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裡,華山派上一代只有岳不群夫婦二人,是劇情需要還是另有隱情?

不包括出走的劍宗諸人,華山派上一代只有岳不群夫婦二人,到底是金庸為了劇情方便設定如此呢,還是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如岳不群心胸狹窄,為了樹立自己在華山派的絕對權威,將其他人謀害或者排擠走?

因為恆山派也只有三定,我傾向於是劇情需要,為了情節開展需要,華山派被寫成了岳不群的夫妻店。


這跟「鳥山明把超級賽亞人畫成那樣,又畫了很多光頭人物,是為了畫起來偷懶」一個道理。
人多了就難寫,人少才好寫。

五嶽劍派中另四派都是人口繁多,五嶽會盟時隊伍浩浩蕩蕩,唯獨華山派上下總共才十幾個人。

類似的例子是《誅仙》中青雲門另外六峰都有上百人,唯獨主角張小凡所在的大竹峰不到十個人。


這個問題我從小就注意到了

說金庸偷懶是絕對沒錯的,但問題不只是偷懶

這其實是一個門派內部結構問題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一個師父收幾個弟子,弟子又收弟子,如果一直按這種方式發展下去的話,這個門派的人數將呈現指數增長,傳不了幾代,這個門派便會極其臃腫

因此,如果掌門的每個師兄弟都收徒弟,那是不現實的,一定會有一些師兄弟因為武功太低或其他原因而收不到徒弟。

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只有掌門才會收徒弟,掌門的師兄弟中儘管會有一些收不到徒弟,但肯定也會有另一些能夠收到徒弟。由此就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內部分流

掌門收的弟子成為掌門一系,其師兄弟收的弟子又會衍生出另外的數個支系。接下來,支系之下又會分流,不出幾代,整個門派內部的流係數量也將是指數級增長……

然而門派的規模有限,分流也不可能無限細分下去,因此一些太過疏遠的支系會因為這一支的衰弱而斷掉。

由於能當上掌門的肯定都是最強大或至少接近最強大的,因此掌門一支必定永遠能保持其勢力壓倒其他支系,至少是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幾大支系之一,其他的旁支會漸漸衰落以至斷絕

有一個問題就成了關鍵:掌門究竟是從哪一支產生?

一個掌門只會把掌門的位子傳給他的弟子嗎?還是也可能會傳給他師侄,即其師兄弟的弟子?

也就是說,掌門的位子是永遠誕生於掌門一系,或是每一個支系都有可能公平競爭下一代掌門?

沒理由認為其他支系的弟子們永遠都甘心看著掌門一系獨佔領導權。

由於武俠小說中,師徒之間的關係是以父子關係為藍本,每一個支系都像是一條血脈,支系與支系之間必然是一種競爭對立的關係。對其他門派來說他們都是同一門派,但對其內部來說,一個支系就是一個內部的小門派,這是不可避免的。

掌門與其師兄弟或許還會因為其師兄弟情誼而和睦相處,而一旦這一代人死去,他們留下來的支系則會失去維繫情感的紐帶,這與周朝的分封關係是相同的。

如若讓掌門一系獨霸繼承權,則其他支系必定不甘,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

1.內部火拚,直到有的支系勝出,攫取全部勝利果實,失敗的支系會徹底消失

2.有的支系出走,另開宗派。由此門派分裂。

因此,一個門派要發展成一定規模,掌門的繼承權勢必要在各支系中公開競爭

可是,有理由認為掌門總是傾向於把位子傳給他的弟子,因此這種競爭肯定是不公平的。即使能夠通過門規保證基本公平,這種內部的權力競爭必然也會導致內部洶湧的權力鬥爭

大家不要忘了,一個門派的內部分流,與一個王朝是不一樣的。

開國皇帝生一大堆兒子,子孫不斷開枝散葉,然而,只要不分封宗藩,其他的宗系無法獲得軍政大權,對於皇帝一系是不構成威脅的。因為朝廷只有一個,而暴力全部集中於軍隊,朝廷掌握著軍隊則是掌握著全部的暴力機器。

