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這部電影?對比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劇本、敘事方式以及思想內涵方面有什麼異同?
導演: 傑伊·歐力瓦
編劇: 鮑勃·古德曼 / 弗蘭克·米勒
主演: 彼得·威勒 / 阿芮爾·溫特 / 邁克爾·愛默生 / 邁克爾·麥基恩 / 馬克·瓦雷 / 大衛·塞爾比
類型: 動作 / 動畫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2012-09-25(美國)
片長:76分鐘劇情簡介:
由於第二代羅賓(Jason)的死,使的布魯斯?偉恩從英雄工作中退休,蝙蝠俠自高譚市消失十餘年。 然而一連串的治安惡化:變種人(the Mutant)青少年武裝團體出現、雙面人(Tow face)哈維丹特(Harvey Dent)和小丑(Joker)的逃獄,使的他壓抑不住內心想要再度化身為蝙蝠俠的渴望而以五十多歲的高齡重出江湖,與新任的羅賓──13歲少女卡莉(Carrie Kelley),和老搭檔高登(James Gorden)面對種種壞人的詭計及市民的質疑與不信任。 而同時,美國也正遭受蘇聯的核武威脅,超人克拉克肯特屬於與蝙蝠俠對立的、聽從官方命令的一員,也因此蝙蝠俠必須面對同是超級英雄的夥伴的敵對狀況,以衰老而堅定的心智面對這個幾乎永遠不敗的上帝之子。
在故事的結尾,變種人青少年集團因為首領被打敗而轉向支持蝙蝠俠,雙面人哈維丹特也被打敗,小丑則在遊樂場中被蝙蝠俠重傷脊椎而亡。 因為立場的對立,超人不得不與蝙蝠俠展開大戰,而故事則是以蝙蝠俠服用可使人進入假死狀態的藥物掩人耳目,偉恩的住宅、蝙蝠洞里所有與蝙蝠俠有關的資料都讓阿福(Alfred)燒毀,而唯獨銀行中的存款被布魯斯提領一空,他教育前變種人集團的青少年們組成了義務警備隊繼續維護高譚市的和平。而阿福則在燒毀偉恩住宅後中風去世。(摘自維基百科: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Review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TDKR)
前言/Prologue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蝙蝠俠故事,不同於你所看到的任何一部蝙蝠俠漫畫、動畫、電影。很多作者在面對這樣一個承載著太多歷史與能量的人物時,會被人物本身壓倒,或為了不偏離人物基調而淪為庸常,或為了標新立異而失卻人物的根本。而這部作品是如此不同,它容納了一個蝙蝠俠故事所必需的每一個要素,卻通過不同的思考與處理手法,將之一一顛覆。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在對這個人物的重塑中,將蝙蝠俠的面具剝下,讓讀者能夠更加切身地感受到蝙蝠面具下面,布魯斯·韋恩這個人物(Bruce Wayne)的固執、憤怒、傷痛、無奈,與偉大。
所有蝙蝠俠故事的起點,都在那個名為罪惡巷(Crime Alley)的地方。
記得在《蝙蝠俠:阿卡姆城》(Batman: Arkham City)這一作中,有一個小彩蛋。當玩家操控的蝙蝠俠經過罪惡巷時,會看到兩個屍體輪廓線,這就是當初他父母倒下的地方。
?
