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說:東漢末年的朝廷京師兵,為何打不過地方軍閥?

漢朝為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軍隊,並置於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漢武帝時改稱大司馬。戰時臨時任命將軍統兵,地位最高的為大將軍,其下依次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諸將軍。將軍出征時常置幕府,作為參謀機構。在郡、縣分置郡尉、縣尉,協助郡守、縣令掌管軍事。東漢末,設州牧,是州郡最高行政與軍事長官。

軍隊可分為京師兵、地方兵和邊兵三部分。京師兵

京師兵主要由郎官、衛士和守衛京師的屯兵組成。郎官由郎中令統領,衛士由衛尉統領,負責宮廷內外的警衛。負責守衛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統領。漢朝的京師兵主要有南軍和北軍。中尉所領的屯兵駐於未央宮北,稱北軍;與之相對,由衛尉統領的稱南軍。南軍士兵大多調自內郡,北軍士兵主要調自京輔,均是一年一輪換。武帝時對京師兵作了較大改革,主要是精簡南軍,加強北軍。南軍原有2萬人,減去一半。北軍屯兵,除中壘外,又增置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共為八校,分屯於長安城中及其附近,平時守衛京師,由皇帝派員監領,戰時以一部或全部隨將軍出征。同時,將中尉改稱為執金吾,不領北軍,只司御前先導和京城巡察。此外,改郎中令為光祿勛,擴大郎官員額,增置期門、羽林等軍。東漢時,京師兵沿襲西漢而略有裁併,將北軍八校合為五營,置北軍中候監領,末期多由宦官統領。

地方兵

地方兵置於郡、縣,一般由郡、縣尉(亦稱都尉)協助郡守或縣令統率,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聽中央調遣。徵調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為憑。西漢曾一度行分封制,分封的王國與侯國各自都有軍隊,王國之兵由中尉統領,侯國之兵隸屬於郡。東漢光武帝時,為加強中央集權,罷郡國都尉,後又下詔罷地方兵。從此,遇有戰爭,常派京師兵出征,或根據需要臨時從州郡招募或徵發。

邊兵

邊兵主要負責邊郡戍守,由邊郡郡守統領,下轄都尉和部都尉。為充實邊防,漢曾大量移民實邊,並行屯田,武帝時始行軍屯,屯田卒最多時達數十萬,是邊兵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時,邊兵制度遭到破壞,又以設置營、塢的辦法,屯兵備御。

東漢末年國情

東漢中葉以後,各種訓練制度廢弛,地 方兵、京師兵皆無訓練,戰鬥力明顯下降。而且京師兵主要由宦官統領。這才是十常侍如此囂張的原因。大家是否還記得,大將軍何進為了對付黃門宦官,竟然需要外結董卓等地方軍閥,可見這大將軍其實就是一光桿司令啊。

如上圖:大將軍何進,國舅爺,大權獨攬,卻連幾個太監都對付不了

話說董卓死後,朝廷能重用的軍事將領自然非呂布莫屬。呂布的能力肯定毋庸置疑,但是問題在於京師兵的現狀實在是太糟糕了。

京師兵本身就長期缺乏訓練,遠遠比不上從西涼來的地方軍閥部隊。東漢末期,本來已經罷地方兵了。但是這不是黃巾起義一鬧騰,朝廷一看要完蛋,就又動員各地官員募兵鎮壓黃巾軍,結果黃巾軍被打下去了,可是軍閥起來了。所以黃巾起義被鎮壓,主要是各地軍閥的功勞,中央京師兵是沒怎麼參與的。這樣一來,其實大漢朝廷已經是非常危險了,因為任何一個地方軍閥起兵,都能輕而易舉滅掉朝廷的京師兵。那麼這個時候的朝廷靠什麼保安全?

