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諮詢對我的效果不佳?
心理諮詢已經去過五次了,每次三百,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為什麼這個諮詢師一直都在讓我說呢?我是發生了一些改變,但都是我自己慢慢努力改變的,貌似跟諮詢沒有太大的關係。五次諮詢里四次我在說我的過去,一次在說我的感悟。為什麼我感覺對我沒有太大效果,也沒有對我進行什麼治療呢,什麼方法也沒用,就是單純的讓我去說。
心理治療的效果,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引發的,這個在學界早就有大量研究,這裡和各位科普一下,然後我再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什麼是治療因子(therapeutic factor)?就是在諮詢過程中,能夠起到療愈和幫助的因素。外行人對於心理諮詢和治療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諮詢是否有效,得看用的手法是否靠譜。這就好比,看一個修車師傅的水準,得看他使用的是什麼工具一樣。
可是你知道嗎,學術圈對於治療因子的研究,早就已經非常清晰地證明了治療因子的多樣性,以及治療手法這個治療因子的次要性。
首先治療因子包括哪些呢?Lewis Wolberg在他的經典心理治療巨著《The Technique of Psychotherapy》裡面羅列出如下因素:
1.治療手法
2.自發治癒(spontaneous cure):隨著諮詢的進行,案主生活狀況會有改變,精神壓力來源的減少,以及病態防禦機制的解體,來訪者的情況會自動走向越來越好的狀態
3.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正在接受心理治療的事實,對於來訪者本身產生的積極的暗示作用
4.諮詢師-來訪者關係:如果兩者之間建立信任,坦誠,開放和接納的關係,這段關係本身就會具有治療意義。事實上這也是最具有治療性的因子,下面會詳述。
5.情緒宣洩:心理諮詢給予來訪者宣洩和表達情緒的機會,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6.建議和暗示:諮詢師想來訪者提出的各種想法,概念,或者建議,會被來訪者所吸收使用
7.人際關係動力:團體諮詢中常見的一個治療因子
Grencavage和Norcross(1990)總結了五個影響治療結果的治療外因素:
1.來訪者特徵:期望,求助行為,痛苦程度,性格等
2.諮詢師品質:提供溫暖、關懷、接納和希望感等
3.改變過程:包括表達情感的機會,新行為的獲取等
4.治療過程的結構和規劃
5.治療關係
而在這些不同的方面當中,治療關係的建立,或者說專業上稱為的治療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則被發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Lambert(1992)發現大約30%的治療效果可以歸因於治療同盟,而類似研究裡面這個佔比有時則高達40%-60%。
治療同盟指的是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形成的信任、坦誠、開放、理解、支持關係。這種關係的建立,取決於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提供的積極聆聽、同理心理解和關懷等行為。這種建立關係的能力,在我看來並不是每一個諮詢師都能夠很好地掌握,並不是每個諮詢師都接受過同樣靠譜和充分的訓練,也並不是每個諮詢師都懂得它的意義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
首先,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心理諮詢和治療,效果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雙方關係決定的。在題主所提到的情況里,諮詢師或許是希望多聆聽和關注來訪者,所以一直聽不說話,或者說這樣的手法也有可能是基於諮詢師自己流派的一些要求和考慮。
但是這樣的做法,從治療同盟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單方面的決定,沒有和來訪者進行溝通和探討,沒向來訪者說明自己的意圖,解釋自己的工作方式,也沒有考慮到來訪者的需求,或許不光只是被聆聽。
另一種猜測是,這位諮詢師可能自己缺乏比較系統的訓練。二級諮詢師只是一個很入門的資質,一個好的諮詢師應該至少掌握一個流派的治療方法。什麼叫做流派?催眠不是流派,是技巧。NLP不是流派,是方法。什麼是流派?流派除了具體的治療方法和技巧,還需要對人性,對人的問題,對諮詢和治療產生改變的過程,階段和模式都有比較清晰的定義。這位諮詢師可能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礎的諮詢技巧,比如聆聽,但是他可能對你的問題並沒有比較系統的認識,他的個案概念化(case formulation)做得很差或者沒有做,所以他對你無法做出太多回應。
第三種可能性,就是你諮詢的問題,可能超出了心理諮詢和治療的範疇,可能是一個和個體之外因素有關的問題,或者說至少對諮詢師的個案處理能力來說,超過了他的能力範圍。所以可能他感到無法給予建設性的回應,就只能一直讓你講了。不過好的諮詢師在這種情況下,是應該會很坦誠地和你分享自己的無力感的。因為畢竟諮詢師主要的職責不是幫你解決那些明顯不可改變的問題(分手,喪失等就是典型),而是幫助你建立更好的心理韌性和情緒處理策略。
最後就是,作為諮詢師,我給你的建議是,如果你對這種諮詢方式感到疑惑或者不滿意,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和他提出來,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確實是他解決不了,能力不夠,或者說其實他以為這樣對你有幫助,但沒意識到你已經不耐煩了,至少能夠避免誤會,接下來要終止諮詢,要轉介,要改變諮詢方向,都是可以實現的。
Reference
懶得寫了,需要文獻信息請留言或私信
謝謝邀請。
—————————————————補充於2015年05月29日————————————————
看了大多數諮詢師的回答其實我是很訝異,甚至也有點生氣的。諮詢了5次,來訪者對諮詢的基本原則還毫無所知是正常的?我覺得這個責任應由諮詢師負責。而大多數人的回答卻是在對來訪者指指點點,你應該你這麼做,你應該那麼做。
我一直認為知道諮詢的基本面貌是來訪者的權利,這講起來一點都不費事。來訪者來了,先讓他看看掛在牆上的《來訪者須知》,這很困難嗎?還是這位諮詢師的諮詢室里連《來訪者須知》都沒有?看完之後,問一問來訪者,有什麼疑問嗎?做一下簡單的了解,很難嗎?
