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小說,為何金庸中的全真教無法像少林武當那樣良好傳承成為武林泰山北斗?
全真教沒有辦法良好傳承,當然頭面人物武功偏弱,以及過深的捲入宋元易代期間的鬥爭,都是原因。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大被人注意,這就是全真太大了。
全真在神鵰時,達到了勢力的峰值。趙志敬之所以孜孜以求掌教寶座,就是因為一旦就任掌教,即可統領全真三千道觀,八萬群道。而全真從王重陽在終南山紮下草廬,到膨脹成這樣幾乎一統北方的大教宗,只花了三代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其中王個人的成就,在於創全真和成為五絕之首,一舉將新興教派推到至高點。但實際的事務性工作,基本是在王死後,由七子完成。而七子只有七個人,譚處端死後只剩六個。要掌握如此之巨的基本盤,這個數字太少。就以最粗淺的估計,全真勢力所轄各要省需要有人駐紮,全真的內政外交,都需要有人打理。教義需要開拓,組織需要維護,質疑和挑戰需要應對。經常有一種說法,說王重陽傳授七子的是道統而非武功,其實要把全真做到這等程度,遠不是坐在終南山上精修道法就可以。
所以在射鵰時代,七子基本都不在終南山,而是散布各地,各管一攤。射鵰中丘王馬三子與趙王府高手賭鬥,考慮到諸子要從各地匯聚,留了幾個月的準備時間。這個情況可能是常態,要直到第三代尹志平這一輩起來,能夠擔負事務。七子的擔子才會稍微減輕。但尹、趙這一代人多,全真膨脹速度更快。始終還是一個不堪重負的局面。這樣,即使沒有蒙古外敵,全真遲早也會分裂。在歷史上,全真分化成了龍門、清靜等七宗,七子各為一宗之祖,合稱「北七真」。當然其中的華山,和倚天里的華山毫無關係。強拉硬扯,只是徒為人笑。我們看小說看不到七宗的分裂,但有一點能看出來。就是七子中相繼出了馬鈺、劉處玄、丘處機三代掌教。其中馬鈺資歷最長,先師死後就已掌了全真教,威望應當說並無問題。但在他還在世的情況下,掌教還是從他手裡相繼傳給劉處玄和丘處機。這就很說明問題。到了神鵰的後期,尹趙爭鋒,尹是丘處機的弟子,趙是王處一的弟子。趙挑撥其他諸系孤立丘處機一系,幾乎成事。這件事最後以尹趙雙雙斃命告結。但其中已暴露出的諸系矛盾,卻不能再裝作沒有。
歸根結底,全真坐大的太快,本身還不具備足夠的管理能力。金書之中,無論門派幫會,明暗勢力加在一起,數萬人就是極致。超過這個數,實際上就已經突破了江湖的局限,而成為需被天下正視的勢力,無論背景或者組織,也會迅速政治化。比方倚天里的明教,鹿鼎的天地會,書劍的紅花會,雖身在江湖,基本上已經與造反無異。倚天后期,明教結合社會下層,勢力暴增,已經政治化的基層甚至回頭倒逼仍在江湖原教旨內的總舵,這也就是朱元璋逼宮張無忌,而張無忌空自掌握一套完整的總舵樞紐,卻已失去對基層義軍的有效控制。江湖只是一種亞社會,當承載它的基礎都已在巨大衝擊中毀滅,江湖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倚天里正教六大派和明教的鬥爭,才會如此不死不休。倚天里的明教群像,極其精彩。看起來像六大派沒事找事。但只要想想今天綠綠的隱憂,就知道當年六大派不見得是杞人憂天。
而能始終堅守江湖本分,又有足夠經驗管理數萬之眾,在金書中只有兩個集體。少林和丐幫。丐幫相對草根,管理較粗放。但仍創出了布袋制。幫主管長老,長老管八袋,八袋管省。以下按資歷和能力層層細分。丐幫的八袋,武功不見得怎麼高,但都是按部就班從基層上來,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年齡和閱歷,不見得弱於九袋。少林更是有一套極其成熟的管理機制,設置了功用不同的各個部門,分管一攤,層次分明。方丈即可垂拱而治。金書少林各院各堂的功能和變遷,足以開一張新帖。倚天里都大錦的龍門鏢局向少林本寺求援,本寺立即反應,並派出羅漢堂高手星夜馳援。管中窺豹,可以看出少林是如何以本寺不到千人的規模,得以有效統管數萬之眾,並獲得信眾的服膺。相比之下,終南山完全沒有明確的分工。乃至志字輩內部怎麼排,都是各行一事。尹黨從尹,趙黨從趙,尹趙之間,只好動手。而況從尹抑或從趙,也不是尹或趙身份使然,而只是兩人個人才智相對傑出,接管掌教的幾率大一點。一個統管天下數萬教眾的大教,內部的無秩序混亂至此,不亡無理。
—------------
之前有知友提出全真教沒有傳承武功,此其一。
沒有核心傳承內容就無法把這個名頭堅持下去。其實印象中之後全真教分裂抗元,之後中原的道家學派多多少少有一些全真教的影子在,但是沒有當年聲名顯赫,為什麼?沒有核心傳承武功唄。這一點可與少林寺相比(七十二絕技)和北斗七星大陣(被主角幹掉)。全真教不會教徒弟,此其二。
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孰優孰劣我不評判,因為這個說不清楚,而且射鵰、神鵰和倚天屠龍的視角不一樣,也說不清楚。
