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總喜歡把喜劇當做是煽情,賺眼淚,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待的?
12-24
出差回家偶然間看到的這個喜劇總動員這個節目 感覺賈玲和陳赫的一個作品 對此大家怎麼看?
"賈玲總喜歡把喜劇演成悲劇"這句話我就不贊同,沈騰才是。
賈玲的喜劇作品多數就是"喜"劇,就是在逗觀眾笑,一些煽情的成分也很自然,不是為了煽情而煽情。反觀其他一些所謂喜劇演員,倒不如改行演悲劇可能更有作為。
而且我覺得賈玲至少是一個還在認真對待自己作品的人,《你好,李煥英》甚至可以說配得上春晚的舞台。從創意的產生到演出時節奏的把握都非常好,真的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好作品。同時想說一句,張小斐也真的是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
現在這麼多喜劇從業者當中,如賈玲一樣還在用心做喜劇的,不多。
賈玲喜歡錶達濃厚情感,但是這些情感確實很真誠,有的其實還是能引發共鳴的,相比其他人,賈玲的作品更真誠真誠,要說煽情,岳雲鵬也唱思鄉歌煽情,高曉攀幾乎段段都煽情,賈玲搭檔白凱南倒是不煽情,問題他對喜劇認識太膚淺,這種撓痒痒東西有時候還不如煽情尼
我曾經非常非常喜歡看喜劇類的文藝節目,相聲,小品,情景喜劇,可是這些年越來越不愛看了。我不認為他們是把喜劇演成悲劇,真要是演成悲劇那也算牛逼了,現在的所謂喜劇特別愛煽情,以前的可不是這樣的,以前的相聲,小品都是從頭笑到尾的。像馬三立,侯寶林,馬季,姜昆這些人的相聲,像陳佩斯朱時茂,牛群馮鞏,趙本山,趙麗蓉鞏漢林,黃宏宋丹丹的小品。現在每次看這些大師的作品,我還是覺得很好笑,很開心,他們真的很少很少有特別煽情的,往往短短十幾分鐘一個又一個包袱抖出來,笑料不斷。
本來看喜劇,就是舒緩壓力,放鬆心情,就是想笑的,你非要整點煽情的,搞得氣氛很壓抑,對我來說就是作文寫跑題了,跑題就是零分,所以乾脆就不看了
感覺現在好多喜劇演員都被陳佩斯這句「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帶跑偏了。悲劇的內核明明指的是故事的環境、背景以及故事本身所引人思考振聾發聵的東西。而很遺憾大部分的喜劇演員根本沒有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他們給理解成了用煽情、悲劇的手法來感染觀眾。生硬的創造了一個已悲劇為主題的「喜劇」雖然有些作品也是相當不錯,可是這不應該稱為喜劇。喜劇關鍵還是要讓人開心引人發笑。我真心希望喜劇人能把本職工作做好,不要讓我喜愛的喜劇去承擔太多喜劇不應該承擔的東西,一部優秀的喜劇,只要能讓人開懷大笑,就已經足夠了。
賈玲是一個很不錯的喜劇人!
賈玲,出道是以相聲演員身份的,搭檔白凱南。二人所謂的酷口相聲,很不怎麼樣。後來,賈玲轉型了,身份由相聲演員轉為綜藝咖和小品演員,身材也由一個不怎麼玲瓏的轉為一個有點胖的。
喜劇,有一個特徵,那就是賣丑。無論是古代的戲劇,還是今天的電影,無論是說的相聲,還是演的小品,都是塑造丑的形象或者粉刺丑的現象或者揭露醜的下場為形式。所以,喜劇舞台上女性為主角是很少的。而賈玲正是這麼一位喜劇人。她在喜劇舞台上的形象,從來不高大上,所扮演的,或胖,或傻,或卑微。她的節目,或開人懷,或動人心,從來都是用心的。還有一點,就是她在舞台上是自然的。
賈玲,是一個很不錯的喜劇人。如此,足矣。
賈玲不是把喜劇當煽情,而是喜劇也可以讓人感到煽情
開頭搞笑,後面不是喊口號就是煽情,小品都是這樣,跟賈玲沒關係,不然怎麼升華主題?這是小品這種藝術的套路。
都變成悲劇了還叫什麼喜劇總動員。
非專業人士,猜測表演劇本和寫作都是一樣的,先抑後揚,故事情節更曲折,塑造人物形象更豐滿,更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失為一個好作品。但不是一個好喜劇。
應該慶幸,舞台雖然不僅僅是無厘頭或者買丑的搞笑,你看進去了,你看懂了,說明你的思想深度到達了,我不認為所有作品都要一味哈哈大笑,然後了事。
看到一個答案寫沈騰煽情的,其實無論是沈騰還是賈玲,他們許多作品都在表達著一些主題,你以為是煽情賺眼淚,因為你沒看到這個作品的中心主旨。
我記得沈騰有一個防拐作品也是煽情的,唯有讓你看得落了淚,你才能體會到防拐孩子有多重要,失去孩子有多撕心裂肺。
而賈玲的作品,表達了一些思想,為什麼寫情歌的可以寫歌紀念自己的愛情,而演小品就不能做出點對於他們自己來說有紀念意義的呢,你看到了大家落淚,沒看到有人更加理解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件事。
並不獨是賈玲,他們所有人都在干這個事兒。我很早就不看了,都是垃圾
推薦閱讀:
※英國有憨豆,美國有卓別林,不知道在中國有多少和二位一樣主要靠動作表演的喜劇演員?
※銀魂動畫中哪些短篇鍛煉了你的腹肌?
※如何看待賈玲建立大碗娛樂?
※如何理解陳佩斯所說的「喜劇都有一個悲的內核」?
※現在為什麼小品喜劇什麼的都得加上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煽情的東西呢?單純搞笑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