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結合影片星際穿越的內容,你會如何翻譯?


作者:TuaTua英語
鏈接:「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怎麼翻譯更好? - TuaTua英語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看科幻電影Interstellar(《星際穿越》),主角一行人要通過蟲洞去往其他星系、探尋可能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他們離開地球去往土星附近的蟲洞時,老科學家吟誦了英國詩人迪蘭·托馬斯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一詩的前兩節。這首詩在片中被老科學家多次念出,字字震撼人心,把影片的主題拉高了一級。


原詩如下(我給的譯文沒有講求詩歌的節律、押韻,只是翻譯出原文字面意思):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良夜

日暮之時 年老之人應燃燒 吶喊

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智者將逝之時 明白黑暗有理

因其話語已無法迸發閃電

但他們 不溫順地走入那良夜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善良之人 當最後一浪過去

哭喊其微小之行本可在綠灣舞蹈生輝

他們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瘋狂之人 曾抓住飛行的太陽 為其歌唱

但為時已晚 只能為太陽的離去哀悼

但他們 不溫順地走入那良夜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嚴肅之人 將死之時 以迷茫之眼看到

盲目亦能如流星閃耀歡欣

他們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而您 我的父親 在悲傷的高度

請用您的熱淚詛咒我 祝福我 我求您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良夜

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這是一首十九行詩(villanelle),格式固定。五個三行詩節加一個四行詩節。第一個詩節的第一行和第三行作為後續詩節的結束句間隔重複出現,又在最後一個四行詩節的結尾作為對句一起出現。全詩押韻,a b a, a b a, a
b a, a b a,a b a,a b a a.


這首詩寫出了一種深沉、強大的力量,一種不屈的鬥志。詩中主要的意象有光、黑暗以及憤怒/反抗。

以下把詩歌改成「白話」,即prose,以幫助理解: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用good修飾night強調其平靜、靜謐——選擇放棄和死去是輕鬆而簡單的。但詩人呼籲我們不要gentle(溫順、優雅)地走進這看雖美好但象徵死亡的黑夜。


面對Close of day (一天的結束、夜晚/黑暗的來臨),老人要burn(燃燒)、要rave(咆哮),要對著Dying of the light(光的消失/黯滅)rage(咆哮、怒喊)。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Wise men(有智慧的人)走到盡頭,知道黑暗是對的/有理的,因為他們的話語已經不能迸發出閃電(這裡fork作為動詞使用,描繪出閃電的形狀),但是他們也不溫順地走進那良夜。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好人/正直的人,當最後一波浪潮過去,哭喊他們的微小之行本可在綠色的海灣舞蹈生輝(光明消逝,他們將不再能如此),他們也怒斥光明的消逝。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瘋狂的人/勇敢的人,(注意這裡caught、sang和grieved是過去時)曾抓住飛行中的太陽,並為它歌唱,但是現在意識到(雖然已經太晚)他們只是在給即將離去的太陽哀悼。(太陽要離去),但他們也不溫順地走進那良夜。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嚴肅的人/悲傷的人,行將就木之時,用炫目的(blinding)眼神看到,失明的眼睛也能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他們也怒斥光的消逝。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而您,我的父親,在凄絕的高度,用您的fierce(憤怒的、強烈的)tears詛咒我、保佑我。但我請您,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請怒斥光的消逝。


詩歌的用詞往往極具創造性,很多是平時我們寫作中想不到也不會用的。這首詩中很獨特的包括forked lighting中的fork當做動詞使用, frail修飾deeds,blinding修飾sight,fierce修飾眼淚。這幾處,如果就光靠查詞典義去解釋,甚至可以說說不太通,但每個讀者看了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另外還有一些意象很獨特,智者的話語forked no
lighting、frail deeds在green bay舞蹈、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都包含很多難以名狀、可以有多種解釋的畫面和情感力量。


整首詩的力量貫穿始終,表達的主題也非常強烈。詩歌中表示黑暗/黑夜的語彙/意向有that good night、close of day、dying of the light、the end、dark、the last wave,表示光明的有light、lighting、bright、sun、blinding、blaze、meteor。


黑暗象徵死亡、光明象徵生存。


而面對黑暗,詩人倡導的態度和做法是burn、rave、rage、cry、curse、bless、fierce,以及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這些表示「憤怒、吶喊、拒絕、反抗」的動詞,是詩歌力量的主要來源。


這首詩的核心在於為了生存而掙扎;面對死亡要頑強生存下去,即使這意味著痛苦和折磨。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即要與死亡抗爭、與「光的消逝」抗爭,不要貪圖死亡帶來的平靜與解放。


詩人托馬斯這首詩似乎是為他卧病在床、垂垂老矣的父親而作,詩歌的最後一節說出了這一點。


但是托馬斯本人的生活也充滿痛苦和掙扎。他早年即患有神經過敏和精神疾病。靠寫作一直難以維持生計。

詩人把所有人聯繫到一起——有智慧的人、正直的人、瘋狂的人——所有人終要面臨死亡。當死亡來臨,詩人敦促他們去抗爭,去rage(怒喊),以獲得更多生命,而不是優雅地進入黑暗。不管這些人生命中做過什麼,或好或壞,都不應該放棄掙扎。


