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聯在 1949 年後大規模援華?為什麼蘇聯要幫助新中國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
如果只是把中國推在對抗西方陣營前線的話,只需要給武器給錢就行,為什麼要給中國「漁」而不是「魚」,難道蘇聯是傻子么?
-------------------------------------------------------------------
追加一下問題,在近現代歷史上有沒有類似蘇聯這樣大規模武裝中國的例子。
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甚至原子彈技術都支援。
近現代世界史上是不是獨此一家?
如果假設我站在蘇聯人的角度,那麼即使中國人犧牲再多我也不會這樣全副武裝中國。最多只是幫助中國建立起相對富裕的經濟環境,然後讓中國人來花錢買我的武器,買我的重工業設備去和西方陣營對抗。實際上,我認為戰後的美國一直就是這麼做的。扶持盟友經濟發展,限制盟友軍事、重工業發展。
借另外一個問題的答案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點題外話:
一個國家,從農業國進化為工業國,如果沒有海外殖民地,又沒有外援的話,就需要自己勒緊褲腰帶積累。這個過程很艱難,剩餘產品很少,生產效率低下。與當年美國和蘇聯不同,中國人多地少,山地、丘陵多,化肥不足,剩餘糧食少,靠本國農業積累尤其艱難。
如果要加速發展,就需要先發工業國的援助。以本國的農產品換取先發工業國的製成品,尤其是工業母機。或者用本國的廉價勞動力與先發工業國的資本結合,以較高的生產效率生產,同時獲得生產技術。
前者是中蘇蜜月,後者是中美蜜月。作為戰略盟友,蘇聯、美國的要求是在關鍵時刻,可以充分利用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中國的要求是經濟合作,也就是當年蘇聯幫助中國興建的156項工程和四三方案。
中蘇蜜月,在1950年代末終結,中美蜜月,在1970年代初開始。
前者終結的原因,是蘇聯在二戰中損失的人力資源獲得恢復,赫魯曉夫在黨內,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地位鞏固,中國觸碰到蘇聯設定的技術天花板。這時,赫魯曉夫要把中國整合成衛星國,中國希望成為獨立的一極。於是,分道揚鑣。
後者開始的原因,是美國經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發現憑藉自己的實力,無法對抗蘇聯,甚至保留立足點都難。反之,如果把美國的裝備與中國人口結合起來,那就是可以征服世界的力量。任何一個國家,與這樣的國家長期交戰,都會極大消耗國力,最終難免崩潰。
中蘇蜜月,中美蜜月的背後,都是大國博弈。
有沒有資格參與博弈,並要求對應的報酬,要看本國實力。說到底,就是軍事力量。
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當時的中國集中力量發展兩彈一星、三線、核潛艇,在一個很窮的國家搞這些燒錢的項目。
不僅如此,當時中國並沒有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制度。大量新增人口在16歲以前,都是消耗者。與1980年代,嚴格執行計劃生育之後兩夫妻供養一個孩子相比,那時兩個夫妻往往要供養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勞動者佔總人口的比例明顯偏低。不過,不能忘記的是,人口是重要的戰備資源。
當年,毛澤東曾經想和美國合作,但是國力太弱,沒談下來,司徒雷登走了,毛澤東一怒之下,寫下《別了,司徒雷登》。
到了1970年代,中國有了核彈、三線工程、彈道導彈、相對落後,但是數量龐大隨時可以接受美國或者蘇聯裝備升級的准現代化軍隊和數量更驚人的民兵組織。
這時,如果中國與蘇聯合作,美國在東亞、東南亞,就難有立足點。如果中國與美國合作,就可以極大地牽制蘇聯,拖垮蘇聯。事實上,拖垮蘇聯的阿富汗戰爭,就是中美合作的結果之一。
兩個超級大國,誰進攻中國,誰會被拖垮,聯手進攻中國,也占不到便宜,很可能拖垮本國,給另一個超級大國機會。
在這樣的基礎上,中美之間開始了合作,中國工業化開始再次進入加速過程。四三方案引進的化肥、化工、鋼鐵項目,讓中國進入了加速階段。尤其是四三方案,讓中國農業進入石油農業階段,徹底結束了幾千年來困擾中國的人的糧食問題。
現在,回過頭來看。如果當年不勒緊褲腰帶,沒有成為獨立一極的實力,基辛格會不會來呢?如果來,會以什麼價碼來?如果不能成為獨立的一極,中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有多大發展空間?
反過來看,一個人多地少的農業國、落後的工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國防,把大量的資源用於與直接提供生活水平相對無關的領域,最終達到能夠拖垮一個超級大國的水平。期間支付的代價,自然遠遠超過相對發達國家,更超過那些抱美蘇兩國大腿的小國。從今天的角度看,當然可以批評當年的經濟機構不合理、工業結構不合理、國防開支過高、人民生活困難。
這是一種劍走偏鋒的發展模式。
一國的發展,其實是在國際舞台上跳舞。
如果承認市場經濟的主導權在強者,自由交易會導致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話,就會知道弱國與強國合作以前,必須首先爭得與強國討價還價,改善本國在國際經貿合租中分配權的權力。只有擁用這樣的權力,才能保證本國在國際經貿合作中有機會獲得足夠的物質回報和發展方向的自主權,進而獲得不斷積累良性發展的機會。
獲得這種權力,要依靠本國軍隊。然而,對一個落後的國家來說,要建立一支准現代化的軍隊,是成本極其高昂的。越是後發國家成本越高。
所以,許多希望成為獨立一極的國家,都要經歷類似的過程。比如,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勒緊褲腰帶發展現代化的海軍,爭奪海外殖民地加速本國發展。不過,今天沒有人指責日本工業化起步階段,那段艱苦的過程。他們只看到今天日本投靠美國,成為美國全球體系一環之後,相對安逸的生活。
言歸正傳:
《同盟異夢》
中蘇關係,說來話長。
蘇俄成立以後,沒有促成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高潮,卻首先遭到各國干涉。當時號稱十四國武裝干涉。干涉最重要的的重要還是利益,有幾件事,直接影響各帝國主義國家的利益:比如,一戰期間俄國向法國、英國欠下的天文數字的戰債怎麼解決?比如,發達國家在沙俄時期擁有的種種經濟特權和既得利益還能不能保留(比如諾貝爾家族在巴庫地區擁有的石油利益。這裡提到的諾貝爾家族,就是搞諾貝爾獎的諾貝爾家族。每次看到諾貝爾和平獎都覺得特虛偽,為了錢不要和平的家族搞的和平獎獎勵的是什麼樣的人)?
如何鞏固社會主義蘇聯,這是蘇聯領導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發展本國經濟,強大本國軍力自然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還要輸出革命,讓每一個可能威脅蘇聯的帝國主義大國,都變成泥足巨人。
理論上,那些受蘇聯支持的國家的黨派的利益與蘇聯的利益是統一的,這些國家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帝國主義垮台,蘇聯自然就穩固了。現實中,則難免出現矛盾。比如,一些國家的共產黨勢力太弱,短時間內難以成氣候怎麼辦?再比如,列強願意以與蘇聯打成部分妥協,交換條件是犧牲當地共產黨的勢力,蘇聯願不願意答應?比如,支持其它國家共產黨到什麼程度,有沒有保留,是量力而行,還是毀滅掉蘇聯也無所謂?再比如,其它國家的共產黨為了維護蘇聯利益,應該做出多大犧牲,是量力而行,還是為了保衛蘇聯毀滅自身也無所謂?
這些問題,說到底,就是蘇聯國家利益至上,還是全球無產階級革命利益至上。列寧以後的主要領導人,都是選擇了前者,除了戈爾巴喬夫。與毛澤東打過交道的蘇聯領導人有三位,分別是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這三位在處理國際事務上都是實用主義的。斯大林支持國民黨,勃列日涅夫和台灣合作,都不考慮意識形態。中國也沒有必要做出無謂的犧牲。所以,兩黨兩國之間的合作,就是基於利益。
斯大林在中國問題上一直採取實用主義原則。斯大林長期懷疑中共的勢力,懷疑中國人發動自下而上的革命能取得勝利。他認為中國無產階級力量弱小,無力領導、發動革命,並取得最終勝利。相比之下,蔣介石是實力更強的中國領導人。對斯大林來說,爭取蔣介石,使之不完全倒向英美,不投降日本,才是對華外交的重點,如果前一點做不到,至少要避免蔣介石投降日本。當然,可能的情況下還要蠶食中國領土,擴張勢力範圍。至於中共則只是牽制蔣介石的棋子。中共的行為,要配合蘇聯對蔣的外交工作。至於中國解放事業,是否成功,則不在斯大林考慮問題的關鍵。為了拉攏民族主義者,斯大林對國民黨和蔣介石的支持遠遠多於對共產黨的支持。為了避免疏遠蔣介石,他幾乎從未給予中共成規模的援助。可以說,蘇聯對中共異常吝嗇,甚至不如對待盛世才大方。當然,如果蘇聯稍微大方一點,中共的領導人就會是王明或者張聞天,而不是毛澤東。
中共歷史上,蘇聯為了改善和蔣介石的關係就多次使中共陷入困境。中國能革命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毛澤東取代了「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成為中共領導人。解放前,蘇聯對中國革命就一直指手畫腳,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傷亡。俄國抗擊拿破崙的時候,採取主動撤退和大規模游擊戰,不死守一城一池。斯大林的鐵杆支持者伏羅希洛夫就是靠游擊戰起家的。莫斯科真不懂以中共的實力去攻打大城市是以卵擊石嗎?真不知道反圍剿的時候,步步為營,必然傷亡慘重嗎?蘇聯一直反對毛澤東以農村為根據地,保存實力,發展力量。當時,稍微有一點實力,就讓中共向敵人勢力最強的地方進攻。每次都把精銳損失殆盡。因為蘇聯的指手畫腳,中國革命的火種差點被撲滅。直到遵義會議,毛澤東成為軍隊領導人,才改變了這種不利的局面,中國武裝鬥爭才走上正軌。抗戰時期,王明要求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也是蘇聯的意思。這種路線完全不顧國民黨的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當時,如果沒有整風運動,毛澤東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中國革命又不知道會發展向何方了。以本國革命為重、領導本土武裝的毛澤東和以蘇聯命令為重、不接地氣的學生派領導人,在中國革命路線問題上,必然發生衝突,這是整風運動的重要內在起因之一。考慮到這一層,就會明白即使當時中共武裝力量的領導人不是毛澤東,整風運動也無法避免。當然,如果不是毛澤東領導中共武裝,那麼這種衝突的結局可能是中共武裝兵變以後,墮落為軍閥武裝;或者學生派領導人繼續掌權,中國革命走向衰落。
給予資助異常吝嗇,萬里之遙指手畫腳,隨時準備犧牲中國和中共的利益……讀者想到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毛澤東與莫斯科(斯大林)的關係,一直不融洽。
毛澤東的個性之中,有反抗的精神。蘇聯不把中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澤東也不會盲從蘇聯的指令(毛澤東決不會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的。張學良年輕氣盛想揚名立萬,不自量力招惹蘇聯捻虎鬚,以蘇聯的實力,用得著中共保衛嗎?)。對莫斯科的指示,經常識具體情況選擇對中國有利的執行,不利的緩行或者不執行,從未無條件地聽命於蘇聯。在斯大林看來,他遠不如王明、張聞天、李立三之類學生出身的領導人俯首帖耳。當然,那樣一來,中國也就不會有獨立自主的前途。(王明等領導人如果領導中國共產黨的話,中國共產黨只能是蘇共的兒子黨、衛星黨,不可能成為兄弟黨,即使革命成功,中國也不過是東歐國家或者蒙古的擴大版。)