這個時候,鏡頭會從慣常的俯視視角降低,環繞著單膝跪地的那個孩子,緩緩地旋轉。當我玩到這裡的時候,總會放下手柄,就這樣隨著鏡頭的旋轉,默然良久。
這場犯罪對年幼的韋恩而言,有著雙重意義,他固然因此失去了至親,然而另一個事實,也許對他的影響更甚:罪犯所為,不過其母脖頸上的一串珍珠項鏈。生命的躍動,因一串或許價值不菲的身外之物而陷入死寂。這個世界的混亂已經在這個男人生命的開始,戰勝了秩序,而他要做的,是究其一生來扭轉這個事實。
而結果,不言自明。
意義的消失與重獲,是這個人物最根本的矛盾所在,他全部行為的動機,在此;他整個人生的悲劇,亦在此。
老騎士/The Old Knight
蝙蝠俠這個人物,是由無數作者共同創造的,每一個版本都各有不同。正是通過這些作者風格各異的處理,人物的各個側面得到了足夠的挖掘。如果我們將不同作者的故事看做平行而立的宇宙,那麼米勒所創立的宇宙與其他宇宙的分歧點,完全處於不同的位置。
這個分歧點,即是衰老。
在他之前,並沒有人嘗試過描繪一個衰老的蝙蝠俠。超級英雄漫畫最主要的受眾仍集中在相對年輕的群體中,對衰老的描繪要贏得他們的共鳴,並非易事。
米勒筆下的韋恩已經退役了十年,頭髮花白,雖然身體仍舊保持著良好的狀態,終歸無法與壯年時期相比。在面對新生的一輩罪犯時,已經力不從心。但他仍舊選擇了挺身而出,與正處於巔峰狀態的變異人頭領以命相搏。
奇蹟並沒發生,他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在這場敗戰後,他終於跌落凡塵,不再是世界上最棒的偵探,不再無堅不摧,不再永遠勝利。米勒將衰老設定為這個版本蝙蝠俠的根本特質之一,其根本用意或許便在將蝙蝠俠由神變回人,變成一個我們可以與其感同身受的平常人。
也因此,他才需要羅賓(Robin/知更鳥)。
羅賓/Robin
在米勒設定的平行宇宙中,導致蝙蝠俠退役的根本理由,是第二任羅賓:傑森·托德(Jason Todd)的死亡。
在當年的連載中,小丑(Joker)綁架了傑森,蝙蝠俠趕去救助他。出品蝙蝠俠系列的DC漫畫(DC Comic)官方發起了一個活動,由讀者打入付費電話投票決定傑森的生死。不論過程為何,是否有人作弊,最終的結果是,大多數看客將拇指指向了地面。傑森的死,是僅次於其父母之死,對蝙蝠俠性格成型影響最大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說,是傑森的死亡劃分了蝙蝠俠的兩個時代。在這一事件之前,蝙蝠俠與羅賓有著動感雙雄(Dynamic Duo)之名,在這一事件之後,蝙蝠俠陷入深深的自責,認為是自己的不慎導致了這個少年的慘死,整個人物的心理塑造也擺脫了白銀時代(Silver Age)的輕鬆愉悅,漸漸轉向黃金現代(Golden Age)的黑暗深邃。
在這個分歧點,米勒版本的蝙蝠俠選擇了退役,整個宇宙就此一分為二,十年後,TDKR的故事正式拉開帷幕。
其實羅賓這個角色,是DC為了緩和蝙蝠俠這個角色的偏黑暗設定,以及吸引更年輕的讀者群而創造的。蝙蝠俠對於羅賓一直是亦師亦父的角色,第四任羅賓:達米安·韋恩(Damian Wayne)甚至就是蝙蝠俠的兒子。年輕、靈活、色彩鮮艷的羅賓與成熟、穩重、深沉如墨的蝙蝠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兩者處世態度的對比中,蝙蝠俠的形象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
慘敗後,自告奮勇披上羅賓戰袍的13歲女孩凱瑞·凱莉(Carrie Kelley)救下了老蝙蝠俠,並得到了他的認可,成為了新的羅賓。韋恩的老管家阿爾弗雷德(Alfred Pennyworth)無法理解為何經歷了傑森之死的韋恩,仍會接受新的羅賓,甚至直接提醒他不要忘記發生在傑森身上的事。然而韋恩仍然堅持了自己的選擇,這一選擇看似難以理解,其實背後承載著這個故事中,蝙蝠俠所面臨的最根本困境:衰老、死亡,以及兩者背後的,傳承的中斷與意義的泯滅。
在衰老中失去神力與主角光環的蝙蝠俠,已經無法以這副軀體來完成自己的理念,而傑森的死一直在阻止他將自己的事業通過另一個人傳承下去。他無法承受再失去另一個戰友,更無法承受因為自己而導致另一個年輕生命的沉寂。此刻的戰敗,終於讓他邁過了心中的這道坎,意識到,一個人的戰鬥並不能真正改變這個世界。蝙蝠俠需要羅賓,並且不止需要羅賓。
