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與什麼有關?
有一段時間我的心思變得不那麼縝密、經常犯一些小錯誤,後來又在人際交往上遇到了一點小挫折。於是這時候便開始看雞湯雜誌、轉空間里的雞湯(捂臉,逃),覺得雞湯雜誌上的話真有道理啊真有道理,心裡感慨當初為什麼不照著做呢?可生活中的挫折依然沒有被解決,同學告訴自己那些雜誌上的東西都是騙人的,自己卻不懂為何,心理隱隱約約知道雞湯其實沒什麼用,但就是需要,需要它來安慰自己。想起那點小挫折發生之前,自己從不轉空間里的雞湯,僅僅是看看而已,忘了自己不轉他們的理由是什麼;有時候會轉一些微博上的星座,其實心裡很明白,性格這種東西與星座血型無關,和成長經歷、成長環境等有關,因為打發時間,會轉轉微博上那些看起很有道理的言論。後來為了逃避現實靜下心去看了一些文歷哲政的書,思維又逐漸變得縝密回來,邏輯能力提高了一些,獨立思考能力和以前相比略有進步,總之,一切都算恢復正常了。
但我想知道造成我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對雞湯的辨識力固然和智商、閱歷、邏輯思維能力有關,但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請不吝賜教,多謝。
首先,心靈雞湯看不得,這些東西反而是麻痹你精神的,如果你真有思辨能力,應該多看心靈硫酸,就是那些真正剖析事情本質的嚴肅討論,當然了,這種討論裡面的很多觀點都是不討巧的,比如寫作,按照心靈雞湯的說法,只要你持之以恆的寫,就一定能寫出高度來,但按照心靈硫酸的分析,絕大多數人寫的東西都是廢話,通篇都是寫給自己看的,根本不會有讀者,然後會給你很多一炮衝天的「爆款」寫作案例。這兩種觀點結論上恰恰相反,而關注的重點也截然不同,這就是思辨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雞湯們利用表象去推演一個結果,而思辨派只用結果來推演過程,光是這種思路,就一定是雞湯不可取,思辨才是王道,但我想題主更關心的是,如果才能養成這樣一個思辨的習慣吧,在這裡我給題主兩條建議:
【一】多懷疑,少認同
思辨是一個不招人待見的過程,這頭一個建議正是如此,所謂多懷疑,少認同,用另外兩個字來概括就是——【抬杠】,你得養成一個愛抬杠的習慣,當然你不一定非要說出來,心裏面要多任何觀點多打一個問號,然後想辦法來驗證一下這個話是不是有道理,這就需要把這條道理放到你自己的知識體系裡面去檢索,看看有沒有任何你已經形成的知識體系可以跟它呼應上的。換句話說,你認同一個觀點,不應該是無條件的,或者是感性上的,不能是它聽起來正確就接受,而是經過知識檢索以後,你發現他的觀點跟你的已知的知識體系相吻合,你認同的觀點一定是因為他跟你想到一塊去了,而不是因為跟「大家」想到一塊去,認知是個個體行為,傳授才是集體行為,你要的是認知,不是傳授。
【二】多讀書,多讀閑書,多玩物,做到玩物增智,甚至是玩物生智
我們日常生活中,在跟信息/知識相接觸的時候,很容易陷入一個僵局,就是,什麼是專業知識,什麼是閑事,總要人為的給一個標籤,比如說讀書,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過這種經歷,學校也好,家長也好,都會督促學生們多學習,少「玩」,這個「玩」可以是玩電子遊戲,也可以是看演唱會,或者看電視劇,聽歌,甚至是看閑書,雖然這個要求本身不正確,但教育工作者的目的是明確的,那就是考試,一切學習結果的檢驗,都通過一次考試來驗證,因此,上學時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就變成了一種單線程的任務體系,不存在多線程任務,目的明確,手法單一,途徑就那一條。然而一旦你的最後一次考試結束以後,你要走上社會了,就會立刻出現多線程任務模式,比如【成功】,或者【生存】,這些任務並沒有一個固定路線,目的是因人而異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途徑是隨機的。我們很多在學校里學習很好的學生,到了社會上突然就抓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學生他們可能僅僅是在考試這項單線程的任務上完成的出色,但綜合知識體系可能沒有基礎,很多技巧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也僵硬。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就是智力測驗,因為國際上早就已經發現,智力測驗的結果跟人未來在社會上的成就根本屁關係都沒有,它僅僅是把那些擅長智力測驗這個單一目的的人給篩選出來了,最終的成就只跟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體系的寬窄程度有關。這就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命題,你的知識寬度究竟有多少?而知識又從何而來?我的答案是:閑!