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金牌數第一名和足球世界盃第一名誰更有影響力?
當然是足球世界盃奪冠。無論體壇內還是體壇外,都是世界盃奪冠影響力更大。
奧運會金牌總數第一,天安門廣場可沒有大規模的熱愛體育的群眾自發遊行慶祝。
就算只是世界盃出線,在民眾當中的影響力也遠遠超過奧運會金牌數第一。
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經歷過國足世界盃奪冠(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吧),所以只能說一下經歷世界盃出線。那是我親身的經歷。
2001年10月7日的「出線日」,我和三個舍友(其中一個還是我的同事)在宿舍看完了國足主場1:0勝阿曼的比賽,第一個念頭就是:
「去天安門,打車也要去。」
我們當時沒經驗,打車說直接到天安門,司機師傅一聽就笑了,說到不了,現在已經人山人海了,你們趕時間的話,去五棵松坐地鐵吧,然後到了五棵松,坐一號線地鐵到了王府井站。
在五棵松站開始,無數興奮的球迷擠在地鐵里,就跟現在——你沒看錯,就是現在,不是2001年——早八點的上班高峰一樣。
其中有很多女士和孩子,也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孩子肯定不太明白大人為什麼高興,但幾乎所有大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超過承受能力的欣喜。
不知道是誰,在到了萬壽路站的時候,突然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
幾乎車廂里所有的人都開始唱起來。
這種重大遊行時刻,在天安門西站、天安門東站根本不讓下車的,只能坐到王府井站下車,不過無所謂,一到站,大家蜂擁著出地鐵,然後就看到無數的人,歡呼著往出站口走。他們大喊著:「中國隊,牛×!」但同時也非常遵守秩序。
出了王府井站的C口,一眼望過去都是人,每個人都興高采烈。人行道上是人,自行車道上也是人,主幹道上的汽車都走不動,估計也不願意走吧,毫無節制地鳴著喇叭,還有人從車窗里探出半個身子,大喊:「我們出線了!」
在自行車道的虛線上,平均五到六米就有兩名警察,「個別地方」還是三名。上了年紀的神情非常緊張,但更多都是露著笑容的。不少年輕的後生比上了年紀的還緊張——他們特別怕出現不可預知的意外。
在天安門東站的北出口(沒記錯應該是B口),往西(也就是天安門方向)走不到三米,就看到七八條漢子,有些頭上綁著頭巾,有些拿著國旗,坐在北出口旁邊的馬路牙子上痛哭。有一面抽煙一面哭的,有抱頭痛哭的,也有一面朝天磕頭一面哭的,還有的咧著嘴笑,卻笑不出來,最後變成了哭聲。
當時人流洶湧,但是所有人走過他們身邊的時候,都會立刻讓出一片地方來。還有人非常友善地去拍拍他們的肩膀,抱一抱他們。
「我說哥幾個!出線了,今天該高興!」有人去安慰。
「是高興啊!我就是高興到忍不住啊!」其中一條漢子一面哭一面回應。
走到地下過街道——過去就是天安門廣場——過去以後,一群比我小不了幾歲的學生吹著喇叭跑過來,有節奏地大喊:「中國隊,牛×!」
一路上如果只是正常對話的聲調,根本聽不到自己在說什麼,也聽不到旁邊人在說什麼,要湊近對方耳朵才能聽見。
