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細節?

在聽Hamilton原聲專輯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非常用心的細節可能不易察覺到,比如satisfied裡面的幾聲ladies, 或者stay alive裡面的心跳聲。
一部優秀的音樂劇,專輯裡能表現的相對有限,劇中都有哪些非常有意思的細節呢?


文章提到的細節可以在 「《漢密爾頓》21分鐘官方片段錦集」 中看到一些。

視頻封面Non-Stop葯不能停字幕組Hamilton官方片段集錦視頻

劇中的精緻細節太多,本文就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講了幾處:


- 服飾及化妝

- 編舞及道具

- 布景及燈光

- 台詞及人物


正文開始:


================= 服飾及化妝 =================


1. 服裝細節特別精緻。開場時每個角色出來的時候都身著白衣,其用意下文會講到。群舞的服裝一直都是白色,但是每個女性群舞的束身衣的設計都各有特色。開場時三個女配的束身衣也不一樣。仔細看格萊美開場視頻非常明顯。

開場曲 "Alexander Hamilton"

2. 女性群舞的服裝會隨著場景變化。舞會和酒吧大街等場景是扮演女性,所以穿束身衣,有時候搭配裙子或者高跟鞋。在 「Yorktown」(下圖1)以及 "Ten Duel Commandments"(下圖2)還有第二幕後面的場景里扮演的是士兵或者國會成員,她們穿與男性群舞相同的扣子馬甲+長靴。這些場景里沒有性別之分。作者暗示男性女性在歷史/舞台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Yorktown

Ten Duel Commandments

3. 「Guns and Ships」 開頭 Burr 說,「這群連澡都沒法洗的一小撮破落士兵是怎麼幹掉英國精銳部隊的?」 反映了歷史上的真實情況。這段里士兵的衣服都是殘破的少袖子缺衣襟掉扣子之類(這部分很短,劇照少)比如下圖右邊的哥們軍服沒有袖子。這個細節只出現了幾分鐘,眼花繚亂中很難注意到。

Daveed Diggs in Guns and Ships

4. 第二幕開頭 "What Did I Miss?" 里的群舞都帶了手套,他們扮演的是 Jefferson 的奴隸(舞蹈里還推車拿行李什麼的)。此處諷刺 Jefferson 嘴上說著人權、平等 (「I can『t believe that we are free..."),但家裡卻有大量黑奴。這首歌甚至還提到了 Sally Hemings (可以看片段里 - "Sally be a lamb, darlin』, won』tcha open it?" 這句) 。歷史上 Jefferson 跟這名女性黑奴亂搞還生了孩子。Hamilon 是一直致力於廢除奴隸制,所以 "Cabinet Battle 1" 里藉機諷刺這一點。

What Did I Miss 結尾的 Pose,左邊後面那個笑得很開心的黑姐是 「Sally" - -

5. 所有人的服裝都是復古的,但是頭飾化妝等 「自帶」 的部分是現代人的造型(否則 Daveed要如何安置一頭亂毛(。不過主演 Lin-Manuel 把頭髮留長是刻意要模仿當時人的長髮。。)這是作者常說的 「用現代的手法講古代故事」 的一個表現 (This is a story about America then, told by America now)。真正的穿越啊。。唯一的特例是傲嬌國王 King George III:衣飾復古而且頭戴金冠和假髮。 這個角色的一切——歌曲風格、伴唱方式、服裝和舞步都與眾人格格不入,塑造出一個高高在上的權貴形象,與革命者形成對比。

Brian D"Arcy James in "You"ll be back"

"The Raynolds Pamphlet" - 選民亂成一團,Hamilton 懵逼,國王看笑話 =w=

(注意這兩張圖背景里的女性群舞服裝與男性群舞相同,她們分別扮演國王侍從和選民。)

================= 編舞和道具 =================


1. 回到開頭,看看 Hamilton 要出發的時候三個給他遞道具的人:妻子 Eliza 拿來衣服,紅顏知己 Angelica 拿來書本,生死與共的兄弟拿來行李盤纏。


