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代,為何沒發展出幕府政權?
魏晉時代,感覺和日本幕府時代很像:
執掌兵權的武家,被架空的公家,各地的土豪,塢堡。
為何曹操,司馬懿,王導等人沒發展成幕府政權?
有幾點簡單的原因
第一,經過秦漢兩代,中國的皇權完全建立在了儒家,尤其是漢儒的政治哲學之上,因此也就失去了皇統恆定理論基礎,湯武革命周代已經在宣揚,到了這個時代經過漢儒的二次包裝,已經成為共識。相比之下,大和朝廷對它之前的歷史進行了重新包裝,形成了一種完全相反的歷史哲學,因此大化之後雖然日本學習漢儒,但這一層始終是拒絕學習的。其他帖子說過,其實中世紀日本不僅僅天皇是神裔,主要貴族基本上都是神裔,主要武家也都是神裔的後裔,這個格局只在先秦的中國才有,這種政治哲學已經決定了它不可能和漢地有一樣的政治發展史。這不是說此時的中國就是皇帝輪流坐的時代了,畢竟此時實際上只經過了兩個大一統王朝,劉漢的強大號召力甚至一直保持到了南北朝前期,但應該說經過王莽,又經過曹魏這兩次一敗一成的禪讓操作以後,禪讓這個被這一時代的漢儒過分渲染的概念已經獲得了充分合法性,天子的時代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第二,武家直接誕生於平安朝特殊的政治生態,也就是家格徹底成為社會基礎(當然,制度意義上的家格誕生自德川時代,這說到底是平安時代律令制和武家法度在制度話語上的區別),儘管大和朝廷也採取漢式官制,但內容上卻完全不同,並非實質性的官僚制。而儘管我們都強調魏晉門閥,但實際上戰國之後,中國經過秦漢兩代官僚制已經深入社會基層,即使是門閥也是靠著在選官上的相對優勢來保持的,家格再強化,其實也不是一個政制概念,從中央到地方,每一層政治法理上都要依賴皇帝的存在,無法自行其是。因此,無論家族勢力再強,或者割據勢力再強,都很難在做官和稱帝之間選擇一個穩定方案,三國時代的政治很明顯的說明了這一點。
第三,實際上以南朝而言,軍人集團儘管存在,但勢力並不特彆強大,因為南朝本身就很小,形成的割據也並不穩定,荊襄江淮數州而已,足夠支持他們進逼中央,卻不夠支持獨立,至於北朝,軍閥本就發生在幾個民族的貴族之間,個個都有稱帝可能,同樣,也達不到武家平衡,加上北朝整體上徘徊在北制和南制之間,此時形成穩定的公武二元政治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其實曹魏政權的發展就可以看到,單純的許昌政權最後還是要遷都洛陽,一方面這是政治法統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地盤本身決定的。
最後,其實日本的公武二元政治是有特殊歷史地理背景的,日本列島地理上可以分成很多個小塊的獨立區域,關東,近畿,九州,奧陸,天生就有各自獨立的社會文化圈,相比之下,魏晉中國的核心區域其實是連成一片的,很難形成非常穩定的地方小政權,而且社會體量也大得多,公武二元實際上其實就是軍閥割據的合法化和常態化局面,對於中原+江淮+荊襄組成的魏晉主體地域而言很難做到。曹魏就是這樣,雖然地盤面積和社會體量上碾壓對手,但是對峙時期隸屬的小政權,邊界衝突和變化依然非常頻繁,整體上是不穩定的。
謝 @曹啟墨邀 。前一陣子沒思路,所以一直沒答。讀過梅因《古代法》後,決計用梅因的理論解釋一下這個問題,所以首先強烈推薦一下亨利·梅因的這本《古代法》,以及受梅因影響的瞿同祖的《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兩書,本答的一切榮譽均屬於亨利·梅因爵士。
日本史不熟悉,寒某就主要從中國古代角度單方面談一下。
周代「以德配天」以來,用家族倫理來擬制統治秩序,遂以姬姓宗室或外姓姻親分封各地。秦漢雖代「宗法分封」以「任命官僚」,但宗法思想的傳人:儒家,逐漸通過漢儒經學的發展,提供天人感應學說提高皇權權威,提供春秋決獄司法實踐干預法家律法,維繫家族宗法理念凝聚社會基本單位。儒家提倡周禮,實際上就是提倡人倫,並以人倫推廣至天下治理(修齊治平),以家族宗法的理論,溝通家國天下,將皇權擬制為天下最大的宗權,並為皇權披上了天授外衣。漢武帝用儒,正是看中了這一套方案來彌補法家之不足的。
