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美那麼優越的地貌條件卻沒有產生本土的較高級文明?
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達的時候還處於部落氏族狀態,都沒有進入奴隸制社會。
上面大多數人都看過《槍炮、病菌與鋼鐵》那本書,幾個認真的答案都至少提到了下面三個原因其中的一個:
1 歐亞大陸是東西軸線,非洲和南北美洲都是南北軸線。原始文明要靠農業起家,農業依賴於氣候,而氣候帶大多是東西向延伸的。
2 美洲缺乏役畜,沒有牛馬來幫助發展農業、建立國家。原因是被原始人吃光了。
3 人類進入美洲較晚,技術積累慢。
但看下來,有幾個細節不太充實,相互之間的關聯說的也不太清楚。我補充一下。
一 大陸交通問題
首先,南北軸線——東西軸線的說法是正確的。另外南北美洲還有個致命的問題——最窄的地方(巴拿馬地峽)正好處於中段,而且是文明社區最難通過的那種超密集雨林。處於採集狀態的小部落可以通過雨林,但雨林外農業文明在發明鐵器之前,絕不會把觸角伸入密集雨林;雨林內部的文明也很難向外拓展。因為如果普通農民沒有金屬工具,砍樹是一件大費周章的事情,清除樹根的難度還要乘以五。青銅時代的金屬太貴,一般用於兵器禮器,日常生產用的還是石器,沒法開墾雨林,更何況是最麻煩的密集雨林。歐亞大陸的人類把恆河雨林砍成連片農業區也是鐵器時代的事情,和石器時代隔了兩個時代。
(墨西哥叢林諸文明喜歡低效率燒荒輪作,但巴拿馬年均降水量3米多,而且燒荒輪作很難支持大型城市,糧食供應也不穩定,瑪雅文明可能就是這麼掛的。事實證明,北美洲的那幾個熱帶文明範圍都很小,沒什麼傳播性,遠不像雨林之外的印加文明那樣縱貫千里。)
請允許我用簡筆畫來表示世界地圖……畢竟簡筆畫很說明問題
世界雨林分布圖
被巴拿馬地峽和雨林分隔的美洲文明分布圖。
對照上圖,可見印加文明從未伸入雨林,北面雨林邊緣的文明從未離開雨林
美麗的誘惑:巴拿馬熱帶雨林的危險毒蛇
巴拿馬熱帶雨林是毒蛇生長繁衍的天堂。在炎熱潮濕的巴拿馬地峽,共生活著約130種蛇,其中21種為毒蛇。這些危險的毒蛇當中,三色矛頭蝮最為兇悍,是當地人遭蛇咬傷致死的元兇。
插一個段子。當年看美國參聯主席鮑威爾回憶錄,他手下最勇猛,最有責任心的士兵,因為怕蛇去參與了拳擊賽。這麼一個勇敢的戰士寧可上拳擊台挨專業選手的揍,也不肯去巴拿馬訓練,就是因為那裡的毒蛇。
「榔頭」漢克做了偵察,發現全坎貝爾堡也找不到一個120—125磅次輕量級的拳擊手。我們只需要選一個人上場就能以輪空贏得師的次輕量級冠軍。這倒是真的,我贊同說。不過,我指出我們也沒有次輕量級的選手啊!「上校,」哈勒姆接著說,「你記得五○六營那個小夥子嗎?為修建聯合大路捐款時他一下子捐了上千美元,他名叫『小不點』什麼來著?」我當然記得他。當時大部分士兵每人只捐了一美元,而這個小夥子捐的數目卻如此之大。我讓哈勒姆叫他到我辦公室來,我要看看他是否精神正常。他的名字叫羅德尼·「小不點」普賴斯頓。原來他是一個靦腆的小個子,浸透了水體重也不過120磅。他解釋說他的樂善好施是因為陸軍已經滿足了他的全部需求,所以他應盡全力幫助別人。
「我們就讓『小不點』參加次輕量級比賽。」哈勒姆說。
「他練過拳擊嗎?」我問。
「這又有什麼關係,」哈勒姆回答說,「他用不著打,只要等輪空就行了。」哈勒姆設法說服「小不點」參加了拳擊隊。他最有說服力的一招是說明這樣他就不必隨隊參加在巴拿馬進行的熱帶叢林訓練演習,因為他最害怕蛇。即使「小不點」不必真地打,「榔頭」漢克還是講道德的正派教練,他要求「小不點」 必須像其他選手一樣參加訓練。
拳擊循環賽開始了。我們的戰略很靈驗。每一輪比賽「小不點」都輪空,直到他要參加師的次輕量級冠軍爭奪賽之前,他沒挨過一拳。在冠軍爭奪賽中,我們旅的選手遇上了保障司令部的選手。保障司令部的司令官聽到了關於我們的小計謀的風聲,便在他的下屬單位找到一個次輕量級選手。這樣,當那天晚上「小不點」登上拳擊台時,只見一個酷似微型羅伯特·杜蘭的巴拿馬小夥子從斜對角爬上賽台。這個小夥子四處蹦跳,發出公牛般的聲音,像發動機活塞一樣做著熱身出拳動作。與此同時,「小不點」站在自己的一角,看上去像屠宰場里的羔羊。我和哈勒姆坐在第一排觀看,我轉身對他說,「放棄這場比賽,我不想當謀殺同謀犯。」我又走到「小不點」的台角,告訴他可以棄權,並非一定要打這場比賽。
「不行,長官,」他說:「我非打不可。我們五○六營的人全在這兒。」
的確如此,「小不點」所在營的全營官兵身著作訓服都在現場觀看,因為他們看完這場比賽就要直接出發去巴拿馬參加演習,「小不點」是練拳擊才逃避了演習的。我真不知道他們看這場比賽會是哭還是笑。
第一輪開始的鈴聲響了。巴拿馬小夥子跳到台中央便揮起拳頭進攻不止。「小不點」簡直就像個挨打的吊袋。我的心都揪起來了。「小不點」按著「榔頭」漢克教給他的樣子去做,雙臂收到身體兩側,用手套保護著臉部。他不停地向左兜圈子,承受著來自對方的攻擊,直至鈴響第一輪結束,「小不點」雖一拳沒打但還站立著並且沒有受傷。我們一側的觀眾發出了低調的歡呼聲。「小不點,加油!堅持住!」
第二輪和第一輪一模一樣。巴拿馬小夥子向「小不點」發起攻擊。「小不點」防守好自己,兜圈子但不出拳。不過我已注意到他的對手在第二輪臨近結束時動作較前遲緩了,似乎攻擊「小不點」花費的力氣使他感到疲憊了。第二輪也結束了。此時,為「小不點」加油的呼喊聲變得熱烈而高昂。我們看到對方角落裡的對手搖搖頭像是在對他的教練抱怨著什麼。與此同時,「榔頭」漢克卻在一遍又一遍用乞求的語氣對「小不點」說:「出拳打他,就打他一拳,怎麼打都行!」
第三輪,即最後一輪開始了。兩位拳擊手從各自的一角走出來,巴拿馬小夥子動作遲緩。很顯然,他拳擊技術不錯,但體力消耗很大。突然間,「小不點」一個右勾拳擊中對方腮部。巴拿馬小伙當即雙臂一垂倒下了。全場觀眾像發了瘋似的,全旅人員都在喊著「小不點!小不點!」裁判宣布擊倒獲勝。「小不點」名副其實地成為一○一空降師的次輕量級拳擊冠軍。他們營的戰友都撲向他,擁抱他,親吻他,把他抬在肩頭。
言歸正傳,因為巴拿馬的雨林和蛇,南北美洲中段存在一片對農業文明缺乏誘惑力的「低價值」土地。南北美文明因此卡在了一個死結上:
沒有煉鐵技術——沒法開墾雨林——文明之間無法溝通——包括冶金術的技術發展緩慢。必須等待某個文明獨創出冶金術的全部前奏技術,再自己開發出鐵器才能打通雨林。而冶金術恰恰是一個需要很多前奏技術的科技,比如高溫火爐、採礦和燒木炭。鐵器更是需要青銅技術作為前導。
——《資本的年代》
歐亞大陸的中部並沒有蜂腰,而且雨林只存在於南部邊緣,所以部落之間的溝通要容易的多,這對冶金術的出現非常有利。A氏族發明了高溫燒陶,B氏族發展了採礦,交匯到一起就可能出現冶金術——而且出現冶金術的地點完全可能在AB氏族之外。真實歷史中,最先出現文明和冶金術的地區是歐亞大陸中部的兩河流域,證明了史前時代文明進步與地理條件相關,交流越方便的地區進步越快。中國文明的青銅、煉鐵技術都來自5000公里外的西亞,也是一個不錯的佐證。
二 役畜馴化和輪子問題
馬並不是發展到文明社會的必需品。實際上,人類馴化馬很晚,游牧文明的出現比農業文明還晚。馬牛羊當代種群的馴化歷史都在一萬年內,比最早的城市晚的多。
1.1萬年前的耶利哥城
(請忽視上面網址中的神棍言論)
牛馬的確對農業文明有很大促進作用。因為奴隸吃糧食,牛馬只需要吃草就能工作。最早的馬是野驢一類的東西,沒法負擔人,但是三四匹馬湊在一起可以拉車。從這一點來說,美洲的羊駝雖然弱了一些,但也不是不可以用來拉車,為什麼他們不搞羊駝車呢?北美還有大批的野牛從未滅絕(最後是被歐洲人的火槍殺光的),為啥不搞牛車呢?
