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前期的秦國為什麼不被中原其他諸侯看得起?
所謂鳳鳴岐山,周朝的發源地不都在陝西甘肅附近嗎?為什麼到了戰國,很多諸侯對周朝的故地這麼大偏見?還是說只是因為秦國當時經濟發展、文化素養跟不上中原的節奏?
戰國初期被鄙視,主要還是因為窮和亂。
春秋時期秦穆公治秦稱霸,天下不敢卑秦。到後面,諸子爭國,百十年都沒消停,秦國徹底成了唐僧肉,誰都要咬一口,尤其是三晉。到了秦獻公才算是勉強安定下來,拚死攢足勁兒也要同魏國干架,雖然輸了,也讓魏國很是見識了秦人的骨氣,為秦孝公變法爭取了一定的時間空間。
樓上提到的出身什麼的,你可以說是原因之一,但是呢,仔細推敲也不全然是那麼回事兒。
誰看不起秦國?普通老百姓的聲音是發不出來的,自然是六國廟堂里的聲音。那麼,我們來看看:
七大戰國除了燕國是老貴族,楚國是老早自立為王,剩下的四個也高不到哪去。
秦趙同源,都是養馬趕車的的後代,不過一枝去了晉國。要說秦是弼馬溫,那趙國得是六耳獼猴。事實證明,結果也是,兩家掐的最恨,死人最多,而且,秦國滅國之戰第一個殺死了理論上最可能第N次搞起合縱、對自己威脅最大的趙國。
韓和魏早年也不過一個大夫。六卿主晉,韓、趙、魏得倒著數才能排到智、范和中行前頭。
田在篡姜之前也是一個大夫。
人秦國好歹還是周王封的呢。這哥幾個呢,都是自己先封然後逼著周天子承認吧。
要比血統,燕國衛國秒殺之。
然,並沒有什麼卵用。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人殉是春秋陋俗,秦從西戎,更化較晚。打誰那廢止的呢?前面提過的秦獻公。獻公止人殉,意義非常重大,標誌著秦國「與國際化接軌」了。這與獻公早年長期客居他國有關係。後來就改用俑了,如大名鼎鼎的兵馬俑(不管是宣太后的也好還是贏政的也好——史家尚有爭論),相比人殉也算是救了不少無辜的人。
但這也只是借口而已,因為同時期六國的墓葬里發現也有人殉,甚至直到明朝——呃,今天天氣不錯。
地理位置偏僻,我不知道擁有遼東的燕國和擁有百越的楚國怎麼看。以魏國為中心畫圈,怎麼畫秦國也說不到偏上吧。
春秋越國也偏吧,還批發紋身呢,一當霸主不也沒人嫌棄了?
(據說沒有圖和數據不是好答案,我也試試)
網上找來一個戰國地圖(出處:春秋戰國地圖與形勢圖)
以韓國新鄭和魏國大梁為圓心,拉一個圓,我們可以看到,秦國的舊都雍和燕國的薊,齊國的臨淄,以及楚國的郢,距離是差不多的。)
所以,歸根結底,出身、地理位置、風俗文化什麼的都是借口,亂和窮導致國力卑弱好欺負才是大家都看不起的原因。
同樣的例子:大清國。
論出身,可著八國聯軍隨便數,哪個比咱長?論地理位置,地球是圓的不好比,資源咱不缺吧?論風俗文化,咳咳。然而呢?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我偏不舉,哼哼,就不給你們挑起口水仗的機會。
戰國前期卑秦的那些國,為什麼到贏政時期屁也不敢放了?
是秦國XX地圖上挪位置了?
是秦國XX百科改出身了?
是秦國喝咖啡吃披薩變文明了?
都不是,是槍杆子硬了。
不服?滅你!
春秋時期起,秦國就不受諸侯國待見。
我認為原因有四:
(1)秦國的出身不好,其實就是弼馬溫
嬴姓部族原是商朝貴族,後捲入了武庚叛亂,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
(2)年輕,資歷差
你不是創始國,人家齊魯衛燕晉哪個不比你資歷老,哪怕同樣是不受待見的楚都比秦好。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並在次年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3)位置偏僻
秦國在春秋時期,一直被晉國牢牢壓制著。不在中原地區,說白了沒什麼國際影響力。
秦穆公遂霸西戎,只能向西發展。
(4)風俗的落後
《史記·秦本紀》亦載其事:「繆(穆)公卒,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車)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
殉葬,是奴隸社會的一種惡習,被殉的不僅是奴隸,還有統治者生前最親近的人。
怎麼說中原地區也號稱文明地區,如何能待見有這樣陋習的秦國?