經過兩周八百年習染、兩漢四百年熏陶,到了魏晉時期,皇帝名號已然如同天下大家庭中的家父,一家之權只能有家父來主導,所以天下之權便只能以皇帝來主導,皇權僅僅是一個至大版的家父權而已。這種「以家擬國」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古代中國,無論是追求一統的王朝,還是偏安割據的政權,都視「皇權」為唯一的至上權,一山不容二虎,正如一家不容二父。
宗教權力在中國古代沒有發展成一個強大而獨立的權威,便是因為儒家以祖先、家族、人倫為核心的「宗法主義」觀念佔據了古人的精神空間,使得以神為核心的古代宗教始終無法佔據主導地位。皇權以「君父」擬制「天下臣子黎民之父」,以「擬父」的名義,借用「祖宗信仰、宗法主義」的思想文化根基,便能名正言順地君臨天下。
魏晉時期,即便有衝擊名教的言談出現,但佛教初來、道教初興,都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無法被玄談勢頭利用來衝擊一千二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周式(儒式)觀念。各大家族需要在皇權崩潰時利用宗法觀念來構建塢壁、凝聚鄉黨,抵抗北族的入侵;南渡漢人政權需要強調皇權來保持偏安時期或禪代前後統治秩序的穩定;北族政權需要模仿宗法模式將部落組織過渡到中原王朝。可以說,事關魏晉南北朝各方統治秩序的核心所在依然是宗法理念,事神的宗教無法取代敬祖的宗法,無宗法連自存都不可得,遑論其他?日本天皇尚能躲到宗教傳統中,自命神性,中國皇帝可沒有這種社會文化環境。對於中國皇帝而言,改朝換代,首先是宗廟的覆滅,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要不你就是全天下的父,要不你就什麼也不是,哪有曾經的天下家父,再去當新天下家兒子的道理?厚道如民國初年,也僅僅是把清帝當作外國一般對待,絕不會將清帝視為國家權威的二元之一。
參考書目(再度安利):-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豆瓣)
- 亨利·梅因:古代法 (豆瓣)
題主的觸覺是非常敏銳的,這個問題日本學者川勝義雄在其著作《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中有專門論述。
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要搞清楚兩個概念:漢代鄉村社會及其選舉制度。
漢朝時期自耕農是以家庭形態聚居在一起的,結成的聚居區為「鄉」、「亭」、「眾」——而在當時構成「鄉」、「亭」的基層單位為「里」,川勝義雄氏將這樣的鄉村共同體稱之為「里共同體」,並認為漢帝國就是建立在「里共同體」的基礎之上的。而漢代的鄉間選舉制度,我想說出來大家是不會陌生的,畢竟「舉孝廉」三字可是大名鼎鼎。不錯,這種地方郡守依據「孝」和「廉」等儒家道德標準向中央推薦人才、從中錄用官僚的制度,正是漢朝時期的鄉間選舉制度,這種里共同體的共同評價體系被稱為「鄉論」。
「幕府政權」,或者如川勝義雄氏的「豪族領主化傾向」,說白了,就是在經濟基礎上破壞里共同體,在政治領域內毀壞選舉制度。
里共同體初始得以形成,基礎是具有相對平等的共同體關係的自耕農。但隨著生產力提高,里共同體內部發生階層分化,富裕豪族與貧農階層之間出現了分化,崔寔在《通典·政論》中有過非常生動的描述「上家累巨億之富,斥地侔封君之上,行苞苴以亂執政,養劍客以威黔首。」川勝認為,如果這種狀況發展到極致情況,即里共同體完全瓦解,豪族對鄉村一元支配,如「封君」般的領主性支配體制就會確立,即如題主所說的「幕府政權」,川勝稱之為「豪族領主化傾向」,這樣軍事豪族變成統治階層從而產生武士階層的可能性並非完全沒有。然而川勝亦指出,形勢並沒有這般簡單地、直線地發展下去。
川勝義雄氏論述了除華北平原地理生態學上的限制,但認為更根本的原因「存在於漢末社會內部的自身條件中…從士大夫到貧農的廣泛的社會階層,長期頑強地反對豪族領主化傾向,展開了一系列抵抗運動。」
士大夫階層很好理解,漢以儒教國,三萬太學生遊學洛陽,優越的經濟條件是做學問的便利條件,故不難理解儒學首先進入的是富裕的豪族階層。待這些太學生學成之後回歸鄉里,又將儒學傳播到各地,知識階層擴大。
