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小糖人》這部紀錄片好在哪裡?

Mtime:http://movie.mtime.com/161028/behind_the_scene.html#


他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是幹活勤苦的木匠,在世界另一頭,他和他的音樂成為了一代人的精神圖騰。同一個生命里蘊藏的不同命運被瑞典導演Malik Bendjellou用4年的時間聚合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85屆艾斯卡頒獎典禮上《尋找小糖人》從《五台破相機》《守門人》《瘟疫求生指南》《隱形戰爭》脫穎而出,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典禮結束後「Sugar Man」迅速成為了谷歌熱門搜索詞條。在這之前,沒有人知道「小糖人」是誰。


「小糖人」


他把臉藏進長發和墨鏡,籍籍無名地隱沒在底特律的街角,他坐在民謠酒吧的角落裡,背對著觀眾撥弄著吉他,旁若無人哼唱著那些不知名的歌。Sixto Rodriguez,20世紀70年代的一個墨西哥裔的音樂人。他的音樂好到在尚未出名以及擁有歌迷基礎之前就與Sussex and AR唱片簽了兩張專輯合同。第一張《cold fact》得到了Billboard罕見的滿分評價。第二張《Coming From Reality》一共賣出去6張,沒人知道為什麼,合同隨即被取消,故事似乎到此就結束了。


幾年後,一個美國姑娘到南非開普敦探望他的男友,聚會上她播放了隨身帶來的《cold fact》,沒過多久,開普敦的白人青年們開始自發地復刻這張專輯,並口口相傳,《cold fact》里的歌曲成為當時南非所有參與反對種族隔離運動青年們的聖歌。當經營唱片店的Stephen Segerman最終獲得唱片正式發行權後, Rodriguez的專輯在南非賣出了50W份,這個數據可以媲美Beatles和Elvis Presley。


南非的白人青年們從Rodriguez的音樂中汲取養分,而後,兩個Rodriguez的鐵杆粉絲Stephen Segerman和音樂記者Craig對「羅德里格斯在舞台上自殺」的傳聞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細緻調查,他們試圖探尋Rodriguez的生平來獲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也正是這次調查締造了一段傳奇,並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

尋找小糖人


導演Malik Bendjelloul是瑞典人,10歲第一次進入影視行業,在他叔叔指導的一部電視劇里當組員,Malik在傳媒學院畢業後開始為瑞典國家電視台製作半小時的紀錄短片,主題是是採訪著名的音樂家,其中不乏Opeth這樣的大牌金屬樂隊。


2006年他辭去了工作,揣了一台攝像機以背包客的身份遊歷非洲和南美洲,四處尋找故事。在開普敦,他遇到了Stephen "Sugar" Segerman(老糖),當他聽老糖說完這個故事,驚訝的下巴掉了下來,了不得,這根本就是個童話,這是他聽過的最好的故事。(當時Malik一共發現了6個故事,「小糖人」是其中之一)


老糖說, Rodriguez的音樂就和Rolling stones一樣好,起初他不信,於是他走上開普敦的街頭,見人就問,「你見過這個人么?這個叫做Rodriguez的人你聽說過沒?」得到的答案驚人的一致「你問我有沒有聽說過Rodriguez是什麼意思?這就像你問我是不是認識Jimi Hendrix,我當然認識Rodriguez!」。


Malik從另一個角度去感受Rodriguez的音樂與整個事件的關聯,才明白這個故事千真萬確,Rodriguez的音樂是真的很棒!他開始構思拍攝計劃,最初的方案是給瑞典國家電視台拍一個7分鐘的電視記錄短片,當線索逐漸累積後他驚嘆道,天,這應該是個長篇記錄電影才對。


在Rodriguez採訪環節上Malik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他碰到了一個壓根不願意在鏡頭前多說一句的主人公,
Malik在底特律的那兩個星期,Rodriguez總是推脫,明天,明天,說不定後天,直到
Malik即將離開底特律回程的時候,Rodriguez才出於禮貌接受了採訪,即便如此,他仍然很少開口,這讓Malik只能每年都去底特律做一次採訪,60分鐘的訪談一直都處在惜字如金的氛圍里,Rodriguez願意談論政治和音樂,但並不願意談論自己,這一度困擾著Malik ,而當Malik觀看完整剪輯的時候他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明白這個傳奇故事以外蟄伏的另一個傳奇就是Rodriguez本身,Malik也因此對完成影片的製作更為執著。


《尋找小糖人》2008年正式啟動,最初Malik獲得了一筆短期的拍攝扶持基金,他得以在南非進行早期(一個月)的資料搜集和拍攝,可後來這筆融資也宣布告吹,他自掏腰包繼續拍攝工作,直到彈盡糧絕。破產後他用iphone上的8mm vintage camera軟體補全了素材中缺失的部分。Malik一度試圖尋找另一份可以提供穩定收入的工作,都事與願違,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獨自對影片進行後期的剪輯,他試圖以《公民凱恩》的方式來構建這個故事,剪輯的過程是漫長的,痛苦的,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由他自己來完成,這也是影片了不起的地方。


2012年1月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尋找小糖人》獲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在這之後,影片拿獎拿到手軟,美國電影評議會,廣播影評人協會,導演製片人工會等等,索尼經典影片迅雷不及掩耳搶下了影片的分銷權。《尋找小糖人》很快成為了當年奧斯卡最佳記錄長片的熱門候選,最終成功加冕。在頒獎晚會上,Rodriguez並沒有出席,他認為電影的成功是屬於Malik一個人的。


在這之後的評論界也有影評人質疑過電影中信息的缺失,南非50W份唱片的錢究竟去哪了,事實上,Malik唯一能確定的信息是銷售的錢全部在一家英國的公司,當他進行詢問的時候那家公司並沒有給出確切的答覆,他並不知道這筆錢到底發生了什麼,他認為如果作為記錄電影要指出一個問題的結論,那麼就需要有相關的證據,所以他並不能在錢這件事上做任何結論性的假設。


Malik在一次訪談中透露沒有深究「錢」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Rodriguez,Malik說,「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每當話題涉及到金錢方面的時候,我從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人像他那樣毫不在乎,他簡直就不想要錢,你起初會覺得這太瘋狂了,毫無道理,但當你去看完整個故事後,你會發現這能說通。他很少花錢,當然這會犧牲很多,你買不到自己想要的,不能做自己想做的,更不能去墨西哥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同時也能贏得一些東西,你會獲得自由和精神上的閑適,沒人可以強迫他做這做那,因為他總是可以說不,我不需要你的錢,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所以為什麼我沒有繼續去追尋錢的去向?因為到最後,只有我一個人在糾結錢的問題,這說明我是一個普通人,用普世價值在思考問題,而Rodriguez不是,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不一樣。」

大音希聲


電影里的傳記作家說,這個世界上充斥著有才華的人,他們無一不渴望有朝一日能被世人所知,遺憾的是,很多人沒能做到,Rodriguez的音樂卻被命運驅使跨越大洋在遙遠的南非獲得重生,歌迷們對他頂禮膜拜,這樣的傳奇不會再有第二個了。當作家試圖探知他的內心,採訪他自己是如何看待這整件事,Rodriguez並沒有回答。


心即理,致良知,每天做8-10個小時木工活養家糊口的Rodriguez,在底特律過著泯然眾人的生活,當他以一代傳奇的身份來到南非後,他站在舞台上面對蜂擁而至的歌迷們說的第一句話是,「謝謝你們讓我活著。」 然後臉上寫滿了寧靜。


他小女兒說,「他站在台上唱著自己的歌的那一刻,我覺得這才是他的人生,舞台才是屬於他的地方。」可事實上,Rodriguez對待生活從未厚此薄彼,做最辛苦的工作,帶女兒去看展覽和演出,把最美的世界展現給她們,他遠比大眾認知要睿智的多,重複的體力勞作沒有讓他精神變得猥瑣,對音樂的欲求也未曾使他迷失,他知道自己的位置,站在台上的傳奇音樂人是他,屋頂上的木匠也是他,硬要說他屬於哪,大概屬於他自己心中的家,至於是南非、底特律、是音樂還是親人,他沒有妄斷結論,大音希聲。


他仍然走在破敗的汽車城街頭,緩慢安寧,以自己的方式和世界攀談,也許你聽見了,也許你錯過了。


《尋找小糖人》的主人公羅德里格茲在南非的知名度超過滾石樂隊,他於上世紀70年代發行的《Cold Fact》與《Coming From Reality》曾於這個人口僅4000萬的國家獲得了超過50萬的銷量。然而能讀到無數滾石樂隊相關報道的南非歌迷卻得不到任何有關羅德里格茲的信息,唯一掌握的只是歌曲本身和一張並不清晰的專輯封面。這引發了他們的無限遐想,從而造就了無數流言——有人說他在監獄裡服藥過量自殺,還有人說他在舞台上當眾給自己澆上汽油後點火。實際上,羅德里格茲對自己在南非的輝煌戰績毫不知情,作為一名被公司解約了幾十年的過氣歌手,他的真實身份是底特律某裝修工人。直至開普敦的唱片店老闆斯蒂芬與音樂記者克雷格在機緣巧合之下開啟了尋找羅德里格茲之旅,這段不為人的傳奇才漸漸浮出水面……