2. 這一點是 Lin 自己說到的:開場曲結束定格時,除了 Hamilton 昂首遠目之外,所有白衣人——即敘述者——都低著頭。白衣人是講故事的人 (they tell his story) , 他們都知道故事的結局,只有 Hamilton 自己不知道。


3. "Satisfied." 這首歌開頭有一段 「倒帶」 Rewind,演員動作重複前一首歌 "Helpless"(Ham 推開 Lafayette, 吻手的動作在 "Helpless" 中也發生過),而且背景音里有 「Ladies!「 的迴音。另外是群舞對劇中人物內心的表現。比如在 Satisfied 裡面 Hamilton 在 Angelica 手上一吻,台上外圍的一眾群舞同時吸了口氣踮起腳尖(仔細聽那句能聽到吸氣聲)。Angelica 臉上風平浪靜,內心已經著火了。之後 Angelica 的三條論證 「為何不嫁」 也是,歌者似乎鎮定異常,但群舞在背後流露出她內心的波瀾洶湧五味雜陳柔腸寸斷。

"Satisfied" 隱約能看到後面的群舞。。

4. 另外一個我特別喜歡的「群舞詮釋內心」細節是 「Say No To This」 裡面,Hamilton 在前面抱頭狂糾結,哎呀腫么辦啊搞外遇不好但是美色當前我怎能 throw away my shot,快走快走啊。幾個男群舞在他身邊/身後排了一排,也抱頭說 NO NO NO! GO GO GO! 結果 Maria 翩躚而來,群舞逐個退散,然後。。。

5. 羽毛筆——這個道具是劇中很重要的一個象徵,尤其是 Ham 不斷強調寫作給他帶來的一切。在 "Right Hand Man" 裡面 Wahshington 請他當副手,遞上一根羽毛筆,這個動作在 Hamilon 內心掙扎的時候停留了好幾秒。群舞默默地說,I"m not throwing a way my shot...

- So?

- ...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第二幕的 "Reynolds Pamphlet" 開頭,一襲紅裙的情婦 Maria Raynolds 也是這樣遞給他一根羽毛筆(這個動作比較快也沒有劇照)然後 Ham 就悲劇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華盛頓的指引下 Ham 的文字能成大業,然而失去華盛頓的指導後就亂打一氣傷了自己。【插播:劇院里賣周邊用來刷卡簽字的筆是那種頭上加了圓珠筆的「羽毛筆」。。。

6. 子彈——這個無形無色的意象把各種線索串到了一起。劇中沒有多少台詞直接提到子彈這個詞,但 「子彈」 是 "shot",也是 Ham 筆下的文字。劇里沒有一刻真子彈,只是用群舞的手表示出子彈的軌跡。在 "Stay Alive" 開頭裡非常美的一幕,一名英軍士兵遠遠地射擊,「子彈」 從桌前奮筆疾書的 Hamilon 頭上擦過,有驚無險。「Free ammunition for you enimies」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Hamilon 最後被子彈打中而喪命,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何嘗不是因自己胡亂「發射」的文字而終結?

「Stay Alive」

7. 「Hamilton the Revolution」 (創作幕後故事)這本書里導演提到,Ham 橫衝直撞從不讓步,所以他的舞步都是走直線的,而 Burr 隱忍猶豫深藏不露,舞步都是繞著曲線走。這一直一彎 (what) 的小細節也在力圖強調二人性格之對比。【導演不說哪看得出來,真是喪心病狂。。。

8. 除此之外編舞的細節也是一句一句打磨出來的,編舞 Andy Blank 親自解釋了幾處

【音樂劇】Hamilton編舞師解析劇中舞蹈動作(2P) (出自WSJ 的採訪)

Hamilton 8-3-2015 #Ham4Ham Performance (出自街頭抽獎前娛樂節目ham4ham)