並不是靠京師兵的軍事保障,而是靠大漢朝廷這塊金字招牌,靠各地軍閥之間相互制衡。因此我們看到,董卓入朝,馬上出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當然這些諸侯各懷鬼胎,難以成事。

總之,以上分析表明京師兵是不能跟地方軍閥勢力抗衡的。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呂布個人當然很厲害,但是他這個時候能指揮的軍隊,我們分析大概有兩種情況,要麼是直接就無兵可調,他就是一光桿司令;要麼呂布能指揮一支京師部隊,但是京師老爺兵根本就不能打仗,沒有任何戰鬥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西涼兵反撲,京城洛陽就肯定守不住。

如果能等到呂布成為一方諸侯之後,再回頭收拾李傕郭汜,那就根本不值一提。在呂布大將高順陷陣營面前,李傕郭汜這等人物都是渣渣!

另外再重申一點,呂布個人武力可能很厲害,但是古代打仗絕不是武將單挑定勝負,演義上說的什麼萬人敵,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也是難以想像的。



呂布打不過李傕和郭汜有兩點原因。一是王允把董卓舊部逼上絕路,使他們為了活命團結一致進攻長安。二是李傕、郭汜得到了同為董卓舊部的天才軍師賈詡的全力幫助。下面我來詳細闡述。


董卓死後,他在京城的軍隊歸順朝廷,朝中大權也交由忠臣王允掌管。本來形勢安定,一片大好景象。可是王允此人過於剛直,他不肯原諒和幫董卓一起作惡的部下。李傕和郭汜在董卓死後,星夜逃回了涼州,還上表朝廷希望歸順,但遭到王允的拒絕。這把李傕和郭汜逼上了絕路。


其實這兩個人也沒什麼本事,他們的招安請求被拒後,他們立刻就解散軍隊,打算潛逃。賈詡攔住了他們說:「你們這樣把軍隊解散逃跑,王允只需要派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住,不如我們聚集董卓的舊部殺回長安,就算失敗了,到時候再跑也不遲啊!」李傕和郭汜恍然大悟,立刻把解散的軍隊招回來,並聯繫樊桐和張濟一起聯合進攻長安。賈詡之所以幫助他們,其實也是為了自己考慮,因為他也是董卓餘黨,以後如果王允清算下來,自己就算不死,政治生涯是肯定結束了。


賈詡還讓李傕、郭汜在涼州散布流言稱京城的人不肯原諒涼州人在京城犯下的罪行,王允將要率領大軍前來殺光涼州人。一時間涼州人人心惶惶,紛紛加入進攻長安的隊伍。等到李傕、郭汜兵臨長安城下時軍隊超過了十萬人。呂布出戰結果被賈詡設計擊敗,只好退回城內,長安被十多萬大軍包圍。


由於王允在朝中清算董卓餘黨,甚至殺害了名士蔡邕,京城中很多人對王允有怨言。他們和城外的涼州軍裡應外合,打開了長安城城們,涼州軍蜂擁而入。呂布率軍與涼州軍展開巷戰,結果寡不敵眾只得率軍撤離長安,王允最後也被叛軍殺死。

呂布的軍隊敗給李傕和郭汜的涼州軍並不是他武勇不夠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王允太過剛直,本來董卓死去,戰亂結束,應該著眼於百姓生計,大赦天下以穩定形勢。可是王允執迷於清算董卓餘黨,斷了很多人活路,許多人和董卓有點關係的人都害怕自己受到牽連,名士蔡邕被處死後,朝中官員更是人人自危。涼州軍包圍長安後,王允在京城已經完全不得人心了,他失敗是必然的。

你長這麼好看~不點一個關注嗎?


李傕郭汜可不是你想像中的武夫,他們跟隨董卓征戰多年,是董卓最信任的大將。二人久經戰陣,熟悉兵法,麾下西涼兵又勇猛難當。呂布呢?逞個人之勇,只適合為將,不適合為帥,中了李傕的計,手下士兵大多還是董卓舊部,忠誠度低,一旦情況不對立馬就倒戈了。因為這兩點原因,呂布怎麼可能打贏李傕郭汜呢?



推薦閱讀:

若呂布勢力於日本戰國,那對日本戰國有何影響?
董卓死後名將呂布為何很快戰敗?
電視劇《呂布與貂蟬》為何要改名為《蝶舞天涯》?
呂布的武器到底是什麼?
為啥很多三國題材的遊戲電影動畫裡面呂布都差不多一個形象?

TAG:董卓 | 呂布 | 郭汜 | 歷史 | 李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