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兵有將有援軍的情況下,劉禪為何要開城門投降?


謝邀,這個問題可以用《三國志》中陳壽的一句話來解釋: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之謀也。


翻譯過來就是,劉禪一家平安無事,蜀漢百姓免遭戰亂,都是得益於譙周的謀劃。說白了,在曹軍壓境之時,有戰、逃、降三種選擇,可以想像,當時朝中重臣必是各執一詞,而最後譙周成功說服劉禪和眾臣,降曹。按照陳壽的記載,對這個選擇是極其讚揚的,因為生靈免於塗炭,陳壽不像羅貫中那樣有鮮明的立場,在後世看來,誰來完成大一統都是好事。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劉禪的三個選擇,以及譙周是如何說服劉禪降曹的。

戰:當時的情況是,姜維據守劍閣,阻擋曹軍,然而鄧艾和鍾會繞過姜維,直插成都,已經達到廣漢了。不是姜維不防,當時曹魏五路大軍閥蜀,姜維早建議劉禪派廖化等將分兵拒之,然而劉禪並沒有聽,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境遇,這個時候成都城內的兵力是無法抵禦曹軍主力的,那麼援軍呢?可以求援的大概有這幾路,一、姜維,此時正在劍閣,廣漢距離成都60公里,劍閣距離成都260公里,救援回來兩天時間,估計成都已經被拿下了;二、東吳,且不說渡江求援需要多久,東吳會不會出兵還在兩可之間呢;三、南疆,南疆是被先主打服的,估計不會管劉禪死活,即使管,涼山比劍閣還遠,肯定是來不及了。另外本身劉禪應該是沒有戰意的,否則以天子守城,抵擋個十天半月的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劉禪覺得守城無兵,對手又是曹軍主力,戰無可戰,只剩下逃和降。

逃: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劉禪就是這麼想的,基本全部大臣都支持逃跑,不過往哪裡逃,產生了分歧,一、逃到南方去,南中還有一部分部隊,至少可以阻斷追兵;二、逃到東吳,請求孫權收留自己。

降:這是譙周經過縝密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他說的有理有據,主要是打消了大家想逃跑的念頭,首先不能南逃,因為自劉禪即位以來,與南疆少有來往,諸葛亮死後對南疆的控制更是薄弱,你作為一個外逃的君主,想要南疆養活你們一大口子逃兵,估計是很難的,況且逃跑本身也是個技術活,而且已經丟掉了皇室的尊嚴,小官小吏如果不擁護你了,一聽說皇帝要往南跑,恐怕有不少人要先鬧起來了。哪裡去得了南方?其實不能逃往東吳,自古以來無寄他國之天子,你說你去了東吳,人家問「你有啥特長啊,我為什麼要收留你?」你笑呵呵的和人家說「啊,我擅長做皇帝」。對面肯定大怒「阿西吧,你們是來砸場子的吧」,保准就白刀子進去 紅刀子出來了。那你到了那既然做不了皇帝了,那不就也是投降嘛?相當於被曹操打跑了,然後投降孫吳,真是一點尊嚴都沒有的說。而且曹強孫弱,你要是投降孫吳,改天孫吳也被打了,再碰見曹軍豈不尷尬。

最終譙周得出結論,當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投降曹魏,於是劉禪和群臣被說服了,開門投降。

ps:關於劉禪此人,歷史褒貶不一,如果按照《三國演義》記載,劉禪投降沒什麼好奇怪的,他本身碌碌無為,亡國是早晚的事。但是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歷史不是演義,現在已經有很多學者開始討論劉禪其人,有人說他是庸碌,有人說他有大智慧,保全了巴蜀軍民,順應了統一的大勢,因為巴蜀後期缺乏人才,東吳孫權晚年昏紂,歷史的天平已然倒向曹魏了。


