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寫詩似乎成了一件特別可笑和格格不入的事情?


玻璃心,保留拉黑的權利。


看到諸位的答案把寫詩歸結為作品品質的問題,請允許我說幾句話。

單就大環境而言,文藝青年,詩人這些詞的污名化是顯而易見的,並不是因為烏青體和梨花體的出現導致了這樣的現狀。詩歌和八十年代相比,確實摔下了神壇,沒有人認為詩歌是高高在上的。人們普遍的態度是,詩歌是可以肆意玩弄的,無論是空格成詩,還是詩詞生成器,這些東西都迎合了我們審美旨趣的演變。對詩,可以不恭,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態度。

所以題主朋友,您給出的質疑是沒有問題的,詩歌的寫作處境確實並不算很友善。為什麼沒有人敢把自己寫的詩掛出來,怕被嘲笑,怕被折損得體無完膚。你一掛出來,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態度:一種是「詩歌這麼好,你寫的也算詩?」;一種是「這年頭還有人寫詩?」

我曾經和朋友講,現在寫詩不敢發,發出去像遊街示眾。余秀華的成名諸位也不是沒有看到,媒體不會停在她的作品上不放,一定要給她加一個腦癱詩人的稱號。如果您覺得媒體給的這個頭銜是桂冠,如果您覺得媒體對她的私生活的報道算是友善,那麼我無話可說。

但是題主啊,你匿名我@不到。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裸奔但無所顧忌的時候。請您不要把寫詩視為一種行為藝術,害怕別人嘲笑,害怕別人覺得格格不入。因為你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關鍵的是您的作品是什麼。好的作品擁有堅韌的力量,經得起檢驗,如果連唾罵都忍受不了,那麼這樣的詩人自身就是脆弱的。如果您寫詩的話,請堅持不要臉。

我們再來說說八十年代。

我想知道,您的八十年代意味著什麼呢?八十年代或許意味著海子+顧城+北島?可是八十年代並不是只有他們三個。多多,周倫佑七十年代就有作品了,您讀了多少呢?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停留在一陣強烈的眩暈之中,彷彿詩歌的聲音永遠停留在了海子和顧城死的那一刻。我記得我去聽講座的時候,西川(整理海子全集的那位)說:請不要問我和海子相關的問題。觀眾是沒有錯的,西川是沒有錯的,海子更是無辜的。可是,誰錯了呢?

於是我聽到有人講這個時代錯了,這個時代殺死了詩人,這個時代精神貧瘠負荷不起詩歌。可是我想請問誰停下了呢?北島早已經不是寫「我不相信」的北島,歐陽江河也從抒情走向了語言學實驗,那些你們認識的人他們在接著走啊。可是你們就是在那裡守著海子的鐵軌,守著顧城的斧頭哭哭啼啼,彷彿他們死了詩都塌了。沒人讀他們嗎?沒人記得他們嗎?

我覺得人是普遍懷舊的,所以很容易把自己內心柔弱美好的東西投射到過去。忙裡偷閒的時候,我想想過去還有這麼一個時候真是暖心啊,這樣最起碼可以給自己一個安慰的借口:不是我變俗了,是理想主義跟著八十年代一道死了。所以我看著滿大街的「人,詩意地棲居」有點無語。小說真的除了王小波無人可讀,詩歌真的除了海子和顧城無人可讀嗎?我覺得抱怨這個時代的錯誤,只是一種智力上的省略。八十年代固然美好,但詩是發展的,請不要讓詩歌和死去的人一起死在理想主義泡沫崩塌的時候。不讀九十年代以後的詩的人,不過是想在高高的骨灰旁邊聽媽媽講講過去的故事。

八十年代是什麼呢?