對毛澤東來說,蘇聯不是一個好老師。對蘇聯來說,毛澤東不是一個聽話的好學生,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統一全國,是一個差強人意的既成事實。「父慈子孝,兄仁弟愛」。父不慈,子不孝,兄不仁,弟自然不會無條件地愛。雙方能夠合作甚至結成同盟,無非是有共同的利益而已。
與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不同,解放戰爭初期斯大林並不支持毛澤東領導解放全中國的戰爭。與早期斯大林要求實力弱小的紅軍採取盲動政策不同,此時斯大林要求毛澤東以妥協求和平。在斯大林看來,經過二戰蘇聯損失大批壯丁,勢力範圍卻大大擴張,實力相對勢力範圍顯得空虛薄弱。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已經撈到了足夠的好處,在實力恢復以前,應該暫時適可而止。毛澤東的對手蔣介石是美英的代理人。毛澤東領導的解放戰爭,可能導致美英武裝干涉,造成東北亞局勢複雜化,危害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獲得的在遠東的既得利益。這段歷史,用毛澤東的話說叫「不準革命」,說是如果打內戰,中華民族有毀滅的危險。解放戰爭初期,蘇聯曾經給予解放軍一些默許和便利。給予這些支援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蘇聯在東北和蒙古的既得利益。這些有限的支援,遠遠不及蘇聯曾經給予國民黨和蔣介石的援助。毛澤東要過長江時,斯大林又不滿意了,希望國共劃江而治,與美國達成一種默契——統一的中國有全球第一的人口,對任何一個大國都是潛在的威脅。但是,毛澤東的力量來自民間,所以斯大林不滿意,百萬雄師照樣過大江。後來,毛澤東領導的解放戰爭節節勝利,斯大林自然也就默許了。仗打勝了,斯大林又曾一度說中國革命的勝利是「鐵托式的勝利」——中國革命雖然勝利了,但是根不正苗不紅,不是莫斯科欽定冊封的勝利,是離經叛道的勝利,缺乏合法性。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革命的全國勝利是違背斯大林的意願而取得的。
在這種不平等,不友好的基礎上,新中國和蘇聯建立了外交關係。中共與蘇共的關係,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基於利益的合作關係——毛澤東領導的中共不欠斯大林領導的蘇共什麼,對蘇共也不俯首帖耳,蘇共也休想對中共頤指氣使,指手畫腳。新中國與蘇聯的外交關係,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的。
中蘇外交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平等的外交關係替代原有的不平等的外交關係,或者說替蔣介石善後。
要說明這件事,首先要從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說起。
1943年,經過瓜達爾卡納爾戰役和庫爾斯克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已定。這時,雖然能看到光明,但是通向勝利的道路仍然漫長曲折,仍然需要巨大的犧牲。因此,盟國有必要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分工,爭取最終的勝利。盟國之間有必要明確戰爭期間的分工,並就戰後勝利果實打成初步協議。1943年11月22~26日,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在開羅召開會議,協商遠東戰局。兩天以後,11月28日~12月1日,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德黑蘭召開會議,協商全球戰局。兩個會議時間間隔很短,遠東戰局是全球戰局的一部分,中國是遠東戰局的主要戰場,為什麼不能把兩個會議合二為一呢?原因很簡單,斯大林不想見蔣介石。當時,蘇聯要求美英在法國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美英也要求紅軍從西伯利亞南下,夾擊日軍。紅軍可以南下,但是南下就要有損失,用什麼補償紅軍的犧牲呢?大國之間,人命是交易的籌碼,流血一定要有回報!很顯然,蘇聯要求的回報,必然涉及中國的利益。這就是斯大林不願意蔣介石參加德黑蘭會議的原因——當著蔣介石的面,不好談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反過來,蔣介石是美英的代理人,只要羅斯福、丘吉爾答應了,蔣介石也只能答應,蔣介石不答應,羅斯福、丘吉爾有辦法讓他答應。在德黑蘭會議上,除了提出要求整個庫頁島歸蘇聯以外,斯大林還提出紅軍可以進入中國不凍港大連,大連可以在國際監督下成為自由港。
1945年初,經過阿登戰役、解放華沙、馬里亞納大戰、萊特灣大戰,德日軸心國敗局已定。這時,勝利在望,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有必要再次聚會。這次聚會的重點已經從協調戰爭期間的分工,變成瓜分勝利果實,也就是瓜分世界,劃分勢力範圍,確定戰後格局。於是,三巨頭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內容中涉及中國的利益部分包括:外蒙古獨立;維護蘇聯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恢復旅順港口蘇聯海軍基地的租借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聯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東北完整的主權。控制了大連港、旅順軍港、中長路和南滿鐵路,就控制東北的交通,平時可以控制東北經濟,戰時可以迅速投射軍事力量。以上這些內容完全是背著蔣介石做出的,是羅斯福、丘吉爾替蔣介石做主,蔣介石事後同意的。
對蔣介石來說,自己的力量來自美英的援助,沒有美英的支持,自己很難堅持繼續抗戰。美英希望紅軍南下,減少自己的傷亡。從隨後的局勢看,如果紅軍拒絕南下,那麼關東軍會不會在東北負隅頑抗,不好說。美軍在硫磺島、沖繩損失慘重,美軍不希望與日軍展開大規模地面戰。如果蘇軍拒絕南下,那麼美國會不會和日本媾和?這是日本的目標。雖然美英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只要日軍給美軍造成足夠的傷亡,媾和的風險是可能出現的。如果美國和日本媾和,那麼以蔣介石的實力,是無力恢復東北和台灣的。
進一步考慮,蘇聯紅軍南下以後,蔣介石對斯大林更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蔣介石對付不了日軍,紅軍遠遠強於日軍,他能把紅軍怎麼樣?紅軍應美英的要求南下,殲滅關東軍以後,在東北造成既成事實,長期盤踞,蔣介石還有能力把紅軍攆走嗎?紅軍長期盤踞在東北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外蒙古就是例子。所以,對蔣介石來說,與其無可奈何地眼看紅軍對東北事實上的長期佔領,不如在中蘇條約約束下有條件地喪失東北主權。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斯大林為了蘇聯的利益對外實行大國沙文主義,一方面是因為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中處理不當,他領導的中國積貧積弱無力保衛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如果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全殲關東軍,有能力捍衛主權,就不會有滿洲國。如果國民黨的軍隊能靠自己的力量在二戰後期全殲盤踞在東北的關東軍,那麼蘇聯紅軍也就沒有南下的借口。說到底,蔣介石作為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的代表,作為美英的代理人,自身力量由國外力量衍生而來,而不是來自本土民間,沒有資格對東家說「不」。既然實力不足,就要仰人鼻息,自然無力捍衛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然會答應這種損害中國利益的要求。
因此就有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一不平等的喪權辱國的條約。按照條約,外蒙古獨立,紅軍控制旅大和中長路。到台灣以後,蔣介石不承認這個條約,重新在畫地圖,在地圖上搞擴疆。這種自欺欺人的把戲,除了矇騙一些不了解歷史的人,沒有任何意義。
1949年,解放軍席捲全國,使蘇聯意識到,中國已經事實上易主,維持與國民黨簽署的條約已無可能。中國有必要更改這個條約。蘇聯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大國,這對於新中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國際支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蘇聯要主動放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
於是,就有了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毛澤東除了希望獲得軍事和經濟援助,更重要的是要收回雅爾塔會議期間,丟失的部分主權。
這並不容易。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任何人都不願意。不是為了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權益,斯大林能讓紅軍南下,殲滅關東軍嗎?紅軍用血從關東軍那裡搶來的東西,要交給中國人?國際上,用血得到的東西,要用血交換!所以,這件事情斯大林並不積極。斯大林最終同意換約的原因,是外媒造謠他軟禁毛澤東,要對中國有進一步的企圖。當時的斯大林,還是比較注意影響的。一般來說,強者講實力,弱者講道義。相比美國,蘇聯當時是弱者,還不敢扔掉全世界受壓迫人民解放者的那面道義的旗幟,以免授人以柄,讓美國有口實。
可以說,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是一次受辱的經歷,純粹是用面子把東北的權益要回來的。為了要回東北的權益,他承受了胯下之辱。要想和其他國家平等合作,就要有實力,與蘇聯也不例外。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完全沒有和蘇聯談判的籌碼。現在,一些後人不理解中國失去外蒙的前因後果,不理解毛澤東收回東北主權的艱難,還信口開河。
毛澤東從蘇聯回來的路上,特意參觀了沿途蘇聯城市的工廠。他既羨慕,有覺得自己也能有。他看到:蘇聯現有的許多大工廠在十月革命時很小或者還沒有。汽車工廠、飛機工廠在十月革命時只能搞修理,和剛解放的新中國差不多,不能造汽車,不能造飛機。過了若干年以後可以造一些,但造的數目也很少。蘇聯那時比歐洲小國丹麥造的還少,而現在一個工廠一年能造出幾萬台汽車。他認為,中國現在可以從極小的修理汽車、修理飛機的工廠,發展到製造汽車、製造飛機的大工廠。其他方面,將來中國的發展也是很大的。現在沒有的,將來中國可以製造出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歷史,就給中國提供了最好的經驗,中國可以用蘇聯的經驗。這就埋下了一五計劃、二五計劃和大躍進的伏筆。
毛澤東來做到了蘇聯人根本沒有預期他能做到的事情,理應受到禮遇,相反卻受到了明顯的冷遇。這一方面是因為毛澤東不是斯大林欽定的中共領導人,他領導中國解放對斯大林來說不過是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勢力弱小,一窮二白,完全沒有和蘇聯討價還價的資格。可以說,如果不是考慮到國際影響,斯大林完全不必交還在東北獲得的既得利益。
