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社會主義制度,為何前蘇聯能出這麼多世界聞名的作曲家?

問題還有一半沒寫出來 大家心中有數


1. 社會制度大體上相同,不代表每一項具體的政策和制度都相同。蘇聯的音樂教育非常發達,國家也相當重視,雖然有意識形態的限制,並不妨礙培養出很多優秀的音樂家。
2. 俄羅斯音樂本來就是西方音樂傳統的一部分,19世紀就已經出了許多大作曲家和演奏家。
3. 假如社會制度更好,蘇聯的很多作曲家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他們在那樣的社會制度下,都能夠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


那就說明,不僅僅是制度的問題,還是文化的問題。

通常來說,一個社會變革後,文化是最後變的,這就叫文化滯後現象。

比如,經濟結構會改變社會,英國的工業革命,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例子,而且,人們接受得最快,其次是政治,政治將隨之改變,比如,英國改成君主立憲了,中國還沒改,但在潛移默化。

而文化,總是最後被改變的,拿中國來說,四十年,經濟的變化翻天覆地,政治的變化潛移默化,文化的變化,很少很少,陋習,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根深蒂固。

蘇聯一共才多少年,1918-1991,他們立國後幾十年內,因為原來文化的影響,湧現一大批好的藝術家,完全是正常的,那是積澱。


因為中國,冼星海這一批才算第一批作曲家。像聶耳都不能說作曲家只能是說歌曲寫作家。


  1. 俄羅斯歷史上跟西方就沒有天朝那樣隔絕,在蘇聯之前就已經有了古典音樂的底子。對俄羅斯音樂史還不是很清楚,記得以前翻閱《管弦樂隊的綵排講話》時書中談到過沙皇時期對作曲家演奏家等等的培養,這個至上而下的發展過程是很重要的。Tchaikovsky就讀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是俄羅斯最早的音樂學院,建立者是Anton Rubinstein,時間是1862年,當時的列寧都還沒出生吧。
  2. 而我朝雖然閉關鎖國了很久,但是民國時代還是誕生了一批優秀的作曲家:譚小麟、黃自、賀綠汀、馬思聰、蕭友梅等等。只可惜之後直至改革開放的歷史沒有給藝術發展的良好土壤。現在中國的作曲家有王西麟、郭文景、譚盾、翟小松、陳怡、葉小鋼、陳其鋼、周龍、張小夫等等。
  3. 蘇聯時期也並沒有誕生太多有名的作曲家,我能想到的有Shostakovich和Prokofiev,其次的Kabalevsky、Khatchaturian還有Schnittke等等名氣沒有那麼大,而且這裡面每個人都是蘇聯之前出生的。
  4. 俄羅斯真正出大量作曲家的時代在蘇聯之前:Glazunov、Borodin、Glinka、Mussorgsky、Tchaikovsky、Rimsky Korsakov、Rachmaninoff、Stravinsky(這倆後來一直旅居海外)以及真正偉大的藝術大師Scriabin.

我又想起了在知乎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你知道的世界聞名作曲家,恐怕大都出現在沙皇專制統治的後期/末期。如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格拉組諾夫等。

為何是這段時間的俄羅斯出現了大量世界聞名的作曲家?

首先,文藝復興使得音樂從中世紀的教會音樂解放出來,歌劇、音樂劇、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等蓬勃發展,俄羅斯與西方文化一脈相承,音樂藝術也發展起來。

其次,藝術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表達審美理想和情感願望。沙皇專制統治末期,人民對於打破專制的情感願望越來越強烈,而藝術家一般都擁有敏銳的嗅覺,不僅能最深切地體會人民的情感,同時也是最先一批看到希望曙光的人。所以他們強烈的情感表達催生了大量優秀的作品。

比如,明末湯顯祖的《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兩人的愛情故事,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就是因為當時資本主義思想萌芽已經逐漸在社會嶄露頭角,人們對於封建思想的控訴聲音越來越大,相應的作品應運而生。


底子好。


這個和文化關係並不大,和有沒有錢關係比較大。

為什麼中國乒乓球厲害?因為群眾基礎好。為什麼音樂方面不厲害?因為沒有群眾基礎。

中國人有比較普遍的接受音樂教育,是本世紀的事,00後還沒上大學呢。

另外,中國業內知名的作曲家也沒有題主想像的那般少,興許幾十年後你就能看到著名作曲家圭多達萊佐了。


蘇聯同樣產生了眾多世界著名的文學家。當然中國也有很多。但講真,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深度和廣度與同時期的蘇聯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裡的現當代,包括我國處於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而蘇聯一直處於社會主義時期的階段,即從1917或1922至1991。

所以,和社會主義制度或資本主義制度關係不是太大。

不要忘了,現在的俄羅斯,甚至當時很多加盟國都在亞洲的的蘇聯,是屬於歐洲的。

說句可能犯眾怒的話,歐洲的古典主義整體來講,比亞洲更要有群眾基礎,也發展地更好。現在也是如此。

曾有說法,中國的漢族,相對少數民族,並不能稱為能歌善舞。中國文學能稱為史詩的,發源也在少數民族。

如果中國是一個內向的大國,蘇聯則是一個外向型的大國。伴隨其中的,他們對其民族性,歸屬性研究地更多。

說點跑題的話,突然想到德國。這個國家,音樂,哲學,自然科學,乃至工業無一不優秀。蘇聯與之相比,可能還要排後面。

手機打字,未多想,很零散。這確實是一個好題目。若有人看,有時間好好研究之後再補充
。見笑。


傳統、基礎和需要。

在中國文化史上留名的是文學家、書畫家而不是作曲家。搞音樂創作的,主流思想認為是下九流。

在基礎教育中,文數理化英語這些才是王道。至於要不要搞美學教育,先問問中國的父母。而且,在目前學習任務那麼重,普遍要求減負的大環境下,再增加學習負荷?

如果作曲家是指古典音樂的作曲家,那中國是很難有大師誕生。因為古典音樂本來就曲高和寡,很小眾,在中國的需求很小很小。但如果是流行作曲,估計會有大爆發,因為中國已經釋放了世俗文化的需求,流行文化會大行其道。


這跟社會制度沒關,跟文化氛圍有關。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後還有什麼文化底蘊?


為什麼同為資本主義制度美國沒有足球巨星


了解一下蘇聯音樂的歷史,從19世紀初的Glinka到五人團老柴,再到蘇聯時期的Prokofiev等人,蘇聯的音樂其實是一種文化傳承。比如,五人團大量從俄羅斯民歌里吸取材料(民族主義),而後來的普羅就是直接師承五人團中的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俄國先前底子厚,進入蘇聯時代後,好作品明顯減少。中國音樂底子超薄,進入什麼後,當然就更少啦!


我來補全題主的後半句~
同樣是某種社會制度,為何蘇聯能出這麼多世界聞名的作曲家,而後那麼迅速的走向滅亡????

為什麼讀不懂通訊原理的司機不是好大夫!???


我們心中有數~么么噠!


推薦閱讀:

如何讓一個原本不喜歡粵劇的人去欣賞粵劇,以及如何欣賞?
如何向別人有趣地介紹古典音樂?
請問如何鑒別鄉村音樂?在歌詞上、旋律上都有怎樣的特點?
買吉他時,怎麼做才能顯得很專業?
如何評價劉天華先生?

TAG:音樂 | 俄羅斯 | 作曲家 | 蘇聯 | 俄羅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