這一困境在此刻第一次浮上海面,並在故事的結尾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反派/Villians
蝙蝠俠有著世界上最為知名的反派陣營,小丑、雙面人(Two Face)、謎語人(Riddler),冷凍人(Mr. Freeze),等等等等。與其他超級英雄漫畫的反派更注重超能力的不同相異,蝙蝠俠世界觀中的反派大多數與蝙蝠俠一樣,自身並不具備太過驚人的超能力,他們的特質更多體現在其精神層面與常人的相異。每個反派的心理問題都有著一段悲慘的起源。
而其中極為有趣的一個,是雙面人。
TDKR這部作品,對於反派的處理同樣充滿顛覆性。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Batman: The Dark Knight,TDK)這部電影的人,應該都對雙面人的起源很熟悉了。他過度的正義在半邊臉毀容後扭曲轉為了邪惡。而大多數蝙蝠俠作品對他的描繪集中在兩邊臉龐的對比,心中天使與惡魔的鬥爭,以及這個角色對2這個數字的執著。米勒的處理則與其大相徑庭。
米勒的故事中,雙面人已經在韋恩的資助下治好了臉部創傷,兩邊臉終於變得一致。但在治癒後,他卻又展開了更加兇殘的罪行。按照讀者一直被其他作品灌輸的理念,雙面人的臉與行為永遠是一致的。現在的他一定已經全部毀容了吧。而當韋恩揭開繞在雙面人頭上的繃帶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他的臉完好如初。但他的靈魂,卻已經徹底沉淪。
對雙面人而言,罪惡與其說是來自毀容的半邊臉龐,不如說是來自民眾看到那半張臉後恐懼的目光。他的悲劇,源自對自身形象的執著。為此,他在毀容前執著於完全的正義;為此,他在燒傷後執著於以罪行來報復民眾的懼意與恥笑。整容僅能醫治好了表層的創傷,卻根本無力改變民眾對他的態度,也就根本無從改變他的行為邏輯。而蝙蝠俠在這個層面上,與雙面人走向了完全相反兩個極致。蝙蝠俠的面具使他成為一個匿名者(Anonymous),不必再在乎任何人的目光。從心理層面來看,雙面人的執著在於自我;而蝙蝠俠的執著則在於非自我。
在米勒的宇宙中,惡棍反派,不再簡單、臉譜化、可預測。他會上溯到這個角色產生的源頭,揭開那層面具,深入他的血肉骨髓。這血肉骨髓,也永遠會與主角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對於蝙蝠俠的宿敵小丑,亦如此。
小丑/Joker
希斯·萊傑的演繹已經將這個角色的魅力帶到了巔峰,但這個巔峰的抵達並非全無代價,TDK中的蝙蝠俠已經完全被小丑的光芒所淹沒,反派佔據了舞台中心全部的聚光燈,留給主角的只是一點昏黃的側光。在這炫麗奪目的光芒中,小丑的一切性格特徵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現,儘管如此,此作中的二者之間的關係,仍舊是傳統而黑白分明的,蝙蝠俠仍不肯下手取小丑的性命。
在《第零年》(Batman: Zero Year)中,蝙蝠俠的這段話,點出了其與小丑之間最為關鍵的區別。小丑嘲笑蝙蝠俠的父母,其追尋一生的意義,最後卻終結於一場再尋常不過的持槍搶劫。而他則回答道:「也許我父母的死亡毫無意義,但他們的生命則遠非如此。沒錯,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隨時死去,也許死於暴力,或是其他原因。但重要的是,在那一刻之前,我們究竟做了什麼。」
小丑與蝙蝠俠,立於生命的兩極。一方代表著混沌,隨機,瘋狂;另一方則代表著清晰、秩序、理性。面對死亡的不同態度,引出了這兩個人物的生存哲學,而兩人理念的碰撞,其實是代表對於生命兩種理解的碰撞。然而這兩種理解僅僅是理念的碰撞,真正能將二者進行區隔的,只有韋恩口中所說的:「我們究竟做了什麼。」
如果蝙蝠俠殺了小丑,二者之間的唯一區隔便不復存在,他便從秩序邁入了瘋狂。一個義警如果殺了人,便只能叫做兇手。「不殺」是決定蝙蝠俠究竟是義警還是兇手的門檻,也是所有蝙蝠俠故事都不能邁過的一道坎,一個潛規則,一個不可觸碰的禁忌。
而米勒打破了這個禁忌。
