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提出樂市樂座,那他是如何讓織田家越來越多錢的呢?
以前大名收錢多是收商人的稅金,現在信長不收了, 那織田家又是如何越來越有錢的呢?
另外,在《戰國》和《戰國天正記》中,本願寺說織田家的最強大之處就是錢生錢, 只要錢停止了流動,織田家就滅亡了。 這個經濟層面的原因也不太了解, 望牛人解答一二,多謝
樂市樂座只不過是戰國經濟一個很小的環節。信長之所以富起來,以樂市樂座的規模,你要說能影響到敵國,只能說想太多了。
戰國時期最有錢的是誰?是 宗教勢力,最典型的是延曆寺和本願寺。
延曆寺不種田,經濟來源靠經營酒屋在家靠土倉(類似於銀行)放貸來養僧兵討償部隊
本願寺是要種田的,財富組成為農工產業+批發經銷+市座販賣(整體的產銷鏈),信徒的上貢,陰宅供養,不動產,土倉放貸,還有加賀國等地的領國經營。
經濟的推手與殺手
融資業(高利貸,利息8-10文子=本金100月文/利8-10文..天殺的高利貸)
京都土倉300軒(+酒屋342軒)+近畿土倉200軒(酒屋不詳)
推估總1,000軒,每軒月繳7貫文=8.4萬貫文年收(等同40-60萬石土地年貢)←戰國最肥美的商稅
土倉屬寺、酒屋屬社..京都部分延曆寺(+附屬日吉大社)佔2/3、近畿多屬本願寺(比率不詳)
戰國貨幣供給分析
信長時代貨幣供給100%銅錢,全日本總發行額 800萬貫文/人口1,200萬
秀吉時代貨幣供給50%銅錢、50%貴金屬(約略值..有待詳查)
德川(1695三貨制)貨幣供給8%銅錢、92%貴金屬,全日本總發行額 3,437.5萬貫文/人口2,800萬
商業=資本+流通
設堺、京都、大津、草津為直轄獲取營業稅收
剷除延曆寺取得土倉稅收+解放商業負債
撰錢令-穩定幣值確保通貨
缺乏足夠流動資本壓倒本願寺..例如堺的商業還需向寺社融資
這些措施使得延曆寺和本願寺受限於貨幣流通性與幣值穩定無法擴張融資
到了秀吉時期取得貴金屬所有權,有強力的貨幣兌換保證與融資能力
全面實施樂座(但不樂市-即取消特許但要刻20%營業稅)
除掉寺社〝批發經銷〞這一環,腰斬其獲利能力、活絡自由經濟,--------這算是在信長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總的來說,把最有錢的勢力的經濟來源挖了過來,這錢怎麼會少了呢?
個人是這麼理解的:
1.不差錢。「樂市」和「樂座」在信長之前就有大名實施過,只是規模大小有不同。1577年,信長在安土城公布樂市樂座法令的時候,正值第二次信長包圍網時期,信長能在這樣一個有著強大壓力的情況下還大興土木修建連「歐洲都沒有這麼雄偉的城堡」,一來是讓家臣們放心,二來也是彰顯自己強大的實力。錢生錢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首先要有很多錢,才能生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織田家還是有強大的經濟基礎的。
2.有內涵。頒布樂市樂座,表面上是免除了商人和町內的部分商業稅,但實際上鼓勵了自由貿易的發展。1577年的織田家,雖然不能說有多有錢,但實力強大,內部氛圍也比較穩固,國家處于欣欣向榮的一個趨勢。頒布樂市樂座,表面上是不向商人收稅錢了,實際上是刺激了經濟和貿易的發展,還有鼓勵了自由貿易和南蠻貿易。對一個國家來說,稅金確實是很重要的國家收入,但是發展貿易的眼光是長遠的,這也體現織田信長在經濟改革上的遠見。
3.本願寺那番話的意思就是織田家很會做生意,而且不僅僅是生產銷售那種生意,而是會通過差價等商業手段,讓自己手頭的錢變得更多。所謂錢停止流動,就是要斷了織田家的貿易,那樣就沒辦法錢生錢了。這個很好理解啊,看看伊拉克和朝鮮......
4.戰國大名那時候除了收稅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法來「斂財」,你不收,也有商家主動來送,這樣商家也能拿到某樣商品的經營獨斷權呢。總之,有家底又有權利,還怕沒錢?
類似香港,威尼斯,新加坡的地位
樂市樂座不是不收稅
是把收稅的中間機構——座(類似行會)給廢掉了——商人直接交稅給大名
上班,不細答。去找同作者的
《戰國外傳·桶狹間戰記》
這裡有個思維誤區。
現代人說發展經濟,心裡想的是把蛋糕做大。但古代經濟的增長是很慢的,你要發展自己的經濟,只能搶別人的蛋糕。
中世紀做大的商人,能是一般正經商人嗎?
搶的是誰?寺社和商人座。
題目說的「以前大名收錢多是收商人的稅金」,其實不是的。勢力不夠搶的大名,根本是沒多少商業收入的。勢力夠大,才能從既得利益者那裡分一部分利潤。
寺社和商會做了什麼?
第一,放高利貸
第二,壟斷經營
第三,收關稅
小商人辛辛苦苦慘淡經營,大部分都充了這些大老爺們的腰包。
顯然這三種致富手段,都建立在他們有錢有地位,有兵有鐵炮的基礎上。
大名想來收錢?你打得過我嗎?你在朝廷比我朋友多嗎?
在幕府衰微、四方混戰,沒有強力政權的年代,沒人奈何得了他們。
但後來戰國大名漸漸開始一元化,實力越來越強,就容不下這些人了。
樂市樂座就是——
干翻設置關卡的寺社,不準收關稅,或者換成政府來收關稅;
干翻壟斷經營的商人座,改成自由經營,或者換成政府來壟斷經營;
雖然客觀上,也間接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但本質還是搶錢。
這種事情各地大名都在做,但地盤沒有織田家那麼大,能搶的自然也沒那麼多。
不能只看到廢除關稅和取消壟斷,你要知道,原本關稅和壟斷權就不在大名手上啊。
織田家一直是出手闊綽的大名,他爹信秀,花七百貫買了個彈正忠,花一千貫買了個竹千代,很慷慨大方,可以作為織田家生財有道的證據。
推薦閱讀:
※從純經濟的角度來說,是不是人口減少的影響必然是負面的?
※求推薦金融學專業必讀書籍?
※如果一個國家出現經濟危機、戰爭,應該事先囤積哪些物資?
※粉絲經濟崛起時代,國美互聯網如何玩轉社交電商?
※為什麼有的經濟學家反對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