  受限於影像資料的缺失,本片全部由事件相關人士的回憶訪談以及老照片、舊報紙構成,由此,第8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得主《尋找小糖人》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誕生於剪輯台上的電影。然而影片的臨場感卻因導演對音效的靈活應用而大大增強了——如開場處的訪談中,配合著兩位受訪者所回憶起的初遇羅德里格茲當日的酒吧內外景象,背景音中亦響起了「身後的貨輪」、「嘈雜的酒吧」以及「自煙霧牆中凸顯而出的吉他」。反覆出現的駕駛場景,即「縱向運動串場」這一簡單技法,連綴了開普敦與底特律、七十年代與當今世界,很好地凸顯了影片的「尋找」氛圍。成長於盜版時代的中國樂迷想必會對此深有共鳴:在一個相對隔絕的發行體系中,只消一篇熱情洋溢的樂評文章,輔以音像發行者(即盜版碟製作者的喜愛),部分冷門音樂便得以重新被「發現」,從而在新的國度獲得更為熱烈的反響——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Lacrimosa;不過隨著互聯網與英文的普及,小糖人這類大紅大紫卻渾然不知的傳奇恐怕將與實體唱片一同消亡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尋找小糖人》不僅是對羅德里格茲這位音樂隱士的致敬,更堪稱是對過往時代的追憶。

  另一方面,羅德里格茲人生的各個階段,則由「橫向運動串場」完成,即幾段他的「踽踽獨行」:如自第6分鐘起,動畫中形單影隻卻年輕氣盛羅德里格茲走過底特律街頭,鏡頭伴隨著他的步伐自右向左接連掃過貧民區的唱片店、酒吧和墨西哥人開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雜貨鋪,接著轉向了當代底特律的奧林匹克鋼鐵公司,充分強調了「底特律」這一元素及其背後的意味:工人階層、少數族裔、大型公司——空蕩孤寂的底特律寒夜,倒是與該城破產後的肅殺當下十分契合。然後是第52分鐘,當羅德里格茲回憶至自己音樂生涯結束、重新做回了工人後,鏡頭緊接著轉向老態龍鐘的他於雪地中的跋涉;第63分鐘處羅德里格茲一家來到南非巡演,導演用動畫展現了他們下飛機後一路走向體育場的景象;最後是「尋找小糖人」結束後,「American zero , South Africa Hero」的羅德里格茲於春暖花開時再次前行於底特律街頭。四段漫步不僅點透了時代與空間的變遷、令羅德里格茲與底特律徹底融合,更暗喻了無論境況如何變化,這位歌者兼智者都一如既往地一往無前。

  在美國籍籍無名的他緣何能在南非收穫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依鄙人愚見,這多少與羅德里格茲的墨西哥裔身份脫不開干係——七十年代美國種族歧視現象尚還十分嚴重,偏偏「羅德里格茲」是一個墨西哥色彩濃郁的姓氏。對美國樂壇有所了解的觀眾都清楚,黑人有黑人音樂,白人有白人音樂,在老年代二者井水不犯河水,羅德里格茲卻玩起了白人專屬的民謠搖滾。另一方面,其與其所出身的底特律,就音樂文化而言,也可謂是相當不契合——同為底特律出身的Jack White曾在另一部紀錄片《It might get loud》中坦言:「在我家那個周圍全是墨西哥人的街區里,彈吉他是你所能做的最尷尬的事情——那裡流行hip hop、DJ和說唱歌手。琴行和唱片店都沒有,玩樂器一點都不牛逼,也沒人喜歡搖滾樂和布魯斯。」

  與周遭氛圍格格不入的風格趣味,昏暗陰冷、煙霧繚繞的創作環境,以及作為工人階級少數族裔貧乏的物質條件,促成了遍布羅德里格茲作品每個音符間的冷漠、疏離、玩世不恭與遺世獨立。我想,相較於談情說愛的貓王與縱情聲色的滾石,這樣的作品顯然與南非的社會現實更加貼合(至於同羅德里格茲最為接近的鮑勃迪倫,他那詩化的歌詞於南非聽眾而言顯然有些晦澀)。在南非,占人口總數13%的白人常年壓制著實為多數派的「少數族裔」(與之相對,西班牙裔在美國也可謂是「實為多數的少數派」),無論鐵路、公共洗手間還是學校、街區,全社會皆全方位地貫徹著種族隔離政策,數以百萬計的黑人被迫遠離城市,只能從事礦工一類的高風險工作,由此導致了持續不斷的國內抗爭和國際譴責,待到1989年,深陷危機中的南非已經處於無政府狀態。直至1994年曼德拉上台,全國仍有1/4人口生活極度貧困,近一半人沒有電力,隨時有可能爆發內戰。

  在這種情況下,羅德里格茲的音樂不僅抒發了南非人的自身情緒,更代表了他們對自由世界的嚮往——一如影片所介紹,南非政府的言論管制措施極為嚴格,禁止媒體報道任何國內外異見消息。由於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措施,南非遭受了嚴重的國際制裁,導致國內音樂人無法出國表演、國外樂隊也無法前來巡迴,使得南非成為了與世隔絕的孤島。習慣了軍事戒嚴與間諜監視的南非人不僅難以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意識不到現狀理應是被努力改變的——而羅德里格茲的作品恰恰給了他們一個宣洩的渠道。《anti-establishment blues》令南非人意識到「體制」所呈現的並非一切,《set it off》則鼓勵他們關掉電視、拒絕節目中咄咄逼人的總統。由於羅德里格茲的代表作《Searching for the sugar man》暗示了「嗑藥」,有關部門將唱片上的該首曲目用刀徹底刮掉,使之不可能在公開場合播放。這反而為羅德里格茲的傳奇增光添彩——畢竟老話早就有雲,「如果你想推廣什麼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禁了它」,小糖人反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導演牢牢扣合「尋找小糖人」這一主線,注重戲劇性的突出,故並未對美國唱片界、南非政治和底特律作為工業之城的背景做太多交代,只是在與情節交融之處加以滲透——如第30分鐘的唱片店老闆訪談一段,便可看到唱片架上貼有曼德拉的頭像。乍看之下,這種做法似乎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敘事密度、使內容更加豐滿,卻在實質上對觀眾形成了誤導。片中的製作人雖然在接受採訪時反覆強調羅德里格茲的專輯在美國只賣出了六張(這個段落確實極為煽情),卻對他曾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走紅、巡演乃至推出現場專輯決口不提,這難免有刻意隱瞞關鍵以增強煽情性的嫌疑。

  此外,導演在通過資料錄像介紹了南非民眾對抗種族隔離的歷史之後,迅速切入到了對幾位南非音樂界從業者的訪談。他們的敘述皆緊緊圍繞羅德里格茲在南非白人中產階級間的巨大影響力展開,這就導致許多觀眾很容易將兩件事聯繫起來(竊以為是導演有意為之),誤以為羅德里格茲的樂迷群體、即中產階級白人學生才是促成社會變革的主要動因、而羅德里格茲的作品於他們有若聖歌——可這與事實是不相符的。「羅德里格茲傳奇」的真正核心其實在於唱片店老闆在第23分鐘所指出的:影響到了許多南非音樂人。這顯然是件雖然關乎政治、卻更多隸屬於文化層面的事情。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儘管在深度乃至真實感上有所欠缺,《尋找小糖人》對羅德里格茲的塑造仍然相當成功。影片先用前半部分描摹出了他風華正茂時的激烈與熾熱,經由一個頗有暗示意味的場景——年邁的羅德里格茲於明媚春光中拉開窗戶(第48分鐘)——之後,忽然轉向了他紅塵看破後的平和與淡然。羅德里格茲的歌詞平實、有力,簡潔的用語背後滲透著太多哲理,這與他出身工人階級、看淡名利物質、追求精神享受不無關係。正如他的女兒與同事所回憶,羅德里格茲縱使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工人,卻從未將自己局限於「工人」的身份。他會身穿燕尾服去連做8至10小時的臟活,對任何事情都抱以極其認真的態度;他熱衷於閱讀,常常帶三個女兒去博物館(值得注意的是女兒首先提及的畫家中就有德拉克洛瓦),並將彈吉他、看演出的習慣一直保持了下來;他也熱衷於參加抗議和遊行,樂於為了無法發聲的弱勢群體搖旗吶喊。枯燥的工人工作並沒有影響到豐富的精神生活,他甚至曾嘗試競選市長。

  音樂誠然是種產品,它的銷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音樂人的「業績」;音樂也誠然是種事業,「走紅」恐怕是絕大多數音樂人的理想;但音樂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藝術與一種生活方式,它的「價值」決不能單純地用金錢來衡量——特別是在消費社會中,文化藝術走入市場,「受歡迎」往往與「有品質」是徹頭徹尾的兩碼事。反過來說,物質的富足也並不能替代精神的愉悅——不妨下一個稍嫌武斷的定論:人往往在精神上無法滿足也無可追求時才會沉溺於物質的攀比。實現人生價值有多種方式,名車豪宅不過是其中之一;然而在我們這個浮華年代,以之為奮鬥目標的人總會莫名認定自己的選擇才是最為正當的,想當然地嗤笑滿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者「胸無大志」,更無法理解「願為超功利的事業獻出生命」究竟是怎樣一種追求。

