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攝影的門檻是在變低嗎?在一個全民攝影的時代下,有自己特色的攝影作品還會出現嗎?

如題。
覺得很多年沒有了解到有新的思路的攝影大師了。


我恰恰覺得攝影的門檻變高了
當然,拍照的門檻變低了

因為大家都在拍照,拍照功能越來越豐富,那麼就更容易拍出好照片

專業器材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玩到專業器材,更容易拍出好照片

專業器材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十年前你能想像ISO409600嗎?能想像ISO12800可用嗎?

我記得數碼單反剛出來的時候,拍銀河依舊是個很費勁的事情。當年是1DS+16-35 F2.8拍

現在呢?2000塊錢的卡片機都能拍出銀河

信息化時代,大家見到的好照片越來越多了,各種APP 後期軟體越來越多,以前看起來可能不錯的照片,現在可能就覺得一般了。

當然,以上說的僅僅是畫面好看,色彩好看的照片


要說到有內涵,有意義的照片......門檻降低還是提高,我就不知道了。


總之前途是光明的(作為一個美院攝影系的學生,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歡迎討論。)
攝影只是一個工具,工具的更新和大眾化帶來的門檻降低,並不代表著審美的降低。
由於科技的發展,攝影變得越來越簡單便宜,但這種簡單和便宜,也只是對於大眾意義上好看的照片。人是會審美疲勞的,當人人都拍這樣的照片,總會有人創造出另一種風格。例如以前流行的微距大光圈花花草草,hdr風景,拍美女的糖水片(現在還有老法師繼續這麼拍)。當下在年輕人中流行的instgram風格,模仿膠片色調的濾鏡,方形框,電影的16:9長框,lofter上很多構圖色調唯美的照片等等,也說不清楚這些東西什麼時候也會過時掉。以上說的都是一些大眾化的攝影現象。對於此,攝影的門檻是在降低,但審美一直也在變化,層出不窮的新想法也很多,例如多重曝光,鏡面反光倒置構圖,極簡主義構圖等等,這種東西好看但也極好模仿,人人都希望拍出好看的照片,這也是好事。
說到大師,可以理解為就扯到藝術上面來了,在這裡攝影成了一種藝術語言,表達媒介,藝術家通過攝影語言表達自己,這就很寬泛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況且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還有關於攝影大師,能稱為大師者,逝世了的不說,在世的,一般都上年紀了,有了個人的風格,並且被傳播了很多年,例如在中國稍微接觸點攝影就能知道的三位日本大師杉本博司 荒木經緯 森山大道,這些大師也有在搞新的東西,比如杉本博司在14年的作品《今天,世界死了--失落的人類存檔》,這裡面已經不僅是攝影了,是裝置藝術。有新思路的攝影大師,你不知道,並不代表沒有,因為藝術這事在當下來說,是絕對大眾不了的,特別是當代藝術,了解他們需要渠道。對於當下新的,或者以前不知道的攝影家,通過各種藝術雜誌,藝術展覽,藝術網站,可以了解到很多攝影藝術家,以及他們現在各自在做的作品,可以發現,新思路簡直太多了!當然,符不符合你的喜好就是因人而異了。可是他們現在絕大部分並不能被稱為大師,這不僅要時間積累,還有多方面的因素,誰也說不清楚這些攝影藝術家中的誰會被載入藝術史,成為大師。
這讓我想起了繪畫的發展史,當攝影被發明時,畫家都恐慌了,甚至有人認為繪畫會因此消亡,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並沒有,先是有了印象派,又有了後印象主義,立體主義等等,直到現在,繪畫依然好好的。
所以無論是大眾自娛自樂拍攝的照片,還是商業攝影,新聞攝影,藝術類的攝影,攝影一直在蓬勃發展,源源不斷的新生命注入。
人類的折騰根本停不下來。


我覺得拍照的門檻變低了,但攝影的門檻幾乎沒變。
因為拍照門檻≈器材價格,而攝影門檻≠器材價格,攝影門檻≈器材+審美+經驗+思想........
--------------------------------------------------------------------------------------------------------
但,我覺得拍照門檻降低絕對是件好事,我的觀點比喻如下:
比如有100個人都潛在愛好攝影,其中50個人只是說說而已,還有40個人審美不行/愛裝逼/不努力,剩下10個人可以成為攝影師但是只有2個人比較壕,另8個都挺窮。

然後你看,如果在幾十年前,假如只有10%的人買得起相機,只有2個人才會成為攝影師,影響力會很大;而現在,100%的人都買得起了,那10個人都有機會公平競爭;而且低價能讓他們在年輕時就接觸到攝影,這真的是一件好事。