但是王重陽死得早,而全真七子又沒有一個光環可以越級挑戰,上一輩人虐他們妥妥的,像黃藥師戰全真七子就很能說明問題。到了第三代就更坑爹了,教出來一個尹志平猥褻小龍女最後身死,一個趙志敬乾脆通敵叛國。第三代兩位領銜人物都這樣,其餘可想而知。尤其楊過在全真教內的經歷,活脫脫寫出了全真教體系雖大,內部早已腐爛的現實。
射鵰中還指出一個事實,七子之末的清靜散人孫不二是馬珏俗家時的妻子,武功主要是馬珏教的……不是王重陽教的……按全真七子的武功強度來看這……拿武當七俠相比而言,武當七俠的時代張三丰還活著,尤其身為武林的精神領袖,而且輩分極尊(滅絕是郭襄傳下第三代,張三丰當年受過與郭襄同輩的楊過指點)即使是少林後山的三位「渡」字輩也不敢正面對上。這和七子的情況迥異。大家是不敢正面削七俠面子的。而暗底下做的事參見老三老五老六,最後還證明都是國家機器的傑作,老七是被自己人害死的。
全真教卷進政治鬥爭的核心,此其三。
早在射鵰時代丘處機就已經遠赴金國面見成吉思汗,從金庸大援引的典籍中也可知道他是受封的。歷朝歷代卷進政治鬥爭、還是核心的有哪個好下場?狡兔死走狗烹,明教還扶助朱元璋上位都落得這個下場,武噹噹初佇立武林之巔朝廷不敢明面動手,最後七俠還不是死的死殘的殘隱退的隱退?丐幫當年枉為天下第一大幫,倚天屠龍中竟然由幼女執位、更被奸人謀奪?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都散佚?這特么比蕭峰時代還慘……
全真教是天下武林泰斗,旗下弟子帶頭受封(趙志敬)又帶頭反元(襄陽會戰中西路一支就是由第三代弟子帶領的全真教眾),朝廷一統天下之後不清算你找誰?靶子豎著,朝廷好想立威的?------
-----
喔對,剛才看見後面一位仁兄的答案不太同意。並不是時代越靠近現代武功越弱,而是金庸隨著閱歷、心態的進展,個人在世界觀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弱,鹿鼎記就是巔峰之作。到了後期沒有當初蓋世的英豪就可以扭轉乾坤,只有註定的宿命徒嘆奈何。
而且武力最強的,並不等同於能夠掌管天下的。參見張無忌和朱元璋。
神鵰中並不是沒有少林寺的出現,印象中在接近結尾處有楊過去少林見無相大師的片段;大約此時少林中心理念是避世。原著對此已經有解釋,王重陽不要求弟子專心習武,只要求他們修道。他更喜歡馬鈺而不是丘處機。這應該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全真七子比王重陽已經完全不是一個境界,武功最高的丘處機還脾氣暴躁、不擅長授徒(看楊康),跟宋遠橋、俞蓮舟相比就差了很多。導致第三代弟子連個能像宋青書那樣的青年才俊都沒有。
跟張三丰相比,王重陽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短命。張三丰能活到一百多歲,等武當派枝繁葉茂之後再仙逝。王重陽卻英年早逝,導致全真教沒有靠山,被東邪西毒欺壓。
全真教所處的時代形勢和武當完全不同。在牛家村所有二代弟子出動也只能抗衡東邪西毒中的一人,只是武林中二流水平。反觀武當,宋遠橋、俞蓮舟等都是武林中第一流的人物,和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一個級別。除了張三丰以外,全書能像東邪西毒打全真七子一樣壓倒他們的似乎只有張無忌一人了。
王重陽之後全真教第一高手是周伯通,本來他可以代師兄坐鎮終南山,偏偏他又是個極端不靠譜的人,從沒對全真教發展作出過重要什麼貢獻,只會惹是生非。他唯一的弟子耶律齊還不屬於全真教派系,屬於郭家派系。
而其他繼承了全真教上乘武學的人呢?郭靖把武學帶進了墳墓、楊過小龍女退隱江湖、一燈大師(他會王重陽的先天功)也沒傳給誰……導致全真教一代不如一代,最後斷了傳承。同樣是數萬級大門派,看一下傳承下來的少林寺有什麼,對比一下全真教沒什麼就明白了。
躲雨時寫的,現在雨停了就不寫了,還有些部門沒寫上,歡迎補充。
1、高等武學研究機構
這個我認為是達摩院的角色。
吸收寺內武功最高的數名前輩高僧精研高等武學,為門派的武學發展方向作出指引和規劃。
參見《天龍八部》
2、司法機關
戒律院。
這個機構保障在數百年傳承中少林寺清名不墜。而且單獨分出司法部門也帶有一定分權性質,比方說《天龍八部》里方丈玄慈舊事被揭露後也是自請戒律院按律處理,恩,這很先進。
3、情報機關
般若堂。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金老把這裡設置成情報機關,有理有據。
參見《鹿鼎記》,在江湖上遊歷的少林弟子回山後首先要上般若堂彙報在外見過何門何派的何種武功,所以個人推測之後事情應該是由般若堂工作人員把這些武功匯總、分析,不好的備案封存,好的借鑒吸收,有些不好判斷威力的就送到達摩院由更專業的人士加以辨析。
4、基層
羅漢堂。
少林寺里弟子不多,但江湖上的俗家弟子隱藏實力極大,羅漢堂就是聯繫少林寺與江湖的紐帶。
如《倚天》,少林俗家勢力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是要反饋給羅漢堂,由羅漢堂出面解決的,而不是說直接通道方丈或各首座。另外羅漢堂弟子練武的教材是達摩院、般若堂編的,分工體系十分明確。
5、資料庫