瀉藥。@相思藤

鄧艾攻破江油之後,劉禪派諸葛瞻率軍出援,據守綿竹,捍蔽成都。結果諸葛瞻到了綿竹,不肯據險自守,反而選擇了和鄧艾軍野戰。

鄧艾孤軍遠來,利在速戰。而且,鄧艾軍都很清楚,仗打到這個份上,自己已經輸不起了,沒有退路,所以,只要碰到敵人,就會尋求儘快決戰,而且最好是野戰。原因很簡單,百戰餘生,每個士兵都會拚死,才有一線機會活下去。只要敵人肯出城來和自己野戰,這仗就已經贏了一半。

這本是軍事常識。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防禦一方的將領,比較保守而穩妥的辦法自然是據險自守,等待敵人師老兵疲,糧盡援絕,被迫退兵的時候,再從後面追擊掩殺。比較激進的辦法就是認為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想不到自己會出城野戰,所以只要出城野戰,就會讓敵人膽寒。所以,自己不能示弱,必須出城野戰。

當時,張飛的孫子、張苞的兒子張遵也在軍中,曾給諸葛瞻提過意見,讓他據險自守,不要出城野戰,這是萬全之策。但是諸葛瞻不聽,非要出城野戰,結果戰敗身亡。

這時候,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本來留在城中,多少應該也還有些兵馬,如果他能冷靜些,看到父親已經軍敗身死,趕緊關閉城門,動員老百姓,一起嬰城自守,堅守不出,等待援軍,至少也還是可以遲滯鄧艾軍。結果他沒有,反而自己出城沖入敵陣,也戰死了。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

蜀漢本身就沒有多少軍隊,而且要在漢中駐守一部分,在南中駐守一部分,在東線永安也得駐守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要隨著姜維在前線野戰。那麼,留下來在成都留守的部隊本來就不會太多,數量比較有限。

更重要的是,在邊境地區駐守的軍隊,無論是承擔防禦任務的,還是隨姜維出擊的部隊,大小戰事不斷,戰爭經驗是比較充分的,戰鬥力相對來說也要強很多。而在成都留守的部隊像所有承平時代的軍隊一樣,平時的軍事訓練並不嚴格,日常工作以非戰鬥任務為主,戰鬥力會嚴重下降。

對這樣長期不打仗,沒有實戰經驗的軍隊來說,如果要上戰場,必須讓經驗豐富的老部隊帶著,爭取先通過幾次勝仗來鍛煉,一方面時提高軍隊的技戰術水平,一方面也是提高部隊的組織水平和紀律性,不能輕易出現混亂。

諸葛瞻到綿竹去的時候,帶的就是這樣的部隊。這種長期養尊處優、缺乏軍事訓練的軍隊,看到幾乎是神兵天降一般的鄧艾軍,自己內心必然是恐懼的。所以,諸葛瞻最好能先據險自守,讓士兵認識到敵人也是有缺點的,並非不可戰勝。

結果諸葛瞻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部隊,過低的估計了敵人,非要讓這些幾乎沒有上過戰場的軍隊一上陣就和翻山越嶺、千里而來的亡命之徒軍隊拚命。一開始還能借著人數優勢形成局部優勢,但當敵人意識到自己只有取勝才有機會活下去,從而開始拚命以後,諸葛瞻的軍隊就迅速全線崩潰了。

因為,按照這些缺乏戰爭經驗的蜀軍自己的認識,如果自己處於敵人那樣的狀態,必然已經潰逃了。對方不但沒有崩潰,反而開始反擊,這超出了蜀軍的預期,也增加了蜀軍心理上對敵人的恐懼感。

綿竹之戰全軍覆沒,蜀漢不僅軍隊數量上更加捉襟見肘,更重要的是,給留守成都的部隊和蜀漢君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撼太強烈了,更加堅定了之前的認識:敵人太強大了,我們打不過,早晚都是輸。

所以,在綿竹之戰後,蜀漢朝廷討論的問題就是兩個,往哪兒跑,要麼投降,而沒有拒城死守,等待援軍的選項。為什麼呢?