因為輪子不是你懂幾何就能用,甚至有了陶器(陶輪 陶鈞)也不等於你有馬車。輪子一方面有幾何要求,必須圓;另一方面有硬度要求,必須耐磨;最後還有密度要求,密度太大意味著啟動剎車會浪費太多能量,所以輪子不能是一塊圓木板,必須是空心的圓環加上輻條。
綜合下來,輪子必須用硬木製作,還有精巧的內部結構。但硬木很難加工,如果沒有金屬工具,製作一個輪子的成本高的可怕。用石器加工的話,磨損的石器也需要大量人工來替換,得不償失。舊大陸的青銅文明雖然金屬太昂貴不能普遍做農具,但貴族作坊用來切削馬車配件還是可以的。所以青銅時代的軍隊都是馬車交戰。(此時的馬不能負擔騎兵,後面會提到)美洲人如果手工一點點磨硬木輪子,用輪子省下的人工還不如製作輪子浪費的人工。所以美洲即便有勉強能用的役畜,還有許多用來殺的奴隸,但就是沒有車輛。原因就在於上一條原因——沒有交流出冶金術。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美洲為何沒有馬呢?上面有的同學沒提這個問題,有的說的不夠準確。準確的說法是,人類來到美洲太晚了,是帶著全套狩獵技術進入的。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不適應人類這種中型哺乳動物的捕獵能力,在基因中沒有留下逃避人類的本能,所以在低人口密度下,依然滅絕的很快。等到人類從狩獵時代進入農業時代,美洲人發現已經沒有多少可馴化的動物了。
我們看這兩張圖
假如沒有人類,大型哺乳動物將統治全球
上面那張圖是人類全球擴張之前的大型哺乳動物密度圖,下面是人類擴張之後的密度圖。在非洲這個人類和智人最古老的故鄉,哺乳動物和人類共存了幾百萬年,經歷了人類的捕獵能力逐漸上漲的過程,最適應人類這種「危險品」的存在。早在人類還沒有能力吃光某個物種的時候,這些哺乳動物就進化出了逃避人類的本能(不擔心人類接近的生物,基因優先淘汰),所以在人類擴張後,非洲哺乳動物反而留存最多。人類在一兩萬年之前才到美洲,已經擁有木矛、弓箭、陷阱和網,還能鑽木取火,這時候對大型哺乳動物就是秒殺了,所以把北美洲接近吃成藍色。
非洲人從獅子嘴裡搶食 簡直是霸氣外露有木有—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獅群已經形成了懼怕人類的本能,所以三個長矛手能嚇走一群飢餓的獅子。
(非熟練獵手勿試)
但無論如何,歐洲人到來之前,北美洲還是有野牛和羊駝這種潛在的馴化役畜,所以我認為這是個相對次要因素。關鍵因素還是交通不便,導致美洲沒有及早發展冶金術,而沒有青銅器就沒有實用的輪子。沒有輪子,早期役畜就無法用於交通——最早的馬也是多匹一起拉車,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才足夠強壯,能負擔一個人騎在上面。美洲文明沒有輪子去開啟這個緩慢發展過程,就用不上交通役畜。
三 技術積累問題
上面 @彭海星同學提供了一張不錯的圖:
但 @彭海星 同學想藉此說明人類到達美洲晚是技術積累不足的原因,這一點我覺得要商榷。因為美洲人在公元前15000年才進入美洲,恰恰說明他們帶著全套史前時代的石器技術過去了。(公元前1.1萬年出現最早的農業文明社區)。而且農業文明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此前積累不足以說明問題,否則的話,非洲人類已經積累了幾十萬年,智人也積累了十幾萬年,為啥沒最先發展出農業文明呢?
前農業時代,技術交流慢,但偶然出現的技術突破更慢,每個文明的技術水平不是取決於自己的研發或者積累,而是取決於你是否能和大範圍的其他部落進行間接接觸,這也是一種緩慢的全球化。在這個時代,全球的技術水平可以說是「均勻」的,很難說哪裡的石器部落更發達或者更落後多少。但一旦你離開了全球最大的一片石器部落群體,具體來說就是歐亞非大陸,那就會出現相對的落後狀態。比如說馬達加斯加和復活節島的居民。
東北亞部落遷徙到美洲之後,白令海峽很快就重新融化了,所以美洲人等於被隔絕在歐亞非大陸之外,同時內部交通不便,交流困難(參照第一條),所以技術發展慢於歐亞大陸,是進入農業時代晚了那麼幾千年的原因之一。
其實,仔細想想,值得驚訝的不是美洲農業文明比歐亞大陸落後了大概4000-5000年,而是他們居然只落後了四千多年! 人類進入美洲之前,已經在石器時代以採集方式生活了幾百萬年,1萬五千年前分化成舊大陸和新大陸兩個石器時代種群,都是依賴於採集和狩獵的原始部落,完全看不出文明的跡象。按照一般的看法,其中一個種群打破過去幾百萬年的採集狀態已經是小概率事件,兩個都突破了文明社會這道坎,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事件。然而,這個雙重小概率事件真的就發生了。在一萬年內,兩個互相沒有任何溝通的種群居然都拋棄了過去幾百萬年的蠻荒狀態,獨立地發展了農業,並在農業基礎上創建了文明社會,建造了城市、階級、宗教和軍隊。
讀到美洲征服史,了解哥倫布和皮薩羅等人來到美洲的過程的時候,一般讀者會為他們所向披靡而驚嘆,一百多火槍兵在少量騎兵的配合下就能攻陷帝國首都,幾千軍隊就能打平半個大洲。而我驚嘆的是——美洲居然有一種哺乳動物的群落需要幾千帶著火炮的軍隊去攻打,即便有神話帶來的戰鬥力光環,也一度打的旗鼓相當。這絕不能看成先進人類對原始人的圍獵(對付什麼樣的獵物需要火炮和方陣呢?),而是兩個文明之間的正式戰爭。不派出真正的軍隊,舊大陸文明是無法征服新大陸文明的。
《征服新西班牙信史》摘錄
p6
他們打得很英勇,而且他們身強體壯,又人多勢眾,隊伍不時換班,即使有一萬名特洛亞的赫克托耳,再加上同樣人數的羅蘭,也抵擋不住他們的進攻,因為大炮、火槍、弩弓都制伏不了他們,雖然我們每次攻擊都要殺死他們三四十人,他們卻比開始時更加頑強,更加鬥志昂揚。
P9
我曾在墨西哥人和特拉斯卡拉人中,多次見過他們繪製的有關這場戰鬥及我們攻上大神廟的畫,他們把這一事件當作了不起的英雄事迹;儘管在他們繪製的畫面上我們個個身負重傷,血流如注,並有許多人戰死,可我們還是火燒了神廟;此事令他們頗為佩服,因神廟上有無數武士守衛,在牆垛和凹面上、在神廟下邊的地面上都有許多印第安人,院子內也滿是人,邊上還有許多人,我們的塔形戰車又被打壞,可我們還是登上了神廟。
P10
蒙特蘇馬同許多看守他的兵士一起上屋頂,站在工事後邊,開始十分親切地對印第安人說話,勸他們停戰,說我們將離開墨西哥城。許多墨西哥首領和統領看清是他,立刻命令部眾安靜,不要投射投槍和石彈,也不要放箭。他們中的四個人來到蒙特蘇馬能與之交談的地方,哭泣著對他說道;「啊,君王,我們偉大的君王,您和您的兒女、親戚所遭受的一切不幸,真叫我們難過!我們現在通知您,我們已經把您的以為親戚立為君王。」他們告訴蒙特
p11
蘇馬,這個人名叫奎特拉瓦克,是伊斯塔帕拉帕的酋長。他們還說,這場戰鬥一定要進行到底,他們已向他們的神明許願,不把我們統統打死決不停戰;還說,他們天天祈求維奇洛沃斯神和特斯卡特普卡神,保佑他健康並從我們的手心裡獲得自由。
P13
眼看我們的兵力日漸削弱,墨西哥人的兵力有增無減,我們有許多人陣亡,餘下的人也都個個負傷;儘管我們英勇戰鬥,卻無法打退他們,也不能擺脫夜以繼日向我們進攻的成群結隊的武士;我們的火藥日漸短缺,糧食與水也是如此,而蒙特蘇馬已經去世,我們派人向他們要求議和與停戰,他們概不接受;總之,眼看死亡近在面前,橋樑也已被他們吊起,科爾特斯和我們全體官兵決定在夜間趁武士隊伍最為鬆懈大意之時逃走。
P18
我們當時個個負傷,逃出的僅二十三匹馬。大炮、小炮和火藥,我們一樣也未能救出來;弩弓所剩不多,我們很快修好弓弦,還造了箭。
P21
這場著名激戰發生的地點附近有個村落,叫奧通巴;這場戰鬥以及我們佔領墨西哥城之前的許多戰役,都被墨西哥人及特拉斯卡拉詳詳細細畫下來或雕成像。此次著名的奧通巴戰役發生於1520年7月14日。
我要說大約五天內被殺害和被捉去祭神的兵士,當在八百六十人左右,包括在圖斯特佩克村被殺害的七十二人,還有五個西班牙婦女;那些被殺害於圖斯特佩克村的都是納瓦埃斯的人;被殺害的特拉斯卡拉人約一千二百人。死傷如此慘重,所以分給我們的那份黃金大家都無法受用;在橋上,納瓦埃斯的人所以比科爾特斯的人死得多,就是因為他們動身時身上塞滿黃金,金子的重量使他們跑不動也游不動。
P28
當時墨西哥城推選出另一位君王,因為將我們趕出該城的那位君王因患天花亡故。他們推選為君王的是蒙特蘇馬的侄子或近親,名叫瓜特穆斯,是個年約二十五歲的青年,在印第安人中算是十分英俊的了,而且勇敢無比,使人害怕得不得了,他的百姓在他面前全怕得發抖。
P73
1521年降靈節後的次日在特斯庫科城內最大的空場上清點兵員。清點結果共有八十四名騎兵、六百五十名執劍持盾的兵士、一百九十四名弩弓手和火槍手,將從這些人中選派一部分到十三條雙桅帆船上去。
P95
我們正在撤退時,聽見從高聳於雄偉城池之上的那座神廟傳來一陣鼓聲,有如魔鬼的樂器所發出的極其悲涼的聲音,悠悠回蕩,二西班牙里以外都可聽見,伴隨這鼓聲的還有無數銅鼓聲,螺號聲、喇叭聲和唿哨聲。據我們後來所知,當時他們正那我們夥伴的十顆心和大量鮮血祭神。
美洲文明城市
為何我對這個差距感到驚詫?因為文明的發展不是一個線性過程,而是一個指數加速過程。在文明社會之前,人類各個技術之間是相互孤立的,一個技術的出現很難帶動另一個技術的出現,技術發展是線性增長。但進入文明社會之後,技術進步開始聯動,前面談到的金屬工具帶動了車輪的出現就是一個例子。這意味著文明社會的發展開始進入指數階段,前面發展的科技越多,你獲取新科技的速度就越快。指數增長中的壓倒性優勢,實際可能只意味著很短的時間差距。
