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要封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


如果你是康熙,在當時的環境下封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康熙五十七年春(1718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廷立刻救援。對於康熙來說,祖宗的棺材板還蓋不蓋得住?愛新覺羅家在九州四方的統治還維繫不維繫得下去?所以立刻平叛是頭等大事。注意這個時間,4年後,康熙就去世了。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可能有打算和考慮過儲君的事情,但是平叛是眼前第一要務。

平叛就要點將,主帥必須是能夠派過去就解決問題的人。而眾多皇子中,要被選擇為「大將軍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和一個特殊條件。基本條件是,首先,有能力帶兵,其次,沒有別的更重要的事情。而特殊的條件是,帶兵之後,沒有野心和能力謀反或者可以很好地受到制約。

我們來看各位皇子。首先,有能力的人有大阿哥,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就是九龍奪嫡的主要參與者。而這些人分為大爺黨、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

這些人當中,我們先不說誰適合當皇帝,只說最符合以上三個條件,即有能力,有時間帶兵出去打的,還能夠被制約的,還只有八爺黨里的十四爺。因為在1718年,各位阿哥的情況是:

大阿哥,胤禔,有能力帶兵,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1708年),因魘咒太子胤礽,被削爵囚禁。

二阿哥,也就是廢太子胤礽,有能力帶兵,但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被廢黜,禁錮於咸安宮。

三阿哥,胤祉,學術帝,在家編書,沒能力帶兵。

四阿哥,有能力執政,也有能力帶兵。但是太子被廢以後,雍正在韜光養晦。

八阿哥,胤禩,在太子被廢后到處活動,被康熙斥責。不管有沒有能力、時間,得不到信任。

十三阿哥,胤祥,歷史上其實並沒有帶過兵,而且1711年以後,腿部有病,身體情況非常糟糕,不具備帶兵遠征的客觀條件。

十四爺,十四阿哥,也就是愛新覺羅·胤禵,從小就很受康熙帝喜歡,經常跟隨康熙出巡。1708年,第二次廢太子之後,胤禵站出來為八阿哥說好話,剛開始康熙很生氣,但是後來覺得他心直口快,有情有義,所以過後依然很寵愛他。

綜上所述,如果你是1718年的康熙,如果要點將,可能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十四阿哥胤禵,其它阿哥不是被廢了,就是沒能力,或者不值得信任。相反,如果康熙想立誰當皇帝,一般不應該派他出去打仗,萬一掛了就玩大了。

沒有足夠的官方史料去佐證四阿哥,八阿哥,這兩個最有競爭力的選手1718年前後具體在幹什麼,但是論表現,都不如十四阿哥。或者是儲君大寶貝,不能拿出去冒險。

十四阿哥出征的時候,用的是天子儀仗,「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康熙公開里對他是非常信任的,當然,這也是昭示天下——聽他的話,好好打!

其實誰帶兵出征誰就是大將軍,只不過是皇子,所以加一個王,這只是個稱謂而已,實際上清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從高到低分別是和碩親王(親王)、多羅郡王(郡王)、多羅貝勒(貝勒)、固山貝子(貝子)、奉恩鎮國公(鎮國公)、奉恩輔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十四阿哥出征的時候被封為固山貝子(第四等),看起來很拽,然而九年前,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就已經是和碩雍親王(最高爵位)。可見帶兵打仗固然是殊榮,然而距離繼承王位還是又一段距離。這個大將軍王,有點被康熙坑了的感覺。

接下來,從小說,影視劇帶有一點誇張和藝術加工的成分上說,康熙選擇胤禵的理由,是權力的制衡,那麼具體是怎麼制衡的?根據《雍正王朝》——

首先,派年羹堯節制陝甘,任命隆科多為九門提督,命十三爺管理刑部,十四阿哥帶兵遠征。

從這個安排上講,

第一,派十四阿哥帶兵,表面上是給了很大的兵權給八爺黨,實際上可以引起八爺黨內訌,失去奪嫡的向心力。但是又派十三阿哥管理刑部,給了四爺黨好處,以示平衡。同時,最懂兵事,最能搞事情的人遠離權力核心,帶著大軍在遙遠的地方,要是真的有一天康熙升天了,那邊得到消息,開始準備,趕回來奔喪也好,奪權也好,都需要大量時間,而且一路上過管卡無數,可謂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第二,派年羹堯節制陝甘,等於是控制了十四阿哥的補給。萬一帶兵謀反,只要掐斷糧道,大軍不戰而潰。即便是打起來,年羹堯可以守住關隘。

第三,派隆科多拱衛京畿,萬一都不聽話了打回來,有個最後守大門的,帶領精銳憑城決戰。

如果康熙想立十四阿哥為皇帝,到時候他接了聖旨帶著大軍一路回來,年羹堯,隆科多接應,沒有任何問題,如果不想立,十四阿哥擁兵自重也沒用。

不給四阿哥,十三阿哥兵權有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八阿哥的黨羽遍布朝野,吏治敗壞,如果把兵權給了四爺黨在外出征,八爺黨在朝中作梗,恐怕會戰敗。打仗歷來打的是錢糧,讓四爺留在朝中指揮節制錢糧,口岸的年羹堯、福寧安、拱衛京畿的隆科多,也就是節制了西北的大將軍王。這樣的安排可謂用心良苦。