藏經閣。
少林寺先進性其二(其一是司法獨立)。
少林寺也不是一直那麼厲害,《射鵰》前兩部里都沒什麼存在感,可以推測從《天龍》到《射鵰》之間必定經歷了一個低谷期。但高手沒了不要緊,學習資料都留下了,後面出一兩個人才就能重振雄風。那之後弟子基數擴大,更容易出高手。君不見很多作品裡少林寺高手都是量產的么?並且還出了掃地僧和覺遠這樣的top型。
一句話,圖書管理員..................
6、醫療機構
藥王院。
參見《天龍》
重要性,天天打打殺殺,藥王院最重要。
總結:
達摩院精研武學,為門派輸出技術力量;般若堂收集情報,知己知彼;這兩者共同提高羅漢堂的業務水平,羅漢堂得以更好地幫助少林俗家勢力發展,俗家勢力也更樂於反哺少林寺。戒律院負責監督這套體系,防治害群之馬;藥王院減少戰損;藏經閣提供前代積累的技術,保證門派武學不斷流。
上述機構金書中全真教都有么?
大的機構分工必須細化,如果存在兩套班子都能獨立處理好門派事務,那麼分裂是必然的。因為金庸寫小說的時候沒想過要讓「全真教」存續下去。如果他有這個意思,三聯版和連載版壓根就不會用尹志平這個人名。
【尹志平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而且在他的治下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信仰全真教,全真一脈一度極盛。從小說構成上,第三部故事如果全真道繼續存續定位方面就和武當重複了。設定上也不好平衡。
可以講全真從大興到衰落過程。但是和第三部小說劇情關係不大。所以全真衰落是劇情取捨問題。
金牛逼的時候,它反金
蒙古牛逼的時候,它反蒙古
全真教不死誰死?"各位,這就是天下五絕之一的神鵰大俠。"
"久仰,久仰!"堂上各派掌門紛紛站起,抱拳施禮。
楊過的威名,早已天下皆聞。眾人見到西狂親臨,不由地肅然起敬,"啊,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果然英雄氣概。"
堂下一干人等,也簇擁著向前擠,爭著一睹絕世高手的真容。但唯獨一個閑散道人,在人群中蜷著身子,自顧自地輕聲呢喃著,"他老婆還不是被全真教的人上了。"
"啊,啊……"
"原來如此……"
"嗯,嗯……"
"厲害,厲害……"
"全真教果然武林之泰山北斗啊!"眾人一片交頭接耳,不禁又暗自佩服起全真教來。
題主是不是希望金庸先生來上這麼一段。
因為小說發生的時代背景下就是全真教式微,武當山興盛啊。我覺得,核心的問題在於:全真教沒有賴以傳承的武學功法。
《射鵰》里,天下五絕爭奪《九陰真經》,然後王重陽贏了。但《九陰真經》雖然厲害,卻不是王重陽創的功法。而你看武當少林,少林不說了,有七十二絕技,有易筋經。武當派則有太極劍太極拳。
所以說,王重陽雖然厲害,但是參看武當張三丰,你就知道,想要開宗立派,就必須有自己獨創的武功。而在《射鵰》里,王重陽枉為天下五絕中神通,卻志不在武學(很可能是假裝志不在武學)。所以,也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武學功法。
而沒有賴以傳承的功法,自然這一派就只能漸漸式微。
------------------------------------------
再補充一點。
其實,天下五絕雖然很厲害,但其實都只能算頂級一流高手,而沒有達到一代宗師的高度。
不說其他,在《神鵰》里,有提到古墓派祖師林朝英,曾經自創玉女心經,破全真武功,而王重陽看了之後,卻沒有破解之法。最後還是借了《九陰真經》,才破解了玉女心經。
這一段,原文是這麼寫的:他獨入深山,結了一間茅蘆,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這玉女心經的破法,雖然小處也有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串的武學。心灰之下,對林朝英的聰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風,不再鑽研。十餘年後華山論劍,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他決意不練經中功夫,但為好奇心所驅使,禁不住翻閱一遍。
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陰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十餘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隱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陰真經的要旨,並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這說明了兩個問題:1、王重陽的武學高度不足,憑自己之力破不了林朝英的玉女心經。2、王重陽的心境修為不足。