每次諮詢即將結束的時候問:「今天我們一起進行得怎麼樣?」或者「今天你對我們倆之間的關係有什麼感受?」 這很難嗎?
我們有好多方法可以讓來訪者這個困擾在諮詢室里就解決了,可以進一步諮詢下一個成長話題,而這位諮詢師居然淪落到讓來訪者諮詢了5次之後到知乎上提問。噢!是,你的諮詢終於促成了來訪者在生活中自己解決困擾的能力(自己來知乎上提問的能力)。
在對來訪者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後,後續的諮詢諮詢師和來訪者將大概怎麼進展諮詢,這不是應該告知來訪者嗎?題主明顯對諮詢的後續進程毫無預期,毫無了解。而且這是在花了1500元之後的狀況,還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來訪者他窮。
一直「沉默的陪伴」是個什麼鬼?這諮詢師完全誤解了「陪伴」這個詞,或者說理解是非常表面而膚淺的。如果你一直保持沉默,我為何不去找個樹洞傾訴,為何不去找教堂神父禱告,我也可以在網上找個陌生人無限地吐槽。
可悲的是,在實踐中這樣的諮詢師多得是,而且他們還完全自我陶醉,自我感動。這是為了來訪者好,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我這是靜默地陪伴。是的這樣的諮詢也許會有效果,也許等來訪者諮詢了100次,花了3w元,感到肉疼的時候,來訪者才會幡然醒悟,TMD,我就是太有錢,太有閑了才會有心理問題。
以上吐槽,歡迎打臉。
———————————————————————————————————————————
以下是原答案
我覺得諮詢中你的感受體驗更重要,而不是諮詢師。如果你覺得沒有得到幫助,那就是這個諮詢不符合你的需求。
關於咨訪關係的匹配性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是這個風險並不應該讓來訪者承擔,難道要讓來訪者找每個諮詢師諮詢個三五次發現不匹配之後又換人嗎?這產生的經濟上的時間上的浪費憑什麼讓來訪者承擔?
所以我覺得諮詢師要具備儘早發現這個問題的能力,如果在諮詢的一開始有約定好諮詢目標,有告知你接下來將會採用什麼方式進行諮詢,那麼會更早地發現是不是匹配性出了問題,這位諮詢師有這麼做嗎?
還有作為一個合格的諮詢師還應時常檢驗他和來訪者的關係,通過問話或者其他方式檢驗雙方的關係,例如,諮詢師可以在諮詢過程中問:「今天我們一起進行得怎麼樣?」或者「今天你對我們倆之間的關係有什麼感受?」
如果他也沒這麼做,我會贊同 @李二狗的看法,和你的諮詢師談談你的這個困惑,真實的表達你的看法,說不定諮詢的體驗會峰迴路轉。不然就換個諮詢師。
諮詢效果不佳,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要談這個問題首先要先從到底心理諮詢能幫助你什麼開始談起。
每個人生活中都有一些讓自己難受的事情,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失戀、和老闆不和、覺得工作沒有意義等。大部分讓我們難受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解決,比如說覺得工作沒意義就換一個,和老闆不和就好好談談之類的。但是有一些讓我們難受的事情卻沒有辦法如此輕易的得到解決,比如說一方面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真的不好,應該更加努力振作一些,但另一方面自己卻真的不想做任何事情。這就如同在我們難受的點和解決途徑之間有一層我們也不理解的牆一樣,明明結果很簡單,但是確實做不到。這就是心理問題,也是心理諮詢能幫助人的地方。
這些心理問題一般來說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癥狀層面、內心衝突層面和人格結構層面。這三個層面在諮詢中會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和節奏。簡單解釋一下:
首先是癥狀層面,這個層面的問題大多數能被直接觀察到的,比如說「諮詢師,你好,我總是睡不著覺,感覺很難入睡。」再比如說「諮詢師你好,我雖然和我女友分手了,但是總是會想起她,心裡總是特別難受。」針對癥狀層面的問題,諮詢師會根據不同的流派和方法對癥狀進行一些緩解,比如說單純入睡困難的來訪者,可以通過催眠放鬆訓練來輔助入睡;單純失戀後情緒難平復的來訪者,可以根據來訪者在創傷體驗的階段,使用創傷治療方法來幫助來訪者完成情緒恢復過程。這個層面的問題往往伴隨著一些心理教育和簡單的行為指導。
癥狀層面的問題是大多數人來尋求心理諮詢幫助的主要原因,但有意思的是,癥狀層面的問題往往並不是來訪者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舉例而言,大部分的失眠患者,並不是單單的睡不著覺、或者不會睡覺才產生這個問題的,這往往與第二個層面的問題:內心衝突有關。
內心衝突指的是我們內在既往模式、認知標準等無法適應現實情況所產生的內心理念之間的衝突。舉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諮詢師,你好我是一名剛入學的大學生,我覺得什麼都不想做,也睡不著覺,我特別想找回我以前那種使勁學的盡頭,現在我什麼都不想干,但這樣我自己內心卻又會非常自責,責怪我自己的懶惰。」這個例子當中的少年人的失眠很顯然就不是單純的不會睡覺所引起的。而是自己現在內心面對著一方面自己很想努力,但是另一方面現在卻又不知道為什麼而懶惰的情況所引起的。這就是一種內心衝突。內心衝突往往是一部分在潛意識層面、一部分在潛意識層面的,解決內心衝突的根本在於幫助來訪者理解存在在自己內心前意識和潛意識內的內心衝突,獲得新的選擇。
還拿著個例子來說,看上去是失眠問題,但是細問之後,來訪者會告訴你關於自己懶惰和自責的衝突。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衝突,因為聽上去無論是你選擇休息還是努力,都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於來訪者來說,這聽上去就像是人生意義所在的選擇,要麼努力前進,要麼懶惰致死,好像根本沒有第三條路。通過不斷地澄清、分析、信息收集,來訪者會逐漸的告訴你「其實我從小就出生在一個小山村中,同學們都笑我特別丑,特別瘦小,學習是我對自己自信的唯一一點。但是現在上了大學以後,我發現大家也不是特別的看重學習,我覺得非常的難過,因為聽上去好像生活沒了目標,沒了意義一樣,一方面我希望能夠通過學習找回自己,但是另一方面我又真的覺得這樣很累,我也想像別人一樣輕鬆快樂的生活。」當來訪者通過諮詢意識到自己原來一直在內心糾結的並不是該不該學習,而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在大學中生活時,來訪者自然就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利,他或許能選擇放下過去「學習決定我的意義」的理念,或者選擇「學習只能決定我自己一部分意義」的新理念。解決這個部分問題時,諮詢師的主要工作是幫助來訪者把內心潛藏的碎片化的理念和癥狀問題聯繫起來,幫助他理解自己的問題,和內心衝突。