  人類之所以前進,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對物質富足的追求;但過於膨脹的慾望也往往是人性墮落的根源。影片第50分鐘,當被導演問及「你如何看待從未收到南非方面的消息一事——而這件事本可徹底改變你的生活、很有可能是朝好的方向改變?」時,面對鏡頭極為拘謹的羅德里格茲平靜地答道:「我並不知道這會不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在見證了太多天才音樂人於酒池肉林中自我毀滅後,不得不說,逃過物慾橫流、勾心鬥角的名利場,未嘗不是件好事。羅德里格茲顯然是純粹的,純粹到會向一體育場將他奉若神明的樂迷給出這般的開場白:「Thank you for keeping me alive.」音樂人的靈魂終歸是寄托在作品中的,作品的價值被重新挖掘之時,也便是靈魂得到認可之日了;這之外的報償,反倒不甚重要了。

  有趣的是,影片儘管反覆強調了羅德里格茲的工人階級屬性,他的南非樂迷卻大多來自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這使人不得不思考起了「平民文化」與「精英文化」之間,是否真的存在嚴格的界限?顯然,所謂「文化」,特別是「藝術」,皆不應該是「自上而下」的宣傳品,而應是「自下而上」的「有感而發」。底層平民或許缺乏了知識與智識,卻具備著孕育「感受」的肥沃土壤;正是影片中形形色色的底特律酒吧,造就了羅德里格茲作品中鮮活的生命力。阿多諾曾擔心大眾文化的代表——流行音樂——會用重複的節拍與簡潔的旋律使人們頭腦越發簡單,但好在還有羅德里格茲這樣的創作者存在。藝術終究要根植於生活的,杜甫與柳宗元等人也是在遠離了浮華的權力中樞後才漸悟到了生命的真諦——歌手、詩人與思想者的身份,正是沿著這般清心寡欲、紅塵看破的方式循環往複著,或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吧。


嘗試解說《尋找小糖人》,我覺得可以跟另一個紀錄片比較而談——《bike和舊電鋼》。這兩部紀錄片都是在記敘擁有非凡才華的人在生活中卻懷才不遇,終身過著貧困的生活。

一:活在現實之外的人——《bike和舊電鋼》
影片編劇一欄的落款是:造物主。正如導演邵攀所言:紀錄片是天賜。人物紀錄片,選擇對了對象,便成功了一大半。張宜蘇就是天賜。他身上有太多不同尋常,值得被記錄。有些人建議導演可以將影片剪輯的更加的簡練,甚至可以將張鵬程的段落完全刪除掉,從某種意義上,我是同意這個觀點的。在這個片子里,完全被張宜蘇的魅力所吸引。他的本質淳樸,擁有超人的音樂才華,卻甘於清貧。作為中國第一代會MINI樂器的人,他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中的世界中,免費教授,住在及其惡劣的環境中,人生除了吃喝拉撒還有音樂再無他求,放浪形骸,簡直現代版嵇康。
影片帶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張宜蘇這個人。物慾橫流的今天,很想像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他的出現給我的精神重重的一擊,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純凈的靈魂。隔岸觀花,張宜蘇的生活方式是另看客們迷醉的,他是世俗中的怪人,無拘無束,光著身子追著烏雲洗澡;相信自己的大便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去到每家都要拉一泡屎。種種離經判道的行為,成為他人眼中的瘋瘋癲癲的人。其實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張宜蘇,也許某個時刻我們渴望放掉一切世俗的羈絆,追求心中的信仰,然而我們大多數人終究是敗給了世俗,敗給了那麼多人生而帶來的所謂的責任。張宜蘇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人,有能量的人,不為外界改變,只遵從內心。所以導演也說道,那些一開始預設的橋段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這樣的人是不會按照你的劇本來,他們的人生就是自己譜寫的,且通常都不按照常理來。有生命的人建議去看,沒生命的,一定要去看。

二:雙重人生——《尋找小糖人》
羅格里格斯發專輯的時候,被抱以很高的期望,卻慘淡收場,在美國市場無人問津。但是一個偶然的因素,他的唱片被帶到了南非,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每一個人都在聽他的歌,可是每一個人都不知道他是誰。而且,《冷事實》的流行還跟他代表的反叛精神有關,可以反對、對峙。他的歌是一個時代解放的標誌,曾經引起了一場運動,一個革命,讓被束縛的人去追求自由,人權,真理。這才是偉大的歌曲——蕩滌人的思想靈魂。
第一次直接採訪羅格里格斯,他似乎還不太適應鏡頭。他自述年輕時候的經歷,跟音樂結緣、發行第一部專輯《冷事實》等。(除了音樂他還在工地工作,一些很重的體力活)。突如其來,羅格里格斯被邀請去南非。羅的女兒哽咽地談起,他們坐飛機到了南非,驚訝於迎接他們的加長豪華汽車、歡呼的人群,躁動的狗仔,VIP套房,潔白的地毯,一切都是一個巨星出現的陣勢,不真實的像夢境一樣。
演唱會有著空前的盛況,激動的、歡舞的、淚流滿面的聽眾們,座無虛席,歡騰一片,五到十分鐘的對羅格里格茲吶喊驚叫的聲音。「謝謝你們讓我活著」。羅格里格斯說。儘管幾十年沒有登過舞台,沒有在這麼多人面前演唱,但是拿起話筒,談起吉他,舞台就是他的。這是他真正的樣子,舞台上的音樂人。同時,他的臉上都是安寧,對他來說,這就是「家」他一直在尋找的地方,真正的歸屬之地。南非之所以成為歸屬,是因為這裡讓他的價值真正體現,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是任何物質都超越不了的。這是一次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再也不會有第二次。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感受到這種傳奇。羅格里格茲在南非的六場演唱會,全都銷售一空。之後就是上節目,上報紙,雜誌。一切都像夢一樣。
而夢醒了,豪華車變成南瓜車,回到底特律。鄰居也不相信那個報紙上登的是他身邊的這個普通人。生活回歸平凡,回來之後仍然做割草工,仍然過著之前的生活。他還是沒有變得有錢,一輩子也不會變得有錢。找到羅格里格斯這件事,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他的女兒找到愛人生下南非小外孫,有人在開普敦開了音樂店,只有羅格里格茲,一切未曾改變。承受著痛苦,承受著困惑,把痛苦轉化成美好的東西。《尋找小糖人》的結尾,羅德里格斯一個人背著吉他走在底特律破敗的老街上,這時隔夜的雪剛剛開始消融,他有些踉蹌著,姿勢略微古怪的保持平衡繼續沉默前行。也許這就是他的人生。在世間沉默地行走,在另一個音樂的平行世界中,卻獲得了上帝的冠冕。

三:要過怎樣的人生?
《小糖人》與《BIKE和舊電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描述有音樂才華的人以及他們別樣的人生,但是二者所傳達的人生觀卻截然不同,一個是尊嚴,一個是自我。姑且把羅格里格茲稱為——傳奇的雙重人生,而張宜蘇我更願意定義他為:活在現實之外的人。這兩個人身上有相似也有區別。

  1. 兩個人都是無冕之王。
  2. 兩個人都很赤忱,還有點小害羞。羅格里格被問到到覺得《冷事實》專輯怎樣,他回答挺好的,而後又不好意思道你不該問我的。當被邀請去南非表演的時候,他跟朋友說:我要去巡演了。非常真誠的表達內心的喜悅。他面對鏡頭的時候局促,羞澀,完全不會說點什麼巧妙的話顯示自己,或者再創造一點神秘的迷霧,他甚至不掩飾自己的羞澀。張宜蘇也是如此,很直率地將內心的想法道出,談到曾經遇想要「制」一個姑娘,又顯得局促不安,語無倫次。大概是藝術家的相似之處,就是永葆赤子之心,通透的與世人相處。
  3. 生活很窘迫,張宜蘇的破舊昏暗的房子,羅格里格滋一家不停的搬遷搬遷。但是即使他們的物質生活很匱乏,但是精神世界也可以很高貴,在藝術的面前,眾生平等。張宜蘇可以在亂糟糟的屋子裡談著電子琴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中,羅格里格斯可以在累了一天之後帶著家人去看藝術展覽廳音樂會。
  4. 兩個人的音樂才華都被曾經被世界遺忘。張宜蘇是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中,羅格里格茲是對自己在南非的大紅大紫一無所知。
  5. 羅後來四度回到南非,開了30多場演唱會,他把錢都捐給了,自己仍然住在底特律的老房子里。張宜蘇幾十年住在髒亂昏暗的房子里,免費教會了一個又一個音樂製作家。他們都具有奉獻的精神。

而不同的是:

  1. 張宜蘇仍然是孤家寡人,雖然也曾經想過一個姑娘,但只剩下音樂做伴,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羅格里格斯有孩子有老婆,為生計奔波,為家庭努力。羅格里格斯謙卑和真正的高貴一樣稀少珍貴。大部分人都在努力成為別人的焦點,努力顯得與眾不同,努力跳出所有陳規陋俗而不用受到拘束。而羅格里格斯明白藝術家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一樣要組織家庭,帶孩子,做繁重的工作,在社會規範內行事,過平凡人的人生,他或許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同,他可能就是覺得自己頂多有更多的話想唱出來。
  2. 張宜蘇只是通倒賣舊電鋼去維持吃喝拉撒,他曾經也嘗試過去搬磚頭,去干體力活,但總是搞得一團糟,被辭退。而羅格里格斯養家就是靠著做體力活,而且他很認真,總是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在有空的時候,他也不忘彈吉他,回想最初的夢想,帶著家人孩子去博物館音樂會,即使在貧困者也要堅持藝術的熏陶。。
  3. 兩個人的生活都很讓人唏噓可惜。對張宜蘇的可惜,是可惜他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音樂才華然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讓自己的音樂傳播的更寬廣。對羅格里格斯的可惜是,音樂帶給他的幸福遲到了幾十年,紅極一時卻一無所知,幸好我們還是發現了他,讓那些愛他的人和他見面,像是老朋友一樣。
  4. 張宜蘇的生活是隨意的,正所謂let it go。羅格里格斯的生活是積極的、努力的,奔波的。兩個人的生命力都很強,只是表達形式不一樣。

有人認為張宜蘇這個人物更加的鮮活立體,而《小糖人》的敘事沒有大驚大喜,甚至羅格里格斯的出現也是寥寥幾次,一切隨著導演按部就來。這種情愫很容易理解。張宜蘇代表的是一種「自我」,小糖人代表的是一種「尊嚴」。尊嚴即意味著克制、羈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有了太多的規範,被法律、道德、宗教、責任規定著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以小糖人這種「尊嚴」的生活方式,反而很難激起我們內心的共鳴。而張宜蘇對自我的放逐卻是深埋在每個人的心底,這是一種本性的釋放,一旦觸及到人性,就能引起巨大的情感震動,但是在底層敘事中,當「人文關懷」到達了一個極限,因為同情,所以我們可以容忍他們身上的缺點,甚至是有悖常理有悖人倫的缺點,而這一點是否合適,值得思考和商榷。
張宜蘇的迷人之處,在於他兼具小資追求和棄民流氓氣質。而羅格里格斯對生活的淡然處之,對困苦的包容接納,更令人動容。無論哪種生活方式,我想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一個人對生命真正的領悟,是他可以包容不同的生命形態,以悲憫之心、平等之態去看待一切事物。


不可思議的故事 不可思議的人
片子本身的結構和節奏 都很棒
故事片的懸疑 紀錄片的真誠 音樂般的質感
紀錄片本身和所講述的人物有著同樣的氣質

----------------------------------------------------------------20140514--------------------------------------------------------------
【《尋找小糖人》導演馬利克·本德讓勞爾去世 年僅36歲】瑞典導演馬利克·本德讓勞爾在斯德哥爾摩去世,死因未透露,已排除他殺。為拍攝《尋找小糖人》,他幾近破產,因經費不足,片子最後10%的內容是用iphone拍的。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音樂人羅德里格斯的故事傳奇而唏噓→【201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尋找小糖人 Searching for Sugar Man-紀錄片視頻 (via這裡是美國)


天妒英才 R.I.P


剛看完。正在聽Cold Fact和Coming from Reality兩張他的專輯。覺得這部紀錄片好的原因,似乎不是它有多麼地激勵人心。至少對我來說,這部片子讓人覺得好棒的原因遠不止激勵。它更像是一個向觀眾提出一個個問題的問卷。

一個成功的人是什麼樣的?
你是怎麼定義成功這個詞?
如若有朝一日你突獲成功或驚喜,你是否會改變人生軌跡?
你對於人的一生抱著什麼樣的態度?
你是否有考慮過用自己的努力使得周圍的人,陌生的大眾尋找更多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的價值需要靠什麼衡量,抑或是無須衡量,由心而發,用每一天演繹自己的心聲?
國家是什麼?
國際主義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國際主義的實現途徑是否只是像重信房子,岡本公三,奧平鋼之那樣以暴制暴尋求正義?

一部紀錄片好與不好沒有嚴格標準來衡量。更多的是,這個紀錄片是否引發了更多的思考,使得觀眾能夠問人問己,能夠讓個體的共鳴化為生活工作中的積極力量,讓自己,也讓別人活得更好,讓世界能夠更多的安寧和美麗。


早上在公交里剛把這部電影看完,公交上一車的人,但還是一個人在座位上低著頭,忍不住熱淚盈眶,看完扭過頭來外面在下雨,就想著到單位第一件事情就是點開電腦記錄下感受,原本早上是扇貝打卡的時間,但電影實在是給我很多感觸和感動,很多。
看到知友回答了這個問題,忍住沒有看,先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後再去豆瓣,mtime扒扒影評看一看,與我自己而言,這部電影的看點在於:1.歌迷的熱情,2.羅德里格茲本人的人格魅力,3.家庭的和睦。我想一個人,只要是你有崇拜、欣賞的人看完這部電影都會被深深地打動,歌迷們尋找心中的偶像,建網站、聯繫唱片公司老闆、甚至琢磨歌詞,從裡面分析有關於羅德里格茲的蛛絲馬跡,旁人也許難以理解,但這就是你對於某件事情和某個人的熱情。第一次淚點是電話那頭傳來羅德里格茲的聲音的時候,整個人立馬淚流滿面。簡單說下比較觸動自己的幾個點:
1、外國人一直讓我佩服的一點就是,隨便大街上拉來一個人,大家對這鏡頭都是那麼的自然,昨晚刷微博看街拍滾叔的街拍,前面都是我大天朝的妹紙,最後一張兩個老外一出現,前面的就完爆了,人家實在太自然,太洒脫,電影裡面羅德里格茲的女兒也好,木工同事,酒保大叔、各種歌迷,所有人皆如此,也是體制和教育方式的差別,不一而足,當然這裡沒有較量國內外體制好壞之分的意思,這種爭論本就無解。還有就是酒保和木工同事的一番話,當時就在想:卧槽,這貨真的是打雜的工人么?!!!懂藝術、懂哲學、說話句句都像心靈雞湯好么,還有表情帝般酒保大叔手舞足滔真的是醉了。

2、女兒們談及父親的教育,是的,生活很辛苦,精神卻很富足。住的房子沒有衛生間甚至沒有床,為了討生活去做重體力活,但卻常常帶女兒們出入博物館、圖書館、看演出,在底特律這個不允許你擁有太多夢想的地方,父親以他特有的方式,讓女兒們感受外面的世界,感受文化的熏陶。

「他都不算是家,只能是我們住過的地方」,但我相信,父親的存在,讓女兒們覺得哪裡都是家。
3、最大的看點莫過於羅德里格茲本身:記者採訪問他工作換了做的什麼,他坦然的回答,修房子、做木工等,辛苦嗎?沒有啊,我感覺很好,這會讓我很健康...看到這裡再次被折服,他可以穿著燕尾服去做木工(上班族果斷要擁有這種精神啊,把每個工作日當做雙休日,把工作看的很神聖,開心無愧的過完每一天~!),在他看來,工作就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木工只做好分內的事情便好,但他卻把一整個房子都打掃乾淨;甚至到後來住總統套房,他就一個人兀自蜷縮在牆角的椅子上,因為他不想讓人家又費事多整理一張床...世間還真有這樣的人,種種細節,就不在此一一列舉。談及還有沒有繼續寫歌時,他立馬笑起來。有啊,我有彈吉他,i love guitar~。
到達南美,下飛機,女兒們的話讓我很心酸,看到加長豪華轎車停在機場,我們連忙繞著走,你知道,豪華車肯定是大人物,反正肯定不是我們,我們怕妨礙到大家;開演唱會,估計最多也就會到20幾個人吧...但就是接的他們。沒錯,各種狗仔隊,閃光燈,一路上的大幅海報、宣傳畫,老羅德里格茲一路上看著自己的臉在路兩旁閃過「看,這是我,這也是我...」這個橋段又淚奔了 。。。┭┮﹏┭┮。