一個江湖門派則不同,每一個弟子都是習武之人,相當於每一個支系都天然地掌握著暴力一樣,支系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掌門一系沒有任何辦法保證自己獨攬全部力量,競爭對手與他這一支永遠是基本對等的。因此,這種結構極不穩定

一個門派發展到一定規模,傳了幾代之後,其內部的不穩定勢必導致其永遠處於自我崩潰的邊緣

因此,理論上說,武俠小說中的江湖門派難以做大,反倒幫派可以。

幫派治理得好,還能夠避免內部出現小利益團體,而門派的收徒規則卻註定了:門派內部天然地在產生小利益團體。門派註定會不斷內耗。

-------------------

開派祖師收了幾個徒弟。我把這稱為 初代格局

開派祖師死了,他其中一個弟子成為掌門,與其他的師兄弟都收有弟子,形成幾個支系。 我把這稱為二代格局。

以下的依此類推,分別是三代格局 、四代格局、……

可以確定,

初代格局是最穩定的,並且內部最少分歧,整體凝聚力極強,行動目標高度一致,但規模肯定最小。初代格局不用門規,僅靠師徒倫理和情誼就能自如運轉,當然設立門規還是有必要的。

二代格局整體凝聚力還是比較強,但內部分歧增加,規模壯大,內部人際關係開始變得複雜

三代格局凝聚力很低,內部關係高度複雜,整個門派開始朝一個多頭動物發展。如果初代和二代局還能靠感情維繫的話,三代格局則必須高度依賴門規去維繫。因此,從二代格局向三代格局的過渡是一個門派必須經歷的一個坎,處理不好門派內部勢必內亂。

能發展到四代格局的基本少之又少。這樣的門派內部鬆散。除非掌門一系擁有壓倒性的力量,否則掌門的權威會高度衰落。這樣的門派進取心,行動力都極低,各大支系間明爭暗鬥應該是常態。如果嵩山派是處於這樣一個格局,難以想像左冷禪在江湖上有如此咄咄逼人的勢頭

於是我們來對金庸小說中的門派跟以上列出的進行比對,可以發現,基本上,小說中的門派不是處於初代格局就是處於二代格局。(當然我指的是形式上,即是說一個傳了幾十代的門派,其內部關係實際上卻是跟初代格局和二代格局一樣)

岳不群的華山派處於初代格局——一個師父和一大幫弟子(當然寧中則也收了自己的弟子,但因他們是夫妻關係,基本仍相當於同一支系)

華山外大體上都是二代格局——支系的最頂端都是師兄弟關係。這是有道理的:畢竟是傳了好多代的大門派,寫成初代格局不合常理。寫成三代格局,內部複雜過度,也難以處理。小說里左冷禪與陸柏、樂厚、費彬都處理成師兄弟關係,比較簡單,否則的話,如果把陸柏處理成左冷禪師公的師弟的徒孫,光解釋一下都費勁,並且也沒必要。

恆山派名義上是二代格局,實際關係更接近初代。因為出家人並沒有過多的爭權奪利之心,師徒身份的歸屬關係應該也比較弱,因此三位師太的眾弟子們關係都打成一片很是親密。

衡山派的現狀就是很典型的二代格局的狀態。莫大和劉正風的關係本就不怎麼對付,幾乎就要形同陌路了,這樣的師兄弟關係,能夠想像他們各自的弟子們,除了名義上屬於同門外,還能有多少感情基礎。實際的衡山派因為莫大與劉正風的關係,讓人感覺已經分裂成兩股不相往來的支流了。