要知道,要達到宗師境界,武學的高低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了,更重要的是心的修鍊。王重陽既沒有達到「不爭」的境界,爭了之後還不是憑藉自己的能力,然後,最後還「仰天長笑」自以為得意。還有,《九陰真經》他說「決意不練」,但又「禁不住翻閱一遍」,再對照《射鵰》里的說法,王重陽的說法是「凡我門下,決不可習練經中武功,以免旁人說我奪經是懷有私心。」所以事情就很明顯,王重陽的決意不練,並不是境界達到了一定程度而不再需要練,而是為了維持他自己的面子。所以他最終還是偷偷看過了。
這隻能說他境界還不夠。
另外,關於王重陽的武功都是自創的說法,我沒有找到證據。但王重陽和周伯通是師兄弟,那麼他們必然是有師父的,自創的說法恐怕站不住腳。
----------------------------------------------------------
ps:我個人很討厭王重陽。一個跟女人都非要爭一個高下的人,極度不自信又極度愛面子。你還能找到比他更裝框的人么?複製一個帖子,談論分析金庸小說中少林、全真、武當三派特點。
倚天武功遠遜射鵰神鵰,張無忌頂多也就是裘千仞的水平(作者:鬼影擒拿手99)
樓主: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09-08-02 10:32:18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少林和武當、全真傳承武功的不同(其實老金寫武當的時候受到了全真教模式很大影響)
1、武當和全真是這麼一回事,開派祖神本來就有一身超凡武藝,後來靠著自身天賦,創造了一個獨立高超的武學系統。這樣一來就產生了武功傳承的問題。
a.他們的武功系統是針對自己的特殊情況創造的,別人如果天賦悟性和他們不一樣,練起來事倍功半;他們的武功系統是有極強大的武學基礎支撐才稱霸武林的,不恰當的比喻是像是從中階英語到高階英語,弟子直接入手很難將這套武功的潛力發揮到極限,這就是張無忌學太極遠勝四俠的原因,不是他悟性好,而是他基礎好,可以將太極發揮到極致。
b.全真武當心法都是從一個博大的武學體系中抽象出來的,也就是說能表述出來的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要靠導師的點撥,導師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弟子的水平,根據a部分,這種武功弟子能繼承下來的本來就不多,等到他們再傳的時候下一代就更不行了,保守估計也得以每代50%的幅度下降,也就是說這種開山祖師下傳的門派武功逐代大幅遞減是必然的,崑崙就是典型的例子,除非出現一個悟性極高的武學奇才,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大幅創新,這個門派的衰落不可避免。
2、我們再看少林的傳功體制,少林和尚武功的高低根本不在於師傅,而在於自身悟性,因為少林的絕學不是記載在師傅腦子裡,而是在藏經閣里,師傅幫你打下了武功基礎,你就去藏經閣尋找適合自己的武功秘籍修習,,以後師傅頂多幫你解釋一些疑惑,絕大多數要靠自己從書本中學習。所以說,少林的武功是基本恆定的,因為每代都有數百人去鑽研藏經閣的武功,這麼多人裡面肯定要能將這些武功學到極限的,這也就是少林每代都平平的原因。只要藏經閣的東西沒變,少林不可能出現什麼低潮和高潮。
少林要想實現武功突破唯一的辦法就是發掘出遠高於藏經閣原有武功的武功秘籍,從神鵰到倚天,少林武功唯一的變化就是得到了少部分九陽真經,但是根據峨眉來推斷,少部分九陽真經的作用也就一般,滅絕把峨眉武功發揮到極限也就是三空的水平,少林武功不可能因為這些東西突飛猛進。
3。我們再來看火工頭陀事件,少林的損失就是失去了羅漢堂達摩堂首席以及一些出走的弟子,藏經閣變了沒有?絕對沒變!苦慧頂多就是憑藉記憶默寫一些武學秘籍傳給弟子,不可能帶走一本書。少林最高水平的方丈還在,藏經閣還在,少林武功就還是那樣。
火工頭陀當年和苦乘有一定差距,主要在於他沒學到內功,後來阿二補足了內功一塊,又將外功練到家,原文說是大大超過火工頭陀,結果阿二水平如何,也就是和空智相當!而空智和當年苦乘在少林地位相當!也就是說,少林武功一百多年還是那樣,只不過武林變了,苦乘水平的空智都成了神僧了。
4、少林的武功其實是最穩定的,因為他們的武功都從藏經閣中來,而藏經閣武功又是五花八門,一旦武藝到了一定地步就開始七十二絕技挨著練,簡單重複,不會對武功有質的提高,這種方式決定了少林的武功方式扼殺了創造力,不可能出武學奇才,更不可能突飛猛進,之所以到了倚天少林成了泰山北斗,那只是因為倚天菜,而且是超級菜!【複製結束】
但是按此作者的觀點,在金庸小說中,少林根本不是泰山北斗,而是很垃圾的水平。歸納複製幾條他的觀點如下。個人覺得還是有點理想化和極端。只說一事,金庸信佛,而且極端推崇佛學威力,內心把佛派武學心法定為數一數二高深。當然佛派不一定就只是少林,但少林是武俠世界門派知名度第一,太多以此構思建構了。這裡當然是說中後期金庸也是如此。他是個五絕武功吹,觀點是也許只有掃地等有限幾人能超之。
郭靖聽丘處機吹捧林朝英比四絕厲害,為什麼不以為然?