當然,這只是演繹。

筆者更人傾向於,康熙就是選一個比較能打仗的出去平叛而已,不排除康熙很喜歡十四子,完全信任他,當然,只是在讓他好好帶兵出去打仗這一件事上。而關起們來朝中選新接班人,要的是能夠治國平天下的,相對來說,當時很有能力又在韜光養晦的雍正大寶貝的條件,就算是得天獨厚了。


康熙末年,所謂九子奪嫡,其實有實力者不過三派,一是以太子為首,索額圖佐之;二是以四阿哥為首,十三阿哥佐之;三是以八阿哥為首,九、十等阿哥佐之。

至於非嫡生的大阿哥和清流領袖三阿哥,都沒有什麼真正的分量,只是歷史的過客與看客而已。

真正有趣的恰恰是這位十四阿哥胤褆,從血脈親情來講,他與四阿哥胤禛本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本來不該骨肉相殘。但是,在政治與權力的爭鬥面前,有時候親情就顯得非常脆弱了。

不知為何,十四阿哥竟然投奔了所謂的「八王黨」,並成為其中的死硬分子,一路和自己的親哥四阿哥死磕到底,誓不低頭。

其實,康熙對自己的十四子還是寵愛有加的,十四子二十三歲就隨扈康熙塞外出巡,三十歲就被封為撫遠大將軍,出征准格爾,立下不世之功,可謂少年英才。

其實,所謂的「大將軍王」並不是封號,而是大將軍和皇子王爺的合稱而已,軍中這麼叫,十四自己也自稱,康熙及眾臣也便如此稱呼了。

十四阿哥為人文武雙全,確實是皇子中出類拔萃的,但是,該人性情乖張,行事偏激,且執拗暴躁,又加之介入奪嫡太深,後逐漸為康熙所不喜,待雍正繼位,更是備受打壓,並在景山囚禁多年。

直至乾隆繼位,十四阿哥才得以平反,先後封為國公郡王正黃旗都統等要職,不過此時他年事已高,心智已衰,很難再有大的作為了。

康熙20年,一代大將軍王卒,謚號勤。


大將軍因役而設,清初「凡興大師,輒授王公大臣為大將軍,以任征伐。自乾隆以來,此職始不輕授。」從崇德三年,始授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至康熙皇帝去世這八十餘年裡,有史料可稽的,曾任大將軍一職的王公大臣就有四十三人,計四十八次。除此之外,「有以將軍出征而不稱大者」(指如「靖西將軍」、「振武將軍」之類有「號」的出征將軍,而非似「黑龍江將軍」、「盛京將軍」這類無「號」的駐防將軍),又不知凡幾。其中親郡王、異姓王共二十人,加上以貝子之身而稱大將軍王的允禵,共有二十一人曾出任大將軍王,任二十六次。

大將軍的授任與戰事情況緊密相關,清初入關、統一以及康熙年間平定三藩的大的全國性的戰事頻發的情況下,大將軍及出征將軍的任命極繁,人數極眾。

自三藩之役後,天下承平日久,征噶爾丹時亦只任命過四位大將軍和四位出征將軍。不少學者以康熙末年罕有以王公而授任大將軍,宣稱允禵在對準噶爾的戰爭中被任命為大將軍其意義非凡,是康熙屬意於彼為嗣君的明證。此說顯然忽略了大環境的因素。

允禵是五十七年出任的大將軍,這次任命距離上一任大將軍——康熙三十五年二征噶爾丹時被授任的平北大將軍馬斯喀,間隔了二十多年。

同一時期還有三位出征將軍被授予印綬:康熙五十六年,皇帝以吏部尚書富寧安為靖邊將軍,領侍衛內大臣傅爾丹為振武將軍,都統祁里德為征西將軍,而這距離康熙三十六年第三次征噶爾丹時任命領侍衛內大臣馬斯喀為昭武將軍已過二十載了。

可見允禵之所以在距離征准二十多年後被任命為大將軍王,實是因為大的戰事間隔日久的緣故罷了。戰事繁則任命繁,戰事寡則任命寡,戰事無則任命無,此乃常理,焉能得出允禵地位超然之論耶?那些片面的以孤立的數據過分誇大溢美允禵被任命的特殊性不免歪曲了事實的本來面目。畢竟大將軍乃是役職,絕非爵職,無役又何來的大將軍呢?