不過,我剛回想了一下,說除華山派外都是二代格局,也不怎麼準確,如泰山派,掌門是天門道人,後來在五嶽並派時起來奪權的玉璣子是他的師叔,可見泰山派其實已經發展到了三代格局。正如我前面所言,發展到這一階段,內部的權力之爭已經勢所難免。五嶽劍派中,泰山派基本是打醬油的門派,其作用就是來湊數的,否則就湊不成五嶽了。泰山派的規模可能是五嶽劍派中最大的,四百多號人,嵩山派除去所吸收的外派人士,規模應該比泰山派小。四百多號人的門派不太可能處理成二代格局,因為規模太大了。在《並派》那一章中,金庸倒是向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個門派內部的典型的權力之爭。為什麼反天門道人的恰恰是他的師叔,不是師兄弟,是師叔,這是非常合理的。一來,感情已經很疏遠了,二來,按武俠小說一般邏輯,輩分高一般武功也高,師叔的武功未必就比現掌門高,但總歸是一大實力競爭者,三來,上輩不服後輩管,心理上師叔對師侄的掌門身份有抗拒是很正常的——「你師父管我也就罷了,畢竟是我師兄,現在你個毛頭小夥子也來管我!」

可見,當金庸想描述一個門派內部爭權奪利時,把這個門派處理成三代格局是多麼合理。

回過頭來說,為什麼金庸要把華山派寫成初代格局呢?

第一是因為內部關係最單純,我們發現華山派內部關係非掌單純親密,一旦發展到二代格局,這種關係就不可維持了,例如《神鵰》里的全真派,小楊過剛被郭靖送上山去,面對的就是一個處於二代格局的全真派(其實應該是二代三代同體,因為「志」字輩也開始收弟子了,楊過就是第四代),其內部的人際關係已經近似於一個黑暗的小社會了。

第二是行動目標高度一致。岳不群決定整個門派出走就出走了,沒有任何反對勢力,連反對意見都沒有。你爹想決定全家一起去哪旅遊,很簡單的事,想跟你叔叔伯伯幾家一起,那就複雜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內部關係單純這一點,可以確保作家不用把精力過多地浪廢在描述內部關係這個問題上,我們很難想像如果華山派的內部結構像全真派那樣的話,這本小說究竟該怎麼寫。如果華山派是二代格局的話,很難想像岳不群這個野心家如何能不受到來自其師兄弟的反對力量。


大師兄:喬不劍
二師兄:莫不昭
三師弟:岳不群
小師弟:趙不道


我提供一處細節的修改,大家可以一起參詳參詳。
第七回《授譜》有一段話,三聯版是這麼寫的:

令狐沖撐著樹枝,走了十幾步,拾起費彬的長劍插在腰間,向著青光之處走去。走了一會,已隱隱聽到兵刃撞擊之聲,密如聯珠,斗得甚是緊迫,尋思:「本門哪一位【尊長】在和人動手?居然斗得這麼久,顯然對方也是高手了。」

新修版做了這樣的修改:

 令狐沖撐著樹枝,走了十幾步,拾起費彬的長劍插在腰間,向著青光之處走去。走了一會,已隱隱聽到兵刃撞擊之聲,密如聯珠,斗得甚是緊迫,尋思:「莫非是【師父】在和人動手?居然斗得這麼久,顯然對方也是高手了。」

注意我圈出來的關鍵改動,把尊長改成了師父。
按三聯版的說法,那麼華山氣宗顯然不是岳不群夫妻店,修改後新修版確定無疑是夫妻店。

首先,這個修改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不論是三聯版還是新修版,華山氣宗實際上就是岳不群的夫妻店,沒有再出現其它師兄弟。

我在這裡的疑問是,先前一處尊長,到底是金庸無意間的疏忽,還是另有別的考慮?