作者: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09-11-04 13:57:26
空見明顯還處在一打就死的階段,撐死就是譚處端的境界,活到一百歲能否趕上丘處機都是問號,別拿他來糟蹋五絕,少林歷史第一高手就是玄慈,相當於瀟湘子、何足道水平,基本等同於巔峰馬丘喬峰究竟能敵幾個玄字輩高僧。
作者: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10-12-22 15:16:12少林和尚都會習慣性高估自己,玄難與蕭峰交手前已經對其武功有了很全面的了解,結果還去秀太祖長拳,被人家幾招就搞出醜,要不是為了阿朱,蕭峰直接殺光整個聚賢庄都很現實,裡面幾百號人加起來總不會連牆頭的二玄都不如吧
客觀的估計,玄慈的內力應該和蕭峰相當,又有大輸出性的金剛掌,應該能接下來蕭峰正面一擊,配合玄難玄寄一起打王八拳,應該能打敗喬峰,但是起碼還得有兩人玄字輩把風才能確保活捉或者擊斃,畢竟蕭峰有速度以及體能恢復優勢
如果全是普通玄字輩,除非蕭峰犯傻,不然沒可能擊斃他,幫主直接撒丫子跑,在運動戰中一招秒一個就可以了,當然如果喬峰犯傻,再和玄字輩來一次聚賢庄,一人一記太祖長拳就把他揍趴下了作者: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10-12-22 15:22:12
少林武功練到極限也就是玄慈、度厄那樣了,離絕頂高手還差得很遠很遠,因為所有的武功都在藏經閣里,每過幾十年總有一個天才能將這些武功練到極限,以歐陽鋒的見識,寧願去找岳家拳也不屑於去翻少林藏經閣,可見少林的武功實在沒什麼參考價值
作者: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10-12-22 15:27:20
至於玄澄的所謂二十項絕技,只要練的是少林七十二絕技,練多練少只是量的差別,還是停留在少林水平,不可能有多神的,一夜練廢也可以看出他是超出了自己的極限強練,根本沒達到那個水平,和功力不足練乾坤大挪移走火一個道理
理不辨不明,誠邀倚天粉進來辯論(第2頁)_仗劍天涯
樓主: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09-09-03 10:45:34
三渡越打越精神請找出具體證據,我倒是看出張無忌從開始遠遠不敵三渡,到最後一人搞定三渡,難道沒有三渡體力衰竭因素?
少林越老越吃香不假,那是因為少林武功都是包子!怎麼練也沒有質的提升,只能通過量變去做大,心禪堂的那麼多高齡老頭年齡夠大么?還不是要和少林方丈一起給三十歲的何足道磕頭!
至於古今五大神功,洪七公沒練過可以抗住歐陽鋒全力偷襲,歐陽鋒沒練過可以抗住王重陽全力一擊,張三丰沒練過可以抗住剛相偷襲,並且這些人都能恢復,會什麼單單練過神功的空見就當場掛了呢?難道你是想證明謝遜的水平遠勝歐陽鋒和王重陽?經濟戰爭——論六大派圍攻明教
樓主: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09-08-28 12:59:36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理解所謂的少林中衰,其實少林武功都源出藏經閣,而藏經閣是開放的,每代都有上千武僧研習,總有一部分人能練到極限,也就是說少林的武功基本是恆定的,而火工頭陀事件給少林帶來的中傷是指,少林這一段時間過度重視整肅內部秩序,而不重視開拓外部勢力,在江湖勢力看來,少林不出來砍砍殺殺了多數是因為少林不行了,由於各門派的頂尖高手很少碰面,更少有機會交手,江湖上評價各派武功高低就是憑據誰佔得地盤多,誰作風最霸道,誰就厲害。
這也就是崑崙華山崆侗實力都不行,還照樣位列六大派的原因,因為人家的地盤都還在,武功不好但是我多砍砍殺殺,江湖上的名聲一點不差
三豐不出江湖,謝遜就覺得他們武功相當,三空就覺得以三敵一穩贏,馬鈺丘處機武功相當,但是丘處機能折騰,所以大家都覺得丘要高馬一頭,五絕不出江湖,靈智就覺得這些人都是吹出來的,沒有直接碰撞,根本沒法判定高低,高麗青龍派都會覺得自己能稱霸中原。陽頂天相當於4個法王或2/3個張無忌功力(論倚天武功)(第2頁)_仗劍天涯
空見的武功嚴重被誇大了,他能擋住謝遜七傷拳,是因為他練的是金剛不壞之身,這東西其實就是硬氣功的升級版,運足氣的時候刀槍不入,但是一旦動起武來根本就沒法運氣,這東西就沒用了,謝遜一拳就打死他就是明證,謝遜是偷襲,但是空見是有極短的反映時間的,畢竟兩人處於敵對雙方,只能說空見的武功也就強於法王一大塊,但還沒有到拉開檔次的地步,至於他拍謝遜那是和輕功有直接關係的,只能說他的輕功很好,少林武功就是這樣,中看不中用,空性龍爪手看著牛逼哄哄,遇到真正高手屁都不是。
