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調式敘述用來描述電影的敘述結構是否正確?
如果可以的話,復調式敘述究竟是什麼樣的敘事結構?
勉強來硬答,另外光是文字是說不清楚的,等有時間了再上截圖。
以下內容算是對目前最多贊答案的補充
復調式敘事方式是相對於獨白式的敘事方式來說的,獨白式的敘事方式是指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都是來自於敘事人的一相情願,根本上是同一個敘事者的同一種聲音;復調式敘述方式在於敘事者的聲音與作品主人公的聲音之間存在矛盾,主人公似乎叛離敘事者的理性意圖,脫離其控制,並與敘事者對話。在此,作者把自己內心的矛盾,困惑通過敘事者與主人公的對立的聲音表現了出來。
總的來說, 復調式敘述是指在同一敘事中並行著兩個甚至更多的聲音的敘述方式,借用音樂術語稱之為「復調式敘述」。
俄羅斯著名的評論家巴赫金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復調小說。這是從音樂理論借用的術語。復調的原意即指在一首曲子中,有著兩個以上的主旋律。如果一首音樂作品在整體上是和諧的,那麼,這兩個主旋律就不是各自表述和展開,而是有一種對話的關係。否則就是一種獨白了。古典意義上的音樂,就是典型的單一主旋律,音樂的美感來自和諧。但是,在現代的音樂美學中,和諧不再是美學的最高追求,在工業時代和後工業時代,人的靈魂被撕裂開來,存在著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普遍分裂。人在自我意識和潛意識裡,有著多重的構造。所以古典美學中的單一的旋律就無法表現現代人的心靈深度。於是10世紀初出現了無調性音樂。用迷亂的音響組合表現人的複雜的靈魂世界。
小說也是這樣。一個作家,作為一個敘述人,也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就不再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可以把一個故事講述的非常完整,因為他自己的靈魂深處也可能是割裂的,在他的人物設計和情節講述中,無意識地把自己的內心的矛盾在故事中流露出來,因此也就把自己表露的更加深刻。復調小說,其實,就是指作者自己多個人格的對話。
以上黑體的內容來自百度百科,是否嚴謹我不清楚,文學專業的老師們賜教。
僅從這段來說,是在敘事中並行兩個或更多聲音的敘述方式便可成為「復調式敘述」,電影的語言和文學語言不太一樣,哪怕是比較常見的好萊塢電影語法,都有主觀鏡頭和客觀鏡頭之分,而帶有實驗性質的電影語言就更複雜了。因此對此類復調式敘述的著眼點不能簡單地放在「敘事」上,而是應該根據具體鏡頭分析。
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電影學教授理查德.戴爾(Richard Dyer)的觀點,"不確定性被納入到黑色電影的核心敘事結構。黑色電影是關於查明真相的電影,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被查明的事情最終會水落石出,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欺騙和迷惑性…………揭開秘密的過程是讓人困惑的,到處都是欺詐,彎路和死胡同,敘述中甚至飽含複雜有時甚至是對立的閃回、畫外音和夢境。(比如《雙重賠償》《日落大道》等)電影的空間處理可能讓人困惑…………黑色電影里著名的明暗對比和傾斜角度的運用(德國表現主義風格),這進一步擾亂了觀眾的認知。"
(以上內容節選自《黑色電影中的酷兒呈現》The culture of Queers)
由於電影是綜合的表現形式,聲光電的藝術,和其他媒體受眾接受信息的方式不一樣,因此更容易漏過這些隱藏復調敘事的蛛絲馬跡,鏡頭運動、攝影角度、角色表演和分鏡頭都會製造出這種永遠有待解答的謎局,因此電影的「敘事方式」並不像單純「情節」所呈現的那麼簡單。
在我彌留之際 (豆瓣) 是被低估的電影,裡面就運用了各種視角的複雜敘事,甚至運用了變態的分屏和聲畫不同步的方式,在分屏時將不同步時間線的同一主體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既有序又跳脫的敘事邏輯,比較完美地再現了福克納小說中的文學特色。等有時間我上截圖說明(又挖一坑,已經有N個未填了)……
復調式敘述對於電影敘事來說是疊床架屋的名詞,搞創作用此來歸納,會亂了腦子。
理解電影敘事核心詞是視點,誰的視點誰就是敘事者。兩個以上敘事者就是復調。
最近看文論,說宋元時期,一人一事為雜劇,多人多事為南戲。用在電影上,經典好萊塢多是一人一事,一個敘事者。公民凱恩開始,多個敘事者拼湊一個人,就是復調式敘述。
最淺顯的例子是羅生門,我們現在說這事是羅生門,就是說一個事每人都有不同說法,不知道該信誰。這就是復調式敘述的魅力。
戲劇領域,布萊希特重新發現了敘述,創立了間離效果,敘事劇理論。
比如我國說書,說評書,就是有一個明顯的敘述者存在。這裡,敘述者只有一位,在可信情況下,敘述者與所敘事件同一,無復調問題。在不可信情況下,敘述者多為劇中人聲音,參與整體敘事意義的構成。