第一,說明這時候成都的留守部隊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士氣低落,人心不定,不足以組織有效的防禦。第二,連諸葛瞻父子都在前線戰死了,難道成都的留守部隊和將領中,還有誰比諸葛瞻更懂軍事嗎?所以,他們對敵軍的認識是,敵人非常強大,自己打是打不過的。

當時的主流意見是兩個,跑到東吳去,和跑到南中去。南中還有萬把人的蜀漢軍隊,而且已經在來救援成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南中煙瘴之地,又是蠻族區域,鄧艾軍對地理民情都不熟悉,未必敢乘勝追擊。往東吳跑就不用說了,寄人籬下,還指望著反攻,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歷史上東吳多次在背後拿刀子捅蜀漢,大家都還記憶猶新。

所以,這時候譙周就出來了,先是稱說天命,然後就開始分析形勢。他的判斷是,無論是去南中,還是去東吳,都是死路一條,早晚也還是得投降。尤其是去東吳,去了東吳不可能再繼續當你的皇帝,必然得向東吳稱臣,看現在這形勢,魏國滅東吳也就是時間問題,這就意味著,將來投降的時候只能是以東吳臣子的身份投降。

譙周的最後結論是,現在投降,多少還有些本錢,還只是投降一次,直接向魏軍投降,還是可以爭取點待遇的。無論去南中還是去東吳,等你的本錢都折騰完了,你再投降,那就沒什麼資本和人家談判了。所以,要投降就趁早,現在就投降。

劉禪本來是比較傾向於逃往南中的,聽了譙周這番話,感覺自己無法反駁,於是決定投降。

從劉禪和譙周的表現看,他們這時候決定投降是處於什麼狀態呢?就是已經被鄧艾軍的神勇嚇破膽了,認為鄧艾軍太厲害太強大了,是不可戰勝的,不光蜀漢軍隊根本不是對手,就是東吳軍隊,南中的蜀漢軍隊和蠻族軍隊,也都統統不是對手。

劉禪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呢?他從出生就跟著他父親劉備顛沛流離,但整體上始終是比較安全的,畢竟他是主公唯一的兒子,手下人拼了死命也得保著他安全。劉備從新野南逃時他還在襁褓之中,到劉備病亡於白帝城時,他在十七歲。無論在荊州還是在成都,他都是處於比較安全的環境中,實際上對戰爭是缺乏比較清晰的認識的。

即位為帝之後,一開始是諸葛亮,然後是費禕、蔣琬,劉禪本人不需要為行政和軍事問題操心。等到費禕、蔣琬都死了,劉禪開始自己主持朝政,他都已經四十歲了。所以,他本人並沒有應對比較複雜、困難局面的經驗,這些問題以前都是別人操心的,他只要不添亂就算是不錯了。

因此,劉禪本人和當時留守成都的蜀漢君臣都沒有應對如此嚴重的生死存亡危機的經驗,也沒有能力對敵我形勢做出冷靜分析判斷,再決定自己所應該採取的最佳選擇。從劉備入川到蜀漢滅亡,前後四十多年,成都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的考驗,軍隊和老百姓都沒有進行長期堅守的大規模防禦戰的精神準備。

最後,劉禪率領蜀漢君臣在對敵人的無上恐懼甚至是崇拜的心情下,出城投降了,蜀漢就此滅亡。而此時姜維、閻宇、張翼等人的援軍正在趕來救援成都的路上。但對劉禪來說,這些都沒有必要了,反正他們也打不過鄧艾和魏軍。


鄧艾率兵攻江油、取綿竹後,成都就亂套了,最後劉禪決意投降。為什麼在成都還有十萬守軍,外有姜維正在迎戰的形勢下,劉禪卻下令投降呢?