其實也有一個原因:戰場上打不過,所以要在口水上噴回來。
合縱聯軍打了敗仗,回來六國貴族一起開個失敗教訓總結大會。
大家一起罵秦國:
「棄仁義、尚首功之國」
「地處西鄙,蠻夷之國」
「殘暴成性」
「嗜血非人」
「禮儀習俗悉如蠻夷」
「禮樂粗陋」
「以吏為師,絕聖棄智,愚民以治」
「非我天霞不給力,奈何共軍有高達!」
周室東遷之後,宗周已經變成長滿禾黍的廢墟,百姓不是被犬戎殺掉,就是隨著周平王遷往中原。秦國主要是靠征服西陲的戎狄之民發展起來的,自然浸染了很多蠻荒胡俗,以夷變夏則夷狄處之。吳國君主還是泰伯仲雍之後呢,但做了斷髮紋身的夷狄之君照樣被作為夷狄看待。
中原文明認可的標準是是否遵循周禮。前面幾個答案太扯了。時期楚國、秦國、吳國、越國被中原國家嫌棄,更多的是因為這些國家的上層社會也都有很重的蠻夷習氣。
我是服了,有些人在回答歷史問題的時候能不能不用今天的眼光任意假象過去的事?窮亂?春秋時期山東諸國都很富?戰國時期都不亂?按照你這種暴力準則那為啥楚國一直被認為是蠻夷?他可是不窮也不亂啊。
當時,中原地區是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中原地區是哪一塊呢?山西以南,河南,河北,山東西部。也就是趙魏韓所處的。當年晉國擋道,秦國想東進一直受挫。
而秦國呢,首先國君是個馬夫出身。因為幫助周王逃難才有封地。就好比古代公子王孫看到富商一樣,你再有錢,你也是不入流的。
再次,秦國民風剽悍,西和諸戎,把西部的少數民族也混合在一起了,自然不被秦國以東的諸國所輕視。就像現在的地域歧視一樣。
然後就是當時秦國也確實沒有富強到讓其他諸國惴惴不安的程度。等商鞅變法之後,他們突然發現,昔日不入流的秦國,突然變成了一個巨無霸,但是已經晚了。
秦國從襄公立國穆公東擴商鞅變法連橫破縱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用了六百多年將近三十幾代國君。這些時間不算短吧?東方六國在幹嘛?晉國趙國白白斷送機會,六國之間互相猜忌,以地事秦。
秦國一開始可能是被看不起,到後來更是被東方六國狂黑。這不是從側面印證了秦國的強大嗎?秦國遠交近攻的長矛毫不停歇,韓,趙,魏,楚,燕,齊 。說到底秦國越東擴,統一的進程越快,六國就越恨秦國。如果秦一直當個邊緣小國,誰來黑他?
更何況人才類似百里奚、商鞅、張儀、呂不韋、李斯都在秦國執政。他們不知道秦國地勢偏遠、血統低賤嗎,他們還前赴後繼地往秦國跑。
秦國客觀條件不利是個事實,但是一代代國君以發揚秦國為終極目的是秦國比其他六國厲害n倍的地方啊!
順帶一提 知道為什麼英文的中國叫做China嗎 多讀幾遍是不是和秦很像呢~
知乎首答(~ ̄▽ ̄)~
看不起要追溯到春秋吧。秦穆公之後憑什麼看不起?人三置晉君呢。
出身卑賤,祖先喂馬!家徒四壁,國都商業不發達。士不興!後期很好哈 我等屌絲還要一步一步來!
希臘城邦時候的馬其頓,也是被其他城邦視為蠻夷,結果被操翻了
推薦閱讀:
※古代文人是如何營生的?
※中國有過宗教戰爭嗎?
※如何評價江西新干大洋洲遺址及其青銅器 ?
※如何評價王安石變法中青苗法的成敗利鈍?
※為什麼秦漢步兵的弩箭在後世不怎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