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智化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在心理諮詢領域,涉及諮詢師對來訪者各方面的評估,其中一方面就是來訪者的「心智化(mentalization)」。作為一個新手諮詢師,對「心智化」的概念理解很模糊。不知道有木有大大能詳細解釋一下何謂心智化?


心智化,簡單講,就是為心理過程建一個模。

這個心理過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

人的行為,背後有其心理原因,比如動機、渴望、需求、情緒……這些東西既是相對穩定的,也會在一定時機出現變化。試圖去理解這個過程的能力,就是心智化。跟俗話說的「心理學頭腦」意思差不多。

學習心理學,很多時候,就是在學習心智化的過程。從文明的發展來看,心智化的大規模出現是近晚的事情,古人似乎沒有這樣的能力。特洛伊戰爭中,當女神阿芙洛迪特許諾帕里斯要讓他娶世上最美麗的女人海倫為妻時,帕里斯並不去想阿芙洛迪特為什麼要這樣做。唐僧一行在深山裡遇到白骨精變成的老百姓,後者被孫悟空幾棍子打死時,唐僧也不會去想孫悟空的內在動機和人格的相對穩定性。人類歷史上的大多數人並沒有心智化能力,他們相信自己看到的,然後憑藉衝動形式,人生在跌宕起伏的重重危機中倒自有一種連貫感。

心智化能力在少數人那裡得到了發展,他們過於靠近權力核心,謀略成為重要的生存技能。從《孫子兵法》到《三國演義》,裡面有不少對他人動機、情感和心理狀態的揣摩甚至是預測,但在這裡,理解他人是為了戰勝他人。諸葛亮的「空城計」就是對自己卓越心智化能力的一次豪華展示。這種能力多指向別人而不反思自己,是為「讀心術」。諸葛亮多半不會去認真想,高冷的自己被人三顧茅廬就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怎樣一種心態。

心理學為什麼要談「心智化」這個概念呢?部分原因是心智化能幫人在困境中減輕悲劇的分量。印象很深的一個故事,是某位諮詢師遇到的一位成年男性來訪者。來訪者的童年在一位精神分裂加抑鬱的母親身邊度過,等他來到諮詢師面前時,諮詢師發現,誒,他的功能還蠻好,比其他親人精分或抑鬱的來訪者好多了。為什麼呢?他詳細了解來訪者的情況,發現來訪者在很小的時候,心裡就有了一個信念:他的媽媽「瘋了」。這樣的想法保護他較少受到媽媽的負面影響。孩子都會在媽媽那裡看到他自己,一個支離破碎的母親,就像一面破碎的鏡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支離破碎的。但這個小男孩知道,是這面鏡子碎了,而不是他自己有問題。

有心智化能力的來訪者,想來也是很多諮詢師樂意遇到的。同樣是被別人罵了一頓,心智化能力最缺乏的來訪者可能會認為,我沒做錯什麼,所以對方就是個人渣,而自己應該為民除害飽以老拳。有點心智化能力的來訪者,可能會想,對方是不是最近股票跌慘了所以脾氣暴躁呢?自己想報復他,是不是自己的股票也跌慘了所以想趁機發泄呢?

在理論家那裡,評估來訪者的心智化能力,主要有四個方面:

1,來訪者是否知道,有「心理狀態」這種東西存在,人不是完全由他的行為來定義。

2,來訪者是否願意努力去識別行為背後的這種「心理狀態」。

3,來訪者是否知道,心理狀態既是相對穩定的,又有可能發生變化。

4,來訪者是否知道,諮詢師並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蟲。

評估的方法,當然不是直接問來訪者:「你知不知道……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而是從他的表述中進行推斷。

如果來訪者有心智化能力,你跟他講什麼俄狄浦斯情節什麼客體關係什麼防禦機制,他當然就更容易吃你這一套。(有時這樣的來訪者會被諮詢師轉化為自己的小學徒,而非嚴格意義上的來訪者。)如果來訪者沒有心智化能力,你跟他談感受談動機談願望談幻想,他可能會打斷再打斷,問你談這些有什麼用呢?我又聽不懂,我就想要你告訴我該怎麼辦!