到這裡大部分心理問題已經都可以得到解決,但是還有一部分那就是人格問題。
人格包含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別人的方式、以及我們內在應對世界的功能,比如說可否容忍痛苦,可否堅信未來等等。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可以完全成長所有的人格能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缺失一部分,因此當我們生活中遇到需要該部分能力的問題時,人就會遇到很多的麻煩。
還以上面內心衝突的少年人作為例子。也許過一段時間他又來了說「諮詢師你好,我明白了我自己心裡原來就是想和其他同學一樣,不用那麼玩命學習的生活,但是我覺得我就是做不到,咋辦」。到這裡你會發現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和現實生活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了,享受生活、和同學們一起打趣聊天,是一件沒有什麼難度的事情,但是對於這個人來說確實很難。「我每次都不知道為什麼,聊著聊著就覺得聊不下去了,心理非常難受…」進一步工作你會發現,「其實我心理覺得他們一直看不起我,我看到他們笑的那麼開心,我心裡總能想來小時候那些人笑我丑的畫面,說實話,我恨他們。我總想著有一天我能學成歸去然後讓他們後悔不已。」談到這裡你會發現原來擋在這個人內心愿望(和人建立關係)以及外在行動(和人交往)之間的原來是他對別人如此巨大的不信任,就如同帶著一個有色眼睛一樣,每天都飽受著來自周圍人的異樣眼光,這是一種非常巨大的痛苦,難怪這個孩子會如此的封閉和難相處。
進一步談論你會聽到,「我總想有一個人能完全的理解我和了解我,我交過幾個女朋友,但是她們總是不理解我,比如說,我的前女友總是希望我陪她,我自己真的很煩,我覺得她一點都不尊重我。最後我就和她分手了」,你會發現原來這個人生活中並不是沒有人喜歡他,事實上女友的撒嬌是一種很親昵的表現,但是在這個人的眼中,這是一種一非常不顧及他的感受的行為。他內心需要一個百分之百包容、愛護、不容的一絲參假和分散的愛。雖然能夠理解這種愛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顯然這種愛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是人格問題,他內心無法建立起一個對於愛自己的正常功能,他必須把這種功能通過別人來實現,因此他才會要求格外的愛和關注,而內在卻如同空洞一般難受。
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比前兩個複雜的多,因為你需要一面分析問題,一面用你們之間的關係來彌補這個空洞。比方說你會聽到「事實上,諮詢師我對你很生氣,我覺得你也不是如此的珍惜我,我只不過是你眾多來訪者之一,一點都不特殊,如果我不給你錢的話,你根本不會理我,你也會鄙視我!」這時候,就需要諮詢師用自己和來訪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來逐漸的修復這一個問題。這是一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
寫到這可以看到來訪者和諮詢師之間的工作隨著問題的深入會越來越多的花時間和經歷。因此來訪者需要按照自己的步調和諮詢師商討你們的前進方向,比如說我就是想單純的處理情緒問題,還是我願意理解我的內心衝突,或者我希望真的發現到底是什麼讓我和別人心與心之間如此之遠。
5次對於諮詢來說確實不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但是也不是很短的時間。我想也許題主的期待和諮詢師目前觀察到的問題尚未處在一個層面上,不妨和你的諮詢討論討論你的想法,看看到底你到底希望在哪個層面上解決你的問題,你需要在哪個層面上解決問題,相信你的諮詢工作會順利的多。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標題的「效果不佳」,後面是個問號。這是否在表達,題主的感受是「不確定」,而非單一極向的「不滿」?
5次諮詢的進行過程,讓題主覺得失望、和與想像的諮詢過程有落差。狀況多少有好轉,至少不是件壞事,但這點「微末」效果,真是那個看起來雲山霧罩的諮詢師帶來的?真的值這麼多錢?接下來真的會有更好的效果?——這些疑慮,其實許多(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當事人都可能體會過——尤其是在動力學取向的諮詢里。
就諮詢方法而言,動力學的節制、中立、抱持,是有很大治療意義的——比如我們旁觀者誰也不知道,諮詢師會不會在下一次諮詢就主動跟題主討論諮詢關係了對吧?也有可能,諮詢師更傾向經典學派一些,那麼就是在利用沉默的張力,來激活當事人的創傷體驗——從這個角度理解,題主在這裡發問,正是這種體驗被喚醒的結果……anyway,上面這些將諮詢向深入推進的動作,客觀上確實會讓當事人體驗一定程度的挫敗、和期望得不到滿足的不爽——這就類似於外傷的清創、或中暑後十滴水的催吐——軀體治療對患處的作用,通常不會令人愉快,心理治療也一樣。
但是!動力學取向「討厭」的地方就在於,有許多「模糊」的部分。這就使得當事人有時確實很難判斷,比如題主碰到的諮詢師究竟是像上一段說的胸有成竹,還是僅僅學了動力學的「外殼」在裝模作樣?就題主的情況來說,最直接的判斷方法,就是下次諮詢主動跟諮詢師表達這些疑惑——也包括在這裡提問的過程。
因為假如你的諮詢師專業能力沒問題,那麼把所有這些內心活動都帶回到你們的封閉系統中討論,是最大程度提高你付出的諮詢費回報的方法,否則,諮詢本身帶給你的困惑,你還得跑到諮詢外解決,豈不是太便宜你的諮詢師了?
