁利。
六國擔心的不是秦國!也不是不想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關鍵的問題是消滅秦國後如何分地盤!這是最重要的,六國聯合起來滅秦也是為了利益,而且他們心裡也很自信,覺得聯合起來秦國是一定能消滅的,為了這點虛榮心,他們進行了表面上的聯合,但是最後利益劃分不均勻,導致了面和心不和~最後六國聯盟不攻自破!就跟兩次世界大戰一樣,都是因為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獲得利益不均勻。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沒事,而不能有多個實力相當的團體。
原因很簡單 除了秦國之外 其他六國的思想還停留在七國爭雄 群英並立 錯誤的認為秦國只是想稱霸當大哥 而不是當皇帝 。三家分晉之後 秦國最強大的敵人從比自己強的單個總體分裂成了三個實力都不如自己的小個體 為秦國東擴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自穆公起之後歷代君王皆無昏庸 可以說每個人都完成了在位期間的工作 即使沒有太大貢獻 但也沒犯多餘的錯誤 沒有戰略上的失誤 一心為東擴做努力 。反觀六國 思想陳舊 明君又太少 而且基本是一代不如一代 各自內訌 合縱戰略從根本上實施不了 被滅掉也是很自然的。
推薦閱讀:
※戰國時除了七雄和東周國,還有哪些國家存在?
※在古代,精通奇門遁甲的的人,能騰雲駕霧穿牆遁地嗎?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為什麼不能帶來人口數量的減少,只能帶來增長速度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