君無死心。劉禪自登基以來,大事小事皆由諸葛亮定奪,自己樂的清閑,以致後來與黃皓混在一起。國家的存亡,對劉禪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已要過得舒服,不能要面子不要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將無戰心。鄧艾率兩千兵馬攻江油前,守將馬邈卻不問軍情,在其妻的質問下,仍以「大事有姜伯約掌握,干我甚事?」「天子聽信黃皓,溺於酒色,吾科禍不遠矣。魏兵若到,降之為上。」鄧艾一到,馬邈立刻投降。與其相同的是,涪城亦無準備,盡皆投降。可見守城官兵抱有投降心理的不在少數。


文無謀心。諸葛瞻戰死,綿竹失守後,成都門戶大開。一幫文臣更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議論半天不是建議逃跑就是投降。蜀中不是沒有能人,而是戰爭讓能人的心都涼了,只想打仗成就帝業,誰為百姓社稷著想,連年的戰爭早就讓社會賢達敬而遠之,火燒眉毛時誰會為窮兵黷武出謀劃策呢?



民無守心。自劉備入蜀,連年征戰,致使蜀國民疲國弱。試想,四十餘年時間裡,近二十次征戰,是多麼頻繁,要從百姓那裡征多少兵、用多少糧、收多少稅?民心思和平,都想休養生息,反戰情緒高漲。因此在鄧艾兵臨城下時,百姓已是扶老攜幼各逃生命,毫無同仇敵愾之心。在舉國反戰的形勢下,靠區區幾個如姜維、諸葛瞻的好戰分子,如何能頂得住?



劉禪及時投降,讓百姓少流血,還是明智的選擇。姜維後來縱使巧計,無奈天怨人怒,終歸人亡政息。


劉禪為什麼投降,確實是讓很多人抓狂的事情!

當初鄧艾率軍跳崖逃出姜維包圍圈後,一路向前推進擊敗成都諸葛之子敢來的大軍後,劉禪投降蜀國滅亡,讓姜維直接傻眼了!

說起來劉禪為什麼投降,我們來看下蜀國的局面,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多次進攻魏國,而諸葛亮死後局勢變成魏國攻蜀多!

在這裡就要知道一點國力差距,曹操在臨終之前制定的修養生息、提高人口數量,發展經濟在多年後讓魏國力大增人口數量還是經濟水平都多於蜀吳,形成的優勢就是魏國敗得起!

而蜀國則是敗不起,要知道蜀國人口數量開始差距不算太多,而在劉備攻吳後損傷人口數量大導致後面蜀國人口少成弱蜀,而後諸葛亮經過一系列改革措施養息人口後國力進一步增強,可是後面數次攻魏失敗後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全部沒了,又成為弱蜀,在這裡想到當年吳國特使前往蜀國,感嘆蜀國人口稀少遠不及魏和吳!

從這裡大家也開始明白了一點舉國維艱,而劉禪投降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劉禪自知之明,國力最弱一敗就亡國,而他又不是什麼明君,蜀國又缺賢相人才稀缺,早已有投降念頭,只不過蜀國多漢臣沒有什麼大的借口,而鄧艾殘軍攻來正好有了投降借口!


劉禪並非庸才,投降對得起蜀漢百姓。

綿竹之戰戰敗後,蜀國都城再無可用防守之軍。如非要拒守,怕只能魚死網破,都成之內定是滿目瘡痍。再者,之前的多次進軍中原,勞命傷財,使得蜀漢百姓及其貧乏,對蜀國的家國依靠幾近於無,破城投降反到是一種解脫。