================= 燈光及舞台 =================


1. 旋轉舞台。這個很多人都會覺得像 Les Miz,至於借鑒成分是多少也沒人明說過。不過設計師 David Korins 的想法是:兩層旋轉舞台代表時間——順時針是正敘,逆時針是倒敘。而 "Time" 這個主題在劇中也是反覆提到的。時光流逝如警鐘,如磨滅一切的浪潮,但時光也能創造永恆。

舞台模型

2. 幾次 Duel 的場景,環形燈光打在雙層旋轉的舞台上,真的很像一個靶心。。。 Take a shot!

3. 這部劇的燈光會說話!


- 印象最深的是 Hurricane 裡面,一層幽幽藍光包圍著我們親愛的 Hamilton,冷酷寂靜,好比他堅定如初的內心世界;但是藍色中波光涌動,像是在孕育一場風暴。

- 另一處是近結尾,Burr 落選後,Jefferson 將他奚落了一場,和基友 Madison 揚長而去,舞台上只留下 Burr 一個人。Burr 開始低聲吟誦他重複了數次的主題:How does a... 五音不全還內八字的 Lin 、哦不、這個孤兒野種 Hamilton,怎麼一次又一次阻擋我的陞官之路!此刻血紅色的燈光撒在舞台中間一大片空地上由淺漸深,伴隨著 Burr 咬牙切齒的聲音,大提琴伴奏漸強,讓人不寒而慄。【找不到這段開頭的劇照了,放一個決鬥最後時刻,也是類似的感覺

"The World Was Wide Enough"

================= 歌曲及人物 =================


1. Double Cast 即同一個演員在第一幕與第二幕里演了兩個不同但又有點聯繫的角色。這個 @月光森林 和 @佬米 都提到了。合併一下就是:


&> DAVEED DIGGS 飾 Marquis de Lafayette / Thomas Jefferson. 【第二幕里 Jefferson 還說 I help Lafayette draft a declaration(即法國《人權宣言》),是不是很穿越。。。

&> ANTHONY RAMOS 飾 John Laurens / Phillip Hamilton 【在 "Dear Theodosia" 裡面 Hamilton 給新出生的兒子 Philip 唱了首歌,然後就聽到了 Laurens 的死訊,一來一去一輪迴

(這個投胎速度也是夠快的(。

&> OKIERIETE ONAODOWAN 飾 Hercules Mulligan / James Madison 【兩個角色差異很大,oak演得真是好啊。。

&> JASMINE CEPHAS JONES 飾 Peggy Schuyler / Maria Reynolds 這也是個有意的對比:Peggy 在第一幕里是好孩子,Maria 卻是個超強小三。。

"Say No To This"


所以說開頭那一串 "Me I fight with him/died for him/loved him" 也是神劇透,好像什麼都說了但其實什麼都沒說。。

2. 詞曲里的細節那是三天也說不完,參見 如何評價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 - 小慢的回答 裡面第二篇 「詞曲風格和人物形象分析」 ,含引用列表。這個也只是一小部分,越是研究越會發現更多。

3. 旋律主題的重複運用 (2017年7月更新)

這部劇的伴奏帶 The Hamilton Instrumentals 與2017年6月30號更新,從中能聽出更多樂隊編曲上的巧思。詳情參見豆瓣樂評 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8645157/

順手做了一張詞曲motif 在全劇的變化發展圖

4. 歷史引用


- 這個我沒法講了你得去讀傳記。。或者看雙字視頻里的注釋啊 ╮(╯▽╰)╭ 要不看優酷上的《漢密爾頓》紀錄片也行,雙字的。有好多台詞是直接引用歷史資料。比如 Yorktown 裡面那句 "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是一首當時民間的祝酒歌的名字,"Best of wives best of women" 是 Ham 對妻子 Eliza 的真實讚美,"The world was wide enough for Hamilton and me" 摘自 Burr 的回憶錄。

