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疫苗在不斷增多,按照這個趨勢,未來的人會不會要打越來越多的疫苗?

疾病本是一種為人類進化提供篩選的一個方式。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基因突變,自然選擇,所以能篩選出有更強大抵抗力的人。可疫苗的出現將自然選擇的能力削弱了,人人都有較強的抵抗力。這樣是不利於人類進化的。而且按照這個趨勢,疾病越來越多,疫苗越研發越多,是不是未來孩子要注射的疫苗也越來越多?


首先我覺得題主第一句話就是有問題的「疾病本是一種為人類進化提供篩選的一個方式」,應當說極少數的疾病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在人類進化史上起到了篩選的作用,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大概有2%混入了現代人基因里,而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容易導致現代人的疾病,但對於尼安德特人本身這些基因卻又帶來了好處。所以與其說是疾病,還不如說是基因。

如果尼安德特人沒有滅絕,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他們颳了鬍子,穿上西裝以後,也許就是這個樣子。Via:果殼-ScienceBlogs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研究人員們同樣發現,從尼安德特人那兒獲得的另一些遺傳變異,會讓人腰間長出遊泳圈,皮膚上出現色素沉積,並讓人更容易對尼古丁上癮。它們或許曾在人類開化之前,帶領我們的祖先適應險惡的自然,成功走出漫漫長夜。但在現代文明中,這些性狀並不讓人討喜。
via果殼《基因讓你容易晒黑容易胖?可能得怪老祖宗那次偶遇之後的啪啪啪》

第二,擔心出生後後天注射疫苗導致人對於疾病的抵抗力變弱而整體上不利於人類進化,題主的這個觀點讓我想起來一個叫李森科的人。

李森科老師。他堅持生物的獲得性遺傳,否定孟德爾的基於基因的遺傳學。Via百度百科

有個著名的故事說:
朗道對李森科說,你的理論是不是說如果我們把每一代小牛的左耳割掉,那麼某一代以後,小牛生下來就沒有左耳了?
李森科說,是的。
朗道又說,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有處女呢?

英文版本:
When Lysenko"s report was over, Landau
asked: "So, do you argue that if we will cut off the ear of a cow, and the
ear of its offspring, and so on, sooner or later the earless cows will start to
be born?" - Yes, that"s right. - "Then, how do you explain that the
virgins are still being born?"
via果殼《科學技術史》

第三,題主的擔憂忽略了技術爆炸這一人類科技進化史上的特性。從一般公認的疫苗發明——天花疫苗發明至今大概200多年,200年前的人類與現今人類在生理上的進步是微乎其微的,把這個尺度在放大10倍也不外乎於此——雖然語言、文字、風俗、生活習慣等有了巨大的改變,但人作為生物體本身在幾千年的維度內的變化是非常輕微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無論是疫苗還是其他先進的科技,包括現代醫學、營養學、生物科技等,都在短短的數百年內出現了技術爆炸,並且大幅度地延長了人類壽命。這與其說是干預了進化,不如說是避免意外(所有的疾病對生物體來說除了正常老化以外都是某種程度的意外)對於正常生物體的影響,把應有的壽命發揮出來而已。

所以簡而言之,如果把人作為一個APP產品,那麼疫苗就相當於現在只是排查bug的技術更先進了、bugfix也更自動化,並且通過一定bug庫的積累,可以在編碼過程中隨時干預程序員的錯誤編碼,在實際出現bug之前就徹底避免bug。通過其他的優生優育手段,也從根本上儘力避免存在先天底層架構缺陷的v1.0版的上線發布…

而題主擔憂的所謂「可疫苗的出現將自然選擇的能力削弱了,人人都有較強的抵抗力。這樣是不利於人類進化的」觀點,就跟「空氣凈化器讓人類抵抗力變弱」的觀點一樣,不值一駁。

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

國內的私立醫院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私立醫院有哪些區別? - 馬於堃的回答 - 知乎

馬於堃:國內的私立醫院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私立醫院有哪些區別?

我們這一代人是否會面臨醫療體系的崩潰? - 馬於堃的回答 - 知乎

馬於堃:我們這一代人是否會面臨醫療體系的崩潰?

有哪些是你踏入社會才明白的道理? - 馬於堃的回答 - 知乎

馬於堃:有哪些是你踏入社會才明白的道理?

