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能真正做到么?
一.知行合一幾種說法的簡單解釋
①知識和實踐。
這是最大眾的理解,自然也是最廣泛的說法。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學習。當你在課上學習後,你可能已經了解了某一公式的證明,以及簡單的應用。這時候你需要的就是,實踐。
用你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千奇百怪的題目。(我們老師一般說,以不變應萬變。。)你能順利地解決某一類題目,那麼就是你學到的這類「知識」和實踐的統一。
這個是真正在說「合一」。這個過程是一個不斷理解和運用的過程。
②道理和實踐
這裡說道理,不是古代說的道和理,是我們現在提到「道理」時的意思。
在這裡我將道理從知識剝離出來。
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句話:「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其實所謂「懂得」,實際上是知道有這樣的說法,但沒有深刻的理解,缺少了實踐的過程。
在這裡,不妨引入伊川先生,晦庵先生的說法。在兩位賢者的說法中,這種(身體力行的)知不叫「知」,叫「真知」。「真知」是區別於「知」的。
③意識/念與實踐(附:這裡可以說意念就是行,但不能說就是實踐。)
這裡開始,就比較明確地涉及到意念的問題。
這個意念的出現,就已經算是「行」了么?
也不能這麼說。
船山先生提到「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說陽明先生抹殺了知行的界限。如果說「知」兼行,那麼我只要想:
「我該去學做聖人」(那我就是學做了聖人么?)
「我該去幫助他」(我真的幫助他了么?)
諸如此類,「知不兼行」。
反之也一定么?再來個例子。
明末有位大儒,劉蕺山。當他科舉上榜之後,驚聞噩耗:親人去世。作為孝子,蕺山先生決定棄官回鄉守孝。臨走前做了一個夢,正是陞官的夢。
直到這裡,如果說蕺山先生決定回鄉而且不說此事,我們自然不知道他做了這個夢。那麼在我們眼中,他的意念與實踐是合一的。但實際上,蕺山先生反思了自己,做夢是因為心中還有做官的意念沒有克去。
這個例子就涉及到「行未必兼知」。
④良知與致良知
良知屬知,致良知屬行。
說良知,那就是先天的。致良知就是按照這個良知老老實實落實,不欺騙不隱瞞。良知就是這樣的,我就這麼做。
實際上,個人以為「致良知」提出,最終完善了「知行合一」。
良知,必然是真知。
致良知,必然是真行。
知行合一在陽明先生這裡,就是「真知」與「真行」的一體(個人喜歡用一體兩面解釋/一種本體的不同狀態)。
竊以為當致良知提出後,船山先生對陽明先生的反駁就有不當之處。
⑤
對於知識來說,每一種知識都需要不斷地實踐才能理解。即使是天才如李太白,也不是不寫詩不讀詩就能被稱為「詩仙」的。
對於道理/意念/良知來說,也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
道理好理解,我們要明白/確立一種道理,是不斷實踐驗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意念本身是一種行,但未必是真行,也不是我們提到的實踐。我們想玩遊戲是一意念,玩到遊戲就是一種「實踐」。
良知是天生的,但是良知不是當下完全彰顯的。當這種良知出現的時候,不能叫做良知(即心有善念,但沒有實行,就不能叫良知。在《傳習錄·中》提到致知的意思,可以參考。)必須是這種良知真真切切地落實到了,才叫良知。致良知,不是把心中的意思表達出來就是致良知(如意圖無故殺人,這樣反而違背良知)。
加一句:知行合一,是說知行本一體?(ˉ﹃ˉ?)
不適合①②。。
二.我們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可以。但是未必保持得住。
如孔子門人,有「日月至焉」,有「三月不違仁」。這就是區別。
只談良知的話:
想要長久保持。
就要通過「事上磨練」來「磨鏡」,使良知彰顯。
又必須通過「致良知」,使之真正成為良知。
而致良知/事上磨練,就是一種存天理,去人慾的過程。
必須念念存天理,去人慾。而且到以後是不能「強迫」的。(如果強迫,說明病根還在。或是良知未明,不能「物來而順應」)
話說我雖然簡單寫了「知行合一」,實際上我也沒做到= =
所以這些都不算「真知」≧?≦
祝好。
………………………………………………………………………………………………………………………………………………………………………………………………………………………………
有時間詳細把我知道的「知行合一」的各種說法寫一寫。
就起這樣(≧^.^≦)喵~
1.事實上標籤只有個「知行合一」==並不清楚指哪種「知行合一」只說良知一邊………
2.只說知行合一,是提這種狀態呢,還是達到這種境界呢。只說狀態一邊。。
事實上,可以。
簡單舉例:
當你看到乞丐行討時的惻隱 你停下來給了些錢/糧食。
當你看到父母忙碌時去幫忙的孝心自然彰顯。
當你看到有人作惡時完全主動地上前制止。
…
…
…
諸如此類,只心中善念毫無隱藏的展現便是了。
「日月至焉」/「三月不違仁」
這就是區別。
其實知行合一根本沒有那麼複雜。
很多人說心學是唯心主義,我認為這是不對的,不然怎麼解釋現在連很多紅頭文件中也提到的知行合一呢?
