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種存在拼配現象嗎?

昨天喝完茶把杯子放在暖氣片上,第二天發現幹了的茶底里有暗黑色和灰黃色的條索,兩者差不多一半對一半,這是不是證明裡面有老葉,或者是陳茶混入。


謝 @zhaodaear 邀。

正山小種是存在拼配現象的。

而為什麼拼配,大抵有二。

其一,歸堆拼配。
我們在茶季的時候做茶,有時候一天只能做出百來斤甚至幾十斤的毛茶,差不多的山場,差不多的時間,差不多的工藝和條件做出來的茶,肯定是差不多的。
但是差不多還是會有差別,嚴格的來說,有差別的茶,就不能算是同一款茶了。那麼為了便於銷售,我們會將這些差不多的茶,進行一個歸堆,就是摻在一起。

其二,自主拼配。
這個原因就比較多樣化了。

有為了降低成本,將品質不一的茶葉拼配在一起,調出馬馬虎虎的口感,但是卻可以得到一個非常不錯的成本價格。

有為了提升品質,在大堆茶裡面拼配進好的茶葉,起來「十個慫兵就是十個慫兵,但是由一個好的將軍帶,就能變成十個精兵」的作用。

有為了調出特殊的口感或者香氣。武夷菜茶變化多端,品種繁多。經常會出現作出特殊香氣的茶葉,但是這畢竟是較少的,為了利於銷售,有些人會通過拼配的技術,使茶葉多更多的噱頭。

基本如此,感謝閱讀。


謝邀!好久沒有回知乎了!久違的感覺。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應該是拼配無疑了。至於是新配老還是老配新,光從條索的顏色上不能直接看出,不能簡單認為黑褐色的就是老茶,因為正山小種屬於全發酵的紅茶,其存放年限一般為2—3年,而存放過程中只要正常,一般顏色上不會有太大變化。題主說的兩種顏色一般是不同茶葉來源導致的(須知拼配有同種茶源不同時間和不同茶源之分)。
當然,好的正山小種是以鮮嫩葉為茶源,我們熟知的金駿眉就是一芽三葉的代表。所以正常來說,久放的茶葉源混雜在嫩葉中的可能性較大!


目前所有的茶類(黃茶除外,因為我不太了解)都存在拼配現象,正山小種豈能獨善其身。

拼配出來的茶不一定比「純料」差。普洱茶的生茶拼配技術屬於核心技術,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明星茶都能見證拼配的神奇,這些售價動輒就五位數起的老茶几乎全是拼配產品。岩茶的拼配也是個技術活,有位非遺傳承人,自己用幾種肉桂拼配了一款岩茶,售價30000一斤,供不應求。


但市面上大多數的拼配茶,顯然不是為了給茶友們帶來層次更豐富的口感,而是為了降低成本。
除了一些一眼假的劣質正山小種,市面上相對靠譜的拼配正山小種大致分為三種:

一是以武夷山周邊產區例如福鼎、福安、建甌、政和等地的茶青進行拼配,成本低廉,但春茶茶青品質尚可,拼配出的成品茶條索和湯色與正山小種都很接近,有花果香,但無桂圓香。
二是以部分桐木關內的菜茶茶青,拼配進大量外地茶青,拼配出的成品茶條索和湯色都具有正山小種典型特徵,但香氣散漫,且夾雜有異味,例如某些正山小種大牌。
三是以桐木關內的不同山場進行拼配。這是最純正的「正山小種」,湯色金黃油亮,桂圓香可持續到10餘道之後不減弱,成本極高,產量很低,普通茶友幾乎沒有可能買到這樣的小種。

桐木關的正山小種,除非是做壞了,或者茶廠有意留存,否則是不會有「陳茶」的。賣都不夠賣的呢。
炭焙的正山小種,放置二至三年的口感會更好。若足夠幸運,遇到十年甚至二十年陳的的正山小種,那滋味,實在是「一杯風味勝醍醐」。
但外山的「正山小種」,賣不完是常有的事,用陳茶用來拼配當年的新茶也是常事。


謝邀。紅茶會有拼配。不同的料,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工藝都有。但僅憑你對茶底的這個觀察未必能說明這個茶是拼的。因為無圖,所以也不好說。


您好,我認為紅茶存在拼配很正常的。做拼配茶是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是追求口感更好。有的就是採摘的時候區分度比較低,就把各處採摘的都放在一起的。還有就是有可能是以次充好了。您的是什麼情況我也不知道,得看到茶才行,呵呵


看網上的鳳慶紅茶,越貴的金黃色的越多。搞的我都不敢買了。


謝邀,紅茶會有拼配。老葉與否根據葉子嫩度判斷,紅茶一般不會是老葉,沒有經濟效益。之所以出現這種顏色,很大的可能是發酵與乾燥的工藝問題。或者你放暖氣片上造成的。(南方沒暖氣,沒試過,只是推斷猜測)


推薦閱讀:

都說冬天要喝紅茶,說是紅茶性溫,這種說法正確嗎?
紅茶喝了真的可以養胃嗎?
哪種紅茶好喝?
紅茶保質期過了還能喝嗎?
在紅茶、綠茶獨霸天下的同時,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黑茶?

TAG:正山小種 | 紅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