你問我那40個人?我表示這樣的人不論買的起買不起相機,在每個時代都成不了氣候。
我認識的很多人之所以問出題主這樣的問題,多半是覺得相機便宜了後很多不太會的人也拿相機來裝逼泡妹子了。。。。。。但實際上這一點也不影響那些NB的人拍出好作品啊
--------------------------------------------下邊才是重點-----------------------------------------------
最後,我覺得我周圍充滿了優秀的攝影師啊!為嘛題主會覺得很少見到大師了。。。
在人像上就不說了,現在國內太多優秀的了,微博上很多,個人特色鮮明的很多;
在人文紀實上,不敢說很多大師,但像合肥的那位抄水表工作人員(微博@Grinch1982)我就很喜歡,他的個人經歷很勵志,如果放在20年前,他可能因為相機太貴而完全沒有機會開啟自己的攝影大門。
在風光上,你可以看看圖蟲網,中國籍的優秀攝影師也是很多的。

(如果你非要說大師級的現在比以前少。。。我覺得這不太公平,因為「現在」應該對應最近幾年吧,而「以前」則對應之前一個世紀積累下來的攝影大師)


變低,會越來越低。
問題不在門檻,門檻就是低到地下室去,三樓依舊是三樓,屋頂依舊是屋頂。
在做新思路的人,大部分都朝著自我實現去了,這一批人越來越脫離當下的眼光,如同歷代新思路一樣,更多等待後人發現推廣,而非當代。畢加索只有一個。
還有一點,大師不是那麼容易看到的,原因如上。所以,不一定是沒有,只是你我沒看到。

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門檻都低到一起,在門檻上鑿了一個很深的缺口,缺口周圍還是原樣,並未降低,也因此,基因pool變大了沒錯,但進化性變異概率並未真正提高。攝影知識的傳與教基本上還沒有個框架,所以,玩兒的人,多了。懂得人,並未同比例增加。


其實每次覺得【某某題材被人拍爛了的時候】就會發現有新的題材出現。
自己沒有做好功課去發現而已。
全世界所有的職業門檻都再變低,但是優秀的人依舊有他優秀的理由。


攝影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 不是形式上或者手法上的與眾不同, 而是自由和開放. 全民攝影更加貼近這個本質, 不能因為出現更多的不懂攝影技巧的普通人拍的照片不好, 而否定攝影的發展, 越多的攝影者才會出現更多的有才華的攝影師.


沙堆大小其實不影響尖尖的形狀的


攝影的門檻是什麼?
我只有一台心愛的單反機,2個鏡頭,老爹給我的三腳架,淘寶30元包郵的相機包。
這一套行頭我用了5年多,但我仍然是一個新手。
那時候,我上蜂鳥,逛論壇。看過各種大神的帖子學構圖,觀看LRPS學習後期。
當我擠出幾乎所有工作以外的時間來倒騰,拍片子的時候,我覺得我入行了。
但是並沒有。
直到前年,我的好兄弟結婚,我自告奮勇拿著我的設備衝上去,一口氣拍了1000多張回來。那是我的好兄弟啊,我工作以來最好的兄弟。仔細看看這些照片,大多數我都沒來得及調參數,換鏡頭(雖然我就倆),只光拿著相機上下上下的拍,站著蹲著的拍。拿回來之後,我沒日沒夜的修片,選片,遇到偶爾有一兩張特別有感覺的片,我會額外認真的修。我印象最深的片,我甚至反覆修了兩個晚上,才找到我覺得最好的狀態。出完片之後,特意挑選了40張,做成相冊,沖印出來送給他。
我的兄弟十分高興,我也十分高興。
之後,部門 有活動,我會扛著相機幫大家拍。沒有相機的場合,我拿出手機幫大家紀念。
我越來越快樂。
所以。攝影的門檻是什麼?攝影的意義是什麼?
是對著風景,不斷思考構圖,調整參數,拍完之後回家做後期,然後發到網上搏一刻驚艷?
是對著食材,挑選角度,更換姿勢,然後發到朋友圈?
人有多少種,攝影就有多少種。攝影只是我們人生軌跡和價值取向的一種證據( 感謝@樹二的原文,借用。)
能找到快樂,就能邁過門檻。
直到今年,我才邁了進來。
我的相機,我應該還能再戰很多年。

------------------------------------------------------------------------------------
有點跑題,不過沒關係。同時也送給我好兄弟。


特色沒見有,色倒是冒出不少


攝影的門檻沒有變,因為它真正的門檻是審美和創意. 這兩樣一部分靠天賦,另一部分靠後天培養. 而後天的培養需要全方位的藝術學習,只有少數人能堅持這個學習. 人人都會用筆寫字,但是能成為書畫大師的人少之又少,放在攝影上道理也一樣.


審美是不會低的。會電腦的很多,能夠編程的就不多,同樣的攝影是專業化要求很高的。


推薦閱讀:

很多攝影師只接觸攝影一兩年就擁有很高的水平,他們是如何學習和提升自己攝影水平的?
攝影師從使用單反相機到使用大畫幅相機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如何評價攝影師陳楠 nanc 的攝影技巧?
圖蟲樂乎人人一些狂轟濫炸的獨立攝影師,片子也眼花繚亂。請問有沒有系統分類關於人像的風格,附圖求科普?
為什麼我最近看到拿著相機拍片的全是四五十的大叔大爺?

TAG:攝影 | 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