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人為什麼這麼執著於佐助?

他不是把佐助當成情敵嗎?因為曾經一起並肩作戰讓鳴人對佐助產生了不能拋棄的信念?


一吻定情


因為佐助和伊魯卡是唯二在鳴人「吊車尾」時期並且在鳴人還沒為他們付出過什麼的時候,就願意為鳴人付出生命的人。
而佐助相對於「父親」般的伊魯卡,又有了別的特殊的意味。
1、佐助是孤獨的被排斥的,鳴人對他有同病相憐的理解,很小的時候就想和佐助做朋友。
2、佐助很優秀,長得帥成績好還是豪門少爺,鳴人憧憬他卻又自卑不敢向他打招呼,直到很多年後這也是鳴人一直以來的心結。
3、鳴人在佐助為他擋針前,已經知道了佐助身負血海深仇,然而在那一刻,相比仇恨,佐助選擇了保護鳴人。
4、最初,所有對手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天才的佐助,甚至不屑於知道鳴人的名字,然而佐助卻說「我也想和你交手」。
5、佐助出走的終結谷之戰中,佐助承認鳴人是他唯一的最好的朋友,這也是鳴人第一次被人承認是朋友。

綜上,在你一無所有被所有人嫌棄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同樣孤零零的他,而你一直憧憬他卻只敢靠挑釁來吸引他注意,在你還沒為他付出什麼的時候,他冒著不當下忍的風險給你喂飯,他毫不猶豫用性命保護你,在你夜不歸宿的時候來找你吃早飯,多次危機中救你,與你共同修鍊共同進步,時不時來點拌嘴的小情趣,認可你。這種獨一無二的羈絆對鳴人來說是一生的震撼,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寶貴。

然而此時的鳴人並不了解佐助的不安與壓力,雖然嘴上抱怨著「這傢伙有什麼好所有人都佐助佐助的」,但是實際上在他看來佐助是完美的,是最強的。當佐助在中忍考試中願意投降把捲軸交給大蛇丸時,鳴人難以置信,他怒吼,我認識的佐助絕不是這樣軟弱的人!受到的激勵佐助抵死反抗,於是……被蛇叔咬了。在那之後,鳴人也沒注意到佐助被大蛇丸咬到的傷口,信心滿滿佐助絕不會投奔大蛇丸。在他看來那怎麼可能呢,佐助這麼優秀的人,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但佐助真的逃走了,這推翻了鳴人的認知,對他來說簡直晴天霹靂,他開始一遍遍反思自己對佐助脆弱的那一面的忽視,開始理解佐助對復仇有多大的執念,開始意識到佐助也是需要保護的。而且當佐助真的離開後,不管鳴人交再多朋友,也取代不了佐助獨一無二的位置,佐助對鳴人來說,實在太特別太重要了。在強烈的想把佐助帶回來的渴望中,為佐助而努力變強已變成他的信念之一。

所以在《疾風傳》中,鳴人對佐助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他想念佐助並想保護他,在得知佐助加入曉後,先是難以接受,接著自主為佐助開脫,「佐助不是故意的佐助是有苦衷的」,在得知鼬的真相後和親身經歷失去自來也的痛苦後,他對佐助的遭遇有了更強烈的理解與同情。看著佐助沉溺於仇恨中,對比過去那個善良的朋友,鳴人心裡更多的是理解與心疼,他自己已經脫離黑暗,又怎能看著最重要的朋友那樣墮落下去。所以即使接下來全世界都要他放棄佐助他也做不到,他清楚地知道,如果連他也站在佐助對立面,佐助就真的沒救了。

也正是由於鳴人的努力,佐助最後終於釋然了一切「如果沒有你我可能已經瘋了」,但誰說佐助當年又沒有拯救過飽受歧視的鳴人呢?或許他倆,一直在相互拯救。