- 不過最完整的歷史細節解釋還是要看GENIUS 網站上的雲標註 Hamilton (Original Broadway Cast Recording) Lyrics 。不僅歷史,還有其他很多細節。

最後一個小細節是謝幕:


- 謝幕順序。幾乎所有百老匯劇,尤其是卡司如此龐大的劇,謝幕的時候都是一批一批出來,群舞最先,主演最後。但是 Hamilton 謝幕的時候沒有這個區別——所有人站成一排,同時謝幕。我想這是要強調,群舞與其他演員都是同等的重要,不分主次。群舞在劇里幾乎從頭跳到尾,而且如前文所說,無論是外化角色情緒還是烘托氣氛,他們對詮釋劇情非常重要。

- 謝幕的時候除了 Hamilton 夫婦、Burr 和 Angelica 之外都換回了白衣。這與開場相呼應:白衣人是時光,是過客,只是講故事的人。

&<&<&<&<&<&<&<&<&<&<&<&<&<&<&<&<&<&<&<&<&<&<&<&<&<&<&<&<&<&<&<&<&<&<&<&<&<


更多資料參見 HMILTON (Musical Arcade的小站)


如果此文有幸讓你對看劇產生了興趣,你可以多看看網上的視頻資料哈,B站最全。


不過這劇的現場無可取代,文中那麼多有趣的細節,看錄像的話很難發現哦。所以還是要去看現場哦~ 紐約那個有點貴,不過芝加哥、洛杉磯、聖地亞哥、倫敦都會陸續開演。不要覺得非紐約班底就差了,我對這個製作人的水準要求很有信心。他說過保證都是一樣的高質量,那就是一樣的高質量。要抓住機會 don"t throw away your shot!


真的很喜歡Hamilton,是那種全方位的喜歡。還記得當初第一次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關於Hamilton的問題,我還孤陋寡聞的不知道這是神馬?是地名還是人名?是那個表嗎?

但是在聽過了它的音樂專輯之後就欲罷不能,專輯聽了有幾十遍,B站上的視頻也看了好幾遍,很特別很用心很細膩的一部劇,它給我帶來的感動是直達心靈深處的。

因為這部劇待挖掘的地方簡直太多,而我目前對這部劇描述的歷史事件和Hamilton本人的經歷還在挖掘當中,所以總結出的內容還很不全面,等以後再來補充。

1、第一首Alexander Hamilton當中,每一個人的出場都是有講究的。首先出來的「How does...」是Burr,他在劇中反覆強調Hamilton的出身低微與之後地位的對比,而Hamilton本人則對此非常敏感,這也是決鬥的二人比較大的矛盾之所在。第二個出來的是菲利浦,說的則是「father」的問題,因為是他的兒子嘛。當伊萊沙出來的時候唱的是對Hamilton來說生命中另一個最重要的女人,他的母親的故事。他在之後的Hurricane中也表達了這段經歷,這是Hamilton少有的感情獨白。

2、第一首中,I died for him的是兒子菲利普,也可以是勞倫斯,因為他也是和Hamilton一起經歷的戰爭中死亡的。I loved him 可以是Maria,也可以是Peggy,因為在Helpless中Hamilton說Peggy confides in me,但我覺得還是前者比較說的通。

3、第一首中,We are waiting in the wings for you,wings也有「舞台兩側幕布遮住的部分」之意,所以林漫威打破了第四面牆。

4、劇中像wings這樣雙關多關的語句太多了。比如那句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意為不能失去這次機會,在stay alive 中Hamilton對Laurens說do not throw away your shot,意為別打偏了。

5、林漫威本人其實對Burr也是很感興趣的,雖然Burr本人的座右銘是talk less,smile more,但是他是本劇中除了Hamilton之外第二話嘮的人。只不過他的話嘮體現在獨白上,心機很深啊。他不僅僅經常跳出來扒一扒Hamilton可憐的出身,還經常和四人組偶遇,他獨挑大樑唱了wait for it和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獨唱噢。要知道Hamilton純粹的獨唱也只有My shot 和 hurricane兩首。

