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Path 和 Color,誰在幾年後更成功?


Color 代表者陌生人交友和交互的需求,Path代表著熟人交友溝通的需求。
相對來說,熟人交友的需求更大,但陌生人交友也是一個巨大需求,尤其在一個平台早期(比如iPhone)普及率不高,或者用戶相對年輕的時候,陌生人交友會有一定優勢, 你的朋友也不見得有同樣的平台。如果大家記得數年前,騰訊基本上是陌生人交友平台。互聯網早期,第一代社交幾乎都是陌生人交友。

Color 現在的問題是界面和用戶體驗太差,基於場景交友也有客戶端普及率的問題。將來要遇到的挑戰是如何讓形成關係的用戶繼續留在這個平台上。騰訊完成了這個轉型,不過花了很長時間。

Path對我的問題是,他是對iphone和照片體驗高度優化熟人分享網路,這是我使用他的原因,但他應該是通用熟人社交網路的一個feature而不是一個獨立產品。我的大部分熟人照片還是從facebook上看的,如果facebook再改良一下體驗,我可能就會少用path。當然facebook已經太複雜,上面的人也太多,path有其空間。

總結起來說,打敗坦克的是飛機,打敗微軟的是Google, 能在facebook陰影下繼續成長的是Twitter, 而不是facebook clone. 我覺得path可以在facebook下獲得一些小天地,但可能成就有限。

Color 有可能變成當年friendster一樣的曇花一現,甚至是一個災難性產品。但如果能有所成就,會大於path


Color不是照片分享工具。它是一種建立自發社交網路和收集大量數據的新方式。這些數據包括人們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但不包括任何個人識別信息,例如姓名、地址、甚至密碼。不要獨自一人使用它,一個人玩起來沒意思。

Color可以檢測到一群人在拍同一樣東西(比如棒球比賽中)並自動分析出每個人想要拍的東西。然後,它會選擇拍得最好的圖片並將它放在對這幅圖片感興趣的人(比如棒球場內的粉絲)的新鮮圖片列表首位。

Color實時新聞報道即將推出。Color在開發一個新聞API,可以讓記者發布圖片並在地圖上顯示他們的位置,然後將在事發地點附近拍攝的相關圖片鏈接到該記者發布的新聞中。對於報道貿易展會或自然災害來說,這個功能非常棒。

Color的創始人Bill Nguyen表示:「我們在努力創造後PC世界的新型社交網路。在線的時候,我們用社交網路與認識的人(包括朋友、家人、有時候是同行)互動,但我們認識的人中大多數都不一定在我們身邊。憑藉互聯網的力量,我想創建一樣東西,讓人們能在其中認識自己生活圈中的人,比如說鄰居、同事、附近餐館裡的人。我們希望打造一種隨時隨地都能讓空間變得小一點、親密點、有趣點的技術。手機為我們提供了大量信息,幫助我們了解你正在做什麼。其中比較酷的是我們並不收集個人識別信息。我們不收集姓名,不收集密碼。我們琢磨你時,實際上關注的是你的手機。因此,Color實際上是手機的社交網路我們追求的使命並不是照片分享。它確實很酷、很有意思,但是我們公司從事的是數據挖掘,更多追求的是創造這樣自然存在的即時社交網路,只不過剛好開發的第一步是發布一款截取圖片、視頻和文本的應用軟體而已。創建群組的演算法至關重要。假如你使用傳統的社交圖譜,它既不能定位也了解周圍情況。如果很多人處在某一個地理範圍內,相互交流,分享著類似的圖像、信息,我們就可以認為在距離這一低點20英里外的地方也在討論相關的內容,這就是聚類效應。如果有人拍了很多的照片,我們馬上就會進行傳播。」


更看好Path,原因如下:
1,Path內的好友都是相互熟識的朋友,對於長時間的無更新,更新的內容質量低下等等忍耐力更大,好友數量上限更加幫助這點。
2,相比Color的臨時化的關係更長久。而這種社會化的東西用戶間關係越深入,價值越大,不管是前景還是錢景。雖然現在的微博比SNS更火。
3,color也許開創了一個新的社交模式,但是似乎跑的太快了,至於是先驅還是先烈,還有待觀望。但是不排除每一個坑爹的應用背後是一個牛x的新模式的可能性。
4,估摸著color大了之後,各種隱私問題就來找他了。。


color已經確定從2012底關閉。這個問題也應該可以關閉了。


color和path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人類固有的暴露癖和窺私慾上, 這些,color的出發點比path更甚, 我覺得只要把握好那個度,把用戶的這些隱形的癖好和慾望勾引出來,他們的成功就是必然的, 否則,也不可能平白就拿這麼多的投資~ 投資人肯定比我們這種小p民看的清楚~


誰知道呢


color是一個基於場景跟地點的圖片媒體,有點類似手機版的場景TWITTER,不能把他看做簡單的陌生人交友。
PATH,不大了解,感覺應該更像一個通訊錄應用


Color我也許用著好玩,也許新鮮勁過了就不用了,也許想找有趣的東西我打開玩玩。instagram新鮮勁過了,我現在也很少用了。
Path也許我會一直用一直用,一直用,因為那些人可能都是我現實中的朋友,我隨時能會回憶起他們的音容笑貌,所有也許我沒事就會打開來看看,沒事的時候就會打開來看看。
當然,這兩個軟體我都沒有太深入使用,上面的文字只是我的一種思考。


path和color沒辦法簡單類比,乾的不是同一件事。path是照片sns分享,color本質上是一個基於LBS的陌生人交流社區,但以後更可能成為一個平台,可以嫁接更多應用,拓展更多基於LBS的潛在商業模式。雖然color目前UI讓人很無語,但還是更看好color。


Path的思路很傳統典型——局限、完全依賴於特定SNS。對於很多我這種不用facebook的人來說,沒有絲毫價值。而Color不僅有普適性,且思路新穎,沒有先例。


推薦閱讀:

TAG:Path | Color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