ps:有朋友反映我寫得太gay里gay氣了,我要為自己辯解一下,這是岸本的鍋,岸本在原作里想表達的就是這樣的兄弟感情,而且岸本也並沒有刻意賣腐,他眼裡的兄弟感情就是這樣,他與他的雙胞胎弟弟感情非常好。


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情
鳴人和佐助的性格差距可是很大的,前者一直沒有親人一直孤獨
但是最終算是走出來了,佐助呢,先是看起來很幸福美滿的生活,一下子全部失去
讓人崩潰的經歷讓自己滿腦子想著,復仇,復興家族
鳴人就是那種得人恩惠千年記的類型,佐助很明顯就不是,更加地我行我素
在第一部,死亡森林裡面,倆人互相救了一次,然後跟白戰鬥的時候
佐助救了鳴人一次,然後後來,打我愛羅的時候算是鳴人救了佐助
就這麼糾結地互相超越著(我好像隱約感覺說反了一個地方······)
我覺得已經夠了,一般人可不會糾結這麼久,加上第一部結束的戰鬥
鳴人只是說,「佐助,我就算打斷你的雙手雙腳都要帶你回去!」
佐助則是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想回去,穿肺一次,頭撞地球一次
也就是說沒有九尾的再生能力,鳴人已經被佐助殺了兩次了,啥都值了
其實真的讓鳴人覺得「這輩子值了」的一刻是,打敗佩恩(說服)長門之後,大家迎上來說
鳴人是木葉的英雄這一段
鳴人天天喊著要做火影,其實他只是希望,被這個生活了十幾年的村子認同
火影這個頭銜並不重要,所以說當時來看,鳴人已經達標了,但是很顯然他自己的心裡
有一桿稱,佐助的認同和村子(村人)的認同恐怕在鳴人心裡是對半開的
所以,火影的故事沒有結束,耐心看鳴人和佐助的羈絆是被斬斷還是被修復好了
~~~~~~~~~~~~~~~~~~~~~~~~~~~~~~~~~~~~~~~~~~~~~~~~~~~~~~~~~~~~
看來是被修復的,之前玩遊戲的時候順便重溫了一下劇情,就在五影會談篇結尾
鳴人說的那句話「佐助,說不定,我才是你呢」
從小鳴人就孤獨著,沒爹沒媽的,但是佐助天生眼裡就有一種孤獨,讓鳴人找到認同感
後來滅族事件之後,際遇都類似了,所以除了生他養他的木葉忍者村
鳴人還需要得到佐助的認同,加黑這句話的意思是,走錯一步,鳴人就變成佐助這樣的叛忍了
而不是現在的木葉的英雄
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情,就這樣······


一個不負責任的想像(續),鳴人篇:
我們從【我一看到你的樣子,我的心就好痛】這句話開始。
鳴人這句話里包含了很多重意思:你對我而言非常特別,我覺得你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我心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定是朋友的一種表現方式。
看過笛子的漫畫《小綠和小藍》里「測謊儀」那一集的觀眾都知道,這要真的只是友情就有鬼了,但不同的是,小藍自己覺醒過來了,用了一套話術讓自己承受下愛情之苦還殺了小綠,鳴人就算到博人篇劇場版都沒有覺醒。雖然沒有覺醒,但旁觀者都不是瞎子。
在《歐洲同性戀史》這本書里的第6頁是這麼說的「同性戀者(homosexual)是最近發明的名次,對18和19世紀男人間和女人間的那種激烈的友情並不恰當。然而,這些個人不自認為是同性戀者的事實是否足以將他們排除在研究之外呢?」(商務印書館,2009年,北京)
鳴人有兩種非常清晰的不同日常表現,一種是沿襲小時候的惡作劇風格,為一個逗比或天然呆的方式和別人溝通;一種是開啟佐助星星眼模式:【這個人長得像佐助】【不,佐助比他好多了】【佐助我自己去追回來】【佐助我要帶你回去】。