整個場館爆滿,人們尖叫。各種表情,激動地、陶醉的、甚至大哭的,看到自己偶像時候的那種心情很能理解,之前看演唱會也是這樣,但我和他們比起來遠不及這般熱切,只是特別替羅德里格茲開心,這本該是他應有的待遇,也是生活本該呈現的樣子。他說在南非,自己受到了王子般的待遇...是啊,你值得被這樣擁護、愛戴。那麼多年不上台,面對如此多的觀眾,卻那麼的淡定,這是要有多麼大的胸懷、多麼沉靜的內心,看到這裡自己就在想,換做別的藝人,肯定早就抱著話筒嚎啕大哭:謝謝你們、謝謝大家的愛、感覺自己這些年的一切雪藏都值得~但羅德里格茲沒有,表情那樣的泰然,是啊,我只是在唱歌,只是在唱歌而已,能唱給愛我的你們聽,我很滿足、很感激、這樣就夠了。他太「接地氣」了,大地般的厚重、樸實。
辦完演唱會,很多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女兒和南美的保安結了婚,sugarman在南美開了自己的音樂店,而我們的羅德里格茲依舊是那個羅德里格茲,做工、討生活,低調的過自己的日子,每每放到他佝僂著腰在大學中走路的場面,心裡又敬佩又擔心,擔心的是腰都直不起來了,走路顫顫巍巍,你要是老了生病了怎麼辦,那麼大年紀還去做工呀,安度晚年寫寫歌啊,不要那麼拼撒。他把大多數的錢都給了親人和朋友,自己依舊住在底特律那間住了40多年的房子里。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對音樂也有了新的認識,寫歌真的不是簡單的華麗辭藻的堆砌,好的作品,你要融入感情,經歷,記者問到你覺得 《cold fact》這部作品如何?他支支吾吾,怎麼說,我自己很滿意,是啊,首先要自己滿意,當時就在想,可以穿著燕尾服去做苦力的一個人,對自己所做出來的事情評價為滿意,那麼在外人看來,這絕對是神一般的創作,剛才開了個會,回來接著寫,實在是愛愛愛,好電影。自己聽歌比較喜歡看歌詞,詞不咋地一般都是聽幾次旋律就從手機刪掉了,詞寫的好的可以一放很久,而影片里的歌,詞填的,都很好,很寫實有些還有種略帶頹廢的正能量。沒有一番生活經歷,沒有一定程度內心的積澱有些文字你是寫不出來的,像現在歌壇,矯揉造作的大有人在,用心創作的也有,隨著網媒、自媒體的發展加之選秀節目,雖說不排除還是很多黑幕,但其實還是讓大眾見識到不少好的創作,一些小眾歌手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也算樂壇的一個好趨勢吧。
看點還在於整部影片的音樂,倆字:好聽!我打算全部下過來,啥時候再去買個正版光碟(PS:女兒說賣光碟的大多也都是盜版吧,哭。。。所以羅德里格茲爸爸才辣么窮。。。感覺為了自己欣賞的創作者,作為歌迷或者影迷的我們還是應該支持下正版,就當是對那麼多年一直給予我們正能量以及聽視覺享受的小小感謝)
番外:據說電影拍到後來沒錢了,後面的部分是導演直接用手機完成了,牛掰跪了簡直,小成本電影,但我不得不否認著實為一部好電影,傳遞著很好的價值觀,很熱血亦很平實。
自己比較容易欣賞他人他物,所以比較容易滿足,也學言辭過於激情澎湃但僅僅是個人之見,推薦大家去看~
貼幾張美麗的圖片:

(PS:背著吉他的羅德里格茲,前面是女兒,這是他們抵達南美下飛機的剪影)

(這是電影出現多次他獨自走路的橋段)

(吐槽下乍一看這張臉我真的覺得是華人,好吧雖然現在還是覺得是華人,我大天朝就是拽,巨星都擁有華人的面相)回噴下?簽名啊,觀眾看演唱會的剪輯啊,羅德里格茲個人剪輯等畫面看著真心觸動人心~很多精彩的台詞,本人嘴拙,文采有限,表述不出。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的角度切入點不同感受以不同,還有很多不再多說。~bye
對了,嗶哩嗶哩可以看到唷,裡面還有蠻多劇有彈幕,看著很有意思,不過這部看的時候彈幕很少,估計大家都默默抽紙巾抹淚在。。。我又在yy了。。。
順便說一句,新年快樂各位,倒計時20天~


導演Malik已經自殺去世了。

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情去看這部紀錄片,會看到一些很晦澀的東西。

貼一篇自己14年的日記吧。

No you can"t get away from it

Searching For Sugar Man《尋找小糖人》,2013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我看這部影片,是在2014年的5月,新聞爆出了導演Malik抑鬱自殺的消息之後。

除卻主角Rodriguez的部分,看的過程讓我十分難受。

Searching For Sugar Man講述的主角——民謠歌手Rodriguez——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用中國人的話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是一個真實的人的形象,不是單純藝術創作出來的角色。即便為了影片的架構和效果,導演Malik並沒有將全部事實都拍進影片,但就算加上全部的事實,Rodriguez本人就如紀錄片所講述的那樣相差無幾。懷才不遇,他依然平靜淡定地生活,認真仔細地做手裡的工作,獨自撫養三個女兒,貧窮落魄的狀況下,還帶女兒們去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教她們學識自信。

他的生命就如他雪天里的步伐,保持著一種奇異而遙遠的平衡,和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完全不一樣。即使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當晚,他也沒有出席。原因是他剛開完演唱會,累了,所以他回家睡覺了。還是在他那個破舊狹小,電視都沒有的家裡。沒有人指責他耍大牌。

這種特別帶給我們的欽羨,同樣作用在導演Malik身上。

Malik在影片中有少少的露面,靦腆溫柔並且禮貌,雖然拍攝的時候他已而立之年,面龐依然是異常清秀的男孩模樣。他為了一部影片,扛著巨大的壓力獨自在世界各地奔走,去採訪幾乎不可能見得到的人——從主角Rodriguez本人,到曾經的好萊塢唱片公司大老闆——然後在奧斯卡一夕成名。

這部紀錄片帶給主角Rodriguez的關注要比給導演Malik的多得多。影片獲獎後,Rodriguez低調簽約唱片公司籌備新專輯,近況備受關注。然而獲得成功後的Malik過了一年怎樣的生活,網路上幾乎沒有任何消息(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一直到他在家中自殺的新聞被報導出來。

我不知道如果看這部紀錄片是在Malik自殺之前,它帶給我的感受會不會更加純粹。是的,這部紀錄片是在講述一個不世出的音樂奇才,他的形象非常飽滿而且美好,足夠撐起整部影片。但在Malik自殺後看這部紀錄片,我看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做Searching For Sugar Man。然而看過影片就會知道, Sugar Man是Rodriguez年輕時創作的一首歌曲,指代的是夜店中販賣毒[和諧]品的一線毒[和諧]販;影片中提及的唯一一個被稱為Sugarman的人是南非的一位唱片店老闆。被眾人苦苦尋找多年的落魄民謠歌手Rodriguez,並不是所謂的Sugar Man,也從未被稱為Sugar Man。導演Malik為這部紀錄片命名Searching For Sugar Man,除卻作噱頭博關注的嫌疑,當有其他的含義。

之前說到,Rodriguez的生命就如他雪天里的步伐,保持著一種奇異而遙遠的平衡,和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不一樣。就彷彿這個世界的所有動蕩,能給他留下身體和記憶的影響,卻不能在他的靈魂上刻下任何印記。他的生命寫下來也是平常,經歷過事業的失敗,經歷過戀愛,經歷過結婚生子。但他是那樣平靜、平和,不因才華被忽視而悲傷自棄,不因才華被認可而狂喜自得。我們不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

Malik也不知道。

Searching For Sugar Man很特別。通常,一部影片,不管它是電影、電視劇、動畫作品、紀錄片,都有一個或多個主旨。就以紀錄片為例,《舌尖上的中國》《動物世界》等等,甚至貝爺的野外求生,都能明顯地看到其主旨。而Searching For Sugar Man呢?Malik似乎未給這部影片賦予太多的含義。

一定要說Searching For Sugar Man有一個主旨,那麼只能是「Rodriguez的平靜」。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這個句子,還缺一個主語。

Rodriguez的平靜,對於飽受抑鬱困擾的Malik,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帶著他完成了艱苦的拍攝。如果要說Rodriguez是Sugar Man,那麼,這種平靜就是他手裡的sugar。這麼說似乎非常奇怪,畢竟這樣的境界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想要達到的,亦不致命:Rodriguez好好地活著呢。

但Malik死了。這種平靜像致幻劑,因為它是一種常人所不能理解、又求之而不得的能力。

我們的生活中偶爾會有一種人,天生的樂天派,隨時隨地都發自內心的開心,你見到他見不到他的時候他都很開心,他一個人很開心,和別人相處時也很開心。我們的生活中偶爾還會有另一種人,天生富有激情,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天天就像打了雞血,你根本無法理解這個人怎麼會那麼有活力呢?

對於平常人,這種快樂、激情並不是天賦。傳統意義上的致幻劑、興奮劑,能從生理上直接調動快樂的感覺或者加強身體能力,而在藥效結束後,人體本身的能力變得更弱。

平靜就是Rodriguez的天賦。

抑鬱症,意味著情緒調節能力、特別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失控。從影片的細枝末節,能看到Malik本人有著十分極端的兩個面:他執著地花費六年時間八萬美元獨自拍攝紀錄片,似乎是個十分堅毅的人;但面對曾經的好萊塢大老闆咄咄逼人的設問,又顯得那樣怯懦而無助。

Rodriguez的這種能力就十分完美,為了追尋它,Malik的激情被強力地調動著,去南非,去美國,沒錢了用iPhone也要拍下去。但在獲獎後,這種追尋結束了。拍攝這部紀錄片沒有帶給Malik他想要追尋的。

Rodriguez依然令人欽羨,毫不受影響地繼續過著平靜的生活。Malik呢?

我們能知道的只有,在獲得榮譽的一年後,他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最終極的平靜。


Sugar man, won"t you hurry?

Cause I"m tired of these scenes

For a blue coin, won"t you bring back

All those colors to my dreams?