作者:鬼影擒拿手99 時間:2009-08-04 17:23:55
三渡的武功也極度被誇大了,當年渡厄估計是少林第一高手兼掌門,單挑明教教主陽頂天(單挑也要門當戶對,就如同楊逍單挑峨眉第一高手孤鴻子),渡厄遠不如人家,輕鬆被人家打瞎一眼(如果功力接近,根本不可能受這種傷),估計算上兩個武功最接近自己的師弟也報仇無望,才開始坐禪。這種單挑是君子單練,分出高下就算了,如果不是拚命,根本沒必要論生死,你不服回頭我還接招。明教有這種打敗對方再羞辱一番,然後放生的傳統,陽對韓父、楊對孤鴻子莫不如是,渡厄肯定也是被陽頂天羞辱一番(活捉了武林第一正派第一高手,爽翻了),此後才能有如此動力去對付陽頂天,對頂尖高手來說,面子比命重要多了,被人家玩弄的恥辱遠大於對方殺了自己,孤鴻子慘敗以後直接氣死也說明了這一點(凡是認準楊逍用計取勝的都是白痴,楊逍武功肯定遠勝孤鴻子才敢把倚天劍還給他,不然人家直接用倚天劍劈了你)。神鵰中期金輪火燒重陽宮,全真教舉教迴避,從此在射鵰三部曲中杳無音信,與此同時,少林派在神鵰書末首次出現,並在倚天書中執武林牛耳。一個武林門派並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只會相互轉化,何況全真派、少林派這樣人數眾多、實力雄厚的名門大派,因此不難想像,全真教為避蒙古兵鋒,移居嵩山,化名少林。由道入佛,正應了道教祖師老子化胡為佛,真可謂: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
很簡單,王重陽一早逝,二太忙。
難道不是因為現實中少林武當比較出名,所以在小說里可以成泰山北斗。而全真教現實里只有丘大爺比較出名,在佛道里各選一個出來玩對抗,全真被武當壓一頭貌似是必然的啊。畢竟連連廣場上的大爺大媽都知道太極。。。李靖岩先生的回答非常有意思,從管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全真教失敗的原因,如果我們順著這個思路,將全真教看做一個企業的話,全真未能成為武林泰斗還真就是歷史必然。
其一在於,相比於歷史上的王重陽和其創立的全真教,金庸先生筆下的王重陽與全真擔負了抗金抗元的政治使命。但是儘管這個政治使命是充滿了正義性,也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的,但其本身依然是有違道家清靜無為的主張的,這種企業實際行為和企業文化背道而馳的造成了企業內部思想不統一的惡性後果,直接為後來全真分裂埋下伏筆。
其二,全真教想要以一江湖門派對抗國家政權,其核心產品抗擊侵略,充滿了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可以說市場前景廣闊,在其他競爭對手還沒意識到這塊蛋糕有多大時,全線出擊佔領市場,做到了市場佔有率第一(這讓我想起了手機剛進入智能時代的htc)。但盲目的擴張最終把企業推向了深淵,這一點詳見李靖岩先生的回答。
其三,如果我們把抗擊侵略看做是對外宣傳的噱頭,那全真集團公司作為一個江湖門派,它的核心競爭力自然在於武功。作為彼時天下5大公司,歷史悠久的丐幫集團有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而且丐幫也走的是抗擊侵略路線,只不過一般人受不了他們的企業文化),在公司規模上也不遜於全真,而且因為歷史悠久,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有點像諾基亞);桃花島集團雖然有些小眾,但人除了有彈指神通等高深武功,還掌握了五行八卦這種黑科技,也能佔據一部分市場(這不就是黑莓么……);白駝山集團雖然有董事會內部醜聞爆出(歐陽鋒和嫂子的故事),但其主要創始人歐陽鋒有蛤蟆功和毒蛇兩大產品,就是時運不濟被全真王重陽壓制。大理段氏集團就更了不得了,雖說董事長段皇爺因為感情問題辭去職務,但段氏集團是國企啊,雖然地處西南,但有政府背書,段智興儘管辭了職那也是退休領導人的待遇,核心技術產品一陽指就夠牛逼了,何況人家真正的核心技術是六脈神劍這種傳說中的東西。
而全真呢?其最核心的產品是先天功啊!不但性能碉堡,還直接壓制白駝山的蛤蟆功。結果王重陽覺得自己接班人管理夠用的技術不行(全真七子),技術強的管理不行(周伯通),愣是沒一個靠譜的(企業找一個靠譜的接班人有多重要!),為了抵制有境外資本入股的白駝山,無奈送給了段智興。然後自己搞了一個新產品北斗七星陣,作為公司下一代核心產品,但明顯與市場需求不符(真四核處理器和膠水四核處理器的區別……)。一個企業,連自己的核心產品都沒保住,怎麼能發展的長久呢?當然其他幾家也好不到哪去。
綜上所述,射鵰三部曲其實是一部現代企業管理教學(大霧)……
桃花島集團雖然靠著滿滿逼格紅極一時,但畢竟走的是小眾市場,加上入門門檻太高,最終因為跟不上市場變化和沒有接班人而消亡。
