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遼國武則天之稱的蕭太后是如何臨朝攝政的?


蕭太后

蕭綽(公元953年-公元1009年),原姓拔里氏,後以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遼國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傑出女政治家,民間戲曲以「蕭太后」稱之,本文因循舊例,仍以蕭太后代之。

公平地說,蕭太后是歷史上少有的傑出女性。封建社會情況特殊,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既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其實也是在大環境壓迫之下的殘酷現實:一代女皇武則天,是女性反抗壓迫的最是極致的體現,但她也是經過數十年的鋪墊方才能夠登基——武則天掌控唐朝大局達半個世紀,不過在龍椅上坐了十幾年。


相較於武則天,出身遼國的蕭太后的處境其實更加艱難,少數民族女性地位,較中原更低,她能夠在「劣質」的環境里將自己鍛造成百鍊精鋼,其背後艱辛讓人難以想像。因為楊家將故事的渲染,人們所聽聞的,多是這位傑出女性的黑化形象,更因為她是遼國皇后,所以宋代文人對其評價多有失偏頗,在宋人著作中,對蕭太后進行「人身攻擊」絕不少見。

如《契丹國志?景宗蕭皇后傳》說她「好華儀而性無檢束。……後天性忮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而元人的《遼史》則對其抱以「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咸竭其忠」的評價。二者對其人的印象及描述可說天壤之別,其所去者,不過是宋、元立場不同罷了。


蕭太后自小聰慧,其父蕭思溫看在眼裡,稱「此女必成大事」。應歷十九年(公元969年),遼穆宗為近侍所殺,蕭思溫力保遼世宗耶律阮次子耶律賢登位,是為遼景宗,蕭思溫由是權位滔天,獲封北院樞密使、北府宰相、尚書令、魏王等銜位,蕭綽也因此一步登天,被冊為皇后。

保寧二年(公元670年),蕭思溫為高勛、女里等人刺殺,年僅十七歲的蕭太后經喪父之禍,反而勇猛精進,協助身體孱弱的遼景宗治國。數年後,遼景宗給予了蕭太后與自己等同的地位,蕭氏實際上掌控了整個遼國的朝政。


乾亨四年(公元982年),遼景宗病逝,詔令「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蕭氏以「主少國疑」,問計於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等大臣,「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後頒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收取兵權,年僅十二歲的耶律隆緒得以繼位,是為遼聖宗。

其後,蕭綽在韓德讓等大臣的輔助下,力革弊政,「國無幸民,綱紀修舉,吏多奉職,人重犯法。……統和中,南京及易、平二州以獄空聞」。至於揣度韓德讓為蕭太后入幕之賓的流言,歷來少有實據,更多的不過源於立場不同的中傷。


蕭太后攝政的最出彩的戰績,莫過於遼軍在其指揮下兩敗宋軍,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軍伐遼,不久便因內部紛爭不斷,折了滿門楊家將;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蕭太后主導以二十萬大軍伐宋,雖然處於劣勢,卻因宋朝內部問題謀得了澶淵之盟。

這樣的女性,又豈是一個「天性忮忍,陰毒嗜殺」能夠形容?

作者:古今事

轉載請說明出處

侵權必究。


蕭太后(953——1009),名綽,小名燕燕。是聖宗的生母。景宗在位時,她以皇后身份參與朝政。景宗去世後,僅十二歲的聖宗即位,睿智皇后代理朝政,掌管軍政大權。聖宗統和元年(983),上尊號為「承天皇太后」。她通曉治國之道,注意團結遼漢臣僚,擊敗了試圖篡奪帝位的皇室貴族,鞏固了聖宗的帝位。又熟知軍政事務,在澶淵之戰中,她親自出征,指揮三軍,獎懲分明,將士無不效命。自保寧元年(969)景宗即位至聖宗統和二十七年(1009),她先後以皇后和皇太后的身份執掌朝政四十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遼進入了全盛時期。


推薦閱讀:

經歷八年安史之亂後,為何唐朝還能苦撐150年之久?
不良人真的在唐朝存在過么?
唐朝之前,有人去「西天取經」嗎?
唐睿宗李旦為何三讓天下? 他是怎麼死的?

TAG:武則天 | 遼朝 | 蕭綽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