在廣場里,你能看到的人,10個有8個和瘋了一樣,揮舞國旗,放肆大喊,喊到最後估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喊什麼了。當時有相機的人才是真幸福,啪啪啪地合影。不過合影貌似也沒什麼×用,人擠人到什麼程度,你拿著相機拍照,身體每一秒鐘都有可能被旁邊的人碰到;被拍攝的人根本就沒有地方擺造型,身前身後隨時會出現不知道是誰的歡呼群眾。36張膠捲能有一張拍得好的就不錯了。
我手頭有個理光的傻瓜相機,但因為是晚上,沒有地方買膠捲,事先也沒做好心理準備,只知道「今天不加班,絕對不加」。
激情的慶祝也有帶有溫情的一面,這一幕我沒看到,是我一個朋友說的。我們事先說好,要是被人流衝散,一定要在10點半之前到天安門西站的南出口互相等候,坐不上地鐵好歹也能一起打車回去。結果一進廣場,立刻身不由己,幾個照面之後身邊就都是別人了。
我那朋友看到有小孩被父母抱著,大聲哭喊著「餓了」,但人已經多到不可想像的程度,短時間內根本就很難走出去。就算你能走出去,也搞不到吃的,前門大柵欄一帶的飯館早就被擠爆了。不過立刻就有女球迷擠過來,拿出隨身帶的麵包蛋糕遞給這孩子的父母,大聲說「吃!能吃多少吃多少!阿姨請客!」另外,還有人圍過來給水給煮雞蛋的。
歡慶場面其實就是竭嘶底里地歡呼大叫,國人好歹還是比較傳統的,沒熱情到見人就親吻的程度,至少我的視野里沒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過也被人抱了幾十次,這一點都不誇張。
各種革命歌曲唱了一次又一次,一面唱一面哭的到處都是。特別是「歌唱我們心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現在想起來還全身起雞皮疙瘩。
我們算是幸運的,到得早,後來才知道趕來天安門的人越來越多,東起建國門,西到禮士路,絕對是水泄不通。為了安全起見,行人都不讓原地停留了,只能雙向走動,更不用說進天安門廣場。4年以後,看了《足球之夜》的紀錄片《出線日》,才明白那天晚上,去天安門廣場遊行慶祝的人數前前後後多達50萬。
我們從王府井向西走,一直走到禮士路,才下的地鐵,坐回五棵松,又打車回的宿舍。機動車道也是在二環復興門開始,才慢慢能走通的。
當時坐的還是1.2元的夏利,往世紀城方向返程的時候,司機師傅說沒吃飯,我們立刻說「一起一起,我們請客」,結果司機師傅說「拉完了這趟就回家,家裡四鄰五舍二十幾個等著,下了餃子,備了小二(紅星二鍋頭)」,就不摻和我們這桌了。
至於這次出線,在體壇內多有影響力,去看2005年10月6日那期的《足球之夜》,有個紀錄片《出線日》,就明白了。
出線日鏈接:[足球之夜]出線日:我們出線了!
[足球之夜]追憶十年——出線之路的點滴
在第二個鏈接的下方,有很多出線日的短片剪輯,可以一個一個點擊來看。
亮明個人觀點:世界盃冠軍的影響力遠大於奧運會獎牌榜第一
這個問題其實包含三個問題:單項運動足球與奧運項目加起來哪個影響力大;世界盃與奧運會哪個影響力大;對於世界盃,冠軍有多大影響力,而對於奧運會,獎牌榜第一,又有多大影響力。
- 前兩個問題放在一起說。
奧運會及世界盃的有如今巨大的影響力,其實都是IOC和FIFA營銷的成果,區別在於,奧運會僅僅是一個成功的營銷爆點,而世界盃,是FIFA以這個賽事為核心,打造了一個足球全體系的營銷閉環。
先列舉一些現象:
- 相比奧運會,更多人願意為看世界盃付出代價,比如熬夜、遲到、請假、辭職、翻牆出學校等等,想盡一切辦法看球,如果看不到急得扎耳撓腮,睡不著覺,而看奧運會,更多的是圖一個高興。因此衍生出世界盃病的說法,但甚少有提到奧運會病。
- 世界盃期間,很容易碰到穿著各國隊服的人,世界盃後,表現出色的球隊隊服會出現在無數個野球場上,呈現到處是「小世界盃」的景象,而比較少看到人穿著奧運相關或者是自己支持的奧運隊的服裝(在中國北京奧運會是特例)。
- 世界盃正賽只有32個國家,關注度卻覆蓋全球,像小組賽里迦納、象牙海岸、斯洛維尼亞等平時存在感很弱的國家的比賽,也會有不少觀眾,進入淘汰賽後對於球迷來說更是每場必看;而在奧運會,不論是觀眾,還是媒體,幾乎所有的焦點都在本國隊伍,只有百米飛人大戰等少數比賽才能吸引大量無利益相關的觀眾。范尼凱克提升了400米世界紀錄0.15秒的戰績,足夠石破天驚,但在各門戶網站的位置,並不顯著,在知乎,也沒有多少人討論,男排決賽這種重頭戲,必須點進排球的子項目,往下滾幾屏才能看到寥寥數條報道,知乎上更是無人關注,說白了,奧運會大部分關注點是民族情懷,真正關注賽事價值的並不多。
- 世界盃吸引了大量的觀眾,世界盃結束,有很多新的觀眾轉化為球迷繼續關注各種足球賽事;奧運會也吸引了大量的觀眾,但大部分奧運會結束就各找各媽了,從普通觀眾轉化為各個單項賽事的愛好者概率不高。
- 世界盃的預選賽階段,已經是高關注度賽事,歐文當年拿金球獎,世預賽對德國的帽子戲法有很高的加成作用;奧運會的預選賽關注度很低,焦點都在16天的正賽。
- 世界盃的參賽隊中,有相當多的球迷可以認全巴德意西英法等強隊大名單所有成員及弱隊的部分球員,在世界盃期間,新的觀眾很容易在身邊找到一些可以從戰術、球員特點,到球隊典故、球員八卦進行比較深入科普的老球迷,而奧運會,大多觀眾對比賽、對運動員的了解比較少,看比賽基本依賴解說的科普。
- 資本是影響力的風向標,資本的風向,就是對各項影響力考量的綜合評定,反過來資本投入之後又會放大這個影響力。資本對足球的關注度、投入就不用具體說了,現在中國的資本席捲五大聯賽,足球周邊創業的團隊拿到風投的也數不過來。
- …………
說這些現象,世界盃對文化領域的入侵是全面的,品牌忠誠度極高,而奧運會的影響力局限於自身。世界盃更多的是依靠運動本身來吸引觀眾,奧運會,更多依賴的是政治正確、民族情節等象徵意義加成。
造成轉化率、品牌忠誠度差距的原因,在於IOC和FIFA運營方式的差別,奧運會是一個獨立爆點,而FIFA以世界盃為流量入口,把足球打造成一個聯繫緊密的大閉環,還撬動了多個產業,從而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影響。
用張圖簡略示意一下這個閉環
可以看出,世界盃為職業賽事提供了流量,反過來俱樂部賽事又對導入的流量進行強化教育,這個循環越滾越強大,產業化、規模化的力量是無窮的。雖然,作為一個高度職業化的運動,聯賽才是基礎,俱樂部的技戰術水平高於國家隊比賽也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但是,世界盃作為這個體系中的流量入口功能不可替代,沒有世界盃,俱樂部賽事也很難有今天的高度。
世界盃也好,奧運會也好,他們都是商業產品,他們的成功都離不開執掌人對產品的打磨,及後續對產品的運營。而為什麼FIFA通過世界盃,把足球整成了世界第一運動,自己賺得盆滿缽滿,IOC卻做不到?
