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籃球帶護具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打籃球膝蓋經常疼,就帶了護膝,但是有人說帶護具會對關節造成二次損傷,有人又說不帶護具會加速關節損傷。到底哪種說法靠譜
感謝邀請。
這個不同人對利弊看法不同,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對籃球運動員帶護具對利弊的看法也不同。我利弊方面給你分析一下然後給一些建議。
利:
1保護關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力損傷;
2關節受傷後協助維持關節穩定性,防止二次損傷;
3在一定程度上緩衝外力對關節的衝擊。
弊端:
1沒有傷痛的情況下使用護具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關節幅度,影響技術發揮;
2帶有護具的關節處皮膚毛孔等被壓縮,影響部分皮膚呼吸.
建議:
1踝關節在籃球運動中活動幅度較大、承受力較大,極易損傷,而且還會形成損傷記憶,在國家隊每次訓練都要打腳(膠布),所以建議打籃球時最好打腳或者戴護踝;
2其他關節沒有傷痛建議不要帶護具;
3如果傷愈之後關節不穩定建議帶護具;
4傷愈之後由於心理問題不敢放開動作害怕舊傷複發也可帶護具,防止因心理問題影響動作技術發揮。
所以,我認為打籃球戴護具沒有絕對的利大於弊或者弊大於利,是根據需要和個人習慣而定的。
希望能夠幫助你。
@齊廣躍 對關節保護方面可能有豐富經驗,說得不錯,但我個人並不完全同意他答案里 關於「打腳」的的部分。
打腳俗稱貼扎,確實能起到控制腳踝關節活動度的作用,但並非人人適合打貼扎。以職業球員或准專業球員做例子是不太恰當的。職業球員或准專業球員體型普遍高大(身高,BMI等),對抗強度大,踝關節承受的壓力確實極大,作為避免傷病的措施,打腳很有效,但對於身材沒那麼突出的普通人來說,「打腳」就不一定是必需品了。
對於人的關節來說,相鄰關節的功能要求是不一樣的。踝關節最重要的是靈活性,相鄰的膝關節需要的是穩定性,往上相鄰的髖關節需要靈活性,腰椎需要穩定性,一旦踝關節的靈活性受影響,膝關節將會被迫代償,因此很多球員踝關節靈活性不足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會增大,打腳控制了踝關節的活動度,讓踝關節在激烈的對抗中不至於超出身體承受的範圍,但代價是靈活性被影響。因此護具的選取其實是找一個平衡點,對一個部位保護的必要性更大,還是因此而帶來的代價更大,每個運動參與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選擇。
對於普通身高的人(大概為身高183以下)來說,打腳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為了貼扎後鞋子合腳,鞋碼很可能會因此被迫增大半碼甚至一碼,東亞人的腳面本來就比較寬,再加上打腳的包裹,這多出來的半碼一碼,對基數達到45碼以上的球員可能微乎其微,但43以下的影響就比較明顯了,增大的鞋碼會直接影響步態的改變,代償的就是膝關節。
我的個人建議,身高在183以下,腳踝沒有傷,腳不算太大(45碼以下)體型不算肥胖的非專業籃球愛好者,是否打貼扎真的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決定,腳踝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平時要多加鍛煉,而且對於籃球鞋的選擇來說,高幫未必是適合每個人的,如果有輕度平底足,腳踝高度比較低的球員,高幫鞋反而影響TA的動作,而出現非正常的對抗(導致姿態不正常),反而更容易崴腳,而鞋的邊緣形狀是否容易導致腳面翻轉,更能決定崴腳的概率。
另外,一個球員的反應很重要,在意識到有崴腳的可能時,及時有保護性的撤腳,比用貼扎還關鍵(並不是說貼扎不重要),因為腳腕一旦發生翻轉,高幫鞋和貼扎只能讓其受傷程度降低,而靠反應、鞋邊緣和個人打法的調整(良好的移動習慣,熟練協調的步法),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腳腕發生翻轉,也就是「腳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打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方,可能很多人認為坦克裝甲增厚是增加防禦的唯一重要方式,其實增加機動性和車體高度能降低被擊中的概率,同樣能增加生存率,至於增厚裝甲的重量代價和機動性之間的取捨,就看怎麼找平衡了,護具的選取同理。
另外關於膝關節,沒有傷的情況下確實未必需要護膝,但護膝也有很多種不同的保護等級,有的護膝有加壓和保暖的作用,在天氣寒冷時,總會起到保護作用的,而髕骨帶不阻礙運動幅度,也能對髕骨起支持作用,算是一般來說用了也不會虧的建議護具。
其實劇烈運動後,對關節進行加壓處理反而更重要,以後我會在專欄里詳細說說關於籃球運動中護具的選擇我來扯兩句。
護具其實也是個大學問,別看護肘、護膝各個品牌的樣式長得差不多樣子,但其實分的還比較細。
首先,有為非對抗類、高強度無氧運動定製的護具,像LP這類的,舉重、健身的朋友會比較多使用。這類護具,更多地實在保證你的肌肉和關節的穩定性,防止你在發力時扭傷!最典型的護具:護腰和護膝!
有很多人說護腰會造成依賴性云云,但是就我個人來看,帶上護腰可以極大緩解腰部壓力,有效防止過度訓練帶來的腰肌勞損和可能患上的腰椎間盤突出!