而假如你的諮詢師銀樣蠟槍頭,那麼你主動談諮詢關係,就會看到對方躲躲閃閃左支右拙,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那麼你出口惡氣的同時,也就可以安心告別這段諮詢,避免繼續燒錢的損失。
很重要的問題是:萬一題主還是覺得開不了口怎麼辦?那麼或許你還需要些時間、憋得受不了了自然會水到渠成;或者你暫時還沒做好準備,真正把注意力聚焦到自己的內心。接受動力學取向的諮詢,當事人可能得有個必備條件——「對自己好奇」。如果覺得怎麼都沒法把視線從「解決問題」轉移到「探索自己」,動力學諮詢是很難繼續下去的。當然,諮詢師也應該具有幫助當事人擴展這種好奇的功能。
諮詢是兩人關係,所以不可能由單方面決定。題主可能不知道,許多來諮詢的人,並不是和你一樣,以為得靠諮詢師說/做點什麼,諮詢效果才會產生——這種期待隱含的依賴、理想化,恐怕你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吧?
呃,因為沒收你錢,所以想到什麼都隨口說了,請多包涵!
這麼多人孔雀開屏似地給你出謀劃策,不知道和你面對諮詢師的莫測高深時,感受有何不同?憑良心說,自己站在聚光燈下的感受真不咋地,這種不安和慍怒,也是諮詢中的正常感受,每個當事人多少都會有。如果諮詢師能力沒問題,它會隨著雙方信任的建立而漸漸減弱乃至消失。
另一方面,也許所有這些——當然也包括本條回答,看似像在「幫」你似的,其實是在搞破壞——因為回答你,就是在慫恿你離開「不確定」感。而這種感覺,似乎也正是你抱怨諮詢的主要原因。大膽揣測一句:面對「不確定」的恐慌,是否是一直困擾你的事情?那麼你到底是希望真正擁有自己的判斷,還是準備一直依賴外界的意見呢?……
這事兒確實不容易,希望你有這樣的機緣吧~~
補充:5次諮詢,對大多數諮詢過程而言,幾乎可以說「還沒開始」。什麼時候才真正「開始」呢?那就是當事人對自己內心感受變化的關注,大過了對問題變化的關注。玄妙的是,當焦點發生這種類似悖論的變化之後——誒,諮詢「效果」反而明顯了。
————————————————————微信公眾號:therapist5,歡迎訪問~~:)最重要的問題是,「你為什麼不和諮詢師談這個問題?」是否害怕他會不接納這個你所認為的「諮詢師沒有用」的想法?你是否認為很多事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而別人很難幫到你?是否從童年起就過早的自我獨立?
那麼,第五次諮詢就應該和諮詢師聊聊你在知乎提這個問題的心情。可能會拓展你對自己的理解。
應邀!
@張佳偉回答很值得參考。
不知道這樣講是否表達清楚。
很多時候我們說父母培養孩子,不是的,是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對父母的培養做了互動和選擇,當然這和家族也有緊密關係。
孩子的成就是孩子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只是在來訪者的邀請下幫來訪者激發其自身動力,做動力調整。
題主是具體基於哪些去心理諮詢,和心理諮詢師想要達成的心理諮詢目標是什麼?
在之前的五次中達成到了什麼程度?
一般來講有明確心理諮詢目標,不是有明顯軀體化反應的話,三次上下是可以改善甚至好多了,有的時候甚至一次可能就通竅,但這些其實對於深度心理諮詢來說都是一步步的,再看是否進入下一個進展。中間會有來擺盪和螺旋式上升。
又或者題主內心一直有種覺得自己在努力然而所渴望的家人的回饋太少?
其實關於心理諮詢的效果評價是比較複雜的。很多時候它並不像感冒後吃了感冒藥那樣藥到病除,身心立刻有感覺。需要諮詢師觀察、來訪者的感受、甚至是心理量表問卷結合起來綜合考量等等。
有幾種可能。
1、這個心理諮詢師不行,或者與你的風格或問題不太相符。在目前的中國,合格的乃至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並不多。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更多的集中在大城市。從時間和金錢的角度來說,找他們做心理諮詢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題主所說的二級心理諮詢師並不能表明他是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
每個心理諮詢師也並非全能,和專科醫生類似。有的諮詢師擅長處理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有些擅長處理學習障礙。有些擅長處理婚姻問題。可能他的專長和題主並不相符。
2 可能諮詢的時間還不夠。每個人的問題不同。需要的時間也不一而足。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問題,或是涉及到核心價值觀改變的問題,需要的時間往往會更長一些。從整體上來講,一個成年人想要做出某種改變,往往是緩慢且困難的。這一點我想很多知友都有體會。
3 題主的情況並不適合心理諮詢。心理諮詢是有一個範圍的,它並非是靈丹妙藥,包治百病。它的適用對象是正常人在生活中的適應和發展方面的障礙,比如人際關係問題、學業和學習問題、升學就業問題、婚戀問題等等。如果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了,比如神經症、人格障礙、抑鬱症等等,這就需要心理治療師、精神病醫生的介入了。
暫時想到這麼多,有機會繼續補充。
首先,感覺題主的期待是,諮詢師可以做些 」讓人感覺得出來的「 努力。
是呀,畢竟作為接受諮詢的人來說,是 」花了錢的「。
其他的消費都是很立竿見影的:餓了,花錢吃飯,飽了;渴了,花錢喝水,解渴了;運動損傷,花錢按摩,不疼了。。。
我這句話讓人的感覺是什麼?