第一、足球運動自身的魅力,這個具體不多說,要想成功,首先得產品底子好。
第二、FIFA在自身資源不弱於IOC的情況下,卻只需要集中資源運營一項賽事,受眾精準,相比之下奧運會的焦點非常分散。
第三、IOC與FIFA的性質不同,奧運會與世界盃性質也不同,這一項重點說。
和國內體育總局與各管理中心的上下級關係不同,IOC與單項協會並無歸屬關係。IOC只是一個組織協調機構,對單項的管理權,都在單項協會手上,即使是在IOC旗下的賽事,例如奧運會,IOC雖有管轄權,但大多數情況賽事的判罰、仲裁,運動員的禁賽、處罰等等還是由單項協會決定。
相比之下,FIFA可以說是體育界最有實權的權力機構,從規則制訂、執法到發展規劃、利益分配,FIFA在世界範圍內完成了大一統,這對足球成為世界第一運動是決定性的。
統一遊戲規則,全球範圍交流暢通,利益上雨露均沾,取得好成績的給及重獎,成績不佳的弱國,也給予扶持。拿2014年世界盃來說,只要報名參加預選賽,就可以獲得75萬美元獎金,進入32強,有800萬美元的獎金,奪冠3500萬美元。而俱樂部如果有球員參加世界盃,FIFA也會發放相當數額的獎金。實際上,並不是單項協會就一定可以如此強勢,最典型的FIBA與NBA的規則就不同,FIBA世界盃的影響力,也不符籃球職業化的發達程度,而橄欖球更是分裂成多個流派。
兩相對比,IOC只能針對奧運會進行營銷,無力整合上下遊資源,而FIFA則是全球足球界一盤棋,打磨產品、整體運營、分享利益、推動發展。
具體到賽事上,奧運會是類似於淘寶網的綜合平台,無自有產品,世界盃則相當於Apple的旗艦店。對奧運會來說,致命的是幾個頂級品牌(高度職業化的單項),放在自己平台上的產品要麼是閹割版,要麼乾脆不參加。例如足球、籃球、網球、拳擊幾個單項,都不是頂級賽事。
成功的賽事,火爆的運動,都少不了商業天才的運作,沒有尤伯羅斯和阿維蘭熱這樣的商業天才,奧運會和世界盃也達不到今天的興盛,兩大賽事,都是營銷的典範。但是尤伯羅斯只是一屆奧組委主席,阿維蘭熱卻執掌FIFA數十年。
- 現在說說世界盃冠軍和奧運會獎牌榜第一,在賽事內部,有多大影響力。
世界盃冠軍,毫無疑問是世界足壇的最高榮譽,是眾星捧月的王者,是當屆賽事的最大贏家;但獎牌榜的座次就不是這樣了。
而獎牌榜的排名呢?這並不是一個官方榮譽,IOC官方也不會發布獎牌榜,實際上獎牌榜、金牌榜都是由媒體、民間自發進行的數據統計。
獎牌榜上總數漂亮,還得分析它的數據構成。奧運會有28個大項,306塊金牌,每個賽事,每塊金牌的影響力並不相同。奧組委官方,把28個大項分為五檔做為分紅依據,如果獎牌都分布在四檔五檔賽事,單純數量多,影響力未必大,數量少,也未必影響力小。在同一個大項下,小項的影響力也不均等;除了賽事本身,運動員自身的戰績帶來的影響力也不同。
具體的例子,比如牙買加在本屆奧運會獲得6金3銀2銅,獎牌榜16位,對於一個只有200多萬人口的小國來說算不錯,但實際上,這個排位完全低谷了牙買加在奧運會上的影響力,有博爾特這個百年罕見的巨星,以及整體在短跑上的碾壓優勢,使得牙買加在最近三屆奧運會的影響力,至少是前三的水準,如果不是菲爾普斯,說牙買加的風頭蓋過美國也不為過。再如撐桿跳關注度並不高,前幾年因為伊辛巴耶娃的存在,生生被她一個人帶成了熱門項目。
1936年歐文斯在田徑賽場上的壯舉,80年過去了影響力猶在,1992年喬丹的那支夢之隊,20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津津樂道,但沒有多少人會記得這兩屆奧運會獎牌榜是怎麼排的。再過幾十年,劉翔會被中國體育史銘記,菲爾普斯和博爾特,他們的光芒一定還是萬分閃耀,再或者,回憶起女排2004年和今年奪冠歷程,必然也是盪氣回,熱血沸騰,但到那個時候大多數人也不會準確得數清過往奧運會的獎牌榜。