我想和你說,八十年代並不是一個斷層,所謂八十年代的精神產品的井噴式增長早有兆頭。手抄的詩歌本子和稿子早就在六七十年代就流傳開來。如果您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可以百度「白洋淀詩歌群落」。請您注意八十年代的輝煌基於這樣幾個基礎:一,一段時期的精神壓抑使人們對於精神產品的過度渴求;二,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尚未消散的對於崇高敘事的嚮往(這點和太祖有關);三,知識青年長期地下寫作的產品積累。我覺得只有這些基礎,才能造就八十年代的輝煌。

我想好好聊聊情懷這個東西,我想告訴諸位的是,八十年代的詩歌的寫作環境和太祖是脫離不開關係的。

視頻封面張廣天-毛澤東視頻

這是張廣天的《毛澤東》。請您摒棄您的政治偏見,聽一下它,您可以感覺出來那個時代的人對於太祖有著這樣的情愫。

我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大多數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很難理解他們的那種理想主義情懷,很難理解他們的生存環境。因為我們能夠反對的太少,我們能夠崇敬的太少,我們能夠選擇的替代品太多,我們很難理解那個時代對於詩歌的狂熱。而我們只是想當然地把那些井噴當作了自由,美好,希望,而忽視了它的其他側面。

八十年代好不好?好。八十年代要不要?不要!

因為就是不一樣了,您再怎麼說,也是不一樣了。更遑論您對那個年代到底是認識多一些,還是崇拜多一些呢?我覺得就像《小武》那部電影所展示的殘酷邏輯,你可以懷念過去的很多東西,但是沒人會在乎。懷念固然可以,切不可拾人牙慧,裹足不前。死去的東西固然美麗,但是美麗早已不復當初。

我覺得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劇變對詩歌自身的發展是好的,因為一成不變會把詩歌慣出毛病來。太沉溺在宏大的理想主義樓閣中,終有一天要面臨樹倒猢猻散的問題。苦難是現代詩歌的必然和命運。如果沒有集中營,哪裡會有保羅策蘭的《死亡賦格》?如果沒有蘇聯,哪裡會有曼德爾施塔姆的《我們生活著,感受不到腳下的國家...》。這種挫折可以增強詩歌的力量,因為我猜您不懂我在說什麼,所以我不多談了。

就當一個重新開始,就當一個回首告別。

「榮譽不過是一切誤解的總和。」(應該是里爾克形容羅丹的)

放死去的人一條生路,他們生在那裡,他們死在那裡,請讓他們安息。

請您多去讀讀詩歌吧,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這樣您會適應改變。您會意識到詩歌從未被打斷。詩歌只有間歇的停頓,而停頓不過是一首長詩的韻腳罷了。

請您多去聽聽批評吧,不論是惡毒的,還是讚美的,這樣您會變的堅韌。您會知道能讓您停下來的只有您自己。寫作是由內而外的自然生長,並不會因為惡毒而折損半分。

請您多了解了解現在吧,不論是美好的,還是醜陋的,這樣您會變的寬容。您會知道這是您所處的時代。您如果離開它,您什麼也不是,它如果離開您,什麼也不是。

請您汲取更多的力量,您會變的強大。

附一首詩摘:

當我說出「未來」一詞,
第一個音節便已成為過去。

當我說出「寂靜」一詞,
我就立刻打破了這種寂靜。

當我說出「烏有」一詞,
我就在創造一種無中生有。

——————辛波斯卡 《三個奇怪的詞》


偏見源於無知。
《又一位詩人走了,大二在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yMzY1OA==mid=205641460idx=2sn=6586e18ada0ca76e6884f0d9d1b0c5e4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這是我們學校一位已故學長。我不是學語言的,所以無法從專業角度評價他的詩。
他自殺消息出來時我並沒有太多的感慨。後來看到這篇推送才對他本人有一點點了解。
詩人是最敏感的,最糾結的,最細膩的,最魅力的,一種奇妙的感知體,是詩歌的主宰者又是被操縱者。我不知道他寫下這一首首詩之前想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殺之前想的是什麼。大概是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吧。
直到不久後的一天,在我的一門專業課上老師提到了這個話題。本來我認為這個老師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教授,後來我對他的想法因為他毫無同情心與對人的尊重的話改變了。
他說:「寫個狗屁詩,怪不得會自殺。就他那也配叫詩,我連看都不屑於看,簡直一文不值。拿那時間去寫詩還不如多搞研究…」之類之類,他的言辭更為激烈。
毫無一絲對死者的尊重。
他沒看過他的詩,便妄下定論。
的確,我無法評價學長的詩到底寫得好不好,但我始終認為,寫詩只是一種抒情方式,就像寫文章一樣,只是文體不同而已。
評價他人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可笑的行為。


昨天(2015.06.28)參加了單向空間舉行的仲夏詩歌節,來了11位詩人,當下幾個重要的詩人也在其中,比如西川,歐陽江河,于堅。現場人很多,傳張圖感受下氣氛吧。