而這些劉禪都知道。成都內的軍隊實力不及鄧艾,在當時的情況下,反抗只能產生更大的傷害。而且如果真的與鄧艾打戰,蜀漢的都城成都就會成為主戰場,那麼千千萬萬的蜀漢百姓因為這場戰爭會家破人亡,成都地區會受到嚴重的破壞。而且這場戰爭,如果能堅持到姜維的援軍,贏了,那麼蜀漢在短時期不能承受第二次戰爭。東吳和魏國隨便哪國來攻打,都是必敗之勢。如果還是輸了,那麼亡國的百姓,他們的生活會更加的困難。作為蜀漢的君主,他的選擇將會決定整個蜀漢百姓的生死。有哪個君主願意做亡國奴,願意做投降者。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只要他心裡有百姓,他就沒得選擇,只能投降。

劉禪所受教育

劉備病危時提到了對劉禪的教育問題。先是說了自己的態度,「你父親我福德薄,你不必效仿我。你尋常時可以讀讀《漢書》《禮記》,閑暇時可以看看諸子學說,以及《六韜》《商君書》,可以增加你的智慧。」然後提到了諸葛亮的教育觀念,「聽說丞相在百忙之中,親手為你抄寫了《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幾種書,讓人給你帶過來,可惜半路上丟失了。你可以再求丞相給你一份。」

《申子》看重外表與實際的區別,《韓非子》看重以法治國,以術御下,《管子》則宣揚權衡利弊,進取退讓以維繫權力的平衡,《六韜》講究兵法軍事。

所以說這位帝王曾博覽群書,即便無能又能有多無能呢?只不過是時事逼人罷了,而劉禪所懷抱的是民,無可厚非。其實劉禪曾多次勸說孔明勿頻繁伐中原應重於民,可先帝遺囑,孔明之尊,又是他最敬重的。蜀漢之亡,在於失民心,而重漢室舊地。


作為三國後期的蜀主劉禪,在有兵有將有援軍的情況下,選擇出城投降,可謂明智之舉,頗受後人讚賞。劉禪,時人稱扶不起的劉阿斗,羅貫中也在演義中大肆摸黑劉禪,重點推崇諸葛亮神機妙算,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看倒也未必?

劉禪降魏,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原因:(1)那時的蜀國已經是窮途末路,民弱國衰,軍民無鬥志,再戰必敗無疑。(2)蜀國無主力戰將,無統兵大帥,單靠一個姜維,已是獨木難支,早些棄甲歸降,以免生靈塗炭。(3)蜀國地薄人少,危在旦夕,加上連年征戰,老百姓頗有怨聲,大勢已去,誰能奈何?

以上三點,還真沒想到蜀主劉禪想到了,他的出降是對歷史的一個最好的交代。


謝謝邀請。其實蜀漢政府存在兩種勢力。一種是主戰派,代表人物是,諸葛亮。孔明死後,是費煒,蔣琬。這兩個人後是諸葛膽,姜維。主戰派在朝中一直佔上風,才有孔明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連年征戰北伐,賦稅加重,川民不堪重負,心生怨氣,一片厭戰之聲。劉備入川時,諸葛亮說,劉季玉政寬,賦稅輕薄,蜀物產豐富足食,川民性惰,懶散。當增稅加賦,勉於農桑,調以生產。可見蜀漢的政策比劉璋政策要嚴厲的多。

另一種是厭戰派,代表人物是譙周,土生土長的益州士族,仕劉璋,劉備,劉禪三代君主。劉備入主西蜀,譙周念及川民免兵災之禍,力勸劉璋投降。與李嚴是益州士族利益的代表人物,劉備噐重。後蜀漢連年北伐,耗空國庫,蜀民不堪重負,朝野一片厭戰之聲。譙周多次上書陳述北伐給國與民帶來的弊端,但阻擋不了主戰派的言辭 與行動。後主劉禪 倚重主戰派 。當鄧艾兵臨綿竹,諸葛膽請纓消滅鄧艾,成都留守部隊並非精銳,沒有上陣廝殺經驗,平時疏於訓練,一戰被鄧艾幾千兵馬擊潰。諸葛膽自殺。