TDKR中,蝙蝠俠終於無法容忍他不停歇的殺戮,下手了結了他的生命。米勒敢於打破這個禁忌,突破描繪蝙蝠俠與小丑關係的老舊模式,其背後的邏輯,與蝙蝠俠接受新羅賓是一脈相承的。在衰老與死亡面前,韋恩已經放棄了對於自身身份最後的一點執著,他唯一在乎的,是將自己的信念傳遞下去,並以自己最後的力量,終結小丑的殺戮之旅。與TDK結尾處背負雙面人罪責逃亡的處理相比,米勒筆下蝙蝠俠的破執,更加沉靜,也更加決絕。
最後躺在小丑屍體旁的蝙蝠俠,傷痕纍纍,疲憊不堪,而邁過這道坎的他,其實已經有了死的覺悟。
但他的城市會如何面對這個殺人的義警呢?
哥譚/Gotham City
哥譚市的原型,即是Big Apple,紐約。
這個虛擬的城市似乎永遠是在夜間,永遠有著超高的犯罪率,永遠會吸引各種各樣精神不正常的罪犯前來。TDKR在漫畫形式的處理上最為突出的特色,便是大量使用整頁的篇幅來描繪每一個事件中公眾對於蝙蝠俠行為的論爭。讀者可以從中看到非常真實自然,一如真實媒體的報道。人們彼此爭論著,有些人說蝙蝠俠代表了民眾對犯罪行為的自發抗爭,有人則說這些犯罪者是被蝙蝠俠的過激行為催生的。這些言論交匯、糾纏、最終形成了一道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自己的論據。這道網越結越厚,最終將真相包裹在內,再也無人能夠還原。
這張網的名字,叫做「民意」。
在TDKR中,即將退休的戈登(Gordon)局長給新繼任者的伊代爾(Yindel)關於哥譚警方講了一個關於珍珠港的故事。
我想你應該聽過我們這樣的老骨頭談起過珍珠港吧??I』m sure you』ve heard old fossils like me talk about Pearl Harbor??其實我們都在撒謊。?Mostly, we all lie.?說的好像珍珠港一出事兒我們就跳起來和軸心國幹上了。?Make it sound like we leapt to our feet and went after the Axis the second it happened.?其實,我們嚇得要死。?Truth is, we were scared stiff.?謠言滿天飛,我們幾乎拉不起一隻隊伍。?Rumors were flying, we barely had an army.?見鬼,我們簡直怕得想躲在床上拿被單蓋住腦袋。?Hell, we were hiding in our beds with our heads under the sheets.?隨後,我們在電台里聽到了羅斯福總統的聲音。?And then we heard President Roosevelt on the radio.?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驅走了我們的恐懼,將它變為戰鬥的意志。?That voice, strong and sure, taking our fear and turning it into a fighting spirit.?因為他,我們才贏了那場戰爭。?He』s why we won that war.?多年後,有報道稱羅斯福知道珍珠港要出事,卻放任其發生。?Years later, this report came out that Roosevelt might have known Pearl Harbor was coming and let it happen.?這消息在我的腦子裡面反覆回蕩。?That rattled around in my head for days.?如果這是真的,簡直太糟糕了。?How horrible it would be if it were true.?但話說回來,正是這件事讓我們投入戰爭。?Then again, it』s what got us into the war.?很多人死了。?A lot of men died.?但是最終拯救了上百萬的生命。?But in the end it saved millions.?我一直在反覆思考這件事,終於意識到,這種大事,輪不到我來評斷。?I bounced back and forth like that until I realized it was too big for me to judge.?他這個大人物也輪不到我來評斷。?He was too big.