當我走進單向空間,沿著木扶梯來到二樓,看到這麼多熱愛詩歌的人聚集在這裡,這一刻,我從未有過「寫詩似乎成了一件特別可笑和格格不入的事情」這種想法。

後來,詩人們還討論到「詩歌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這個話題。「詩歌是無用之物,就像天上的雲,僅是好看,於我們並無太大意義」,但是「我們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多了詩歌這個無用之物」。

回顧下當代中國詩歌的歷史。
八十年代的確是一個屬於詩歌的瘋狂年代,幾乎人人都在寫詩,即便不寫至少能念幾首。一個不讀詩,不寫詩的人絕對是那個年代的「屌絲」。
九十年代,經濟發展,詩歌(等文學)讓位於經濟。這本身沒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嘛,但在中國,這一情形變得扭曲:與八十年代追逐詩歌相反,我們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即無上限,無底線地追求錢,不但如此,還強烈對那些與我們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譬如詩人——給予鄙視,認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詩歌這種無用之物」是腦袋被夾過的人才能做出來的。

難怪在當代,寫詩成了一件特別可笑和格格不入的事情。

現場,出版人楚塵說,「詩人分兩種,寫詩的詩人與不寫詩的詩人,每一個都是詩人。」
顯而易見,前者指的是詩人這一身份,後者指代的是「詩與遠方」「對世界保持熱愛,敏感,好奇」的生活方式。

那麼,當我們嘲笑那些寫詩的人時,又何嘗不是在嘲笑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寫詩很難,把寫詩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更是艱難。在這裡,我想懇求各位,當有天你聽到有人對你說,我在寫詩,不管他是出於裝逼(拿詩來裝逼,會不會太小眾,成本太高了?)還是真心熱愛,請對他報以微笑:「真的嗎,太好了,讀給我聽聽。」


剛喝了酒,不太清醒,信口雌黃了。

一個人為什麼寫詩?動機都不一樣,一定是心中有感,才會想以詩的形式寫出來。古詩有五言七言的格式,新詩創作則打破格律的限制,以白話文寫詩,並不影響詩的精神與表現。有些人熱衷於詩的創作,可是,由於受到個人才情的限制,即使花費很多的時間努力創作,也寫不出令人叫好的作品,這是創作的無奈。

消逝可能是一個事實,而堅守是一種態度。就像武俠小說在金庸之後不再如日中天,但依然很多人還在寫,維持著這種文學形式。詩歌也是一樣。對於忙碌在工作思考中的眾人來說,詩歌是奢侈的,但恰恰對於凡人而言,詩歌其實是一種寄託。假如我的人生充滿了敗筆與缺損,有的在腦子裡,有的在身上,有的在心裡,假如我無法成為一個博學的人,假如我無法站上講台宣揚自己的理念,甚至沒辦法把討價還價或者把插隊的人痛罵一頓,如果在我的人和我的詩之間只能選一種,我寧願是詩。快樂並不可恥,寫詩也是一樣,就像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什麼能比天上的月亮更美,那就是水底的月亮。

可是面對現實,對牛彈琴是不可取的,詩歌要麼寫給自己,要麼寫給能理解的人。比如說,你有一肚子人生感受想表達,對於愛詩之人,你可以這樣抒發——

當騎士?遇到邏輯上的風車
是否有勇氣?刺向它
然後再回到?邏輯里的鄉村
?邏輯里的小屋
?睡在一個不被地球轉動的女人
的?美德里?
我懷疑
邏輯上的理性
?但如果北極被偷走
?一張地圖變成饕客的菜單
或者隨人群走進餐館
?其實就只是看著一些人出來
?大部分都排隊等著
?邏輯上的風車在室內轉呀轉
?然後幸福就應該發生
沒有?一個農場是舞台
除了唐吉訶德
?所有人都深信不疑
不過?分配魚餌的
?不覺得我們就是餌

倘若碰上程序員,你就得改變說法——

寫程序多半以目標為導向,不管代碼是否優美,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很自然重複多次的功能應該做成組件,後續再有相同功能需求時就能直接引用。代碼寫久了,生活中亦如是,似乎亂成一套的日子很不優美,試圖在紛亂的各樣情境中找到模式,這才發覺,硬要整個社會遵循你找到的模式前行是不可能的,以為自己的模式是正道,強加於人,卻帶來更多紛亂,更無法找到模式的優美。