漢末社會矛盾就主要表現在這些知識階層和政府之間的對立上——這裡的政府,川勝指出,並不包括它的全體成員,譬如處於權利層級中下層的知識分子,而是指掌握實權的「實權派」。實權派在漢末特殊的政權組織中,主要是兩類人:外戚和宦官。東漢政權的建立本就與外戚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三代以後頻立幼帝,外戚專權的局面更盛。及至兒皇帝長大,漸漸想要奪回權勢,往往首先托賴宦官。外戚和宦官成為漢末實權派中兩股此消彼長卻又最強大的力量。可以想像,外戚和宦官勢力,必然都與豪族階層密不可分,外戚自不用說,宦官攫取權勢之後可以通過收養「養子」建立家族,任用私人統治,努力躋身豪族或是和地方豪族緊密聯結。
而激烈反對實權派的知識分子官僚,在當時被實權派稱之為「黨人」,他們批判政府特別是宦官政府的輿論被稱為「清議」,因清議而起的黨人集團被稱為「清流」。「清流」與「濁流」的激烈對抗,可以看作「豪族領主化傾向」與里共同體及其選舉制度之間的衝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清流階層的最大勢力,知識階層多數是出於豪族階層的。從這個角度看,清流豪族否定了作為豪族本身存在的階級基礎。
而清流自誕生起就分為兩派:激進「黨人」和在野「隱逸派」。桓帝延熹九年(166)和靈帝建寧二年(169)兩次「黨錮之禁」,在朝「黨人」幾乎湮滅殆盡,清流轉向「隱逸派」,成為在野的勝利者,川勝指出,這也是清流同鄉間相結合的契機,以鄉論為基礎形成自鄉—郡—國三重層級的清議網路,試圖確立一種官僚秩序之外的名士序列,成為魏晉貴族制度的雛形。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到如何看待東晉的性質,而這又與此政權如何建立,由誰建立,何以維繫,維繫它的力量是誰有密切關係。此間大體有「皇權變態說」,「官僚寄生說」,「貴族制說」幾個類型。(某個清華歷史的phd歐尼桑說的^_^)在知乎上看到過的多是田餘慶先生的「皇權變態說」,他的著述就是以其觀點為名的《東晉門閥政治》。所書上述皆是日本學者川勝義雄氏的觀點,與其觀點相同者還有谷川道雄氏,與其觀點相左的是矢野主稅氏。日本學者在這方面研究成果頗豐,若有興趣都值得一看。我國民國學者陳寅恪和唐長孺也都有著述,值得一看。
好吧以上都是上面說到的歐尼桑開來的書單,到現在也才看下十之一二,所得在專業人士看來可能更是不值一提吧。但是很早就答應了另外一位朋友,會好好看看這段歷史,寫一點東西,延遲很久,此番便算是我來履行約定吧^_^
@上泉澪
Reference川勝義雄:「貴族制社會的成立」,《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P53-8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日本之所以形成幕府政治,原因在於從平安時代以來,皇權就被大臣架空,以至於後來天皇要金蟬脫殼、院政政治,最後軍事貴族、土豪又把這個朝廷架空,實則與先前一脈相承,只不過權臣由外戚集團變為軍事集團。而天皇早就成為宗教象徵,這就像中世紀歐洲,當皇帝的有,但還沒自詡教皇的。
中國最高實權者擁有是皇帝王司徒曾經曰過: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 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佔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量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
這段話已經很好地解釋了當時的正統觀念。
每個勢力都宣稱自己是天心人意而繼承大統,萬姓傾心,四方仰德。因為, 「神器」「歸有德之人」。
日本幕府之所以形成,關鍵在於無人敢僭越天皇已經神化的地位。而天皇是唯血統論的。
除了日本,歐洲國家也很重視血統。歐洲王室近親通婚嚴重,有時皇帝絕嗣,只好去其他地方尋找近親繼任。如英國的都鐸王朝由於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無嗣而駕崩,而讓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入繼英格蘭王位。自此英格蘭和蘇格蘭組成了共主邦聯,完成兩國的王室聯合。與此同時,詹姆士一世決定將家族姓氏由斯迪瓦特改寫較為法國化的斯圖亞特。斯圖亞特王朝誕生了。沒有皇室血統,基本就沒可能坐上那個位子。
中國可能是堯舜之讓賢開了個頭。當然,也因為後世儒家的強調。皇帝是要對天下人負責的,逢天大災,往往要下罪己詔。暴君無道,可取而代也。