白駝山集團則是盲目學習別人的新技術,最終在研發產品時出現意外,雖然新產品做成了,而且性能超強,但兼容性出奇的差,董事長也因此受了打擊精神開始不正常,加上長期培養的接班人意外身亡,集團最終分崩離析。
大理段氏則是最令人唏噓,最終因為跟政府走的太近,受政治影響太深,無法準確把控市場,失去了上市公司的活力,淹死在了政權變革的歷史洪流之中。
丐幫集團延續最久,但但因其獨特的企業文化,不僅內部矛盾沒有解決(凈衣污衣之爭),招攬人才也越發困難,到最後公司接班人竟然連自己核心產品的代碼都只能看懂一部分,公司內部爭權奪利,法定繼承人都被高管謀害。
主要是二代之後就專心打群架了,七個不行就上四十九個,誰家的泰山北斗是打群架打出來的。這個問題,你可以看看新垣平博士的《劍橋倚天屠龍史》,這本書嚴肅論證了宋朝末期到明代初期江湖組織格局的轉變,其核心就是江湖影響力主體由個人向門派轉變。
以下為《劍橋倚天屠龍史》的摘錄引用(小標題為答主添加):
1.南宋由華山論劍確立的五絕江湖體系
這一武林體系的特殊性可以從如下事實中得到辨認:構成這一體系的基礎,乃是武術家的個人力量,而非如後來的武林體系那樣,奠基於個別武術家所隸屬的武術門派。諸如少林、武當、峨嵋爭鋒的門派政治,要到一個半世紀後才會出現。這一時代雖然已經有武術門派的出現和繁榮,但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作為武術家個人的附庸,而非獨立的政治運作單位。黃藥師——這位天才武術大師因為信奉個人主義而提出對儒家價值觀的質疑而聞名——的悲劇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一次盛怒中打斷了自己所有學生的腿並把他們趕走,從而自己扼殺了自己剛剛締造的門派。同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在那些歷史悠久的門派中。在那些地方,制度的約束總是大於領導人個人的意志。以明朝時期的雪山派為例,當掌門人白自在陷入顛狂而殘酷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他們毫不猶豫地禁錮並廢黜了這位大師。
在「五絕」中,唯一建立了正式門派力量的是王喆,這位道教中的馬丁-路德建立了被稱為「全真派」的道教派別。他的七個門徒也都是著名的武術家,在兩代人的時間裡保持了全真派的威望不褪。但是下幾代的繼承人們逐漸混淆了宗教派別和武術門派之間的區別,將主要興趣轉移到宗教方面,導致了這一門派的急劇衰落(參見史景遷教授的論文《全真派衰落原因及其與蒙元帝國宗教政策之關係》,《耶魯漢學評論》第78期)。使得全真派能在長時間內持續保持其威望的,是王喆的朋友周伯通,他是一個具有武術天才的先天愚痴,智力約相當於十歲的兒童。為了利用他的天才,王喆設法令周伯通皈依自己的宗教並保護自己的門徒,儘管他對此很不情願。在第三次華山論劍中他正式繼承了王喆的位置,被稱為「中央的孩童」。然而顯而易見,促使其當選的主要是他的智力魯鈍,成為各方面都能夠接受的形式首領。周伯通死後,全真派也迅速衰落。
2.舊制度的崩潰
隨著七十年代蒙古軍隊的南下,蒙古人對南宋的最後征服開始了。在攻打襄陽的戰役中,南宋最優秀的武術大師郭靖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監製的「回回炮」轟擊而死——這一悲慘的事件也預示了武術將在幾百年後被火器壓倒的不幸宿命。丐幫和大理流亡政府也各有許多武術家被殺。而在此之前很久,衰落的全真派已經被迫向蒙古朝廷效忠。在隨後幾年的軍事行動中,武術界殘餘的抵抗力量跟隨文天祥、張世傑等南宋將領堅持戰鬥,直到崖山海戰——據說百歲高齡的黃藥師即死於這場戰役——才被消滅。到此為止,中國武術界的各派勢力基本被肅清,劫後逃生的少數武術家也隱匿不出。因此,在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原武林,出現了同一個半世紀之前相似的巨大權力真空。在蒙元帝國還沒有學會如何控制這個全新領域之前,已經有其他的勢力崛起,試圖填補這一政權更迭帶來的空白。
3.元末門派為主體的江湖新格局
正如在其他許多文化領域中一樣,蒙古人對中國的佔領也帶來了武術界水平的大幅下降,許多大有希望的中青年武術家在殘酷的戰爭中陣亡,導致了武術界的代際斷層,而隨著老一輩武術大師的逝去,許多威力強大的絕技也湮沒無聞。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內,絕少再出現「五絕」層次的絕頂人物。這一悲慘境況不僅標誌著武術界的長期衰落,也推動了武林結構的深刻變革:個人的力量下降後,門派的重要性就日漸凸現出來。門派不僅僅是武術本身的標誌或武術傳承的形式,它本身就成為武術家聯合的最重要組織。在具體討論元代門派的形成之前,讓我們在此先對這一組織的一般發生學原理略加考察。