不久,抗美援朝戰爭徹底改變了中蘇、中美關係。經過抗美援朝戰爭,中蘇可以平等的身份進行交流。
經過二戰,蘇聯的勢力範圍,向西大大擴展。在東歐的紅軍佔領區,斯大林扶植了大批親蘇政權。鞏固這些政權,鎮壓當地反抗力量,肅清親納粹勢力殘餘,需要大批軍隊。此外,與美英軍隊在歐洲對峙,也需要大批軍隊。蘇聯國內戰後重建,同樣需要大批壯勞力。然而此時,蘇聯壯丁嚴重不足。經過衛國戰爭,蘇聯損失了2200萬人口,其中很多是壯丁。二戰結束後,雖然出現嬰兒潮,但是大批青少年會成長起來,需要10-15年的時間。蘇聯長期扣留大批德日戰俘的原因,除了報復,與其二戰中損失大量壯丁也有密切關係。一方面蘇聯急需勞動力,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兵被敵對勢力再次武裝起來,趁蘇聯壯丁不足的時機進攻蘇聯。當時,蘇聯雖然有大量二戰剩餘的武器裝備,卻苦於壯丁緊缺。所以,當時的斯大林很怕需要蘇聯出兵的戰爭——可以打對蘇聯有利的戰爭,但是蘇聯不能出兵。
相比之下,中國經歷過解放戰爭,有一千萬久經沙場的老戰士。這些老戰士戰鬥經驗豐富,不怕死,不怕苦,鬥志昂揚。這是當時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具備的寶貴的戰略資源。這些老兵裝備落後,但是一旦被現代化裝備武裝起來,就是一支可怕的軍事力量。
「手裡沒把米,叫雞都不來。」中國有剛剛經歷完解放戰爭的老兵,蘇聯有工業技術。雙方有互補的資源,就有合作的基礎。不過,這個基礎需要在外來的誘因下起作用。中國的人力資源發揮作用需要戰爭,朝鮮戰爭是外來促成中蘇合作的誘因。朝鮮戰爭對新中國是一個意外,毛澤東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朝鮮戰爭的起因,是美蘇大國博弈的結果。從戰略上看,對中國來說,一方面是中國需要一個戰略緩衝區,緩解美國支持的軍事力量對中國東北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是中國要把美蘇鬥爭的衝突前沿轉移出中國本土,推到朝鮮半島。從冷戰期間的局部戰爭看,美蘇的勢力分界線劃在哪裡,那裡就會成為美蘇勢力拉鋸的地區,也就是潛在的衝突地區,要麼美蘇雙方重兵對峙,要麼直接爆發熱戰。對中國來說,決不能允許美國把戰略前沿推到鴨綠江一線,否則中國東北將被被蘇聯長期控制,甚至可能爆發激烈衝突。從歷史上看,日本的勢力就是以朝鮮半島為踏板,向東北亞大陸擴張。最終,日俄勢力在中國東北衝撞在一起,展開大戰,中國慘遭蹂躪,無辜百姓傷亡慘重。日俄大戰以後,日本對東北形成了實際控制,為九一八事變埋下了伏筆。所以,對新中國來說,日俄大戰這樣的事情,決不能重演。在毛澤東看來,與其外軍在本土長期盤踞或者等著境外力量打進來,不如主動出擊,與其本土遭受蹂躪,不如把戰爭推出去。說朝鮮戰爭是為了維護金家王朝的人,沒有這樣的戰略眼光。
毛澤東一聲令下,80萬中國志願軍先後「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飲冰卧雪,喋血沙場,把聯合國軍攆回了38線,打出了威風和志氣。中美關係、中蘇關係,從此改變。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看到了中國的戰爭潛力,對中國提出的正當要求,不敢再置若罔聞。從此,新中國歷史上再無大規模長期戰爭,奠定了長期和平建設的基礎。這就是毛澤東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志願軍付出了鮮血的代價,38萬戰士傷亡,其中18萬烈士為國捐軀,埋骨他鄉。18萬烈士中也包括毛澤東的長子。
當時戰爭的艱苦,是今天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無法想像的。比如,在苦寒的長津湖地區,志願軍向美軍精銳部隊發起了「冰血長津湖」戰役。當時,氣溫零下40度,滴水成凌。因為溫度低,傷員不用止血,因為血流出來就凍住。這樣的環境中,志願軍只有單衣,而且不能生火取暖——火光和煙霧會引來密集的炮火。志願軍的凍傷減員,超過戰鬥傷亡減員。看過《兄弟連》的人應該知道寒區作戰的艱苦,當時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和裝備遠遠不及在《兄弟連》中的美軍,氣溫則低得多。當時的艱苦,是起居在暖氣房間內的人無法體會。苦寒的環境並沒有削弱雙方的鬥志。零下40度的條件下,一些美軍的機槍由於整夜都在連續射擊,也打得滾燙髮生卡殼。美軍猛烈的火力,沒能阻止志願軍的攻勢。「只要美軍火力稍弱,四處就響起衝鋒號和哨聲、喇叭聲,又冒出兇猛進攻的中國人和橫飛的手榴彈」。與狂熱、蠢笨、獃頭獃腦,只會自殺衝鋒的日軍不同,久經沙場的志願軍戰士卻冷靜和老練得多,遇上掃射就迅速卧到,利用地形不斷躍進。美軍的機槍很難打中作戰經驗豐富的志願軍戰士,美軍火力稍有間歇,便會遭到猛烈的機槍與手榴彈的猛攻。長津湖戰役,只是朝鮮戰爭五大戰役中第二戰役的一部分,其它戰役同樣殘酷。想到志願軍戰士用鮮血換取今天的和平,每一個有理智的愛國者都會熱血沸騰,心存感恩。
志願軍戰士的鮮血換來的不僅僅是和平,還有中國的工業基礎。《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雖然有互相經濟協助的條文,但是如果不能落實,不過是一紙空文。蘇聯的慷慨,是有機遇期的。中國用18萬條人命,抓住了這個機遇期。朝鮮戰爭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朝鮮戰爭使斯大林意識到,在蘇聯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有必要長期拉攏中國,利用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在遠東對抗美國的勢力。對此,中國提出的價碼就是要有工業基礎。所謂「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國防工業。按照前面的分析,一旦蘇聯青少年成長起來,人力資源恢復,中國建立起基本獨立、完整的工業基礎,兩國合作互惠的基礎就大大削弱了。歷任蘇聯領導人一貫堅持大國沙文主義,毛澤東在處理外交事務中,始終堅持中國利益為重。所以,一旦沒有合作互惠的基礎,兩國就很難長期友好相處下去。從這個角度看,在中蘇合作之初,就埋下了日後分道揚鑣的種子。當然,這是後話。
每一個後發國家的崛起過程都要流血,國家崛起的成本是人命。每一個國家崛起的過程,都要改變原有世界格局,這必然遇到重重阻力。絕大多數情況下,在叢林世界中,崛起與壓制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衝突,以戰爭的形式表現出來。對後發的帝國主義國家來說,要不斷發動戰爭侵略、瓜分、爭奪殖民地:一方面要把弱國踩在腳下敲骨吸髓,一方面要搶奪原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既得利益。對後發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為了掙脫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落後國家的枷鎖,避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戰爭,也必須使用暴力推翻帝國主義國家的代理人,維護本國領土、主權完整,獲得必要的安全緩衝區。這就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不可避免的原因。
外國出裝備,中國出人力,聯合作戰的事情,在抗美援朝之前也有過,比如中國遠征軍與日軍作戰。中國付出了20萬遠征軍傷亡的代價,但是蔣介石獲得了什麼呢?美式裝備、聯合國安理會的虛席,外加在雅爾塔會議上美英出賣了中國的利益。有人說,蔣介石時代,中國已經是五常之一,中國外交地位大大提升。問題是,中國投票要看美英的臉色,不能維護本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說話列強當兒戲,這樣的虛席有什麼用呢?
美英對待蔣介石,始終嚴防其做大。美國雖然給予蔣介石大量軍事援助,給了很多武器、裝備、救災物資,但是一直沒有給予蔣介石完整的工業基礎。蔣介石本身是否有要「魚」不如要「漁」的眼光不好說,美國方面很清楚給中國「魚」,絕不能給「漁」——蔣介石的實力太強,就容易不聽話。
同樣是付出了血的代價,但是美英僅僅給了一點小恩小惠就打發了蔣介石。這是因為在軍閥林立的中國,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並不獨立,其存在仰賴於美英的支持。美英扶植蔣介石的目的就是為了廉價利用中國的資源,其中當然也包括人力資源。蔣介石是美英在中國的代理人,無法拒絕美英的要求,也就沒有太多的討價還價的餘地。蔣介石可以要求東家慷慨一些,但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東家手中,東家給什麼就只能接收什麼。說到底,與力量開自中國本土底層勞動者的毛澤東不同,蔣介石始終沒有和美英翻臉的資本。美英使用中國的人力進行對日作戰,與使用印度等殖民地國家的土著人作戰,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雖然中國付出了血的代價,但是並沒有獲得像樣的回報。
朝鮮戰爭奠定了中蘇平等互惠合作的基礎,斯大林去世則使中蘇進入了蜜月時期。1953年斯大林去世,形成了赫魯曉夫、馬林科夫和貝利亞三駕馬車的局面,中蘇合作繼續穩步進行。不久,赫魯曉夫陸續搞掉了貝利亞、馬林科夫。1956年,為了排擠斯大林遺留下來的高層幹部,赫魯曉夫做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徹底否定了斯大林。這個報告捅了大簍子,直接動搖了蘇共甚至整個社會主義陣營中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波蘭、匈牙利發生了動亂。在匈牙利事件中,許多共產黨員被殺。最終,蘇聯軍隊武裝干涉,平息了事件。1957年6月,蘇共中央全會作出《關於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和莫洛托夫反黨集團的決議》。還派米高揚專程來中國,向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通報了情況。中共中央對蘇共中央的這個決定是支持的,並公開發表了致蘇共中央的支持電。
赫魯曉夫的做法魯莽、愚蠢而短視,斯大林的霹靂手段確實錯殺了不少人。但是,沒有斯大林強力推行工業化,蘇聯能不能熬過二戰,還有沒有都不好說,更不用說有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後面會分析,霹靂手段是後發國家工業化的必然副作用。赫魯曉夫說斯大林是濫殺無辜的惡魔,不公允。
雖然不滿意赫魯曉夫的魯莽,但是毛澤東其實並沒太計較。甚至在東歐發生騷亂時,還聲援了被孤立的蘇聯——此時,赫魯曉夫對毛澤東多了一項新的需求,就是執政的合法性,無論是赫魯曉夫在蘇共內部,還是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內部,都需要中國的聲援。毛澤東也抓住時機,對蘇聯援助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蘇聯轉移更多的國防新技術。於是,就有了《關於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原子能工業的協定》(簡稱國防新技術協定)。這是一項交換。赫魯曉夫需要毛澤東的聲援,毛澤東給予了聲援。投桃報李,赫魯曉夫增加了對中國的援助。那段時期,中蘇關係異常親密——赫魯曉夫威望不足,毛澤東迫切需要蘇聯的軍工技術。那時,毛澤東形容中共與蘇共的關係;「是父子黨,還是兄弟黨?過去是父子黨,現在有些兄弟黨的味道了,但也還有些父子黨的殘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殘餘不是一天就能搞清的。」