二十歲血氣方剛,覺得天下為我而設,前方雖然混沌,但只要劍指處無路不開。三十歲時知道了事無不可為,卻也無不可不為的道理,於是憤世嫉俗,恨老一輩的擋住了路。知曉了一些社會生存的模板,於是開始設計開發通用組件(脾氣)套用於生活,但還不懂得有何與該當如何排除例外,於是這個組件(脾氣)是否成功純粹碰運氣,四處碰壁,愈發不可收拾。直到過了四十歲,往前沖的同時得要開始顧忌退路,遇事硬編碼臨時測試,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如此而已。

至於說如果對面的人沒耐心聽,那就何必多言呢?你只需要說——

城會玩,我伙呆,然無卵,萬火留。


黛玉寫詩,不可笑。
香菱學詩,不可笑。
薛蟠作詩,才可笑。


蟹妖。

1,寫詩,從來就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2,詩,從來就不是一種輕易能被領略的藝術。

這是我的兩個公設。

那麼由題目出發,可以推出什麼呢?

1,嚴肅的事=可笑

2,難以領略=可笑

為什麼會這樣呢?

1,這個嚴肅的隊伍里,摻雜進來一幫並不嚴肅的人,他們並無嚴肅的態度,也無應該嚴肅的認知。大水瀰漫,湮沒了真正嚴肅的人,所以外面看著,這幫人就都是可笑的了。

2,難以領略,在很多人眼中,是政治不正確,只有暢達能懂的才是好詩;難以領略,很多時候是故弄玄虛讓人難以領略,這樣的人多了,大眾對詩人的印象就停留在了裝逼二字上。遭殃的是誰呢?認真的有其藝術追求的詩人。僅僅因為所選擇的審美旨趣偏向晦澀一脈,就被各種嘲諷。這種事我在各處遇到很多,在知乎也有,內行人之間覺得好的作品,往往在知乎是被點反對點的最多的,還有外行大言不慚來指正你,說你這個不行。

這其中最深的原因,是任何一門學科,都是需要花費時間成本才能入門的,詩也不例外。但是當今沒有這個土壤了,大眾沒必要話費這個時間成本去學這些。看古風歌詞覺得美美噠就夠了啊,累死累活學那些幹嘛呢?

這樣的結果呢?

1,嚴肅的詩人越來越難以得到尊重。不嚴肅的外行人依舊故我。

2,詩只有最表層的才能被接受,真正需要深挖的詩,越來越淪為小圈子藝術。

該怎麼辦呢?

1,嚴肅的人們依舊是嚴肅的,如果一個詩人因為這樣的亂象而放棄,那麼他並不值得惋惜。不嚴肅的人,我管你洪水滔天。

2,詩失去了土壤,小圈子或許是最好的歸處。

以上。我就是一個可笑的人。


詩歌已死。
曾經的詩人,現在還不如去當民謠歌手。

我不是在抖機靈。我真的這麼悲觀。

幾年前,我算是加入過詩社,也寫一些詩,認識了一個朋友,叫虎破,他是我見過的少數堅持在寫詩,認真寫詩並且寫的還不錯的人。

他挺想發表的,但是無處發表,過了很久,我豆瓣里收到一份郵件,是他的詩集在豆瓣上架,他送給我的禮物。

我當時真的特別替他開心,好像是自己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然而他的詩集,放在豆瓣閱讀里,很長時間過去了,閱讀量仍然少的可憐,跟其它教穿衣服教做飯教泡妞的雜誌書籍比起來,簡直就是個笑話。

詩人並不需要聽眾嗎?我對此表示懷疑。

至少詩歌需要傳播。然而現在,大眾從不關心這些無用的東西。

我喜歡博爾赫斯,很多人知道,所以有一天,有人轉發了一條朋友圈給我。
題目是「博爾赫斯真是太會說話了!」

我點開看,內容無非是從他的對話錄,詩集,摘抄出了幾句,然後配上詞不達意,邏輯混亂的解讀,教人們,「如何像這位文學巨匠學習為人處事,夸人,損人,交朋友。」

閱讀量巨大,我氣得快要摔手機了。

詩歌已死。人們已經不能允許「對自己無用」的東西活著。即使是關注詩人,也是要把這些文字解讀成「教你為人處事」的36條行為準則。

詩歌已死。我這麼悲觀的認為。我希望自己被打臉,從未如此希望過。


我認為,這是解構主義盛行帶來的必然結果。

首先我想說的兩個問題是:

1、今天的人們和以前相比,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說,在當下就有更多的人(數量上)討厭詩歌。

2、但我們會發現,在我們這個時代,確實有很多人對詩歌持嘲諷的態度(心理感覺上)。其實不只是詩歌,你會發現,有更多類似的事物在今天大範圍地被黑。

木心先生有一首詩,很有名,叫《從前慢》。

木老先生在這首詩里,和很多從古至今的詩人一樣,感慨今昔,然後有一種很樸素的今天不如以前的意思出來。如果放在這個問題上,大概就是: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詩人都是詩人
……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一個所有時代無差別主義者,所以,我一點兒都不覺得今天的詩人怎麼了,也一點兒都不覺得今天的人們對於詩人就怎麼了。我覺得,八十年代和現在一樣,人們也是普遍瞧不起詩人的。只不過,那時候,那些瞧不起詩人的人們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他們沒有那個閑工夫站在那嘲諷那些寫詩的。

而我們的時代則完全不同。

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話語比以前更大聲,也更迅速地向這個世界發射。這種發射無時無刻,隨時隨地,沒有門檻,沒有章法。這事情其實是一件好事,它使得我們獲得了一種我們都能夠說話的假象。也讓我們覺得,我們確實在參與這個世界的運行。當然了,你知道我說的是互聯網,你也知道我說的是新媒體。

總的來說,這是時代的進步。

但是隨著這種技術的進步,同時進行的,是一些解構主義思想的盛行。

(好吧,我先承認,我提到了解構主義,但我只是用了這個詞語而已,我覺得它合適。在這裡,我並不打算探究這個詞嚴格的定義,也不打算按照它定義中的樣子來使用它。總之,我要更輕鬆地用這個詞語,但對於這個詞語的內涵我也表示最大的敬意。)

解構主義盛行的結果是,我們心裡不再有禁忌,既沒有神聖,也沒有偶像。用尼採的話說,上帝死了。

這當然也是一件好事。

真的,不迷信權威,不迷信偶像,不迷信精英。這並不是什麼壞事。相反,這是人們走向獨立思考的必經之路。

但問題也來了。

當我們開始懷疑一切,從心底里消除了所有的禁忌之後,我們就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能嘲笑的,除了那些我們不敢嘲笑的。

解構主義進行到底之後,就是懷疑一切事懷疑一切人。蘇軾說他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而我們說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別有用心。

詩人這個詞,以前可能是代表某種對於精神世界的無窮盡的探索,現在卻很可能是又窮又酸外帶裝逼的意思。

文藝青年,以前可能是代表了人類對於一些美好的追求,現在卻很可能是無病呻吟矯情做作的意思。

公共知識分子,以前可能是代表了一些知識分子對於公共空間的積極推進和介入,現在卻很可能是胡說八道弄虛作假私德敗壞的意思。


對於這些我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我從中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我們現在的懷疑精神有時候不是懷疑事情,反而是更多地去懷疑人。

寫到這,略有一點憂傷。


前段時間農村詩人余秀華火了,非常火。但是再火,99.99%的人也只記住了《跨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詩的題目,這挺悲哀的,也蠻正常的。

八十年代,人們壓抑已久的除了觀點表達,還有情感的釋放。而且,那個剛從大鍋飯時期走出來的年輕人,內心有著太多的迷茫,這種迷茫是一種無所適從,是一種不可名狀,是一種不知欲往何方的尷尬。表達如此糾結複雜的心理,沒有什麼比詩歌更適合的題材了。詩歌,本身就是晦澀的,朦朧的,每個人都可能讀出不同的自己的,並且還充滿著一種感性的力量,那個時代的人們需要這種表達。

現在社會節奏這麼快,碎片化信息浩如煙海,自媒體人層出不窮,文字變得廉價,觀點變得直接而紛繁複雜,信息獲取的焦慮心理下,大部分人都沒有耐心再去讀一篇長文,誰還會仔細品味一首朦朧不清不知所云的詩歌呢?