指數發展速度下,衡量文明社會發展水平應該用對數坐標,而不是一般的線性坐標系。即1和10的差距,10和100之間的差距是一樣的。粗略估算一下,分道揚鑣1.5萬年,舊大陸比新大陸領先了5000年的文明史,相差1/3,這聽起來差距很大;但在對數坐標系下,ln15000=9.6 ln10000=9.2 差距只有0.4/9.6=1/24,是不是就沒那麼驚人了?。舊大陸的人架起火炮,披上鐵甲,打敗比自己落後四五千年的對手很爽,但如果人類不滅亡,我們面對4000年後的人類軍隊,幾乎肯定打不出阿茲特克或者印加文明那種戰術勝利。想到這一點,就能理解哥倫布時代的新舊大陸文明發展水平實際上差距不大的事實了。
人類在石器時代停留了幾百萬年,在1萬多年前,新大陸和舊大陸人類在白令海峽分道揚鑣,隨後各自迅速發展了農業文明。人類進入新大陸和發展農業文明兩者之間的時間如此接近,在幾百萬年史前史中很難用巧合來解釋。有極大的可能性是一兩萬年前的同一件事情促成了人類進入美洲和農業文明的出現。這樣雙重小概率事件就成了一個符合邏輯發展的正常事件。
我個人理解,這個起因就是人口壓力。人類在石器時代緩慢的發展,技術進步速度是絕對趕不上人口增長的,所以人口繁衍只能靠多佔地盤。而採集-狩獵需要很大面積才能養活人口,往往幾個平方公里的肥沃草原都沒法養活一個獵手,寒冷地帶可能要上百平方公里養一個人。歐亞非大陸8000萬平方公里,當人口從幾十萬繁衍到幾百萬的時候,看似人類還很稀疏,但按照採集-狩獵經濟的水平,舊大陸已經很「擁擠」了,再繁衍人口,再想吃飽,還不願遷徙的話就必須和其他部落決一死戰。所以人類必須前進到此前不願去的地方,比如貧瘠的海島和冰原。歐亞大陸的東北角雖然寒冷,雖然可捕獵的動物很少,但對於會用皮毛禦寒,會生火的人類來說,這時也算個去處。所以人類走進了冰原的最深處,和東北虎北極熊為伍,一直走到白令海峽的冰蓋上,步行或者用獨木舟進入新大陸。
通過這個冰蓋進入新大陸的人很少,而且白令海峽很快就重新融化了,所以這條通道並沒有釋放太多的人口,舊大陸的人類還是面臨強大的人口壓力,必須用更少的土地生產更多的食物。而人口密度增加,也意味著人類進入了相對的定居狀態,各個部落的採集地開始有了明確邊界,越界就要發生戰爭。
這產生了兩個效果,一是人類反覆在同一塊土地上採集,注意到此前不小心丟下的種子能否發芽長大,從而有了「種東西」的想法;二是率先發展出新的食物生產方式的部落會取得極大的競爭優勢,一方面養活更多的人口去擴張,另一方面可以養活專職人員比如士兵和牧師,打敗那些沒有分工的原始部落,文明由此產生。這也符合一般歷史學研究者對農業起源的認識。比如那本已經普及的斯塔夫里阿諾斯版《全球通史》
第二章 人類――食物採集者
第三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
據估計,舊石器時代初期,原人的人口數為125000人,而到了距今10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即農業革命前夕,人類的人口增為532萬人。人口增長42倍以上,可見比得上後來隨歷次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人口爆炸。
…………
如果有關植物生長的基本原理早在農業革命之前的數千年前就已為人類所知道,那麼,為什麼還要推遲如此之久才付諸實踐呢?一個原因是,缺乏這樣做的動力。與我們通常設想的相反,靠捕捉小動物為生的原始人在正常情況下過的並不是受飢挨餓的生活。他們從來不使自己的人口增長超出食物來源所許可的範圍。相反,倒是採取墮胎、停止哺乳和殺死新生嬰兒等辦法來降低自己的人口數,以度過一年中食物來源不足的月份。因而,狩獵社會能在供求平衡的狀態下舒舒服服地過上數千年而未生長出一種要求根本變革的推動力。在正常情況下,原始人不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還有大量的空閑時間。只要狩獵到足夠的動物,採集到足夠的植物果實,他們就丕再有任何進一步工作的動機。有位權威人士說,「大量的資料表明,狩獵、採集者不僅有充足的食物,還享有大量的空閑時間,而且事實上,比現代產業工人、農業工人、甚至考古學教授所享有的還要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所發生的問題自然不再是人類為什麼要長期地過漁獵、採集生活,而是為什麼不再過這種生活。
…………
一夥又一次的遷移使農業傳播到全球各地。遷移的最後結果是,1O000年以前組成全體人類的狩獵者,到公元1000年時,減少到僅占人口的1%。職業的轉變轉而又導致種族的變動。全球種族分布圖表明,10000年以前,高加索種人、蒙古種人、黑人、布希曼人、俾格米人和澳大利亞種人這六個種族之間大致是平衡的。(見圖3「全球種族分布。』)但到公元1O00年時,這一平衡遭到了劇烈的變動,此變動有利於從事農業的蒙古種人、高加索種人和黑人,而不利於仍過漁獵採集生活的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澳大利亞種人之所以能維持原狀,只是由於他們居住在與世隔絕的島嶼上,還沒有被任何從事農業的人發現。這些島嶼直到18世紀時才被歐洲的探險者發現。當這一發現遲遲地但終於來臨時,島嶼上不幸的土著居民遭到了更加悲慘的結局。
另一方面說,擴散到美洲的原始人數量雖然很少,但正如前面分析的。新大陸的野獸太「傻」了,根本不怕人,所以原始人一旦越過冰原來到北美溫暖地帶,就迅速擴張到整個大陸,吃光了大多數哺乳動物。在近乎無窮無盡的廉價肉食供應下,一小群人用了幾千年就用指數方式繁衍出了數千萬後代,人口增長率比舊大陸大得多。結果,不到一萬年,在食物緊缺和哺乳動物大批滅絕的情況下,吃肉吃嗨了的美洲人也迅速遇到了人口爆炸、土地不夠的問題,僅僅比他們的舊大陸親戚晚了幾千年。
(美洲本土人口幾乎全都是o型血,這說明越過白令海峽的祖先群體一定非常小,基因非常單調。指數增長好厲害啊)
在這個壓力下,美洲人類也不得不選擇辛苦的農業,或者說,率先開始種東西的部族能搶佔其他部族的發展空間。所以,美洲人類也緊跟著舊大陸進入農業文明時代,並在舊大陸造船過來的時候,擺開一支職業軍隊迎戰,還能派外交官和僧侶上去說教。這和最兇悍、最聰明的野獸相比也有本質的不同。打個比方,巴西足球隊登陸中國,上來迎接的雖然是一支弱隊,但也實實在在是職業球員,絕不是可以灌個幾十比零的外行。這時我們就可以判斷,巴西的足球運動很可能與中國足球運動同源,因為兩者的分化程度不大,水平還屬於同一個物種。
總結一下,我對問題本身的回答就是:美洲文明並不「低級」,和新大陸的差距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大。如果沒有巴拿馬雨林地峽限制,他們完全可能和西班牙人打一場火槍大戰,或是至少派出幾萬牛騎兵壓倒登陸的少量部隊。(當然還是對抗不了更稠密的人口用幾千年瘟疫積攢的病菌)此前我曾經寫過一個半途而廢的坑:《美洲來的皮薩羅》探討過美洲文明反過來「發現」歐亞大陸的另一種歷史。
最後,雖然不贊同「奴隸制」社會的提法,但你絕不能說阿茲特克人或印加帝國沒有奴隸制。實際上,他們最喜歡抓奴隸,最喜歡用貴族——屬民制去組織政權了。
相關回答:
為什麼高級智慧生物產生在陸地而非海洋? - 馬前卒的回答
外星人造訪地球,你會送他什麼禮物以展示地球人的工業制科技水平?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相互隔離的不同文明各自獨立發明出的完全一樣的東西? - 馬前卒的回答
1.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先看看人類在遷徙到各大洲的時間:
美洲的同志們是最遲到的,當別人已經默默地升級了幾萬年的時候,美洲的原住民才剛剛去到,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科技自然會慢一些,能夠在16世紀才被歐洲人發現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這點甚至是就致命的,來得晚農業發展就晚,在農業發展前的捕獵就把可馴養的動物滅絕了,這點後面會說到;來得晚農業選種歷史也短,相對同期世界其他地區產量也比較低;種種因素影響下文明發展便比較慢。來晚了幾萬年,儘管到十幾世紀時文明發展程度與歐洲人相比可能差距只有一兩千年,可這一兩千年的差距在文明衝突中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最終民死國破的慘劇,大概從一開始就定下來了。
什麼,你說為什麼非洲發展也不快?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日後再說,其實知乎上已經有大把人談過了。
2.要種田那也得天時地利人和。
現在看起來美國那平原簡直爽歪歪,直接大機器平推,引流灌溉,自然是個好地方,可是在史前可不是一回事。
你看,美洲那緯度,啊,挺高的,現在看著滋潤的五大湖對史前人類來說真特么冷,所以基本從現在美國中部以北都是不適合玩農耕的;