6、林漫威2012年在白宮表演過開場曲,和現在的版本略有不同,比較明顯的是最後一句I am the damn genius that shot him,後來改成了I am the damn fool that shot him,可能是照顧觀眾的心理感受吧。

7、Daveed Diggs絕對是本劇中的活寶,林漫威形容他為force of nature,為他設計的那首guns and ships全劇最快的Rap,3秒鐘19個詞,但是在一個訪談中Daveed說這只是一般快,不是最快的,可以在B站上搜Clipping,絕對讓你瞠目結舌。

8、那首讓人肝腸寸斷的satisfied,可以說被演繹到了極致,在舞台上表現出了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效果。舞台的大轉盤變成了時間機器,回放既與現實相互吻合,又表現了宿命的無奈安排,這一段在看現場的錄像體會比較深,在迴轉到現實的過程中,Angelica第二次唱to the groom...to the bride...的時候,絕望的雙腿都要站不穩了,每次看到這裡,都會熱淚盈眶。而且回放與現實的銜接非常精確,在唱may you always,being satisfide...所有人都舉杯,走位也和之前的一致,兩個場景簡直就像是複製粘貼過來的。

9、在本劇中多次運用到了瓦格納的主導動機,就是在相似的人物與場景中,會重複某一特定的旋律。

例如體現友情的有the story of tonight,婚禮之後的the story of tonight(Reprise),聽到Laurens死訊時,Laurens與Hamilton那段穿越時空的對話,甚至還有Washington的History has its eyes on you之後的合唱,也體現了Washington和Hamilton亦師亦友的關係。

關於is going home,Washington的one last time 和Thomas Jefferson 的what did I miss的旋律是一樣的。

劇中很多旋律被重複,唯獨那首出軌歌say no to this的任何段落都不曾被重複,這段歌曲好像在整個劇中都顯得特別格格不入,這也是體現了這段緋聞在Hamilton生命歷程中極其特殊。


Ten Duel Commandments,來自於Ten Commandments 十誡。

Say No To This,最後一段yes yes yes真的容易聯想到啪啪啪…

Helpless, Angelica的一句詞if u really love him u would share him是真實來自於她們當時的信件。後來給Hamilton立傳的作者把這句當成Angelica和Hamilton有過一段關係的疑似線索…

原劇中在Dear Theodosia後有一段Story Tonight( I may not live to see our glory)的變奏,講述Lawrance在英軍投降後在南卡羅萊納追剿殘餘英軍不幸犧牲的事。這一段沒有收錄在原聲中。

還有…第二首歌 Aaron Burr中,Burr說了一句fools who run their mouth off wind up dead. 緊接著進來的yoyoyo的聲音就是Lawrance…簡直就是超大號flag…

原劇中,Lawrance和Ham的兒子Philip由同一人扮演,二人進行過決鬥,死於各種槍擊…決鬥及躺槍專業戶有木有…

此外,Madison和Mulligan是同一人扮演,Jefferson和Lafayette是同一人扮演。

再補一個…Hamilton結婚後那首story tonight reprise里,歌詞被改成了raise a glass to freedom,something u will never see again…你們這幫基友這麼說別人老婆真的好嗎…

最後…有機會的話去看原劇表演中King George的表現,各種前方高能…整部劇視覺效果很棒,看錶演的驚喜更多!