蜜月註定是短暫的。蘇聯答應給予中國核武器、核潛艇、導彈和尖端戰鬥機技術,有內部原因。赫魯曉夫樹立威信,壓制東歐,彌補國內壯丁不足,都需要中國合作。但是,誰都不願意在自己身邊,培養出一個核大國。在核武器、核潛艇、導彈和尖端戰鬥機的問題上,蘇聯是否真打算落實?不可能。事實上,最終也沒有落實。赫魯曉夫的目標是希望中國自製武器系統始終落後於蘇聯一到兩代,國防工業長期停留在仿製階段。這就類似美國允許日本生產常規潛艇、戰鬥機、坦克,但是不遜於日本生產核潛艇、核武器,擁有遠程轟炸機一樣。這一點,毛澤東很清楚。在協定實施過程中,涉及尖端技術的部分,比如原子彈教學模型,蘇聯用各種理由百般拖延。許多技術只給樣品不給圖紙,或者只有圖紙沒有樣品。對中方關於儘快落實技術合作的要求,蘇聯人採取各種理由百般敷衍。雙方都在爭取時間。1959年以後,赫魯曉夫在蘇共內部穩固了,蘇聯對東歐的統治穩固了,赫魯曉夫也就悔棋了。1959年6月,蘇聯以正在和美國等國家談判達成禁止核子試驗的協定為由,停止對共產黨中國的核項目的援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蘇分裂是逐步積累。1957年,赫魯曉夫安排大使向中國提出組建聯合艦隊、設立長波電台的建議。毛澤東當時很不滿意。當時,中國海軍實力弱小,完全沒有能力平等享受對等的權力。聯合艦隊的主導權必然在蘇聯人手中。不僅如此,按照有關內容,雙方共享海軍基地,蘇聯艦隊可以重返旅大。赫魯曉夫通過大使轉達的建議被毛澤東駁回以後,在1958年親自來華,舊事重提。結果,被毛澤東再次駁回。至此,毛澤東也好,赫魯曉夫也好,都感覺到中蘇蜜月即將結束。
赫魯曉夫上台以後,尋求與美國緩和關係。1958年中國炮擊金門、1959年3月中國西藏武裝平叛,在赫魯曉夫看來,都不利於和美國搞好關係。在毛澤東看來,這是維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的必要的做法。赫魯曉夫可以美國搞好關係,但是絕不能犧牲中國的利益。在毛澤東看來,中國共產黨已經統一了中國大陸,擁有足夠的實力,決不允許當年斯大林為了蘇聯利益犧牲中國共產黨利益、中國革命前途和中國利益的類似事件重演。毛澤東有能力做出這樣的決定,蔣介石不能,因為兩者力量來源不同。赫魯曉夫在一些國際會議上不點名地影射指責中國,毛澤東則同樣不點名地反唇相譏,這是中蘇論戰的起點。
毛澤東曾經總結過中蘇分裂中赫魯曉夫利用各種國際場合攻擊中國的過程,「從1958年夏季開始,要封鎖我們的沿海,要搞共同艦隊。然後就是1959年9月中印邊界問題,塔斯社發表聲明,表示中立,實際上是幫助尼赫魯。這年10月,我們國慶十周年,赫魯曉夫在我們的講台上攻擊我們。1960年布加勒斯特會議上對我們『圍剿』。然後,就是這一年的兩黨會談、二十六國起草委員會會議和八十一國莫斯科會議。」當時,周恩來插話:還有個華沙會議。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論戰也是。若看不到背後的利益衝突,單純認為中蘇關係分裂的原因是意識形態之爭,就無法理解中蘇關係破裂的過程。
武俠小說中經常有這樣的經典橋段:幫主死了。少幫主為了奪權,把老幫主說成惡魔,乾死了老幫主的親信。少幫主拚命詆毀老幫主,其實也動搖了自己的合法性。畢竟,他是老幫主提拔起來的,他接受的攤子是老幫主留下來的。如果老幫主是個十惡不赦的惡魔,他是什麼?於是,整個幫大亂。二當家的站出來,支持少幫主,肯定老幫主。少幫主感謝二當家的撐門面,大力支持二當家的工業建設。過了一段,少幫主坐穩當了,要端幫主的架子,重新樹立幫主至高無上的權威,要讓二當家的為奴,甚至要出賣二當家的利益。另一方面,二當家在老幫主去世以後的混亂中處事沉穩,威信驟增。於是,少幫主和二當家的鬧翻了。中蘇關係其實與這樣的橋段類似。不過,如果雙方合作的基礎還在,那麼鬧翻了也最多是面合心不合,但是到了1960年,雙方合作的基礎已經不存在了。經過15年時間,蘇聯戰後一代壯丁已經成長起來了,更高新的技術蘇聯不能給了,中國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基礎,也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包圍本土安全了。
中蘇合作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平心而論,50年代,中國經濟迅速騰飛,除了全國人民艱苦奮鬥,也離不開蘇聯的大力支持。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遭遇三年困難時期也與蘇聯有關。三年困難時期有內因有外因。內因是1958年發起的大躍進運動,外因則是蘇聯停止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毛澤東為什麼會在1958年發起大躍進?一些人的說法是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毛澤東盲目樂觀,認為中國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建成世界強國,於是在建設熱情的鼓舞下,主觀盲動,發起了大躍進,最終遭受失敗。這樣的說法,忽視了當時有兩個背景:一是世界大戰暫時打不起來,但是世界大戰的陰影始終存在,戰爭的威脅並沒有走遠。一戰和二戰相隔了21年。如果以朝鮮戰爭為二戰的尾巴,20年為周期的話,那麼70年代初,就可能爆發新的世界大戰。如何在新的世界大戰中成為獨立的一極,這是毛澤東必然考慮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那麼在大戰中很難保全自己的利益,即使選邊充當僕從國也是如此。蔣介石名義上是四強領導人之一,實際上卻不能保住外蒙和東北。如果要有能力捍衛自己的利益,至少要在實力上達到英國的水平,倒排工期,時間很急迫。二是毛蘇聯與中國的關係,很能繼續和睦下去。蘇聯的壯丁已經成長起來,赫魯曉夫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都已經坐穩了。中國領導人在共產主義陣營內部的威望,一度遠遠超過辦事孟浪的赫魯曉夫。這些因素,決定中國和蘇聯的蜜月就快結束了。乘著中蘇關係還沒破裂,能多撈一點是一點,毛澤東是否這樣想過?1958年發起大躍進有沒有這個因素?後人只能揣測。毫無疑問,如果當時蘇聯不翻臉,大躍進雖然不能取得預期的成果,但是也能獲得很大的成功。在那樣的情況下,應不應該邁跨度那樣大的一步呢?
在外交孤立加口誅筆伐不靈,軍事打擊不便的情況下,赫魯曉夫對中國進行了經濟制裁。他想以此逼迫中國就範,遏止中國進一步發展。1960年,赫魯曉夫單方面提出停止中蘇經濟合作。當時,中方提出,蘇聯撤回專家的行動,違反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違反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友好關係的準則,希望蘇聯政府重新考慮並且改變召回蘇聯專家的決定。但是,蘇方以毫無商量餘地的態度,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撤走全部蘇聯專家,撕毀了兩國間簽訂的所有有關協定與合同。
蘇聯突然停止經濟合作,給中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是,毛澤東誓不低頭。今天看來,如果當時低頭,中國再也不可能有成為三足鼎立的一足的機會。最終,中國挺過去了,並沒有達到足夠動搖毛澤東領導權的效果。從此以後,毛澤東更加堅定了利用外資,以我為主的原則。中蘇論戰高潮時期,赫魯曉夫曾經提出兩國恢復密切的經貿關係,毛澤東反應冷淡——上次蘇聯突然中斷經貿關係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但是沒有致命。難道還想再來一次嗎?有人說毛澤東時代閉關鎖國,這是誤解。《論十大關係》之中,毛澤東談到利用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毛澤東會見外賓,經常談到引進成套設備的問題。所以,毛澤東並不反對對外開放,但是前提是對外開放不能損害中國的經濟利益,危害中國國的基本的經濟安全。
1962年,中蘇論戰達到達到白熱化。當年4月發生了「伊犁事件」——這是由克格勃根據赫魯曉夫的指示一手策劃、指揮實施的一次震驚世界的邊境居民集體叛逃事件。此後的幾個月里,中國共有邊民六萬七千餘人逃到了蘇聯,有兩個縣跑得還剩幾百人。事件發生之後,祖農·太耶夫和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兩位少數民族將軍寫了報告,要求到蘇聯去。毛澤東知道後說:「人家把手都伸到我們軍隊中來了,我看願意走的不要硬留,我就不相信那邊就是天堂,我也不相信他們這樣做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願意走,可以歡送嘛!」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中國還想再看看有沒有繼續中蘇合作的可能,結論是不行。這是因為,蘇聯不再需要中國的人力資源,為了保持對中國的軍事優勢,也不可能轉移給中國和蘇聯武器同代水平的更尖端的軍事技術,再說蘇聯國內並沒發生斯大林死後群龍無首的局面,蘇聯在東歐的勢力也已經非常穩固了。巧合的是,赫魯曉夫下台後第二天中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中蘇關係最後一點存在的必要也沒有了。從密切合作到,斗而不破,到分道揚鑣,到勢不兩立。背後的主線,是中蘇實力增長,相互依存度下降,鬥爭性增加。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必然和蘇聯分道揚鑣。一山不容二虎。歐亞大陸容不下兩個世界大國,社會主義陣營的金字塔不能有兩個塔尖。蘇聯不想主動放棄社會主義陣營董事長的職位,這個職位是蘇聯用2200萬人口的生命換來的,當然不會隨便放棄。蘇聯從二戰的傷亡中緩過來了,不想當老大哥想當老子。中國獲得了工業基礎,不想當小弟,想平起平坐。雙方的目標相差太遠,自然談不攏。大國之間,本來就會因為利益分分合合,只有小國,因為國力衰弱,無法自立,為了自保,才會抱定其它大國的大腿,成為僕從國。當然,這樣的國家,往往也無力擺脫宗主國的控制。
中蘇雖然交惡,但是越南戰爭期間,中國仍然允許蘇聯途經中國運輸各種物資,支援北越。國際上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所以,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雙方還是可以繼續合作。
1969年,中蘇關係徹底鬧翻,雙方在珍寶島和新疆鐵列克提兵戎相見。
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手裡沒把米,叫雞都不來」。建國20年,經過中蘇合作和全國人民的艱苦奮鬥,中國已經擁有兩彈一星,基本完備成體系的工業基礎,和龐大的人力資源,不是1950年一窮二白的時候了。當時,中國手裡已經有米了。雖然不多,但是也有討價還價的籌碼了。於是,基辛格這隻「雞」就來了。
因為初期綜合實力遠不如美國的蘇聯不得不這麼做。從蘇聯對美實力的對比變化能明白不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規模的援助,同時也能找出蘇中突然交惡的深層次原因。
蘇聯大規模援華是基於國際形勢與自身情況的慎重考慮,既有意識形態上的國際精神,也有地緣的利弊權衡,當然其中也少不了經濟方面的精打細算。一、意識形態方面不用多說:
a、冷戰開啟,蘇聯需要在東西方建立緩衝屏障。
b、中國一直是蘇聯試圖拉攏的國家,在共產黨取得政權後順理成章的加入了共產主義陣營。
c、蘇聯希望建立一個共產主義內部相對獨立的經濟體系,穩固政治軍事聯盟。
這是政治方面的基本條件,這一點上中國與東歐國家是相同的。
二、地緣因素的考慮。
很多人在談論美蘇爭霸時,往往礙於兩個超級大國的固有印象而忽略了一點:冷戰爭霸並不是勢均力敵,蘇聯一直處於劣勢地位,特別是在核力量尚未成型、自身尚待恢復的冷戰初期。
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斯大林區別對待東歐與遠東就很有必要了:
1、東歐地區處於蘇聯軍力的直接覆蓋之下,無險可守的歐洲腹地既是紅軍機械化部隊最好的戰場同時也不得不防。
因為歷史因素政治上蘇聯對東歐的戒備是非常強的,不願意東歐國家具有獨立自持的軍事力量。工業上配合蘇聯、政治上不倒向西方,這樣才既能體現緩衝意義。因此蘇聯版的「馬歇爾計劃」——「莫洛托夫計劃」總被經濟學家詬病為從衛星國掠奪原材料的工具。