剛看前面小部分,沒有特別大的觸動,但是到後面,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就出來,尤其是羅德里格斯到南非第一次舉辦演唱會的時候,他站在了他該站的地方,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感覺一個人生活的怎麼樣真的與自己的內心境界有很大關係,儘管羅德里格斯沒有錢,在美國沒有歌迷,但他仍舊喜歡著自己的音樂,喜歡聽演唱會,認真努力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穿著燕尾服去做體力活~~~最後想說,你的努力永遠不會辜負你。


我跟身邊的人說起這個故事,他們都認為這是某個電影的故事表示不相信,可這確實是真真真切切存在過的
-----------
沒人看但就是想把截圖補上來


致敬默默堅持自己生活和夢想的人。


每當我低落時,她就是我的『心靈雞湯』。

太溫柔了。她對於我的溫柔,類似上帝對於教徒的溫柔。


沒有任何努力是徒勞的——觀紀錄片《小糖人》有感


如果這世間真有傳奇,美國民謠歌手西斯托·羅德里格茲無疑就是個傳奇。


上世紀70年代,羅德里格茲正青春,熱愛音樂、才華橫溢,有幸被音樂製作人發掘並連出兩張專輯。就在他憧憬著星途燦爛的歌手生涯時,音樂市場對他的作品卻反響平平,唱片銷量屈指可數。無奈他迫於生計只能回到底特律大街上當建築工,每天灰頭土臉干著拆房頂、砌磚蓋房等重體力活……二十多年轉瞬即逝,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不敵殘酷現實,在時間長河中眼看就要變成一位平庸老者時,故事發生了奇蹟般的反轉——90年代,南非開普敦歌迷通過網路,最終找到了他們本以為死去多年的偉大歌者。


原來羅德里格茲的兩張唱片在當年發行不久就因機緣巧合,漂洋過海被一位歌迷帶到南非;口口相傳、複製流傳就這樣在南非國土暢銷二十餘年,唱片累計銷量達數百萬張。在南非,他是「比貓王還流行」的超級巨星。他的清澈嗓音、充滿哲理的歌詞、對舊體制的控訴和底層艱辛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南非人民勇於打破種族隔離、開創民主文明的「彩虹之國」;他的音樂成了整整一代南非人的集體記憶。而羅德里格茲本人卻對這一切毫不知曉。當南非歌迷聯繫到他,並建議他來南非舉行演唱會時,他已在建築工地苦撐多年,周圍沒人知道他曾是歌者,更沒人想聽他唱歌。


1998年,距離羅德里格茲1970年發行第一張唱片已經過去了28年,他終於以一名超級巨星而非建築工的身份,踏上了彩虹之國的國土。他的到來受到了成千上萬南非歌迷的狂熱歡迎。同年他在南非舉行了6場演唱會,場場爆滿。第一場音樂會上,人們持續不斷地尖叫哭喊,他一句話沒說,台下山呼海嘯,沸騰了十分鐘。他唱起那些熟悉的老歌,平靜地經歷這遲來的一切……羅德里格茲感慨地說,他在南非受到了王子般的歡迎。

等這夢幻般的經歷暫時結束,他又回到美國,繼續做他的建築工,照樣住在原來的老房子里,過著跟之前幾乎一樣的生活。此後多年他在南非共舉行了30多場演唱會,他把收入所得均贈與了親朋,自己還是過著平凡樸實的平常日子。當然他又開始嘗試寫歌,並把寫好的幾十首歌拿給音樂製作人,他想聽聽他們現在對自己新作品的看法。根據羅德里格茲傳奇故事拍攝的傳記片《尋找小糖人》曾獲2013年第8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我們很多人可能沒有羅德里格茲那樣出眾的音樂才華和命途多舛、否極泰來般的傳奇經歷,但幾乎我們每個人都不想虛度年華,都想充分施展自身才華、成就自我實現的輝煌人生。但也許常常事與願違,現實往往比想像的要殘酷、複雜得多,我們自感空有一身才華、滿腔抱負卻時時處處囿於環境限制而無法施展。內外在環境的各種壓力和局限讓我們被迫只能一點點放棄夢想,一點點變得現實、平庸甚至猥瑣不堪。我們不再願意為夢想付出額外的努力,滿足於生活施捨的那點殘羹冷炙,滿足於被命運之河裹挾著載浮載沉,於是夢想女神再也沒有敲過我們的門。


我們不明白「功不唐捐」的道理,任何付出都不是徒勞的。正如大學者胡適曾言,「佛典里有一句話:『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丟了。我們也應該說:『功不唐捐!』沒有一點努力是會白白地丟了的。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了!」德國哲學家尼采也曾深刻指出,「因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總會以某種形式與日後發生的事情產生聯繫。哪怕是遙遠過去的人們的行為,也與現在的事情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一切行為與運動皆為不死,所有人的所有行為,即使是最微小的行為,也是不死的。」 也就是說,你做出的任何再微小的努力,都會永久地改變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永遠回不去它之前的那個樣子了。尼采又說,「如果這個世界真有奇蹟,它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羅德里格茲在被迫淪為建築工的那二十餘年裡,並沒有自暴自棄放棄生活、放棄夢想,他有空時就背著吉他彈唱,他帶女兒參觀博物館,他甚至曾籌備參選市長……於是等遠在千里之外的南非幸運女神終於敲門時,歌迷們發現才華並沒有離開這位命運坎坷的歌者。最終,他用歌聲永久地改變了這個世界。


所以說,即使我們自認為生活中遇到再多坎坷、再多限制和不如意,記得堅持努力、堅持夢想、堅持與人為善,堅持做個積極上進、內心溫暖有愛的人;即使夢想最終不開花,努力的過程也會讓我們收穫滿滿,讓他人因我們的付出和努力而間接受益,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會幸福美好。


記住,沒有任何努力是徒勞的,只要付出努力、付諸行動,你就會永久地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你自己;記得當然是往好的方向改變啊,加油!


1.生命的奇妙,天然的劇本:任何編劇都不敢這麼寫劇本騙錢。但是,它確實真實得存在
2.Rodriguez特異且光輝的人格
3.用懸疑片的手法拍紀錄片所帶來前半部分的懸念,和後半的震撼。
4.拍攝過程也是有點小傳奇


因為是他所有的聽眾欠他的。


在你眼中他是不是loser?

一直想知道,在國人眼中,什麼算成功什麼算失敗。如果你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選擇了想要的生活,但並沒有因此贏得可觀的家產,甚至活得清貧。在親戚朋友的眼中口中,你會是怎樣的一個人?你的人生會如何被他們談論?如何被認識你、不認識你的人們談論?就像片中,一個曾在70年代闖蕩音樂圈,還發行了幾張唱片,並在製作人口中是那麼天才的歌手,卻在90年代歸隱鄉下,靠裝修房子為生。他的過去不為人所知,知道的會像忽然想起來似的笑談幾句:哦他好像寫過歌。

給一位90後講上面這段話,講到「靠裝修房子為生」時,她笑出了聲。

她曾問過我,她的朋友靠家長,大學畢業後輕輕鬆鬆就可以找到工作並且收入頗豐,我為什麼要拚命工作這麼多年,還在住租來的房子?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為什麼有人輕輕鬆鬆就可以成功,但你為什麼累死還是個loser?

我並不是一個敏感的人,但必須承認,每一個在大城市奮鬥的你們都會或有或無地承受一些壓力,很難安靜地守住自己的位置。而我們之所以喜歡小糖人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我們在他的故事裡找到了自己期盼的自己。喜歡一件事,就是喜歡一件事。去做這件事,也是單純地因為喜歡這件事。心無旁騖,絲毫不患得患失。只要你表達了自己,總會找到喜歡你的人。也許你二十年後才知道,也許喜歡你的人遠在世界的另一頭。

說句不怕被笑話的,這個片子,第一次看的時候,也是看到三十分鐘都不知道它在說什麼。卻沒想到,堅持下去,別有洞天。

開頭老糖的話其實基本把他在片子中的動機說清楚了。名字都用人家的歌取的。沒幾個追星的比這個更偏執了。

的確,片子還不到五分鐘,空間就從南非跑到了底特律,時間又從今天跑到了1968,加上大家描述的奇幻場景。對於不了解這個歌手的人來說,確實容易齣戲。

主人公的影子終於出場。不得不敬佩導演在這幕戲的一開始就創造了這麼一個具有儀式感的展現方式。這的確和他之後的生活境遇差別太大。而這個差別,才是導演要說的,也是打動我們的。

在這裡想說一句。很多記錄片愛好者,包括我自己,都曾經以為跟著一個人去拍就好了。但主人公的選擇有多重要,是很多人開始不太注意的事。這讓我想起一句老話:「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紀錄片雖然不是新聞,電影也不是,但看慣了電影的人都知道,如果主人公和故事之間沒有反差,這個片子基本上就完了。所以看完之後基本可以總結,小糖人的導演在一開始極力造神,才能讓你有種震撼般的錯覺,就是 — 真正的神才不會把自己當做神。

但這種做法也不是誰都可以複製的。一種小危險就是如果做不好,觀眾就會以為是粉絲電影而換台或退場。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那一代的歌曲。和鮑勃迪一樣牛?喜歡鮑勃迪倫的聽聽吧。不知道鮑勃迪倫的,就當普及搖滾知識了。這段動畫據說沒花多少錢,看上去的確沒有違和感。看來在飢餓中創作出的作品,的確是引人注目的。歌也是。

