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暴走漫畫CEO任劍再回王尼瑪離職事件:王尼瑪從來就是一個人?王尼瑪到底有沒有替身?
從現在看,王尼瑪從一有粉絲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IP,人們懷念的王尼瑪,不是那個肚子漸漸隆起的中年男人,而是自己空虛生活里的一個寄託,這是脫離單個人的存在。
如果我們一定要問王尼瑪扮演者是不是從來就是一個人?王尼瑪扮演者到底有沒有替身?這裡沒有答案,但王尼瑪有沒有替身,這裡有回復。
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王尼瑪」,是一個有著巨大商業價值的超級IP,它不是簡單的符號,就如我們看到金箍棒就想起孫悟空,看到盾牌就是美國隊長,看到頭套就想起王尼瑪,但這還只是皮毛,吳聲說,超級IP生存法則是以IP為中心形成「亞文化」,而響鈴認為,和其他超級IP一樣,王尼瑪絕不止是超級符號,至少包括四個特性。
1、強視覺辨識力,如VI視覺元素或儀式感或故事性等。
除了剛說到的頭套,「王尼瑪」也有了特定的屬性,比如犀利熱辣的評論,無厘頭的嘲笑,對現實生活中事件特別的點評。這和《蝙蝠俠》《美國隊長》《007》《琅琊榜》一樣,只不過這些是在講述「超級英雄」的故事,而「王尼瑪」是以一個屌絲的視角帶你我去看這個現實世界。 2、強分享連接感,表現為:用戶參與;樂意分享;興趣社交等。
二次元里叫同人文化,好的IP一定是能引發用戶參與,讓接受者樂意主動分享的,真正好的IP剛開始是半成品,在與用戶交互中逐漸豐富內涵並擴散,其實就是種子用戶因為喜愛主動聚集形成興趣社交並主動傳播。「王尼瑪」已經不是一個人的意淫,而是一群人的狂歡,他們在嬉笑怒罵中找到安慰。
3、價值沉澱性,表現為:有溫度有營養,歷史感不是快餐式消費。
這首先是有時間沉澱的,比如國外美國隊長誕生於1941年;鋼鐵俠誕生於1963年,王尼瑪雖然誕生事件不如他們長,但王尼瑪也絕不是快餐短暫式消費,從過去的一個王尼瑪,成長成現在的暴走漫畫,王尼瑪以時間來聚力量。
其次是有情感沉澱的,有溫度有營養,愛情、親情、友情、榮耀感、尊嚴等都能推動IP深入人心,如《蝙蝠俠》中的民間正義,《超能陸戰隊》中宣揚的親情,王尼瑪給我們呈現的是五味雜陳,是底層焦慮,是對現實的反抗和不同意。
4、強附著力,表現為:相互吸引能引爆流行。
這正是為什麼這次幾張截圖,也能引發互聯網科技圈狂熱討論。王尼瑪事件折射的是整個內容創業行業的興衰與走向,商業時代資本與創始團隊的碰撞與博弈,人在利益面前商業規則與道德的權衡。
所以「王尼瑪」從來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現象,一股力量。他見證並參與了這場內容創業,又可能在資本和商業規則下被排擠出局。任劍的回復和王尼瑪的暴走都不會改變商業的基本遊戲規則,只是我們在替「王尼瑪」頭套下那個「胖子」惋惜的時候,心底依然存著閃亮的光。
看到這個事件時,我忽然想起了看過一個英劇的情節,那就是《黑鏡》第二季的「沃多時刻」。
在這個片子里,沃多熊是一頭被設定為毒舌、暴躁、口無遮攔的卡通熊,棲身在宣傳車的大屏LED上,然後用毒舌懟天懟地懟議員。
在這個卡通形象的背後操控者主角是一個普通宅男,略有些喪氣的臉上,表現了他對這個工作甚是無感。
當片子最後,他終於爆發,從宣傳車上下來,對著圍觀群眾大喊控訴這個卡通形象後面卑鄙事迹的時候,卻很輕易的失敗了。人們如此迅速和輕易的相信了替代他操縱熊的人,但對他這個原本形象的創造者卻不屑一顧。
最後當男主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時候,電視屏幕上卻全是那頭沃多熊的形象。男主是創造這個卡通形象的人,但卻不能控制人們對這個形象的印象。
虛構的情節和真正的現實何其相似!王尼瑪有沒有替身其實不是關鍵,關鍵是這個形象永遠控制在誰的手裡。
哪怕這個形象後面變換了多少個真人,但是對於觀眾來說,人們會很輕易的把背後的真實的人當成一個虛擬的符號,而只接受那個外在設定的形象。
這可能是暴走漫畫公司的深謀遠慮。只要帶上頭套,每一個IP都不會有流失之虞,背後的操縱者呢?只不過是個員工罷了,員工不幹了,替換一個那不是很容易嘛。
這個情況跟微博上的大V的情況沒有什麼區別。
去年同道大叔把自己的賬號賣了2.17億給另一個公司之後,粉絲會因為這個賬號換了主人而取關嗎?並不會。大家依然會樂呵呵的看著星座漫畫,好玩就行,誰管後面是不是換了主人。
王尼瑪也是這樣。後面的人是誰可能不重要,反正很快大家就能接受新人了,因為由同一個團隊把控,保持IP的設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正所謂人設玩得深,誰把誰當真。
如果覺得不錯,可以關注"小火咕嘟":深度和有趣的科技互聯網行業內容
推薦閱讀:
※程序員在咖啡店編程,喝什麼咖啡容易吸引妹紙?
※AI下棋已經無敵了,卻還會把烏龜錯認成步槍,如今的人工智慧已經能做什麼?還不能做什麼?
※貓撲二坑發生了什麼?盤口都哪去了?
※你跳槽后,第一个月工资的最高涨幅有多少?
※沒有經驗的非技術菜鳥如何找到一份互聯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