2、遠東卻是當時蘇聯軍力難以全面輻射的地方。此時三位一體核力量尚未建立起來,從常規軍事角度而言,蘇聯幾乎沒有獨自在遠東對抗美國及其太平洋盟友的能力,朝鮮戰爭中蘇聯的謹慎就可見一斑。
這就使得蘇聯不得不用另一種方式看待中國,因此通過大規模援華使得中國能以一個相對獨立的姿態為蘇聯緩解遠東壓力。
當然中國自身的條件也使得這些成為可能:
a、抗日戰爭與朝鮮戰爭,蘇聯都對華進行過援助,因此非常明白中國的戰爭潛力。
b、相對於資源單一的東歐,中國天然具備建立起較為獨立的工業體系條件=獨立的戰爭能力。
「周恩來提出援助火炮的問題。
斯大林問,中國能不能製造炮彈。
周恩來回答說,已經著手這件事。
斯大林指出,最困難的是運炮彈,運火炮要容易些。」
從這段對話就可以知道,由於地理位置,斯大林非常明白讓中國具備獨立的軍工能力有多重要。
三、援助中的精打細算。
前面說了,蘇聯在冷戰初期是經濟相對美國是疲弱的,因此在整個援助計劃中,蘇聯儘可能的明確雙方的承擔的義務,提高援助的經濟性。蘇中雙方對於執行各自承擔的義務都非常嚴肅認真。中國對於履行自己的義務也是持這種態度。
1、在重點項目上通過貸款以擴建與援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以重工業優先迅速提高中國的軍事潛力。
2、中國以易貨方式支付蘇聯設備貨款,在外匯市場情況複雜的時候,以黃金支付彌補蘇聯外匯不足。
3、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等豐富的戰略資源儲量,1953年開始援建了大量礦產資源項目,並約定1959年中方提供相當於數年產能的鎢精、錫、銻、橡膠等戰略資源作為償付。比如:建成的鎢精礦年產3萬噸,中國需要向蘇聯提供16萬噸償付。
4、蘇中建立四個大型合股公司,分屬金屬、石油、民航、造船領域,在迅速提高中國相應領域工業實力、培養大批人才的同時,也為兩國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5、在匯率問題上,蘇聯則呈現出比較強硬的態度,讓中方感受到了大國沙文主義作風。1950年進行非雙方匯率談判時,在不對等的情況下中方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最開始是以美元為價格計算盧布與人民幣比價,但由於美元價格對盧布不利,後改為以黃金價格計算。
6、應中國要求派遣大量專家與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圖紙、建立高校學科專業、幫助進行工業規範制度規劃等等非物質援助,一方面是的中國獲取了大量經驗技術實實在在提高「造血」能力的同時,另一方面中國獨立製造維護機械設備的能力提高,也緩解了物資設備的援助對於蘇聯企業、財政的壓力。(1951年蘇聯企業向中國供貨嚴重拖欠。我報告了斯大林。之後採取了嚴厲措施,撤了十來名部長和副部長的職。此後,嚴格執行對中國的供貨協議便成了不可違反的法律。——蘇聯援華總顧問阿爾希波夫。)當然這背後,中國有足夠的人才吸收消化這些技術與經驗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
1、蘇聯對於中國的援助確確實實出於一種政治上的真心實意。
2、中國的工業體系的建立與軍事實力的獨立也是蘇聯經濟上、戰略上的必然要求。
3、中國自身的資本與實力也是這種援助能產生積極效果的重要條件。
客觀來看,蘇聯的援助幫助中國工業發展迅速打下了基礎,但日後完整工業體系的建立並不是幾年的援助能達成的。反面例子便是朝鮮,蘇聯同樣給予了朝鮮建設工業化國家的長期援助,但是礙於自身條件無法獨立自主,只能綁在蘇聯的經濟政治體系下。最終蘇聯解體,失去外部輸血以及內部無法糾偏,逐步淪落到今天。(對比不一定完全對應,只是說明一方面的問題。)
「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導彈燃料和制導系統研究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科羅廖夫克服重重障礙,終於在1957年8月21日完成R-7洲際導彈的全程試驗,射程達8000公里。蘇聯政府宣布這一消息時,美國還未研製出射程如此遠的導彈,外界對此有些不屑一顧。但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後,美國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這意味著蘇聯導彈可以隨時打到美國。赫魯曉夫更是大喜過望,宣稱蘇聯導彈能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預言「飛機可以進博物館」。
伴隨著赫魯曉夫的自信,是蘇聯在遠東對華軍事方針發生轉變。
「事實上同蘇聯鬧翻是1958年,他們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幹。」
———毛澤東
這時間銜接,從斯大林到赫魯曉夫,蘇聯心態轉變可想而知。
中國越來越獨立自主的外交色彩、50年代中後期蘇聯核力量崛起可以全方位與美國抗衡等變化,這種基於相互依存的援助的存在價值就淡化了。因此當高層立場分道揚鑣時,援助便突然中止了。
(赫魯曉夫起初願意提供原子彈技術原本也是為了在東歐國家離心的情況下換取中國支持。)
斯大林:你們應該記住,只要中國沒有軍事工業,它就會一直動蕩不定。誰想獨立,誰就應該建立自己的軍事工業。外國人出賣不好的武器,他們還可以完全拒絕出賣武器。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教官提供給你們,這要比向外國人購買武器更便宜。 楊傑:這是對的。我們請求你們給予援助。
斯大林:我們是要援助你們的。
楊傑:我們全國都寄希望於你們的援助。
斯大林:你們的航空事業怎麼樣?你們製造飛機么?
楊傑:我們不能製造發動機,其餘的我們都能製造。
斯大林:我們給你們發動機,要多少給多少。我們自己用木料造飛機,你們也可以製造……開創自己的飛機製造業吧,我們將給你們提供教官……如果中國想站立起來,就應該發展自己的空軍和炮兵。 楊傑:請求援助我們。
斯大林:要記住,僅僅指望外援是不可靠的。需要發展自己的工業。英國人指望中國同日本打仗,然而英國既害怕日本勝利也害怕中國勝利。它希望中國和日本都被削弱。中國人無疑能夠戰勝日本人。……假如我是中國人,我將號召我的人民不止抵抗3個月而是3年。在這3年內我們都支援你們。你們將有自己的飛行員,自己的大炮,在這樣的情況下,誰也不能戰勝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石油生產。如果你們想成為獨立的國家,你們就應該有飛機、大炮和石油。當你們打垮日本人後,將需要發展自己的重工業。……我以為,中國不應忽視任何援助,可以而且也應當向美國和德國購買飛機和機槍。盟友有堅定的,也有不堅定的。也要和不可靠的盟友,比方說英國打交道。僅僅從蘇聯獲得援助是不對的。中國也需要從不堅定的盟友那裡得到援助……
楊傑:偉大領袖斯大林所說的一切,我將轉達給蔣介石,而且,如果我們瀕臨滅亡,我們將寄希望於蘇聯。
斯大林:不,中國這樣偉大的國家是不會滅亡的。
對於人類歷史上少見的低能、無恥和殘忍的KMT政權,斯大林說話還是這麼耿直……
你要說指望中國扛日本……
只能派出這種外交官的政權……
據說這種外交官還是「軍學泰斗」、「虎將」,是參謀次長(代總長),陸軍大學校長,掛著中將上將的大牌牌……
你真的指望KMT政權能扛住日本么?
斯大林還是沒有放棄KMT……
可能大鬍子的人就是比較善良,有一種奇怪的中國迷戀吧。
對比一下52年。
周恩來提出援助火炮的問題。
斯大林問,中國能不能製造炮彈。
周恩來回答說,已經著手這件事。
斯大林指出,最困難的是運炮彈,運火炮要容易些。
周恩來再次提出援助火炮的請求。他強調說,中國人發射1發炮彈,美國人要回擊9發。
斯大林:這不好。他補充說,如果美國人發射9發炮彈,中國人就應發射20發以上。我們就是用炮彈把德國人壓下去的。我們每隔2米距離就有1門炮,而德國人在2公里距離上才有1門炮。炮兵可是一件大事。我們要幫助建立這類工廠。周恩來指出他們正在改建現有一些工廠並籌建一些新廠。
斯大林:這件事是必要的。在這方面重要的是機床。
周恩來說他們有機床,不過是老機床。
斯大林說,需要有製造122毫米炮彈、3英寸火炮和高炮的機床。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幫忙。他補充說,我們是在不同的工廠製造炮彈的:有些廠造葯筒,有的廠裝葯。在一個工廠做全部事是困難的。
周恩來談到航空工業的問題時說,中國將按蘇聯政府的建議行事,並採取措施加快發展這項工業。
斯大林強調首先組建裝配廠的重要性。
周恩來說,中國政府正籌劃建立坦克廠,即一個是年產1000輛坦克的輕型坦克廠,另一個是中型坦克廠,計劃建4-5年。
斯大林仍然建議先建裝配廠,指出,戰爭時期我們把汽車廠變成了坦克廠。說中國若是有1-2個汽車裝配廠就太好了。
周恩來說,他們正在長春籌建一個年產2萬輛汽車的廠,整頓1個年產3000輛車的裝配廠,請求幫助再設計一個廠。
斯大林強調,應當在裝配廠和修理廠培養幹部。對這件事必須關心。
周恩來完全同意這個意見,並告知說,中國政府正在辦這件事。他們有修理廠,現正在組建裝配廠;明年這些廠就開始生產。
斯大林詢問,中國有沒有廠辦徒工學校。補充說,我們每個工廠都有這種學校。
周恩來承認,這是一個薄弱環節。他們正採取措施,扭轉這種情況。在工廠有訓練班。他們吸收大學生參加這項工作,派黨員參加。
斯大林指出我們有專門的部,即勞動後備部,有徒工學校。中國若採取某種同樣辦法就好了。我們每年從這類學校中培訓近百萬青工。
周恩來問我們有哪些培訓中級幹部的學校。
斯大林解釋說,有中等專業學校。
周恩來說想討論一下有關雷達的問題。
斯大林答應幫助這件事。無線電和雷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恩來說他們考慮建設這方面專業的裝配廠。
斯大林強調,以後必須建立雷達設備生產廠。
周恩來說目前他們還不能製造雷達設備。
斯大林答應幫助。
凡是需要援助的項目,他們都有自己的規劃,已經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開始工作,給出援助不但是雪中送炭,也絕不會被浪費。
大鬍子在52年是不是有一種「美少女終於養成了」的感覺……
有人問來源。
首先聲明一下,作為一個票友,第一次看到第一段是早慢熊的帖子,第一次看到第二段也是某個論壇的帖子,諸位莫以為我對此有什麼研究,拾人牙慧而已。
其次,來源都是 沈志華 。
斯大林與蔣介石特使關於援華問題的談話記錄(摘錄),1937 年 11 月 11 日
沈志華主編的《蘇聯歷史檔案選編》
大鬍子與恩相的談話,來自沈志華的 朝鮮戰爭:俄國檔案文件 斯大林與周恩來的會談記錄
一堆答案說的都是什麼。蘇聯援助中國到底抱有什麼目的,要從具象上看。
蘇聯援助中國的工業體系和蘇聯自己的基本一樣,真要是收割就會是讓中國發展輕工業,民用機械工業,之後用武器來剪刀差一樣的換取這些產品,蘇聯對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都這麼干。這樣中國就會去發展造塑料拖鞋,暖水瓶,洗衣機,電冰箱,個人用車這些玩意,就跟改革開放以後一樣。或者乾脆就不要讓中國發展工業,這樣做為純農業國的中國只能提供農產品換取武器。空天武器是最高級的先進生產力實體形象,蘇聯即提供了米格-19,米格-21的技術,又提供了短程彈道導彈的技術,要是真把中國當吸血對象,起嘛就應該大量援建拖拉機和化肥廠,之後讓中國出口糧食換取米格-19。話說從工業體系的角度說,蘇聯等於在中國領土上複製了一個自己,這叫吸血? 你覺得怎麼吸血,蘇聯用米格-23去1:5的換取殲-6? 要是這樣,最好不過。
真是要吸中國血的就是昂格魯國家和他們的僕從國。給中國造塑料拖鞋的技術,造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的技術,造小汽車的技術,給中國化肥的技術。為的就是要你給他們提供這些低級和中低級工業製成品和糧食。就這樣大量的人就會感恩戴德。
蘇聯提供給了中國用來統治世界的制勝先進生產力不久後,就產生了正面的效果,中國依靠蘇聯提供的全套米格-19技術產生出了殲-6,通過出售給巴基斯坦J-6建立了牢固的反印同盟關係(如題圖),如果中國出售給巴基斯坦的不是殲-6而是奇瑞小汽車,那麼還會有中巴同盟嗎?
