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碟片的優勢與劣勢?
比如Qrings碟片,相對於標準圓形碟片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相關問題:橢圓型自行車牙盤的原理是什麼?
橢圓盤的設計就是為了增加踩踏效率,減少死點的影響。對於表哥這種高踏頻、高功率一直坐著踩的選手非常適合。
O記的橢圓盤自稱能增加5~10%的功率,增加踩踏效率這點是肯定的。增加多少仍然是疑問,從環法車手使用數量來看肯定不明顯,橢圓盤面世已經20年左右了,鎖踏出現的時候第二年所有車手都換上了鎖踏,這就是區別。
缺點也是很明顯,那就是容易掉鏈。你以為用了防掉鏈用了電變就不會掉鏈了么?一樣會掉鏈!你需要花很長時間來適應橢圓盤的換擋時機 但是仍然避免不了掉鏈。
然後就是腿力了 O記最小的碟片應該是52-38,表哥這種400多瓦的禽獸也就用52-38的牙盤,你們這些200瓦都不到的弱雞敢用么。38的橢圓盤差不多等效42以上的圓盤 自己腦補一下爬陡坡的情景。
用過52t/42t和50t/34t的O記碟片,談談自己的的具體使用情況和感受。
我剛玩公路車兩個星期,師傅說我的曲柄和碟片很垃圾,曲柄長度也不夠,都要換(105小套,曲柄和碟片都不是禧瑪諾的),然後一時興起,就把他以前收的一輛蠶蛹上的52t/42t的o記碟片連著172.5的da曲柄和中軸全部換給我了。(那個時候真是不懂啊,以為這些東西可能不值多少錢,師傅才借我用的。後來刷了刷某寶,知道這些東西的價錢之後,才發現師傅對我真是厚愛啊(*/?\*)~)
剛換上的時候踩起來並沒有特別不適應的感覺,應該是因為我那時才玩公路車兩星期,踏頻才70多吧,連圓盤的踏頻都沒練出來。(師傅說騎慣了圓盤正常人至少需要一個月來適應橢圓盤的踏頻。)換了橢圓盤之後,發力點變了,倒是使我感覺踩起來有種順暢舒適的感覺。師傅告訴我,高踏頻才能發揮橢圓盤的效果,讓我以後著重練習踏頻。
之後騎車的時候,我就刻意提高自己的踏頻了。這時候我最大的一個感受是:踩不動。。。當時我的情況是: 使用42t的小盤,後面掛14 15t,100不到一點的踏頻,就能35巡航了。踏頻再快一點,都可以到40。後面掛到了13t,就會感覺力量不夠了,踏頻都上不了90。 所以那個時候大盤也用的很少,52t的大盤,後面掛19t我95的踏頻踩起來就很吃力了。。。
這是因為橢圓盤是有一個等效齒比的範圍的。其齒比是隨著踩動在進行變化的。
詳情見下圖(圖片轉自百度貼吧 @宗楹 侵刪)
這裡可以看到 一片rotor的53t的橢圓盤,一周之內齒比最小時等效為51t不到,最大時正好等效為56。
不過嚴格來說,o記的的碟片不能稱之為橢圓盤,它的形狀是不規則的。
看邊緣,和前面rator的橢圓盤進行對比一下,明顯能感覺到這塊碟片並不是標準的橢圓。可能用冬瓜盤來稱呼它更為貼切。不過兩者齒比的變化規律還是類似的。
我以前用的52t的碟片,使用起來等效齒比最大時應該有55t。這對於當時的我,一個新手來說的確是一個很重的齒比啊。而使用42t的小盤時,也需要我用踩45t圓盤的力量去踩。所以如果想從圓盤換到橢圓盤,最好選擇比自己目前使用的圓盤少三個齒的碟片。(通常的圓盤的53t/39t 換橢圓盤最好就換到50t/36t)
我後來換了更小的碟片。起因是我用原來52t/42t的碟片(25t飛輪)參加了一次爬坡比賽。賽段最陡的地方大概都有百分之15的坡度了。在這種坡上我用42t帶25t,最小帶最大,也根本沒有正常踏頻(踏頻在40左右),一直都是用腰,藉助上半身的力量在發力。回來腰疼了三天。這種經歷真是噩夢啊。(那次比賽我師傅39t圓盤都踩不大動,實際情況可想而知。)
