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的獨立攝影師在工作方式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及相通處?
ohhh,身為圈內人,我來分享身邊幾個案例,大家來猜一猜他們是外國攝影師還是中國攝影師呢~
A君
他青春期及大學階段為橄欖球運動員,曾代表學校獲得全國冠軍。本科英語文學,碩士MBA。A君並不是科班出身,26歲前不知相機為何物,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攝影助理,現在36歲的他已經出了兩本書,5+個國內外個展。他鐘愛拍攝肖像,而他的工作多為拍攝Event和Cooperate(多為工業基地的內外景和專家人像)。我給A君做過很多次助理,雖然在工作開始前A君總會跟我說這次的工作多麼多麼的boring,但是一旦工作開始,他就會全身心投入,就算是很簡單的拍攝任務,他都會認真的測光,取景,以及跟拍攝負責人溝通。在每次拍攝後,A君都會第一時間backup他的數據。和客戶的溝通上,A君也會盡量通過郵件(書面)的形式來完成。作為一個有十年經驗的老鳥,A君對待每一個客戶,每一次拍攝的認真嚴謹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每一年,A君都會自費出行幾個月,去拍攝自己的個人作品,他說那才是他心之所向。
B君
B君科班出身,他身上那些嚴謹的拍攝習慣和規整的影棚布置可以看出他是日系攝影出身(此處日系攝影並非日系小清新,而是日本商業攝影師的職業習慣)。B君十幾年前隻身來到上海,在不認識任何人的情況下他靠著自己的一本作品集,靠著「掃樓」的形式(銷售們你懂的)走遍了上海的廣告公司。靠著這份韌勁,他在上海買了車買了房,並經在徐匯區營著自己的影棚。這十多年走過來不容易,45歲的B君除了有哮喘外,每次見到他似乎都感覺他的頭髮又花白了些。B君是商業攝影師,在這個PS後期比重越來越大的大環境下,B君依然堅持著在拍攝時就要得到近乎完美的作品這樣的原則。他喜歡的作品卻是森山大道類型的。我問B君為什麼不去自己拍一些?B君說:我不敢拍,我怕我一拍就會中毒,工作生活全都沒法要了。
C君
C君本科畢業於專科學院的新聞傳媒專業,C君性格極好,他身邊的朋友也都非常多,但非科班出身+非名校出身的他註定要從職業攝影圈的最底層開始做起。職業生涯初期,為了生活C君拿著1DX拍過幾百塊錢的活(我想這是每個新人的必經之路),C君有一位導師+好友曾經吐槽他混了好幾年都沒在雜誌上發表過什麼作品,這也讓C君非常的鬱悶,但C君並沒有很讓這幾百塊現金流的活和鬱悶把他的時間精力都佔滿,他在不停的學習,不停的吸收新知識。接到的活也自然而然的從幾百塊的現金流上升了好幾個檔次,現在每次在他朋友圈看到他的工作照,都為他開心,只是C君現在的身材可比我剛認識他的時候胖了好幾圈呢。現在的C君也許你依然沒聽過他的名字,但是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團隊,月收入比很多做金融的白領都高,俗稱悶聲發大財ing。
D君
D君是我的啟蒙導師,才華橫溢的他在大學就拿下了全美大學生攝影大賽的第一名,然後拿到了boston university的獎學金,並在BU以Photography及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專業名字寫錯的話請原諒,大概就這倆方向)雙專業畢業。他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最會用Lightroom的人,他在學生時代的人像作品已經達到主流時尚雜誌的editorial內頁的水平。如果他不做攝影師,他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工程師。畢業後他到了LA,從一個影棚的助理做起,這幾年下來,他不僅在自己的作品集裡面添加了:Blake Lively, Tilda Swenton,Ben Kinsley,Chris Pratt,Amanda Seyfried,Dean Norris,Kate Upton, Bon Jovi等同時也在諸多歐美媒體上有發表文章。他的水準早已遠超他影棚的boss,但是他依然不停的給世界級攝影大大們做助理,對他來說,每一次做助理都能學到很多。最近他還參加了令人羨慕的Nick Knight大師班!我和D君亦師亦友,彼此也在暗暗的較勁,同時也都為彼此的每一次成就喝彩。
最後分享一位E君
E君職業生涯始於一本潮牌雜誌,身處帝都的他在職業生涯的前幾年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這本潮牌雜誌的首席攝影師,但是工資並不算高,只有8000(帝都的朋友們你們懂的),作為雜誌的in house photographer,這樣的待遇也算是行業現狀。E君在堅持不懈的拍攝到各類潮牌牛人後(包括冠希哥,余文樂,勒布朗詹姆斯,凱文杜蘭特,馬布里等)得到了業內廣泛的認可,成為了帝都潮牌類攝影師一哥,然後他就跳了出來,先是跟國內各線明星跑國外的跟拍路線,一去就是幾十天的那種,每天的薪酬接近5位數,後來他跟一位極有資源的潮牌類業內人士合作開了自己的攝影棚,現在正在拍攝潮牌類最牛逼的影集。每次我見到這位E君,都會一起討論各類技巧上處理及教作為攝影師應該如何經營自己這類話題,E君毫不吝嗇,經常把他手裡精華的PSD發給我供我研習。
答案揭曉:
A君,在上海的法國人
B君,在上海的台灣人
C君,在北京的北京人
D君,12歲移民美國的華人
E君,在北京的北京人
在缺少大數據統計下,我很難用簡單的幾段話並嚴謹的把國內外攝影師的工作方式概括出來,這個回答我用了身邊的一些典型案例來告訴大家獨立攝影師的生活及工作現狀。職業的獨立攝影師本來就有很多中分類,而每個分類裡面各自的工作流程,習慣也大不相同,在我眼裡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點,他們的共同點是優秀且努力,背後從來不說同行和客戶的任何壞話,這樣的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會發光的。
有關作者:
Miou Li(李謐歐)出生於桂林平樂,早年隨著母親移居美國,在紐約生活期間,李謐歐被紐約的多元化所深深吸引,並在此開始了自己的攝影生涯。定居上海後,Miou開始為《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西班牙國家報》等國內外媒體創作拍攝了各領域重量級人物肖像,由於對光線的運用上的深刻理解,使得Miou的每一件作品都擁有豐富的情感,像是述說著一個故事。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平台:至少他們有Flickr,以及良好的環境
給標題黨吸引進來了,然而沒有看到有什麼不同之處以及相通處。
這與身處何處沒有關係。除了個人做事方法會因習慣不同而有差異,但工作室的運作等都是一樣的。
都會需要一個自己的網站,展示作品用;
推薦閱讀:
※邀請國外朋友來中國公司參觀,在寫email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為什麼東方和西方都有龍的傳說?和恐龍有關係嗎?
※中世紀歐洲歷史中如William the Conqueror、Edward the Confessor中名字後面"the XXX"綽號有何意義?
※中國有與《小王子》類似的童話嗎?
※西方人是否能理解《你的名字。》中細膩的唯美與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