如果看過《刺客列傳》的觀眾,一定會明白這個套路被抄得是多麼熟練。作為鳴人的師父,經歷過風花雪月還是同人本作者的自來也,對鳴人的情感問題看的可謂是透徹如玉,因為鳴人的感情沒有覺醒,所以自來也也只能說「你不要再關注佐助了」之類的話。當然同樣的事情也出現在佐助的師父大蛇丸身上,佐助畢竟早熟,大蛇丸也不會勸他「你不要再關注鳴人」了這樣的事,一般都是「佐助看起來非常生氣」「佐助今天心情似乎很好」(佐助大部分時候都是面癱)之類的話,一方面是師父不同,所以教育方式不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佐助和鳴人對待自己的情感態度本身認知就有差池。
所有人的佐鳴黨都認為自來也豪傑物語才應該是正統結局,可惜的是自來也豪傑物語是夢中夢。既在無限月讀之中,又在綱手的夢中,還在一本書里,不僅如此,裡面的人物性格都大走形。
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是現世。但對佛洛依德來說,經過重重轉喻和重置之後的夢才能體現人物的真實想法,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這個真實想法究竟是「動畫製作組」的,是「岸本齊史」的,還是「當事人」的。又或者是資本運作下為了賣腐,刻意「迎合」讀者的。
而且話說這本書的作者自來也,在無限月讀的時候生死狀態成謎。這倒是讓人想起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小說《唐吉坷德》:第二部出來的時候,塞萬提斯模糊讀者和文本的邊界,用這種方式來皮裡春秋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多重隱喻的反覆照應,是不是又像極了《紅樓夢》和《海貓鳴泣之時》呢?
這些隱喻故事都是以鳴人的第一視角描述的,本來這個動畫的名字也是《Naruto》。我們就不難懷疑,岸本齊史想表達的,怕是這個在情感狀態下總是不能覺醒的孩子的苦痛。而這個苦痛,可以被其他苦痛所遮蓋,就像夢中夢一樣——幼時雙親盡失被霸凌的苦痛,擁有過分強大力量有可能滅全村而被孤立的苦痛,無法像佐助那樣擁有「很好的成績」來證明自己,過分吊車尾而被歧視的苦痛。任何一個單獨的苦痛拿出來,都可以成為一部小說,但這些苦痛的本相,是用來掩蓋真實苦痛的,不能也無法明確覺醒自己感情的苦痛。
學過歷史學的人都知道,齊澤克有一句話是「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同理任何人都不能超越他的時代,鳴人和佐助相愛相殺,他完全可以找出一千種理由來說,這不是愛。除了我們上文說到的「苦痛聯繫說」以外,最經典也最能合理化的說法是「轉世兄弟說」:我們為什麼要相互殘殺,因為我們上輩子是兄弟,且他們就是遵照兄弟相爭的設定進行的。這個說法在神話系統里當然無懈可擊,但看過《新水滸傳》電視劇(張涵予主演)的觀眾不難得知,所謂的「九天玄女」,所謂的「天罡地煞」都是當事人用來合理化非常事的借口。
當然,鳴人和其他人的區別就在於,這個其他人用來合理化非常事的理由是用來說服除了他自己以外的別人(聽起來怎麼很像是互聯網社群),而鳴人是用來說服自己的。
一旦對自己的情感有所懷疑,就換個理由來合理化,這看起來更像是鳴人真正的日常。
佐助有一句話說得很對:「你又用影分身這一招,這不過是你用來排遣孤獨的方式而已」。這個孤獨,不僅僅是承擔外在壓力的孤獨,還是對自我否定的孤獨。否定自己,排斥自己,逃避自己,就是最大的孤獨。