如果這句話讓聽者的反應是:我靠?我這麼做了么?
那麼,這句話就值錢,有它的價值。因為這句話讓聽者開始反思,開始審視自己。
在心理諮詢中,就是」惜墨如金「的這麼幾句話,構成了大部分諮詢師的語言(如果不是全部的話)。諮詢師不指導、不給建議,諮詢師讓來訪者反思。
其次,題主說,」都是我自己慢慢努力改變的「。
對呀!可不是么!改變全是你自己做出的呀。諮詢師只管培育你的反思性。
當然,也有可能反思性是你自己逐漸自發產生的,改變也是你自己做出的,確實存在這種可能。可是,怎麼會那麼巧呢?你早不反思,晚不反思,早不改變,晚不改變,偏偏在諮詢的時候開始改變?
如果你如鯁在喉,但又不願、不敢、不屑於跟諮詢師討論,那麼我有理由推斷,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你與別人的關係中,也就是說,這種行為方式很可能也是你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總的來說,我感覺你到對諮詢和諮詢師有些失望。
這很正常,很多人在剛開始諮詢時都會有這種感覺。(是的,對於長程治療開說5次就是剛開始)
雖然很普遍,但原因卻各不相同,這種失望有可能來自於自己,比如如果很容易對周圍人感到失望,自然也就很容易對諮詢師失望。也有可能來自諮詢師,比如你的諮詢師也許沒有在一開始就告訴你到底諮詢是什麼樣子的(一般我在第一次都會告知來訪者,諮詢中主要就是你說我聽),又比如在這麼幾次諮詢過程中,他還沒能很好地理解你。
-諮詢是如何起效的?
確實大多時候都是來訪者自己的努力,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諮詢沒有效果。大部分求助者來諮詢之時,是自己已經失去了「努力」的能力了,怎麼調節都不管用了,那麼在諮詢之後自己可以調節了,是不是一個進步呢?
諮詢並不是你掉進水裡,我帶著救生圈去救你,而是我扶著你,讓你學會了游泳,自己就可以游上岸了。
-不要低估傾聽的力量。
諮詢中給來訪者的幫助和我們生活中和朋友、家人給到的幫助是很不一樣的。親友的幫助可能是直接給你一個建議或者講講道理,可是如果這些有用的話,那為什麼你還會求助諮詢師呢?
諮詢師看起來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地傾聽,而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要承接來訪者所有的情感,這是很不容易的。當你說得枯燥的時候,諮詢師得聽著,當你很焦慮的時候,諮詢師得聽著,當你抱怨諮詢沒效果的時候,諮詢師聽著,當你沉默的時候,諮詢師還在聽著。試問在生活中有幾個人能聽你的負面情緒都不打岔不開小差而是專心的關注著你呢?
而且諮詢師不光是聽,更是在消化,幫你消化負面情緒,幫你去理解到底為什麼你會這麼痛苦。只有你的痛苦被聽到、被消化、被理解,你才能真正的擁有面對痛苦的力量,才能真正學會游泳。
告訴諮詢師你的所有感受,對他的失望和不滿,都告訴他,這樣諮詢關係就會得到進一步發展,而我們對自我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
真正厲害的諮詢師往往是你走出諮詢室就罵他無能的人。
蟹妖。
從自己的描述來看,題主應該算是一位很不錯的來訪者,有耐心,肯付費,願意自己努力去做改變,能夠和諮詢師結成不錯的咨訪關係。
作為諮詢師,我一般盡量避免去直接評價同行的諮詢方法和結果,但我一直覺得心理諮詢雖然有專業框架,但畢竟是屬於服務業,不說五次,來訪者如果期待每一次諮詢都能感覺到有進展,算不算是對諮詢師苛刻的要求?
-------------------------------------------------------------------------------------------------------------------
一般而言,我的第一階段是對來訪者的境遇做攝入性訪談,主要是來訪者陳述,我來追問,提取出事實碎片,和來訪者一起檢視,討論,並把這些碎片拼成來訪者認可的拼圖,有一部分來訪者在拼圖完成後就立刻領悟並自動解決問題了;
第二階段,是完成個案概念化,有點像是診斷,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理論假設,並和來訪者討論。
第三階段,和來訪者商議諮詢目標,並訂立計劃,調整來訪者的期待。
第四階段,採用具體技術進行治療。
………………
--------------------------------------------------------------------------------------------------------------------
至少在這個框架下,我還是有信心在每一次諮詢中讓來訪者感覺到有進展的,而且每次諮詢結束前,我都會主動和來訪者討論這次我們取得了哪些進展。
我理解心理諮詢取向不同,採用的治療理念、具體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也許「讓來訪者說」本來就是一種治療呢?
但從來訪者的角度理解,心理諮詢是按照時間來付費的,換而言之,有很大進展也是一小時,沒什麼進展也是一小時,在單位時間內沒有取得「主觀感受上的進展」,那諮詢師也就得面對來訪者的質疑。題主已經經歷了5次諮詢,看到本答案後可以假設一下,如果要解決你的困惑,通過這種形式還需要多少次?
我們首先假設諮詢師是基本合格的,(當然不排除諮詢師技術不到位或操作失誤,這是後話)因為我看到題主自己說已經有所改變,只不過困惑在「是誰讓我有了這個改變」
因此這裡還需要了解第二個問題,題主在生活中有所改變時,心裏面發生了什麼?是否已經出現反思?為什麼是在你做了諮詢後,自己才努力改變?
