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守望者》這部電影怎麼樣 ?


嚴格意義上來說,漫畫成名太早,有很多東西現在看已經有些脫節,
但我比較反對其他回答說改成曼哈頓博士的能量而非自製外星人是錯誤改編,
一來是拍攝時間對於外星人的理解不比漫畫創作那個時間;
再者就是外星人傳送用的也是假借來的曼哈頓之力吧,
簡單來說漫畫的象徵性意義更強,但電影這個改編,在邏輯上更為簡單直接一點,
同時也設定了一個閉環,
在有限的長度中刪除了一些劇情,讓電影不至於過於臃腫這種事情上是有功的,

簡單來說,曼哈頓最後的出走,從漫畫來看是找到了答案,或是去找答案,
從電影來講變成了計劃的一部分,從而抬高了法老王,曼哈頓不走,把戲會拆穿,
而且電影的諷刺意味很強,因為法老王費盡心機做的事,其實曼哈頓順手就能做,
問題他沒想到,他也沒做,如果曼哈頓隨便炸幾個城市,然後出走,
那這就變成天罰的宗教片了,而借神之手教化萬民的,恰恰是法老王,這才是最諷刺的地方,

在我心裡漫畫相當於一部佛經,電影只是一個佛經里小故事改編的故事而已,
儘管從宏大來說不及漫畫,但依然簡潔的講完了這個故事,
同時適應了電影的敘事長度,對角色做了一定的合併,這並不是壞事,
上電影要減少點血腥程度是個必然,總體來說這種改編是個合理且符合電影規則的做法;

總體來說這部片子分鏡尊重原著的成分已經十分高了,
即使是最被人詬病的絲靈,其實也不能說太丑,吃了髮型的虧吧,齊劉海真心毀人不倦,
羅夏,夜梟,法老王,笑匠等幾個角色幾乎是還原了原著,
法老王雖然給人感覺太年輕且感覺沒有太大的王者氣度,主要可能是腦袋太小,
但事實上原著法老王也是有點娘娘的感覺,笑匠在第一次交手還罵過他基佬什麼的,
這個不知道是前傳還是正傳,看多了搞混了,

至於和黑暗騎士的比較來說,黑暗騎士無論是兩船炸彈,還是最後蝙蝠俠背鍋,
都認為人性問題的最後解決出路在人性本善上,
而守望者則不然,全人類的問題最後在最聰明最殘忍的那些人手裡,
這是對於人性本善和本惡的兩種極端假設,也是民粹和精英誰才能救人類的碰撞,
可以說這兩部電影挖掘之深,到了一個你去討論誰對誰錯都會顯得膚淺的份上了,

笑匠葬禮和羅夏犧牲兩幕可以說透這一種深深無力的悲傷,也是我最喜歡的,
相反羅夏全篇的憤怒氣質倒顯得有些鋪墊的味道,再看還會有一種悲哀的感覺,
可以說這部電影作為超級英雄史上的堂吉訶德,一點也不為過


這片達到了只要站出來去說他不咋滴,就會顯得自己很有水平的程度.


奇蹟般地讓一個被認為不可能改編成電影的漫畫故事在大銀幕上完美呈現,甚至比原作更完美了。

好了我回來吹扎導了!
為什麼說守望者的改編讓故事更完美了?
有人是真的以為扎導不會拍血漿暴力橫屍百萬是嗎?你是瞎???尤其守望者,守望者影院版就是R級了,片中的血漿鏡頭之多我想不用我列舉,除了瞎我想不出任何理由有人認為它的劇情改編,aka克蘇魯大怪物改成仿曼哈頓博士的能量爆發是為了降低畫面血腥度。
不,那是為了提升整個故事的內在聯繫和完整性,那是讓曼哈頓博士不再僅僅是個礙事的多餘的存在,那是把曼哈頓對人類的思考和人類的內在矛盾的有機結合。
在我看來,漫畫原作里,那些觸手大怪物,恰恰是整個劇情中最大的敗筆,它們的存在像是機械降神一樣突兀,從頭到尾全靠法老王的台詞來解說,除了提供了視覺衝擊力以外,對劇情邏輯的貢獻度低到可以忽略。
在漫畫原作里,它講述了三個從核心邏輯上互不相關的故事:變裝英雄的興起與衰落,曼哈頓博士的存在與影響,還有冷戰之下自毀的人類最終被法老王的計劃重新凝聚。其中第三個故事是劇情主線,第一個是過去的背景,提供一些視角角色,並且加入一大堆作者對超英設定本身的冷吐槽,第二個只是提供更多衝突,並且加入一大堆作者對超能力和超級思維的腦洞釋放。
如果你把它剝離開來,講一個比現實中的冷戰更危急的世界裡,有個聰明人造了一堆克蘇魯大怪物,通過大屠殺拯救了世界。這個故事裡完全不需要一群退休的變裝英雄和曼哈頓博士!曼哈頓博士在法老王的計劃里完全就是礙事的東西,需要暫時移除一下,他搞了一個複雜的計劃讓曼哈頓博士發現不了他在做什麼,而這和他真正在做什麼基本上毫無關係。整本書都在描述羅夏等人如何揭露他掩蓋真實計劃用的其他行動,而他的真實計劃和這些其他行動沒什麼內在聯繫,它的揭露基本上全靠台詞解說,完全沒有show,全是tell。