其實知行合一真正意義我認為就是理論聯繫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王陽明遇到什麼樣的人說什麼話,事辦成了就好,遇到什麼樣的敵人用什麼樣戰法,仗打過了就好。徐階不也是一樣,為了鬥倒嚴嵩,那也不是變著法的裝孫子?反正最後勝利了。試想,如果總是以嚴格的君子之道去對抗小人,那失敗的肯定是自己。
等等,你是不是明白了什麼。
沒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特色的xxxx我認為都帶著知行合一的影子,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際,這不是知行合一是什麼?
很難,但並非不能。
《傳習錄·徐愛篇》第6節,徐愛沒有領會知行合一的意思,跑去問陽明,陽明讓他舉個例子。
徐愛說:「比如現在人人都知道做人應當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但事實上卻往往不能孝,不能敬,由此可知,知與行分明是兩碼事。」(也即「見善而怠,知非而處,時至而疑」)
先生說:「這種人的知行已經被私慾隔斷,不再是知行的本來面目了。世間沒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不知。聖賢教人知、行,就是要恢復知行的本體,並不是只簡單地教人如何知、行就了事。所以《大學》給出了一個真正知行的例子讓人看,用『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來啟發人們。見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人在見好色時就馬上喜歡它了,而不是看見之後又另生個心去喜歡。聞到惡臭是知,厭惡惡臭是行,聞到惡臭就開始厭惡了,並不是聞到之後而又另生出個心去厭惡。比如鼻子不通的人即使看到惡臭的東西在面前,鼻子聞不到,也就不會厭惡,只是因為不曾認識到臭。就像說某人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一定是這個人已經有了孝順、尊敬的行為,才可以說他知道孝順、尊敬。不是他只說些孝順、尊敬的話,就可以稱他知道孝順、尊敬了。再比如知道痛,一定是經歷痛了,才知道痛;知寒、知飢,一定是已經經歷了寒冷和飢餓。知行如何分得開?這就是知行的原意,不曾被私慾隔斷的。聖人教育學生一定是這樣,才可以稱之為知。不然就是還沒有真正知,這是多麼重要和切合實際的功夫呀!現在,世人硬要說知行是兩件事情,是什麼意思?我把知行看作一個事情又是什麼意思?如果不知道我這番話的宗旨,只管在那爭論知行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又有什麼用呢?」
要想知行合一,就要調服個人的私慾,這需要持續不斷地做功夫,非多年苦功不可。
具體怎麼做,還是要靠師父指導,個人摸索很難明白的。
我只想問為什麼這個版塊哪來的那麼多外行,把知行合一說成理論和實踐什麼的一大堆好大放厥詞正兒八經的話說八道的人呢?
竟然還有人贊。不懂可以多看多學多體會多問啊,為什麼就自以為是,還匿名了。。。。
匿名是怕丟人被人發現?
知行合一說的應該是境界吧,格致誠正才是重點。等格致誠正的功夫用熟了之後就會達到知行合一的地步。個人觀點
私以為知行合一是世界觀而不是方法論
人常常偏愛、偏恨自己,難正視自身。
《大學證釋》格物章:
述格物致知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正確的認識自己當下最真實的狀態(真知)。
述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物不格,必不致知。
知不致,意必不誠。
意不誠,心必不正。
反之亦然。
格致誠正一以貫之,雖分四,實則為一。
沒有任何人不在踐行「知行合一」,一個人的言行必是其當下「知」的外在折射。
此「知」為「真知」。
不是「知識」的「知」。
未能「知行合一」,必然是未能將「知識」轉化為「真知」。
在儒家有具體的實操:
回心反思自身,認識接納真實的自我,剔除虛假的自我認知,踐行「格致誠正」的修身功夫。
如何將「知識」轉化為「真知」,就看每一個人下的功夫如何。
以上知識點來自《大學證釋》一書,網上可以搜到。
知行合一,是一個描述,而不是倡議。
據我所知目前做到的有王陽明..........你試試???反正我見識短,還沒見過誰做到。
當然可以做到。但是請記住哦,知行合一以及陽明後來提的致良知,都是一個修行方法。一年有一年的進益,一天有一天的進益。善無窮盡呀。慢慢來,這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情。
我認為,知行合一還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所行必定有所知,就是你考了100分,必定是有一定的基礎,否則也考不到(在不作弊的情況下),所以我認為知行合一併不是性理哲學,而是在物質基礎上的哲學,就是有一些唯物主義,我一直反對用唯心唯物來衡量思想家,而王陽明恰恰是一個這樣的人,就是說知行合一是人之本能。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心思才能被稱作七竅玲瓏心?
※怎麼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問題已經解決,你閑的舉報?
※是否可以認為《紙牌屋》中的Francis Underwood是一個貫徹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人?
※知乎裡面有才學的人太多了,頓時覺得自己白目,怎樣顯得不是那麼井底之蛙?
TAG: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