況且撫遠一號也並無特殊之處,早在順治十二年十二月,鑄大將軍將軍諸印,就已有撫遠大將軍、撫遠將軍印。[ii]而在允禵之前,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的還有信郡王鄂札、大學士圖海、領侍衛內大臣費揚古三人;撫遠將軍有一人,為貝子彰泰。顯見以此為號者也不全是宗室。

允禵被康熙授為大將軍王,沒有王號,乃是虛封,允禵止稱王,參照順治時的例子,則應較無號郡王所享待遇低一格,是以允禵享受待遇,僅為貝勒,比其實爵所封的貝子高一格罷了!


如果康熙確定的皇儲是另外一個人即××,那麼,康熙這麼抬舉胤禵做什麼?這不是明顯給他確定的××製造政治上的障礙嗎?有這麼一個尾大不掉的手握軍權的軍功赫赫的皇子,且還不斷讓他再立新功,這對於新皇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而且,胤禟的話說得很到位,「成功以後,難於安頓他」,胤禵葳功以後,必然晉封,在清康熙五十七年時,胤禵已經是王爵(郡王),再晉封自然是親王,而且這位親王年富力強(35歲)、軍功顯赫且深得老皇帝的寵信,有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身邊,新皇儲該怎麼想?該怎麼做?康熙又如何協調平衡新皇儲與大將軍王胤禵之間的關係?胤禵在外總歸是臨時的,終究要有回來的一天,回來以後怎麼辦?這也就是胤禟所說的「難於安頓他」。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最明顯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例子,李世民為創建唐朝建立了很大的功勛,唐高祖李淵覺得任何官爵都不足以炫耀李世民的功勛,就專門設立了「天策上將」一職授給李世民。而李淵對李世民的酬勞無疑增加了太子李建成的負擔,兄弟最終不能相容,就在李淵在世的時候便上演了「玄武門之變」這種骨肉相殘的悲劇。前世不忘、後世之師。康熙是一個富有政治經驗、遍覽古今政治得失的政治家,他晚年遲遲不說出儲君的具體人選,只是籠統地說「堅固可托之人」,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新皇儲又一次過早地成為大家的眾矢之的。也就是說,老皇帝為了維護新皇儲的利益煞費苦心、絞盡腦汁,那麼按照這一思路,我們不妨想想看,如果新皇儲不是胤禵而是××的話,康熙所做的努力與他要達到的目的豈不是南轅北轍?苦心地栽培胤禵等於說康熙自己憑空又製造出來一個新的政治中心,製造新的政治混亂,這是康熙力求避免的,何以這時候康熙自己倒去親手製造呢?執政超過半個世紀的政治家康熙,能在臨終前出此下策、遺禍後代嗎?於理不通,於利不符。


龍生九子,各司其職。天子也希望阿哥們可以和平相處 各盡所長,同時互相制約互相掣肘,以免一方獨大 兄弟反目 禍起蕭牆。四阿哥&十四阿哥,均為德妃所生,據說德妃五十多還侍寢,可見德妃並非以色侍君,而且四阿哥&十四阿哥也是頗為康熙信任。阿哥們從貝勒到王,可不是簡單的皇帝心血來潮。冊封大將軍王,足見康熙甚是看重十四的英勇善戰,開疆守土,但是帝王之術不是簡單以武就可以安天下守社稷,這個名字只能說明康熙心裡讚譽嘉獎他的「武」,但是文韜治國方略明顯欠缺。對於滿清入關後的第三任皇帝,雍正似乎比他的親弟弟老十四更合適一些。


謝謝邀請,能打仗的無非十三和十四,十三明顯是老四的人,如果他帶兵,不僅會認為老四用人徇私,老八肯定會從中做梗,成敗難料。十四是老八的人,他帶兵一是可以顯示老四的胸懷,並派年羹堯進行節制,主動權在自己手裡,二是老八不會做梗,也需要一場勝利增加自己陣營的籌碼。大將軍王實際是一個燙手的東西,就像烏斯道讓十三拚死辭去鐵帽子王一個道理,得到類似稱號的大多下場並不好。康熙的帝王之術果然是千古一帝!


其實在清康熙以後,能得此殊榮的一般都會作為下一個繼承人,康熙晚年因為諸子奪嫡,不得已,權衡之下,想以此立,可是後來發現,老十四,隨有功績,卻台耿直,很難運用帝王之術,不得已而為之,


皇子帶兵出征,規格級別本身就高出其它將帥,十四子出征是朝廷兵敗之後,康熙為了不重蹈覆轍,封十四子大將軍王可以很好的壓制軍內各派系及地方政府,總之就是康熙為了打贏這一仗,出的妙手


推薦閱讀:

朱元璋被孫德崖手下們扣住,是徐達把自己當作人質,換回朱元璋嗎?
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兒嗎?
曹魏(包括太祖曹操)對外戰績勝率極高,是否屬實?又是如何做到的?
魏忠賢在明朝權勢滔天,為何鬥不過一個剛登基年僅17歲崇禎的皇帝?
你認為誰是順治的寵妃呢?

TAG:清朝 | 康熙 | 大將軍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