「幫人修屋頂」這話第一次在片中出現。「和無家可歸的人沒有兩樣」。也許導演當初也是在這種狀態下創作,與歌神心有戚戚焉吧。

他為什麼沒紅?這是藏在被採訪的音樂製作人心裡的疑問。不得不說,小糖人,聽的心裡麻酥酥的。

等等,這是粉絲片么?很奇怪。說是,但粉絲是誰?說不是,怎麼大家都在緬懷?羅蘭德的採訪,片中的亮點。他不去當演員真可惜了。繪聲繪色的講述,是所有紀錄片中採訪者的典範。這就像高曉松看上一名歌手,為他製作了專輯但最後演唱者沒火。奇怪嗎?聽歌這段,簡直了。不得不說,這段是我最開始決定要看下去的原因之一。他是個預言家,但沒有人要去聽他的歌。

也許太悲觀?也許太清醒?今天當有人讀不懂中國時,便有人拿美國的7、80年代做比喻。當然我並不知道30年前的美國究竟有多浮躁,但是否在經濟快速發展、消費主義盛行的階段,都會有像主人公這樣的天才被市場埋沒?不是理論也不是思考,只是數百種判斷之一。

不管主人公的歌是怎麼來到南非的,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露骨的歌詞的確深深地打動了生活在這個問題社會的青年們。就像80年代瓊瑤劇剛被引進時,內地的孩子終於「知道了戀愛是怎麼回事」。歇斯底里、痛哭流涕、深情表白……從此內地男女不「zuo」不活。相比之下南非的青年們就幸運及理性得多。主人公的鐵杆粉絲高中被「我在想你究竟have過多少sex」震驚。很難想像在一個種族隔離的保守社會,每個人還都可以有他的專輯。試想想MJ在內地有沒有這麼大影響力?無非也是80後們成了消費主體之後,才敢公開向他表達愛意吧。而瓊瑤阿姨,當初喜歡過她的人如今還有幾個願意表達愛意?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你曾喜歡過的明星,有幾個是你到現在還會喜歡的?有多少是你已經不屑承認自己曾喜歡的?

反體制,也許是每個社會經久不衰的話題。而多少社會都是靠文藝作品被啟蒙的?他的歌唱到了世界另一頭人的心裡,南非人此時此刻需要他的歌,需要聽到他的建議:不喜歡總統講話的樣子?關掉電視吧。

難道每一個國家都曾有一段令人20年後可以微笑著談起的禁令?女管理員的講述多輕柔,好像這件事發生在幾個世紀前。哈哈,「被禁的話一放出,就會使專輯變得更有吸引力」。看來全世界的禁令都是一樣的。對一個16、7歲的孩子來說,有什麼比禁令更有吸引力的呢?太完美了。

不得不說,歌神的歌真的很好聽。太完美,影片三分之一的地方提出悖論:在美國沒人聽說過他。這也是片中一個經典場景:討論歌詞。太奇特的選景。一部懸疑片慢慢浮出水面。

終於有人開始直接談論他的失敗。在演唱會上自殺,這幕場景無論怎樣腦補都顯得太悲壯。從歌詞里找歌神的線索,多麼資深的粉絲。歌神並沒有死。而故事才剛剛開始。奇蹟真的需要親身經歷。請感受,有天你發現一大波你平凡父親的粉絲在網上尋找他蹤跡的感覺。請再感受,MJ有天打電話給你的感覺。當然,是在你完全不在意他在母國並不受重視這個事實的前提下。

他的歌真的很好聽。而且,他真的不是一個明星。採訪中可以看出來。

「知道自己紅極一時,這種感覺不是很好嗎?」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那張專輯之後是否想過繼續錄專輯?」

「我也想,但沒有比那更好的了。所以就回來上班了」

「什麼工作?」

「拆除舊屋、裝修新屋」

我毫不懷疑這個人是愛音樂的。可以想像,作他的粉絲,是多麼值得。他把這種精神傳遞給了他的粉絲和家人。這是真正的搖滾精神。女兒要富養,比起內地的父母不遺餘力地用自己的成功為子女鋪路、用自己的不成功敦促子女追逐成功,歌神在真正地富養他的女兒們。

所有製作人都驚訝的事,被歌神一句話帶過。

底特律的裝修工人在南非受到MJ級別奢華的演唱會迎接儀式。「我肯定加長轎車不是來接我們的。」哈哈,歌神的女兒,你確定嗎?

造夢之旅。但歌神沒有睡在超大的VIP套間的床上,而是蜷縮在椅子上,因為覺得沒有必要。但你知道這場演唱會對於熱愛他的人們的意義嗎?當然,前提仍然是,當你知道他在母國並不受歡迎這件事後,也沒有覺得掉價。

他們當然沒有覺得掉價。只是大家太不相信這真的會是他。看上去演唱會的確很瘋狂,就像他女兒說的,他根本不需要唱歌,大家看到他就已經很激動了。「謝謝你們讓我活著」。心中的明星和造出的明星區別有多大?

南非6場演唱會場場爆滿。 那麼問題來了:內地歌迷間的代購寬度減去南非歌迷間的代購寬度,等於優樂美繞地球多少圈?

女兒在演唱會期間找到心中所愛。或許歌神也因此讓別人變得有錢,而對於他來說,現在的生活依然是過去的生活。

也許正因為這樣,他的粉絲才會更相信他唱出來的那個世界、永遠不會放棄愛他吧。


當你視一個東西如珍寶
但你卻無法說服別人也去欣賞的時候
是遺憾的
更是寂寞

那種寂寞或者讓你瘋狂,或者讓你消沉,或者讓你遺忘,或者讓你平靜

就像我此刻看完《尋找小糖人》像如獲至寶一樣,但是發現,關注這部片子的人還是少之又少。我想要推薦給所有的人,讓別人感受我的感受,可是又怎麼可能呢?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竟然從篇子中感受到了宗教,死亡,哲人,先知。那種宗教感讓我起雞皮疙瘩……

許久許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三年前(2014年5月13日),瑞典導演Malik Bendjelloul突然過世,據稱是因抑鬱症而死於自殺,年僅三十六歲。這位被業內看好的青年導演僅留下了一部紀錄片作品《尋找小糖人》。為拍攝這部紀錄片,他幾近破產,後因耗時過久、經費不足,最後的一些鏡頭都是用iphone拍的。但《尋找小糖人》也獲得了2013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前段時間范雨素因其文章《我是范雨素》走紅網路,人們讚譽其作品的同時,更多的是噓唏其坎坷的身世與育兒嫂的身份。這是一種對於社會底層的觀望,繼而是對生活與藝術的反思。一如在去年戛納電影節上首映的備受好評的《帕特森》,裡面講述的公交車司機帕特森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過著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但他卻有另一個身份——詩人。和范雨素一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或許略顯卑微的工作,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這與《尋找小糖人》里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Sixto Rodriguez(西斯托·羅德里格茲)的專輯《cold fact》在上世紀70年代的南非是最火爆的專輯之一,裡面的歌曲甚至成為南非所有參與反對種族隔離運動青年們的聖歌,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Beatles和Elvis Presley。但是與其他搖滾歌手不同,當時的人們對於羅德里格茲的了解卻是一片空白,據傳他在一次演出中自焚,成為搖滾史上最詭異的一次自殺。

當時的南非十分保守,處在嚴重的種族隔離狀態。而羅德里格茲則傳遞給了南非青年們衝破體制的反叛精神,他的音樂影響了一代人,激勵著他們去追求自由和理想。南非一家唱片行的老闆Segman外號Sugar某次意外發現在南非人盡皆知的美國搖滾歌手羅德里格茲在美國卻無人知曉,由此燃起了對於作者生平的好奇。

幾經周轉他們找到羅德里格茲第一張唱片的製作人,才知道,原來羅德里格茲還活著。他生活在底特律,是一名生活清貧的裝修工人,對於在南非走紅他一無所知。後來羅德里格茲被請去南非開演唱會,他和女兒們都不敢相信他在南非受歡迎的程度,而南非的人們也不敢相信他們能夠看到羅德里格茲這樣一個傳奇出現在眼前。男女老少們都來到演唱會,萬人空巷,人們對著他呼喊尖叫淚流滿面,氣氛一度推向高潮。而羅德里格茲對觀眾說:「謝謝你們讓我活著。」

羅德里格茲說他有兩個人生,就像馬車變成南瓜車一樣,演唱會結束後他回到美國,還是繼續他原來默默無聞的生活,辛苦工作,勉強維持生活。他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除了他自己。

導演將觀眾的視角定位在一個探尋真相的角色上,於是前半部分撲朔迷離的傳說,就像希區柯克的麥格芬一樣控制著眾人的眼球,增添了不少懸疑色彩和戲劇性。而後對於羅德里格茲的深入了解,則更讓人感動與備受鼓舞。

羅德里格茲是一個低調的人。當初音樂製片人找到他的時候,他在底特律街角酒吧的迷霧中,戴著墨鏡背對著人群靜靜地彈唱。擁有著最在紀錄片一舉成名後,sugarman一度成為谷歌搜索熱詞,2013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本來也邀請了羅德里格茲參加,他卻認為影片的成功是導演一個人的功勞而拒絕了邀請。

對待裝修的工作,他也帶著近乎虔誠的認真,甚至會穿著燕尾服干八九個小時髒亂的活。正如他的同事所說,他身上有著藝術家的特質,那種對於提升事物本質的追求超越世俗與平庸,即便音樂的夢想在他所處的社會沒有實現,音樂的精神卻一直都在。但儘管生活貧苦,羅德里格茲卻堅持帶自己的孩子去當時上層精英人士才會出入的博物館、圖書館、科技藝術中心,給她們展現除卻眼前苟且之外更豐富的世界。

這正是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身上獨特的魅力。他創作出了備受讚譽的音樂,卻做著最底層的工作。人們會想,為什麼會這樣?