信息獲取焦慮只是一方面,經濟壓力的焦慮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八十年代大部分人都挺窮的,貧富差距小,攀比心和生活焦慮都比現在少很多。現在呢?市場經濟下賺錢是主流價值,一個整天沉浸在虛無縹緲的詩歌當中的人很自然會面對很多人的不解,甚至是嘲笑。市場經濟,互聯網+,把所有人的價值觀和情感都變得單一而乾癟,那些整天傷春悲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詩人自然會成為怪人。大家都覺得自己最需要的是錢,而不是那些非常細微的感情和精神心理的變化。


除詩歌外
體裁不限
800字以上
— —《高考》


那要看寫出來的是什麼,大炮開兮轟他娘?這當然會讓人笑掉大牙
梨花體?那不是宣傳標語嗎?
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寫出來就給人美的感受,評論任何文學體裁,都要從文學本身入手,脫離了具體的作品,那就是耍流氓


寫詩本身別人自然不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但是有些人寫的不好也就算了,還要一副自視清高高人一等的樣子。而其實呢在別人腦海里就已經默默吐槽了N次:「這些亂七八糟的這TM寫的是什麼玩意啊…」

還有就算你詩本身寫的還不錯,然而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具備對詩歌的鑒賞能力,評鑒的完全的是自個的個人感悟,有的人看到一首荒誕的詩讓人發笑了,覺得這就是不錯的,有的人覺得詞藻華麗朗朗上口讀上去還押韻呢,這樣的作品誠然是一首好詩。而有的另外一些人他們關注的點可能就不一樣了可能更關注意境以及詩歌背景什麼的,所以對前面那些人又得回到第一段的吐槽狀態了。


思考是費腦子的,傻笑簡單。


以前的人,把詩寫在紙上,發表,出版。

現在的人,把詩,寫在,簽名里。

以前的人,生活灰暗,躁動,背誦 詩詞。

現在的人,生活嘈雜,躁動,背誦電影台詞。

以前的人吶,心裡有話說不出來,就去念詩。

現在的人啊, 說了太多,想要休息,就把詩歌,切的細細的,涼拌了,一口一口的。

吃了。

口頰留香的五絕七律。

淡淡花香的新體詩歌。

哎呀,怎麼有顆梨花狀的老鼠屎。

你曾經說你喜歡笑,但是絕不會嫁給一個相聲演員。

你現在說你喜歡詩,但是絕不會嫁給一個除了詩以外,一無所有的人。

因為那樣,太中二了!


每個人都在覺得過去的「黃金時代」好

然而我不這麽認為

詩和時代一樣在不斷發展,

詩歌需要創造
詩歌需要創造
詩歌需要創造

如果我們今天看到的詩歌還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一模一樣,這才是詩歌的悲哀

所以新詩創新的過程中被人嘲諷被人批評是難免的,總有人還活在過去的詩歌環境中,然而他們忘了正是每個詩人寫出的不同的詩,才有了精彩,如果全世界所有的詩人都寫著同樣的詩,那才是最叫人噁心的。


正因為有了這群不懂得靜下心來看詩,卻總在對詩喋喋不休的人,才讓詩歌變得可笑。

然而真正的詩人對一切都認真,而他的一切都在詩中

Ps,很多人嘲諷烏青,但是他們卻沒有真正體會他的詩,他們用自己的浮躁和世故的心來揣度詩人的童心和任性。

貼一首最近很喜歡的詩,
《屋頂上的孩子》
By 烏青

作為一個孤獨的孩子

我熱愛屋頂
那上面一個人都沒有
我熱愛在屋頂上奔跑
感覺像飛

然後一不小心
我從高高的屋頂墜了下去
作為一個孤獨的孩子
我沒有發出一聲叫喊


我的讀書群里一位書友寫的,大家評價一下。

江湖海2015年5月詩選


《偽造》

正午我拉上窗帘
偽造黑夜
把窗帘掀一小角
偽造燈光
我以同樣的方法
偽造一個
隨心所欲的世界


《鳥糞》

老槐樹下
張建祥拿出省府請柬
說江湖海你看
正省長都請我吃飯
我請你喝茶
你不要覺得掉身價
如果樹上
不掉下鳥糞的話
他話音剛落
一泡鳥糞直直落上
我們間的茶桌
兩人同時陷入沉默
我對鳥糞
掉下來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
張建祥怎麼拿鳥糞說事


