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


各位 ,我也想著是對大詩人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操一通吹捧,可讀著讀著發現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好嘛!這得多慘!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種的糧食完全不夠一家人吃的。一大家子吃了上頓可能就沒下頓,真是窮瘋了。

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小邑是哪裡呢?——彭澤縣!也就是說陶叔看大侄子寒磣成這樣了,有傷家族臉面,順手就給了他一個縣令玩玩。順帶提一嘴他爺爺陶茂,官至太守,也就是市委書記。後來他爹陶逸也做到了市長的位置,這家族是不是很厲害?不!這還遠遠不是!他曾祖父陶侃還是東晉的開國元老,官封大司馬,也就是現在的國防部長。我的天哪!官太大嚇得我這小老百姓頭暈。

如此說來他那在安郡當太守的叔叔陶夔給親侄兒送個縣令玩是不是就不足為奇了?那問題來了,東晉的縣令是多大的官呢?會想陶老闆說得這麼慘嗎?為此我特地查閱了《東晉門閥政治》:「縣令為七品官員,俸六百石」,各位可能對古代「石」這種計量單位沒有概念,《漢書-律曆志》這樣解釋:「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東晉計量可能相較前代稍有變化,但單位容積只多不少。一石又稱一斛,一斛等於十斗,一斗為十升。博物館根據出土的東晉斗器進行容量實驗後認為,晉代一斗相當於現代的兩公斤,也就是說陶老闆干縣令混上一年的話就至少可以得600*10*2=12000公斤糧食,整整6000斗。而陶老闆的名言:「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簡直就是在拉仇恨!各位不難推算一下,陶老闆一年俸祿6000斗,平均一天大概16、17斗。古代一個時辰為現在兩個時辰,縣太爺是領導,一天工作絕不會超過六七個小時,就算陶老闆也是按現代公務員的標準八小時工作制上下班,也就四個時辰,平均一個時辰四斗多米。看到了吧?陶老闆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說的不是年薪不是月薪甚至過分到連日薪都不是,是TM的時薪。

我想冷靜冷靜!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我說陶老闆咱能不能稍微低調點,童僕列隊歡迎,這像是窮人家的活法嗎?好,現在問題又來了!陶老闆既然俸祿這麼高為何又說:「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呢?這個問題一直也迷惑了我很久,後來讀到南朝文學家蕭統的《陶淵明傳》我才明白過來,原來縣令除了俸祿之外還分有田地,田地有多少呢?貧窮又一次限制了我的想像,原文如下:「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也就是說陶總名下良田三頃(三百畝)。粳米大家熟悉,就是日常吃的橢圓形的那種大米,「秫」大家相對陌生,《本草綱目》記載:「秫字篆文,象其禾體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為黃糯,亦曰黃米。釀 酒劣於糯也。」噢!原來陶老闆把家裡六分之五的地用來種釀酒的作物了,然後一大家子求情好說歹說留住了剩下的六分之一種吃的口糧,這其中妻子固請種粳的「固」字證明了陶老闆有些自私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理解這句話意思:「我只要喝酒就夠啊,老婆孩子強行要我種粳米,我被逼得沒法了,就讓他們種了六分之一的地的粳米」。不是沒地種,而是地都讓酒鬼的爹釀了酒。坑爹啊!不……爹坑啊!咋好意思說個幼稚盈室,瓶無儲粟。

說到這裡,你陶老闆的形象是不是有點熟悉?官二代,對唾手而得的官位毫不上心,似酒如命,造了一堆孩子,任性自我。幹了八十天新鮮感過去了拍屁股走人,老陶陶叔氣得夠嗆,恨鐵不成鋼。

乾脆我們再分析為何會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繼續看《陶淵明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征著作郎,不就」。督郵是一個官職,還有個大家都熟悉的典故:張飛怒鞭督郵。那督郵究竟是何方神聖呢?竟然讓陶老闆受如此屈辱。按東晉的官制,都郵為太守督查,官七品,位卑權重,按官職來說與陶淵明同為七品官,那為何還需要「束帶見之」呢?原來,都郵相當於現在的反貪局長或者是紀委書記,你想,市委巡查小組來了整理著裝是基本的禮儀吧?可陶老闆為何反應會如此之大呢?原因無非兩點,第一:老子家裡隨便一個都是大官,去見你就是給面子了,老子從小的都是哪一個不比你督郵的官大。第二:陶老闆喝酒作詩,根本無心理會政事,自然是爛攤子一堆,與其被人告狀不如自己先走一步,還落個不畏權貴的好名聲(陶老闆:督郵在我眼裡也配叫權貴?)。但無論是哪一點,都與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一毛錢的關係也扯不上,陶老闆你牛!寫什麼就是什麼。


邱老虎窩原創,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我們常說老天爺,老天爺指的是什麼?
有哪些甜言蜜語的句子?
美術生不會畫頭像該怎麼辦?
好多人都想入手學習鋼筆字,大家最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指導?
大學生就業難是誰的責任?

TAG:陶淵明 | 教育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