針對你的專業學習以外的任何信息和知識體系都算作閑。馬未都先生給出的定義,如果不看閑書,你就不算看書,假如你是醫生,你看醫學方面的書就不算看書,如果是搞文學的,看文學書就不算看書,一定得看你專業以外,跟你專業沒關係的書,才算看書,因為只有看這樣的書,你才能增加未知內容進入你的知識體系,你看專業的書看再多,也只是在原地踏步,後面我會用俄羅斯輪盤賭的方法再給大家一個完整的邏輯,先說讀書,怎麼讀?我看到有些課程教給你要快速閱讀,一天看完三本書,我的評價是,這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因為讀書一定要有反響,也就是思考的過程,如果你看一本書,整個書看下來你都不停頓一下,那你肯定白讀了。確實有這麼一類人,僅僅是記憶里好,日後跟一群人聊天吹牛的時候,比如談到一個歷史事件,事件、人物、地點全說的上來,但你問他對這事有什麼看法,沒有看法,因為當初看書的時候就沒想過看法,沒有【思】的過程,又如何能【辨】呢?所以讀書一定要有反饋,而且不光是讀書,打遊戲、聽音樂、看電影,怎麼算消遣,看過以後沒有反響的算消遣,看過以後有反響的,形成知識,所以知識就是這麼來的,從思辨當中提煉知識。
【俄羅斯羅盤賭】最後給一個形象概念,就是我們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什麼知識的積累上了?用俄羅斯輪盤賭很好說明這個事,熟悉俄羅斯輪盤賭的應該知道一些規則,俄羅斯輪盤賭,押注的時候,可以押某個具體的數字,賠率最高,也可以押某幾個數字,比如兩個或四個數字之間,也可以押字母所在的區域,或者橫豎排,以及單雙號(0是豹子),或者紅黑,那麼賠率也是逐步遞減的。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比喻成籌碼,那你想怎麼投放這些籌碼呢?專業知識的押注是孤注一擲的,因為他需要你大量投入籌碼,但也可能血本無歸,比如畢業以後發現找不到工作,還得改專業,前期投入打水漂了。但如果你把籌碼多分散到一些低賠率區域內呢?你可能感覺時間被浪費了,比如看閑書,打遊戲,看影視劇,還要上網發帖子。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考賭場上的常勝將軍了,那就是,那些真正在賭桌前能做的時間長的人,而不是贏最多錢的人。相信這個俄羅斯輪盤賭可以啟發到各位,你們將如何放置你們的籌碼?
謝邀。說實話我從不盲目判斷一篇文章為雞湯。每個作者都有寫作背景,他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所受教育之類,要通通聯繫在一起,在看他發文的情景才能去判斷是否雞湯。
我還看微博一文(曾有視頻),作者讓大家全部辭職去追求夢想。並且舉例聽他的話成功的案例。你說:辭職,現在工作這麼好找?
作者他就是辭職去隕石坑看隕石,去研究當隕石獵人。他什麼情況,他的才華能進國家百人計劃。他辭了明天就有N家單位搶。
聽他話成功的那位女士呢?原來在銀行中層。辭職追求夢想拍電影,然後電影上映賺錢,又實現夢想又能養活自己。問題,你能馬上拿出拍電影的錢嗎。
對那位女士這是人生激勵。讓她過上了想過的生活。對普通人這是碗無用的雞湯。謝邀。作為一個工科男的我,我突然想起以前我看到過的一句話,雞湯喝多了,心會被雞油蒙蔽。每次媽媽的朋友圈裡全是雞湯,也許她喜歡吧。我覺得對於雞湯的思辨,我是把它當做文學作品來看,看看用了什麼手法。我是一個消極的人,雞湯那些並沒有什麼用。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自己。每個人追求不同,雞湯里的成功故事對於我這種就想做個平凡人也沒有什麼用。
題主說人際關係,我感覺只要用心對待朋友們,走心,關係慢慢就好了。雖然我朋友多,但是我也孤獨。因為經常都是自己一個人,哈哈。
思辨思辨,想那麼多幹什麼,過好自己不就好了。自己過的開心就好了。每次的不開心肯定都是因為有在乎的人或者事情,看淡一點點,越簡單平凡,越輕鬆。
建議題主做個積極向上的人,說不定你就是你周圍親人朋友們的活雞湯。也不用著急嘛,時間會給你答案,會讓你成熟。
說白了,還是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見識的少,對待事物總停留在表面,總是被局限在固定的範圍內。
人有所長也有所短,靠心靈雞湯安慰自己是正常的。但是,這不算切中要害的正確方式,人有的時候就需要放浪形骸,這樣才能排解不愉快,回歸自身,重新思考自己還需要什麼(能力 知識 物質)還缺什麼。
當然,我這篇如果不能切中要害,讓題主感同身受,幡然悔悟,也算一篇心靈雞湯了~
對於思辨能力,我覺得心靈雞湯這樣的碎片化閱讀對提高個人的思辨能力幫助太弱了,題主還是通過小說,歷史,詩歌,哲學等方式進行提高吧。
我並不是有意貶低心靈雞湯,因為它講的道理確實是普遍適用的,雖然並沒有什麼軟用。對於題主來說,心靈雞湯就是一個窗戶,而且文字流於表面,雖然題主很想提高思辨能力,但是這個方式是低級的。
作為一個有思辨能力且會熬雞湯的人(大霧),我並不認為對雞湯的辨別力和思辨能力有啥關係。
首先界定一下,什麼是「雞湯」?