如果金庸確實隱藏著岳不群排擠走師兄弟的劇情,一時疏忽,後來有人指出漏洞或者自己發現進而修改,也不是完全說不通。

如果金庸想寫氣宗師兄弟,後來一時「偷懶」,造成錯漏,也說得過去。

都說得過去,就很麻煩,除非金庸本人給出確切回答,否則難有定論。
我和一下稀泥,給一個折中的解釋,那就是金庸綜合考慮了兩方面後決定把華山寫成夫妻店。也就是岳不群開夫妻店跟金庸「偷懶」並不矛盾,也許兩種因素都有。

然後我具體說一下有可能是岳不群排擠師兄弟的理由。
首先華山劍宗氣宗內訌,氣宗岳不群的師兄弟絕對沒有死完。

岳不群掩上衣襟,扣上鈕扣,說道:「當日玉女峰大比劍,我給本門師叔斬上了一劍,昏暈在地。他只道我已經死了,沒再加理會。倘若他隨手補上一劍,嘿嘿!」

氣宗幹掉劍宗,岳不群並沒有起決定因素,況且劍宗都有好幾個活下來的,何況氣宗。

然後是岳不群當上掌門,也是在火併之後好幾年的事情。
火併發生在二十五年前:

岳不群道:「成兄,你們『劍宗』一支,二十五年前早已離開本門,自認不再是華山派弟子,何以今日又來生事?


故事發生時令狐沖二十四歲:

令狐沖笑道:「在下四歲那一年,就跟你賭過骰子,喝過老酒,你怎地忘了?到今日可不是整整二十年的交情?」


岳不群當華山掌門是令狐沖親眼見到的:

令狐沖點頭道:「儀清師姊言之有理。只是這掌門人嘛,做就做了,卻不用行什麼典禮啦。」記得幼年之時,師父接任華山掌門,繁文縟節,著實不少,上山來道賀觀禮的武林同道不計其數。


令狐沖是十五年前進的華山:

令狐沖慢慢坐了下來,道:「我是個沒爹沒娘的孤兒,十五年前蒙恩師和師母收錄門下,那時小師妹還只三歲。

也就是說,至少華山火併十年之後岳不群才當上掌門。
那麼華山夫妻店有兩種可能,一種岳不群師兄弟二十五年間死光了,看劍宗的情況,不太可能;另一種岳不群當掌門前後排擠走了師兄弟,這種可能性更大。

所以,我認為金庸既有「偷懶」的可能,也有隱藏岳不群排擠師兄弟情節的可能,而這二者並不矛盾,可以共存。

我個人還是傾向於岳不群排擠走師兄弟的,金庸自述:

我是一步步推想岳不群 這樣的人物,其個性、年紀、性格特徵、動機如何,以及他想達成的目的為何,依其才能與個性,為求目的會採取怎樣的手段,遇到困難時會怎樣解決?岳不群這種人的心理,可能發生在很多人身上……我特彆強調了他深謀遠慮的部分,其實生活上用心機、用詭計的人,處處可見。

可見,金庸要塑造的,就是一個陰謀家。那麼用陰謀論來理解陰謀家的情節,也並無不可。


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但可以提供一種腦洞的思路:

我們來看看五嶽劍派中除了嵩山派外的其餘四派,是怎麼被嵩山派影響的:

對恆山派,左冷禪是派人假裝魔教中人圍攻定靜師太,然後私下對定靜師太做出種種暗示,說她才是該執掌恆山派門戶的人:

定靜師太氣得臉都白了,冷冷的道:「兩派合併之事,貧尼可作不得主。就算是我答允了,我掌門師妹不允,也是枉然。」
鍾鎮上身移近尺許,低聲道:「只須師太答允了,到時候定閑師太非允不可。自來每一門每一派的掌門,十之八九由本門大弟子執掌。師太論德行、論武功、論入門先後,原當執掌恆山派門戶才是……」

當然,定靜師太為這番挑撥勃然大怒,堅決不從,最後就被嵩山派高手害死。

對泰山派,左冷禪同樣是收買了泰山派掌門人的同門,玉字輩的幾個師叔,讓他們在五嶽派並派大典上發難,為難掌門天門道人:

天門道人站起身來,聲若洪鐘的說道:「泰山派自祖師爺東靈道長創派以來,已三百餘年。貧道無德無能,不能發揚光大泰山一派,可是這三百多年的基業,說甚麼也不能自貧道手中斷絕。這並派之議,萬萬不能從命。」
泰山派中一名白須道人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天門師侄這話就不對了。泰山一派,四代共有四百餘眾,可不能為了你一個人的私心,阻撓了利於全派的大業。」眾人見這白須道人臉色枯槁,說話中氣卻十分充沛。有人識得他的,便低聲相告:「他是玉璣子,是天門道人的師叔。」

結果就是天門道人被幾位師叔背叛,最後被害身亡。泰山派在那幾個被收買的傢伙的帶領下整整齊齊地大喊「泰山派全派盡數贊同並派,有人妄持異議,泰山全派誓不與之干休」。

至於華山派,本來是用不上這一套的,因為華山派是夫妻店,掌門人的同門就一個,還是掌門夫人,再怎麼利誘也不會背叛丈夫。所以嵩山派甚至想辦法去把撤離華山多年的劍宗的老弟子都挖了出來,扶植他們上華山找岳不群挑戰。

那封不平道:『當年你師父憑著陰謀詭計,篡奪了本派掌門之位,現下我已稟明五嶽盟主左盟主,奉得旗令,來執掌華山一派。』說著從懷中掏出一支小旗,展將開來,果然便是五嶽旗令。」令狐沖怒道:「左盟主管得未免太寬了,咱們華山派本門之事,可用不著他來管閑事。他有甚麼資格能廢立華山派的掌門?」

結局就是,如果不是令狐衝突然以精妙劍法打敗成不憂,而桃谷六仙又跑出來搗亂,恐怕華山派掌門真的就要易位,岳不群及其門下弟子恐怕也要屍骨無全了。

最後再說下衡山派,雖然沒有專門的篇幅寫嵩山怎麼挑撥衡山派門人的,但在劍宗上華山逼宮那一章裡面,提到了一位衡山派姓魯的老者,很明顯就是被左冷禪收買了的。他並不在乎本門師兄弟被殺之仇,反倒是為左冷禪馬首是瞻

衡山派這姓魯的老者微微冷笑,說道:「素聞華山派寧女俠是太上掌門,往日在下也還不信,今日一見,才知果然名不虛傳。」岳夫人怒道:「魯師兄來到華山是客,今日我可不便得罪。只不過衡山派一位成名的英雄,想不到卻會這般胡言亂語,下次見到莫大先生,倒要向他請教。」那姓魯老者冷笑道:「只因在下是客,岳夫人才不能得罪,倘若這裡不是華山,岳夫人便要揮劍斬我的人頭了,是也不是?」岳夫人道:「這卻不敢,我華山派怎敢來理會貴派門戶之事?貴派中人和魔教勾結,自有嵩山派左盟主清理,不用敝派插手。」
衡山派劉正風和魔教長老曲洋雙雙死於衡山城外,江湖上皆知是嵩山派所殺。她提及此事,一來揭衡山派的瘡疤,二來譏刺這姓魯老者不念本門師兄弟被殺之仇,反和嵩山派的人物同來跟自己夫婦為難。

綜合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在故事裡面,嵩山派為了瓦解其餘各派的勢力,花了很多很多的功夫……他們最常用的一條策略就是:利誘當前掌門人的師兄弟/姐妹,在別人門派里扶植新勢力,試圖分裂對方門派。

然後我們發現,這條策略,對泰山派完全成功了;對華山派的策略也差點成功;對衡山派的影響雖沒有明說,但到故事後期可以看出,莫大先生基本上是孤家寡人;而對恆山派可以說勸誘失敗了,此時嵩山派就會毫不留情下手殺掉不受勸誘的對象。

可以說,嵩山派把挑撥離間這招可以說用盡了。而各派的表現,基本上也展露了被挑撥後可能會有的各種發展。

我們所能看到的故事,不過是令狐沖二十多歲時經歷的幾年而已,可是在故事之外,五嶽派成立的數十年里,類似的事情,嵩山派又做了多少呢?