當然,自我本心否定的孤獨未必是壞事,這個我,本來就有三個,自我、本我、超我,你說哪個是鳴人的本心呢?完全抹殺,而不是壓抑自我之後,就會帶來某種錯愕,這個錯愕就是700話的20年後的錯愕。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20年後的錯愕,看起來更像是一種無限月讀下的美麗幻境,但並不是「某個人」單個世界的美麗幻境,而是「所有人」希望抵達的美麗幻境。
只是在這個美麗幻境中,還是留下了一些瑕疵。比如博人和佐良娜的名字有一部分都是其父名字的仿寫,這種取名方式,我在漩渦/日向家,和宇智波/春野家的歷代家譜里都沒有看到。


畢竟鳴人的初吻是佐助。


我來~~~這個問題我曾經和朋友仔細討論過,所以認真答。

因為鳴人渴望溫暖、渴望陪伴、渴望認同,卻又那麼長那麼長時間活在孤獨中。
我們應該都有過太過於渴望一樣東西卻又遲遲得不到的體驗。
那是一種甘願付出一切來守護的心。
鳴人對佐助的執著,類似於被揍成豬頭卻不肯透漏佐助的信息、在雪地里向雷影下跪、過呼吸症……這個不用多說,我們都記憶猶新。

但是相對於鳴人的外向和直接,佐助的付出和愛相對來說是深沉而內斂的,不管是對鳴人還是對鼬(我指他的後期),雖然背負著宇智波一族的命運,卻仍舊為鳴人而死(與白之戰);鳴人遇到危險時,伸手救他的總是佐助;發現鳴人徹夜未歸時,不安的出去尋找;戰鬥時默契的配合;對鳴人的認可……試想一個總是被別人惡毒咒罵的孩子,擁有這樣一位摯友——一個肯為自己而死、真正關心自己、平等的看待自己的人,如果有這樣的朋友,那麼對於我來說,不管犧牲多少,我都不想失去他。

鳴人非常了解佐助,他知道佐助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也是個單純善良的人,所以不甘心看著佐助把自己推向毀滅。看著曾經善良、帥氣、強大、重感情的兄弟變成一個為了復仇不惜犧牲一切的人,看著佐助原本純凈的眼睛變得黯淡,看著那張會笑會生氣會無奈的臉因憤怒而扭曲……鳴人很清楚,如果放任佐助不管,他們所熟悉的佐助一定會死(不是指身體死亡,而是人格死亡)。

有一種感情,是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它不是你想放棄就可以放棄的。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想要放棄的,但是卻不包括鳴人,這一點上不管是初代、卡卡西還是自來也,做的都遠沒有鳴人好。鳴人如果放棄佐助,他一定會活的很輕鬆,因為他已經有朋友,也有很多重視他、愛他的人。但是,鳴人就是鳴人,不管有多痛苦,他也不願意失去佐助(別想歪……),我相信,不管後來大家如何關心鳴人、不管多麼愛他,都沒有人能取代佐助的位置。因為我一直認為佐助的愛也是獨一無二的,貌似究級風暴里補充過鼬死前的另一句話:「生而為你的哥哥,我很幸福。」所以,愛是雙向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不可分離。鳴人的愛有多寶貴,佐助的愛也同樣寶貴;鳴人的愛很執著很神,佐助也一樣,只不過他的愛更多分給了作為他親哥哥的鼬。在鳴人的字典里沒有值不值得,但是在我看來,追回佐助,是一件很值得的事,因為鳴人重新得回了一個寶貴的摯友、兄弟……

昨天去看了《博人傳》,看著佐助和鳴人互通心意後那種深厚兄弟情……人生有這樣一位朋友,死而無憾也。


拿RU頭和啥是gay……這名字就是天生的基友啊


雖然我不是很想腐火影,但是鳴人對佐助的執著實在是讓我聯想到愛情而不是友情……或許對鳴人來說那是親情一樣的羈絆,所以執著地不撒手。我看第一次終結谷之戰的時候真的感覺就要告白了似的-_-||


這。是。深。沉。的。真♂愛。