一方面,羅德里格茲所處的社會與時代,是在上世紀70年代的底特律,受石油危機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和海洛因、可卡因的大規模流入,底特律白人外遷,大量房屋被遺棄,犯罪率迅速上升,這座城市讓人沒法擁有太多夢想,它不讓你去期待太多。同時種族歧視依然嚴重,黑人和白人的音樂涇渭分明,而墨西哥裔的羅德里格茲創作的卻是白人專屬的民謠搖滾。

另一方面,這樣的生活說到底還是羅德里格茲自己做出的選擇。紀錄片提到羅德里格茲的專輯在美國只賣出六張的事實,但對於他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發展卻隻字未提,或許是出於對敘事主題的考慮,但也有隱瞞事實而刻意煽情之嫌。將自己的音樂為更多的人所知曉與喜愛固然是每個音樂人的夢想,但對於其附屬而的名利,羅德里格茲卻並不在意。他對於音樂的熱愛,不是像我們一樣賦予了神壇光環的理想,而只是一種純粹的熱愛而已,它來源於對生活和藝術的積極追求,本質上,和他做建築和裝修的苦力一樣。當被問到喜不喜歡這份工作時,他說喜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健康。如果說別人只是生存,他卻真的在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多次出現的羅德里格茲走路的鏡頭,著墨最多的是在雪地里的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都很認真,就像他對待其他的一切一樣認真,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已寫進了雪地中深深淺淺的腳印里。

在吉姆賈木許的影片《帕特森》中,公交車司機帕特森身上,可貴的不是他創作出了多麼驚為天人的詩集,而是那種對於詩意的執著,一種融入進骨髓上升到精神的熱愛。帕特森的詩集可以被燒毀,羅德里格茲的音樂可以不被當時的美國接受,但藝術卻匯入了日子的分分秒秒里,在帕特森的公交線路里,在羅德里格茲的苦力活當中,在這些平民藝術家的靈魂深處。

在《尋找小糖人》獲得奧斯卡之後的第二年,被奧斯卡提名的另一部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讓人不自覺地將這兩部放到一起。兩片的共同之處在於導演都以一種偵探式的探尋視角,來展現一位神秘的平民藝術家的真實形象。薇薇安·邁爾死後留下了無數照片的底片,沖洗出來後人們才發現她是如此傑出的一位攝影家,然而她生前的身份卻是保姆,隨著探訪深入,她的怪異性格也越來越鮮明,我們看到一個內心陰暗甚至有些扭曲的普通保姆是如何捕捉生活的庸常瑣碎中的藝術的。隨之而來的是對於美的另一種思考。

無論是羅德里格茲還是帕特森,無論是薇薇安·邁爾還是我們開頭所提到的范雨素,他們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解讀著生活與藝術。而不管是崇尚陽春白雪還是偏愛下里巴人,藝術的本質總是以生活為核心,看完《尋找小糖人》早已熱淚盈眶,為《sugarman》,更為羅德里格茲本身對於生活純粹的熱愛。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尋找小糖人】單從情節上來說,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故事之一,即使看之前被劇透,仍然覺得懸念的鋪陳,戲劇化的反轉,非常驚艷。

但是這不僅僅是一部故事片,而是一部紀錄片。一個演員表全是本人的真實發生的故事,一個過去發生的故事(梵高,貝多芬,曹雪芹...),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參加 網易雲音樂評論量最高的歌曲有哪些?在這些評論里你又發現了什麼值得品味的故事? - 霍爾頓是霍爾頓的回答 - 知乎)。

影片末尾說到主人公代表了一種人類精神(human spirit)。

【老人與海】里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大馬林魚。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最後大魚被吃光,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最後被扔進了垃圾堆。

老人與海也取自真實,這兩者的共通之處,即深刻闡釋了人類的悲劇命運和平庸與卓越的相對性。所以,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也不知道題主發起這個問題是什麼時候了,這個片子是12年上的,當時的奧斯卡記錄片獎,一直沒抽出時間,過了這麼久才看完。實際上這個片子最精妙的地方就是故事,這個故事是天然的,用不著修改,而且正如片中說的,他夠傳奇夠宏偉,這是其他片子做不到的,所以算一個先天優勢。
尋找小糖人是自己在家看的,看到後來真的是忍不住流淚,後來問問自己原因,答案是不知道。很多紀錄片表達的都是一種思想,想突出一個主題,或達到一種宣傳的效果,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動物世界等等……但這個片子,主題就是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很不一樣,他有足夠的能力讓你激動令你惋惜。如果真的要找出主題,那大概也只有羅格里德滋的平靜,一個大學學哲學的人成為了只賣出六張專輯的不成功歌手,最後淪落為破敗的底特律街頭的藍領工人,像他女兒說的一樣,他有兩種人生,截然不同,卻從未離開。
其實在我看來,尋找小糖人真的就是看看情節,要是一味地追求主旨那你就輸了。片子另一個亮點就是音樂。這應該也算是他的一個先天優勢,片子的傳主就是歌曲的作者,實際上片中羅格里德滋沒出現過幾次,採訪時的話也都不多,看起來有些害羞甚至語言障礙,大家也看得出演唱會之類的也都是插入現有的影視資料,但是全片又充滿了他的歌曲,在某一方面能補足採訪鏡頭過少的尷尬。他的歌曲也確實不錯,歌詞也很放浪,感覺在天朝應該也能找到一些共鳴,當然對於他的歌一直沒火也有些疑慮。
多說兩句,實際上這個片子差點和羅德里德滋的歌一樣,導演malik拍到後來破產了,在一點錢沒有的情況下用iPhone拍完了後面的部分,所以說導演Malik和羅德里德滋有共同之處,就是夠執著,敢堅持。但不幸的是Malik導演14年得了抑鬱症,自殺了……

最後就用inner city blue的歌詞作為結束吧,聽著歌,想像著羅格里德滋此時正背負著搖滾巨星的身份遊盪在底特律破敗的大街上……

Going down a dirty inner city side road

I plotted

Madness passed me by, she smiled hi

I nodded

Looked up as the sky began to cry

She shot it

Met a girl from Dearborn, early six o"clock this morn

A cold fact


Asked about her bag, suburbia"s such a drag


Won"t go back


PS吐槽一下,iPad版的知乎真難用


先貼兩句歌詞。
Can"t get away, from Rodriguez
Born in the troubled city
In Rock and Roll, USA
In the shadow of the tallest building
I vowed I would break away
Listened to the Sunday actors
But all they would ever say
That you can"t get away from it
No you can"t get away

我想這才是這個片子的主旨,你根本無法逃離。
七八十年代的美國,拉丁裔正在水深火熱,混的連黑人都比不上。就像片子里記錄的那樣,白人有白人音樂,黑人有黑人唱法,Rodriguez這種一看就是西語姓氏的,再有才華也得滾蛋。
是,他是一個傳奇的歌手,但想必那個時代這樣的歌手不在少數,我真正覺得傳奇的是,一個國家的少數族裔在歧視和不公平中倒下了,又在另一個國家的少數族裔的歧視和不公平中站起來。
他在南非的一炮而紅並不基於他無與倫比的才華,而是少數族裔的吶喊。這其實挺諷刺的。推翻了我一開始那種覺得堅持就有意義的雞湯想法,更多的覺得堅持無意義,一切都是際遇或者說命運,你無法推翻他,他能成就你也能毀了你,和你有什麼能力無關。
他在南非被塑造成英雄,他在美國給人修房頂。他的命運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有即是無,失去就是得到。
就好像瘟疫一樣的拉丁裔如今也成了美帝的中堅力量。就好像Rodriguez重新走紅,在北美開了一場又一場演唱會。就像片子的導演自殺了。
每個人的一輩子只是演出一份早就寫好的劇本,多少年來奴隸與奴隸主的關係不曾改變,視角站高一點,你永遠是那隻隨時被踩死的螞蟻。
也許有人看到勵志,我看到的是一個環,你覺得安全也好,憋屈也罷,you can"t get away。
近來學校校長陷入一場若有似無的辱華風波,有什麼好吵的呢。歷史都是由後人書寫,現在只需等待。
老子說,無為。嗯。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周星馳的演技?
看完《熔爐》,你有什麼感想?
有哪些小眾懸疑片推薦?
電影《熔爐》為什麼會被封殺?
花與愛麗絲最後一段男主角的話是在說他其實喜歡花嗎?

TAG:電影 | 紀錄片 | 民謠 | 《尋找小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