再看,東有阿巴拉契亞山脈,西有落基山脈,左青龍右白虎,靠著兩個大洋都硬生生把中部變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直接砍了一大半,沒有水利工程的支持在乾旱和寒冬之下剛馴化的玉米只是杯水車薪,偏偏他們那裡物產豐富卻沒有小麥……
我的上帝,這兩條該死的山脈簡直就是高速公路,冬天冷空氣長驅直下,真是見鬼!寒潮那個猛啊,住在美國的朋友們現在也還能感受到多可怕,國內的我們每到冬天也能看到美帝暴風雪來襲的圖片新聞,這對印第安人們來說就更加了,種什麼東西都人和農作物一起凍死給你看。
然後,(以下用《舌尖上的中國》旁白語氣)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溫暖氣流驅逐了持續一冬的寒意(此處應有雲霧及降雨的畫面),氣溫驟升,高溫高濕下的長時間燜煮,讓印第安人的口感變得更加細膩嫩滑……
好吧,夏天的悶熱潮濕又讓氣溫年較差更大了,這樣冰火兩重天搞得人都不想定居了,還種什麼農作物啊。
更別說冷暖氣團在中部平原相持的時候會製造大量的美國特產龍捲風,就是這個味兒。
要知道全新世初期比現在還要冷上幾攝氏度。
於是到達美洲的先民們大多遷徙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低緯地區,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於是大部分留在北美的人就一直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了。
於是到最後在今天美國的國境範圍內,能種東西的只有一直都溫暖潮濕的東南部地區,作為三個主要的本土植物栽培中心之一,種植的主要是西葫蘆、向日葵及其他當地植物,看著就吃不飽。
3.美洲以南北走向為主,不利於農業發展和文明交流。
歷史上東西軸線的文明擴張總是比南北軸線高效得多,沒辦法,太陽熱量是按緯度分布的,緯度不同的人有著很大程度上不同的生活環境,以至於到了現代都還在爭執,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想像一下,來自美索美洲的人將他們的種子交給初次見面的北面部落的不知道是朋友還是敵人們,試圖先富幫帶後富,於是來自北方的兄弟興緻勃勃地在春天又來到花開滿山坡時,種下一棵種子,種下希望就有收……然而並沒有長出來。
不好意思,水土不服。
美索美洲跟安第斯文明兩大文明中心雖然有路可以交流,這條路卻難走,狹長又潮濕,嚴重限制了兩地的交流。
而且美洲的文明形態不多,可謂大同小異,不像亞歐大陸,所以那不多的交流實際上沒有特別明顯的提升作用;隔著兩個大洋現在叫地緣優勢,在以前卻只導致了跟其它大洲完全沒有交流,因此文明發展步履蹣跚。
4.缺少沒有可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
中國的歷史教科書裡面有一章大概是說鐵犁牛耕使生產力大幅發展,井田制瓦解,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之類,記不大清了,不過我想說的只是畜力對農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你一個人再大力也不會真的力大如牛還只用吃草,開荒犁地負載這些工作在人類社會早期都是靠動物完成的。
偏偏,美洲大陸既沒鐵犁又沒牛耕。
沒有鐵器的情況下印第安人無力有效開發廣闊的原始森林,能耕種的地區並不多,要知道刀耕火種可燒不了樹根。
正所謂前人打獵,後人背鍋,沒法子美洲原住民的先人們都是追逐獵物穿越白令海峽而來的獵人,生生不息打獵了幾千年,把僅有的打得過的大型動物(象、鹿、羊、牛等)都給吃了,基本沒剩下能馴化的畜力給後人們種田,我們現在說保護動物也有這樣的考慮吧。
這又跟他們的發展速度太慢有關,公元前8000年左右獵物的數量就大幅下降了,但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才真正發展農業,在此之前誰能料到他們吃下去的動物以後能幫到他們?
南美洲好歹有萌萌噠草泥馬和美洲鴕,北美那可是真沒了。
這種感覺就像遊戲里做下一個任務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之前已經把任務道具賣了,還買不回來,真是絕望。
高清無馬的美洲人民,連輪子發明出來都沒法用了,交通發展不起來,直到16世紀印加皇帝出行還是靠人來抬的。當然這裡要說的輪子是中美山地文明發明的,不適合用輪子不僅與缺少畜力有關,也有地形的因素。但這時候題目所說的北美已經落後太多了,給他們輪子也造不出車,而且雙方大概也沒有交流了,所以北美人民估計從來就不知道輪子這東西。
沒有交通,農業又不能進一步發展。
沒有多餘的糧食就不能有階級分化。
沒有階級分化就沒有高級社會結構。
沒有高級社會組織結構就沒有文明。
環環相扣,開始的一個錯誤,累積起來,終至此境地,一切都是命啊。
就這樣,北美一直停留在了母系社會。
===================================================
這個回答主要是參考了《槍炮、病菌和鋼鐵》、《世界史前史》還有世界藝術館裡看到的資料,但基本都是記憶裡面的,沒辦法原書被人借走了不還,真是沒道德。所以這個回答肯定會有一些紕漏,望各位專業人士指正。
最後是有點錯漏的文明5科技樹圖,看看中國和美洲在裡面的發展:
不過就算指正我也只會在這裡用文字註明一下,因為我一不小心合併圖層後保存為PNG就關掉了PS,圖層解不開了。
北美和南美情況不同,題主問北美,就光說北美。其實美洲還是有適合馴化的動植物,所以南美髮展出了還是比較複雜的文明,北美卻沒有,主要是環境問題。理論上說,智人一旦發現可以馴化的動植物,馬上就可以通過貿易和戰爭的鏈條傳往世界各地,比如說小麥在小亞地區(確切說就是新月沃地)馴化以後就迅速傳播到整個歐亞大陸。所以理論上說,南美被馴化的各種動植物也應當可以傳播到北美(事實上也是如此,北美髮覺的農耕聚落遺址里的確發現了玉米等作物),但是北美農耕文明始終發展不振(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展起來),歸根到底因為在古代技術條件下,北美的環境不適和發展農耕。
北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歐亞大陸這種東西走向的山脈,北冰洋的寒流可以直掃到墨西哥灣,就是俄克拉荷馬這種非常靠南的地方,冬天都冷的一逼,雪大的嚇人(老子就是在這裡被凍成狗),北面更是嚴重,華盛頓特區號稱全世界最能下雪的首都(Lou Hawn同志已經指出渥太華更能下雪),波士頓人民挖雪洞串門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凌冬將至」對北美人民絕對不是玄幻小說裡面才有的場景。而且加上幾十年一個周期小冰河期,在生產能力低下的農耕時代,對文明絕對是有毀滅性作用的。
就是這種苦逼的環境,古代北美文明一直呈周期性的發展,就是相對溫和濕潤的年景情況下,文明發展較快,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聚落,但是氣候一旦轉壞,連續幾個嚴寒的冬季和旱災襲來,農耕條件破壞,文明立刻就衰落,倖存者成為散居的漁獵部落。考古發現表明這種循環周期在北美歷史上是反覆出現的,歐洲人到達北美的時候北美地廣人稀恰恰是因為上一個毀滅周期剛剛到尾聲,北美的農耕文明又完蛋了。寫《槍炮·病菌與鋼鐵》那個呆萌德還寫過一本《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裡面詳細講述了北美農耕文明如何毀於環境的惡化。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來自歐洲的外來者移民也很困難。早期維京人的移民據點最後都毀於環境惡化(全軍覆滅,無人倖存),後來地理大發現以後南美殖民很快就上規模,但是最北也就到達佛羅里達,在更北地區的殖民嘗試在初期曾經多次失敗(冬季一來就全軍覆滅),第一個成功的殖民地是查爾斯頓(其實本來都坐上船撤退了,逃亡船迎面遇到補給船,才一起回來繼續堅持),其次成功的是五月花移民。然後隨著環境轉好和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歐洲人移民才逐漸鋪開。美國人很多信奉「天命昭昭」,相信北美是上帝留給白人的最後一塊沃土,表面上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白人開始大規模移民北美恰恰是在北美農耕文明再度在環境作用下周期性崩潰,原住民人口銳減的情況下開始的。如果北美有大規模的農業文明和較多的原住民,白人殖民者最多只能像在南美那樣征服而非取代(拉美現在印第安血統依然佔了半數以上),可惜北美恰恰又處在農業社會崩潰的階段,人數大為稀少的漁獵部落等於徹底空出了空間給白人。