綜上,對數據、排行的熱衷是人的天性,但這只是奧運會價值的一個維度,還是應該更多的關注賽事、運動本事的價值。
2002年世界盃,中國隊首戰哥斯大黎加,為了阻止學生逃學看球,學校提前3天開始早中晚由教務處主任輪流廣播禁止上學期間看世界盃以及處罰條例。
然而到了中國隊比賽日那天,該來的還是來了,學生們無視處罰,無視禁止,公然踩雷,根據目測,整個學校逃走了將近一半的學生。為了挽回面子,學校只能被迫廣播「為了支持中國隊比賽,學校破例放一天假,但僅限第一場對哥斯大黎加的比賽」。
那還只是對哥斯大黎加,對巴西和土耳其逃走了更多的學生,學校也只能無奈地睜隻眼閉隻眼,既不鼓勵也不處罰。很多老師也趁這個機會趕緊回家看世界盃去了。
以上這個例子我能說,世界盃把奧運會秒得渣都不剩么,因為奧運會期間,該幹嘛幹嘛,沒騷亂沒暴動,秩序井然。。
好吧,我說的奧運是指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9月開始10月結束的,所以正好是上課期間。是我高中唯一經歷過一次的奧運,後面幾屆確實都是暑假了沒錯。
----------------------
評論里有網友質疑說為什麼明明是晚上踢巴西和土耳其還要逃課,來解釋一下。因為我們那邊高中都要上晚自習的,周一上到周六,所以不逃課沒法看。其實當時大家對中國還是充滿了希望的。。可惜中國隊不太爭氣,踢巴西和土耳其場面上是非常不錯的,就是比分太難看了,好在還有0:8的沙特墊底 。。。
==============
來說個歐洲杯的。大學期間,宿舍一向11點半斷電。那年是04年,歐洲杯的比賽是在葡萄牙舉行,比賽時間通常在凌晨。有一天比賽,記得是法國對英格蘭,像往常一樣,宿管阿姨準時在11點半拉斷了電閘。
緊接著5秒鐘後,我們整個宿舍樓爆發出了排山倒海般驚天地泣鬼神的呼聲。「宿管尼瑪逼,來電,來電。。。。」請自行腦補圓月彎刀中那幾個蝦兵蟹將說古天樂長相平平時b站彈幕爆發的情景。。。那聲音震耳欲聾,迅速引發了對面幾棟宿舍樓的響應,整個校園都是叫來電的。在這種壓力下,可能宿管阿姨連請示領導的時間都沒有了,5分鐘後就拉開了電閘,然後來電的那一剎那,瞬間鴉雀無聲------大家都回去看球了。
尼瑪,到底人類是有多愛看足球!!!
---一不小心暴露年齡了 - -!
我回答不了題主的問題,我手頭確實找不到一個合理的數據來判斷,但是我也反對多數回答。咱們討論歸討論,但是用「中國隊奪得世界盃我就如何如何」這種論據是並不說明問題的。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問,相當於問天天吃得飽的老光棍「你說吃飯和不可描述哪個更爽啊」,老光棍肯定兩眼放光的跟你描述有朝一日他可以不可描述的時候會怎樣的爽到無法描述,相比之下吃飯這個事情簡直不值得描述。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論證。
如果1984年的時候告訴國人,我們某一年會在自己的國家舉辦奧運會,而且還會拿金牌榜第一,那時候國人恐怕也會說「那時候我一定跪著哭著看奧運」。但是真的我們國力增強了,金牌數一步一步提高了,08年也就不那麼瘋狂了,後來就更不怎麼當回事了。
現在國足亞洲十二強賽都進得顫顫巍巍的,在足壇的排名大概相當於劉長春參加奧運時候我們在金牌榜的排名吧。要是下一屆就奪冠大家肯定跪啊,但如果百八十年裡面一步一步的穩進決賽圈,穩進四強,拿了兩屆亞軍,然後最後捧杯的時候,咱們也未必有我們現在想像的那麼激動,要是隔了幾年第二次捧杯,影響力可能就更小了,也會有一堆人出來反思,世界盃無用論啊,唯足球論不可取啊什麼什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沈曉波答主的回答是正經分析。
奧運會是和平年代的盛會 但世界盃是和平年代的戰爭。
01年于根偉的進球,中國戰勝阿曼提前挺入02年世界盃決賽圈。