因為空天科技是統治的科技,有了空天制勝兵器就有可能在戰爭中獲勝,比如美國屠滅日本帝國政府,讓日本給美國生產電視機和小汽車。電視機小汽車就是苟活的營生,很多人就是靠著這些做打工避免自己被餓死。
所以果然是升米恩斗米仇。蘇聯給中國用來統治世界的科技,某些人反而記恨。我覺得是農耕文明出來的某些人無法理解內燃機工業文明先進生產力的至高性,至大性,制勝性。
飛機導彈為神業,汽車冰箱苟活營。
所以題主說的很對,蘇聯就是基於國際共產主義精神來幫助中國的,這一點無可否認。
當然大量的中華民族主義極端主義者,跪舔所謂西方文明也就是昂格魯撒克遜憲政民主體系的小海藍們無法理解這一鐵一樣的客觀事實。先說原因: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蘇聯對中國的態度分兩個階段,以朝鮮戰爭為分水嶺。戰前雖然冷戰已經開始,但世界各國都以為世界大戰難以短時間內發生,所以蘇聯對中國的態度是威脅拉攏,以東北內蒙新疆為據點威懾新中國,如果中國聽話則蘇聯保持現狀,假如中國變南斯拉夫則策劃東北內蒙新疆獨立,並以旅順駐軍厄守渤海口,封鎖威脅京津地區。
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毛對蘇聯的指令大多是選擇性執行的,讓蘇聯不得不對中國留有戒心。
朝鮮戰爭後,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就在眼前,中國以巨大代價為投名狀徹底倒入紅色陣營後,打消蘇聯對中國搖擺不定的擔心,真正接納中國作為紅色陣營的大將,這個時候,武裝中國這個大將刻不容緩。
蘇聯援華跟友誼沒有關係,中國在共產主義陣營的東邊,假如不武裝起來,第三次世界大戰時必然迅速被美帝突破,美帝的工業再加中國的兵員,輕鬆武裝兩千個師,這樣紅色陣營必敗無疑。
要武裝中國,就必須讓中國工業化,由於東歐蘇聯工業區距離中國太遙遠,三戰爆發時,僅僅靠西伯利亞鐵路根本無法及時將物資運輸到中國,中國更沒時間對武器裝備進行訓練熟悉,也無法修理升級。
如果事先就在中國按照世界大戰的消耗部署天量的武器呢?十萬坦克,五萬戰機,無數的配套,只要蘇聯願意,咬牙也可以做到,但這個錢誰出?毛肯定不會出錢替蘇聯守門,他願意也出不起,這樣海量的武器的天價維護保養訓練費用,還有過幾年落伍,又要更新新式武器來,這個代價中蘇都承擔不起。
【說個題外話,當年中美緩和之後美國人曾有全面武裝中國的大武庫計劃,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空中加油機、大型運輸機、愛國者防空導彈,F14,F16......長長一列單子隨中國挑,價格半買半送,鄧小平一摸口袋,外匯不過100億美金多點,美國人就是全無償贈送,中國也養不起,最後鄧決定,F16這不行那不行,還有損我國主權,我們不要了,我這有些殲8,合作升級一下就好了,美國人拿到手一看這零件都不能互換的殲8,驚呆了,這他媽也算戰鬥機?】
所以在中國建立完善獨立的軍工業及其配套,成為關係到蘇聯及紅色陣營生死攸關的大事,是非常緊急且必要的,而且是最有性價比的方案,尤其朝鮮戰爭之後,第三次世界大戰越來越有爆發的可能。
上面有人回答蘇聯援建時有私心,核心技術不給,這完全不符合實際,蘇聯幫建了從子彈到導彈原子彈的一系列工業,提供全部圖紙和技術,而且全是當時蘇聯最先進的武器,只是中國人才少,倉促上陣,許多技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事後花了幾十年才吃透。
那個時候對世界大戰尤其核戰爭的應對措施一直是各主要大國的首要任務。
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這些口號老一輩一定很清楚。
在國內,政府花了巨大代價在幾乎每一個縣建立起一套獨立的武器工業,擁有生產槍支,子彈,手榴彈和炸藥以及重武器修理能力。改革開放後活躍輝煌的鄉鎮企業的前身就是這些縣級軍工企業。
蘇聯援助中國,不能單單從這兩個國家的角度講,而要看整個二戰結束後的新形勢。美國憑著他的三大法寶,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組織。徹底的將除蘇聯外的幾大強國拉攏到自己的陣營。而蘇聯呢?只有東歐的一堆弱雞,而且都和蘇聯面和心不和。所以蘇聯急需要一個盟友,就是在美蘇單挑的時候抗一下英法德日。在這樣的形勢下,新生的紅色中國進入了蘇聯的視野,開始的時候,蘇聯老大哥還不太放心,但是經過朝戰一役,徹底的發現了這個國家所蘊含的力量,之後的援助,也就順理成章了。但是再往後兩家的鬧翻,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所以說朝戰對我國的意義真的非比尋常,我一直有個觀點。抗日戰爭是我們的立族之戰,解放戰爭是我們的建國之戰,朝鮮戰爭是我們的立國之戰。
如果國民黨回來了,那麼對蘇聯太不利了
接壤的
要有往來的
蘇聯官員被帶壞了怎麼辦?
你看當年武器便宜賣的那些蘇聯軍官馬上吃喝嫖賭樣樣學會,後來都給送古拉格了。
要是全面交往的話,蘇共全體班子可以把古拉格擠成上海灘
斯大林:你們這不是爛泥糊不上牆,而且還要往別人家裡潑啊,還好當年電話費很貴,要不然蘇聯國庫都完了曾經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蘇聯扶持個孱弱個kmt不好嗎——讓中國實質上四分五裂,小農經濟,溫飽都難以解決,坦克都造不出來——非得援助能把中國打成鐵板一塊的tg。就算沒辦法阻止tg統一中國,也不應該大規模援助工業體系啊,讓中國繼續靠天吃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對自己威脅才最小啊。就算意識形態相同,在國家利益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事實上,為了國家利益,建國十多年雙方就翻臉了,然後蘇聯在邊境陳兵百萬,這是多大的負擔啊。最後被鷹家搞死,兔家也出了不少力。
kmt統治下的中國,就是個虛弱沒長牙的瘦狗,tg接手了又經自己一援助,變成了一頭把石頭都能給你嚼碎的巨狼。瘦狗再跟敵對,除了對你汪汪兩聲,還能幹啥?巨狼說的再好聽,跟你意識形態再相同,哪天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跟你翻臉了,你能制的住?