與此同時,儒家也強調忠孝,以保持政權的穩定性。原本這是二位一體的。而司馬家篡曹魏倍受詬病正是因為不忠。西晉只好以孝立國,羞於談忠。諸葛亮反駁王朗,其理論依據也是忠孝之說,認為劉皇叔在血脈上為正統,針鋒相對。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吵架吵到了「我老大的爺爺的爺爺是馬親王,你怕不怕」的地步,心裡該有多虛。
自從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出口,中國的帝制就和後世西方以及日本本質地區別開來了。戰國時的集權做的很不好,舉個例子:惣無事令是豐臣秀吉頒布的規定,大名之間不可私鬥,違者將被豐臣家嚴厲制裁,名義上秀吉雖然是老大,但底層實權依然掌握在各大名手中,秀吉也沒有實力掃清其他大名。
也就是說,從鎌倉幕府開始,直到秀吉統一日本,經過了四百年的時間,底層實權依然牢牢的掌握在各大名手中。
德川幕府也是一樣,只是打敗了豐臣家,卻不可能掃清所有大名。
只有靠分封制穩定諸侯,沒有削弱諸侯,形成較好的中央集權,也是幕府制度的一個原因。我就給出一個角度來分析,就是中國和日本對於皇帝的態度:
對於中國人而言,皇帝雖然是君權神授,但是可以廢立的,孟子的思想對於這種皇帝廢立的影響特別大,「吾未見其弒君也,唯見其戮一獨夫耳」,皇帝犯了大錯誤,有德之人就可以替代他,而即便皇帝沒有犯錯誤,有能力替代他的也會羅織各種罪名來取而代之。
既然皇帝可以廢立,沒有人願意屈居人下作為「攝政王」,就像曹操一樣,會落下話柄。既然當「攝政王」不合適,就乾脆取而代之做新皇帝。
魏晉時期雖然幾個大將軍也在開始的時候學曹操,但是畢竟不長久,時間到了,他們或者他們的後來人終於還是要取代舊皇帝的。
而對於日本而言,天皇是繼承自天照大神的,除了他們家族,沒有人可以取而代之,。孟子的思想從來沒有到過日本,取代皇帝這種事情即便有人敢想,也是不會去做的。那既然如此,不能取代天皇又想行使天皇的權力,就只好攝政了。
日本歷史上的攝政者不計其數,從足利幕府到江戶幕府,甚至今天的日本內閣,都是架空了天皇的權力而行使實際的政權,但即便到了今天,天皇還是從古至今那個家族的成員。
曹操的丞相府,司馬昭的晉王府,高歡的晉陽霸府,都有幕府性質……只不過後代都轉正篡位了……個人認為,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合理解釋了王朝更替的合法性問題,導致有能力創建幕府的家族最後都篡位了。而日本一直沒有這樣的理論。
歷史有其偶然性,今人觀古人,往往覺得古人若是踏出某一步,歷史便會大為不同。
但是古人就是不踏出那一步。
小子的一點拙見: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這在古代中國甚至現代中國都是深入人心的觀念,以及成事不得不遵循的規則。
何況中國人好名,古來如此。
再者自秦漢以來,中央集權,最後歸於皇帝一人,皇帝至尊亦是至強,已成慣例。
在中華,無皇帝之名而行皇帝之實者,若不能進位成功,便難逃滅亡一途,周公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反觀日本,彼時儒學雖已傳入,並未興起,儒家觀念更談不上深入人心。
日本人重實不重名。
何況日本天皇,論及權力幾乎可以說一直比不上中華皇帝。古有蘇我氏,後有藤原氏,最後武家政治,幕府更迭。
天皇雖然自命神之後裔,萬世一系,稱得上至尊,卻不是至強。
至尊不是至強,至強不是至尊,這般的二元政治,日本人實是習慣久矣。
縱使江戶時代舜水先生東渡,儒學興起於扶桑,普傳「尊王攘夷」,啟後世「王政復古」,但是日本人的舊觀念並未完全消除。
這大約也是日本人比中國人容易接受君主立憲的原因之一吧。
很難說清楚,不過,最大的原因是地緣政治。晉代有強大的少數民族入侵,並佔領了北方,而日本沒有這種情況。第二,門閥再強也非正統,法理上站不住腳,就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如何,幹得越好越是賊。何況,門閥間矛盾重重,帝室再式微也是這龍捲風的中心。
幕府制又不是什麼先進位度,魏晉時期的豪強又怎麼可能開歷史倒車。
日本的幕府其實就是唐代的藩鎮。只是日本很小,只需要一個幕府。中國很大,朝廷統治力不足時需要幾十個藩鎮。