創業能有多艱辛? - 馬於堃的回答 - 知乎

馬於堃:創業能有多艱辛?

有哪些經典的醫患溝通案例? - 馬於堃的回答 - 知乎

馬於堃:有哪些經典的醫患溝通案例?


不一定。天花已經滅絕了,所以現在人們已經不需要接種天花疫苗了。以後人們把脊灰,麻疹消滅了,也不再需要打脊灰麻疹疫苗了。

還有你說的病毒篩選出抵抗力更強的人類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就好比狗不會得艾滋病,但人也不會得犬瘟,你能告訴我是人的抵抗力更強還是狗的抵抗力更強?很多對病毒的所謂的「抗性」是中性的,並不代表有抗性的人的免疫力就比沒有抗性的更強,只不過他們的免疫系統碰巧克制這個病毒,但不能排除不會被別的病毒克制。比如有的人的某個受體的結構改變了,從而對某個病毒產生了抵抗力,但也有可能這個受體結構更容易被另一種病毒感染,我們沒理由認為哪種受體天然對病毒免疫。又比如有的人攜帶的HLA型對HIV有更高的親和力,所以他們對HIV有更好的免疫力。但HLA型本來就是平等的,沒有說哪個HLA比其它的更優越,只不過某些HLA正好對HIV更有利。事實上人類在歷史上也被這樣「篩選」過,人類為了逃避某種病毒的追殺,把唾液酸分子的結構都變掉了(你知道的最冷的冷知識是什麼? - 知乎),付出的代價是人類吃豬肉會慢性致癌。所以你真的想要這樣的「進化」嗎?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 疫苗確實不利於篩選出對疾病有抵抗力的人


問題在於,對疾病有抵抗力的人並不一定是生理上有優勢的人,我的意思是,並不一定比沒有抵抗力的人強壯。

比方說,鐮刀型貧血患者對瘧疾有較高的抵抗力。
如果瘧疾很強殺死了大多數人,對人類造成了很大的選擇壓力,能生存下來的人的體質並不會變好。


題主的意思是,不應該研發疫苗的預防疾病嗎?


在現有技術和理論水平下,肯定是不斷增加的,病毒細菌有成千上萬種,常見的就有很多,苗肯定越來越多,要看理論上有無突破,否則只有這個辦法


需要接種疫苗增多不是因為我們人類越來越脆弱,而是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和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越來越豐碩,我們對於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和細緻。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我們不但知道哪些病原體導致了疾病的發生,還清楚這些細菌或病毒如何侵犯人體(內毒素、外毒素、攻擊哪些細胞和器官等)。相應地,科學家們研究這些細菌或病毒穿什麼衣服(抗原),針對哪些衣服是可以設計疫苗的。

例如,以前我們對於宮頸癌的患病風險是亂性、過早開始性生活,其實是感染病毒HPV導致,而不亂性的良家女孩也可以感染HPV。HPV又有很多亞型(表兄弟們),穿不同的衣服,因此針對最厲害的幾種HPV,科學家們研發了四價、九價的抗體,意思是預防感染4種和9種HPV。這樣我們給9歲的男孩和女孩都接種HPV疫苗,在他們開始性生活以前就產生了針對HPV的抗體,充分保護他們。

科技改變生活!疫苗讓我們對疾病的預防能力越來越充分,這難道不是好消息嗎?


題主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值得這領域工作者思考


那麼題主你願不願意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被疾病篩選掉?


可能就打一種,預防百病


很多人對物種的強弱以及演化有以下看法:

很多人覺得幾萬幾十萬年的歷史就像考試,只有考試越難,最後淘汰剩下的人越牛逼。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無論是人為還是自然產生的考試只會讓人類朝一個死胡同越走越遠,

比如大型恐龍朝過高過大的方向走得過遠,在它們當時的比大小的考試中能拿90分,而低於90分的已經很早就被碾壓出局了,當試卷改成比誰體型小的時候,這些傻大個恐龍就蒙比了。這叫做『特化』。俗話就叫做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框里。

當然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但都和某一方面進入了特化的死胡同有關。

在人類目前幾乎擊敗自然選擇之後,看似老弱病殘都能存活下來不利於「變強」,但目前的所謂『弱』者在幾千萬年曆史中幾乎必然會有成為強者的那個時間段,而各種類型的人類都能存活下來的好處就是,無論歷史的考卷變得如何地奇怪,人類總能有部分人存活下來。

