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花臉與西洋美聲的異同?
今天看CCTV戲曲頻道「一鳴驚人」欄目時看到一位選手唱了《將相和》中的一段花臉唱段,感覺不太通透,之後評委老師們點評時也指出他共鳴方面的毛病,後來這位選手在給自己拉票時又唱了幾句歌,結果卻讓人眼前一亮,鄧沐瑋老師也說京劇的花臉唱法和美聲唱法是有相通之處,可以借鑒。那麼想請教一下,這兩種唱法的異同各是什麼?另外,為什麼這位選手的歌可以唱得這麼好,卻唱不好花臉呢?(我的意思是他肯定懂演唱的氣息控制和共鳴運用,但只限於歌曲,還沒有找到京劇花臉的特點)他如果繼續練習京劇花臉,下一步應該從哪個方面來糾正?
觀看地址:《一鳴驚人》 20150807 京劇名家名票組團戰(十)
從4分40秒開始。
首先,花臉嗓子天生,沒有就是沒有······這也是唱功花臉演員稀少的原因。
早期花臉,不太重視方法,就是愣喊,也有那有天賦的,唱起來也好聽。但是只是粗獷之美,不細膩。
到了金少山一代,開始注重方法和細膩了(當然金少山本人似乎並不太重視這兩樣,天賦太好沒辦法)。
到裘盛戎,非常注意方法,使用共鳴,似乎與美聲唱法的「後發聲」有類似之處。
但是唱花臉,必須天生是花臉嗓子,然後再講方法······反之就是孟廣祿······
像方旭,就不是花臉。
最後說一句,我還是耐王泉奎刺王僚【1954實況全劇】王泉奎、哈寶山
跟我學有一段時間是由戲曲聲樂教育家何敏娟老師講的戲曲發聲。講了好幾期,也為其中地方戲的一兩位花臉演員講了一些發音的技巧。講得很好,但是比較基本。我覺得對於已經入門的票友是非常有幫助的。何敏娟和盧文勤兩位老師是非常有成就的聲樂教育家,盧文勤老師就是史依弘的梅派師傅(因為史依弘的武旦師傅是著名武旦張美娟老師)。我有幸認識了幾位京劇老師,前輩,有的曾經在地方紅極一時,有的在主要院團擔當過重要角色,也有當今的著名演員。每次與他們交流和討教總能學到不少東西,覺得戲曲藝術真的是博大精深,藝無止境。我就簡單說說我所討教來的一點小知識,在知乎拋磚引玉,還請其他各位多多指正。
戲曲發聲和西洋美聲發聲是有相通之處,但是也很不一樣。比如,聲樂都講究發聲器官和共鳴器官的運用於相互協調。都要正確使用聲帶,利用口,喉,鼻,顱,腦後,胸各種腔體作為共鳴器官,達到通透和遠播的效果。但是戲曲和民樂都更講究對於唇齒舌牙喉的運用,意圖咬字清晰,字字入耳的效果。西洋美聲對於咬字相對於戲曲就不太講究,可能與拉丁文和中文的語言本身相差很遠有關係。就算是中文的美聲唱法,在咬字這個問題上也不如戲曲和民歌咬得那麼緊。簡單的來講,比如,鄧麗君,費玉清等受到傳統民歌和戲曲影響較大的流行歌手,和張惠妹等流行歌手在咬字上差別特別明顯。中國的文字決定了中國戲曲和民歌的咬字特點和西方聲樂相差較大。
聲樂和戲曲都講究演唱時聲帶和共鳴的放鬆,氣息的下沉。如果把氣息提在胸腔以上,則會造成聲帶的緊張和共鳴的缺失。演唱的通透主要是要求各個共鳴器官的連貫性,共鳴體之間的轉換要靈活。比如,胸腔像是大提琴,飽滿的胸腔共鳴給人美好的低音和迴響;鼻腔像是小短笛,給人清脆明亮的感覺,也起到遠播的作用;顱腔使聲音有厚度和圓潤等等。各種腔體的綜合運用,是聲音具有明亮,高亢,渾厚,低沉等等效果。在這些方面,戲曲和西洋美聲是共同的。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唱歌不錯,可是唱戲就覺得嗓子不給使呢?這裡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人理解也不一樣。我簡單說說我學到的一些理解。
首先,就說回這個咬字的問題了。戲曲的咬字比歌唱要緊。這與戲曲的字音要求有關,也與戲曲在面部美學的要求有關。由於咬字緊,就要求嘴唇上要使勁,同時要放鬆和提升軟齶,舌頭還要在拖腔時保持穩定的位置,這個要求比歌唱難。所以,對於初學者,難免有嘴上使勁,但是上提喉頭,聲音憋在喉嚨,發不出來。當然,由於字音變化了,不像平時說話那樣使用發生器官,也可能是一個原因。
然後就是氣息的使用。戲曲比歌唱更注重氣息的時候。戲曲的氣息要求比美聲有時還要高,流行歌曲就不能拿來和戲曲比了。在京劇和崑曲的演唱上,往往要求演員偷氣而且不能漏出痕迹。一個大腔的變化和技巧很多,要求氣息平穩,不能有飄舞的顫音。尤其花臉演員,聲音要厚重有力,沉穩幹練,唱歌時常常使用的顫音是不能有的。京劇的換氣比高音花腔唱法要求高,要換得不露痕迹,讓人覺不出來換了氣。初學者運用不好氣息,就容易憋,最容易氣不夠。氣口掌握不好,就會混亂氣息,造成喉頭上提,氣息浮躁在胸腔以上,費力不討好。
還有一個就是聽的次數和練習的次數。我們往往不覺著,一首歌聽了好多遍。但是由於能讓大家安靜聽戲,吊嗓的機會還是不多,所以,也有這種唱歌不錯,但是唱戲就發音不好的情況。
推薦閱讀:
※京劇名家都有誰,怎麼排名?
※梅派青衣有哪些特點呢?
※為什麼戲曲頻道幾沒有秦腔?
※為什麼京劇演員還要訓練眼神等面部微表情?
※公司年會有什麼適合唱的京劇唱段or有什麼不適合唱的京劇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