心靈雞湯(詞語)_百度百科的定義如下:
心靈雞湯,就是"充滿知識與感情的話語",柔軟、溫暖,充滿正能量。心靈雞湯是一種安慰劑,可以怡情,作閱讀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鬱時,療效直逼"打雞血"。這也是"心靈雞湯"風靡不衰的原因。大眾化口味,勵志化包裝,快餐式文本,無需動腦就可腦洞大開。當前快節奏的生活和無處不在的壓力,偶爾也需要這種激勵味十足的"語言藝術治療"。
2014年4月網路颳起一陣"反心靈雞湯"旋風。 用來反諷內容陳詞濫調,過於功利或空乏,令人麻木的文章。
突然發現這個定義也挺「雞湯」的~Anyway,這個定義指出了「心靈雞湯」的功能:安慰劑、「打雞血」。題主有問到,為什麼你在挫折發生後會轉發雞湯?因為受挫的你需要安慰和激勵,而這正是雞湯的作用。在這個意義上,凡是能給人予安慰和激勵的話語和文章等都可視為「心靈雞湯」,不管說話者和寫作者的目的如何,不管話語和文章是否有真實的內容和嚴密的邏輯。在「心靈雞湯」這個概念提出以前,世界上就已經存在一部毫無邏輯的但堪稱偉大的雞湯——《聖經》。
來,讓你喝一下科學界熬出的一鍋老火靚湯:TED演講丨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擁有思辨能力的人更愛喝言之有物的有實證有邏輯的雞湯而已。
進入正題:思辨能力與什麼有關?
思辨_360百科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謂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所謂辨析指的是對事物的情況、類別、事理等的辨別分析。 思辨能力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例如,能區分雞蛋和鴨蛋,這不能算有思辨能力,因為僅憑經驗觀察就能夠區分雞蛋和鴨蛋;但是,若要搞清楚"雞和蛋誰先誰後"這個問題,只靠經驗觀察是不夠的,必須有較強的思辨能力才行。
思辨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作為大腦功能的思維活動,一層是對事物本身的辨析。
第一層:作為思維活動的思辨,受教育、心理和生理的影響。
第一,一個人是否習得某種思維和思維能力的強弱受控於兩個因素:思維教育、訓練強度。
人的思維發展會依次經歷以下幾個階段:具體形象思維、形式邏輯思維、辯證邏輯思維。研究發現,初中一年級學生能夠掌握辯證邏輯的各種形式,但水平較低;高中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已經趨於優勢地位。(發展心理學.林崇德)如果一個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後就不再學習,則很難獲得辯證思維。
思維能力並非一蹴而就,也是需要訓練的。經歷過思維訓練的人都知道,訓練得越多,相關的思維能力就越強。
第二,一個人能否有效使用已經習得思維方法受心理因素影響:情緒狀態、意識狀態。
人是情緒型動物,情緒幾乎可以影響人類的其他一切心理過程以及行為。想想失戀的時候,部分理智歇菜,這時旁人端來了一碗雞湯……
意識狀態則是指你的精神的清醒程度。清醒的時候,自覺思維活躍,妙語連珠。困得要死的時候,什麼思辨啊邏輯啊都罷工了……
第三,諸如「大腦發育遲滯」的人,以及腦中風的人等,無法進行思考,更妄論思辨。因此,思辨能力受大腦的狀態調控:腦發育水平、腦健康程度。
小結,影響思辨能力的因子有:教育訓練、情緒意識和大腦生理。
第二層:若要對事物本身進行辨析,就必須具備相關的知識經驗。
這一層其實就是「閱歷」的問題。而增加閱歷的途徑有三條:讀書、行路、識人。
綜上所述,若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可以有以下途徑:
1.有計劃有意識地進行思維學習和思維訓練
2.學習控制情緒的技巧,提高「情緒智力」
3.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大腦健康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各種人
以上。
經歷
思辨能力與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閱歷有關
經歷的太少,想的太多,多出去走走,該想通的事情會弄明白的
經歷,習慣,思考,智商。
情商海拔和智商的高度
推薦閱讀:
※高自尊與自欺欺人的關係?
※心理諮詢師所說的「個人體驗」是什麼?
※为什么会抗拒别人的关心?
※如何成為一名兼職心理諮詢師?
※如果心理諮詢師做不到共情,是否有解決問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