拋磚引玉吧,部分內容來自http://genius.com和專輯歌詞本。
1.Say no to this 最後一句nobody needs to know 出自一部叫做Last five years的劇
2.Take a break 中Angelica出現時的Angelica...Eliza...重複了三姐妹的出場旋律,在此之後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空白。有人認為這裡是暗示Peggy的缺席。歷史上的Peggy去世很早,比Philip還早幾個月。
3.Alexander Hamilton最後說I loved him的三個人,分別是Angelica,Eliza和Maria(對這個演員用得是Maria這個身份)(當然不能是Peggy啊...)
4.Dear Theodosia中的兩個孩子,Philip和Theodosia都沒有"Blow us all away"。Philip劇中講過了,Theodosia在一次坐船去找她父親的時候發生意外。
5.Philip決鬥之後的Stay Alive,從開始就能聽到穿插在旋律中的心跳聲,直到Philip的數數沒數完。另外這種一人一句最後沒唱完的形式真的很像LM和Rent啊。
6.還是Stay Alive中,Eliza說Who did this Alexander did you know以後,沒有等Hamilton 回答馬上就被Philip打斷了;實際上Hamilton是知道的,卻沒有阻攔這次決鬥,Philip的這次打斷是其實也是對Hamilton的保護。
7.Take a break裡面,Angelica說only be a moment away 然後真的是下一秒就出現了。
8.還是Take a break, Philip過生日Hamilton被叫了好幾次才勉強下樓,Angelica來的時候Eliza一叫就跑下來了~
9.Satisfied裡面,Angelica最後說,And I know she"ll be happy as his bride.這麼說也許是因為Eliza的happy僅僅是作為bride而不是wife.
10.Right hand man開頭,thirty-two thousand troops in New York harbor這句唱了三遍,32000×3=96000→in the heights
11.You"ll be back裡面,國王說When you』re gone, I』ll go mad。事實上這個國王晚年真的發瘋了。(「the mad King who lost America.」)
12.Helpless里,Eliza說Then you walked in and my heart went 「Boom!」.在這之前,Boom都是用來形容打仗時大炮的轟鳴聲的...
13.還是Helpless裡面,Hamilton跟Eliza說I don』t have a dollar to my name,表示自己沒錢,不過如今每張十美元上都寫著他的名字呀~


這個梗林聚聚在一次學校里的採訪中提到的。
每一次演出開場第一首Alexander Hamilton上,唱到Scamming for every book he can get his hands on這一句的時候Aaron Burr會遞給他一本書,Hamilton會打開隨機一頁然後手指著默讀一行,此為背景。
林聚聚說他每次演出都會真的讀一下,然後堅信當時讀到的那句話預示著演出效果。很巧合的是首演那天看到的那句話是going with all the light you can manage and try to grab them。林聚聚說當時他的內心戲就是,I will, JUST YOU WAIT!


偶然發現的一個,《The Story of Tonight》這首歌里有兩句唱詞: Raise a glass to freedom和Raise a glass to the four of us,這兩句的旋律是重複的。

而在《悲慘世界》大名鼎鼎的《One Day More》這個唱段里,有一句Raise the flag of freedom high 的合唱 ,而這一句的旋律前半段和The Story of Tonight里那兩句的旋律卻是十分相似的。

《漢密爾頓》里這兩句出現的時候,是正值青年的那群美國國父們指點江山之時;到了《悲慘世界》的法國大革命之後,ABC朋友社的眾人也以視死如歸的革命情懷唱出了那一句唱詞。這兩段話無論從歌詞還是旋律上都如此相似,像是一種穿越時代的場景復現。

這也是LMM對《悲慘世界》的致敬吧,畢竟這是他本人的音樂劇啟蒙作品;沒有《悲慘世界》,也不會有《漢密爾頓》。

(LMM音殘志堅,唱不了大悲乾脆就來個hip-hop過把唱大悲的癮... 逃~)


推薦閱讀:

有沒有適合6、7歲小朋友看的音樂劇?請幫忙推薦,謝謝?
音樂劇《貓》中說每隻貓有三個名字,這有什麼來歷嗎?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爵士樂音樂劇?
2016年年底,法國有哪些音樂劇正在上演?
想要看懂音樂劇《摩門經》需要了解哪些背景知識?

TAG:音樂劇 | Hamilton音樂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