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漢化改革?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鮮卑族在東漢後期西遷之後,鮮卑族迅速壯大,搶佔了蒙古草原部分地區,成為 蒙古高原東部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鮮卑族、匈奴、氐族、羌族、羯族,陸續內遷,大量湧入河套地區、山西、河北,陝西,甘肅等地,趁著西晉八王內亂,迅速崛起,最終滅了西晉。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
386年初,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時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當年四月,拓跋珪遷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改皇族拓跋氏為元氏,進行漢化。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實際上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勢所迫。
時間到了490年,北魏建國已經超過百年,早已進入中後期。北魏貴族腐化墮落,喪失了昔日的雄風和鬥志,國力大減,時刻面臨著北方新崛起的柔然等新的游牧民族的威脅。此時,北魏還一直面臨著漢族政權東晉的北伐威脅。
而國內因為民族不平等政策,經過百年的積累,社會矛盾尖銳,土地兼并現象嚴重,民族矛盾激化,引發了廣大漢族的不滿和反抗。推行漢化政策,有利於提高漢族廣大士紳寒族的認同,擴大鮮卑族的統治基礎。
在統治階層,由於固守鮮卑族的傳統制度,元勛貴族部落首領各有領地,軍隊,成為尾大不掉的世家大族,而且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權,帝國面臨著世家大族的叛亂不斷。
進一步漢化,引用漢族姓氏,文化,政治制度,大大的提高了寒族的政治地位,從而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可以加強中央集權,增加皇權。
尤其是遷都洛陽,將首都從世家大族勢力強大,靠近游牧地區的山西大同,遷到洛陽,既遠離了游牧民去的威脅,同時又遠離了世家大族經營了百年的老巢,實際上是對傳統世家大族的一次重大削弱。
在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北魏統治者中聰明睿智有識之士,早就看到了危機。如果北魏不進行漢化,融入漢文化,就不能獲得廣大漢族的認同,會一直被視為異族。而原始落後的部落、分封制,不僅讓統治階層腐化墮落,同時也會瓦解統治核心。
北魏後期,一直深受世家門閥的困擾,最終也因此而分裂,分為東魏西魏兩國,最後雙雙被世家大族的權臣取代。
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漢化改革?簡單的說是他身上流著至少有一半的漢人的血。他的祖母馮太后是漢人,他的母親也是漢人。孝文帝從小就在祖母馮太后的監督下,系統的學習了漢人的經典子籍,而且融會貫通。與其說孝文帝是鮮卑人,不如是他應該是從裡到外的漢人。
其次當時北魏的政治環境是地方豪強勢力過於強大,軍閥難以控制。為了加強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迫切需要把國家體制變更為漢人的中央集權制。如要改變,鼓勵和強迫鮮卑人漢化是政策能否執行下去的先決條件,使之心甘情願的接受。遷都、改姓、換裝、通婚......的改革於是相續推出。
可惜孝文帝只不過活三十三年,就英年早逝。幾年後,就發生了反漢化的「六鎮之亂」。這次轟轟烈烈的漢化就此結束。
北魏歷史我了解不多,但經歷了五胡亂華之後,無論那一族對這個亂世都厭惡,都想過上安定日子,想安定就不得不面對各族如何和解並共同和平相處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根本沒出路,要實現長久的和平相處,文化融合的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在文化方面,漢族比其他民族先進,且漢化容易被漢族接受,這個方案更有可操作性,我想孝文帝在多方面的考慮下最後決定對本族人進行漢化改革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是指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製,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
一、緩和尖銳的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觀原因。
二、當時的經濟、軍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為直接的現實原因。
三、孝文帝自身的個性品質和對漢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觀原因。
四、民族大融合趨勢的出現為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
漢族源祖「炎黃」,是在長江黃河和長江流域不斷融合而壯大的民族。是什麼能讓眾多部落和民族融合在一起,是「漢文化」。這是一個不斷在磨難中洗禮,又不斷自我優化進步的文化體系。所以漢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很強的同化性。因為「漢文化」立足是人性的需要,所以會不斷完善社會秩序的合理性。鮮卑族做為一個偏遠的游牧民族,趁西晉王朝的內亂,佔領一席中原土地,如果想長期居住生存,哪就必須改變自己,來融合漢文化。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北魏孝文帝必須改革。
一、自身的教育。北魏孝文帝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了解「漢文明」歷史發展脈絡。對於「漢文化」建立的社會秩序和風俗的先進,有很深的了解。
二、形勢。遵行「漢文化」的地域幅員遼闊,人數眾多。如果不是內亂,分散了軍事力量,外族根本沒有趁機進入的可能。但「漢族」人口基數龐大,人才會不斷湧出,通過文化底蘊而自愈,統合形成更大的軍事力量。如果侵入民族不融入進來,就會被漢族重新聚合的力量所淹沒。
三、需要。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生活居所。但人性都是一樣的,當侵入中原,享受了農耕文明發展的成果,「居有定所,衣食有保障」,大部分部眾不可能再願意回去過落後的游牧生活。
因此,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是明智的,通過通婚和改變習俗,融合進「漢文化」民族。是為後代子孫找到了好的歸宿。也為「盛唐」有更大文化包容性打下了基礎。
1、從地圖上看看北魏的版圖,都城在今山西大同,後遷都洛陽。北魏的地界漢人很多,漢化更有利於統治。
2、漢化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習慣,農耕和游牧有著本質的區別,農耕民族築城定居,游牧民族帶著帳篷逐水草而居。你不能讓鮮卑人扛著帳篷種地吧?更不可能放棄大片的耕地退回草原。
3、孝文帝胸懷大志,這樣的人必然想著擴張版圖,而游牧民族的戰鬥方式只適合搶一傢伙就撤,即使攻佔了也無法堅守統治,所以漢化學習漢人的築城統治逐步蠶食才是正途。
先進,文明。。。在東亞區域漢族一直都是最先進的文明。。
謝謝邀請,對於歷史真的不是太懂
總得讓子孫脫盲(文盲)吧。
全民族文盲可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情。
既然自己搞不出文字,搞不出先進的文化,也只能學別人的。
當時他們放眼世界能看到的只有漢文化是成熟的文化。不漢化還能怎麼辦?同時進入農耕地區後,他們自己的文化和沒有也沒多大區別,無法僅僅通過借鑒和吸收的方式來延續自身的文化,所以只剩全盤漢化這一條出路。
推薦閱讀:
※小說對話怎麼寫?
※《邊城》中天保和儺送之間該不該互相謙讓著追求翠翠?
※如何評價王憐花(蔡恆平)的江湖外史?
※上聯是天增歲月娘增壽,下聯怎麼對?
※關於孔尚任有什麼小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