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清代開始醫家重視方葯而輕視針灸?
古代中醫講究疾病治以針灸砭石,湯液次之。靈樞素問也是以針灸為主養生為輔湯藥次之,為何當今社會針灸反倒局限於筋骨疼痛的治療,並且疼痛治療也是中醫參半?古法針灸的傳承是否在中國已經消亡了?
清朝道光年間官方以"針灸非奉君之術"為由,廢除了太醫院的針灸科,但在民間醫生仍使用傳統針灸,並沒有完全失傳。
從文獻來看,戰國到西漢時期是醫學漸漸形成體系的時期,復方藥劑的應用還沒有成熟,對毒副作用的認識也不充分,所以藥物的療效較為有限。而針灸在合理操作的前提下不良反應小,結合角法、熨法、熏蒸等外治法對常見的疾病,如普通上呼吸道感染、胃腸功能紊亂、濕疹、蕁麻疹、肢體關節痛等,都有很明確的療效。所以到《黃帝內經》成書時期,書中《咳論》、《痿論》、《熱論》等篇中提出的治法大都以指導針灸為主。
同時,《內經》明確提出了針刺補瀉的操作原則,奠定了針刺手法的基礎。
東漢至魏晉時期,醫聖張仲景撰寫《傷寒卒病論》,總結了東漢以前的方劑運用,完善了六經辨治外感熱病的體系,部分病症使用針灸治療,使方劑與針灸的應用對照統一。晉代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灸理論及臨床經驗。可以說此時期方劑與針灸都得以發展,但方劑的成熟應用使其逐漸成為治療的主流。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經方體系發展成熟。方劑學經過王叔和、陶弘景、陳延之、阮河南、范汪、僧深、張苗、靳邵等人總結髮展,留下了大量資料。到唐代,由孫思邈、甄立言、崔知悌、張文仲、王燾等人收集總結,就出現了《千金方》、《古今錄驗方》、《外台秘要方》等大型方書。
反觀針灸方面,並沒專著出現。隋代楊上善作《太素》,註解《內經》,唐初孫思邈與甄權(甄立言之兄)擅針灸,在《千金方》有記載,史書還記載狄仁傑擅針灸,說明在社會上流還對針灸有相當的認可度。但到中唐,王燾在撰《外台》時,對針刺產生質疑,以至《外台》之中對針刺的記述少之又少,說明上流社會有人排斥針灸,發展受到了局限。
到宋代,官方對醫學高度重視,將所有宋以前的醫學著作收集整理,使大量方書及針灸著作得以流傳,官方還修了《聖惠方》《局方》《聖濟總錄》等方書。
而針灸方面,王惟一在官方支持下造針灸銅人,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完成了對宋以前針灸理論及臨床總結。
到金元時期,方劑發展出現學術分支。針灸方面出現了一位名家,竇漢卿。其作品《標幽賦》及學說完成了對針刺手法的第一次總結,應證了《內經》對手法論述的正確性。
到明代,針灸在竇漢卿的基礎發展到頂峰。明初泉石心在《金針賦》中提出了燒山火、透天涼等複式補瀉手法、和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等飛經走氣法。此後,徐鳳、高武等名家輩出。楊繼洲、靳賢所撰《針灸大成》一書,為集大成者,最為詳盡。
清代溫病學派興起,而吳謙等人在《醫宗金鑒》中完成了古代對傳統醫學的最後一次官方總結,再後來就是道光廢針灸科,而後現代醫學傳入,傳統醫學受衝擊。
民國,以承淡安為代表的學院針灸學家致力於復興針灸,而民間有一些醫師傳承傳統針灸,繼承著大多數理論及手法。
到當代,傳統針刺手法專家,老一代的有鄭毓琳、焦勉齋、陸瘦燕、任作田、文介峰和樓百層,其後有鄭魁山、李志明、郭效宗、陳克彥、馬瑞林、張縉、劉冠軍、陸壽康等,灸法則以周楣聲為代表,臨床實驗均較好地傳承著《內經》以來的針灸理論。
現今,以張縉教授及其學生為代表,在傳統針灸方面研究較深。據我所知,最年輕的一輩中,能熟練運用燒山火、透天涼,及龍、虎、龜、鳳等手法的,以北京的朱春蘇、深圳的范怨武、武漢的田應旭、衢州劉高峰等醫生為代表。還有些針灸師致力於研究《靈樞》的針灸法,我不大熟悉。
總之,傳統針灸雖然在清代及上世紀發展受阻,但當下有興盛的趨勢,並未失傳。
附張縉教授授課視頻
張縉名老中醫傳承
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帝下令廢止針灸,理由很簡單,針灸是對皇上的不尊重。據《太醫院志》記載:「奉旨:針灸一法,由來已久。然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針灸一科,著永遠停止。」
簡單來說就是道光有打針恐懼症,於是就把整個專業幹掉了。
簡單來說,針灸對操作技能水平的要求更高,患者對針灸醫師的期待也更高。其實與其說醫家輕視針灸,倒不如說針灸技藝部分失傳或許更為恰當。