鳴人將佐助當成情敵是在對小櫻的感情基礎上的,這是小我的表現;而對於佐助的叛出,站在同門手足的立場上,他竭盡全力想要挽回佐助的過失,這是大我的表現。隨著鳴人的成長,村子和戰友在他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超越了個人感情。他以他自己的方式,理解著佐助的痛苦,且以自己的方式,挽救著佐助的心靈。他不曾放棄佐助,只因他始終認為他是自己的朋友。


鳴人vs長門,鳴人認同自來也說的人與人可以相互理解,長門則不認同。這是兩位預言之子最根本的不同,如果鳴人和佐助都不能相互理解,那和長門說的有什麼不同。


可以看最新的漫畫,他們的羈絆是從很久很久以前的六道仙人時代就開始了哦~相愛相殺的前世今生哦~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熱血漫畫主人公的「沒頭腦+不高興」標配,然後就是作者岸本齊史本人想這麼畫,要不然論角色屬性來說,其實日向寧次和佐助的設定有蠻多地方重合,但是怎樣呢,不一樣被作者發了便當
沒啥技術含量的個人吐槽,請摺疊……


就像佐助追逐鼬一樣,人都需要一個目的來使自己變得更強。也或許只是基情。


鳴人和柱間的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看起來神經大條,說話做事全無章法,其實內心敏感細膩,情商很高。兩人都有很多朋友,招人喜愛,但是對於柱間(鳴人)來說,斑(佐助)的存在和其他朋友不一個等級的。對柱間來說,和斑一起共建木葉才是理想模式;對於鳴人來說,讓佐助重回木葉,自己的火影夢想才有意義。鳴人一直認為佐助是自己的兄弟,即使後來佐助叛逃,鳴人有了我愛羅、鹿丸等人的友誼,佐助一度對鳴人起了殺心,連自來也都勸鳴人忘記佐助,但是鳴人一直沒有想過放棄佐助。這種行為不光別人不理解,佐助一樣不理解這種執著。

這種行為類似於柱間一直想方設法要把斑留在木葉一樣。鳴人(柱間)的價值體系里,佐助(斑)的分量同木葉(正義道德)一樣重。但是鳴人和柱間如此執著的原因不盡相同。不同點在於鳴人童年時的孤獨和別人對他的歧視。太子雖然表面上嘻嘻哈哈大大咧咧,但是這種悲慘的童年經歷讓鳴人對於孤獨有深刻的體會,對於他人的想法看法十分敏銳。他渴望玩伴,但更渴望能夠和他一樣,體會過這種孤獨的朋友。佐助就是這麼一個人。當其它的玩伴傍晚回家吃飯時,只有這兩個人能夠在心靈上相互理解相互陪伴。就算不在一起玩耍,只要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和我類似的人,都是一種莫大的安慰。更別說佐助小時候能對鳴人拚死相救。佐助是鳴人孤獨童年的一種補償,一種圓滿。我愛羅當然也是一個切身體會過這種孤獨的朋友,但是不幸的是佐助是第一個。既然第一個人已經對鳴人伸出了友誼之手,鳴人就在自己的孤獨世界裡獲得了拯救,後來的終究是來晚了。

鳴人執著於佐助,除了對於佐助的處境報以理解和同情,另外也是因為鳴人對佐助有一種憧憬仰慕,把佐助定義為和自己一起在村子生活的的家人(兄弟)。這一點類似於柱間對斑的執著。所以即使我愛羅自小就在鳴人的人生中出現,鳴人會因為同為人力柱的經歷與我愛羅惺惺相惜,但鳴人未必會對我愛羅有如同對佐助一般的執念。在鳴人眼中的佐助是完美人設,如果佐助是女生,絕對是鳴人眼中女神般的存在。鳴人在自己未來人生的期許中,一直都給佐助留了位置。鳴人說的話「你就是我的憧憬,我要成為他的歸宿,我比你更把佐助當兄弟,把佐助還給我,我要把佐助帶回木葉」等等,他關注的重點是佐助繼續和他當朋友當兄弟,至於佐助在叛逃期間做了不道義的事情,鳴人並不care,那都是大蛇丸這些壞人誘拐了佐助,佐助被壞人欺騙了。當奇拉比的弟子認為佐助殺死了師傅,向鳴人要佐助的情報時,鳴人也很震驚,很不理解,但他仍然說:「我知道我很任性,但我沒辦法出賣佐助。」