不過這就複雜了,拍電影沒那麼複雜,沒必要特意為理論去拍。
【15/11/30】不專業,說的可能不對,拋磚引玉。
1。如果復調敘事是指多視角、無主次、只有主題統一,而在故事「真相」的優先順序上不分高低的敘事方法,那麼日本電影《聽說桐島要退部》,應該可以算作一個例子。這部電影前面相當長的時間,都用來從各個視角展示, 「聽說桐島要退部」這一事件,(即主題或動因),對學校各個社團造成的影響。有些情節在各個視角中反覆出現,並因為視角不同,看上去也不相同。各視角間的交集和衝突,推動故事向前發展。
這種敘事方法有個缺點,就是推進速度往往偏慢,因為時間都被消耗在視角展示上了,而一部電影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製造足夠多的起伏和衝突,那麼故事就可能看上去很散,缺乏戲劇性,不那麼吸引人。實際上《桐島》這部就是這樣,最後放棄了相對封閉的結局,講著講著就停了。類似的作品也有評價很高的,比如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
如果不想犧牲戲劇性,就得對視角時間進行處理, 因為它本質上是(外部)敘事時間和(內部)故事時間的衝突。一種方法是壓縮敘事時間,加快節奏,交叉剪輯,缺點是故事可能會顯得很亂,讓觀眾迷惑。比如《兩桿大煙槍》,如果對演員不熟,第一遍看時,就可能會跟不上。
或者也可以延長時間。外部延長就是使電影變長,比如園子溫的作品,《愛的曝光》,就有四個小時長。這部電影中,三個年輕人的視角在家庭不幸這一統一主題下各自展開,併產生交叉和重疊。而如果時間更長,多視角的展開就更從容,比如,(略跑題),美劇《冰血暴》第二季。前面四集都是每集講述一天的故事,各視角齊頭並進,沒有誰比誰更優先。
但是即便延長了外部時間,因為故事內部各視角之間交集的增多,也會造成內部時間的「膨脹」,相應的外部時間就不夠用了。比如《冰血暴》的第六集,內部故事時間上,和第五集還是同一天。避免過度膨脹的辦法顯而易見:減少視角,比如讓一些視角長時間處於同一場景下,或者乾脆殺死一些角色。《愛的曝光》的尾段,就是這樣處理的。
延長內部時間則靠設置多個故事時間層。比如在電影《社交網路》中,就有創業時間層和聽證時間層。兩個時間層沒有交集,但視角間仍有衝突,這就保證了戲劇性。更巧妙的做法出現在法國電影《登堂入室》,它的兩個視角處在兩個時間層,一個是教授經歷的,他在現實中與學生的交往,一個是學生描述的,在虛構文章中他們的交往。通過學生把文章給教授看,以及教授對文章的批評,兩個視角產生交集和衝突,推動故事向前發展。(注意兩個視角講的是同一個主題!)結局則令人拍案叫絕。
而如果允許一個角色有多個視角,那麼敘事時間就被解放了,因為故事時間自己在敘事,角色可以自己決定故事的進展,它所呈現的面貌。比方說在電影《非常嫌疑犯》中, 史派西扮演的角色就有兩個聲音 (視角),它們同時敘事,推動故事向前。而在電影《搏擊俱樂部》中, 這兩個聲音 (視角) 由兩個演員表現,它們的衝突讓海倫娜扮演的角色迷惑。
2。此外,如果復調敘事僅僅是指多線敘事,那就太多了,故不予討論。
3。復調理論在文學敘事,屬於現代產物,是觀念催生了方法。在傳統觀念中,世界是確定的,終極可認知的,所以事情總有一個清晰的真相,追尋就能發現。而在現代觀念中,世界不那麼確定,也不一定總可認知。相對應地,事情的真相可能是複雜、但仍可追尋的,像一個(視角的)集合,你看到越多就了解越多;或者真相也可能是模糊的,像一個包含了各種可能的場,你了解到什麼,取決於你選擇了哪些變數。具體到敘事上,要表達一件清晰、確定的事,內部衝突自然被排除,而要表達複雜或模糊,單一視角則肯定不夠。
關於複雜真相的例子,比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作品,《我的名字是紅》,眾多視角在細密畫師謀殺案這一主題下各自前進。關於模糊真相的例子,比如英國作家福爾斯的作品,《法國中尉的女人》,故事如何發展取決於薩拉如何選擇,而薩拉本人也讓人捉摸不透。在電影,則有《北方的金絲雀》和《無姓之人》。
4。前現代的話語體系是權威的、封閉的,沒有挑戰和置疑的餘地,在故事,只有中心人物是重要的,其他人都是依附性、功能性的存在。它指向的是對人和生活的簡化。而現代意味著個人的覺醒、解放和自由,每個個人都和其他個人一樣,人格平等,權利相同。現代話語體系下,每個人的聲音都同等重要,每個人的命運也同等重要,沒有誰比誰先天地高出一等,一出場就帶著主角光環,永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它指向的是人和人世的複雜。
至於在電影敘事,請移步高票回答,專業人士說的更好。以上。我都用過復調式思維講ppt
推薦閱讀:
※火雲邪神是什麼人?
※為什麼《長城》北美上映時間是17年2月17日?
※鋼鐵俠在盔甲內突然腹瀉怎麼辦?
※如何評價張芷溪?
※希臘神話每每票房大賣,而中國上古神話故事,比如蚩尤黃帝大戰,夸父女媧之類的故事,為什麼不能拍成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