在哥譚成百上千萬的人裡面,能夠放開規則束縛與蝙蝠俠合作的,只有戈登一人。而媒體、市民、警官,都在忙著做評斷。他們苦於無法在自己的認知體系內,為蝙蝠俠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於是他們或者崇拜他,或者憎恨他,但沒有人理解他。伊代爾與其他人一樣,想要用法律體系來規範這個社會的一切,將不符合社會認知的一切置於體系的管轄內。哥譚市的警方對蝙蝠俠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圍剿,在蝙蝠俠殺死小丑後,更將其視為殺人犯通緝。
但當核彈引起的電磁波脈衝摧毀了哥譚的一切現代文明,蝙蝠俠帶領的「蝙蝠俠之子」(Son of Batman)軍隊開進城市維護秩序,讓哥譚成為唯一沒有陷入暴亂的城市後,伊代爾終於說出了與戈登相同的那句話:「He was too big.」。
至此,我們也終於看清了在TDKR這個故事中,蝙蝠俠最終實現的,究竟是什麼。面對死亡,他希望能將自己的信仰傳遞下去,傳給羅賓,傳給每一個蝙蝠俠之子,傳給每一個在暴亂中終於明白其苦心的市民。罪惡巷的那兩道屍體輪廓線,讓這個孩子太早了解到人類醜惡與卑劣的一面。但他卻並沒有因此放棄信心,在整個城市陷入混亂之時,唯有那黑衣黑馬的黑夜騎士挺身而出,拯救了陷入如同之前媒體爭論一樣分裂的城市。
米勒的蝙蝠俠,再也不是一個孤膽英雄與精神紊亂的罪犯鬥爭的童話故事。他的蝙蝠俠,衰老、困頓、傷痛纏身,卻不再是那個除了一次又一次重複著擊敗罪犯動作的快餐英雄。他團結了四分五裂的民眾,點燃了他們抵抗暴力犯罪的鬥爭精神,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名聲、原則以及生命。
取走他生命的,不是凡人。
超人/Superman
一體兩面。
如果要我找一個詞形容這兩個人物,便是這個。
這兩人的每一點似乎都針鋒相對:蝙蝠俠屬於黑夜,超人屬於陽光;蝙蝠俠只是一介凡人,超人則擁有神的力量;蝙蝠俠在公眾面前永遠不曾摘下面具,而超人則永遠以真實身份示人;兩人的公眾身份,布魯斯·韋恩是身價億萬的富豪,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則只是名平凡的記者。但他們又有著相同的一點,都願意為了他人的幸福而犧牲自己。
在米勒的TDKR宇宙中,兩人的區別最終落於一點:是否能夠與這個社會體系妥協。超人來自外星,但終其一生,都在試圖融入人類社會的體系,以常人的幸福為自己的終極目標;而蝙蝠俠則一生追隨自己的信念,以打擊犯罪為終極目標。TDKR中,超人最終妥協於政府體系,踏上與蝙蝠俠這個社會體系反叛者的戰鬥之路,若沿著其一生的軌跡來看,並不難理解。
米勒對超人的重新解讀,亦是緊密圍繞著蝙蝠俠而進行的,兩人之間的戰鬥,與其說是神與人之戰,不如說是兩種理念的戰鬥。小丑與蝙蝠俠的對照中,小丑屬於混亂,蝙蝠俠屬於秩序;但在蝙蝠俠與超人的對照中,蝙蝠俠卻又成為了混亂,超人代表秩序。只不過這種秩序,是虛有其表的秩序罷了。TDKR中的超人在追求秩序的同時,忘卻了構建這種秩序的基礎,已經由民眾對抗暴力的意志,變成了政府對暴力的濫用。而蝙蝠俠與超人之戰,是他戰勝社會底層無秩序之後,與社會頂層偽秩序的決戰。任何體系在固化、龐雜、巨大化之後,都會失去與底層根基的聯繫,從一個由人產生的體系,變為一種自成一體的生命體。因而選擇超人這個形象來作為頂層偽秩序的代言人,自有其趣味所在。