「《靈》、《素》兩經,其詳論臟腑、經穴、疾病等說,為針法言者,十之七八,為方葯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針法如此,然針道難而方葯易,病者亦樂於服藥,而苦於針。所以後世方葯盛行,而針法不講。今之為針者,其顯然之失有十,而精微尚不與焉。兩經所言,十二經之出入起止,淺深左右,交錯不齊;其穴隨經上下,亦參差無定。今人只執同身寸,依左右一直豎量,並不依經曲折,則經非經而穴非穴,此一失也。兩經治病,雲某病取某穴者固多,其餘則指經而不指穴。如《靈·終始篇》雲∶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厥病篇》雲∶厥頭痛,或取足陽明、太陰,或取手少陽、足少陰;耳聾取手陽明,嗌干取足少陰。皆不言其穴,其中又有瀉子補母等義。今則每病指定幾穴,此二失也。兩經論治,井、滎、輸、經、合最重。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凡只言某經,而不言某穴者,大者皆指井滎五者為言。今則皆不講矣,此三失也。補瀉之法《內經》雲∶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為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為補。又必迎其經氣,疾內而徐出,不按其為瀉;隨其經氣,徐內而疾出,即按其痏為補。其法多端。今則轉針之時,以大指推出為瀉,搓入為補,此四失也。納針之後,必候其氣。刺實者,陰氣隆至乃去針;刺虛者,陽氣隆至乃出針。氣不至,無問其數,氣至即去之,勿復針。《難經》雲∶先以左手壓按所針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來如動脈之狀,順而刺之。得氣因而推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今則時時轉動,俟針下寬轉,而後出針,不問氣之至與不至,此五失也。凡針之深淺,隨時不同。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肌肉,冬氣在筋骨,故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反此有害。今則不論四時,分寸各有定數,此六失也。古之用針,凡瘧疾、傷寒、寒熱咳嗽,一切臟腑七竅等病,無所不治。今則止治經脈形體痿痹屈伸等病而已,此七失也。古人刺法,取血甚多,《靈樞·血絡論》言之最詳。而頭痛腰痛,尤必大瀉其血,凡血絡有邪者,必盡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變色,見赤血而止,否則病不除而反有害。今人則偶爾見血,病者醫者已惶恐失據,病何由除?此八失也。《內經》刺法,有九變十二節。九變者,輸刺、遠道刺、經刺、絡刺、分刺、大寫刺、毛刺、巨刺、焠刺。十二節者,偶刺、報刺、恢刺、齊刺、揚刺、直針刺、輸刺、短刺、浮刺、陰刺、傍刺、贊刺。以上二十一法,視病所宜,不可更易,一法不備,則一病不愈。今則只直刺一法,此九失也。古之針制有九∶鑱針、員針、鍉針、錊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亦隨病所宜而用,一失其制,則病不應。今則大者如員針,小者如毫針而已,豈能治痼疾暴氣?此十失也。其大端之失已如此,而其尤要者,更在神志專一,手法精嚴。經雲∶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刺之無殆。又雲∶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又雲∶伏如橫弩,起如發機。其專精敏妙如此。今之醫者,隨手下針,漫不經意,即使針法如古,志不凝而機不達,猶恐無效,況乎全與古法相背乎?其外更有先後之序,迎隨之異,貴賤之殊,勞逸之分,肥瘦之度,多少之數,更仆難窮。果能潛心體察,以合聖度,必有神功。其如人之畏難就易,盡違古法,所以世之視針甚輕,而其術亦不甚行也。若灸之一法,則較之針所治之病,不過十之一二。知針之理,則灸又易易耳。」
——《醫學源流論》
大致是從中唐開始的,清代另有原因
推薦閱讀:
※華佗別傳記述,琊有一女子屁股上長了個大瘡,癢而不痛久治不好。華佗用一隻狗引出了一條三尺長蟲。啥原理?
※針灸能治哪些病?
※艾艾貼和艾灸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是哪裡不一樣?
※如果要自己學習中醫,從什麼開始學習。?
※艾灸顳頜關節,熱量停在皮膚表面,關節裡面很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