至於護膝,更是必須的,膝蓋結構較為複雜,長時間的訓練更會導致磨損,護膝帶來的包裹感可以很有效的防止肌肉扭傷!
其次,則是為了對抗性運動準備的護具。
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nike、阿迪這類球類運動品牌的護具。
他們一方面注重護具帶給肌肉、關節的穩定性,一方面還可以利用護具防緩解肢體接觸時的痛苦!所以,對於對抗性球類運動來說,護具也是極有必要的!
多一嘴,個人經驗,綁護踝可以,但是一定要先找到膝蓋的感覺,增加下肢力量和對膝蓋韌帶的控制,做一些戴護踝時的平衡訓練和動態熱身。初次綁護踝能明顯感覺到左右滑步時原本應該腳踝扭動消化掉的側力被轉移到膝蓋了,但是過一會可能就膝蓋感覺上就適應察覺不到多出來的這一份力啦,但是額外被膝蓋吃掉的力還是會被膝蓋吃掉,由於腳踝被鎖死,當產生衝擊時,由於原來不一樣的發力習慣和力量不平衡,很容易挫傷膝蓋,很多平時打球的腳踝可能已經習慣性扭傷了,但是膝蓋如果受傷不!是!一!個!程!度!的!問!題!(前兩天庫里滑倒拉傷內側副韌帶可能就有鎖死了腳踝的原因)
還有,如果平時習慣支著肘子也沒關係,搶籃板立肘保護球只要不揮肘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有這樣的習慣,買個關節帶海綿坨坨的護肘,即裝逼又保護了別人,挺好的!
這個問題沒有確定的答案,因為要看場合。
一般人打個野球,帶護具的話一是麻煩,二是太裝了有點欠打,另外多少有些影響移動和手感。
但是如果你要防守追夢格林,那帶個護具還是利大於弊的,即使給你幾百萬美元年薪,也抵不過斷子絕孫的風險,何況他還是無意的。當然利大於弊,不過帶護具最主要還是防止受傷,你已經傷了的話還是先好好修養別打球了。
我認為帶護具總是好的,我帶了很長時間護具,確認沒出現過題主說的那些情況。
首先確認下自己的身體情況吧,我上半身沒有出現過什麼傷病,下身主要是膝蓋有一些問題,酸痛什麼的很經常,之前出過車禍給我膝蓋撞出來了一些積液。。。高中深蹲動作不標準導致膝蓋也有些損傷,反正現在打球時間長了就有些難受。沒怎麼崴過腳,我腳踝部的肌肉比較發達,基本上要崴腳之前那個狀態就能把自己蹩過去摔倒就好了,腳踝反而不怎麼受傷。
我日常訓練的時候是不帶護具的,除了膝蓋在訓練前就比較酸疼的情況,因為帶上那東西畢竟有時候會很熱。。
比賽的時候我一般是帶兩條護膝,左腿的是那種固定綁帶式護膝,因為我右撇子習慣左腿發力,擔心對抗下發力方向出現問題給膝蓋帶來影響,右側帶的是比較緊的蜂窩式護膝,主要是防撞,另外壓力也會緩解酸痛。
我很少帶長護臂,除非受傷了才會帶。。
總之我覺得護具這個東西挺好的,挺舒服的
看那個位置的護具了,
如果膝蓋不好,膝蓋護具還是要帶的。
至於帶手肘護具,很多都是裝逼的孫子。
投籃都不標準,姿勢跟女孩子推球一樣,還帶個手肘護具,出手歪的跟啥一樣。
膝蓋,腳踝的護具可以帶,而且我認為內線球員是一定要帶的。像我這種腳踝有慣傷的,那是打球一定要帶的。
你看運動員帶護具嗎,帶。
籃球護具得有針對性。舉例子說護膝對於髕骨的保護還是有作用的,不管是對於外來不確定力還是對於股四頭肌對於髕骨的拉力
看情況,以前偏瘦喜歡戴護肘,因為經常被擠倒,現在太胖了,長時間運動膝蓋有點難受,有時候會戴下護膝,其他的話,各種緊身衣不錯,其他的護具打打野球也不怎麼需要戴吧
傷沒好,就別打
安全第一
戴著。有用處
不太了解您說的護具是指哪些?
不過我建議,打球,踢球之類劇烈運動,可以穿緊身衣褲,有條件可以安德瑪,耐克之類,或者淘寶一些高仿也無所謂,價格便宜。
這類衣物的好處是緊緻肌肉,防止肌肉或肥肉運動中震動以防止多餘能量的損耗。同時對關節也有保護作用。尤其是冬天,穿上以後都感覺氣溫不是那麼冷了。
夏天的話,如果膝蓋,手腕,肘部以前傷過或者有不適,可以用些簡單的彈力護具,不用太專業,尤其太緊緻的那種。會限制發揮,增加牽引力。
最後再次安利一下,隨著年齡增加,確實要注意避免受傷,尤其30歲往後,推薦打球穿pro之類的緊身系列。
推薦閱讀:
※籃球場上扣籃是什麼感覺?
※怎麼打好控球後衛?
※為什麼很多NBA內線球員身高都是2米11?
※怎樣在一場籃球比賽中一眼就看出誰是前鋒,中鋒,後衛?
※NBA歷史十大小前鋒排名,伯德和詹姆斯到底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