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卷均完爆死神,火影,龍珠,柯南,僅次于海賊,這樣的成績,代表著什麼?


明確說,代表不了什麼。只能說它在一個時間點上,人氣,銷量都不錯,除此之外還能說明什麼?都看個人理解。為什麼這麼說?筆者先舉個例子吧。宮崎駿大師的《龍貓》我想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筆者覺得是不需要太多的介紹的經典動畫作品。而當時它的1988年的時候,票房並不算特別出彩,就是5億日幣的票房,放在今天看,跟宮崎駿自己的《千與千尋》301億日幣的票房差距是巨大,跟新海誠的《你的名字。》210億日幣的票房也差距巨大。但你並不能說《你的名字。》或者《千與千尋》全面碾壓《龍貓》,一個是時代不同,經濟能力不一樣,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改變,票房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東西,10年前同一個數據,10年後的意義就不同。這其中票房能決定的,只有一個點上人們對這部作品的喜歡的程度。還有很多經典動畫作品,例如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當時的票房也不算很好,億級都沒有上,因為作品本身話題就很小眾,但是現在依然能稱得上優秀作品,你能只看數據說,《攻殼機動隊》還不如《輕音少女劇場版》賣的好,就是不如《輕音少女劇場版》的作品嗎?並不能。所以票房數據,或者銷售數據並不能完全說明一部作品是不是成功。換個角度說,《柯南》啊,《火影忍者》這類的作品,都是長達20年保持相當人氣的作品,並不是90年代哪一部漫畫作品拿出來都有這樣的成績。90年代漫畫作品爆髮式的增長,《JUMP》的發行量比80年代翻了幾番,這麼多作品裡脫穎而出的才能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這些作品有著龐大的觀眾群作為人氣基礎,如果你搞個「全部新番角色人氣投票」,可能沒多少人投柯南一票,但是你要是弄個「全部動畫角色人氣投票」,那恐怕柯南能進前10,《進擊的巨人》里的角色?怕是前50都難說。這些作品能有這樣的成績,並不是沒有它的道理的。想想《柯南》活了多少年了,《進擊的巨人》才出了多少年,積累的人氣簡直不是一個次元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柯南》啊《火影》這樣的作品相當於穩定的富豪,祖祖輩輩都在做一個品牌,保持著良好的口碑,而《進擊的巨人》比起來更像是暴發戶,靠一個時間點的超高人氣來製造現象級的話題,但是它的持續人氣如何呢?《進擊的巨人2》在2017年播出,首卷光碟銷量是6千多張,這樣推算下卷均能有4-5000張就非常不錯了。而《進擊的巨人》第一季卷均破萬,初動更是誇張的拿到了5萬多的銷量,兩個季度的銷量差距巨大,可以看到《進擊的巨人》的人氣可以用一落千丈來形容,雖然基本的粉絲量還保持著,但是總的粉絲量,粉絲忠實度,遠不如《火影》和《柯南》等作品,所以,區區一個卷均銷量,並說明不了什麼。而就筆者的觀察而言,自從《海賊王》後,日本動畫行業的作息下,已經不會有連續播放超過100集的大型長篇動畫。哪怕是《JOJO的奇妙冒險》《銀魂》這樣的作品,都妥協成了幾個季度的形式,《海賊王》《火影》這樣的作品顯然已經成了以前挖著的老坑,現在慢慢填,還要看著漫畫的進度來選擇原創故事填坑,顯然過去的年番並不是一個很健康的模式,《火影》根據漫畫的進度選擇早早完結,而《死神》更加乾脆,漫畫原作人氣低了,索性在動畫早些結束,不再繼續動畫化,也是讓一部作品不會像《火影》動畫版那樣無止境的不斷回憶來毀了口碑要好的多。大長篇的漫畫也好,動畫也好,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大家想在更短的時間接受更大的信息量,或者說想在更短時間裡看到更多的作品,因此現在基本沒有大長篇的作品出現。因此,《進擊的巨人》這樣暴發戶的模式會持續,我們要等的就是下一部超越《進擊的巨人》的作品。


舉個例子吧,《戰狼2》票房成績完爆《泰坦尼克號》、《卧虎藏龍》、《舉起手來》等等影片,這樣的成績代表著什麼?是不是可以說《戰狼2》比這些作品更加優秀,成了中國最最優秀的電影作品。

優秀的作品必然有其獨特魅力的地方,有其值得大家稱讚的地方,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但是不能過於膨脹,說怎麼怎麼樣。


推薦閱讀:

若是路飛艾斯薩博按照卡普的規劃成為了三大將,世界將會怎麼樣?
小馬寶莉這部動漫內有什麼深刻的哲理嗎?
為什麼小蘭不禁止他爸爸毛利喝酒?
為什麼有人寧願等上六年也不放棄星遊記?
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何時能上映?

TAG:進擊的巨人 | 火影忍者 | 七龍珠 | 柯南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