當時我在讀高三,寄宿,當時全校晚上都在收看這場比賽,比賽結束後整個校園簡直瘋了,足球亂飛,各種隊伍遊行,老師跟同學碰到面都是二話不說緊緊擁抱在一起,校園外到處是汽車喇叭聲音,我覺得比奧運申辦成功那回要激動地多,非要比的話,我人生之中沒有其他可以媲美,如果想像一下的話,大概是僅次於開國大典的感覺吧。
真想再經歷一回啊,我想我會哭的。
足球這個項目和其他項目不同
是參與人數較多的項目,需要整個團隊的團結協作。
所以就產生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目前中國比較強的單項比如乒乓球羽毛球都是由高水平的教練選出合適的苗子,然後對這些有天賦的運動員進行培養,能力足夠了就拉去比賽。
像田徑游泳網球等項目也偶爾能出幾個明星
是因為這些都是專項的訓練。 是不需要藉助其他東西的。 有一個好點的教練。 自己天賦過人。
但是足球不同,他是需要一個足夠大的人員基數才能出天才的運動,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每天閉門造車是出不來結果的。 可能就類似於一個金字塔的結構。那麼最終塔尖的二十號人可能需要從二百萬人甚至更多人之中進行一個較長的周期一系列的篩選,才能出線所謂的足球天才。
那麼很多人在說是因為中國足球從未擁有過才造成了這樣喜愛世界盃的現狀,如果能夠每次世界盃進入八強四強國人就不會這麼感興趣了
而在我看來,如果中國足球隊能夠在世界上站穩腳。必然是全民參與為前提的。 如果你的兒子、老公、朋友、兄弟包括很多的女性也都參與足球這項運動愛踢足球愛看足球,想請問大家還會再爭論這樣的問題嗎?
我覺得中國隊拿個亞洲杯冠軍都比奧運會金牌榜第一影響力大...
我們想想吧,此時此刻,在天安門廣場,在黃浦江畔,在天河體育場,在西安的城牆內外,肯定有無數的中國球迷為之歡欣鼓舞。那真是四海一心、普天同慶,想想都激動!
奧運金牌榜第一&<世界盃女足奪冠&<世界盃預選賽男足奇蹟進12強&<亞洲杯男足奪冠&<世界盃男足出線&<世界盃男足進球&<世界盃男足小組賽平一場&<世界盃男足小組賽贏球&<世界盃男足小組賽出線
媽蛋,有生之年最多敢想到這麼多,你還敢比較金牌數第一和世界盃第一誰更有影響力?
中國奧運金牌榜前三的圍觀群眾
中國奧運金牌榜第一圍觀群眾
中國申奧成功
世界盃中國出線
世界盃中國奪冠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更新分割線==========實實在在的數據打臉評論當中的那個 @承影
1、2006德國世界盃賽程總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人次(嚴謹一點,這個應該統計了連帶預選賽的觀看人次,決賽圈我們就算只有二百億人次好了)。同比2008北京奧運會,創奧運觀看人次歷史記錄,也不過4120500000,四十一億兩千零五十萬人次(這還是在中國舉辦,十多億中國老百姓恨不得全民觀戰,在其他國家舉辦還真未必有這個數)。德國世界盃總觀戰人次的十分之一都沒到。
2、從轉播收入上來看,德國世界盃的轉播權收入高出北京奧運會2億美元。
3、另外,為什麼世界盃舉辦是國家舉辦(比賽場地分布不同城市),而奧運會是城市舉辦(比賽場地集中在一個城市)。因為世界盃是一兩個城市無法承受的,隨便一屆世界盃的外國遊客達到400萬以上,而北京奧運會外國遊客只來50萬。你給我找出哪屆奧運會的遊客吸引量達到百萬以上的?
以上數據來源網路相關統計資料
奧運金牌第一:
知乎——如何看待中國奧運金牌榜第一?
世界盃奪冠:
知乎——404
(都tm去嗨了誰還去管網站的維護 o(*≧▽≦)ツ┏━┓)可以對比08年北京奧運會和01年國足世預賽出線
就不說世界盃,我覺得這次女排能奪冠就比金牌榜第一強!