翻譯詩歌,如果要保留格律、押韻等,必然要犧牲一些意義(這裡說的是字面意思,而非詩歌整體的主題和氣勢)。所以,如果犧牲或者調整了字面意義,肯定是要為了其他目的,比如保持節奏、為了押韻等。而如果字面意思被犧牲或「改變」,但是又看不出來是為了什麼,就只能懷疑是這位譯者對原詩的理解有誤或者不到位。比如這個譯本:


不要踏入靜謐的良夜

暮年也應在黃昏中燃燒

反抗吧,在這將逝的時光里反抗吧


(詩中對立的一對概念是光明和黑暗,把light譯為「時光」模糊了這層意思、詩歌的主題不再突出,因為時光指時間(光陰)而非光明。)


智者臨終前深知黑夜到來

他們的智言將不能在照亮岔路

不要踏入靜謐的良夜

善良的人啊,當最後一波浪潮呼嘯而過,盡情哭喊吧。

微小的行動也能在青春里舞出輝煌

反抗吧,在這將逝的時光里反抗吧


(「盡情哭喊吧」是祈使語氣,「也能」與「might have」(本能)也不一致。我不會說與原文不一樣就不是好譯文,只是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處理——譯文非但邏輯關係與原文不符,而且變得上下句不銜接。)


追逐太陽並放聲歌唱的勇士們

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他們沉浸在悲痛中已無法自拔。

不要踏入靜謐的良夜


(為什麼就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了。)


行將就木的人帶著迷茫的眼神

而失明的人卻能行像流星一樣閃耀

反抗吧,在這將逝的時光里反抗吧

(行將就木的人和失明的人是對比?)


我的父親啊,你在這傷心欲絕之際

我祈求現在用你的熱淚詛咒吧,祝福我吧。

不要踏入靜謐的良夜

反抗吧,在這將逝的時光里反抗吧

在網上看到有人問:

為什麼高曉松說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翻譯成「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是錯誤的,而應該是「絕不向良夜請安」?


不知道高曉松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個問題表示提問者對翻譯這回事沒有多深的認識。尤其是對於詩歌翻譯,一般不會說如何譯是「錯誤」的、「應該」如何譯,因為沒有唯一「正確」的譯文。首先,有些詩句本身可以有多種解釋;再者,譯者有時明知自己的譯文與原詩字面意思不符,也會為了格律、押韻等做調整。其中牽扯到的因素太多、必須做取捨。


「絕不向良夜請安」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方法,語氣決絕、利索,與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所表達的精神是一樣的。但是不能就說它是唯一「對」的,而「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就是「錯」的。


下面分享一下高曉松的譯文(百度百科),確實很不錯。

絕不向黑夜請安
老朽請於白日盡頭涅槃
咆哮於光之消散


先哲雖敗於幽暗
詩歌終不能將蒼穹點燃
絕不向黑夜請安


賢者舞蹈於碧灣
為驚濤淹沒的善行哭喊
咆哮於光之消散


狂者如夸父逐日
高歌中頓覺遲來的傷感
絕不向黑夜請安


逝者於臨終迷幻
盲瞳怒放出流星的燦爛
咆哮於光之消散


那麼您,我垂垂將死的父親
請掬最後一捧熱淚降臨
請詛咒,請保佑
我祈願,絕不向
黑夜請安,咆哮
於光之消散

在Interstellar電影里,當一行人離開地球向土星旁的蟲洞飛去,老科學家念起這首詩,我就起雞皮疙瘩。


地球上,NASA已經藏到不為人知的地方,因為大家都覺得生存艱難,要放棄對其他宇宙空間的探索、一心種莊稼,因而反對搞對外探索,認為那白白佔用資源。


這首詩用在這裡就是體現一種不屈服的態度、一種永遠要抗爭的勇氣和壯烈。星際旅行危險重重、充滿未知,踏上征途的勇士,需要這樣的鼓勵和慰藉:不相信命途的泯滅、不接受人類的滅亡、拒絕黑暗的來臨,無論如何都要奮力一搏,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莫讓猛虎入暖巷/不要走入那溫良的夜


這裡goodnight是道晚安的意思,不是什麼良夜!高曉松說之前其他翻譯不對就是指這個。這不是好壞問題,是對錯問題。支持高曉松的理解。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是指體面的(屈從命運認命的)道晚安,道別(永別)


翻譯成什麼都不是最好,只能意會 不能言傳,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看見你是kop才進來的


推薦閱讀:

爲什麽香港的馬路名字要翻譯的那麽奇特?
如何快速學習翻譯病歷?
有哪些經典翻譯?

TAG:翻譯 | 字幕翻譯 | 星際穿越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