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族管弦樂團里仍然需要低音提琴?

傳統民樂缺少低音部,目前的低音阮和低音二胡仍然不能勝任?有沒有什麼解決途徑?


謝邀:)
首先,不僅需要低音提琴,還必須有大提琴。且有時候民樂小樂隊演出不方便帶低音提琴,但是會帶大提琴,保證必要的低音聲部。(都是淚……)

@dur odin的回答已經很詳細了,不過我補充一些:
1. 中國現在的民樂團的結構不同於西洋交響樂團。吹拉彈打(其中彈撥樂是中國民族樂團的特色),足以描述很多中國傳統五聲音樂寫出的調式簡單的曲目,我們聽到的許多古風悠揚的中國曲目的配器都很簡單,所以沒有形成常用低音的傳統。但是這構不成一個完整的交響體系,就像蓋一座大樓沒有穩健的地基,上面再華麗也是飄的,音樂沒有厚度。而我們現在聽到的很多民族管弦樂作品都是大量借鑒了西洋交響樂的寫法去創作的,所以低音是必須的。

很多人是不理解經常被忽略的低音其實有多重要,可以看一下我在這個問題回答里關於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詳細介紹:如何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
再舉個簡單直觀的例子——耳機的優劣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聽其低音的音質,如果低音不好甚至沒有,只有旋律,那麼十幾元的耳機和上萬的耳機的差異在哪裡?(當然了,好耳機不止是低音好一個因素,但是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2. 解決方案不是沒有,就是用中國本土的低音樂器:低音革胡和低音拉阮。
香港中樂團是唯一一個還在大規模使用這兩種樂器的大型樂團了,但是很多時候,出於作品表現的要求、演出效果等等因素的限制,演奏員必須還是使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
低音革胡和低音拉阮的音色和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不一樣。不談優劣,只是合適不合適而已了。西洋的提琴音色更柔和。
我找了兩個視頻,香港中樂團演奏的《十面埋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裡面的拉阮和革胡。
視頻封面【十面埋伏】指揮;閻惠昌、香港中樂團演奏視頻

香港中樂團十面埋伏(完整版) (這個版本早一些)

(抱歉臨近期末這些天忙,回答的不如我想的那麼完美。有空了我把更詳細的資料放上來,甚至如果關注和支持這類問題的朋友多的話,我會查資料寫一篇文章)

最後,祝大家生活愉快!:)

(回答此類問題照例爆照!點贊的人都和他們一樣萌哦!)


以前研究過革胡大革胡,音色實在很搞笑,所以還是得用大提琴和低音貝斯
其實我倒覺得 這樣挺好的啊,本來嗩吶琵琶啥的以前也都是外來樂器,二胡更是,胡琴胡琴,都是外國來的慢慢紮根了嘛。音效好咱們就拿來用,這有什麼不對


謝邀
現代中國人將民樂劃為了弓彈吹打四大部分,而在音域上則要分為高中低三個部分。除中高音外,低音區當然是更加重要的部分。比如吹奏樂器中有一種特別的低音笙(即加鍵笙),再比如低音嗩吶等。大阮也能為彈撥樂救場。

但弓弦樂則難有合適的低音聲部樂器鑄造堅實的根音,雖然有低胡為備選方案,但低胡畢竟是胡琴的構造,採用琴筒共振故而不像西洋提琴箱體振動那種打開的聲音,聲音相對內斂。作為低音區樂器的話無論響度、穿透性都不夠理想。

我通過欣賞西洋管弦樂的經驗,深知缺失了低音的殘廢弦樂組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弦樂組必須是完整的,不可能被其他管樂或彈撥低音樂器替代。因此聲音足夠厚重圓潤的低音提琴君來救場了。