結語/Epilogue
蝙蝠俠終於在罪惡巷這個一切起源的地方,擊敗了超人,其後他靠假死避開了政府的目光,潛入地下,繼續培養接班人,將自己的信念傳播下去。整個TDKR的故事也在此划下了句號。
在TDKR之後,除了米勒本人創作了一部續篇,便再也無人敢於以暮年蝙蝠俠為主角進行創作了。去年,DC以兩部曲動畫的形式,將這個故事由漫畫搬上了銀幕,雖然為了和其他DC動畫維持美術風格統一而未能還原原作那獨特的畫風,至少完美還原了原作的節奏和情節,比起《蝙蝠俠:第一年》(Batman: Year One)那幾乎照搬漫畫分鏡的製作,要成功得多。
在面對衰老與死亡之時,我們常會不知所措。我想,在TDKR開篇,那個駕駛著賽車,踩油門到底的韋恩,也在困惑著,困惑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死後自己又能在這個世界留下什麼痕迹。但在TDKR的故事結尾,他已經想明白了,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那麼,你呢?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http://weixin.qq.com/r/RENbQ_3EvrDBrakg9xZW (二維碼自動識別)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幾十年的打擊犯罪生涯,終於結束了。以前的殺馬特少年將成為蝙蝠之子,共同維護城市的正義。
幾十年,一直作為法外義警的蝙蝠俠,終於喊出了,我就是法律(我就是正義)
在最後的戰鬥中,殺死了一生的宿敵小丑,打敗了最強的男人超人
忠誠的管家終於死去,沒能活著看到韋恩少爺生下下一代韋恩
昔日性感到噴血的貓女已經年老色衰,身材走樣,只剩下一個吻,回味餘生
他沒有兒子,卻收穫了無數個sons
舊的羅賓死去了,新的羅賓還是個光著大腿的蘿莉
或許,新的蝙蝠俠,也會在下水道中誕生吧
改編自弗蘭克米勒的同名漫畫,拍成了上下兩部,目前下集也有資源了,DC的動畫真是越做越贊,故事和動作設計的流暢性依然出彩,整個基調越來越暗黑系,個人覺得諾蘭的蝙蝠俠風格借鑒了弗蘭克米勒。開始看的話發福的蝙蝠俠有一絲違和感,後面慢慢就習慣了,這部動畫並不是簡單的正邪對峙,還有很多更深的探討,下集的大超和蝙蝠俠掐架是最大看點。
「現在你該明白我們其餘人的感受,因為只有你一直是不朽的」,這是最後蝙蝠俠對大超說的,也是下集的核心,每次有英雄快要越軌布魯斯就搬回正軌,真正作為一個「人」在保衛城市。
DC出品的美漫動畫除了這部非常上乘,還有《正義聯盟:毀滅》、《超人大戰極英盟》、《蝙蝠俠:紅影迷蹤》和同樣改編自米勒的《蝙蝠俠:第一年》都非常贊。其實諾蘭對於這一偉大而俗套的英雄故事賦予的新意並不能抹殺這個故事可以預知的結局。但是當我們看到韋恩少爺一如阿福所期待的那樣過上了平靜的日子之後多少還是有點慰藉的。沒有人不會為之動容。尤其是在看到秒錶停留在5秒倒計時的那一刻。我相信我們觀眾就如同劇中哥譚市的普通市民一樣揪心。