所以,怎麼看,蘇聯當時的領導人怎麼像腦袋被驢踢過,怎麼就傻成這樣。
直到我意識到了,當時環境跟現在有巨大的不同(在此感謝天涯網友東瞰浮梁),我才知道當時蘇聯的選擇是自然而然的。
現在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時,總以現在的和平環境考量。卻不知道這種大國之間沒有大規模衝突,最多只有小摩擦,在當時是極其罕見的,也是難以想像的。
現在我們聽說恐怖襲擊死了十幾個人就覺得很可怕,大火災燒死三四個人就覺得很震驚。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飛機不停轟炸,底下一片火海;戰車不斷狂推,所到之處高樓瞬間成廢墟;流彈司空見慣,你跟你認識的人隨時可能陰陽兩隔。二戰中蘇聯死了兩千多萬,德國死了800多萬,日本300多萬,更不要提中國的南京大屠殺了。
縱觀人類歷史,甚至上溯到類人猿時期,總是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
就拿19世紀歐洲來說,拿破崙戰爭丸了,五六年後希臘獨立戰爭,然後歐洲革命,沒過幾年英法俄克里米亞戰爭,再奧薩戰爭,接著普丹,普奧戰爭,再普法戰爭,然後俄土戰爭。僅歐洲一地,一百年打了十一次大型戰爭。
同時期的大青果,一鴉之後,太平天國,還摻雜著二鴉,更不用提捻軍,回亂,再是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大青果丸了到建國,更是炮火連天。
所以,在當時的人看來,戰爭才是常態,和平是很短暫的。當時的人普遍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並且即將爆發。所以美蘇兩方都積極備戰。看看中國當時的宣傳就知道。
這就好理解了:城裡的幫派經常火拚,互相砍的血肉橫飛,缺胳膊斷腿。現在就剩下鷹頭幫跟鎚子幫兩個互不相讓。所有人都認為他們即將來場你死我活的火拚,他們自己也這麼認為。鎚子幫赫老大瞅瞅鷹頭幫艾老大手下的小弟,個個身強力壯,身經百戰,使刀使的那個遛;再看看自己的小弟,孱弱不堪,個個爛泥扶不上牆 。赫老大心裡也犯嘀咕啊,跟幾個長老一合計,看著華子還是那塊料,抓緊訓練他,再給他兩把好刀。這樣在大火拚當中,鎚子幫還可能有點勝算。畢竟二戰中,蘇聯跟英法美聯手,還被德國推到首都,死了兩千多萬人。
誰知道三樣東西的橫空出世以及普及,改變了這一切。大家再也不大規模火拚了。以前大家見了面,瞅你一眼就操刀對砍,砍不死一地人不算完,現在也變成站在三米開外互懟了。鷹家,我艹你媽;兔家,你媽了個爸,熊家,去你姥姥的;不要說對砍了,動手打架都少之又少。
看這架勢,種花家工業體系建成了,石油找到了,蘑菇雲自己也會種了,又不用靠熊家罩著防鷹家來砍滿門了,誰還甘心給你當熊老二。左右逢源,聯鷹坑熊,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努力,隱隱即將取代熊老大的江湖地位,跟鷹老大分庭抗禮。
後來和平慣了,很多人對熊家把兔家帶起來養虎為患感到很困惑,於是有的人說熊家根本是包藏禍心,有的人說熊家太高尚了,都忽視了如果當時都認為鷹家馬上要跟熊家砍的你死我活。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當時蘇聯不大規模援助中國,形成美蘇勢均力敵的勢態,美國會不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先火拚了蘇聯呢?誰也不敢說。蘇聯的此舉或許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避免了自己生靈塗炭,也是功德一件啊
————————7.8分割線——————————
個人認為是三樣東西,給世界帶來了罕見的和平,作用由小到大分別是:一,核武器,很多人都猜的到,作用也不用我多說。
二,化肥,解決了大部分人吃飯問題。如果到了老實待著就要餓死,拼一把還有可能活下去的程度,就算有核武器的威懾,也照樣會發生大規模戰爭的。
三,避孕套,使控制人口無節制的增長成為可能。沒有避孕套,人口程幾何級數增長,資源總會到了實在不夠分,再多的化肥也解決不了吃飯問題的程度。
蘇聯對華援助不過是大國之間博弈,蘇聯可以利益最大化的結果而已。
站在大國博弈的角度上,當時的中國已經通過朝鮮戰爭得到了社會主義投名狀。
但是如此大的一個國家,總人口是蘇聯的好幾倍,如果蘇聯想長期武裝這個金牌打手是很吃力的。
如果有一個國家即為蘇聯衝鋒陷陣,又不靠蘇聯本身輸血,這是最完美的方案。
1950年11月7日,毛澤東在給斯大林提出的具體要求是:
蘇式步槍14萬支,步槍子彈5800萬發;
蘇式自動槍26000支,自動槍子彈8000萬發;
蘇式輕機槍7000挺,輕機槍子彈3700萬發;
蘇式重機槍2000挺,重機槍子彈2000萬發;
飛行員用手槍1000支,飛行員用手槍子彈10萬發;
梯恩梯炸藥1000噸。
對於這36個師的步兵輕武器,11月9日,斯大林回電錶示同意,說1951年1-2月可如數運到中國。這批武器的到貨數量與中方要求的完全一致,具體型製為:
1891/30式水連珠步槍;
1938/44式騎槍;
1927式ДП輕機槍(圓形彈倉,即轉盤機槍);
1927/44式ДПМ輕機槍(長方弧形彈倉,位於槍身下方);
1943式郭留諾夫СГ43重機槍;
1941式ППШ木柄衝鋒槍;
1943式ППС鐵柄衝鋒槍;
ТТ30/303式手槍。
蘇聯本身對朝鮮戰爭認識是不足的,提供過來的武器基本都是二戰時淘汰下來的武器。這些雖然陳舊,但是卻是二戰將進五年的積累所得,卻在朝鮮戰場這個彈藥破紀錄的地方,沒多久就被使用乾淨了。之後戰場的情況是要求蘇聯不斷武裝中國軍隊。在之後沒多久蘇聯又接到了中國60個師的武裝要求。之後蘇聯各種武器源源不斷的流進朝鮮戰場。
此時的蘇聯剛從二戰的創傷中緩過來,又要舉國之力來保持在朝鮮的優勢,來牽制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對於東歐進程的影響。這對於蘇聯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在隨後的三年由於中國是以貸款的方式購買武器,這對蘇聯國內的經濟壓力是巨大的。
對於蘇聯這個只講意識形態,並且在經濟發展國力毫無概念的新盟主來說,中國這個頭號金牌打手已經站好隊,並且因為朝鮮戰場導致中國和美國已經成為敵人,不可能反水的情況下。還一直用本國經濟來給他輸血這是很不划算的買賣。
並且此時的赫魯曉夫,面對的是斯大林留下了只有斯大林才能破的局。停止輸血和拉攏盟友,一舉兩得的事情,放誰都會做這個選擇的。
最理想的方法是,這個金牌打手既站在前面為蘇聯衝鋒陷陣,又不靠蘇聯輸血才是最完美的好事。
那麼大規模對華援助所有條件就形成了。所以蘇聯連原子彈技術資料都交給中國這也就不稀奇了。
所以當蘇聯發現金牌打手要反水,自己想老大,撤回援助也就理所當然了。國與國哪有友情,一切不過是大國之間博弈利益最大化的結果。看看當年中國送朝鮮長白山就知道了,那會兒的社會主義領導人還真特么都是理想派,真有一定程度的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思想,當然政治家不可能是純粹的理想派,但是確實是有一定的社會主義理想,雖然後來大家都變現實了。
提一個假設吧,假如斯大林再活十五年,一直持續不斷地支援中國,到了1968年中國成為了僅次於蘇聯的世界第三大工業國。中國在亞洲輸出革命,現在的東盟十國在強大的工業國中國的支援下變成十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十個國家通過中國為中介融入蘇聯經濟圈,蘇聯在歐洲與美國對抗,在中東非洲與美國爭勢力。中國在亞洲與澳洲與美國對抗,在非洲與中東不斷支援蘇聯,你們猜猜最後解體的是蘇聯還是美國?
一個有七億人口的農業大國對世界格局的影響是無足輕重的(參看印度),但是一個有七億人口的工業大國對世界的格局影響是決定性的。1950年的標誌性歷史背景就是美國一手建立北約對抗蘇聯,開啟鐵幕,1950年美國是膨脹的,蘇聯是絕望的,這種對抗的結局其實一開始就決定了,勢力差別也太大了吧。
1950年的蘇聯是不想冷戰的,硬實力的差距讓人絕望,但是天不亡我蘇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後朝鮮打敗美帝。若你是斯大林,一個共產主義的領袖,一個與資本主義爭霸處於絕對下風的共產主義領袖,你會不會抓住這次良機,你會讓中國以七億農業國人口身份加入蘇聯還是以七億工業國人口身份?
中國人過得好壞對於斯大林而言不是關鍵的,在美蘇爭霸中怎樣處於優勢地位是斯大林關注的,最後解體的是蘇聯還是美國是斯大林最關注的。而對於赫魯曉夫而言,美蘇爭霸是無所謂的,怎樣讓自己建立斯大林那樣的領袖地位才是第一位的,共產主義的大旗可以低一點,但是旗手必須是赫魯曉夫,這應該讓旗手的化身斯大林同志很無語,兩個人的格局差太多了。斯大林對中國的行為代表的是蘇聯的利益,赫魯曉夫對中國的行為其實代表的是赫魯曉夫的利益。
八卦段歷史吧,只是八卦。劉邦給韓信兵權,封韓為齊王最後亥下會兵,滅楚建漢,這大家都知道。我再假設一下,劉邦亥下之前死了,兒子繼位,猜忌韓信,韓信要齊王而不給,韓信自立齊王反漢而中立,最後楚王滅漢,齊王降楚,天下一統。斯大林有劉邦的手腕,不過赫魯曉夫也就劉邦兒子水平。
說斯大林援助中國sb的,你們看過劉邦嗎?說劉邦漢朝是撿來的,你們認真讀過赫魯曉夫嗎?
好久沒正經答題了,看見熟悉的領域來半強答一個。
首先糾正一下 @方南 的一個小錯誤,蘇聯對中共的態度確實在朝鮮戰爭之後發生巨大轉變,但是但就旅順駐軍問題來說,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談判期間(此時朝鮮戰爭尚未爆發),斯大林就已經同意從中方提出的蘇聯有限期內從旅順撤軍的條件。條約原文如下:
締約國雙方同意一俟對日和約締結後,但不遲於一九五二年末,蘇聯紅軍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根據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償付蘇聯自一九四五年起對上述設備之恢復與建設的費用。
然後進入正題。蘇聯大規模援助中國,不能說完全不涉及共產主義情誼,但是現實利益考量的成分還是比較大的。
其一,是蘇聯輸出革命的藍圖中,新中國負責亞洲革命,而一個農業國,是沒有能力負責亞洲革命的。既然蘇聯認為應由新中國負責在亞洲輸出革命,將中國武裝起來,並協助中國建立起基本的國防工業就已經是題中之義了。
在7月27日兩黨代表團會談時,斯大林主動談到1945年他要求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失誤,並對此表示歉意。斯大林說,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成熟的黨,祝願中共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前列。斯大林還建議,在國際革命運動中,中蘇兩家都應多承擔一些義務,而且應該有某種分工。希望中國今後多做東方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工作,蘇聯對西方多承擔些義務,多做些工作……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特別是斯大林表面上認可了中共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經驗後,中國作為亞洲革命領導者的地位更加突出了,中共的積極性也更加高漲。1949年10月7日,共產黨情報局機關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具有世界性的歷史意義,不僅影響了中國人民的命運,而且將影響東西方所有人民的命運……儘管這是一篇祝賀性的社論,但它對中國革命意義的評價已足令中共感到興奮。接著發生的亞澳工會會議事件,更加凸顯了中共領導革命的經驗和地位。1949年11月16日,世界工會聯合會亞澳會議在北京開幕。作為第一次會議主席,劉少奇在開幕詞中大力宣揚中國革命的經驗,並總結說,開展武裝鬥爭是中國人民取得勝利的基本道路,「這條道路就是毛澤東的道路」,也是「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不可避免的道路」。(《人民日報》,1949年11月17日第1版,11月22日第1版)劉少奇的講話引起了包括蘇聯代表團在內的很多國家代表團的反對。斯大林得知這種情況後,立即給蘇聯代表團團長索洛維約夫發出一封電報。斯大林指出:索洛維約夫反對發表劉少奇的講話稿,是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蘇聯領導人認為劉少奇的這個講話是正確和及時的。
來源:沈志華:毛澤東與東方情報局_愛思想
其二,是中國出兵朝鮮,使得蘇聯領導層認可了中共對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忠誠,打消了蘇聯領導層尤其是斯大林本人對於毛澤東是「亞洲的鐵托」的顧慮,使得蘇聯領導層放心大膽地幫助中國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然而,為了維護中國的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在全國民眾面前樹立起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高大形象,毛澤東不得不在與蘇聯締結同盟的談判中與斯大林進行頑強的爭鬥。如前文所說,斯大林在被追作出重大讓步的同時,也對毛澤東和他的新中國產生了極大的疑慮和擔憂。斯大林最初阻止中國出兵,後來又在出動蘇聯空軍的問題上一再退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毛澤東和中共不信任,他要不斷描摩毛澤東的真實意圖,謹慎地採取對策。對於這一點,別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毛澤東心知肚明。他在國共和談及中蘇同盟條約的問題上,已經兩次頂撞斯大林,如果這時再次違背莫斯科的意願,拒絕赴朝作戰,則必將徹底失去斯大林的信任。毛澤東後來反覆講斯大林把他看做是亞洲的鐵托,說明他很了解斯大林對自己的印象,至少他自己是這樣理解的。
……
斯大林明白,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出兵朝鮮本身,就是對蘇聯實現其遠東戰略目標和利益的援助和支持。因此,無論從什麼角度看,蘇聯都有義務保證對正在戰場上殊死搏鬥的中國軍隊提供援助和支持。斯大林的確這樣做了。
來源:《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
因為二戰和朝鮮戰爭打完之後呢,中國的身份地位已經是小弟,而不是兒子了。
什麼叫兒子呢。東歐那一票自己沒法獨立,由蘇聯拯救復國並且扶持政府的,就是兒子。
小弟和兒子有什麼區別呢?兒子不能選爹,而小弟是可以換老闆的。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朝鮮戰爭之後,中國喊一嗓子,誰給我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就當誰的小弟。你說美國願不願意立刻送一套給中國?提示:美國可沒少給德國、日本、韓國、台灣……送東西,韓國的工業體系沒有美國援助就做不起來。
要知道那幾年美蘇爭霸才是世界的主線任務,朝鮮戰爭目的本身就是為了確保蘇聯的後方安全,當然也包括中國的邊境安全。如果中國轉投美國,就意味著蘇聯的大後方變成了前線,只需要單線操作的蘇聯立刻變成雙線,而西伯利亞鐵路的運輸能力,可是不太好。
不要說什麼同志加兄弟,蘇聯沒那麼傻。中蘇交惡是1958-1959年開始的事情,59年6月蘇聯撤回了對我們的核武器援助,核武器的596計劃正是源於此。然而,殲7,也就是米格21,其生產技術和圖紙,包括樣機,是蘇聯在61年-62年給我們的。都已經分手幾年了,還送米格21這種高檔口紅,蘇聯傻了么?