恆山三定,也不過就是三位師姐妹。為什麼沒有更多?想想不受勸降便被害死的定靜師太,是不是覺得脊背嗖嗖發涼?

泰山派門人多,而人多被收買的概率也就多了,左冷禪就成功收買了三位。假如岳不群有師兄弟姐妹,左冷禪難道不會去收買他們?

假如左冷禪收買了,以岳不群的精明和多疑,會發現不了?如果他發現了,會怎麼對付他們?

這些都是故事外的內容,我認為金庸確實是偷懶了,沒有花筆墨去寫,所以我們也無從得知確切的答案。但是我認為金庸這偷懶偷得還是很巧的,因為華山派門人凋零的狀況,恰恰是符合了一個被嵩山派壓制並暗中削弱的門派該有的狀況的。我們也可以大膽地推測:《笑傲江湖》里五嶽劍派內部的權力之爭,是非常殘酷的。


歪樓:

不字輩人才濟濟

有的去隔壁兄弟單位混了:成不憂、封不平、從不棄。

有的去外單位混了:東方不敗、老不死。

有的去別的書里混了:包不同、卓不凡、楊不悔、馮不摧馮不破、倪不大倪不小、謝不擋

還有很多出家了:不平道人、不戒和尚、不可不戒和尚、說不得和尚

有的表示自己數學不好:孫不二、丁不三、丁不四


是因為多快好省的需要(作者懶)。碧血劍相比之下就更過分,袁承志學成下山遇到了幾窩土匪,這些個土匪各各都是勞模,處處在趕場,袁小黑各種折騰,到頭來一看打交道的還是開篇的時候遇到的那些個。

學成下山遇到的第一個女人(土匪)後來成了老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只是武俠小說!
這只是武俠小說!
這只是武俠小說!
記得內地武俠小說剛剛風靡的時候,大概是八十年代初。那個年代學生看武俠小說跟現在的網癮一樣可怕。成績下降,視力下降都是武俠小說背鍋。
然後,現在,開始談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學性什麼的了。作為一個金庸迷(剛剛給讀小學兒子買了一套金庸全集),我認為金庸最大成就是文學快餐中的戰鬥機。能夠在當年連載的環境下,寫出如此結構和文字,這才是金庸的成就,就算有點瑕疵,也算是陳家洛的百花錯拳了。
再回到題目,其實江湖門派,大多數真的也就是這十幾二十人。而且華山也剛剛經歷過一場分裂,劍宗的都走了。所以人少一點完全正常。


原因應該是,岳不群把同輩的慢慢都給整死了。

五嶽劍派里最為奇葩的就是華山派一家,先看看其它門派。嵩山派有左冷禪師兄弟的「嵩山十三太保」;泰山派有掌門人天門道人的師弟;天松、天乙,以及玉字輩的三位師叔;恆山派有三定;衡山派差點,但莫大也有師弟劉正風。

這麼一看,就能發現華山派的奇怪之處了吧。岳不群就是典型的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什麼事情都能幹出來,記得為奪辟邪劍譜,還殺了他一個徒弟。而且知道勞德諾是姦細,但還是一直在利用他。為了讓自己成為五嶽派的盟主,岳不群便切了丁丁,練辟劍法。對自己能狠到這地步的人,基本上干出什麼事情也不必奇怪。

按某位歷史人物來推演岳不群的軌跡,應該是:當上掌門後,便開始暗殺師兄、師叔。在大權獨攬後發現,一系列動作已使華山派變成了五嶽中最弱的一派,便開始想盡偏法來維持門派。方法有二,一是塑造好名聲,讓肖小之輩不敢對其下黑手。方法就是買水軍造勢;二、尋找更高的武功秘笈,以此實現氣宗層面上的突破。因為岳本人在塑造好名聲同時,也創造出了「氣宗原教旨」理論,為了維持理論,便明知劍宗的劍法更為高明,但卻只能另尋蹊徑,甚至會摸著王八殼子過河。