個人認為我們不必糾結於樂器的「種族純凈」,畢竟今天民族樂團的許多我們熟知的表演形式其實是一種較晚產生的東西,本來就是中國人通過西洋樂理將國樂作和聲改良的產物。

通過西洋的樂理、樂器將我們的國樂進行適當的編曲和改良,這是中國音樂的大好事。

對民樂的了解不如西方音樂多,歡迎指正。


謝邀
民族音樂大多為主調音樂,那我們就只討論一下主調的。嚴肅臉(主要是復調的我才剛開始研究,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 )
於西方傳統的管弦樂隊來看,木管組、銅管組、打擊彈撥組、弦樂組,均無不各含有低音樂器。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為了表現和弦。
中高音基本上都是用來表現主旋律,也就是一首曲子的「骨架」。光有「骨架」,則長期聽之便覺興索然,過於簡陋。那麼我們怎麼給它加上「血肉」呢?簡而言之,和弦就是曲子的「血肉」,通常由低中音樂器負責表現。那麼現問題來了,原位和弦的最低一個音一般喚作「根音」,其重要性於其名諱也可見一斑。有人說,省略了根音的和弦,便如無根之木,如空中樓閣,給人以和聲不穩定的感覺。這便是低音樂器的必要性。為了使各組的樂器(同組樂器音色相近)均有獨立表現一個曲調的能力,只好給它們都加入了低音的樂器。
民樂團的樂器,雖分組之系統性不如西樂團,但仍可以大概分成吹奏、彈撥、打擊、拉奏。同理,每組都應有低音樂器。吹奏有低音笙之類的,彈撥的古箏大阮什麼的低音也差不多夠用了,那麼拉奏組就尷尬了。。二胡低音下不去,有個叫低胡的據說音色很逗還是怎麼樣不大清楚。於是只好拉了個外援,把低提弄了進來。
說不定還有別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我這麼分析的話,感覺還有點道理哈哈哈
第一次被邀答題,十分榮幸


1,如果是按照近代以前的、西方音樂傳入之前的中國傳統音樂的審美和結構組織方式,民樂中確實也並不需要低音弦樂器來形成四部或三部和聲,想體會下的話可以試試崑曲音樂、絲竹樂、廣東音樂、道樂等。
——但這些曲子不見得符合現代的審美。正如上面 @dur odin @Basser 兩位所說,現代的民樂是以西樂樂理來作曲和分析的,所以必須給它一個base。

2,中國民樂樂器的音色,很多都非常的有「色彩」,有特徵,獨奏容易有出彩的表現力、但確實不容易「合」。小樂隊還好安排,大樂隊中要形成「融合的音響背景」,就難了。所以 @Basser 上面說到的,用放大版的胡琴、拉阮作為低音基礎,就不如提琴柔和,提琴更容易達到「存在、起到作用,但不搶戲」的效果。
ps,所謂低音革胡和低音拉阮這些,也都是現代新創的樂器,出現不會超過幾十年,達不到需要的效果被淘汰掉也沒什麼不好的。


題主用了「仍然」兩個字,即是默認民族管弦樂團里應該有可以充當該角色的其他樂器,而且認為目前的民族管弦樂團里沒有使用其他樂器來代替這個位置,而且民族管弦樂團里不該存在低音提琴。

為什麼民族管弦樂團里仍然需要低音提琴。
這其實是幾個問題。
一,為什麼民族管弦樂團里需要低音提琴;二,現在民族管弦樂團有沒有替代低音提琴的樂器;三,以後需不需要低音提琴;四,民族管弦樂團該不該使用西洋樂器之一的低音提琴。

?(^?^*)?(^?^*)?(^?^*)

一,為什麼民族管弦樂團里需要低音提琴

其他回答里已經說清楚了,在此不再贅述。可以概括為音響效果的需要,作曲和觀眾的習慣,歷史原因等等。

二,現在民族管弦樂團有沒有替代低音提琴的樂器

有的,目前代替這個位置的樂器中,使用較多的是中央民族樂團的低音拉阮,和香港中樂團的低音革胡。其中拉阮只有在特定的曲目中偶爾用一下(沒錯,我說的是《印象國樂》);而香港中樂團沒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全是用的自家的革胡和低音革胡。根據我聽音樂會的經驗,我認為總的來說,低音革胡要好於低音拉阮。
另外,低音笙可以有限的假裝自己是弦樂,但是不能滑音。

三,以後需不需要低音提琴
對絕大部分樂團來說,大約十幾年內是需要的。筆者未曾發現中央民族樂團有出售拉阮的意向,而香港中樂團的革胡低音革胡大約是五位數到六位數RMB。並且目前的樂團以及演奏員在使用低音提琴上很有經驗。