蘇聯才不傻呢。這不就是不願意和中國徹底鬧翻,所以給點糖果哄一下么。
後來真鬧翻了,中國就真投了美國,於是先是幫美國收拾了越南,又和美國一起幫拉登他們在阿富汗收拾了蘇聯。當然,美國也沒少給好東西。
兒子和小弟的區別是什麼呢?小弟雖然也弱,但小弟是獨立的。獨立這兩個字有多值錢,希望看了上面故事的大家能夠明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就著你的疑惑,理解一下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
稍微分析一下就清楚了。
對蘇聯來說,中蘇關係的核心利益是什麼呢?當然是要把中國緊緊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蘇聯加中國,這對社會主義陣營是質變。
對蘇聯來說最好的情況是什麼呢?
——中國劃江而治。為社會主義陣營贏得一個大國的同時,把東西對抗的前線拉到大陸上。讓英美海軍去打醬油吧。同時讓中國永遠有求於蘇聯。
可是斯大林應該很清楚這做不到的,雖然他還是試著忽悠了一下。司徒雷登都還沒走,蘇聯大使館就隨著黨國去了廣州。可見他的態度。
知道眼前這幫同志不好對付的時候,斯大林很乾脆的接受了這個事實。說出了那句名言——「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
從這點上看,歐洲大陸至今未有如此果決的政治家。
中國不可能當大號朝鮮,不會甘心當個經銷商。
剩下就只能討論怎麼合夥了。
蘇聯當然是希望中國以資產入股。當個經互會體系下的供應商。如某些答主所說提供農產品和輕工業品。
但問題是,就這中國同志還是不滿意。並且還剛剛證明了自己很能打,超級能打。能當本陣營的主將。
中國同志想要天使投資,然後當東亞大區的總代理。
好像獅子大開口?
因為毛澤東和他的同志與斯大林和他的同志一樣清楚中國的分量。
——中國加入,這是質變!
也許斯大林也會搖搖頭嘆口氣,但是他最後還是很乾脆地答應了中國同志的幾乎所有條件。
雖然中國報價很高,但是蘇聯不虧。社會主義事業更是大利好。
到了赫魯曉夫,他需要中國在原先談妥的基礎上給與額外支持。
中國給了,於是中國要的他也給了。
就這麼簡單。
最後說點題外話。 赫魯曉夫以為他是處理內部問題。但是他的中國同志很清楚,他其實是在拆整個集團的台。所以中國只有另起爐灶了。
你看
冷戰蘇聯這邊是蘇聯盟友都是啥啊···,就東德和捷克還不錯
美帝那邊美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等等等·····
蘇聯就琢磨,我得找個好的盟友啊
我就這麼點人口,我能搞多少工業?工人不夠啊
就找的中國來做補充
結果中國不當小弟···
後來就找印度(蘇聯給印度的貸款援助是中國的好幾倍)
結果被三哥坑的吐血····真特么靠不住啊!
一幫大哥小弟黑社會都是些什麼鬼?
果然現在人已經理解不了什麼叫國際共產主義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這樣才能有寬廣的視野,看到事物之間的關係。
二戰結束後鐵幕降下,世界大格局變成美蘇爭霸,無數事情由此而起。
美國和蘇聯各自拉攏了一幫小弟互相對抗。對抗的戰場遠遠不止我們熟悉的歐洲的北約華約,亞洲的朝鮮越南,中東戰爭背後和乃至非洲國家鬥爭背後,居然都能發現美蘇無處不在的身影。
那個時候,美蘇兩國無論做什麼,都不但要考慮自己的想法,還要考慮對方的反應。
戰後原本富裕的歐洲一片凋敝,美國出台了馬歇爾計劃復興歐洲。這個計劃於1948年4月啟動,整整持續了四年之久。西歐國家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資金、技術、設備在內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
不是說美國有多麼仁慈,非要幫助他們歐洲的盟友們,而是這件事美國必須要做。
首先,美國的各種商品能銷往歐洲,掙回利潤。
其次,美國幫助西歐國家重建,這樣他們才能還得起在二戰時欠美國的貸款。
第三,二戰後西歐左翼運動風起雲湧,法共、意共等黨派迅速做大,在蘇聯的暗中支持下,都有上台執政的可能性了。美國必須撲滅這團赤色火焰,用經濟建設消除支持左翼政黨的貧困土壤。
蘇聯這邊呢,也在做同樣的事。一方面自己重建,另一方面幫助東歐各國重建。
但是,蘇聯畢竟在二戰中傷亡慘重,影響深遠。這是各國在二戰中的死亡情況,高居首位的就是蘇聯。
這是1941年德軍入侵前蘇聯的人口情況
這是1946年二戰結束後蘇聯的人口情況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戰爭中蘇聯人少了多少,特別是年輕的男人少了多少。
這樣嚴重的人口損耗後果很嚴重,就是蘇聯極其缺乏勞動力。還記得那些關東軍戰俘嗎?蘇聯不放他們走,讓他們幹了多少年苦役才釋放他們回國。
這樣一來,蘇聯不得不把自身最寶貴的那部分勞動力用於最尖端最複雜最重要的工業中,其他的普通工業都轉移給那些社會主義小弟兄們,讓他們來確保蘇聯有穩定的能源資源零部件供應。
49年後中國雖然倒向了蘇聯,但斯大林並不放心,因為蘇聯不能像控制東歐衛星國一樣控制中國。可以給東歐的卻不能給中國。尤其是南斯拉夫的鐵托都背叛了蘇聯,中國作為大國更是有可能自行其是。
49年底毛澤東為斯大林祝賀七十大壽出訪蘇聯,但斯大林故意不見他。後來毛澤東將計就計、放出風聲,讓美國誤以為斯大林想要軟禁毛澤東。
斯大林怕影響了社會主義大家庭和諧,趕緊答應了毛澤東的條件。簽署了中蘇條約,讓中國獲得了蘇聯的保護。
然後就是中國和美國在朝鮮戰場上撕破了臉皮,徹底斷絕了交往可能,用幾十萬烈士的鮮血給蘇聯老大哥遞交了血淋淋的投名狀後,蘇聯終於放心了,開始幫助中國搞建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156項工程。
蘇聯為什麼幫中國呢?還是因為他自己的勞動力短缺太多。二戰後科技大發展,蘇聯迫切需要把更多的勞動力投向更高技術含量的產業中,還得保持低端產業產品的供應充足。而中國是最佳的低端產業轉移對象。
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上台。他根基不穩,還在蘇共二十大上公開批判斯大林,引起國際輿論嘩然,掀起了一場席捲整個社會主義世界的軒然大波,讓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都陷入了思想混亂。
赫魯曉夫和毛澤東交換了意見,急忙宣布召開世界共產黨和工人黨大會,來向群情激奮、怒氣沖沖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首領做解釋安撫工作。
毛澤東瞅准機會馬上第二次訪蘇,立刻坐飛機飛到蘇聯,親自出馬幫助赫魯曉夫做解釋說明工作。
他不僅多次與會,和意共、法共、英共、美共、日共、印共領導交換意見,統一認識,還三次去勸和對赫魯曉夫意見最大的波共領導哥穆爾卡,還和赫魯曉夫共同起草了會議文件草案,以蘇中兩黨名義提交大會,讓大會圓滿成功。
這一次毛澤東親自出馬給赫魯曉夫解圍,出了大力,給了赫魯曉夫極大的面子。於是,赫魯曉夫投桃報李,給了中國包括核技術在內的又一大批珍貴的項目。
可惜兩國蜜月好景不長,58年中蘇開始一步步交惡,最終在60年七月,蘇聯撤走援華專家,這段故事結束了。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援助準確來說不是1949年,而是1955年,這其中固然有外交的努力,但中國在朝鮮戰場的表現才是使蘇聯改變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把對越自衛反擊戰稱為中國與西方國家進去蜜月的投名狀,朝鮮戰爭同樣是在政治上徹底與蘇聯站隊的投名狀。蘇援工業是我們用鮮血換回來的。而且中國當時是千瘡百孔,經濟一片凋零,現金根本拿不出來多少,買東西基本打白條,再不就拿農產品換,假如你是蘇聯領導人,應該也不會太願意看到自己的鋼鐵洪流從東方換回來一大堆快到保質期的貨物,相比之下,利用工業系統的更新換代迫使中國吐血才是蘇聯願意的(蘇援工業體系和蘇聯國內還是有差距的)而且糾正題主一個小錯誤,蘇援不是毫無保留,不少核心技術都被蘇聯援華專家看的死死的。 另外,一個富裕的經濟環境是建立在一個完整的工業基礎之上的,豬還要養肥再殺呢,還有,蘇聯的確是把中國當成了東方擋箭牌,但只買不造是應對不了戰爭爆發後的戰損的,為了讓小弟多撐會,給套不先進的能用的工業體系是說的過去的,至於題主說的類似當年的事情,不知道這個算不算,中國與坦尚尼亞有點像當年中蘇,坦軍有東非PLA之稱,軍官都是在中國進修過的…… 暫時這麼多,隨時修改,歡迎指正。
大家都談了促成蘇聯幫助中國工業化的積極因素,我說一下促成這個結果的消極因素:蘇聯當時沒有資本家,沒有私有的托斯拉,沒有一個專門的利益階層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去阻礙對一個國家的工業化。
推薦閱讀:
※前蘇聯的秘密警察的實際權力到底有多大?
※黑暗殘酷的蘇聯為什麼成為了超級大國?
※為什麼當年發明漢語拼音的時候沒有使用基里爾字母?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這幫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建國,俄羅斯為什麼不出手阻攔?
※請問這是什麼標誌?有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