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真正的強就是基因庫里任何基因都不能被淘汰,包括會導致先天殘疾的基因。

因為任何一個基因無論現在看是多麼有害,在將來無法想像的歷史時代總可能會有派上用場的時候。保留下來總錯不了。


隨著現代化醫療科學的進步,帶給我們無論是生理還是精神上都利大於弊。你不妨能回想一下過去人的生活:嬰兒斷奶後就吃白薯米粥,大人生病更多求的是土方等。我們都在學物競天擇這個學術結論,也就是說有些病我們是能靠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完成自愈。
的確醫療科學進步對我們去治療這些病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他的利處。你又會覺得你生病不吃抗生素會很難受很難自愈,這是他的害處。耐藥性和我們自身對其的依賴是我們將來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你可能也發現了你身邊的一些有文化積累的父母不會讓醫生在他的病曆本上開抗生素葯。
我們無法完全脫離這個時代。時代在進步,我們也要學會退步。說是這麼說,從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病折磨。即使你發現這個問題並實際去做了,別人不了解你做這事的用心你可能就成為一個熱議。
我更希望從疫苗方面開始,來解決一些時代進步的後遺症。你生存的環境會促成疾病,你得到的劣質衣物,你的思想會促成疾病。


首先,疫苗和疾病不是絕對相對的,疫苗是針對病毒和細菌研製的一個「演算紙」,主要還是依靠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其實複雜來說,生物進化是同步進行的,自從人類從采捕進入農耕,人類的行為才是決定其是否在瘟疫中活下來的關鍵,而不全是基因了。


我覺得題主不可以用高中的進化論與自然選擇來解釋現代生產的疫苗。


進化是在可以承受的選擇壓力下發生的,壓力太大人類應接不暇肯定會滅絕的;技術進步如果可以實現防止多種疾病的話,所答的疫苗肯定是越來越多的;至於可以實現病原體的滅絕,那數量可能是減少的;總之一句話,不一定!


想從兩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1、病毒變異 病毒每時每刻都在變異。而隨著人類活動地域的擴大和與野生動物接觸日漸頻繁,接觸這些能傳染給人的病毒的幾率也就大了。

2、疫苗預防遵循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本地域正在流行的、危害大的傳染病才預防。狂犬病疫苗就不用普免。去非洲旅行、工作,才打非洲流行病的疫苗。隨著疫苗預防的普及和醫療水平的提高,過去很多傳染病發病率是在不斷下降,最終被消滅,那也就不用打這些疫苗了。美國的狂犬病幾乎被消滅,人被狗咬後,只是將狗隔離觀察幾天確定是否得狂犬病,人不用立即接種狂犬病疫苗了。

而對預防獸醫來說,控制住動物中傳染病的流行,守衛住人類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是我們工作的重要目的。


基本關於題主的問題@gyroscope 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我就題主的觀念提出一點小的建議。首先我十分反對把進化叫做進化,叫演化更為貼切。演化有什麼特點呢,能湊活用就湊活用,遇到大災大難不全死都是好的,個別活下來的重新建構了種群新的基因頻率,然後我們說這個物種演化了。有的東西就是不能兩全其美,那你說咋辦。舉個例子,人為了直立行走被迫縮小盆腔大小,胎兒未發育完全就必須出生。不能說是好事還是壞事,是不是。免疫也是一個道理,演化往往是中性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我的父親是一位醫生,我95年出生,從出生到現在為止從沒打過一針疫苗。我父親是鄉下人,但他遵循人自然發展,他不提倡打疫苗,如此我就成了他的例子。很幸運在現在這個社會,這個環境,我從沒有得過大病,偶爾發燒感冒,一切健康。我也是學醫的,我覺得一個人生了病,最好的處理就是保護自身最大限度不損害器官的情況下用藥或者食療。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還有堅持運動。


推薦閱讀:

有沒有可能發明一種青春痘疫苗,在青少年青春期之前注射,等到青春期時就不會長青春痘了?
貓咪要不要每年都打疫苗啊?
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為什麼可以口服?難道不是蛋白質?不會水解失效嗎?
從醫生來看,《疫苗之殤》這篇文章里的觀點都有哪些問題?
毒疫苗的後續呢?請問毒疫苗到底去向何處?現在的疫苗還能打嗎?

TAG:健康 | 生活 | 醫學 | 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