在有一點是費用問題,在題主提供的有限的信息上,看來一切都還在往好的地方發展。而且一個有能力傾聽5次而不採取行動的諮詢師(懷疑是動力學取向的),也是相當沉得住氣,內力深厚。
目前看來還是挺值得。
接下來需要科普。
好多時候我們會幻想心理諮詢師在簡單的聽我描述情況後,就能夠使用一種高大上的方法瞬間(或者短期)讓我改變過來,從此不再困擾。
這種理想化的概念在催眠上被演繹的淋漓盡致。我們分以後發現,為什麼在各種「療法」中,催眠如此的被人熟悉和誤會?就是因為被神化後的催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於心理諮詢的幻想。
題主的一個體驗是非常真實的,幾乎都是自己在努力。這經常讓人覺得心理諮詢師「沒幹什麼」,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為什麼是做了諮詢之後,你才開始努力呢?
歐文亞龍在《給治療師的禮物》一書中強調,諮詢師的任務是移除成長的阻礙(非常人本的思想)。換句話說,在做諮詢之前,有東西阻礙著題主去努力改變自己,可能是情緒,可能是過去經歷,可能是情結。與諮詢師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他們(具體不知道你們咋弄的,但從描述中看貌似是醬紫),於是題主開始選擇努力,開始改變。
這些東西在潛意識裡面發生。
重點重點重點
題主在諮詢中產生「到底是誰幫了我」,這樣的困擾和想法,看上去非常的重要,如果這個念頭在知乎上獲得了充分的回答就太可惜了,還是強烈建議題主去吧這個想法告訴諮詢師,連同一切與此相關的感覺。
衷心希望我們的答案都幫不了你,把話題留在諮詢中吧!
以我狹隘的個人經驗(作為來訪者,也作為諮詢師)
這問題的關鍵是:來訪者也不夠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甚至可能缺少力量去確定。
因為一個足夠確定的目標,會畫出一條清晰的界限——
假設:我要解決我的焦慮情緒問題。我非常肯定。
行為:我會問諮詢師,也會查資料來確定:在某種諮詢方法下,一般平均諮詢做幾次,會有改善。
思考:當下的諮詢師的收費,結合上述資料和我自身情況,我可以承受幾次無效諮詢?也就是說,我願意給這個諮詢幾次機會?
決策:定下次數。而且明確告訴我的諮詢師。
我在首師大諮詢中心實習了兩年,大學的心理諮詢因為諮詢師數量和空間限制,一般是做8次。
在次數的限制下(雖然並不絕對),我們就經常要問自己一系列問題:
客觀上8次能做什麼?對於這個來訪者來說,他需要什麼?他對諮詢的目標是什麼?
然後我接受我督導老師的個體督導,還參加了團體督導。
個體督導老師是中德認知行高級組畢業的,團體督導是中德精神分析的;都是註冊系統心理師,工作經驗都在10年以上了。
每次正當我滔滔不絕地說著來訪者的故事的時候,我的個體督導師就會說:
STOP!No more story。你來訪者的目標是什麼,而你想做的又是什麼?
而我的團體督導老師則會說:好,現在說說你對來訪者人格發展水平的判斷,個案概念化。
長話短說,現在我的理解是——
在我國的環境下,從小到大,人們很少有被問及:你想做什麼?你想怎麼做?
所以在諮詢中,來訪者哪怕有一個問題,他的目標已經模糊而不堅定,很容易因為諮詢師權威、自身其他需求等諸多原因,而偏離目標——甚至不設定目標。
而這種不設定目標,不堅決的狀態——其實會令人感到混亂。
甚至感覺,諮詢師對自己不管不顧。
而諮詢師需要做的,是在共情接納的氛圍下,反覆提醒來訪者:
你的目標是什麼,你對我們的工作是否覺得舒服、滿意?
以上,只是我這個菜鳥諮詢師的觀點而已。
我知道有些諮詢師會持有另一些觀點:
諮詢師不停這麼提醒,那這樣來訪者是不是就失去了完全自主的機會?
是不是來訪者需要的,其實是一次自己主動跟諮詢師提出不滿的機會?
這樣來訪者才可以成長?
諮詢師們自以為是心態不正,恰恰是民眾對諮詢這事看得太高太把他們當回事導致的
上回金融風暴,有新聞說莫斯科的妓女多了一項潛在業務:心理陪護,因為經濟原因出現大量借酒澆愁的男客,他們付錢卻沒心情勃起,只需要有人安慰,而那些無比敬業的妓女們不乏熟悉人心者
同樣是接客,有的很不敬業,卻以專業打馬虎眼,為了其所謂的專業性,絲毫不顧及客人的需求,他們心裡只有教科書上的程序規範甚至其切身利益,反正也不指望靠接客養家糊口
所以,只有靠讓客人滿意度生存的接客者才能讓客人滿意,而另一幫小婊砸會這麼說:老娘這麼干你是為了你好!你不懂怎麼玩就得付學費啊!
別扯見效慢的鬼,你當是賣保健品呢,半年沒效果就吃三年,三年沒效果吃一輩子,你至少得開點安慰劑讓被忽悠的有信心繼續下去吧?說到底你還是不重視接客,沒把接客當營生,你能端架子還不是沒挨餓的關係?
據說當年東莞的姐妹們都考過三級諮詢師證呢,就算沒考過,閱人無數也能第一個晚上就知道客人好哪口,自己不行還能轉接給別的姐妹,心理諮詢也有轉接,可你們有幾個能覺察到客人情緒的?八成還沒客人敏感呢?你們腦子裡只有自己的感受、臆斷乃至利益吧?這圈子早被你們給玩壞掉了
昨晚上某人剛跟我抱怨,她那個諮詢圈裡一朋友喝醉了打電話跟她扯了半天【她】的問題,好笑不?是你打電話給我哎!是你有求於我找我傾訴哎!竟然還要扮演聖母?