所以《冰與火之歌》對「長冬」和「長夏」的描寫,其實是非常有北美特色的。相比之下,有層層東西走向山脈(燕山、秦嶺等)保護的中國人,至少在農耕時代是佔了很大一塊「風水寶地」(要規模有規模,要質量有質量),中國古代相地如此看重祖山的作用,也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其實從地理決定論的角度來說,在史前時代能夠成功發展出大規模聚落和複雜的政治結構的地區,肯定在地緣上更佳適合當時的生產技術條件。北美現在因為受益於工業革命而崛起,但不等於其環境就適合農業時代的要求。如果沒有工業革命,我估計以北美環境特點也很難發展起來。在美洲殖民初期,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財政收益加起來還不及海地一個糖島。
=================================================
老子現在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又一次感受到沒有東西走向山脈的惡劣之處,就是氣溫大幅震蕩,前兩天30多度,冷空氣一南下轉瞬就可以掉到13、5度,然後來了幾個晴天,又迅速反彈到28度,這對於已經習慣中國南方那種「一層秋雨一層涼」的漸進式氣溫變化的我來說也算一點小小的考驗。
美洲的先天條件不足限制了文明天花板高度
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在這種限制之下已經儘力做到了最好
以今天的眼光看,美洲幅員遼闊,資源富饒,遠離世界上絕大多數熱點糾紛地帶,是數一數二的風水寶地。但在印第安人稱霸美洲的那個時代,美洲只比煉獄強上那麼一點點。
@彭海星 的回答基本已經把美洲對文明發現的不利之處介紹的差不多了,我僅從畜牧的角度來補充一點。
美洲土著要面臨的最可怕的劣勢就是:缺少可以馴服的野生動物
對野生動物的馴服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個節點。對野豬、野鴨、野雞的馴化使得文明獲得了穩定高效的動物蛋白來源,促進了人口增長和階級的產生;對野牛、野驢的馴化使得文明獲得了耐受力強、適合馱拉的大型勞動力,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農業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人口增長;對野馬、野駱駝的馴化,使得遠距離物流貿易變得可能,信息的傳播、文化的影響力也擴散到很大的範圍;而馬、駱駝甚至大象的馴化,又極大地增強了國家機器的效率,大規模的兼并戰爭隨之產生。
而美洲恰恰沒有這種優勢,人類歷史上比較容易馴化的幾種大型動物在美洲基本都沒有分布:
- 馬雖然起源自北美,但遠在印第安人遷徙到美洲之前,就早已因為氣候環境的變化滅絕;
- 北美的野牛體格健碩,可惜脾氣暴躁,人工養殖狀態下很難繁殖,直到今天也沒能人工馴化成功;
- 羊駝,駱馬由南美印第安人馴養成功,它們的體格相較駱駝瘦弱了許多,除了日常的輕量運輸外,主要作用是提供毛皮;
所以北美印第安人無法開發大片的草原,因為那裡遍布粗壯的草根必須需要耕牛或騾子才能高效的墾荒;和外界交流、貿易和戰爭的範圍受到限制,食物的產量受到限制,每個部族都無法發展的很大,更難以形成國家;即便形成國家,也一定是低效運行的狀態,典型的就是南美印加帝國,所有的中樞政令,都需要通過信使徒步送達,效率之慢可想而知;戰爭的規模被後勤保障和徒步行軍的距離制約,大兵團協同、大縱深作戰是難以想像的事。
除此之外,馴服家畜的一個負面產品,成了壓垮美洲文明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就是傳染病
許多著名的傳染病都來自於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動物,比如來自牛的麻疹、肺結核以及天花;來自豬和鴨的流感,來自豬和狗的百日咳,來自雞鴨的瘧疾。
亞非拉這些舊大陸的居民,在馴服動物的過程中,不幸也接觸到了這些傳染病,幾千年來,許多人死在這些病菌手裡,但是,活下來的人,慢慢的產生了抵抗力
而「幸運」的美洲土著,因為無野生動物可以馴服,所以一直沒受到這些傳染病的侵擾,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抵抗力……
- 當科爾特斯的西班牙探險隊發現阿茲特克人之後,西班牙人所攜帶的致命的天花病毒,很快在阿茲特克境內蔓延,沒幾年功夫就奪走了阿茲特克一大半人口的性命;
- 等到十幾年後皮薩羅帶著168個人征服印加帝國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印加帝國已經在天花的肆虐下搖搖欲墜,甚至老皇帝都得病身亡;
- 又過了一百年左右,當法國人在密西西比殖民的時候,當地已經找不到活著的印第安人了,所有的印第安城鎮都成了廢墟……
皮薩羅攜168名西班牙武士,深入印加帝國首都,生擒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
美洲文明被自然條件鎖死,而舊世界的文明則突飛猛進,終於,兩種文明的碰撞帶來了悲劇性的後果,集中體現在卡哈馬卡之戰:
1532年,西班牙人皮薩羅帶著168個人去征服印加帝國。為了表示「尊重」,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在8萬人的簇擁下,在首都卡哈馬卡的廣場上接見皮薩羅。
然而僅僅過了幾分鐘,皮薩羅就在萬軍之中,將印加皇帝生擒了。
印加人自然不是不堪一擊的草莓兵,而且即便是草莓兵,也不至於8萬敵不過168,但當西班牙的騎兵從草叢中衝殺出來的時候,面對這種未見過的恐怖怪物、這些駕馭怪物的恐怖敵人,印加人的恐懼推倒了一切。
隨後幾年,印加人一邊被西班牙人屠殺,一邊被西班牙人帶來的瘧疾、天花、百日咳屠殺,500年之大國隕落,不落之日冉冉升空。
一個文明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長者
http://weixin.qq.com/r/mzrfxw3EGFBnrUmk92_J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問題有趣。都提到了《細菌槍炮和鋼鐵》。
如果有一個更加簡潔的理論,既能夠解釋北美大陸和舊大陸的區別,也能夠解釋時間序列上人類發展的共同趨勢,是不是更好?
我想說這可能是個內生增長理論里的「規模效應」問題。
所謂規模效應,就是增長率隨著人口的提高而提高。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知識具有公共品的性質。有一個故事是: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我們各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互相交換,我們各有兩個想法。
換句話說,一個100人的社會,每個人有100個想法;一個1萬人的社會,每個人有1萬個想法。如果想法促進了技術進步,從而促進了經濟增長,那麼人口越多,經濟增長率就越快。
當然,這在真實世界裡是不存在的,我們看不到人口與增長率的正相關。然而,由於知識的外溢性,我們無法區分這個國家的發展是靠本國的知識外溢,還是國外的知識外溢。所以這個理論或許在跨國數據中不成立,但是在把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時候成立。
在人類社會的漫長發展中,我們的人均財富是長期不變的,所以似乎看不到人口對技術進步的影響。可是不要忘了,在傳統社會,有一個馬爾薩斯陷阱,這種情況下,技術進步起到的後果是,人口的增加,增加的人口攤薄了增加的財富,所以人均收入又下來了,從而能養活的人也少了,所以技術進步的表現,並不是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是提供了養活更多人口的可能性,只有更高的技術水平才能容許更快的人口增長率,也就是人口基數提高了人口的增長率。
我們把問題(人口基數越大,技術增長率越大)轉換一下,就能得到一個結論,人口基數越大,人口的增長率越大。也許你第一次看到這個結論,會感覺理所當然,可是別忘了,這裡是人口增長率。你可以這麼理解,一個1萬人的社會,每對夫婦生1個孩子,一個10萬人的社會,每對夫婦生2個孩子,而一個100萬人的社會,每對夫婦生3個孩子。是不是很奇怪?
那麼,歷史的數據符合這個結論嗎?
這是克雷默(1993)論文中的一張圖,來自romer的高級宏觀。這張圖表現了公元前100萬年到1990年的人口(橫坐標)和人口增長率(縱坐標)的關係,這張圖越是現代,年份的坐標越短(從幾千年縮短到10年),也就是樣本量越多,這樣即使估算的原始社會人口數據有錯誤,也不會對結果產生太大影響。
(此外,作者還分別回歸了全樣本和去掉公元前200年之前相對不靠譜的數據之後的樣本;由於年份區間的不同,可能會帶來異方差問題,作者還採用了加權最小二乘法。我把結果放在最後,附錄1)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口基數和人口增長率的正相關。
他的回歸係數也證明了這種相關的存在。
(作者還分地區回歸,分為歐洲,中國,印度三個子樣本,仍然支持上述結論,我把回歸結果放在後邊,附錄2)
那麼,問題回來了,這和北美的高級文明有什麼關係呢?