四、民族管弦樂團該不該使用西洋樂器之一的低音提琴

首先要搞清楚,民族管弦樂是不是民樂,演奏民樂要不要用民族樂器,一件樂器是不是民族樂器。本文的民族,指的是中華民族,主要指漢族。

上面的我就暫時不討論了,討論了也不能一兩句就概括。

個人以為,演奏民族管弦樂不一定要用民族樂器;若是存在符合樂團要求的民族樂器,更佳。如果用了低音提琴這樣的西洋樂器,也沒有什麼好指責的。


End。


利益相關:在大學民樂團曾擔任過二胡聲部長,高胡首席和中胡首席。
關於民樂團為何還需要借用西樂的低音聲部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說說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民樂是不缺高音樂器的,柳琴高胡高音笙等等不一一列舉。但是說到中低音樂器就十分匱乏了,尤其是拉弦樂里的中低音樂器最為匱乏。一場民樂演奏里如果沒有強大的中低音聲部,會令人感覺樂曲沒有厚度,沒有立體感,這個大家具體聽一下就能有明顯的感覺。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會問,可不可以在傳統二胡的基礎上改良從而研製出可以媲美大提琴或者貝斯的低音二胡呢?(既然我們已經在二胡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形成了獨特的高胡,而且改良很成功)我不得不說,根據我在學校樂團演奏一個學期中胡的經驗來看,二胡這種樂器真的不適合改良成低音樂器!中胡(中胡內外弦定弦比正常二胡低一個純五度,算是二胡的「低音改良版1.0」,但是比大提貝斯的最低音還是要高的,不能算低音樂器,只能算中音樂器)內外弦定弦是GD,和小提琴的G弦D弦是一樣的,然而拉出來的音量和音色。。。完全和小提琴不是一個級別。不僅音量小,而且完全感受不到小提琴GD弦拉奏出來時候的完美振動感。最後以至於,我們大家寧願去拉高胡也絕對不願意去拉中胡。(不過,不得不說中胡還是很重要的)雖然我們樂團沒有使用過所謂的「低音二胡」,但大家都很明白真正的「低音二胡」拉出來有多糟心了,同時也就印證了大提琴等樂器在民樂團中存在的必要性。(不過略略吐槽一下我們以前樂團的大提琴,尼瑪拉得聲音比中胡還難聽十倍,只能說是水平問題了)


手機碼字

淺談……淺談……民樂的同學們輕噴……


————————分割線——————

民樂應該說是現代民樂,這種樂團結構方式本身而言就相似於西方交響樂團編製。
主要是由於低音樂器缺失(此處指阮為撥弦樂器 缺失弓弦)

現代生活方式、教育、社會構成基本上可以算近西式的。
所以基本上而言,現代的音樂審美基本上也靠近西式,可以說「民樂管弦樂團」的存在是比西洋樂的管弦樂團要年輕很多很多。

源於我國記譜方法大多為詞,為字,像《詩經》《楚辭》這種唱腔,包括發音都已經失傳,還有秦樂,唐音,宋詞,元曲,基本大多數也都不同程度的損壞了,包括現在所說的「宮商角徵羽」也都是依照西洋的記譜法改編的,所以也就很少有古音傳下,這點真的是很遺憾。

現如今,大多數演奏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現代收錄改編的樂曲,而我們的審美(前部分講過)受西化影響比較大,並且作品也收到西化的影響,可能聽起來就沒有西方交響樂(平調)那麼舒服了,可以說現在的民樂嚴格意義不能算作民樂,不完全東方也不完全西方的產物。

回答的很片面……
希望這麼答,教中國傳統音樂的老師不要打我的好。
同時希望我國傳統音樂蓬勃發展!!

最後!!!
希望新的一年裡,琴房不要分到跟嗩吶大魔王一層!!!(最好隔七八層……)

以上


一直不太明白傳統是誰的傳統,感覺是硬湊了一套編製出來,還是挺尷尬的


不能沒低音啊,連搖滾樂隊都必須有貝斯,交響樂,更不可缺低音。我國傳統樂器里,貌似沒有低音特別好的…


可以試著用定音鼓代替,但是要考慮音樂性格


推薦閱讀:

請問這個五線譜符號代表什麼?踏板還是力度還是連線?
即興創作樂句的能力,到底屬於音樂能力還是語言能力?
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這首歌磅礴大氣,為什麼是用的小調調式,而不用大調調式呢?
有什麼與音樂相關的字元可以紋身?
如何正確地欣賞交響樂?

TAG:音樂 | 民樂 | 樂理 | 管弦樂團 | 低音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