02年世界盃時,我們高考倒計時,然而在比賽前學校給高三放假,回家看球,反正我沒見過哪個學校給高三學生放假回家看奧運會的。
奧運金牌第一我們已經做到了,而且主要中國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儘力發揮其實不算特別難,奧運會的金牌畢竟多,但凡能在幾個項目上實現統治就能在榜單上非常可觀,本屆奧運會中國隊丟了很多可以拿金牌的項目,也能牢牢佔據第三。
但世界盃冠軍呢?
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遙遠到可以上升到人種的優劣。世界盃冠軍對中國來說不是國力強大就能解決的,這裡面不像奧運會可以田忌賽馬,世界盃從預選賽開始就是搏殺。日本足球的體制足夠優秀,都能被非洲球痴壓制一下,伊拉克都那樣了,都能靠足球在國際賽場展示自己。
雖然世界盃也摻雜了政治、但比起奧運會,世界盃是更純粹的體育盛會。
有些答主質疑的理由讓人覺得,根本不懂什麼是體育。說出一個巴西名人。
說出一個阿根廷名人。
說出一個葡萄牙名人。
說出一個象牙海岸名人。
在象牙海岸這樣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德羅巴可以說是他們的世界名片。
經濟發達的瑞典,伊布是他們國內的最大偶像。
巴西阿根廷,這些年讓人們最有印象的,還是足球。
這是個沒法真正意義上橫向對比的話題,因為美國中國,拿到了金牌總榜第一,你也很難說他們的影響力是國力還是金牌總榜。
但是你現在百度搜美國,首頁都和奧運無關,可能全是天氣移民華爾街矽谷。
但是你百度葡萄牙,首頁一定有葡萄牙奪冠,你百度阿根廷,一定有梅西的相關推薦,百度經濟同樣發達的德國,也一定有德國國家隊的消息。
奧運是調眾口,足球是同愛好。人數同樣很多,但我覺得共同點更多的更能引起共鳴。
中國隊加油。中國男足世界盃出線全國球迷狂歡,北京奧運50塊金牌力壓米帝也沒到這份上吧?
題主你信不信,要是中國隊哪天世界盃奪冠——咱就當是嗑藥嗑迷糊了——總書記能封禪泰山,全體國腳照片掛進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廳,主教練國慶觀禮站總書記身邊……
2002年韓日世界盃 巴西冠軍
2006年德國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2010年南非世界盃 西班牙冠軍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德意志冠軍
02年世界盃,我上小學,中國踢哥斯大黎加是首秀,正是上課時間,老師沒有上課,而是打開教室里的電視,跟一群毛頭孩子一起看比賽。老師特地囑咐我們不要出聲,免得讓別的班同學知道。結果中國隊失球時,全教學樓都是喪氣的呼喊聲。哈哈。看來大家心思都不在學習上。
因為那屆世界盃是在中國的鄰國舉辦,很多比賽的時間恰好都是晚上飯點過後。每當有比賽,市區百貨大樓廣場上的大屏幕就會直播比賽,廣場上全是人,不少小孩被父親扛在肩上看比賽。我記得阿根廷踢英格蘭那一場,貝克漢姆罰入復仇的點球後,全廣場瞬間沸騰了。
很多人對韓國路人轉黑也是那一年,最星光璀璨的義大利和最優雅的西班牙被韓國用為人不恥的方式淘汰。很多人80後90後有了今生唯一摯愛的球星是那一年——羅納爾多,克洛澤,卡恩。那一年決賽過後,大街上好多留著羅納爾多茶壺蓋髮型的小朋友。
這都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突然覺得自己真是老了啊。我就講一件事。不說世界盃,今年歐洲杯期間,我樓下的幾家燒烤攤,每家都把電視放在了外面,供顧客喝酒吃燒烤邊看比賽,幾乎持續到凌晨三四點。歐洲杯結束後,電視沒有撤,現在奧運會期間,每晚還在播奧運會比賽,但晚上十一點就收攤了..........
推薦閱讀:
※2018俄羅斯世界盃在哪些城市舉辦?
※20歲泰拳小子進GLORY世界前十創歷史,能超越邱建良楊茁位寧輝嗎?
※花樣游泳到底是什麼?
TAG:體育 | 足球 | 世界盃WorldCup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體育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