這裡就能看到心智化的功能:它可以把來訪者從一個衝動的人轉變成一個糾結的人。

那怎樣提高來訪者的心智化能力呢?

簡單說,如果諮詢師對來訪者的心理狀態持續保持關注和好奇,來訪者自然也會做出更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嘗試,做著做著就會了。

諮詢師也可以示範自己的心理狀態,比如:「今天告訴你我休假的時間,是因為我希望定下來後就第一時間讓你知道,這樣你好安排自己的時間,我們也可以對那時的間斷有一些準備,並不是像你擔心的那樣,因為你上次表達了對我的不滿而報復你。」

有的來訪者對這兩種方式可能都不太舒服,那就可以去談論故事、小說、電影里的人物和他們的心理狀態。

來訪者轉變成為一個糾結的人還不夠。這裡有個陷阱。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心智化是在用左腦(邏輯、推理、語言……)來幫助右腦加工各種混亂、強烈的感受。雙腦合一的過程,是來訪者自我趨向整合的一部分。

但有人的心智化,是純粹左腦的過程,比如那些用理性來工作的諮詢師。他們憑著自己的學識和經驗,可以做出準確的共情,比如他們知道,小孩被家長打的時候,剛開始可能覺得憤怒、不公平,多打幾次會有委屈和悲傷,再打會絕望、無力,再打可能會抽離。情緒的詞就那麼一些,多共幾次總能共到點上。來訪者當下的情緒,他們不能直接感受到,時間長了,來訪者也會學會這個遊戲規則,他們會「推斷」出,自己小時候經歷某些創傷時的感受,這些感受又導致了現在怎樣的行為模式。把推斷的結果反饋給諮詢師,諮詢師也很滿意,覺得又「挖到」點什麼。諮詢成了兩隻左腦的遊戲,右腦都還在沉睡,來訪者的改變自然也很有限。

這叫做「假性心智化」——這個詞是說來訪者,如果說諮詢師,可能就是「假性精神分析」了。

那麼,還得把來訪者從衝動的人轉變成帶著感受糾結的人。帶著感受糾結,算是左腦和右腦在做整合的嘗試了。

心智化著心智化著,來訪者那種被感受淹沒的感覺就越來越少了。他像一個衝浪的人,慢慢學會了控制衝浪板的技術,也漸漸適應了大海的節奏。

但心智化只是一個中間站,並不是人發展的目標。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心智化一下,也挺累的。

心理諮詢最終不是要讓人在每次想要殺人之前都停下來反思反思,然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要讓人自然而然地作出真誠、善意、利己利他的舉動——這個過程,不需要經過大腦,更沒有什麼心智化。心智化是工具,是對內在世界的認識、表述,它和人本真的存在狀態,仍有距離。


應邀!

(更新了筆記本8.1看起來好像很奇怪,字體也是) 知乎感覺沒原來清晰了。

一下是我周三拍攝的 @簡里里 的簡單心理攝像時候講的主要內容:


主題是: 心理諮詢中的親密關係和心智化

親密關係就是依戀,以下是心智化方面的內容 


「依戀提高一個人的自主性。安全天堂感,在這個地方你覺得是安全舒服的,提供一種安全的感覺,可以調節情感壓力和生理上緊張喚起。

安全基地,知道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回去,比如分離個體化的時候孩子可以去探索,又清楚媽媽在哪裡可以回來能促使對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探索,包括對大腦-心智化的探索。(所以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別人沒想到或者不在意而我在意…… 其實是因為你得到了滋潤才有能力和機會去探索更多的。感謝爸媽和社會!)