克雷默(1993)的第二個證明是人類遷徙的自然實驗。
還記得我們剛才說過,我們無法從現在的跨國數據中得到這個規律,是因為我們不能排除知識再國際間的外溢效應,但是如果幾個地區被隔絕,完全無法交流,我們是不是就能夠得到靠譜的驗證呢?
克雷默認為人類的遷徙就提供了一個這樣的自然實驗。他認為在第四紀冰川末季,由於洲際大陸橋的存在,人類是沒有隔絕的,然而大陸橋消失以後,直到地理大發現為止,幾塊陸地是互相隔絕的。由於這個隔絕是個外生的因素,而且隔絕之前各個地區的人們是有交流的,所以各個地區的人類技術差不多,人口密度也差不多,換句話說,共享一個全球的人口基數。然而隔絕以後,就形成了幾塊不同的地區,這幾塊地區內部是有溝通的,但是之間完全沒有溝通,由於這幾塊陸地的大小不同,所以就相當於有了不同的人口基數。
(克雷默給出的四個地區:舊大陸(感謝網友指出錯誤,我原來寫的是亞歐大陸,但其實由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亞歐大陸也有聯繫,所以可以看做一個整體)、美洲大陸。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
還記得我們的理論嗎?人口基數越大,人口的增長率越大。
這樣我們可以自然得到一個推論:隔絕之後,面積較大的陸地,由於人口基數更大,所以人口的增長率更大,隔絕之前人口密度是相同的,隔絕之後,面積較大的陸地人口密度也就較大。
因此,我們把人口基數轉換為面積,把人口增長率轉換為人口密度,就得到了這個結論:
面積越大,人口密度越大。
(你也許又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但是我提醒你,這裡說的是面積較大的陸地人口密度也較大,而不是人口也越多。你可以理解為,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國家,每平方米1個人,面積1000平方米的國家,每平方米10個人,是不是很奇怪?)
實際上呢?
1500年,舊大陸840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4.9人每平方公里;美洲大陸380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0.4人每平方公里;澳大利亞800萬平方公里,塔斯馬尼亞1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0.03人每平方公里。(由於澳大利亞大部分是沙漠,所以這個人口密度是低估的,有證據證明,澳大利亞的技術水平高於塔斯馬尼亞,所以面積對人口密度的影響和理論是一致的。)
以下是他給出的表格。表格中還有一個Flinders Island也是隔絕的一塊,但是那裡的人早就滅絕了,所以沒有數據。。。。
繞了好幾個彎不知道你們繞暈了沒有。
讓我把邏輯梳理一下,首先,由於知識的外溢性,我們推測人口越多,技術越發達。其次,由於傳統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只有技術的發達才能支撐人口的提高,所以我們把問題轉化為:人口越多,人口增長率越快;最後,我們根據人類遷徙做一個自然實驗,於是把問題又轉化為:隔絕地面積越大,人口密度越大。
這樣我們就解釋了亞歐大陸、美洲大陸和澳洲的技術差異。希望你們沒有繞暈。
附錄1:
這是回歸結果,pop那一行是回歸係數,可以看到所有回歸都是正的,也就是人口對人口增長率的正效應。
附錄2:
分成歐洲、中國和印度三個子樣本,可以看到結論仍然不變。最後,為了給你們一個直觀的認識,把年份和分地區的數據貼過來看看:
給你推薦本書 《槍炮病菌與鋼鐵》,看完可以解答你對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疑惑
《槍炮、病菌與鋼鐵》完美地回答了題主的問題,下面貼出我的讀書筆記,相當於這本書的簡述,可能不太準確,且缺少了我不感興趣的幾章,見諒。
新幾內亞土著耶利的問題:為什麼你們白人製造了那麼多貨物,而我們黑人卻幾乎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貨物。
什麼原因導致了世界各種族在技術發展中的差異?
種族主義者認為這源於遺傳缺陷,既智力差距。
另一種站不住腳的說法是氣候作用:寒冷氣候對人的創造力和精力有刺激作用,炎熱潮濕的氣候起抑制作用。
第三種提出了所謂乾燥氣候下低地河谷的重要性。
另一種解釋提出了直接原因,槍炮、傳染病、鋼鐵製品和工業品是使歐洲人能屠殺或征服其他民族的直接因素,但不能解釋為什麼不是非洲黑人或印第安人帶著這些東西屠殺征服歐洲人。
放大到歷史的因果關係問題。
概括本書的一句話:不同民族的歷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進,其原因是民族環境的差異,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學上的差異。
第一章
50萬年前左右,直立人~智人。
10-5萬年前,祖先能力得到大躍進式的發展:
1.作者認為喉嚨的進化完善為現代語言提供了解剖學基礎,創造力發展需要依靠語言。
2.另一種說法認為當時腦容量不變的情況下腦組織發生的變化使現代語言成為可能。
這種演化是發生在局部並逐漸擴散取代還是平行演化?沒有明確答案。
歐洲的情況符合前者,大約4萬年前,克羅馬努人進入歐洲取代了尼安德特人。
3萬年前左右,人類進入澳大利亞,大多數大型哺乳動物滅絕時間於此相吻合,但沒有明確證據證明兩者的相關性。
1萬年前左右,人類到達美洲,與此同時大型哺乳動物滅絕。
因此澳洲和美洲土著(除了羊駝)幾乎沒有可訓化的大型牲畜。
第二章
因為環境因素,紐西蘭土著毛利人得以征服屠殺查塔姆群島上的莫里奧里人。而莫里奧里人是公元1000年前,移居紐西蘭的古毛利人的分支。
第三章
1532年11月,皮薩羅率領的168名士兵俘虜了美洲大陸擁有8萬士兵的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勒索贖金並違約撕票。
背景:1526年,原印加國王及其繼承人死於由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病毒,導致了阿塔瓦爾帕與其同父異母的兄弟之間的皇位之爭。皮薩羅這次到來之前,阿塔瓦爾帕剛剛贏得這場使印加人四分五裂、元氣大傷的戰爭。
直接因素:行政組織構架、文字;包括槍炮鋼鐵馬匹在內的軍事技術優勢;傳染病;航海技術。
下面兩章討論根本原因,既為什麼不是阿塔瓦爾帕帶著槍炮鋼鐵病菌,踏上歐洲大陸征服歐洲民族。
第四章
11000年前,開始產生動植物的訓化,糧食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定居,並且數量變得稠密:狩獵採集者平均4年一胎,定居者為兩年。糧食剩餘使得一些人可以從事專門化的職業:統治階層、手工藝者、神職人員、職業軍人等。
因此產生了定居的、行政統一的、社會等級分明的、經濟複雜、技術富有革新的社會。
另,動物的訓養帶來了病菌。
大型哺乳動物帶來的影響包括:提供肉食,奶製品,糞便肥料,陸上運輸,皮革,軍事突擊手段,梨具牽引,毛絨,以及使沒有抵抗力的民族失去生命的病菌。
第五章
世界上只有幾個地區發展出了糧食生產,發展的時間跨度也比較大,一些鄰近地區的族群從核心地區學會了糧食生產,其他一些族群被核心地區的糧食生產者所替代。有些族群生活在適宜糧食生產的地區,但是自始至終沒有發展出糧食生產,直到近代被淘汰。在糧食生產上具有領先優勢的族群,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也遙遙領先。
第六章 種不種田
食物生產者比狩獵採集的工作時間還要多。有些族群明明知道生產食物,但還是不採用。
食物生產者和狩獵採集者之間沒有明顯界限,是緩慢過度的。最快的情況下也要花幾千年時間才能從完全依賴野生食物轉變為很少依賴野生食物。
最早的食物生產是對野生食物短缺情況的預防。
食物生產戰勝狩獵採集的因素:
1.獲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減少。隨著人數的增加和狩獵技巧的提升,野生動植物密度下降。
2.採集加工技巧的提升使馴化野生植物變得更加容易。氣候變化也使得種植帶來的好處增加。
3.人口密度增加與食物生產之間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相互促進的催化過程。
以上幾個因素解釋了生產方式的過渡時間問題。
第七章
基因突變和有意無意的人工選擇是馴化動植物得以成功的原因。
橡樹沒被馴化,主要因為:
1.橡果的苦味由許多基因所控制,突變基因不能得以延續。
2.橡樹在種下去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內都沒有什麼收穫。
3,由於松鼠等野生動物的選擇(無論大小還是味道都適合他)與人類的選擇相衝突,橡樹山核桃樹都未能馴化。由於同樣的原因,草莓始終都是小草莓,因為人類的馴化競爭不過鳥類。直到近來保護網和溫室的發展才得以實現。
第八章 植物馴化因素
一些土地肥沃的地區為何沒有出現農業?