之後就換到了現在一直在用的50t/34t 。這兩個碟片都分別是橢圓盤的最大盤中和最小盤中的最小齒比了。(換50t的碟片,我考慮的不僅是因為我力量偏小,更多是因為我也切身感受到發揮橢圓盤的效果需要高踏頻,而高踏頻情況下真的用不到那麼大的齒比。弗魯姆正常情況下也只是用到52t/38t吧)
現在我已經逐漸適應50t了,基本可以用飛輪的19t起步,而且騎的時候踏頻不到90以上就會感覺不舒服。而為了爬坡而更換的34t的小盤現在暫時不用了。一是這附近沒什麼長坡好爬(特意為了爬坡換了碟片,現在卻沒坡爬。。。)。二是自己的力量也在練習中慢慢變大了,不需要用小盤起步了。
說一點橢圓盤的缺點吧。
我自己的34t橢圓盤,飛輪在20t以上的時候,鏈條會蹭前撥(105),上也蹭下也蹭(用橢圓盤的時候鏈條是會上下擺動的)。所以這並不是調試問題,而是橢圓盤獨特的形狀所致。個人感覺34t的碟片只能拿去配合32t飛輪或者新出的9100的30t的飛輪,用低擋位爬爬陡坡(甚至可以上個34t的富律業爬坡片。嗯,前34t後34t,畫面太美不敢看。),或者用來追求極致輕量化。我推測36t,38t的小盤應該也有較嚴重的蹭前撥的情況。想換橢圓盤,如果沒有特別的爬坡需要,最好還是用40t或者更大齒比的小盤。
由於橢圓盤轉動的時候的鏈條也會隨之擺動,張力一直在變,所以橢圓盤對鏈條和導輪的要求很高。我有兩條kmc的頂級全鏤空鏈條,在經過輕微的摔車之後,使用起來都有異響了(這也從側面說明kmc的鏈條真是渣啊)。最近入了一條hg901的鏈條先用著。以後真是再也不敢摔車了。
橢圓盤的前撥很難調試。如果不找一個經驗老道的技師來調試,大盤小盤的變檔會很困難。騎行時掌握不好變檔時機,掉鏈這種讓人鬱悶的事情也會時有發生。o記是有針對橢圓盤的的固鏈器的,但也只是防止掉到小盤裡面。(固鏈器有個毛用啊,出固鏈器這不是承認自己的變檔缺陷嗎?有變檔缺陷就不能出個橢圓盤的專屬前撥嗎?!)
從圓盤換到橢圓盤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因為它和圓盤的發力方式大相徑庭。如果已經用了圓盤很久了,再去換橢圓盤,這個適應過程應該是很痛苦的。反之亦然。
橢圓盤一定要和電變結合著用
實際上類似Q RING那種的齒片確實叫橢圓碟片,而表哥使用那種O,SMETRIC的碟片則屬於不規則的碟片。 作用其實是利用正負齒的銜接來使車手更快越過曲柄上下死點的做功死角,保持更平滑的出力。 國外的一些研究資料顯示,Q RING其實作用並不十分明顯,且增加了機械上的複雜性,容易出現變速系統可靠性下降所以車手們用的越來越少了O,SMETRIC那種被研究數據證明有明顯的增益作用。所以有不少車手甘心冒機械可靠性下降和沒有贊助的危險使用 這個牌子的碟片。沒贊助的一般選擇把O,SMETRIC的字貼掉。
記得以前有人說過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由於人踩踏時雙腳並不是呈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因此圓形牙盤會損失力量。另外,橢圓盤還可以防止鏈條抖動而消耗的能量去。最後.....缺點嘛
當然是太貴了啦............
橢圓盤優點是增加踩踏效率,缺點就是要進行適應訓練,橢圓盤的踩踏方式和圓盤不同,過於小眾。而且如果自身發動機不強,提升的效果也有限。
個人觀點,歡迎指錯
推薦閱讀:
※公路車爬坡的技巧有哪些?
※如何評價美騎公司?
※請問大神這是什麼牌子的自行車?性能如何?
※假如天下掉下5k,你會入手哪一輛自行車?
※高速山地車和越野公路車這兩款自行車的對比?哪種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