對於英雄這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很多人都有著他獨到的見解。有人認為英雄就意味著犧牲;也有人認為英雄就意味著戰無不勝。但這都不是諾蘭眼中英雄的樣子,在他看來所有的英雄都應該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慢慢的升華成為英雄。很顯然英雄多了很多的人性。本片中對於蝙蝠俠這個角色的設定本來就沒有從正常人的角度去看。一如諾蘭這個系列中的主旨一樣。他始終是站在一個超出普通人的水準一點點去看待一個存在於人們幻想里,但是卻實實在在做了一些事情的超級英雄的。
因此在當我們看到的蝙蝠俠並非是像別的超級英雄那樣戰無不勝且擁有超出常人的智慧的。首先他在現實中是一個不那麼完美的人,他可以輕而易舉的被貓女偷走自己的東西,也會在最後關頭沒有識破自己心愛女人的「苦心孤詣」。正因為這是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英雄,因此才會有了結尾處,蝙蝠俠這個面具的延續。如同片中一直在強調的那樣,為什麼戴面具,因為面具是一個象徵。正因為有了面具,蝙蝠俠這個角色才會一直延續下去。韋恩終將會老去。但是蝙蝠俠會一直活在哥譚市人民的心裡。這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諾蘭重新為我們定義了英雄的主題。沒有恐懼才是真正的恐懼。就如同沒有希望,死後並不會感覺到痛徹心扉。那些絕望都是源於對於一絲絲希望的憧憬。不懼怕死亡其實只是自己麻痹自己而已。對於死亡沒有任何的感覺是可怕的,因為那樣的話,就不會對活著抱有幻想,也就不會拼盡全力去做一些事情。正因為對於死亡的恐懼,才會對一絲絲的希望不放棄,因此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去戰勝之前認為不可擊敗的敵人。
作為一個富家公子,韋恩無疑是失敗的。因為長期的養尊處優使得自己對於蝙蝠俠的定義顯得模糊了。那些最終封神的人無一例外都是經歷過一番風雨的洗禮。而這次蝙蝠俠就在一種歷練與絕望中重新找回了自己。況且最重要的在於,他讓蝙蝠俠這個旗幟一直得以延續下去。
誰都會老去,面對年齡的增長以及歲月的侵襲很多人都感覺到力不從心,或許真的到了韋恩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了。或許在其位謀其政並不只是說說而已。圖騰需要傳承,活血我們需要的並不僅僅是一個人對於一座城市的威懾。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學習到某一種精神之後勇敢的站出來以及去相信。毫無疑問,韋恩最終的目的達到了,蝙蝠俠永遠不會消亡。因為經歷了風雨的人正在一個個的站起來,因為他們有過恐懼,但懷揣著夢想沒有放棄。因為他們相信憑藉著自身的對於邪惡勢力的恐懼會最終戰勝那些難以消除的記憶。
哥譚市再一次被拯救了,老一代的蝙蝠俠正在看著這個曾經屬於自己的時代一點一點的落下帷幕,而在他們身後,新一代的蝙蝠俠正在慢慢的崛起。守護黑暗的力量從來不曾或缺。因為總會有人在黎明之前勇敢的站起。
推薦閱讀:
※在哪可以看一些不需要vip的電影?
※《小戲骨之白蛇傳》在豆瓣拿到9.0評分,小孩子的演技吊打一眾鮮肉,如何評價此類尷尬現象?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背後的潛規則到底有多強大?如何評價它獲得的好評?
※對於《忠犬八公》這部電影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