主要原因:
1.當地野生動植物的生物特徵,可馴化種類稀少等因素限制了農業的發展。
2.族群受到文化保守主義的束縛而沒有接受外來作物。
第九章 動物馴化因素
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
大型哺乳動物馴化失敗的主要原因:
1.日常食物。食物生物量轉化為取食者的生物量效率在10%左右。因此沒有一種食肉動物被馴化用來充當食物。
2.生長速度。例如:大猩猩,大象。
3.圈養中的繁殖問題。某些動物交配前需要大量前戲(求偶程序)。例:獵豹,小羊駝。
4.兇險,飄忽不定的性情。例如:熊,非洲野牛,河馬,斑馬。
5.容易受驚的傾向。例如:大多數鹿和羚羊。
6.群居結構。沒有明確等級制度,交配季節變成地盤性,導致爭鬥發生。
第十章 大陸軸線
大陸形狀和軸線走向對作物和牲口的傳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波及文字,車輪和其他發明的傳播速度。
緯度相同的地區氣候也相似,因此動植物很容易產生適應性。緯度不同的地區氣候差異巨大。
這些差異反映了歐亞大陸軸線走向與美洲或非洲大陸軸線相比較的結果。
歷史的命運就是圍繞著這些軸線轉的。
第十一章 牲畜的致命禮物
對新大陸的人來說,比外來征服者更可怕的是征服者帶來的病菌。
人類很多病菌傳染性疾病來自動物。
新大陸馴化的動物少,缺乏病菌來源,所以他們沒有進化出對外來陌生病菌的免疫力。
人類對病菌的免疫反應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它改變了我們一代代的基因頻率。因為有免疫基因的人更容易把基因傳給後代。
第十二章 文字
大多數社會是受到啟發而發明出的文字,而不是獨立創造的。地理與生態條件也影響了人類文明的傳播。
第十三章
發明產生需求。
新發明接受程度的影響因素:
經濟利益,社會價值和聲望,是否符合既得利益,新技術優點是否容易被看到。
第十五章
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土著是13000年前到當地的,體貌特徵接近非洲黑人。新幾內亞人已經發展成食物生產者,澳大利亞土著仍然是採集者。
第十七章
南島人擴張路線:公元前3500年左右,華南人到達台灣,公元前3000左右,到達菲律賓,公元前2000左右,蘇門答臘。公元前1000年左右,越南,斐濟,湯加。公元500年,到達復活節,夏威夷,馬達加斯加(對,就是非洲那個)。公元1000年到達紐西蘭,1300查塔姆群島。
技術差異的根本因素總結:依靠糧食生產的人口密度,經濟專業化,政治集中統一,相互作用、競爭的社會。
美洲大陸東西短,南北長,同維度地域狹窄,南北氣候變化大,決定最適合某類農作物和牲畜生長地區比較狹窄,無法與東西同緯度分布幅員遼闊的歐亞大陸相比、歐亞大陸上早在公元前6000年早期馴化的農作物和牲畜就已經通過東西方人類遷徙廣泛傳播了,為之後東西方同緯度地區形成發達的農業文明提供了基礎,而歐亞大陸東西方文明也適合沿著同緯度適合同類農作物和畜牧業生長的地帶進行交流和傳播。這就極大促進了各地文明的發展,也使得局部地區文明的中斷和倒退不至於影響整個大陸的文明進程(因為早期文明成果已經廣泛傳播為後發文明所吸收)。而美洲文大陸明程南北分布,不同緯度氣候差異大,不利於農業技術的傳播和交流。而作物和牲畜種類的稀少又導致農業生產的落後,限制人口增長和技術發展。所以在缺乏外部文明影響的情況下,美洲本土人類文明註定發展緩慢,甚至出現反覆。
北美的地理環境不算優越吧
相對原始農業而言,北美的土地應該沒中美的富饒,阿茲特克、瑪雅都在中美洲,印加在南美。現在墨西哥的人口密度還比美國高
與中國南方的丘陵相比,北美南部缺乏這樣的屏障,導致加勒比海上的龍捲風能輕易地北上破壞陸地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這麼問,「為什麼古代文明誕生在亞歐大陸」
你們看啊,南中北美,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都沒有發達的 文明不是?
人類的文明集中在地中海周圍,南亞次大陸,亞洲東部。
為什麼呢?為什麼只有這些地區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而且發展至今,這才是問題。
應該從下面幾個角度分析:
1、地理與氣候,這些地區大多是溫帶海洋氣候,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兩河流域,羅馬文明,希臘文明,埃及文明都在地中海周圍,這裡有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肥沃的伯羅奔尼撒半島。這些肥沃而平坦的土地包裹著地中海,利於作物生長,較少有密布的山脈、河流、雨林阻擋,從而催生出多個文明,在農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融下加快成長。
地中海氣候是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漫長的炎熱乾旱季節催生了高度發達的灌溉系統。
而亞洲東部,四季分明的季風氣候簡直不要太適宜人類繁衍生息。長江和黃河兩大河流沖積出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河套地區等等都是非常適宜農作物生長的。
印度則有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十分肥沃。
2、文明的交流
隔絕封閉的文明是難以成長的,比如不丹,60年代時還是一個沒有電和公路的國家。
文明的進步是交流、貿易、戰爭的過程,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色雷斯人、米底亞人、蘇美爾人、希臘人、埃及人、羅馬人……在千年的交流中,農業、畜牧業和商業手工業都得到了極大發展、風平浪靜的地中海為他們提供了無障礙的交通。
中國文明也是如此,整個中國的中東部都沒有難以逾越的障礙,多個民族在幾千年間交流、戰爭、融合,比歐洲還徹底,變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兩河文明、希臘文明、埃及文明帶動了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文明進步,並奠定了北非和歐洲西亞文明發展的基礎。
中國的文明則惠及了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印度文明影響了歐亞次大陸和東南亞地區。
而其他地區往往被茂密的雨林,無盡的海洋,廣闊的沙漠,密布的河流和山脈阻礙了交流與聯繫,阻礙了進步。
3、宗教信仰
我對宗教沒有太多認知,憑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在兩河流域,希臘羅馬埃及,中國古代都較早的將原始信仰發展成了宗教信仰,從對動物、元素、天地的崇拜發展成對神的崇拜,神是一種人格化的信仰,信仰發展到人格化的階段,就說明信仰已經可以被先知先賢們理解,總結,發展成理論,成為宗教。比如出現了聖經、可蘭經、佛經等宗教經典,宗教的力量比國家機器的力量更能將人類統一起來,從而進一步指導人類的農耕業、畜牧業、醫學、藝術等諸多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而巫儺,薩滿等原始宗教,以及沒有形成宗教的原始信仰,人們僅僅是畏懼和服從,祈禱神明的佑護。他們最後要麼被其他宗教所取代,要麼被文明甩在後面。
在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這些一神教崛起之後,迅速滅掉了諸多的多神教,仍然信仰多神教譬如印度教和佛教道教的地區都逐漸的被甩在後面,信仰原始宗教的則拍馬也趕不上了。
大開眼界。
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口。
你知道印第安人是全球性慾最低的人種么?
生育率決定了種群數量。
說個大不敬的話,在種地和生育這方面,中華文明圈,征服地球。如果印度不是那麼熱,估計我們認慫。
印第安人被屠殺到還剩多少?幾十萬吧?幾百萬吧?
各種有意思的數據都會告訴你,被屠殺了百萬,千萬。
你看看我國的這個歷史記載,百萬千萬多少年恢復?
罵韃子的說,1644一個億,罵長毛的說,太平天國又一個億,然後軍閥又一個億,然後小日本子又一個億,感覺這個人就是源源不斷。
負責的說,全球你給我找一個人口曲線比中國強大的?
——
印第安人如果和中國人一樣,早就上億了。
所以說明什麼?沒有性慾的民族,連文明也保留不了。嗯,為美洲的羊駝和輪子默哀...我覺得南北走向是根本原因,當然還有一個是北美缺少本地可循化的植物,而由於前面說的南北農作物交流不便這就導致北美地區農業經營較小(似乎還是有的記不太清了),這意味著他們只能大部分停留在狩獵、採集階段,積攢不起足夠的人口所以形成不了國家。而這一問題南美中美就沒有,所以那裡就出現了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
L.S.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曾經提到過。
首先是沒有和其他文明的衝突與交流。有壓迫才有危機感,有交流才有創新。這一點非洲,尤其是撒哈拉南的非洲也是一樣。
其次是密西西比河的南北走向沿經度切緯度,嚴重分化的氣候導致了迥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導致往往能夠沿著河流發展起來的偉大文明(兩河流域,黃河流域,恆河流域)無法在北美洲實現。
再就是東西部的山地直接限制了北美洲民族對海洋的探索與使用。排名第一的答案說:
美洲土著要面臨的最可怕的劣勢就是:缺少可以馴服的家畜
是錯誤的。
離開歐亞大陸的那批人類,也就是後來的美洲土著和大洋洲土著,因為已經掌握了較高的狩獵技術,所以一下子就把當地的大型哺乳動物都吃光了。而亞歐大陸,主要是兩河文明的人類的狩獵技術開始時還不行,大型哺乳動物不能一下吃光,所以留下了日後用來馴化的物種。
題外話:對知乎現在的賣萌風氣感到噁心。1. 距離人類發源地最遠,人類最晚到達那裡
2. 陸橋消失失去了後續移民的可能性。
3. 兩邊都是大洋,無法與任何文明交流。
總結:
人口稀少,地理隔絕是主要原因。
簡言之,沒有馬和輪子。
在人類還沒有學會馴化動物的時候,把馬給吃完了……
輪子這個……完全點錯科技樹了。
1.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先看看人類在遷徙到各大洲的時間:
?美洲的同志們是最遲到的,當別人已經默默地升級了幾萬年的時候,美洲的原住民才剛剛去到,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科技自然會慢一些,能夠在16世紀才被歐洲人發現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這點甚至是就致命的,來得晚農業發展就晚,在農業發展前的捕獵就把可馴養的動物滅絕了,這點後面會說到;來得晚農業選種歷史也短,相對同期世界其他地區產量也比較低;種種因素影響下文明發展便比較慢。來晚了幾萬年,儘管到十幾世紀時文明發展程度與歐洲人相比可能差距只有一兩千年,可這一兩千年的差距在文明衝突中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最終民死國破的慘劇,大概從一開始就定下來了。
什麼,你說為什麼非洲發展也不快?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日後再說,其實知乎上已經有大把人談過了。
2.要種田那也得天時地利人和。
現在看起來美國那平原簡直爽歪歪,直接大機器平推,引流灌溉,自然是個好地方,可是在史前可不是一回事。
你看,美洲那緯度,啊,挺高的,現在看著滋潤的五大湖對史前人類來說真特么冷,所以基本從現在美國中部以北都是不適合玩農耕的;
再看,東有阿巴拉契亞山脈,西有落基山脈,左青龍右白虎,靠著兩個大洋都硬生生把中部變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直接砍了一大半,沒有水利工程的支持在乾旱和寒冬之下剛馴化的玉米只是杯水車薪,偏偏他們那裡物產豐富卻沒有小麥……
?