當年咱組織線上接客,反反覆復故意說【接客】二字而不講諮詢,就是要叫咱們這群接客的搞搞清楚,你不是扮演高人一等的權威,你是提供服務的小婊砸!客人的需求你沒滿足到,就是你無能,沒有任何狡辯餘地,更多的時候你連客人的真正需求都搞不清,那你接什麼客?回家自慰去我曾經做諮詢,為了防止來訪者這樣說「沒效果。」
我就告訴她:「你一周後,你會發現你家婆突然無緣無故對你好,你會發現身邊的人也突然對你對好多了。」
一周後,她和她的閨密說:「梁醫生真神,比算命還准。」
她閨密告訴了我。
我發現,她竟然覺得我是算命的,不覺得我們諮詢是生效了。暈。
有個抽動症孩子很利害,一分鐘大叫20聲,在走廊上剋制不了,每次叫都驚動周圍的人。他已經五年都治不好,花了大量錢。一直吃中醫,不見效。在我這治,我告訴他我的治療分段目標,比如說十二次後目標是好50%,就是一分鐘大叫少於10次。之後現實是,四次諮詢後就達成一分鐘少於4次了。他爸堅持認為是過去那個中醫調了葯治好了他,不再來心理諮詢了。我暈。
有個偷女生內衣的孩子,找我做心理。做了三次,之後孩子三個月內都沒有偷內衣了。家長背後到處說我不行,她媽說孩子都是沒有改變。連續三個月無偷內衣不是出於你的口嗎?我。。。。
還有很多故事,暈。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其實還蠻相信來訪者如果發生改變絕對是靠的來訪者自己。那麼心理諮詢師是幹啥的?我想心理諮詢師僅僅是提供一個恰到好處的讓來訪者成長的環境而已。打個比方:一顆小樹苗,只要有充足的陽光雨露肥料,別遭雷公劈熊孩子折之類的天災人禍,理論上講都是能慢慢正常生長,甚至成為參天大樹的。但前來諮詢室的來訪者就像是沒有得到過足夠好照料的小樹苗,因此可能蔫兒了歪了甚至斷了,沒法依靠生本能繼續長了。心理諮詢師做的就是給定期好好曬太陽澆水施肥,絕不把小樹苗劈了當柴火給自己取暖,也不強行將小樹苗從土裡往外拉揠苗助長。
看得出,樓主對去過五次的諮詢有疑惑更有不滿。不清楚你找的是哪一個流派的諮詢師,因為某些流派,比如精神分析,耗時較長,前幾次通常都處在一個評估期,咨訪雙方還在考量彼此能否繼續深入往後走,自然也還談不上顯著效果。但假如你們做的不是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或是諮詢師沒有在一開始告訴你運用什麼方法,共同商定你們的諮詢目標及療程,並提醒你諮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點恐怕就是諮詢師的責任了。
下面就諮詢初期對諮詢效果存在困惑的朋友作一點分享:
做諮詢和談戀愛很有點像,因為二者都屬於親密關係。儘管前者限於「諮詢設置」,但同樣包含了高濃度大張力的情感。我們常希望最初就找到「對」的那個人,卻往往沒那麼容易。如果一兩次找不到心中的靠譜諮詢師再正常不過,反而這樣的經歷叫我們愈加有能力辨別後面的諮詢師是否更專業、更適合我們。可假如換了好幾個諮詢師都不滿意,那就是一個需要在諮詢里探討的問題了。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講,心理諮詢絕對是一項長期工作,一年半載只能算是中程,好幾年長程做下來一樣大有人在。比較常見的狀況是:走兩步,退一步,但總體上仍然在前進。這個過程緩慢且艱難,帶來的改變卻也相應穩定而持久。
有研究表明:在臨床實踐中,大約50%的來訪者會在第5次諮詢前脫落。結合個人的工作經驗,我會提前告訴來訪者:一般經過前6次的訪談,我們就差不多能夠初步確認咨訪關係匹配度,決定是否進入接下來的正式工作了。
需要說明一點,我說的前6次為評估匹配期只是從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角度來談的。如果是CBT(認知行為治療),一般6次明顯減輕癥狀,系統治療為15-20個療程,也有不少來訪者願意選擇這種看起來短、平、快的方式。但換成相對深入的精神動力取向工作一做好幾年,搜集個人基本信息(尤其是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這一塊,單就夢而言都涉及童年早期、重複出現以及近期在內的三種夢境……)必須得花上足夠長的時間,否則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諮詢師妄加臆斷就變成「野蠻分析」了。當然,動力取向也有短程療法,比如DIT(動力人際治療),設置就是16次(但其間評估階段依然佔1-4次)。
上述僅為流派見解及個人看法之和,不代表所有的精分取向諮詢師同我所有時候都會硬生生地評估6次。有些對諮詢相當了解的來訪者,或者一開始就比較信任諮詢師的來訪者,進度就會快一些,3-4次也是正常的。另外,當遇到很不適合一起工作的來訪者,我會在預約時就直接拒絕或是經過1-2次評估後轉介,否則來訪者花了很多錢沒有得到幫助,而諮詢師也浪費了寶貴時間。
實際上,心理諮詢本來就需要來訪者和諮詢師雙方都做好準備。倘若尚未做好時間、精力以及經濟上的準備(最重要是心理上的),建議不要貿然找個收費幾百的諮詢師諮詢,否則只搞幾次通常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多半會更失望。確有需求而又顧慮太多,學生的話不妨考慮校內諮詢師,工作人群可以考慮公立醫院。
多謝譚雅的邀請!