你要是去爬過華山就會明白為什麼了。太tm難爬了!爬到一半我就知道為什麼華山派武功那麼強、名氣那麼大就收了那幾個徒弟,青城派稀鬆平常卻弟子眾多了。


劍氣之爭都掛了。
上上代還有風清揚。
與岳不群同輩的有封不平、成不憂、從不棄


把一代人理解成為一個領導班子就行了。
華山派領導班子分為左派右派,左右派拼了一波,死差不多了。剩下左派弟子岳不群。
岳不群組建了一套領導班子,帶了一波下代領導人也就是弟子。
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岳不群這套領導班子人這麼少?(排除什麼修房子的,收租的,採購的,監察的,武裝總指揮。。。。小說里又用不到這些)
這個問題很奇怪嗎?不奇怪,領班班子就那幾個人,更何況上代人死的差不多了,能決定事的就兩個。


你是沒好好看吧?那一代不是因為劍氣之爭其他人都死了,才剩他倆嗎?


以下是懟最高票答案 @居士說 的評論,寫完發現太多了,都能列成一個答案了,就粘貼如下:


首先從書中敘述來看,劍氣之爭後應該是有不字輩的師兄弟存在的。
但是我覺得如果是岳不群把他的師兄弟都逼死或者排擠走應該不太可能。畢竟以寧中則的性格不會跟他這麼做,再者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著君子劍的名頭,而不被同門師兄弟揭穿。
那麼,這些師兄弟哪裡去了呢?
一個可能是寫出來太不方便,也不必要,金庸就沒有寫。另一個可能是死在魔教手裡了。
畢竟當時五嶽劍派和魔教一直在正面剛,少林和武當基本沒怎麼參與,而是維持著平衡。所以那些不字輩很可能死在了和魔教的鬥爭中。而這也不排除岳不群沒有下黑手,或者是借刀殺人。比如說任我行說岳不群偽君子,很有可能就是注意到了岳不群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而借魔教之手除掉自己的師兄弟。


就這麼幾個人,作者還沒有寫好華山群像,除了幾個主教和配角,其餘的都是面目模糊。華山的精氣神都沒有出來,感覺就是烏合之眾。不如恆山派的剛勇團結,嵩山派的囂張跋扈,泰山派的碌碌無為,衡山派的自顧不暇。


我是覺得,這是有原因的。
岳不群是個假君子,那麼同門兄弟認識久了定會發現。而在一整篇小說中,他妻子始終不知道丈夫人品有問題。
這中間有個可能就是,岳不群殘害了同門,騙得妻子芳心,在派里無人時,繼承了掌門。


華山派令狐沖這一代弟子對劍氣之爭原本都完全不知道。這麼一想,難道令狐衝進入華山派的時候,華山派只有岳不群一家三口?


書里提到華山派二十年前的氣宗和劍宗之爭,後來又有封不平之流想爭奪掌門,再有風清揚對當初門派內鬥的感受,基本可以推斷,當初氣劍之爭,華山派死的死,隱居的隱居,幾乎有滅門之禍。所以令狐沖時的華山派,人才凋零,上面只有岳不群夫婦。


其他人可能和曲沃桓庄之族的人一個下場,被晉獻公全部屠戮,只留下自己這一脈。


推薦閱讀:

笑傲江湖東方教主為什麼不殺任我行?
岳不群為什麼要陷害他的接班人令狐沖呢?
風清揚和東方不敗的武功誰更厲害?
讀笑傲江湖的時候,你是從哪兒開始覺得/發現岳不群是偽君子的?
為什麼原著中東方不敗幾乎一出場就死了,他在人們心中和其他作品中的影響卻這麼大?

TAG:金庸 | 笑傲江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