我的上帝,這兩條該死的山脈簡直就是高速公路,冬天冷空氣長驅直下,真是見鬼!寒潮那個猛啊,住在美國的朋友們現在也還能感受到多可怕,國內的我們每到冬天也能看到美帝暴風雪來襲的圖片新聞,這對印第安人們來說就更加了,種什麼東西都人和農作物一起凍死給你看。
然後,(以下用《舌尖上的中國》旁白語氣)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溫暖氣流驅逐了持續一冬的寒意(此處應有雲霧及降雨的畫面),氣溫驟升,高溫高濕下的長時間燜煮,讓印第安人的口感變得更加細膩嫩滑……
好吧,夏天的悶熱潮濕又讓氣溫年較差更大了,這樣冰火兩重天搞得人都不想定居了,還種什麼農作物啊。
更別說冷暖氣團在中部平原相持的時候會製造大量的美國特產龍捲風,就是這個味兒。
要知道全新世初期比現在還要冷上幾攝氏度。
於是到達美洲的先民們大多遷徙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低緯地區,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於是大部分留在北美的人就一直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了。
於是到最後在今天美國的國境範圍內,能種東西的只有一直都溫暖潮濕的東南部地區,作為三個主要的本土植物栽培中心之一,種植的主要是西葫蘆、向日葵及其他當地植物,看著就吃不飽。
3.美洲以南北走向為主,不利於農業發展和文明交流。
歷史上東西軸線的文明擴張總是比南北軸線高效得多,沒辦法,太陽熱量是按緯度分布的,緯度不同的人有著很大程度上不同的生活環境,以至於到了現代都還在爭執,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想像一下,來自美索美洲的人將他們的種子交給初次見面的北面部落的不知道是朋友還是敵人們,試圖先富幫帶後富,於是來自北方的兄弟興緻勃勃地在春天又來到花開滿山坡時,種下一棵種子,種下希望就有收……然而並沒有長出來。
不好意思,水土不服。
美索美洲跟安第斯文明兩大文明中心雖然有路可以交流,這條路卻難走,狹長又潮濕,嚴重限制了兩地的交流。
而且美洲的文明形態不多,可謂大同小異,不像亞歐大陸,所以那不多的交流實際上沒有特別明顯的提升作用;隔著兩個大洋現在叫地緣優勢,在以前卻只導致了跟其它大洲完全沒有交流,因此文明發展步履蹣跚。
4.缺少沒有可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
中國的歷史教科書裡面有一章大概是說鐵犁牛耕使生產力大幅發展,井田制瓦解,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之類,記不大清了,不過我想說的只是畜力對農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你一個人再大力也不會真的力大如牛還只用吃草,開荒犁地負載這些工作在人類社會早期都是靠動物完成的。
偏偏,美洲大陸既沒鐵犁又沒牛耕。
沒有鐵器的情況下印第安人無力有效開發廣闊的原始森林,能耕種的地區並不多,要知道刀耕火種可燒不了樹根。
正所謂前人打獵,後人背鍋,沒法子美洲原住民的先人們都是追逐獵物穿越白令海峽而來的獵人,生生不息打獵了幾千年,把僅有的打得過的大型動物(象、鹿、羊、牛等)都給吃了,基本沒剩下能馴化的畜力給後人們種田,我們現在說保護動物也有這樣的考慮吧。
這又跟他們的發展速度太慢有關,公元前8000年左右獵物的數量就大幅下降了,但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才真正發展農業,在此之前誰能料到他們吃下去的動物以後能幫到他們?
南美洲好歹有萌萌噠草泥馬和美洲鴕,北美那可是真沒了。
這種感覺就像遊戲里做下一個任務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之前已經把任務道具賣了,還買不回來,真是絕望。
高清無馬的美洲人民,連輪子發明出來都沒法用了,交通發展不起來,直到16世紀印加皇帝出行還是靠人來抬的。當然這裡要說的輪子是中美山地文明發明的,不適合用輪子不僅與缺少畜力有關,也有地形的因素。但這時候題目所說的北美已經落後太多了,給他們輪子也造不出車,而且雙方大概也沒有交流了,所以北美人民估計從來就不知道輪子這東西。
沒有交通,農業又不能進一步發展。
沒有多餘的糧食就不能有階級分化。
沒有階級分化就沒有高級社會結構。
沒有高級社會組織結構就沒有文明。
環環相扣,開始的一個錯誤,累積起來,終至此境地,一切都是命啊。
就這樣,北美一直停留在了母系社會。
===================================================
這個回答主要是參考了《槍炮、病菌和鋼鐵》、《世界史前史》還有世界藝術館裡看到的資料,但基本都是記憶裡面的,沒辦法原書被人借走了不還,真是沒道德。所以這個回答肯定會有一些紕漏,望各位專業人士指正。
最後是有點錯漏的文明5科技樹圖,看看中國和美洲在裡面的發展:
?
不過就算指正我也只會在這裡用文字註明一下,因為我一不小心合併圖層後保存為PNG就關掉了PS,圖層解不開了。編輯於 2015-06-12
要說明一點是。美洲大陸在14世紀時人口是十分稠密的 歐洲殖民者15世紀剛剛到達美洲時 他們在船上看到的不是一片荒蕪的原始森林 相反 歐洲探險者看到的是稠密的 分布廣泛的印第安人聚落 同時 印第安人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農業文明 他們開墾的農田也遍布美洲大陸各地。
如果拿18世紀與15世紀相比較的話 18世紀的美洲大陸相對更加荒涼 因為那時農業人口(主要是印第安人)因為流行病和戰爭已經大大減少了。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 就是15世紀印第安人口多的時候 美洲地區的森林面積一直是呈現下降的趨勢 因為印第安人不斷的開墾林地 而當歐洲人到達後(印第安人不斷死亡) 森林的面積反而回升 因為田地的荒蕪 自然而然的退耕還林了。文明必須產生於乾旱地區的大河,四大文明莫不如此。因為人類只能開墾荒地的綠洲,熱帶雨林以及林地草原,非人力能開闢。西伯利亞大平原,現在基本也是無人區,北大荒怎麼樣,建國之後才能開闢。這樣的地理環境只有四個,再沒有第五個。那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留下來了,因為,因為,想要留存文明,必須要足夠封閉,封閉就是有險可守。中國北面,蒙古高原橫亘東西,高原以北是無人區,到現在也沒有耕地,東南是大海,西邊是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只要建長城守住險要,任是誰也進不來。歷史上小規的侵略者無不葬身於此,現在蒙古人只剩下幾百萬人,滿族幾百萬人,不如一個三級城市人口,其餘匈奴鮮卑突厥東胡烏桓羯族骶族羌族全部滅絕於此。直到大航海時代之後,中國才真正受到威脅。英法,八國,日本,美國,全部海路入侵。中國可不是印度的地理,印度無險可守,歷史上排著隊滅絕它。
工業革命後的西方文明完虐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包括中華文明),所以請不要在弱者中尋找尊嚴。
關於美洲為什麼形成和亞歐大陸歷史上的國家?
賈雷德、湯因比、麥克尼爾和斯塔夫四個人都有其個自的解釋側重點不同,《鋼槍病》中的不能馴化美洲野牛的理由太勉強了,事實上亞歐大陸上家牛的野外祖先和美洲親戚相比,誰也不知道其性情如何。
推薦閱讀:
※希臘化中國藝術應該是怎樣的?
※商朝與同時期的其他人類文明,發生過哪些衝突並大獲全勝?
※綠色是否與反文明有聯繫?
※易中天說中華文明只有3700年,為什麼?
※希臘文明對西方的影響有沒有被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