門派首先具有武術傳承的意義: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武術必須通過教學活動才能傳授給他人。學生從教師那裡學習到精湛的格鬥技術,作為自衛及謀生的手段,特別在動亂的時代,其帶來的利益遠遠大於對其他文化知識的學習,因此自然為許多人所趨之若鶩。但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授學生武術是一項危險的工作。天資聰穎的學生經過認真修習,武術不難凌駕於較平庸的老師之上,當與老師發生爭執,或者覬覦老師的秘籍、珍寶時,不難利用學到的武術擊敗甚至殺死自己的師尊。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弒師會被武術界視為最大的禁忌和罪惡。而教師也被默認擁有對學生的人身支配權,在儒家文化的支持下,教師被稱為「師父」(teacher-father),亦即具有與父親相等的地位——在中國,正如在西方中世紀一樣,父親擁有隨意處置自己子女的特權。但是在這種束縛關係下,天平又會向另一頭傾斜,學生在教師的至高權威下喪失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例如黃藥師的弟子就可以隨意為他所殺死或致殘。這種黑格爾式的正反辯證運動最後導致作為「合題」的「門派」的出現:學生和教師都是門派的一部分,也都必須受門規家法的制約。學生不允許反叛老師,但是老師也不允許隨意殺戮欺凌學生。雙方都必須忠於更高的門派。而門派進行內部管理的執行人員就是掌門人,掌門人雖然擁有極高的權威,但是同樣受門規的制約。
門派的出現,導致個人對門派形成了單一的人身依附關係,最終使得本來單純的武術傳授的形式變成了一個擁有共同利益的武術家集團。每一個武術家都有在政治上效忠,從經濟上供奉,在危急時支援自己門派的義務。也有享受門派的武力保護和武術教授的權利。因此,一個人理論上能夠學習多種武術,但只能效忠於一個門派。當然,如果不加入某個門派,能夠獲得該門派武術傳授的機會微乎其微。這一制度事實上的結果,就是武術教學上的嚴格限制。這是元代以後武術衰落的重要原因。我們可以用囚徒悖論來解釋這一趨勢:每一個門派都有各自的利益,因此雖然不介意去學習其他門派的武術,但是卻絕不希望自己的武術被其他門派得知。這樣必然會積極窺伺其他門派的武術而防範自己的武術被偷學,這會導致惡性循環,使得各門派相互提防,防範進一步嚴密。而各門派之間的對立,又會導致武術家技能的單一化,格鬥水平日益下滑,這樣一來,個人的力量日漸下降,使得對門派的依賴性更為增強,令個人與其門派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而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門派之間對立的趨勢。從以武術家個人為本位,到以門派為本位,這一歷史趨勢經過了長期的演變,但是關鍵性轉折就發生在宋元之際。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此被區分開了。
這是書中前三章的內容,後面作者將金庸書中的明教與元末爭雄的歷史結合,用嚴肅的筆調演繹出一片深邃的江湖秘事,非常值得一讀文化底蘊,人才培養,梯隊建設,slogan缺失
主要是全真七子不給力啊,原本多厲害,只是後繼無人啊。王重陽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因為現實當中少林一直有名氣,俞大猷也留了些軍中搏鬥技巧給少林,令清朝一直到民國少林都給人種武功很厲害的感覺。
武當也有張三丰這塊招牌,楊露禪用五成真功夫再加上五成一番亂吹令陳氏太極拳聞名權貴圈,也將太極拳上攀給了張三丰,這導致武當太極也一直給人武功很厲害的感覺。
至於全真,現實當中元清以後沒啥武功方面的名氣啊,人是正經地修道,金庸寫書雖然有很多不符歷史肆意洗白,但還是有不少是考慮現實因素再吹的。佛家亂世閉寺以求自保
道教亂世出世尋救世之法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射鵰和神鵰里沒有多少少林寺的影子。
射鵰是宋朝,佛家在唐朝就已經輝煌了,可笑不。歡迎打臉
推薦閱讀:
※有沒有像《白夜追兇》那樣的好書?
※怎樣讓文筆風趣幽默?
※李誕的<<盜佛>>到底講了怎樣一個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求大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