這才是鳴人無法再替佐助找理由的情況下,說出的真心話。佐助投靠大蛇丸,投靠曉,攪的忍者世界不得安寧,鳴人責備過佐助嗎?沒有!鳴人一直在給佐助找理由留後路。佐助是好是壞對於鳴人來說並不重要,鳴人希望佐助放棄復仇,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佐助只有放棄復仇,才能重新回到木葉生活。如果佐助放棄了復仇但是遠走他鄉,在其他人眼中是個好結果,在鳴人這裡絕對是個噩耗。這才是鳴人的思維邏輯。當佐井等人認為佐助一直在傷害鳴人,為鳴人報不平時,鳴人只關心自己的兄弟能不能回來。只有佐助回歸木葉+村子和平穩定兩個條件同時實現,這才是鳴人心中圓滿的家園。鳴人和柱間一樣,佐助(斑)就是白月光一樣的存在。


because of love~~~~


鳴人與佐助的羈絆很大程度在於雙方都深刻的察覺到彼此巨大的孤獨。

鳴人對佐助是很不爽的:

宿敵見面,對吵為快。鳴人對佐助的不爽,有看不慣佐助那拽到飛起的表情,有對自己實力與其存在巨大差距的煩惱,也有因小櫻對自己不感冒卻痴迷佐助而造成的鬱悶,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佐助明明是萬人迷,卻擺出一副高冷的姿態,拒人於千里之外。鳴人萬分不爽:自己萬般渴望的友誼,佐助卻不屑一顧。而鳴人看的出,這種不屑不是發自內心的,更像是某種恐懼。明明佐助本是一個熱情的人,能夠結識眾多朋友,可他卻好似有意孤立自己,一意孤行。


佐助對鳴人也是很不爽的:

鳴人明明是一個吊車尾,實力嚴重漏水,卻還總是把「我要當上火影」掛在嘴巴,不過這點還好,有時佐助還真會被鳴人這腦殘言論所觸動,衷心希望鳴人能夠成為他最好的對手。而佐助真正不爽的是,鳴人對朋友的執著。朋友之間的牽掛,在佐助看來,越久,越是互相干涉,最終只能成為變強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所以必須在捨棄不了之前,連根斬斷!鳴人的做法,在他看來,是懦弱的表現,只有弱者,才需要聯眾。


但鳴人和佐助知道,彼此是同類

他,從小就不知家為何物,也正因如此,「朋友」對他來說,便是最難割捨的渴望。

而他,從小就深深知曉家為何物,也正因如此,愛得越深,恨得越深。佐助接下來的人生,只容得下「復仇"。帶上了復仇者的面具,無法愛人,或者說,是不敢再愛。

鳴佐羈絆的伊始,是「孤獨」

佐助用表面的冷漠隔絕了內心的傷痛沒有人能理解,除了鳴人。

正如漫畫火影698,鳴人在終結谷對佐助說的「當我看著你背負著沉重的東西亂來的時候,心就會痛。」

佐助最終沒有在力量中迷失自己,曾經傷的太深的他,不相信朋友的他,終於放下包袱,微微一笑。


緣定三生,第一世因陀羅和阿修羅,第二世千手柱間和宇智波斑,第三世漩渦鳴人和宇智波佐助,這就是愛情。
正確來說小櫻是第三者,佐助自古以來就是鳴人的,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有人都應該正視歷史尊重歷史,承認鳴佐是一個整體。


因為愛情


六道仙人兩個兒子因陀羅和阿修羅的轉世 前生今世的羈絆


是真愛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火影裡面哪對CP?
現在哪一部動漫後期能夠超越現在的《海賊王》?
《火影忍者》15年,教會我們哪些事?
為什麼鳴人身為火影,卻會土遁?
鳴人為什麼喜歡小櫻?

TAG:火影忍者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