題主和諮詢師是兩個內心系統完全不一樣的人,所以在題主的立場上,既然是付了諮詢費,就希望能夠儘快見效,諮詢師應該是一個熱心助人的建議者,給出解決問題的完美方案,你按著步驟一一去做就好了。
諮詢工作自有內在的節奏,它要求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里,能夠有一個私密的空間,讓咨訪雙方以一種緩慢的方式來進行交流,通過這種慢節拍,來平衡來訪者節奏紊亂的生活。
諮詢就是慢工出細活的過程。
諮詢師內心的邏輯就是傾聽、不隨意發表評論,不輕易給建議,所以你遇到的這位諮詢師就是在用這種穩如泰山的心態在面對你。
五次諮詢,真的不算多,想要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那是你的期待值過高了,除非諮詢師們紛紛都去掌握一些神奇的技法,能夠吹一口仙氣就解決所有問題。
你的期待值越高,就有可能越不耐煩這種諮詢節奏,你不喜歡自己不停地敘說,你希望有回應,希望聽到有效建議;諮詢師卻希望你能夠在他的陪伴下,自我進行梳理,尋找自己的感覺,由領悟而發生自我內心現實的改變。
也許你換一個諮詢師,還會是這樣,因為受過訓練的諮詢師,都在恪守著專業準則,只聽,不說,默不作聲,等待對方的悄然改變。
當然,你可以說諮詢師這麼做,有一些迂腐,因為還是涉及到了現在這樣一個極為現實的快餐年代,很少人能夠有足夠的財力和耐性,和他的諮詢師慢慢地熬一鍋美味的營養粥,想要從頭到尾梳理自己的成長史,諮詢的工作恐怕是要維持一年半載的。
諮詢師能等,你等不了。所以才會有這個的說法:做心理諮詢的人,一是要有錢,二是要有閑,三是要有煩惱,四是要有頭腦。
諮詢的最好的地方就是,諮詢師陪伴你成長,你也陪伴諮詢師,用緩慢的彼此滲入的方式來產生新的人生感悟,豐富自己的內心,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所以,你和你的諮詢師,各自有一套對諮詢工作的期待和要求,你們並不合拍。
要麼你沉靜下來,接受諮詢師的節奏,和他結成穩定的長期的咨訪關係;要麼你就要去尋找一個具備神技的諮詢師,能夠三言兩語,用最快的速度緩解你的癥狀,讓你有一個迅猛的改變。
請不要責怪你的諮詢師。也不要責怪自己。
這個時代讓我們太焦慮了。上次見過一位非學院派的心理諮詢師,觀察了下,特別有趣。
他就很迎合群眾對於「花了錢就要管解決問題否則你和隔壁王大媽有何區別」的心理,致力於「一次諮詢解決一個問題」,通過樹立其權威感,直接給你一個「權威」的判斷,比如「你老闆是個不正常的中年婦女」,或者「我判斷你前男友就是個到處睡的男人」——以此保護來訪者的自我評價,使他們不陷入災難性的自我打擊中去。
我相對比較了解正統的學院派心理諮詢,「反正最後都會繞到原生家庭上去,但很多來訪者也許堅持不了這麼久,只想要問題的答案」,這位諮詢師說,「我是有幫助的。」
他的收費不便宜,但我覺得可能更符合普通來訪者對心理諮詢的期待。當然不是說學院派的風格沒有幫助,我只是覺得,那對來訪者本人理解力和悟性的要求都比較高,同時來訪者也要對自己將要面對的整個系統性發掘有預期和準備。比如要是我媽和隔壁王大媽吵架後憤懣難平,想要來個心理諮詢,我一定推薦她這位,連消帶打一次解決,而非我愛的學院派們,讓她思考為何她對王大媽提及她身材偏胖一事特別地、超出合理範圍地憤慨,或者漸漸深入挖她童年陰影挖到她哇哇哭。
至於說題主提到的這位,看不出是什麼路數。二級證並不難考,我本人都已經被數次勸說可以去考個玩玩了,這個無法作為判斷其專業性的依據。但從來訪者的角度來說,如果幾次下來覺得沒有幫助,確實可以不堅持下去。中斷或者換人都可以。
提供一個來訪者的觀察角度,非專業人士,理解可能有偏差,供參考。
·好的學院派當然非常好呀,只是這一行業人才太缺了。
傾聽是一種諮詢的技術,主要是收集你的個人資料及讓你在開始的時候也說得多些,讓你有舒服的感覺,然而,如果一直都是在這種方式,而你又感覺沒有什麼實質作用,那就可能是諮詢師能力的問題了。
心理諮詢的作用,不是讓你純傾訴,說說,而是讓你學會理性思考,讓你不再為自己的各種不自由的想法所困擾,能夠在心態上處理好生活中不如意的生活事件。
同意@張佳偉 的說法,但是也就這次諮詢和各位專業人士做些小小的討論和交流,
從題主的敘述來看,這個諮詢師主要採用的是人本主義的手法。但是人本主義有個很重要的點我沒看到題干里有寫。
首先自述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包括幼年的事情。但是談完後必須要挑明談這件事的意義,以及發起這些事對來訪者影響的討論,從而讓來訪者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最後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另外,可以看出諮詢師和題主還未達成信任感,題主對他的權威地位一直是抗拒的,這也是心理諮詢效果差的原因。不妨向李二狗說的那樣,題主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包括對他地位的挑戰,都說給他
推薦閱讀:
※近年來,我國在規範心理諮詢、治療行業上出台過哪些相關法律政策?起到的效果如何?
※心理諮詢無法敞開心扉怎麼辦?
※我在多次諮詢後覺得沒有效果,我應該如何處理(上次我說覺得焦慮........心理師說我羞辱他...)?
※心理諮詢師在遭遇投訴後,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
※如何應對心理諮詢師突然提出結束諮詢?