《確定》

死情人和你聊了三天
你確定嗎
這垃圾場昨天是高樓
你確定嗎
常去叫不出名的國家
你確定嗎
坐在我面前的女子
氣定神閑
緩緩吐出確定確定確定
那她怎麼可能
是風傳中的神經病呢
她的夢境
清晰得有點現實而已
她的現實
朦朧得有點夢境而已
這樣的殊榮
記得你曾經有過
接下來輪到我


《獲獎》

他們簡歷寫著
環球華文大獎賽金獎
銀河書法賽銀獎
宇宙超級演講賽銅獎
哦他們
一個個牛逼哄哄
有位老頭
沒有漏寫他的獲獎
福彩末獎五元
十年來中二十多次
時間地點
次次寫得清清楚楚


《陌生女詩人來電》

天快黑時
話筒傳來嬌氣的女聲
江湖海嗎
老牟讓我找找你
我是寫詩的
能把我的詩拿到北京的
詩刊發表嗎
不能呀那太遺憾了
怎麼你要我
把詩發到你的郵箱看看
這怎麼可能
我的詩可是有版權的
列印到紙上
讓你瞄一眼沒大問題
可發你郵箱
變成你的了怎麼辦


《同學群》

他們在言說的路上
走走停停
大抵是通暢的
哎老張
上個月又升半級
喲禿頭李
三天在A股丟三輛賓士
我冷不丁
放上去一堆詩歌
像輛皮卡
突然在路中央拋錨
更像是
一股泥石流衝上路面
他們怔愣良久
小心繞過皮卡或泥石流
繼續言說
升半級和丟賓士


《鞦韆》

她從公園的鞦韆上
起身走了
鞦韆自己盪著
盪了好一會
才在夜色里停下來

回憶多不可靠
在我們那個小地方
那會兒
怎麼可能有公園
鞦韆是有的

鞦韆裝在什麼地方
怎麼擺盪
又是怎麼停下來的
這麼想著
鞦韆又在記憶里盪起來


《心跳》

老婆讓我自測心率
對著醫院掛鐘
我在心臟部位摸索
曾幾何時
聽到意外事故的消息
哪怕很小的事故
偶遇上傳說中的愛情
哪怕鐵定沒結果
乃至滿天雲涌一樹花開
我都聽見砰砰心跳
用手一摸更是感覺到
心臟要撞出來
可現在十分鐘過去了
窗外風起雲湧
深圳大盜連撞十三車
斃命於槍下
我依然沒找到心跳
若不是手在動
我會以為早就沒了心跳


《昨日重現》

從家門到告別大廳
她的兒子
端著她的照片
他被告知
經過岔路和拐角
要大聲說
媽媽你快跟上來
他不禁恍惚
這樣的場景太熟悉了
彷彿昨天
媽媽帶他回家
大聲說
兒子你快跟上來


《母親節的狗媽媽》

元妙路驢窩小棧前
遇見一隻黃狗
叼著骨頭行色匆匆
一排乳房
在不高的身子下晃動
為什麼不停下
把肉骨頭啃完再走呢
我好奇追隨
看到它走進低檐下
那兒的狗窩
傳出小狗嬌氣的叫聲
像在迎接母親
歡呼肉骨頭的到來


《法國噴發火山》

法國富爾奈斯
火山噴發
火紅岩漿噴薄而出
畫面壯觀
那兒的火山也曾噴發
被認為是
法國大革命的誘因
這些
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可我無比關注
我兒正在彼國上大學
我情願
火山誘發十場革命
也決不允許
燒到我兒一根汗毛


《女兒說》

我畫的樹
太漂亮了
接下來畫的鳥
畫的雲
畫的池塘和花朵
都配不上它


《女兒說》

老師叫醒我時
我的勺子離雪糕
只有一厘米遠了
奧利奧加草莓味的雪糕
你們不知道
它有多麼香


雖然米有人邀,但是我還是很想談一談這個問題,我盡量說得通俗一些。

可能並沒有至於到達「可笑」和「格格不入」的地步,但是【不尊重】是非常顯然的。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教育不鼓勵。】從小學語文課開始,雖然有類似「詩歌鑒賞」的內容,但是並不作為考試重點。我是三年前參加的高考,只有一題是關於詩,大概是3分。那就更別說寫了,各大考試,包括高考作文,是不允許寫「詩」、「詩歌」格式的。不止詩歌,連「散文」大多數老師都建議不要寫。