守望者的原作是一個好作品嗎?是一個好故事嗎?
我認為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而第二個恐怕很有爭議。它是一個好作品,因為它獨特的視角,它對超級力量對變裝英雄的解構,對冷戰對核恐懼的思索,都是漫畫界所從來沒有想到的。但從客觀的故事邏輯來看,它是作者強行融合這三個故事的結果,它在表層上融合進去了,畫風是一致的,劇情是通順的,但是在內在邏輯上,還是三個故事。
而電影改編恰恰彌補了它這個最大的缺陷。當世間有了曼哈頓博士,何必還要去捏造不存在的外星威脅?就在地球上就存在著人與非人,人與超級力量的矛盾,何必機械降神?而且曼哈頓博士的能量爆發,比起觸手怪物,要更觸動人們對核毀滅的恐懼:似乎只因某個一念之差,強光一閃之下,生命消逝,文明崩塌。
展示一堆殘肢斷體就比這個高級了嗎?這真是笑話。

↓一個回應和補充↓


水平有限說不出深刻的見解,但是真的喜歡這電影,打算強答。
現實和虛構交錯讓我覺得真實,但大量的插敘分支和背景又像是漫畫。性格鮮明的人物和他們慘淡的遭遇區別於一般娛樂電影。
看完這電影我就特別想去看漫畫版。而且最終讓我喜歡上美漫。感謝這電影帶我認識了一個波瀾壯闊、燦爛奪目的漫畫世界。


就一部不適合改編成電影的漫畫而言,拍到這程度,也就行了。但要吹成神片就太智障了。

此片口碑很平庸,那些號稱導演剪輯版封神的人,大多也是意淫,這片當初國內也沒幾個人看過公映版,都是直接看的導演剪輯版就開始吹。至於票房,這是當年上映規模最大的R級電影,但結局卻相當凄慘,《守望者》成本1.35億,全球票房卻只有1.85億。而渣導之前的另一部R級電影《300勇士》,投資6500萬,票房4.56億....兩者一對比,天曉得當時的華納有多失望。不過考慮到改編難度,大家當時更多是用同情理解的心情去評價的...

1.開場蒙太奇拍的不錯,配上鮑勃·迪倫的歌也很有味道。用這種方式交代一些故事背景挺有創意的。而且拍攝難度不大,當MV拍就行了。而且再現著名畫作、照片場景的做法,很討巧。即顯得文藝,又可以照搬構圖,不用自己去設計....
2.《守望者》劇情確實神,但那是原著漫畫賦予的。如果你要是看電影入的坑,有時會錯把原著底本的功勞歸到導演、編劇身上。就好比看《權力的遊戲》,每當出現驚人劇情轉折時,你會說這是導演、編劇NB么?人家消耗的都是原著的底子....其實看看渣導自己亂改的地方,基本都是敗筆,他有沒有真本事是明擺著的。就拿爭議最大的結尾來舉例:

法老王的陰謀,原著中的外星怪物入侵被改成了曼哈頓博士背鍋的大爆炸....
劇情效果看似沒變,依然是美蘇聯手對付新敵人,世界和平了....但本應帶給觀眾視覺上的衝擊力卻沒了,故事立意也變了。原著血腥的結尾。電影里被一筆帶過,千百萬人慘遭屠戮在這裡只是一個蒼白的數字。兩種殘忍的選擇,應該讓觀眾自己去思考、去選擇立場。是否該"Killing millions to save billions「?漫畫里告訴了我們這種選擇的代價是什麼:無辜的市民一個個被開膛破肚,屍橫遍野,那是漫畫中最具衝擊力的一幕...而電影呢?換成毫無痛苦的瞬間毀滅。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就變得更容易了?電影通過修改劇情,把一個兩難的道德難題徹底失衡。整個故事的檔次一下就被拉低了。顯然渣導對漫畫《守望者》的理解十分有限,自以為是的改動卻成了全片最大的敗筆。更別提原著作者阿蘭·摩爾是怎麼噴這部片子的了("I will be spitting venom all over it")...

當然,也許會有人覺著,如此血腥暴力的畫面不適合放在電影里。放在尋常,這確實說得通。但偏偏《守望者》是R級。很多其他場景里血腥暴力尺度大的很。甚至還有著比原著還頻的露屌率~

所以《守望者》電影總的來說,就是很普通,七八分的片子,絕對算不上爛片。但離經典電影還差很遠很遠很遠...