主戰派完全失去了主心骨,主張劉禪南逃或東逃,以圖東山再起。當時就算南邊,東邊都來守成都,堅持一年半載,姜維回救成都,劍閣能保住嗎?鍾會一旦攻破劍閣,二十幾萬大軍和鄧艾從陰平後續部隊,滅蜀漢也是指日可待。在說益州的土著士族對蜀漢政權已經很失望了。亡國投降的利益大於保國堅守的利益。劉禪雖然平庸,但不憨蠢,面對一片降聲,已是無能為力,如非要堅守,誰也保住沒有開門獻城弒君之人,如逃跑,將前腳走,後邊城破。無論逃到那都是復國無望。投降是明智的選擇。


蜀國的經濟難以支撐連年的北伐!鍾會伐蜀的時候,基本蜀國已是燈枯油盡。就前線還有幾個靠譜的將領。不投降也很難自保,有點當年張魯的處境,也許是為了百姓,也許早已厭倦!善終的結果還是不錯的!魏國自從三路伐吳大敗之後,聽從謀士的建議,大力發展後方經濟,蜀吳兩國合力都消耗不過魏國。魏國在滅蜀之後也沒能馬上解決陸遜鎮守的荊州,當時的陸遜可以說灰常的牛逼,比他強的都死了,他也知道吳國的國力不可能讓他北伐,所以和魏國對峙了很久,而劉禪沒有吳國的傳統(善守),蜀國幾個重要的關隘丟失後,也就無心戀戰了!關鍵還是經濟,有了經濟才有人才!


蜀國這階段國疲民弱、經濟落後、政治腐敗,基本處於崩潰的邊緣,就差最後一擊。

他率領自己的部下,向陰平小道出發,在沒人的山谷翻山越嶺,鑿山開路,硬是從大山中闖出一條路,繞過了險峻的劍閣,到達了蜀軍的後方。鄧艾突然出現在蜀軍後方的軍隊,徹底摧毀了蜀國人心理上的防線,蜀漢軍民鬥志全無,成都城裡是一日數驚,草木皆兵。老百姓都往大山裡跑。蜀漢後主劉禪面臨著選擇,一是逃跑,是逃往南方還是投奔東吳,二是投降,三是玉石俱焚抵抗到全軍覆滅。

逃跑。向北是魏,不行,只能向東或向南。向南那兒是那些被諸葛亮打趴下的南蠻孟獲們的地盤,當年歸順就不大服氣,現在危險了到他們那兒去,輕了擠兌你,重了搞死你!投奔東吳?寄人籬下,不得不低頭。況且魏國遲早會吞併吳國,這是大勢所趨,難道到時候再投降一次?


個人以為:此乃審時度勢也。

蜀、吳兩國加起來尚只能自保,真要北伐曹魏光復漢室無異於痴人說夢。面對曹魏大兵壓境之局面,劉禪開門投降實乃保國安民之舉。羅貫中作《三國演義》具有濃重的封建忠君意識,其實《三國演義》中隱隱透露著以蜀漢為正統的思想。但作為千年之後的我們完全可以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上看待劉禪投降之舉——從蜀漢劉家一姓之江山來看劉禪無疑是背叛了祖宗光復漢室的理念;從蜀漢百姓的角度而言劉禪此舉避免了一場刀兵之禍,避免百姓淪為刀下之鬼或是荒野流民;從中華民族的角度而言此舉為西晉重新一統華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此言之:劉禪者劉姓之叛徒也,華夏之英傑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F1 車手比安奇因日本大獎賽撞車事故去世?
長期開自動擋車型的人,如果突然需要開C1的話,會不會有壓力呢?
15萬左右中型轎車買吉利博瑞尊貴型還是傳祺GA8 280T尊享版?
相同得價格,請問寶馬3系和凱迪拉克XTS選哪個呢?
早上啟動汽車冒藍煙什麼原因?

TAG:劉禪 | 戰爭 | 汽車 | 社會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