第二,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多數人根本不了解「詩」】,甚至是文科生,有一大波還說不出「近體詩」是個什麼概念。連最基本的分類的搞不清,又何談鑒賞呢?因此,大部分人混淆了詩的概念,加上當代真正水平好的詩人實在是少,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詩是上世紀、上上世紀甚至古代的文體,他們不理解為什麼你一個現代人要寫詩,甚至在不理解的同時還要安上「清高」、「裝b」等貶義詞。

第三,【當代某些網路作家的抹黑。】隨便碼幾句詞藻浮華的句子就來魚目混珠,實為無病呻吟。這是會得到某些少女的崇拜,但也會直接導致了另一部分人開始反感「詩」,而其實他們反感的只是無病呻吟的段子,並不是真正的「詩」。沒錯《紅樓夢》里是說過,只要寫得好,可以不講究格律。可是打著曹翁這句話的有些人捫心問問,你們寫得真的好嗎?

以上還只是近體詩的情況,而「詞」、「曲」、「現代詩歌」等,就更加滿地雞毛了。因為格式靈活,任何會舞點文墨的人都可以摻和一腳自稱為「詩人」,不說現代,你們讓近代真正的大詩人們情何以堪?

說到近代詩人,這又是一個痛心的問題。我挑幾個大家都知道的吧。說到徐志摩,大家了解不是他的詩,而是他的花邊新聞; 說到海子,大多數人因為只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兩句就把這首詩作為他的代表作,然而這首詩大概是海子這輩子寫過為數極少樂天派的詩歌,與他整體的風格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說到顧城,有人只會因為最後的結果而批評他偏激,而很少有人會在他的詩里尋找答案。顧城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不說了,心痛。

【詩】,於華夏大地風生水起無數載,至今卻為同一片土地的民眾們如此得不理解,莫非文體也會昌極必衰?


﹉﹉﹉﹉﹉﹉﹉﹉
在此順便軟廣一下我新開的專欄【聲與色】,內容為原創現代詩歌以及詩歌鑒賞,由我與我的詩人朋友一起完成,對現代詩歌感興趣的知友們歡迎關注啦~ 同時也歡迎會寫現代詩歌的知友加入我們一起愉快地寫詩&>3
感謝閱讀!


從未這麼覺得,覺得詩始終是表達情感的最好方式之一,其簡約和委婉是其他文體難以比擬的。
題主會這麼覺得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對詩缺少了解或者沒有解讀的能力,二是所謂」感覺詩是格格不入「的那一類的。竊以為這兩種人皆不可為詩斷言。
不詳論了。


因為一些人,不知道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保持起碼的尊重。

(玻璃心+水回答,不針對任何人,勿贊)


恰恰相反,我覺得寫詩回到了他應有的位置。
那個年代太誇大詩了。據說像現在崇拜歌手一樣崇拜詩人。

現在這樣才算正常。
話說,現在這個時代,就連製作金坷垃視頻都有這麼多人做。
寫詩應該也有不少人。
還是去相關的貼吧論壇看看吧。

補充,寫詩,我覺得本來就不應該太大眾,大眾的東西,又怎麼走在時代前面呢?

補充2,那個時代和現在最大的區別,在於現在的娛樂方式太豐富了。現在你不光可以把詩人當做偶像,還可以追星,超級女聲,快樂男聲,TFBOYS,韓國組合,COSER,主持人等等。

以前,整條村子的人每天下午都守在村口小賣鋪看電視,現在幾乎沒人去看了,為什麼?
因為可以在自己家看,還可以玩電腦,還可以出去看電影,還可以玩遊戲機,甚至自己也有投影儀在家看電影。

如果把這些東西都禁掉,說不定還可以回到當初那個追詩人如追星的時代。


推薦閱讀:

海子的詩會如此受歡迎,同為年輕詩人並且一樣英年早逝的的駱一禾顧誠卻沒那麼火?
詩詞中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和區分的?
有什麼古詩詞的書值得推薦?
愛好詩歌的人,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愛好,而不會被人說諸如文縐縐、酸溜溜之類的。?
紅樓夢裡你最喜歡哪句詩?

TAG:文藝 | 寫作 | 文學 | 詩歌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