你自己看了嗎?我看了,覺得挺好看,值得一看。所以我是推薦你看啦,至於怎麼樣,嗯,你自己看完你覺得怎麼樣就怎麼樣啊,你要自己看啊~


註定不平凡

長達 3 小時, 多條線索, 明的暗的, 甚至還插入了相當大的比例的美漫. 氣氛, 色調都很憂鬱和壓抑, 甚至有點讓人絕望. 看得直教人心情低落

從這個角度來看, 它不是一部「供放鬆」,「供消遣」的電影

飽滿豐富的人物以及性格塑造, 大量複雜的信息, 前後邏輯, 伏筆等, 恰恰是我所喜歡的, 以及, 它並沒有傳遞什麼正能量或是價值觀, 也沒有明確地討論什麼高深得讓人犯困的主題, 它只是試圖通過超級英雄這一角度, 來描述在冷戰時期, 米國人民的生存狀態以及心理狀態

尤其是羅夏這一角色, 非常特別, 他在電影中佔了很大比重, 幾乎串起了整個電影. 特別固執地堅守自己的價值觀, 很久之後, 這部電影中, 我仍然只對這一角色記憶深刻

所以, 我會把它推薦給身邊的人.


扎到絕對是用心拍了,但是他絕對不是給觀眾們拍的。
沒有什麼人願意去看這部沉悶的電影,但是看過的人絕對不會不去思考點什麼


好,威武,很有希望!——真心的。
看全套守望者並且明白其中提到的每件事——美國現代史入門。


風格不同於其他美漫的電影,展現了超級英雄現實的一面。


@來自中世界 關於漫畫《守望者》和電影《守望者》的評價剛好和我的感覺截然相反。

漫畫中怪物的出現很突兀嗎?

事實上故事中早有鋪墊。

對於漫畫版《守望者》來說,結局的災難絕對不能和曼哈頓博士有直接聯繫,為什麼?

曼哈頓博士不僅僅是作為一個隱喻而存在的角色,曼哈頓博士作為主角之一,他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曼哈頓博士丟失人性的過程是這部作品的核心之一

在第九章的結尾,曼哈頓博士面對勞芮一度重新拾起了自己丟失的人性

這段故事線的後續,曼哈頓博士帶著勞芮回到地球,直接目睹了由人類自己釀造的慘劇的後果

這兩幕在時間上是緊密連接的。

這裡曼哈頓博士前後心態的變化,各位可以自行體會。
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曼哈頓博士最後選擇了離開地球,沒有任何留戀。

還有一點很重要,奧茲曼迪亞斯是一個縝密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極其自大的人。
漫畫中他毀滅紐約的計劃用到的全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要素,而曼哈頓博士顯然不可控。
同時奧茲曼迪亞斯的自尊心如何能容許自己的計劃是假一個偽神之手而成功的呢?

特別注意他的用詞,「MY NEW WORLD」,對奧茲曼迪亞斯來說,世界和平依靠的是他自己的計劃,他通過自己的能力創造的道具,他親手按下了毀滅紐約的按鈕。

而這一切也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隱喻——可怕的不是核能,人類自己才是兇手
同時,就算不依靠核能,人類也可以用各種方式屠殺同類

這裡可以多說幾句題外話(其實這整篇回答都是題外話……),奧茲曼迪亞斯所隱喻的就是人類本身,人類創造出了偉大的文明,就像奧茲曼迪亞斯的完美無瑕,他能「戲弄」象徵核能的曼哈頓博士,他精通各行各業,同時身體素質好到可以空手接子彈,就是這麼一個全能的人類同時也可以高舉大義毀滅整個紐約。

好吧,對不起,題主,我沒有回答問題,只是在毀滅紐約的事件上,我覺得漫畫原版比電影版更好,就這樣。


水平都是原版漫畫的,這電影不就是還原度很高嗎,很多地方都是逐幀還原。
要說導演除了高度還原劇情之外的貢獻,我只能說片頭剪的不錯,還有配樂很棒。


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做不成這個國家的民族英雄了,這個世界也不需要我去拯救。

你以為我說的是羅夏?並不是。這是我周二的時候開車時突然的崩潰時所想的。
羅夏何嘗也不是這樣,但是他接受不了他成為凡人的事實,所以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而這個英雄不會像超人那樣無私,也不會想蝙蝠俠那樣極端,也不會想鋼鐵俠那樣勢力,也不會是蜘蛛俠那樣單純。我們心中的英雄,那是嫉惡如仇的、敢作敢為的羅夏。一個充滿現實矛盾的羅夏。

對於電影本身,他理應拿到電影界里的雨果獎,正如原著一樣。


DCEU的前身。你會發現mos和bvs和它很相似,畢竟10年後再看你會發現…尼瑪這不是托馬斯韋恩嗎?握草閃電俠他爸?淦!魚尿的弟弟!沃日,怎麼這麼像超人UI的聲音。

很不錯。我很喜歡


推薦閱讀:

曼哈頓博士是不是最強的超級英雄?比超人都強?

TAG: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