心智化是一種想像形式的心理活動,我們強調這是一種想像性質的活動,因為我們並不確切知道此時此刻一個大腦中在想什麼。但是,我們仍然會通過這個人表現得意圖和心理狀態來解釋 其心理行為。這些心理狀態包括:需要、渴求、感受、信念、目的以及理由。

心智化就是從外部的角度看我們自身和內部的角度看他人。有些人在從外部來看自己這方面是比較差的,無法很好了解或者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而是用一些象徵性,甚至是見諸行動破壞性的行為表達受到的傷害和痛苦;而有些人是很難才能從內部來看他人,比如看到他人的表情知道對方生氣了,受傷了等。這些就容易在自己內心的想法覺察和外界的互動中產生問題,無法適應,導致痛苦。

在45分鐘的心理諮詢中,時間。正是時間將一個人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聯繫起來。正是過去的思想、渴望等等的記憶將的一個人現在聯繫起來,並且投射向未來,這種關係構成了自我連貫感的基礎。

親密關係中間積累的信任可以形成一個安全感,讓人能去探索和發現周圍,具有能考慮自己和別人的心理狀態的能力,能夠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心理狀態是相互獨立而又相互影響的。

孩子會因為父母和周圍人的喜怒哀樂形成不同的互動和應對策略。能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慾望、行為、情緒等各種心理狀態的意義,能區區分心理事件,反思自己的和他人的心理狀態。理解所有的個人內在情感和幻想都不管怎樣都是可以的,都是有自身理由的,往往是由過去的經歷所建構的;而一個人對外在的行為互動是需要有限制和適應的。」


並不是所有心理諮詢師都會評估來訪者的心智化能力,即使是精神分析學派。可能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沒有聽過心智化的概念。
再說,你要怎麼評估?

以下內容可能過於學術,如感覺不適,請點擊右上角X

1、什麼是心智化:心智化,是一種想像的心理活動,使個體藉助有意的心理狀態(如需要、願望、感覺、信念、情緒、目標、意圖和動機)來理解和解釋人類的行為(Allen.et al.2008;Bateman
and Fonagy 2006;Fonagy and Target 2005)。

2、對於心智化,Bateman和Fonagy(2011)界定了四個維度:第一個是與兩種功能模式相關,即自動的(內隱)心智化和受意識控制的(外顯)心智化;第二個與兩種客體有關,即自我和他人;第三個與心智化的內容和過程的兩種角度有關,即認知和情感。第四個是與心智化線索有關係,即聚焦於內部的模式和聚焦於外部的模式。

3、心智化是一個整合的概念,涉及的內容與許多其他概念相互重合,包括心盲(mindblindness)、情緒智力(emotionalintellignce)、洞察(insight)、理性(rationality)、想像(imagination)、共情(empathy)、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等。

4、Peter Fonagy和Bateman討論了依戀、心智化和邊緣型人格障礙之間的關係(2000)。他們認為,依戀關係中心智化失敗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核心病理,因此,治療方案重點應該在於幫助恢復病人的心智化。

5、目前,心智化的研究的對象均為非普通人群。如心智化關注的人群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Peter
Fonagy,Bateman,2000)、厭食症者(Lily Rothschild-Yakar,2010)、自閉症患者(Michael V.
Lombardo,Bhismadev
Chakrabarti等人,2011)和精神病患者(Van den Berg和Oei,T.I. 2009)。Lily
Rothschild-Yakar(2010)的一個研究發現,在進食障礙疾病的形成上,低心智化水平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高心智化水平是一個保護的信號。Michael
V. Lombardo和Bhismadev
Chakrabarti等人(2011)揭示出自閉症與心智化腦區中的右側顳頂聯合區有關。目前缺少相關的普通人的心智化的特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些幫助——心智化,就是為心理過程建一個模。這個心理過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人的行為,背後有其心理原因,比如動機、渴望、需求、情緒……這些東西既是相對穩定的,也會在一定時機出現變化。試圖去理解這個過程的能力,就是心智化。跟俗話說的「心理學頭腦」意思差不多。


推薦閱讀:

情緒聚焦療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EFT)靠譜嗎?
為什麼國人在遭遇心理困擾的時候總是羞於求助?
有沒有關於心理諮詢師的電視劇或電影?
作為心理諮詢師,你會怎樣幫助來訪者區分情緒和客觀現實?
考了心理諮詢三級證,接下來該怎麼辦?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