搜了一下知乎,裡面有一個問題是「幕府是怎樣的一種分封制」。下面有一位詳細的闡述了幕府的制度。以他的答案為參照的話,幕府很重要一點是與各地武士達成一致,在朝廷之外另立一套軍事管理制度,從而與朝廷共同治理。利用這一點才可以確保軍權在握。幕府可以視為武士的政府。(後面都是自己的理解了,不是原po所述)
照這樣說,題主的三個代表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曹操處在亂世,皇權始終具有聯合外部勢力顛覆政權的機會。雖然曹操時期有點幕府的意思,但是曹操卸任後政權並不穩固。 司馬也有同樣的問題,曹魏家族一直在積極與其對抗。
這是兩個家族都要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於外部敵對勢力的存在,如果實行幕府制,下屬各郡縣都會自成一體,很容易在跟中央打交道不成後叛變革命。
至於王導。我覺得首先皇族權利一直很大,朝廷握有部分軍權。此外官吏任命也握在皇族中。並沒有做到王氏一族一家獨大。另外王敦之亂如果能順利清除皇族內部勢力,還有點希望,不過最後也沒搞定。最後就是王導本身是個知識分子,具有知識分子一貫的劣根性,軟弱。估計他也不敢。
話說我一直覺得地緣問題也是影響因素。畢竟中國太大了……日本的幕府制度在國內不就像是老蔣給山西省派個名義視察官,但是內部人士任命由閻錫山自己決定嘛……雖然不是現實,但是可以類比一下,視察官就是天皇,不能動,閻錫山政權就是幕府,你不噁心我,我就一直擁護你。中國最像幕府時代的時期,其實是項羽當上西楚霸王,供奉義帝的時候。
不過好日子不長,很快項羽就自己來了。
正如 屈嘯宇 所言,最大區別在於政治觀念不同。 魏晉南北朝的幕府勢力最終都會走向建立自己的王朝政權,參閱《魏晉南北朝霸府與霸府政治研究》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book/2060218/dt_ref=02B380E3F459AA44455E5D2A379DF90C51F909E043A55FF80FC5B6CDE510CA38DD4EDFC170272F7952DE7B451352CAB12EC2C7921E52A76BFB68865516A08B3Adt_dapp=1
幕府的掌權者最終都成了皇帝,後來的南北朝時代的皇帝都是幕府將軍
魏晉時代皇家都換了不知道多少茬了,中國人心目中只有一個皇上,沒有別的啦
說點歷史故事~僅做參考
幕府政治的開創人——源賴朝之前有兩個很NB的武士(平清盛,木曾義仲)曾經權傾天下,他們試圖把持朝政,還幽禁了法皇和天皇,結果都遭到了落敗滅族的下場。
曹操留著獻帝當傀儡的時候,處死了獻帝的皇后,嬪妃,皇子和親信,而麾下文武皆勸他廢帝自立,連對手孫權也恭恭敬敬上書稱臣。
兩相對比,我不禁想起了孟子說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我國魏晉時代的政治形勢,儘管十分類似於平安末期的日本,但本質的社會基礎還是不一樣的。
另外糾正一下:我國古代也有「幕府制度」,南北朝時期一度威脅中央政權,稱為「霸府」,只是沒有發展成「政權」而已。
以上。
其實魏晉時代是仕族的時代,士族間相互制衡,所以未能發展出幕府。
魏晉的掌權士族大致有琅琊王氏,庾氏,桓氏,謝氏,太原王氏。
前期有郗鑒坐鎮京口,上游王氏與庾氏無法順游而下。(王敦第二次兵變未得士族支持被打敗)。桓氏十分接近,已經可以自行更替皇帝,但由於北伐失敗,實望具損,以及謝氏的制衡無法再行一步。
謝氏之後由於士族腐朽,無法再出新的治世人才,太原王氏基本上是附庸於王權的士族。而桓玄最後稱帝,以及最後北府兵滅桓也表明士族已經從一定程度上退出權力中心。(扯的有點遠了)
最後其實魏晉時代並不是一個家族專政的時代,相反是由多個家族,士族階級與皇權共同擁有權利的時代,與幕府有本質區別。
中國皇帝又不是萬世一系,有機會了為啥自己不當皇帝呢?
非不欲也,實不能也。齊桓公是尊王攘夷,秦始皇則統一全國,並不是因為齊桓公比秦始皇高尚,而是實力不夠,大家不聽你的,你又打不過所有人
在中國,一旦出現這麼強勢的軍事首領,基本上馬上就要入朝不趨,參拜不名,賜劍履上殿,賜九錫,然後就稱帝了。天皇是萬世一系當天神後裔,不論是公家還是武家領袖,往上追溯都是天皇皇室後裔,推翻天皇就是否定天皇的神系權威。否定天皇就是把自己家族從根子上都否定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